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成语误用辨析

合集下载

35组容易误用的成语辨析

35组容易误用的成语辨析

25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十分勤劳。 宵衣旰gàn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 政事。 韦编三绝:形容学习很认真。 焚膏继晷:夜里点了油 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夜以继日:本义是指夜晚接上白天,后形容日夜不停,加紧工作或学 习。
26 骇人听闻:令人听了十分震惊。 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到了感到震惊。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12 风云变幻: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复杂多变。 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13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 俗语:鸡蛋里挑骨头
14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 [误用]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35组容易误用的成语
1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 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2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误用]常被误用形 容水平、成绩等。 参差不齐:形容不一致,有差别。
7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 词不达意:所用的言词无法适切表达心意。 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8 一文不名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误用]常误用于代替 “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身无长物:[解释] 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误用]常 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27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感情色彩错 误。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一、骑虎难下成语解析:骑虎难下,比喻境地困难,难以摆脱。

常见误用:有的人在写作文时,经常将“骑虎难下”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不同选择时的矛盾心理,这并非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实际上,“骑虎难下”更多用来形容处境尴尬、难以摆脱的窘况,比如在工作当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用“骑虎难下”来形容。

二、杯弓蛇影成语解析:杯弓蛇影,比喻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常见误用: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误用“杯弓蛇影”,把它用来描述一个人因过于紧张或恐惧而出现错觉。

实际上,“杯弓蛇影”更多用来形容因为过于惊恐而产生的错觉,比如在夜晚行走时,因为害怕而产生幻觉,看到杯子变成了蛇。

三、画蛇添足成语解析: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毫无必要。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画蛇添足”,它们把它用于描述做某事是否得当或注意力集中。

其实,“画蛇添足”更多用来形容做不必要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时,已经得出结论,但还继续添加无用的内容。

四、对牛弹琴成语解析: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误用“对牛弹琴”,将其用于描述对不感兴趣的人说话,以为是没有效果的。

实际上,“对牛弹琴”更多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好比对牛说琴,没有意义。

五、杞人忧天成语解析:杞人忧天,比喻没有事儿却乱想。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杞人忧天”用于形容担心未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对成语的误用。

实际上,“杞人忧天”更多用来形容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就像杞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没有根据。

六、半途而废成语解析:半途而废,比喻做了一半就停下来,不再继续进行下去。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半途而废”用于形容做事情中途出现了困难,导致无法坚持下去。

实际上,“半途而废”更多用来描述做一件事情中途没有坚持下去,而是懈怠了。

七、画龙点睛成语解析: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的后面加上重要的一笔,使之更加美好。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误用“画龙点睛”,认为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连接上下文的重要桥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巨大活力,五一假期络绎不绝 的游客让人叹为观止。 B.十七岁出版第一本小说,二十多岁便常在写作论坛发表演说 ,她可谓锋芒毕露。 C.想象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阅读文章时浮想联翩,方 能有身临其境之感。 D.中国女篮终进决赛!场下姚明看似一言不发,内心的喜悦自 是不言而喻的。
十秒钟思考
褒贬不分
解析:“哗众取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3: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小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 写手之一。
十秒钟思考
不合逻辑
解析:“屈指可数”跟前面的“蓬勃发展”矛盾。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4: 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妙手偶得这篇中篇小说。
十秒钟思考
不合逻辑
解析:“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这里形容小 说,属于用错对象。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9: 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 听众的热烈讨论。
十秒钟思考
谦敬误用
解析:“抛砖引玉”是谦辞,用来形容自己,不能形 容别人。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0: 这次的学习交流会,很多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解析】选择 C
A.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使用 正确; B.鲜腴:新鲜肥美;通常指刚生产的、未变质、滋味鲜美、有光彩 的食物。使用正确; 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为贬义词。 不能形容对名利放在心上,褒贬误用,使用有误;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使用 正确;
【解析】选择 C
A.蔚然成风:指写诗词歌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种风气;引申义是事 物盛极一时,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使用正确; B.妙手偶得: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做出的作品。使用正 确; C.骇人听闻: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不能形容好消息,使用 有误; D.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使用正确;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中考高频成语必看)58个易混淆、误用成语精心整理

