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年~1368 年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 政治:从分裂割据到逐步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加强 。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南方 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思想:程朱理学 文化: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海上丝路、文化交流
六、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 (907年~1368年 )社会经 济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 。 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经济: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思想:陆王心学 文化: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同时又具有新的时代 特征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趋向保守
农业、手工业、商业、 “相地而衰征”“初税 亩”“重农抑商”“小 农经济” 商鞅变法
政治:分封制破坏,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 步形成
思想:学在民间,百家争 鸣 文化:天文、科技、文学、 绘画、戏曲
百家争鸣
《石氏星表》、司南、 《诗经》、楚辞等
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 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 。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代通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 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影响不断扩 大。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 统”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 代通过“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儒家思想成 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 展,科学技术方面有许 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 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 交往,影响不断扩大。

高中新课标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

高中新课标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

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70);袁隆平
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1973)。
5
1978 至今
政治:民主法制完善;一国两制
政治:政协 16 字方针。村民
( 现 代 化 建 设 新 方针推进祖国统一。
自治。《告台 湾同 胞书》(1979),
时期)
外交:开创新局面。
一国两制(1982),九二共识,港
经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 澳回归。
(公元 220 年 展。分裂动荡。民族大融合。
~589 年)
经济:工商业破坏。
中正制(门第)。 经济:均田制,曹 魏翻车 ,南
文化:儒学地位受到佛道教挑战。 北朝的灌钢法。
文艺繁荣。
文化:三教并存。 北魏贾 思勰
《齐民要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东晋王羲之 行书,顾 恺之绘画 理论
“以形写神”。
1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
经 济 :民 族资 本主 义得 到 较 快发展。
文化: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从 1937 年七 七事变到抗 战胜利 (1937~1945)
政治:日本侵华,民族危
政治:七七事变(1937),百团
机空前严重。国共第二次合作, 大战(1940),中共七大(1945)。
全民族抗战。
经济 : 民族 资本 主 义受 到 日
中 隋唐时期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完
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才
国 (589~907) 古
善。政治稳定。民族融合。
能)。
经济:工商业繁荣,外贸发展,
经济:大运河, 曲辕 犁,南青

城市发展。
北白系统 ,柜坊, 飞钱, 邸店,广

文化:儒学和佛道教融合。文艺 州设市舶使。坊市制。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精简版】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精简版】

高中历史各阶段主要特征先秦史(远古时代至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史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逐渐确立。

一、政治:(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2)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它以宗法制为基础,家国一体。

(3)世卿世禄制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二、经济:(1)土地制度历经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青铜冶炼技术显著提高。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秦汉史【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一、政治:(1)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统一强盛的华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2)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经济:(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思想文化:(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是悠久而丰富多彩的,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中各个时期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对每个时期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被称为封建时代。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诞生。

商朝期间,奴隶制度和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周朝时期,分封制度的引入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稳定。

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事件,如《尚书》和《易经》的形成和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和割据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分封制度的破裂和百家争鸣的兴起。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尤其是齐、楚、秦等国家的崛起和争斗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交锋成为主导,儒家、法家、墨家等各种思想学派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交替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统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王朝的建立。

汉朝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和动荡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事件,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繁荣和相对稳定。

隋朝的统一为唐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唐朝时期,中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的“开元盛世”。

宋朝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外族王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近代时期近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初步建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初步确立,手工业三种类型出现,商业打破“工商食官”思想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艺百花竞艳;科技领先世界。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严格限制思想文化思想统一,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科技领先,文化气度恢宏对外关系对外交往初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隋唐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经济封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包,科技领先对外关系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宋元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和新发展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思想文化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发展高峰;文艺通俗化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总体特征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承古萌新。

理学的藩篱里产生了早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向总结性发展,出现西学东渐;文艺具有反封建色彩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外差距拉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希腊罗马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整理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整理

中国古代史重要提示: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阶段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阶段特点:奴隶制国家产生、发展和繁荣。

