腹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报道
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_例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5891-15895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102221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张晓菡1,王晓艳2,熊浩1*1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北荆州2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湖北荆州收稿日期:2023年9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2日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提高对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方法:总结1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上腹、剑突下隐痛。
CT示胆囊壁增厚,局部可见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局部与肝实质界限不清。
MR示胆囊颈部可见类圆形短T2信号影,胆囊底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边界清晰,DWI呈稍高信号影,增强呈明显延迟强化,病灶与邻近肝实质界限不清。
胆囊病灶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坏死。
结论: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属于良性肿瘤,其在胆囊中的发生率极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确诊仍依赖于病理。
手术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易复发,因此应加强对其随访。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胆囊,CT,MRIA Case Report of 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GallbladderXiaohan Zhang1, Xiaoyan Wang2, Hao Xiong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Received: Sep. 11th, 2023; accepted: Oct. 5th, 2023; published: Oct. 12th, 2023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通讯作者。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探 讨 血 管 瘤 样 纤 维 组 织 细 胞 瘤 ( nim t df ag a i i o o —
boshsoyo a A H) ru i i tm , F 的临床病理特征 、 tc 免疫表 型、 病理诊 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 A H进 行组织学及 免疫 例 F
透 明细 胞 样 肿 瘤 细 胞 , 呈 结 节 状 生 长 ( 7 ; 部 包 膜 出 多 图 )局 现瘤细胞结节 ; 间质 内见 含 铁 血 黄 素沉 着 , 可 见泡 沫 细 胞 ; 并
2根小神经出现于肿瘤包膜及实质 内, 未见肿瘤 细胞 浸润神 患者女性 ,2岁 ,0年前 发现 右腹 股沟 区 2 1 经 。另见淋 巴结 1 , 枚 呈反应性增生 。
恶 性 肿 瘤 , 占所 有 软 组 织 肿 瘤 的 0 3 , 发 于 儿 童 及 青 约 .% 好
有厚 的纤 维性假包 膜 , 包膜 内丰 富的淋 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 , 形成淋 巴细胞套 , 并有淋巴滤泡形成 ( 2 ; 图 ) 肿瘤细胞多为卵 圆形 、 形 、 梭 多边 形及 上皮 样形 、 肌样 细胞
组 化 观 察 和 文 献 复 习 。 结 果 A H 好 发 于 儿 童 及 青 少 年 , F
下, 有包膜 , 与腹外 肌肌腱及腰 大肌 、 腹股 沟韧带粘 连 , 有 并
2根直径约 2m m的神经相连于肿 物 , 考虑为神经鞘瘤 , 予完
整 切 除 并 送 检 。 患 者术 后 随访 半 年 , 见 复 发及 转移 。 未 12 方 法 以 1 % 福 尔 马 林 固 定 组 织 、 规 切 片 、 E 染 . 0 常 H
原发性盲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轮辐状 、 多 形 性 的 高度 恶 性 肿 瘤 , 但 其起 源 至 今 仍 存 争 议 , 现 大 量 研 究 表 明 MF H 为 纤 维 母 细 胞 或 原 始 问 叶组 织 起 源 的 肉 瘤 , 表现 为兼有纤 维母 细胞和组织 细胞分化 的特征 , 而 不 是
肠 外 型 胃肠 道 间 质 瘤 相 鉴 别 。影 像 、 临床 表 现 均 缺 乏 特 异 性 ,
[ 4 ] G o l d ma n S M,H a r t m a n D S , We i s s S W.T h e v a r i e d r a d i o g r a p h i c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r e t r o p e r i t o n e a l ma l i g n a n t f i b r o u s hi s t i o c y t o ma r e -
最 后 确 诊 需 要 依 靠穿 刺 活 检 或 术 后 病 理 。 本 例 为 偶 发 病 例 . 术前诊断不明确 , 较 为 遗 憾 的是 影 像 学 资 料 仅 有 MR, 但 胃肠 道 起 源 的 MF H 的 MR影 像 资料 总 结 较 少 ,故 提 供 此 病 例 与 同道 分 享 , 为 后 续 临 床 工 作 中遇 到 此类 疾病 提 供 参 考 。
[ 5 】 周建平 , 苏东 明, 李继光 , 等 .结 肠 恶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瘤 1 例[ J I .中
华 胃肠 外科 杂 志 , 2 0 0 1 . 4 ( 4 ) : 2 2 7 — 2 2 8 .
影 像 学诊 断 重复 肾伴 肾旋 转不 良 1 例
I ma g i n g d i a g n o s i s o f r e n a l d u p l i c a t i o n wi t h ma l r o t a t i o n :r e p o r t o f o n e c a s e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1例报道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2.106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1例报道陈颖1,乔媛1,王细文1,梅自洁2,杨春旭2,邱惠2,邬东平1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to Clear Cell Carcinoma: A Case Report CHEN Ying 1, QIAO Yuan 1, WANG Xiwen 1, MEI Zijie 2, YANG Chunxu 2, QIU Hui 2, WU Dongping11.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2.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and Medical On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UDongping,E-mail:*************Funding: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82001526)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关键词:腹壁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妇科肿瘤;化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711.71; R737.3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收稿日期:2022-09-13;修回日期:2022-11-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1526)作者单位:1. 430071 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科;2. 430071 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疗科通信作者:邬东平(1967-),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E-mail: *************,ORCID: 0000-0003-0011-3737作者简介:陈颖(1990-),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与基础研究,ORCID: 0009- 0009-2561-8951·病例报道·0 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为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0%~15%。
恶性Wolffian附件肿瘤1例报道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10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20,Vol.39,No.101病例资料患者,43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年,伴下腹间断性下坠感1月,于2016年6月30日入院。
1年前在外院体检发现盆腔包块(直径约3.0cm),患者因月经正常、无腹痛等症,未予重视,未进一步检查。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小腹下坠感,就诊于我院,我院查超声:子宫多发肌瘤;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大小5.5 cm×4.0cm,以囊性为主,囊内可见低回声团及条状分隔,边界尚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盆腔MRI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见囊实性肿物,约5.4cm×3.3cm×4.0cm大小,子宫体积增大,肌层内可见多发结节。