(中考高频成语必看)58个易混淆、误用成语精心整理

中考58个常考成语误用01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02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03—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04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05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06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07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8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9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10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1、语义理解误用:
这是指成语本身意义的误用,也就是使用者没有正确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而作出错误的用法。

例如“下象棋”,“下”应是“走”;“笑里藏刀”,“笑里”应是“假笑”;“挂羊头、卖狗肉”,“挂羊头”应是“卖狗肉”。

2、语法误用:
这是指因没有掌握成语的语法形式,而使用错误的成语形式、词语句型。

例如“有好生之德”,“好”应该“善”;“乐极生悲”,“乐”应该“欢”。

3、搭配误用:
这是指使用者没有恰当搭配实际语境而出现的错误,例如“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瞧”应该是“看”;“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应该是“牛马风”。

4、补语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恰当的补充词语而使语意不准确或不完整,例如“三生有幸”,“三生”应为“一生”;“穷当益坚”,“当益”应为“当益处”。

5、同音误用:
这是指成语的词语或字的发音和其他的字的发音相似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乱七八糟”,“乱”应该是“郎”;“按图索骥”,“骥”应该是“驹”。

6、形式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使用成语形式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一把芝麻开门”,“开门”应该是“开门见山”;“拂袖而去”,“拂袖”应该是“拂袖而逝”。

7、省略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的省略成语词语而产生的错误,例如“金玉满归”,“归”应该是“堂”;“计上心头”,“计上”应该是“日夜”。

8、混淆误用:
这是指由于词语含义相近而造成的错误,例如把“假象”当作“假想”;把“因循苟且”当作“因势利导”。

中考复习之容易用错的成语剖析

中考复习之容易用错的成语剖析

46、耸人听闻 【解释】有意夸大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不能说这个事情耸人听闻。 47、骇人听闻 【解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惊讶。强调客观效 果。 【误用】与耸人听闻常常混用。 48、咬文嚼字 【解释】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 【误用】被用于表扬。 49、处心积虑 【解释】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 【误用】用来表褒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50、火中取栗 【解释】比方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误用】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的意思,也不行用。
71、改弦易辙 【解释】比方转变方法或态度。 【误用】不能代替“改邪归正”。 72、面目全非 【解释】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误用】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生疏”。 73、见异思迁 【解释】意志不坚决,宠爱不专一。 【误用】不表示选择时迟疑不定。 74、缺乏为训 【解释】不值得作为准则。 【误用】与教训无关。 75、亦步亦趋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也快走,你跑我也 跑。比方由于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仿照或追随别人。 贬义。 【误用】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51、忍俊不禁 【解释】俊,笑。 【误用】只能说“我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 起来”。 52、责无旁贷 【解释】责,责任。 【误用】只能说“我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 任”。 53、参差不齐 【解释】长短凹凸大小水平不全都 【误用】不用于时间等。 54、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5、危言危行 【解释】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误用】常被误理解为“危急的言论和行为”。
6、首当其冲 【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 【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 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 【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 【误用】不行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虚心。 9、集思广益 【解释】广泛吸取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当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 【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会为言行前后不全都。

易误用成语辨析二十例

易误用成语辨析二十例

易误用成语辨析二十例正确1、暗送秋波例:汉奸李某,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做了日寇的走狗。

解析: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2、如数家珍例: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解析:如数家珍,指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的故事十分熟悉。

3、闲庭信步例:博尔特在男子百米预赛中状态奇佳,闲庭信步般地跑出了9秒92的佳绩,在18日的百米飞人大赛上更是创造了9秒69的世界纪录。

解析:闲庭信步,指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

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

4、左右逢源例:奥巴马把自己定位为“碰巧是生为黑人的候选人”,其政治主张突出的是不同种族的团结与融合,并非争取黑人的权利。

这样一来,他在竞选过程中左右逢源。

解析: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5、按图索骥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说要照抄照搬书本上的具体条文,按图索骥,而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

解析: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6、穷形尽相例: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的体味深刻。

解析: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7、不绝如缕例:“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

解析: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机,或声音细微悠长。

8、曲尽其妙例:苏东坡的《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赤壁赋》更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天然句法。

