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赏析西林壁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深沉的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对古诗《西林壁》进行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赏析西林壁,曾经是中原地区有名的大山,在现代则为西林壁风景区,被誉为"封神劈山",是阴阳交界的神山。
这首古诗以西林壁的雄伟壮丽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主题。
诗的开头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对山势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于这座山的遥远和不同角度的认知。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的巍峨和高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里的"庐山"是一个隐喻,表示人们常常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无法认知事物的真实本质。
通过与"此山中"对比,诗人表达了人们局限于自身经验和视野的局限性。
诗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山中的古刹,"古刹千年翠竹深,玉泉山下秋连山"。
这里的古刹和秋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给人以静谧和精神寄托。
接着,诗人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这里的"向晚"使诗中的时光更加真实,"驱车登古原"更加突出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主题。
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以更加深沉的语言诠释了人生的无常和物是人非的现实:"下有数峰皆俊秀,上有一士能操觚"。
这里的"一士"指的是曾经的自己,隐喻了个人的改变和物是人非的不同。
诗人最后写道:"当时只道是寻常,不知今日又是秋"。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突显出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以巧妙的对比和形象的描写,让人对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通过对《西林壁》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王之涣对于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
他以壮丽的山景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语言的运用,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表达得淋漓尽致。
题西林壁古诗主题思想
题西林壁古诗主题思想
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是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原文:
作者: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告诉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得长远。
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东波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
他的文章诗词,或一时的即兴之作,或是触目所见有感而发,都是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
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呤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中所感,那么道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间流出。
其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
《题西林壁》就是其哲理诗的代表作之一。
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贬到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诗兴,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带有总结性质压轴绝句。
《题西林壁》写于庐山南麓西林寺,在禅院之中,探哲理的幽微,颇耐人寻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近人,但是细细思量却有弦外之音。
诗的总体特点是借景说理,辩证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整体上打量绵延起伏的庐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但是,诗人客观指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题西林壁古诗和意思
题西林壁古诗和意思题西林壁古诗和意思《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和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整体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题西林壁》古诗意思
《题西林壁》古诗意思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此诗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
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
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
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
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
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
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
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题西林壁古诗题西林壁古诗篇1: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的古诗及赏析
苏轼的古诗及赏析《题西林壁》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了庐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观看,所呈现的景象各不相同,这既是对庐山景色的真实写照,也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人们之所以无法认清事物的真相,往往是因为自己正处于其中,视野受限,无法从全局和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寓意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惠崇春江晚景》诗句(节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和尚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诗中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前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以桃花、翠竹、江水、鸭子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早春画卷。
其中“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尤为传神,既写出了鸭子对水温变化的敏感,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后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蒌蒿满地、芦芽初露,预示着河豚即将上市。
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语言流畅生动,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节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所作,描写了他带领猎队出猎的壮观场景。
词中“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既表现了苏轼的豪放不羁,也透露出他内心的豪情壮志。
接着“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等句,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猎队的威武雄壮和出猎的壮观场面。
后两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则表达了苏轼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愿望。
苏轼的古诗及赏析
苏轼的古诗及赏析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横看”即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岭”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样子长而平。
“侧”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峰”即山顶端,样子尖而高。
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纳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好像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务虚”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2、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开放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颜色鲜亮,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盼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玩耍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看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
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季节,引人更宽阔地遐想。
全诗洋溢着一股深厚而清爽的生活气息。
3、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赏析: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详细、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
后两句是比方: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
题西林壁 的古诗意思
"题西林壁" 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和人类价值观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和意思:
题西林壁
西林夜,战鼓风雨声。
焕红一片故园静。
梧桐一叶落,天阶夜,关山远。
长河万里送秋雁,
对楚腰巧,若无水。
更在三更雁。
这首诗表述了以下几个主要意思:
1. 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了“西林夜”,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促。
夜晚的鼓声和风雨声,以及梧桐树叶的飘落,都暗示了时光的飞逝。
2. 怀旧之情:诗人对故园的怀念,表现在他将故园描绘成了一个宁静的地方,但也暗示着故园已经远去,不再如从前。
3. 自然与人生:梧桐树叶的飘落和秋雁南飞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也反映了自然界的不断变化,与人生的短促相对比。
4. 文化和传统:诗中提到了“楚腰巧”和“更在三更雁”,暗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传统。
这些元素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感慨,以及对故园和文化传承的怀旧之情。
它典型地反映了唐代诗歌中的“山水田园”和“离散怀乡”的主题。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和注释一、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注释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2.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 侧:侧面。
4. 各不同:各不相同。
5.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 缘:因为;由于。
8.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三、诗句意思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解析:这两句诗描述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去看庐山时,所看到的庐山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它写出了庐山的雄伟多姿,同时也为后面两句诗的哲理表达做了铺垫。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解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主观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就像在山中难以看清整座山的全貌一样,只有跳出局部,从整体上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四、练习题(20题)及解析(一)字词理解类(5题)1.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A. 题目B. 书写,题写C. 话题答案:B。
解析:“题西林壁”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意思,所以“题”在这里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2.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A. 缘分B. 沿着C. 因为答案:C。
解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中,所以“缘”是因为的意思。
3.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岭”和“峰”的区别在于()A. 岭是高大的山脉,峰是高耸的山头B. 岭是连绵的山,峰是高耸而尖的山头C. 岭是单独的山,峰是众多山的组合答案:B。
题西林壁古诗词意思
《题西林壁》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一首诗,它描述了西林壁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悟。
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追求真理、摆脱束缚的思想。
诗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词句,例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意思是,在山中人烟稀少,但是能听到人的声音,作者返回深山,复又看到青苔。
这句诗表达了人类不应该被局限,而应该追求自由和真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意思是秋天总是让人悲伤和孤寂,但是作者认为秋天胜过春天。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深思和反省的态度。
总体来说《题西林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追求真理、摆脱束缚的思想,同时也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这首诗富有哲理性。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及译文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及译文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5、缘:因为;由于。
6、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
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简写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简写题西林壁苏轼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
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
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
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释。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释
“题西林壁”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壮志未酬的愤怒。
这首诗描写了士人在西林壁(古代文人雅士游览的地方之一)留下诗篇的场景,表达了壮志难酬、志向难伸的情感。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侧面看,它们形成连绵的山脉;从正面看,它们变成峰峦起伏。
随着距离的远近,高低尺寸各异。
我无法辨识庐山的真实面目,
因为我只是身处于这些山中。
这首诗表达了王勃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个人志向难以实现的感叹。
作者通过描绘自己身处群山之中,却不能真正了解庐山的全貌,来象征了自己不能实现壮志的心情。
“题西林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之一,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被后人广为传颂和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导读:《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题西林壁苏轼古诗赏析
小朋友,你去过庐山吗?庐山在我们国家的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
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讲解庐山横看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绵不绝;从侧面看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各不相同。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假设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的古诗鉴赏
题西林壁的古诗鉴赏(一)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
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
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苏轼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的古诗鉴赏(二)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
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
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
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
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
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
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