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_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的联系、互动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结果,是社会交
往的基础。
在心理学中,研究人际关系的领域被称为社会心理学或人
际关系心理学。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亲密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存在亲密情感、相互信任、共
享私密信息的关系。
亲密关系是建立在情感、信任和支持之上的,能
够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
2.社交网络: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交网络可以包括亲友、同事、同学等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通过社
交网络,个体可以获取信息、资源和支持。
3.群体动力学: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群体整体状况
的演变过程。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中的人际互动、群体行为和群体结
构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4.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
和行动支持等资源。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安慰、帮助解决问题、提供建
议和意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上述名词,人际关系心理学还研究人际交往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质、情绪和情感、沟通技巧、非语言交流、认知偏差等。
研究人际关系有助于了解人们与他人交往的规律和机制,提高人际交
往能力,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门科学,旨在探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人际关系常常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此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效果。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和意义\n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的心理,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合作、冲突等方面。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对提高人们的交往能力和幸福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和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家庭关系、友情、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等。
研究这些关系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果。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n1. 互惠理论:互惠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倾向于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的行为。
即如果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好处,那么受到好处的人就会倾向于回应同样的好处。
这种互惠关系有助于建立可靠的信任和合作。
2. 自我揭示理论:自我揭示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倾向于自我揭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特别是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
自我揭示可以帮助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更为深入的关系。
3. 社交认知理论:社交认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对他人的期望和评价的影响。
这些期望和评价可能源于社会文化、个人经历或环境因素等,对人际交往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4.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有着一种强烈的需求,希望归属于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社群中,并获得这个社群的认同和接纳。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表现出一种从众的行为,以符合社群的期望和标准。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应用技巧\n1. 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指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并给予回应和反馈。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状态,还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在心理学中,关于人际关系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和理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它包括亲属关系、友谊关系、爱情关系、职业关系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则可能给人带来压力和困扰。
所以,学习和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非常重要。
二、人际关系的要素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1. 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表达和理解。
2. 互相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3. 合作与包容:在与他人合作时,我们需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并与他人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4. 冲突管理:在人际关系中,冲突是难免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解决冲突。
三、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特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其中,一些关键因素包括:1. 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一个自信的人会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他人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我们可以获得爱、理解和安全感。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接触和熟悉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与他人初次接触,并逐渐熟悉对方。
2. 建立亲密关系阶段:如果双方产生了共鸣和默契,关系可以向更深层次的亲密关系发展。
3. 维持和发展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不断地维护和发展。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理解: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心理学之人际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
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关系心理学
什么是人际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这里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与个性化倾向人际关系复杂化, 人际关系表面化, 人际关系个性化, 人际关系功利化中国人际关系庸俗化倾向的现状与根源是现实根源,即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是历史根源,即封建主义的人生观、处世观的影响及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负面作用。
认识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
信息输入: 感觉和知觉的过程属于信息输人的范畴,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现实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现实的个体及外部相互关系的反映。
信息贮存: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客观现实的反映。
记忆过程由“记”和“忆”的过程组成,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信息利用:思维和想象属于信息利用的范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情感过程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伴随状态。
情感的概念: 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感与情绪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感与情绪具有相同的心理过程。
它们都是伴随认识过程产生的,由客观现实刺激引发的,与需要密切相连的心理反映形式。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一、绪论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4、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
更为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同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教育学科和行为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8、社会网络层次: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心理关系。
9、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0、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1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过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1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朱迪•C•皮尔逊《如何交际》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二、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关系行为模式(莱维特):圆形传递:优点是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使群体中各个成员都能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
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袖人物或领导者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
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四、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
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
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
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
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人际关系心理学
• 接触阶段
– 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 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 融合阶段
– 由接触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 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7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 一般来讲,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人 际内耗和人际侵犯的结果
人际关系心理学
2009-11-06
1
•
2
绪论
群:23329389
3
基本概念
• 什么是人际关系
– 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 关系 – 人际关系也称人群关系论
4
基本概念
• 人际关系的类型
– 情感性关系
• 为了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理气氛的 情感关系
– 工具性关系
• 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工具性 关系
• 圆形传递 • 链式传递
• 轮式传递
• Y式传递
10
正式群体中成员间沟通网络
(莱维特, 1951)
沟通特点 解决问题速度 正确性 领导者的突出 士气 轮式 快 高 非常显著 非常低 链式 次快 高 相当显著 低 缓慢组织化 组织相当稳定 圆式 慢 低 不显著 高
迅速组织化且其 群体组织专业化 组织稳定
25
人际激励理论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又称社会比较理论 – 公平是激励的动力 – 感到不公平的时候,会改变行为以试图达到 公平
• 报酬不足:增加结果,减少投入 • 报酬过多:减少结果,增加投入
26
社会测量法(莫雷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 方法
《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业《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业1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更关注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
2、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的关系。
3、冲突管理: 指在一定的组织中对各种冲突的管理。
4、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越多,出面相救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5、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1、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评价更易受别人欢迎。
错。
由负面转向正面更易受别人的欢迎。
2、在平行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都未能准确地知觉到分歧的存在。
错。
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歧。
三、简答:1、简述费斯克提出的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答:费斯克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四种模式:²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感情与资源,不分彼此。
²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²对待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2、试述影响人际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相貌的吸引、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3、简述社会侵犯行为的原因。
答:对侵犯行为的反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四、论述1、试述阿得曼的社会渗透理论。
答:阿特曼认为人际关系由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系的发展由表层向深层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人们根据对回报成本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良好人际关系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
2、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答:学会采取自持行为,即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
采取自持行为的技巧:基本的自持是对维护自己权利的简单表达在受到别人没有充分理由的批评时,采取模糊化的方法,然后进一步说明你的主张;在发现和对方在某件事上以前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时,可以用自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对方;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不谴责或指责对方,也不要威胁对方。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分析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分析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交交往中建立的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关系。
在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情感和行为。
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际关系,可以揭示人们之间的互动机制,促进人际沟通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和互动。
这种关系可以是亲密的、亲属的,也可以是工作、学习或社交关系等。
人际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它不仅在个人情感层面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理论1. 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在认知别人的过程中,会使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经验进行社会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解释。