解析:曲尽其妙,指表现的技巧非常高明,曲折而委婉细致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

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9、细水长流例:从事学术研究,要细水长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力,注重积累,脚踏实地。

中学常见10类成语误用汇总

中学常见10类成语误用汇总
实例展示: 例11.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1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 地步。 例13.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03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用法解析: 例11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12“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指金玉之类。 例13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高超;所修饰的对 象必须是人工然,不在“ 人工”之列。
实例展示: 例8.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出动,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例9.《火烧赤壁》中,活化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形象。 例10.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用法解析: 例8中“倾巢而出”原意是“整窝的鸟儿都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的兵力进行侵扰, 只用于贬义;此处用在“单位干部”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05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 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弊病。
实例展示: 例18.各种形式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业报纸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例19.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 水平的发挥。 例20.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中学常见10类成语误用汇总
0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 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 、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一、望文生义成语具有整体性、确定性和惯用法。

如果只根据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不推求确切的涵义,就会出错。

例如:1.每天早晨,他都独自跑到花园里,手舞足蹈地练动作,大声朗诵台词。

2.我原本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但你硬要派我去,这不是让人很不满意吗?解析:1.“指手画脚”指的是站在一旁乱指点,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

在这个例子中,误解为练功时既动手又动脚了。

2.“差强人意”表示“勉强能让人满意”。

误用的原因是将“强”字误解为“强迫”,实际上,“强”是“勉强”的意思。

这个问题是为了检测考生对“差强人意”和“强人所难”意义的区别能力而设计的。

二、用错对象每个成语在语法上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所指对象。

如果不加辨析,胡乱使用,就很容易误用。

例如:3.古人中有很多刻苦研究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很多。

4.温州日报曾经刊登了一篇题为“比翼双飞”的文章,报道了某市男女两位高考状元的事情。

解析:3.“汗牛充栋”是指书籍很多,搬运起来使牛出汗,堆积起来充塞屋顶,不能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多。

因此,无法用来形容古人中刻苦研究的例子很多。

4.“比翼双飞”专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而这个例子中说的是男女中学生,显然混淆了对象。

以下是一些用错对象的成语:1.适用于特定关系: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

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

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

2.适用于特定事物: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不胫而走:特指事物、消息迅速传播、流行。

白驹过隙:特指时间过得飞快。

如雷贯耳:只适用于形容某人名声大,而且一定是好的名声。

绘声绘色:形容文艺作品描述生动。

3.适用于特定人物: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

龙马精神:特指老年人体魄健壮和老而弥坚的精神。

中考成语误用八类例析

中考成语误用八类例析

三、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 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1)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 有一定的地位。 例(1)“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 始人,贬义,例句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2)一谈到教学,张老师立刻精神焕发,目光如豆,仿佛成 了活泼的年轻人。 例(2)“目光如豆”指眼光象豆子那样小, 形容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例(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在半年之内偷了三 辆摩托车, 其名声有口皆碑。例(3)“有口皆碑”所有的人都 称颂。褒义词。 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 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 ,令人叹为观止。 例(4)叹:赞赏;观止:看到了止境,看到了尽头。赞叹 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坏事、坏现象不能说“叹为观止”。
望洋兴叹:原指面对伟大的事物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 奈何。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如坐(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间不容发:中间的距离极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 下。比喻情势极其紧迫、危急。 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 往来方便。 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 拐弯抹角。
成语误用例析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结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形成的历史性;等等。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误用的类型: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 3、误用褒贬 4、谦敬错位 5、搭配不当 6、表意重复 7、自相矛盾 8、不合语境