盆腔MRI诊断:①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考虑恶性;盆腔少量积液。
②子宫多发肌瘤。
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均正常。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扪及多个质硬肌瘤;左侧附件区肿物,直径5cm,质硬,活动,无触痛。
入院后于2016年7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淡黄色腹水约70mL,子宫见多个肌瘤样肿物突起,如孕70余天大小;左侧卵巢常大,在输卵管系膜上有一囊实性肿物约5.5cm,表面光滑,无粘连,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腹腔内余组织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切除左侧输卵管系膜肿物送快速冰冻示:恶性肿瘤,术中剖视标本:呈囊实性,切面灰白色,见少量浆液性液体,囊内未见明显乳头及结节。
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腹腔冲洗液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术后病理检查示:送检肿瘤主要排列呈管状结构和实性结构,细胞致密伴异型,核分裂象易见,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和部位提示输卵管系膜恶性Wolffian附件肿瘤,肿瘤大小5cm×4.5cm ×4.0cm,未累及周围组织。
1_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富于细胞性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
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富于细胞性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白素宁,武文斐,宋丽云,吴琪,赵静河北省人民医院妇科,石家庄050000摘要:目的 总结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MACF)的有效诊治方法。
方法 对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主因“自觉腹部肿物15 d”入院。
妇科彩超检查可见盆腹腔边界规整的低回声(379 mm×253 mm×114 mm)、腹腔及子宫周围液性暗区。
腹盆部CT平扫 + 增强 + 三维重建检查结可见腹盆腔内边界较清晰的巨大团块影(215 mm×131 mm×212 mm,增强扫描检查示病变组织明显不均匀强化)、腹盆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伴局限性肺不张。
实验室检查血清人附睾蛋白480.18 pmol/L、血清糖类抗原125 1 420.000 U/mL 、血清糖类抗原153 37.820 U/mL、血清铁蛋白370.800 ng/mL。
为进一步明确盆腔肿物性质对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盆腔内淡黄色腹水(约1 500 mL),盆腹腔中可见一来自左侧卵巢的25 cm×25 cm×15 cm实性暗红色肿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左侧子宫附件切除术后取肿物组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性索—间质肿瘤,术后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后镜下观察肿物组织核分裂象活跃(局部组织核分裂象约8个/10 HP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人钙结合蛋白CR阴性、抗抑制素anti-Inhibin阴性、抑癌基因WT-1部分弱阳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弱阳性、细胞角蛋白CKpan阴性,人鞘磷脂SM阳性,动物肝星状细胞标记蛋白Desmin局灶弱阳性、核蛋白质Ki-67阳性率约15%、特殊染色网状纤维阳性。
最终诊断为MACF。
肿瘤切除术后第1、7天分别复查血清CA125为868.4 、502.3 mIu/mL。
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报道
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报道发表时间:2014-04-10T09:30:0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作者:沈嵛津朱俊崔明[导读]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由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核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构成的间叶性肿瘤。
沈嵛津朱俊崔明(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普通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64-01 1.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右下腹疼痛伴便秘20日入院。
患者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为阵发性刺痛,无放射痛,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解少量棕黑色大便。
无发热、寒颤,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腰痛,无头晕、乏力、胸闷、气促,无便血、里急后重。
近5日来患者偶有排气,无排便。
于当地医院就诊,结肠镜病检示:(升结肠)粘膜慢性炎呈急性活动,其中一粒粘膜间质中见较多淋巴细胞弥漫浸润。
传染科会诊,结合患者既往病史考虑1.结肠癌肝转移可能,2.腹腔及肺部结核病灶可能,建议性PET-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PET-CT示:1.升结肠包块,考虑恶性肿瘤;2.右侧腹腔及腹膜后多发结节,考虑淋巴结转移。
术前诊断为:1.结肠肿瘤(性质待查),2.陈旧性肺结核。
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见肿瘤位于回盲部,约3.0× 3.0×2.0cm大小,质地硬,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可推动,肠系膜根部见肿大淋巴结;肝、脾、胆囊、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未见异常。
空肠粘连于右下腹,回盲部粘连于侧腹壁。
清扫右半结肠肠系膜根部肿大淋巴结,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肉眼示:1.右半结肠切除标本带部分小肠,结肠长14.5cm,小肠长13.5cm,近侧切缘周径4.5cm,远侧切缘周径7.0cm,在距近侧切缘15.5cm处结肠浆膜面可见一隆起型肿块,大小3.0x2.5x2.0cm,切面灰黄灰红色、实性、质中,小肠系膜内扪及肿大结节4枚,直径1.0-1.5cm,结肠系膜内扪及肿大结节7枚,直径0.8-1.2cm。
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诊断(附7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诊断(附7例报道及文献复习)闻芳; 胡春洪; 胡粟; 戴启春【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脂肪肉瘤; 去分化型; CT; 病理【作者】闻芳; 胡春洪; 胡粟; 戴启春【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江苏苏州 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5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少见,占全身肿瘤的0.1%~0.2%,其中75%为恶性,而脂肪肉瘤占其中的33%,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1]。
病理上脂肪肉瘤由不同亚型组成,生物学行为从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CT表现也有所不同,这与其病理组成密切相关。
去分化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的一种亚型,属高度恶性肿瘤,手术和病理常常误诊为其他类型软组织肿瘤[2]。
国内外大宗报道较少见[3,4],大多为个例报道[5]。
笔者收集本院7例去分化脂肪肉瘤病人的CT及病理资料,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DDLS 7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
首次发病年龄42~77岁,平均54岁,男4例,女3例,7例均原发于腹腔,其中1例系原发初诊,6例有脂肪肉瘤切除病史,复发间隔时间6个月至9年不等,其中一例复发四次。
体检发现腹部肿块3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小便频繁等4例。
1.2 检查方法 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CT扫描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Philips Mx8000和SIEMENS 64机型。
常规扫描Philips Brilliance 16、Philips Mx8000层厚10mm,层距10mm,120kv、100mAs,SIEMENS 64层厚7.5mm,层距10mm,120kv、350mAs,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
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碘佛醇,碘含量为350mg/m1),80~100ml经高压注射器团注增强,流率3~4ml/s,动脉期于注药后20s开始扫描,门脉期于注药后70s扫描,延迟扫描于4min后开始。
腹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一例
d n r wt o e fl i t e L a lt e f ] N o os i n ul m s c d H A h p y . h y ma h o p J E g JMe , 9 8 3 9 1 ) 1 8 —1 3 nl d 19 ,3 (7 :1619 .