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
2. 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早期依恋经验的影响。
个体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和信任会影响其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持。
3. 认知一致理论:认知一致理论认为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一致,而且会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来维护与他人的关系。
三、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1. 社交焦虑: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担心被他人否定或嘲笑,对自己的表现过度关注,从而导致过度紧张和不安。
2. 孤独感:个体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不足,缺乏亲密关系和支持,产生孤独和疏离感。
3. 依赖性人格障碍:个体过度依赖他人的肯定和支持,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对人际关系过于依赖。
四、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1. 培养积极的社交技巧: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2. 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积极维护亲密关系。
3. 解决冲突和处理分歧:学会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相互尊重和理解。
4. 增强自我认知和自尊:了解自己的价值和需求,培养自信心,不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①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
③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作为专用名词在20世纪由梅奥提出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考察,可以把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按需求性质,可以划分为为了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里气氛的情感关系和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工具性关系;二是按喜欢的程度,可分为相互喜欢,亲近,友好的吸引性关系和彼此心里厌恶,疏远,对立的排斥性关系:三是按双方的地位,可分为一方对另一方控制的支配性关系和彼此地位平等的平等性关系;四是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对象: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根据这些理论成果,米德提出象征性交往理论,勒温提出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舒茨提出了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海德和凯莉提出了归因理论,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④发展新型人际关系⑤纠正畸形人际关系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心理学中,人际关系被视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个体感到支持和安慰,有利于心理健康;而负面的人际关系则可能给个体带来压力和焦虑。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还体现在社会互动中的影响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进合作,建立信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研究人际关系对于理解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提高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感和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虽然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仍然重要,但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这也对人际关系产生了新的影响和挑战。
因此,理解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社会互动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心理学知识:人际关系
心理学知识:人际关系考情简介:这一知识点在山东教师招聘统考中会考察到,在其他地方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察比较少。
作为一个生僻考点,可能会在一些地方性的考试中以单、多选的形式去考察,但是考察比较简单,因此在备考中联系生活事例进行识记即可。
一、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定义(互有所需,互相满足)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也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在于双方能否实现满足)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传导信息的时候),包括语言符号系统(探花交流()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肢体语言,穿着打扮)两大类。
(二)人际关系特点1.群体是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
2.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途径。
3.个性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4.人际关系以情感体验为特征。
5.人际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1.认知成分: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
在人际关系中,认知起到了唤起情感、控制和改变情感的作用,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
2.情感成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
3.行为成分:是指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手势、举止、作风、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
任何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改变,都是这三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正式群体中,行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调节着人际关系;在非正式群体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及稳定持久程度。
二、人际关系类型(一)舒茨的分类(只要知道能选就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需要有三类:1.包容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
(积极的)2.控制需要。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办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别断地改善人际关系;进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不: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紧密。
能够讲,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截了当的血缘关系。
假如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这么人际关系心理学算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动身,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究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不。
这表如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具分支,又是一具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别能相互代替。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要紧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全然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办法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 Y 式传递。
(针对正式群体)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针对非正式群体)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日子型、劳动型、歇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
这一领域的研究涵盖了人们在社交、工作、家庭等各个环境中的相互关系。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互动和合作。
稳定的人际关系可提供情感支持、帮助解决问题,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感。
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给个体带来压力、痛苦甚至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的因素1. 社会技能:良好的社交技巧对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社交技能包括倾听、表达、沟通、妥协和解决冲突等能力。
掌握这些技能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
2. 情绪智商(EQ):EQ是指个体对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和处理能力。
具有较高EQ的个体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3. 自尊:个体的自尊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过低的自尊可能导致依赖他人的需求过高,而过高的自尊则可能造成自我中心和不关心他人的态度。
适当的自尊水平有助于个体建立平等、尊重的人际关系。
4.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如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友情等。
亲密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它要求双方之间的相互支持、尊重和信任。
三、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 积极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要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
2. 培养同理心: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对于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培养同理心可以提高自己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3. 解决冲突:冲突在人际关系中是难免的,但如何处理冲突决定了关系是否能够改善。
要学会通过妥协和合作来解决冲突,而不是以攻击和指责的方式。
4. 建立边界:在人际关系中,个体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建立适当的边界可以防止他人的侵入和滥用,维护个体的尊严和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第一章: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
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
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
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
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6、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7、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明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8、第四章: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
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2、认知失调:如果一个人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
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坐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
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
当衽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
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第五章名词解释:1、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
2、平均模式:是安德森提出的,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
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
3、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4、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5、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6、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7、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8、印象管理: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9、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第六章:1、人际知觉:是人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
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
4、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5、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为“基本的归因错误”。
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
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
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第七章:1、行动者和观察者偏见: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进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2、自我服务偏见: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
这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
3、自我障碍:是人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4、习得无助: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5、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第八章: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
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
第九章: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人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
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
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
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
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人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
10、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11、简单的服从:是指人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
12、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13、群众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1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
第十章:1、旁观者效应:是指人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
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是指一处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
第十一章:1、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2、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一层。
这称为犯错误效应。
4、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后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