1.政治:商:王权与神权结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农业:“金石并用”时代,“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手工业: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业: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官府垄断。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特。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阶段特点: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农业:铁器、牛耕出现,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兴盛;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家主张、法家与中央集权、民本思潮;文化成就辉煌(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离骚》);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阶段特点: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代内朝、外朝(三公九卿)、刺史等)。

2.经济:农业:奖励耕织和垦荒;汉推广犁耕;手工业:技术提高(丝织、青瓷),丝绸之路兴起;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钱;3.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科技领先(东汉造纸术);文化发展(秦统一文字:小篆。

隶书秦朝出现,汉代成熟。

汉赋)(四)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阶段特点: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多元。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

草市。

3.文化:书法隶变——楷、草、行。

信仰多样——儒、佛、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朝代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朝代阶段特征

经济上
1.实行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社会经 济恢复发展;2.土 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
1.汉承秦制,逐渐 稳定;2.推行郡国 并行制,造成王国 问题、边境问题严 重;
思想上
推行黄老之学,主 张无为而治。
经济上:1.土地兼并严重;2.田庄经济大 量涌现 政治上:1.外戚、宦官专政,政治黑暗; 2.豪强地主涌现,地方分裂割据 文化上:1.佛教、道教传播,冲击儒学
据如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商周的重要铜矿以南方居多,而主要的政治中 心和诸侯国则以北方居多,因此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体现了南北方联 系的加强,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于制作兵器和礼器,很少 用于农业,排除A项;商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和商业都被政府 垄断和控制,因此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和商业活动开展没有必然联系, 排除B项;夏朝的统治区域就已经扩大到了江南,而且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依 靠的是技术,D项“缘于”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学问,比较、分析,并作出精确推断的实力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或宗 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在历史 上的作用有弊有利,但从材料无法推断其利弊力小,故C项错误;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 国’”,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一、阶段特征: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

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

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高中历史各阶段简明特征_

高中历史各阶段简明特征_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私学兴起,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4、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5、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儒学在汉代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士人群体发展;佛教、道教传播,三教并立;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数、农、医药学地理阶段总特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阶段特征:①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统一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④经济重心南移,⑤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⑥宋元文化领先世界(开放性、开创性)12、经济: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格局打破时空限制,经济功能增强;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时代特征2

时代特征2

高中历史之中外各个时期的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一、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主要指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起源)时期。

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经济上:井田制在奴隶社会确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瓦解。

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近本的经济形态。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之一。

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强。

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不复存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是中华文明一度遭到破坏的时期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但出现了短暂和局部的统一;民族大融合。

经济上:北方经济的破坏、恢复、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民间集市(“草市”)的自然形成。

思想文化上:儒学的独尊地位遭到冲击(佛教、道教思想的广泛传播);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是中华文明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上: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四、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指的是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转变,出现了许多显著的时代特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帮助大家复习高中历史。

一、政治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治上出现了明显的特征,包括:1. 政治体制变革: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统一的领导核心: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领导核心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集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3.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化、国有企业化、计划经济等,旨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经济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调控和规划。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对经济、工业、农业等领域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

2.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在社会转型期,国有经济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进步。

3. 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社会转型期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三、文化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特征:1. 思想解放: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解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

人们开始思考和讨论更多的问题,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反思。

2. 文化开放:文化开放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一)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一)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一)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单元一: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汉代时得到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不同阶段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不同阶段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不同阶段时代特征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前221年)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政治:夏商西周的国家体制,由部落联盟向方国联盟演进,到西周时,周王成为天下大宗,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春秋战国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夏商周时期,土地氏族公有制瓦解,土地国有制确立。

商周时期,工商业由政府经营管理,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铁器使用,牛耕出现(战国)并逐渐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出现。

纺织业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思想文化:商朝“以神为本”,西周“以人为本”,春秋战国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商周时期,用礼乐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思想文化多元,道、儒、法、墨成为主要的流派;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秦汉到宋元时期(前221年~1368年)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上升时期,中国古代文明从曲折发展到极度繁荣。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创建、巩固、失控,到重新整合完善和加强发展的演进。

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君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被削弱。