2 华北国防医 08 1月 2卷第5 ] MdaJ rlf a nleni rs oh haOt0 8, 1 0, . 药20年 0 0 — ec uaoNt aDfd goeiNa i ,c20 Vo. No5  ̄ il—n i e n Fc — C n . o o n
—
用 上述 方 案 预 防 G HD, 1 2 出现 I度 急 性 GV V 例 、 HD, 例
rL rL rL rL
纪树荃 , 惠仁 , 陈 王恒 湘 , . 倍 体 相 合 骨髓 移 植 中 急 性 等 单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预 防 新 方 案 的 临 床 应 用 [ ] 中 华 血 液 J.
学 杂 志 ,0 3 2 ( ) 4 6 9 2 0 ,4 8 : 1 01 .
可 行 的 。需要 指 出 的 是 联 合 应 用 强 免 疫 抑 制 剂 应 特 别 注
意 防治 病 毒 和 真 菌 感 染 。本 组 移 植 后 l例 发 生 巨 细 胞 病
毒 间质 性肺 炎 , 发 生肺 部 真 菌感 染 。 2例
ct c l r [ ] Taslnao , 9 8 6 1 : 3 8 ye ut e J . rnpat i 19 , 5( 0) 16 — u tn
一
及 巢 状 排 列 , 质 可 见 大 量 的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隔瘤 细 胞 间 分
腹膜后巨大肿瘤一例病例讨论
临床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针吸细胞学检查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常见的临床诊疗手段
超声检 查
MRI 泌尿系 造影
病理学检 查(金标 准)
胃肠钡 剂检查 CT /增 强CT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血管造 影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术前评估要点
因此,术前通过细致全面的影像学检 查,如B超、CT扫描、MR I和血管造影等,可以准确判断肿 瘤的大小、边界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前动静脉造 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给术者提供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和受 累情况,而且还为术中能否保留某些重要血管提供决策根 据;通过血管造影,我们还可以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发现 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血管栓塞,这不仅有利于肿瘤的切 除,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量。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肿瘤来源
1、来自胚胎生殖泌尿残留组织(畸胎瘤 、绒毛膜上皮瘤 、内胚窦 瘤 、 浆液性囊肿和黏液性囊性瘤、子宫内膜瘤及Mullehan管囊肿 、 脊索 瘤) 2、来自间叶组织(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 纤维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间叶性软骨肉瘤 间皮肉瘤、未能分类的软组织肉瘤 、血管肉瘤、恶性神经鞘瘤 ) 3、来自神经组织 (来源于体神经(脊神经):神经鞘瘤 和恶性神经 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肉瘤 、来源于交感神经:神经母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黄疸,无恶心、呕吐,稍有腹胀,发病后予以抗
临床误诊肝脏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及文献回顾
参
考
文
献
肠 段并 行肠 吻合后 , 处理 O H的方法如下 : 经疝囊颈 夹住 疝
囊体底部 , 将疝囊 翻至腹 内切 开 , 显露 闭孔管上 口. 缝 合其旁
【 中国 图书分类法分类号] R 3 6 5
【 文献标志码】 B
【 收稿日期】 2 0 1 2 — 0 4 — 1 5
恶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 ( m a l i g n a n t i f b r o u s h i s t i o c y t o ma , MF H) 是起源于 间叶组织 的恶性肿瘤 。 好发于成年人 。 常发 生 于四肢软组织 、 腹膜后和躯干 , 而原发于肝脏的 MF H极 为罕
条性 高密度影 。 增强 C T未见明确 占位。 影像学诊断 : 考虑肝 内胆管多发性结石致高位胆道梗 阻; 肝右叶局限性萎缩。血 清学 : 总胆 红素4 7 . 2 t L m o l / L , 直 接胆红素 2 9 ̄ m o l / L . 间接 胆 红素 1 7 . 5 I -  ̄ mo l / L , 谷丙 转氨 酶 7 8 U / L , 谷草转 氨酶 7 8 U / L,
谷酰转肽酶 3 4 7 U / L , 碱性磷酸酶 6 7 2 U / L ; 肿瘤标记 物 甲胎
蛋白( a l p h a f e t o p r o t e i n , A F P ) 、 癌胚抗原( c a r c i n o e mb r y o n i c a n t i —
D O I : 1 0 . 1 1 6 9 9 / c y x b 2 0 1 3 1 2 3 0
临床误诊 肝脏 原发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 例 及文献 回顾
杨 柳 , 杨 达 荣 , 徐 红梅 , 吴 时军 , 米 粲
罕见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临床报道
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 .26CHI NA FO REI GN M EDI CAL TREATM ENT交流园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 al i gnant Fi br ous H i st i ocyt om a,简称M FH )是近年来才被人们逐渐认识的一种恶性软组织肿瘤,既往对M FH 缺乏了解,以及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技术的落后,加之M FH 构象复杂,大多数被误认为纤维肉瘤[1]。
1963年由O zz ei i o 、St out 和M ur r ay 首次报道[2],其具有的特征是瘤细胞呈席纹状或车轮状排列形式[2]。
本瘤多位于肢体,少数见于胸壁、躯干、腹膜后,发生于乳腺者少见。
国内近15年文献均为个案报告,共3篇。
恶纤组的组织分型是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W H O 于1994年确定分型为Ⅰ.席纹状多形性恶纤组;Ⅱ.黏液型恶纤组、Ⅲ;巨细胞型恶纤组、Ⅳ.炎症型恶纤组;Ⅴ.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2]。
D ougl as 对220例恶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单变量分析显示5个因素提示不良预后:高龄、肿瘤深在、肿瘤较大、外科高分级、边缘或囊内切除。
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3个因素提示不良预后:高龄、肿瘤深在、不充分的外科手术[2]。
恶纤组平均5年生存率为50%,肿瘤最大径<5c m 者5年生存率为82%,5~10c m 者为68%,大于10cm 者为51%[2]。
本文自1992年5月至2005年5月间共收治乳腺恶纤组病人4例。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4例患者全部为女性,36~53岁,中位年龄40岁;均因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入院,病史发现1个月~2年;肿物直径2~16cm 不等,质硬,界线尚清楚,直径<5cm 活动度好,>5cm 者活动度中等,随着肿物增大活动度越来越差,并且肿物表面皮肤菲薄,色暗红,浅表静脉丰富,皮温稍高,可或不伴同侧腋淋巴结肿大。
左大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图 1 冠 状 面 T1加 权 像 : 大 腿 前 内 侧 软 组 织 块 。 等 信 号 为 主 。 左 以 内见 片 状 长 T1信 号 。 围 可 见 条 状 、 状 流 空 信 号 。 图 2 横 断 面 T2加 权 像 : 周 点 肿 块 呈 混 杂 信 号 , 心 见 大 片 状 长 T2信 号 。 图 3 镜 下 见 : 细 胞 呈 梭 中 瘤 形 、 状排 列 . 见 席 状结构 , 胞 异 型性 明显 . 分裂 多见 。 束 可 细 核