成语误用辨析200例

成语误用辨析200例

成语误用辨析200例成语误用是常见的语言错误,容易导致理解混乱或误解,因此正确使用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成语误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一心一意/争风吃醋2. 老马识途/新仇旧恨3. 唯命是从/尊师重道4. 照猫画虎/有条不紊5. 有钱能使鬼推磨/良药苦口6. 卧薪尝胆/坐井观天7. 亡羊补牢/杯弓蛇影8. 过河拆桥/顺水推舟9. 自相矛盾/取长补短10. 画饼充饥/一石二鸟11. 成竹在胸/见仁见智12. 掩耳盗铃/闭门造车13. 昙花一现/千篇一律14. 顾此失彼/蓬门荜户15. 一无所长/出类拔萃16.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17. 恩将仇报/以卵击石18. 深思熟虑/一意孤行19. 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20. 碧眼儿发红/瞒天过海21. 心不在焉/严防死守22. 功亏一篑/高不可攀23. 阴差阳错/出奇制胜24. 打草惊蛇/洗耳恭听25. 隔岸观火/秋高气爽26. 贻笑大方/岂止于此27. 沉鱼落雁/黯然失色28. 罄竹难书/满园春色29. 得鱼忘筌/思前想后30. 赔了夫人又折兵/所向披靡31. 杏林春暖/得意忘形32. 担惊受怕/泰然自若33. 针锋相对/和蔼可亲34. 闭月羞花/默默无闻35. 久别重逢/爱憎分明36. 望尘莫及/比翼双飞37. 目瞪口呆/满腹经纶38. 世外桃源/夜郎自大39. 纸上谈兵/耳濡目染40. 始终如一/前仆后继41. 車水馬龍/兴高采烈42. 想方设法/自讨苦吃43. 挂一漏万/尽收眼底44. 捧腹大笑/笑里藏刀45. 马到成功/一知半解46. 量力而行/自以为是47. 喜从天降/固步自封48. 刻舟求剑/原封不动49. 螳臂当车/迎刃而解50. 坐井观天/进退维谷51. 吃苦耐劳/碧海青天52. 入木三分/心领神会53. 心花怒放/迫在眉睫54. 明人不做暗事/张冠李戴55. 愿者上钩/百年树人56. 画蛇添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57. 一塌糊涂/石破天惊58. 祸从天降/世情薄暮59. 门可罗雀/人山人海60. 乌云蔽日/日薄西山61. 啼笑皆非/出生入死62. 凤毛麟角/人浮于事63. 杞人忧天/杯水车薪64. 深情厚意/表里如一65. 至死不渝/悔过自新66. 忍气吞声/强词夺理67. 有板有眼/瞎子摸象68. 聚沙成塔/力不从心69. 心有余而力不足/丧失信心70. 千方百计/困兽犹斗71. 讨价还价/一分钱一分货72. 以眼还眼/犯难73. 自食其果/不可一世74. 夙愿已得/出人意料75. 兔子不吃窝边草/捧心持谨76. 束手无策/无济于事77. 杞人忧天/问题重重78. 重蹈覆辙/努力奋斗79. 事半功倍/力不从心80. 刻舟求剑/见义勇为81. 明哲保身/自暴自弃82. 同舟共济/聚精会神83. 心满意足/孤军奋战84. 略有所闻/一言难尽85. 易如反掌/束手无策86. 愚公移山/欢天喜地87. 胸有成竹/心不在焉88. 刀山火海/躁动不安89. 翻云覆雨/因噎废食90. 迂回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1. 心旷神怡/劳心劳力92. 笨鸟先飞/贻笑大方93. 