秦朝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

高中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主要时期历史阶段特征(适用背景原因等类型题)1.春秋战国:政治: 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分封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纷纷变法经济: 生产力水平提高,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思文: 百家争鸣总体: 社会大变革2.魏晋南北朝: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九品中正制经济: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均田制思文:儒学受到冲击,佛道盛行士人群体出现,个性意识萌发(重意)3.宋朝:政治:北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国家局部实现统一南宋:国家分裂,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达,未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出现发展思文:理学兴起(有意无法)市民文化4.明清(鸦片战争之前的社会背景)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文:宋明理学仍占主导,明清进步思想出现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西学东渐5.近代:政治: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渐加深民族矛盾空前严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西方列强不断侵略经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洋务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思文: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19c60 中体西用19c90 维新思潮20c初民主共和1915 民主科学西学东渐,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6.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巩固政权的需要(国内反动势力反扑,国际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共同纲领>>的颁布经济:国民经济有待恢复重工业基础薄弱思文:毛泽东思想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政治:”两个凡是”思想盛行,实质是”左”倾错误经济:”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思文:1978年政治思想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恢复高考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经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瓶颈时期9.世界近代14c-1917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确立并完善(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经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思文: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思想不断解放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不断发展10.世界现代1917-今(1)二战后初期政治:二战结束,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经济: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战后资本主义调整(2)70年代政治:两极格局仍然存在:苏攻美守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霸主地位衰落,美日欧三足鼎立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出现“滞涨”(3)90年代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区域化,集团化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缓和与动荡并存。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诸侯,形成了封建制度。

3.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孔子提倡儒家思想。

-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百家争鸣,法家、道家等学派兴起。

4. 秦汉-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焚书坑儒。

- 汉朝: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

5.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争霸。

- 两晋:西晋短暂统一后,东晋与十六国并立。

- 南北朝:南北分裂,佛教进一步传播。

二、中世纪历史1.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诗繁荣。

- 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分裂时期。

2. 宋辽金元- 宋朝: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出现活字印刷。

- 辽、金: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对峙。

- 元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实行民族融合政策。

3. 明清- 明朝:朱元璋建立,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

- 清朝:满族建立,康乾盛世,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导致国门开放。

三、近现代史1. 晚清至民国-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连续签订。

- 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1950-1970年代: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 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改革。

4. 当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提升。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归纳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归纳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1)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070年)一一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

原始人类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原始手工业有所发展。

(2)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和鼎盛时期。

政治上: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商周时代,出现了极少量的青铜农具,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文化上: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

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一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政治上: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纺织业、战国治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泰汉时期(公元前221年- 公元220年)一封建大一统时期。

政治上: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推恩令”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新版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汇编

新版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汇编

新版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汇编一、史前历史:史前历史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可以追溯至约2.3-2.5万年前,此时部分区域开始出现文明的征兆,开始有了人类记录的历史。

在此期间,文明的演进主要分为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这四个时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又有了新的进展。

二、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它从周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文明特色相当显著,它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而它的宗教形式也以儒家主义为主导。

封建时期有许多传统文化特征:诗词文学的流行,“五经”的重要性,家族文化的发展,礼仪和习俗的繁衍等等。

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进入世界社会经济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特点是有限财产所有者拥有工厂和生产资料,享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权力。

此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外,新的文化特征也开始萌生,其中包括科技发明的大量出现,思想文化的多样性,道德纲领也日益完善等。

四、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解决了资本主义问题的新社会,它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竞争改为合作,以效率改为平等。

其特征有:社会公平、家庭幸福、尊重劳动、人人进步等。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成果,比如科技进步,社会问题的解决,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最大程度和谐共处,强调文化多样性等。

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又称“现代化时期”,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孕育出来的,特征是实现了科技介入社会,经济发展丰厚,社会民主主义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明型社会的大势正在形成。

它的特征有:科技的快速进步、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经济体制、社会多元化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历史时代特征————————————————————————————————作者:————————————————————————————————日期:高中历史时代特征古代中国(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重大史实时期知识要点远古时期(1)禅让制、公天下。

(2)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

(3)原始文字、绘画。

夏商西周(1)政治: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2)经济:青铜农具、井田制、工商食官。