作 者单 位 : 3 6 0 安徽 省太 和县 中医 院 C MR 室 2 60 T、
卵 巢 囊 ( ) 病 变 的 C 表现 实 性 T
许 元 晖 ‘
【 要1 摘 目的 : 探讨 多排 螺 旋 C T对 卵 巢病 变的诊 断价 值 。方法 : 集本 院 4 搜 7例 均 经手 术 病理 证 实的 卵巢 囊 ( 性 病 变, 实) 分析 其 C 影像 特 点 。结 T 果 : 巢功能 性 囊肿 2 例 ; 卵 6 巧克 力 囊肿 5例 ; 胎 瘤 8例 , 中 2例 为 双侧 发 病 ; 巢 囊腺 瘤 4例 , 畸 其 卵 2例 浆 液 性 , 2例 粘 液 性 ; 巢原 发 癌 3例 ; 移 瘤 卵 转
医学影像与检验
2 1 ̄ 1月 0 0 - 1 第2 卷 第1期 3 1
医学 信 息
左 大 腿 恶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 瘤 一 例
吴 琼
【 图分 类号] 4 5 中 R 4
1 临 床 资 料
【 文献标 识 码】 C
【 文章 编 号] 0 6 1 5 《 0 0 ¨一0 6 —0 10 — 9 92 1 ) 23 1
[ ] 胡 月东 编. 组织 磁共 振诊 断学E . 民军医 出版社 , 0 6 I 1 1 软 M] 人 2 0 , 3 i f 3 江 浩 主编 . 与 关 节 MR [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出版 、 行 2 骨 I M] 上 发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又称为恶性纤维黄色瘤、纤维黄色肉瘤、粘液纤维肉瘤,是一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组成,并排列成席纹状结构和多形性图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
瘤细胞具高度多形性和异型性,恶性程度高,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均高。
恶纤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多见,肿瘤主要发生于肢体,尤以下肢为多见,其次是腹膜后、腹腔、躯干及头颈部。
肿瘤大多位于深筋膜或肌层等深部组织,通常呈结节状,境界较清,可有假包膜,肿瘤直径从1.5~15cm,腹膜后可达20cm,大多在3~8cm间。
切面呈灰白鱼肉状,也可为黄色或黄褐色,较大的肿瘤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肿瘤质地较软,如纤维成分多,则质地较硬;含较多粘液成分时,则呈半透明粘液样。
MFH的组织起源文献中曾有三种观点:(1)组织细胞起源,部分向纤维母细胞分化。
(2)原始间叶细胞起源,向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双分化。
(3)原始间叶细胞起源,部分向纤维母细胞分化,无论起源或分化均与组织细胞无关。
以形态学角度分析,MFH的主要细胞成分有三种:(1)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瘤细胞,常呈典型的席纹状、车辐状结构,瘤细胞间可有胶原纤维形成。
(2)组织细胞样圆形-卵圆形瘤细胞,胞浆丰富、淡染,可有吞噬。
(3)单核-多核瘤巨细胞。
这三种细胞的核都有明显异型性和众多分裂像,可统称为MFH 细胞。
镜下,按组织学形态MFH可分为以下五个类型:(一)多形性恶纤组本型在恶纤组中最常见,占60~70%,高度恶性,预后差。
瘤组织往往呈体积大的肿块,由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单核或多核巨细胞、黄色瘤细胞、炎症细胞和增生血管组成。
纤维母细胞成车辐状结构,其间常见含有显著的慢性炎细胞的胶原纤维间质,常伴有泡沫状吞噬细胞;组织细胞高度多形性和异型性,核分裂和病理性核分裂多见;瘤组织坏死;有时见骨和软骨化生。
子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临床病理报道
肿瘤免疫组化 SMA, Desmin, Caldesmon 阳性表达,但CD34与STAT6阴性可与 SFT鉴别。⑵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 瘤,可表现出与SFT类似细胞形态,亦可 出现丰富的血管成分,然而其类似于小
的,但10%~ 15%的形态学良性的SFT 表现出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叫手术切
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无序排列,常出现 鹿角状血管结构;细胞稀疏区胶原束间 分布少量形态学良性的纤维母细胞;部 分少见病例可出现间质黏液变性及脂肪
化生叫 免疫组化对SFT的诊断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大多数病例瘤细胞可同
时表达 STAT6, GRIA2, CD34, BCL-2 及 CD99。有研究表明免疫组化染色核转 录因子STAT6阳性表达对于SFT的诊 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与NAB2STAT6融合基因检测具有高度一致性叫 少数SFT病例可出现免疫组化STAT6 阴性表达,联合GRIA2检测可提高SFT 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叫
一肿块,大小8 cmx7 cmx5 cm,凸向阔
韧带。术中冰冻诊断:平滑肌瘤伴局部 出血变性,局部细胞略偏丰富。术后HE 切片镜下见瘢痕样的玻璃样变区与细胞 丰富区交替排列,细胞丰富区梭形细胞 无序排列,肿瘤细胞围绕在分支血管周 围形成“鹿角状”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 性及多形性,核分裂象1/10 HPF(图1〜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315300浙江省慈溪,慈溪 市人民医院(谢林文);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 中心(俞文英)
通信作者:俞文英-Email: yuwenying. wwy@
动脉的圆形血管与SFT不规则、分支的 薄壁血管则截然不同;且免疫组化CD10 阳性表达,CD34、STAT6阴性易与SFT鉴 别。(3)上皮样血管周细胞肿瘤(PEComa), 亦可出现丰富血管结构,但是血管周围
罕见胃恶性肿瘤——髓系肉瘤1例报道
论著㊃临床研究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21.21.012网络首发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097.R.20210820.1320.009.h t m l(2021-08-20)罕见胃恶性肿瘤 髓系肉瘤1例报道*于毅1,2,彭昊1,2,杨志豪1,2,黄红芳1,2,齐伟杰1,2,梁伟华1,2,卢香云1,2,陈云昭3,齐妍1,2,崔晓宾1,2ә(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新疆地方病和民族病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新疆石河子832000;3.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苏州215010) [摘要]目的探讨胃髓系肉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预后及治疗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6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㊁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㊂结果胃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小弯恶性肿瘤,结合病史考虑为原始幼稚造血细胞肿瘤 髓系肉瘤,倾向于原始单核细胞肉瘤,肿瘤细胞伴组织单核细胞分化㊂结论胃髓系肉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作为血液系统来源的恶性肿瘤,研究其临床表现㊁微观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将有助于精确诊断,择优选取治疗方案,继而改善患者预后㊂[关键词]髓系肉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特征;鉴别诊断;病例报道[中图法分类号] R73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348(2021)21-3656-04 R a r e g a s t r i c 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a c a s e r e p o r t*Y U Y i1,2,P E N G H a o1,2,Y A N G Z h i h a o1,2,HU A N G H o n g f a n g1,2,Q I W e i j i e1,2,L I A N G W e i h u a1,2, L U X i a n g y u n1,2,C H E N Y u n z h a o3,Q I Y a n1,2,C U I X i a o b i n1,2ә(1.F a c u l t y o f P a t h o l o g y,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X i n j i a n gE n d e m i c a n d E t h n i c D i s e a s e s,S h i h e z i,X i n j i a n g832000,C h i n a;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S h i h e z i,X i n j i a n g832000,C h i n a;3.