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翻译赏析
《》是宋代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下面是《题西林壁》翻译赏析请参考!
《题西林壁》翻译赏析
版本一
题西林壁⑴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版本二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词句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就是其中一首。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知识扩展】《题西林壁》读书笔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了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很久很久之后,我才体会出诗中的道理。
《题西林壁》是作者李白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石壁上的一首诗,既然李白去到了庐山,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又为什么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呢?我细细品味,才懂得诗中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比如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做的事很对,但在别人眼里却是错的,应了那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要想让自己做得更完美些,就要更加努力,要全面思考问题,仔细检查出自己的缺点。
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译文
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译文
原文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
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题西林壁 宋苏轼译文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句的译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这首诗意味着,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事物,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同时,它也传达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解析
《题西林壁》解析
【原文】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美食家。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题西林壁 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 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 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 的意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 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 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 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 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 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的译文和注释
《题西林壁》的译文和注释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介绍: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诗歌鉴赏】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苏轼《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苏轼《题西林壁》赏析《题西林壁》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简介《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翻译/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鉴赏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题西林壁》教案《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
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一、谈话与导入1、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2、师板书: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假设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翻译和注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题西林壁》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苏轼所著。
以下精心整理了《题西林壁》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词语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词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题:书写,题写。
3.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4.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5.侧:侧面。
6.各不同:各不相同。
7.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8.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9.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
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创作背景】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东坡诗文言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赤壁赋》节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
《题西林壁》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高低不平,各不相同。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我自己就在这山中。
《赤壁赋》节选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一起乘船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徐徐吹来,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我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朗诵关于明亮的月亮的诗篇,吟唱婉约柔美的篇章。
不久,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白露横跨江面,水光与天空相接。
我任凭小船随意飘荡,穿越浩瀚的江面。
那浩渺的景象,就像凭空乘风而行,却不知道要飘向何方;那飘渺的感觉,就像超脱尘世,独自一人,羽化登仙。
东坡诗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以庐山为喻,表达了对事物认识的主观性与局限性,强调了只有跳出自身的局限,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赤壁赋》则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月亮、江水、风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这两篇作品都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卓越才华。
题四林壁古诗的意思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一、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原文翻译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三、原诗表达的意思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四林寺墙壁上题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驰骋想象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认识难免有一定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
家苏轼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描绘之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
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样子。
如果说宋以前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
之后另辟一条蹊径,用苏轼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眼光从中得出真理性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是符合客观规律,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语言表现一种清新、前人未曾道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表述是简明,而其内涵却是丰富。也就是说,诗语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形象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道理。鲜明感性与明晰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原因。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
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大山,游人所处位置不同,看到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庐山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