(3)文化: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1)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变法改革、郡县制雏形。

(2)经济:铁犁牛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抑商。

(3)文化: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骚》。

(4)选修:改革:商鞅变法;人物:孔子。

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

2.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

(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

(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重大史实政治(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

(2)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

经济(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

(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

文化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

选修秦始皇。

时段特征1.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开始。

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重大史实政治九品中正制经济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文化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分裂动荡,门阀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相对削弱。

2.经济上,小农经济受到破坏,田庄经济和土地国有制(均田制)盛行。

3.思想文化上,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士大夫流行清谈(以老庄之学为基础),佛教、道教盛行。

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重大史实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筒车、曲辕犁;南青北白、唐三彩;坊市制、柜坊和飞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唐诗(李白、杜甫)、火药用于军事、文人画王维、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选修唐太宗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五、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1368年)重大史实政治(1)宋:二府(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知州、通判、转运使;(2)元:行省制、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经济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瓦肆;棉花的推广;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程朱理学;宋词、元曲、元杂剧;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火药改进、三大发明西传、青花瓷选修王安石变法时段特征1.宋代(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君主专制加强。

(2)经济上,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布局出现重大变化——坊市界限和时空限制被打破。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儒学思辨化、理论化的产物——宋明理学。

2.元代(1)政治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有所加强,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经济上,商业发达,纸币流通。

(3)思想文化上,元代儒士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科举制也不常举行,世俗文化兴盛。

六、明清时期(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重大史实政治(1)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制(2)清:军机处、密折制经济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文化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京剧、西学东渐选修康熙帝时段特征1.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经济上,传统小农经济继续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文化上,实行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但新思潮也已开始涌现。

隐性线索1.中枢机构的变动:三公九卿(秦)——中外朝(汉)——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军机处(清)2.地方行政演变:分封制(西周始)——郡县制(秦始)——行省制(元始)3.选官制度变迁:世官制(先秦)——察举制(汉始)——科举制(隋唐始)——废八股取士(近代)4.儒学发展:创立(春秋)——发展(战国)——厄运(秦)——独尊(西汉)——创新(南宋)——批判(明清)——冲击(近代前期)——摧毁(“文化大革命”)——新生(现代)古代世界(从爱琴文明到文艺复兴前)一、古代希腊重大史实政治城邦国家、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权力机构经济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文化人文主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选修梭伦改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段特征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

二、古代罗马重大史实《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自然法时段特征1.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

2.《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此后公民法不断完善,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3.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阶段。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和最终完成。

三、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重大史实天主教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宗教裁判所。

中外联系1.国家政治:希腊城邦——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2.经济联系:中国丝绸——丝绸之路——东罗马帝国。

3.科学技术:四大发明——西传欧洲——对西方近代社会来临有重大影响。

4.人文思想:中国先秦儒学(仁、仁政)——希腊人文思想(知识即美德)。

近代世界(从15、16世纪至20世纪初)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5~18世纪)重大史实政治(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经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选修宗教改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牛顿时段特征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等国确立,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

3.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理性主义精神得到传播,封建主义(王权、教权)受到进一步冲击。

4.世界孤立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重大史实政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和1875年宪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经济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轮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进化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选修马克思、恩格斯时段特征1.工业革命、工业化、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并走向联合。

3.进化论,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17年) 重大史实政治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石油、内燃机、汽车;垄断组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文化量子力学、相对论选修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爱因斯坦时段特征1.资产阶级代议制成熟和完善。

2.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美德后来居上,俄日经济也得到充分发展。

4.在科技领域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5.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

6.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帝国主义列强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隐性线索1.人文精神的发展:蒙昧中的觉醒(古希腊)——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2.世界市场的发展:新航路开辟(雏形出现)——殖民扩张(市场开拓)——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3.近代英国线索: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内阁制——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世界工厂(19世纪中期)——发展缓慢(19世纪末以后)4.科学发展: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5.殖民霸权转移:西、葡(15、16世纪)——荷兰(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拿破仑(19世纪初期)近代中国(从1840~194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年)重大史实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文化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时段特征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