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S u z h o u H i-T e c h Z o n e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S u z h o u,J i a n g s u21501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d i a g n o s i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a g n o s i s,p r o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i c 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M 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y,i mm u n o p h e n o-t y p e a n d i m a g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a c a s e o f 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 t r e a t e d i n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 o f 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A u g u s t16,2020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f t e r g a s t r e c t o m y w a s 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o f g a s t r i c l e s s e r c u r v a t u r e,w h i c h w a s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p r i m i t i v e n a i v e h e m a t o p o i e t i c c e l l t u m o r-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 b y c o m b i n i n g w i t h t h e d i s e a s e h i s t o r y,t e n d e d t o b e p r i m i t i v e m o n o c y t e s a r c o m a s,a n d t h e t u m o r c e l l s w e r e a c c o m p a n i e d b y t i s s u e m o n o n u c l e a r c e l l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C o n c l u-s i o n G a s t r i c 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 h a s n o s p e c i f i c c l i n i c a l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A s a 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o r i g i n a t e d f r o m b l o o d s y s t e m,s t u d y i n g i t s c l i n i c a l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m i c r o s c o p i c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i mm u n o p h e n o t y p e w i l l h e l p t h e a c c u r a t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s e l e c t i o n o f t r e a t m e n t s c h e m e,t h e r e b y i m p r o v e s t h e p a t i e n t's p r o g n o s i s.[K e y w o r d s] 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i m 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c a s e r e p o r t髓系肉瘤曾经也称为绿色瘤㊁粒细胞肉瘤[1],是由髓系细胞在髓外聚集形成的肿块而形成的肿瘤[2],发病率较低,早期诊断将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3]㊂常发生于皮肤㊁淋巴结㊁骨骼等部位[4-5],而发生在胃部的髓系肿瘤更是极为罕见,占2%~8%[6]㊂至今为止,英文文献关于胃肠道髓系肉瘤的报道约5例,中文文献8篇,因缺乏特异性临床特点等确诊主要为排除性诊断,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也不尽一致㊂现阶段,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如放㊁化疗,外科手术干预,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以上治疗可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痛苦㊂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髓系肉瘤患者,本文探讨了其临床病理联系㊁免疫表型㊁影响学特点㊁诊断及鉴别诊断等,以此提升医师对该疾病的精确诊断能力㊂6563重庆医学2021年11月第50卷第21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60436)㊂作者简介:于毅(1992-),住院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病理诊断的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c u i x i a o b i n4363@f o x m a i l.c o m㊂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47岁㊂2020年8月16日因上腹部不适伴呃逆2个月余入院,无恶心㊁呕吐㊁发热等㊂患者胃窦部恶性肿瘤诊断明确,行胃病损切除术㊂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μm 厚切片,苏木精-伊红(h e m a t o x yl i n e o s i n ,H E )染色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 n V i s i o n 两步法㊂一抗包括C D 68㊁C D 79a ㊁C D 34㊁K a p p a ㊁L a m b d a ㊁L y s o z y m e ㊁A E 1/3㊁C D 117㊁C D 38㊁C D 138㊁L C A ㊁C D 99㊁B O B -1㊁O C T -2㊁MUM -1㊁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 P O )㊁G r a n z ym e B ㊁C D 3㊁C D 2㊁C D 5㊁C D 30㊁C D 19㊁P A X -5㊁T I A -1㊁K i -67㊁C D 10㊁C K 7㊁C D 20㊁C D 19㊁C D 56㊁C D 123㊁A L K ㊁S O X 