金玉满堂/名落孙山94. 猴年马月/分寸之间95. 东山再起/鸡犬升天96. 衣锦还乡/不欢而散97. 七上八下/眉开眼笑98.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拍即合99. 自相矛盾/礼尚往来100. 纸上谈兵/披荆斩棘101. 大势已去/赏心悦目102. 人困马乏/东窗事发103. 无微不至/寥寥无几104. 画龙点睛/悬崖勒马105. 相对无言/脚踏实地106. 意气风发/心如刀割107. 各有千秋/人云亦云108. 手舞足蹈/无精打采109. 问道于盲/鱼目混珠110. 目标明确/事倍功半111. 主次分明/出类拔萃112. 后遗症/心有灵犀113. 自讨苦吃/过眼烟云114. 瓜田李下/嗤之以鼻115. 风驰电掣/郁郁寡欢116. 重整旗鼓/功亏一篑117. 熟能生巧/踌躇满志118. 玩物丧志/了如指掌119. 马首是瞻/洗耳恭听120. 进退两难/四分五裂121. 人微言轻/舍己救人122. 自食其果/痛快淋漓123. 自上而下/一叶障目124. 马失前蹄/遥相呼应125. 一意孤行/守望相助126. 三思而行/乌云蔽日127. 半途而废/定见128. 同心同德/将功补过129. 半途而废/破釜沉舟130. 万紫千红/一无所长131. 自高自大/拍马屁132. 独占鳌头/忧心忡忡133. 群策群力/夺眶而出134. 自得其乐/一分钱一分货135. 心如刀割/意气风发136. 柳暗花明/闭目塞听137. 肆无忌惮/众志成城138. 乘风破浪/努力奋斗139. 心花怒放/坚持不懈140. 万紫千红/扬眉吐气141. 任劳任怨/含冤莫白142. 胸有成名/刻舟求剑143. 一箭双雕/耳熟能详144. 自相矛盾/才疏学浅145. 洗耳恭听/废寝忘食146. 心猿意马/上行下效147. 唯唯诺诺/囫囵吞枣148. 白纸黑字/全神贯注149. 目不暇接/蒸蒸日上150. 深思熟虑/寸步难行151. 临危不惧/有模有样152. 心旌摇曳/意气风发153. 画蛇添足/有条不紊154. 一碗水端平/细嚼慢咽155. 牵强附会/物是人非156. 平步青云/力争上游157. 心如死灰/回神望着你158. 口红动人/肃然起敬159. 过河拆桥/百密一疏160. 如虎添翼/力有未逮161. 不敢苟同/含英咀华162. 青黄不接/独步天下163. 以暴易暴/恣意妄为164. 大义凛然/群龙无首165. 断章取义/糊里糊涂166. 不知所措/事出有因167. 无源之水/瞒天过海168. 天经地义/乌合之众169. 取长补短/东山再起170. 成竹在胸/效仿学习171. 心灵手巧/不知所云172. 蜜里调油/无微不至173. 夜郎自大/双管齐下174. 忍无可忍/力不胜任175. 礼尚往来/张牙舞爪176. 如坐针毡/一塌糊涂177. 李代桃僵/咄咄逼人178. 恩将仇报/为非作歹179. 欲速则不达/步步为营180. 兔死狐悲/废寝忘食181. 垂手可得/脱颖而出182. 返老还童/铺天盖地183. 火冒三丈/烟雨斜风184. 自暴自弃/罗织罪状185. 不可逆转/目瞪口呆186. 百闻不如一见/闻风丧胆187. 苦心孤诣/固步自封188. 闭门造车/心花怒放189. 志得意满/死心塌地190. 及时雨/秋高气爽191. 东施效颦/鹤立鸡群192. 蜻蜓点水/拨云见日193. 苟且偷生/腾云驾雾194. 插翅难飞/开心见诚195. 痛心疾首/时不我待196. 当头棒喝/欣喜若狂197. 虎口拔牙/忍无可忍198. 大公无私/井井有条199. 半途而废/束手无策200. 自命不凡/对症下药。

