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地理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们获得的知识,主要是来自书本的间接知识,因此必须掌握读书方法。

一、根据地理学科知识特点去读

无论地理教材还是地理资料,都是通过文字、地图、图表来表达,图文结合是地理知识最显著的特点。教材上或其它地理读物上的地图有助于阐明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运用地图是地理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获得地理知识的必备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地图,使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多接触地图,养成学生紧密结合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习惯,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功:认识地图、熟悉地图,绘制地理略图。

1.认识地图。

掌握构成地图的基本要素,会看图例,能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地物、量距离,定方向,能在图上看地表高低和起伏大小。指导学生看图时要先看图例、比例尺、经纬度,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范围和大小,地图上表示的是那些地理现象。例如:翻开世界地形图能正确指出地图上的地名,说出任何一个海的深度,指出任何一个地

方的高度,等等。

2.熟悉地图。

要求学生熟记常用地图词汇,即各种符号名称、形与义以及它们的性质、类别。对常用的地图,则要求熟记一定数量的地理事物的名称,通晓它们的位置。例如:中国、世界地图上的主要政区、高山、大河、大城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洋流分布。

3.绘制地理略图。

地理略图能把复杂的地图简化,收到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的效果。地理略图可以有力地提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理解地理成因也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做地理笔记时如能辅以地理略图,学习效果更佳。指导学生绘制地理略图要注意:做好示范;“取其神似,大胆剪裁”;掌握图形特征、相关位置。

指导学生读书时图文结合。地图和文字各具功能,有些地理表述(或描述)是地图无法替代的,这种双重表述的形式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根据教学内容编排特点去读

目前中学地理教材,初中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主要是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教学要加强读图、用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方法。高中地理以系统地理为主,着重讲述地理环境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以

及当前人地关系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根据教材内容编排特点,高中地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1.理清事实、材料与原理、规律关系。

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材料、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掌握本质,即指导学生读懂这些材料是说明什么问题的,它从那几个方面去说明问题,以什么方式说明问题等。

2.学会运用图表、地图阐述和分析问题。

分析地图能力要以认识地图、熟悉地图为基础,因而难度较大。教师可以根据图的特点分别采用“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逻辑顺序法”给予指导。如:“水循环示意图”可采用逻辑顺序法。先看图中地理事物(海洋、陆地、山脉、湖泊、树木、云、雨),再判定这些事物分布的四大圈层,水存在于其中;接着再根据箭头所示,看水循环发生在哪几个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之间),判断水循环分哪几类(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类),然后再分别观察海陆内循环共有哪些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入渗、地下径流),最后总结地球上的水就是通过循环运动,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和生活最需要、最有用的技能,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三、根据地理知识类型特点去读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多样的,但有它们的发生、演变和分布的规律。而各种类型的知识都有其结构体系。如某一地区的自然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多方面的内容。

地理位置一般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和相关位置。地形一般包括地形的种类和地势起伏两个方面。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方面,一般采用一月和七月的气温、降水情况进行分析。河流包括流域概况(包括源地、流向、流程、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冰期、经济价值)。自然资源情况应包括:土地、气候、生物、水、矿产等资源。经济特点应包括经济属性、国民经济结构、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工农业生产布局。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地理知识类型特点去读书,把握知识结构体系,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