10等㊂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按说明书进行操作㊂1.2 术前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提示胃窦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见图1A ㊂C T 检查提示胃窦癌,累及浆膜,并且胃周淋巴结肿大㊁转移,见图1B ㊂胃镜检查怀疑胃癌,见图1C 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 T 检查提示胃窦部高代谢病变,提示为胃恶性肿瘤;其下方高代谢结节,考虑为转移性淋巴结;胃小弯侧㊁腹腔肠系膜间散在淋巴结,未见代谢增高,不除外转移性淋巴结㊂手术标本大体外观见图1D㊂A :B 超检查胃窦区见大小5.4c mˑ2.7c m 不均质低回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B :C T 检查胃腔充盈良好,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凸向胃腔,较大截面为36mmˑ28mm ,相邻胃窦下缘腹腔内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较大截面为28mmˑ29mm ,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C :胃镜检查窦体交界前壁至胃角前壁可见凸向胃腔内新生物生长,表面溃烂,部分上覆白苔,周边黏膜呈结节样改变,质硬;D :手术标本大体示一隆起型肿物,表面略呈菜花状,可见糜烂,切面灰白,质脆,细腻,侵及浅肌层㊂图1 术前影像学检查1.3 组织及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镜下肿瘤区域正常腺体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同时出现肿瘤细胞排列紊乱,片状发育,一些区域异型细胞似印戒样,低分化异型大细胞弥漫片状浸润,部分肿瘤细胞核大,高大㊁奇异㊁多边核多见,部分偏位,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㊂局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略透亮㊂免疫表型:C D 68㊁C D 79a ㊁C D 34㊁K a p pa ㊁L a mb d a ㊁A E 1/3㊁C D 117㊁L y s o z ym e ㊁C D 4阳性,C D 38㊁C D 138㊁L C A ㊁C D 99部分阳性,B O B -1㊁O C T -2㊁MUM -1㊁M P O ㊁G r a n z ym e B ㊁C D 3㊁C D 2㊁C D 5㊁C D 30㊁C D 19㊁P A X -5散在阳性,T I A -1少许散在阳性,K i -67为80%阳性,C D 10局灶弱阳性,S 100㊁C K 7㊁C D 19㊁C D 20㊁C D 21㊁C D 56㊁C D 123㊁A L K 阴性,见图2㊁3㊂1.4 治疗方法确诊后按疗程行柔红霉联合阿糖胞苷方案化疗(柔红霉素:60m g ,第1~3天,阿糖胞苷200m g ,每天1次,根据病情调整),后行胃癌根治术治疗㊂2 结 果胃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小弯恶性肿瘤,结合病史考虑为原始幼稚造血细胞肿瘤 髓系肉瘤,倾向于原始单核细胞肉瘤,肿瘤细胞伴组织单核细胞分化㊂A :低分化异型大细胞弥漫片状浸润,部分肿瘤细胞核大,部分核偏位,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部分区异型细胞似印戒样;B :肿瘤细胞的细胞质略透亮,奇异㊁多边㊁高大的核多见,核分裂象易见㊂图2 组织病理学检查(H E ,200ˑ)7563重庆医学2021年11月第50卷第21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A :C D 68阳性;B :A E 1/3阳性;C :CD 117部分阳性;D :L y s o z y m e 阳性;E :C D 38部分阳性;F :C D 138;G :M P O 散在阳性;H :G r a n z ym e B 散在阳性;I :K i -67阳性指数为80%㊂图3 组织部分标志物检查(免疫组织化学,200ˑ)3 讨 论髓系肉瘤在临床少见,好发于20~44岁人群[7],髓系肉瘤的临床症状因原发部位不同而表现不一[8-9]㊂发生于胃肠道的髓系肉瘤至今极少见相关文献报道,本例患者化疗前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骨髓造血良好,幼红细胞胞体小型及骨髓细胞缺铁,提示缺铁性贫血,未见转移癌细胞㊂骨髓活检提示造血良好及未见转移性肿瘤骨髓象㊂染色体:46,X X ㊂化疗后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造血良好,粒系轻度形态改变及原始细胞占1.5%(髓系肉瘤复查),免疫分型:检测到粒细胞(82.7%)比例增高伴抗原表达模式异常且以幼粒细胞为主,未检测到原始细胞比例增高及其他群细胞抗原表达异常㊂骨髓活检:粒系为主三系造血细胞增多和未见原始细胞增多,化疗期间根据胃镜检查结果适当调整方案㊂盆腔增强C T 检查提示胃恶性肿瘤,病灶较前增大并胃周淋巴结肿大㊁转移,应本例患者要求行胃癌根治术治疗㊂C D 68-K P 1㊁M P O ㊁C D 117㊁C D 99㊁L y s o z ym e ㊁C D 34㊁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㊁C D 56㊁C D 61㊁C D 30㊁糖蛋白A ㊁C D 4均是髓系肉瘤组织常见的表达标志物㊂本例患者M P O ㊁C D 117㊁L y s o z y m e ㊁C D 34㊁C D 4阳性,C D 99部分阳性,C D 68弱阳性,C D 56阴性,C D 30散在阳性,HM B 45㊁S 100阴性排除恶性黑色素瘤㊂C D 34阳性,D O G -1阴性排除间质瘤㊂C D 79a 阳性,L C A 部分阳性,O C T -2及T I A -1散在阳性,C D 20阴性排除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㊂C D 38部分阳性,P A X -5阳性,C D 56阴性排除髓外浆细胞瘤㊂C D 10局灶弱阳性,C D 99部分阳性,C D 30散在阳性,A L K ㊁S O X 10阴性并结合影像学㊁临床资料,支持髓系肉瘤的诊断㊂本例患者病理检查:镜下见低分化异型大细胞弥漫片状浸润,部分肿瘤细胞核大,部分核偏位,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局灶糜烂伴肉芽组织增生,需与胃低分化癌㊁上皮样间质瘤㊁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㊁恶性黑色素瘤㊁髓外浆细胞瘤㊁N K /T 细胞淋巴瘤㊁上皮样血管肉瘤㊁组织细胞肉瘤等相鉴别:(1)胃低分化癌㊂许多患者会出现这几种状况,大的溃疡型及蕈伞样肿块㊂肿瘤在镜下由大至中等大小的多边形未分化细胞组成,呈弥漫片状分布,常伴多形性肿瘤巨细胞㊂肿瘤内一般出现横纹肌样细胞,双核,且这些成分也集中于肿瘤㊂肿瘤细胞一部分表达广谱C K ㊂在C K 表达不足的病例中E MA 染色会起到一定作用㊂肿瘤一致表达V i m ,常呈核周点状阳性㊂(2)上皮样间质瘤㊂瘤细胞弥漫分布,核有非典型性,核质比高,核分裂多,间质稀少,D O G -1㊁C D 34㊁v i m e n t i n 弥漫阳性,C D 117阳性,d e s m i n ㊁A E 13㊁S -100㊁C a l r e t i n i n ㊁C K 5/6㊁HM B 45㊁C g A ㊁S yn 均为阴性㊂(3)胃弥漫大B 细胞8563重庆医学2021年11月第50卷第21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淋巴瘤㊂肿瘤呈窦性和(或)黏附性生长模式,形似未分化癌,肿瘤细胞由具有奇异核的大细胞构成,常表达C D19㊁C D20㊁C D22㊁C D79a和P A X5,K i-67指数常大于40%㊂(4)胃恶性黑色素瘤㊂部位及形态表现不尽相同,但较多表达M E L A N-A㊁HM B45㊁T y r o s i-n a s e㊁G P100㊁S O X10等㊂(5)消化道髓外浆细胞瘤㊂为浆细胞克隆但原发于髓外的肿瘤,常表现为腹痛,镜下浆细胞的细胞质丰富㊁呈嗜碱性,核膜不规则,核仁明显,染色质呈车轮状,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偏心细胞核,核周常见淡染区,排列成簇状或片状,并有少量的结缔组织支持,肿瘤细胞高表达C D38㊁C D138,且免疫球蛋白呈轻链限制性,本例患者呈多克隆,故可排除㊂(6)N K/T细胞淋巴瘤㊂常表达C D56㊁T L A-1㊁G r a n z y B-1,故可排除㊂(7)上皮样血管肉瘤㊂常大部分表达C D31㊁C D34㊁E R G,故可排除㊂(8)组织细胞肉瘤㊂患者常出现发热㊁体重下降㊁皮疹,以及肝㊁脾肿大,表达C D163及特异的L y s o z y m e呈高尔基区核旁点状表达,不表达T I A-1㊁M P O等,故可排除㊂此外,存在异常增生浆细胞时常呈现C D19阳性;C K20㊁M P O㊁C D3阴性,MUM1/I R F4㊁C D20㊁P A X5等B细胞的标记物也为阴性,C D38阳性且有病理学上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的证据则有助于区分消化道E M P与其他淋巴系统疾病,如反应性浆细胞瘤㊁浆细胞肉芽肿及MA L T淋巴瘤等㊂镜下可观察到不同分化的肿瘤区域,考虑髓系肉瘤可能是由低分化癌和(或)髓外浆细胞瘤转化而来,此可为该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考㊂该肿瘤病因未明,可继发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机制不清,据文献报道,在该疾病患者中检测到S E T-C A N融合基因,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表明9号染色体q34的缺失[10]㊂近年来,二代测序发现该疾病进展与非d n m t3a/T E T2/A S X L1表观遗传修饰和非剪接体突变的存在密切相关[11]㊂治疗手段主要有放㊁化疗,外科手术干预,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等[12]㊂因患者病情不同导致预后不尽一致㊂手术切除主要用于对症治疗,局部放疗可减轻患者病痛,但无明显改善预后的作用[3]㊂放疗等手段是现阶段应对髓系肉瘤的首选㊂这是由于该方案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带来较好的疗效,即延长患者生存期与改善其预后㊂参考文献[1]MA G D Y M,A B D E L K A R I M N,E L D E S S O U-K I I,e t a l.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J].O n c o l R e sT r e a t,2019,42(4):224-229.[2]V A R D I MA N J W,T H I E L E J,A R B E R D A,e ta l.T h e2008r e v i s i o n o f t h e W o r l d H e a l t h O r-g a n i z a t i o n(WH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m y e l o i d n e-o p l a s m s a n d a c u t e l e u k e m i a:r a t i o n a l e a n d i m-p o r t a n t c h a n g e s[J].B l o o d,2009,114(5):937-951.[3]马莉,赵瑾,王晶荣,等.髓系肉瘤7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41(5):389-392. [4]WA N G W L,L I N J T,WA N G H P.M y e l o i ds a r c o m a o f t h e s t o m a c h[J].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d o s c,2008,68(6):1193-1194.[5]何合胜,苏贵平,姚军萍,等.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 2020,28(5):1491-1495.[6]N A G A T A Y,UM E N O J,T O R I S U T.G a s t r i c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 w i t h r a p i d g r o w t h[J].D i g E n-d o s c,2020,32(6):996.[7]常青,阎玉虎.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9):1063-1064.[8]C AM P I D E L L I C,A G O S T I N E L L I C,S T I T A-O N R,e t a l.M y e l o i d s a r c o m a:e x t r a m e d u l l a r y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o f m y e l o i d d i s o r d e r s[J].A m JC l i n P a t h o l,2009,132(3):426-437.[9]Y AMA U C H I K,Y A S U D A M.C o m p a r i s o n i n t r e a t m e n t s o f n o n l e u k e m i c g r a n u l o c y t i c s a r c o-m a:r e p o r t o f t w o c a s e s a n d a r e v i e w o f72c a s e s i n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J].C a n c e r,2002,94(6):1739-1746.[10]Z H A N G H,Z H A G L,L I Y,e t a l.S E T-C A Nf u s i o ng e n e i n a c u t e l e u k e m i a a n d m y e l o i d n e o-p l a s m s:r e p o r t o f t h r e e c a s e s a n d a 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J].O n c o T a r g e t s T h e r,2020,13:7665-7681.[11]R A V I N D R A N A,H E R,K E T T E R L I N G R P,e t a l.T h e s i g n if i c a n c e o fg e n e t i c m u t a t i o n s a n d th ei r p r o g n o s t i c i m p a c t o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c i-d e n t a l f i n d i n g o f i s o l a t e d d e l(20q)i n b o n e m a r-r o w w i t h o u t m o r p h o l o g i c e v i d e n c e o f a m y e l o i dn e o p l a s m[J].B l o o d C a n c e r J,2020,10(1):7.[12]肖红燕,虎明明,樊学敏,髓系肉瘤14例临床病理探讨[J].宁夏医学杂志,2020,42(12):1132-1134.(收稿日期:2021-02-22修回日期:2021-06-06)9563重庆医学2021年11月第50卷第21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腹腔内肿瘤治疗方法
腹腔内肿瘤治疗方法随着人们社会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加上自身免疫力的低下,很多人出现腹部肿瘤的情况,那么,出现腹部肿瘤的情况,有的人腹部虽然出现肿瘤,还是没有任何症状,这就是要我们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出现腹腔内肿瘤的治疗办法。
近年来,各类型肿瘤除呈高发态势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来越邪乎。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医院成功切除了重达10斤的巨大肿瘤、某某患者一次性切除100个肿瘤、某家族中姐妹4个3个患癌等。
似乎,肿瘤在越长越大、越长越怪、越长越多,“但在这些比较奇特的病患后面,我们又发现一条规律,那就是这类患者的健康意识往往比较淡漠,有了病,总觉得没事,能拖就拖一阵子再说,直到拖不下去为止。
最后不得不到医院治疗,而此时的肿瘤要么发展到比较大,难以手术;要么出现多处转移,常规手段治疗效果不好等。
”马维东说。
肿瘤越长越“邪乎”,除部分病患与遗传因素、个人体质以及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改变外,部分肿瘤的特性,也决定其一旦被发现,肿瘤可能就已经长得比较大,比如卵巢癌、后腹膜肿瘤,因其隐藏比较深,又缺乏特异症状,如果用手能摸到明显的肿块,多半已长得很大。
因此,两位专家都一再强调,防肿瘤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年做例行体检也。
特别是年过40的中年人,每年至少要做一次B超。
如果频繁出现腰痛、肩膀酸肿等症状,别以为是工作劳累或是休息几天就能好,这些很可能是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特别是短时间内突然的消瘦,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把小病拖大病,把早期拖成晚期。
留意身上的“硬块”特别是颈部、乳房、腋窝和腹股沟处出现迅速增大、持续不消的“硬块”需及早就医,以排查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
触摸腹部时,宜深压以感觉内脏,一旦触摸到硬块,就要高度怀疑是胃、肝、胰等部位的癌肿。
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而言,它好发于四肢,特别是下肢,尤以大腿多见,但腹膜内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较为少见,一般无疼痛症状。
结肠癌阴囊转移1例报道
结肠癌阴囊转移1例报道周小芸;李达;方勇;潘宏铭【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2(022)007【总页数】2页(P554-555)【关键词】结直肠;阴囊;转移【作者】周小芸;李达;方勇;潘宏铭【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医院肿瘤内科,浙江,杭州,323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浙江,杭州,323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浙江,杭州,323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浙江,杭州,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升高,一些罕见部位转移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如结直肠癌转移至子宫内膜及牙龈[1]、脾脏[2],而转移到阴囊者仍较罕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1例结肠癌阴囊转移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
因大便次数增多3年,反复便中带血1年于2008年2月20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外院肠镜检查显示,距肛45 cm处有肿块。
遂于2008年2月25日接受结肠癌切除+小肠区段切除术治疗。
术中见降结肠近脾曲处有一大小约7 cm×8 c m肿块,侵犯浆膜层,累及邻近空肠和横结肠,周围系膜可扪及多枚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溃疡型黏液腺癌,穿透浆膜层,累及小肠壁肌层,伴淋巴结转移(2/35)。
术后行5次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因出现3级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束化疗。
2009年1月,患者自行发现左侧阴囊有一黄豆大小的肿块,随后肿块逐渐增大至鸽蛋大小。
2010年3月24日患者因阴囊出现肿块超过1年至泌尿外科就诊,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入院体格检查发现,左侧阴囊有一约2 cm×1.5 cm大小卵圆形肿块,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中等,活动度尚可。
B超诊断结果显示,左侧阴囊上方可见一大小约1.7 cm×1.28 cm×1.5 cm的实质性肿块,界清,轮廓尚规则,内回声强弱不均,可见绕边血流信号,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可能为精索来源肿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报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主因腹痛20天入院。
20个月前患者有腹部疼痛的临床表现,患者的腹部疼痛在上腹部处,患者的疼痛为钝痛的表现,没有放射的表现,患者饮食情况正常,没有乏力、消瘦等表现。
过往患者有高血压疾病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检可触及到患者腹部有19cm×7cm大小的腹部肿块,肿块的边界不甚清楚,有明显的触痛表现。
患者进行ct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中下腹部有明显的肿物表现,其有19cm×7cm的大小。
肿块的密度表现为不均匀,呈分叶的表现,其边缘边界比较清楚。
ct检查可见其又明显的片状阴影,呈低密度表现。
患者的肿物周边和其肠管周边并不清楚,无积液、扩张等表现。
对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可见其内低密度影无强化,显示更加清晰。
图1:中下腹可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呈分叶状(箭),边缘较清楚,前达腹壁。
图2:平扫示肿块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多个低密度区(箭)。
图3:增强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低密度影无强化,显示更加清晰(箭)。
图4:镜下可见大量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
手术所见:中下腹腔内可见有10cm×11cm×18cm大小的肿块表现,其外部有包膜表现。
肿物侵及邻近小肠,并且与横结肠,胃前壁紧密粘连。
肝脏,腹壁及盆腔未见转移结节。
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 +),巨细胞抗体cd68(+ +),平滑肌标记物sma(+ +),
结蛋白单抗des(-),细胞角蛋白ck(-)。
病理诊断:腹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 讨论
此疾病为临床比较少见的疾病,其可在多年龄段发生,但有统计显示50-70岁的患者高发,有74%的患者发生在此年龄段[1-5]。
相关报道显示疾病在肠系膜发生的几率比较小[6-8]。
多数患者是因为其发现肿块后来医院进行诊断,其占所有患者中的85%左右。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疲乏、体重下降、发热等。
病理学上,大体标本示肿瘤边界不清,切面呈灰白及灰黄色,伴有出血、坏死或粘液变性[4]。
影像学表现为:患者的疾病肿块会很大,且为不规则的表现,影像学可见其中有明显的坏死表现。
mfh容易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术后容易复发。
螺旋ct检查对肿块的定位价值较大,还可以显示肿块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5-10],对判断手术的可切除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参考文献
[1]华积德.肿瘤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02.
[2]罗清,张追阳.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2,8(1):36.
[3]戴景蕊,石木兰,李银柱,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 表现[j].中华肿瘤杂志,1996,18:140.
[4]kearney nm,soule kh,ivin jc.maligant fibrous
histocytoma: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67 cases [j].cancer,1980,45:167.
[5]张艳,黄明刚,吴晓红,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4):478.
[6]曹学全,杨朝晖,章辉,等.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2):85-86.
[7]由长城,朱凯,巴成磊,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转移瘤3.ot磁共振磷谱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0):46-48.
[8]彭婧,张美德,曾荣新.婴幼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讨论[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3):96-98.
[9]杨复宾,周珉,陈方.肠系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j].放射学实践,2007,22(1):19-21.
[10]吴文学,李铭山,季洪兵.儿童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