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辨析100例

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辨析100例

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辨析100例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辨析100例1、始作俑者正: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含贬义。

误: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贵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2、附庸风雅正:附庸,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

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

误: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3、无地自容正:容,容纳。

没有地方可藏身。

形容羞愧之至。

误: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析:望文生义,错!可换为“无处可逃”。

4、举重若轻正: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

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物。

误: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析:“举重若轻”是一种工作作风,不合语境。

可换为“无足轻重”。

5、信手拈来正:信手,随手;拈,捏取。

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作画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丰富的材料,用不着怎么思考。

误: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析:使用对象错,张冠李戴了。

可改为“随手捡起”。

6、耿耿于怀正:耿耿,心里有事的样子。

形容心中总是牵挂着某事,不能忘怀。

误: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析:“耿耿于怀”指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用于奶奶对我的“疼爱之情”,使用对象错。

7、南腔北调正:形容口音不纯,掺杂着方音。

误: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中考成语误用实例讲解及145个中学生必知的成语解释

中考成语误用实例讲解及145个中学生必知的成语解释

中考成语误用实例讲解及145个中学生必知的成语解释成语是中考中必备的知识点之一,无论是选择题中的辨析还是作文中成语的运用都是很关键的。

我们常常在试卷中看到同学们误用成语,而不为降低了得分!今天一起跟着小讯注意以下几个成语误用的情况,同时记下那145个中学生必知的成语及解释,有助语文知识积累!误用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1、今天的气温是零下3度,走在大街上,不能不叫人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2、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3、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

)4、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6、“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7、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9、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10、我叔叔退休后,还留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赞他年富力强。

成语使用错误分析175例

成语使用错误分析175例

成语使用错误分析175例成语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有表达丰富,含义深刻的特点。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误用成语或者错误的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

下面是我对175个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进行的分析。

1.走马观花。

正确的使用是指匆匆忙过,只看到花而不欣赏美景。

错误的使用是指兴趣不持久,只对件事情感兴趣一时。

2.一举两得。

正确的使用是指一举做成两件事情,达到两个目的。

错误的使用是指达到一个目的时,同时还有其他的意外好处。

3.在劫难逃。

正确的使用是指无法逃脱灾难的命运。

错误的使用是指不但能逃脱灾难,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4.目不暇接。

正确的使用是形容事物或景象繁多,一时无法全部看到。

错误的使用是形容眼睛视力不好,无法看清事物。

5.画蛇添足。

正确的使用是指多此一举,反而起到负面效果。

错误的使用是指有意无意地添加一些东西,使之更完美。

6.自相矛盾。

正确的使用是指自己的言行、说法相互矛盾。

错误的使用是指与别人的说法或行为矛盾。

7.纸上谈兵。

正确的使用是指只在纸上谈论而没有实际行动。

错误的使用是指只有纸上谈论才能解决问题。

8.拔苗助长。

正确的使用是指过早地帮助,反而会导致事情失败。

错误的使用是指帮助别人成长,使之更好。

9.抛砖引玉。

正确的使用是指先提出自己的粗浅意见,以引出他人更好的意见。

错误的使用是指为了引出别人的意见,而故意说出不成熟的见解。

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正确的使用是指一旦说出来就无法收回或改变。

错误的使用是指一旦说出来就会被人追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对于成语的真正含义存在误解。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准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出现错误的使用。

只有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他人有效地沟通。

常见误解误用成语汇释

常见误解误用成语汇释

常见误解误用成语(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榜样。

18.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9.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胸无宿物指为人坦诚,没有成见。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22.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3.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

形容无限制地享乐。

(二)易误用对象的成语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3.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5.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0.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常见成语误用辨析
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告别家乡,重新安居”。

02.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能用来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3.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不能误用为“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

4.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不能在其前面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不能用作动词。

5.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蔑意味)。

易和“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无所谓)相混淆。

6.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或空洞。

它指的是说话人。

不能理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7.侧目而视:贬义词,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不能理解为“目光轻蔑地看”“尊敬”。

8.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曾经”“不知何时”。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令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10.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不能用来形容人做事专心,没有听到。

11.处心积虑:贬义词,千方百计地盘算。

易和“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相混淆。

1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不能理解为“进入”。

13.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不能用于“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14.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

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15.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长辈殷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不能用作贬义词。

16.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不能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17.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非自然)。

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与“巧夺天工”同义。

1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

充栋:堆满了屋子)。

不能用来形容人。

与此类似的还有“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19.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不能理解为“空隙狭小”。

2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不能理解为“没有成功”。

21.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

奂:众多)。

只能用来形容建筑物。

22.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不能用作贬义词。

23.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不能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24.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只能用于自己。

25.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不能理解为“说话吞吞吐吐”。

26.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善(责:要求。

备:完备)。

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27.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与“如沐春风”同义。

与“景物”无关。

28.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信服)。

与“不负众望”同义。

易和“深负众望”(辜负了大家的期望)相混淆。

29.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贫穷。

不能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30.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师心:以自己的想法为师,指只相信自己)。

不能理解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3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不能用作褒义词。

32.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踌躇)。

不能理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3.守株待兔:贬义词,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不能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34.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理解为“街巷空空无人”。

35.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相混淆。

36.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无所不为”同义。

37.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只能用于夫妻间,与此类似的还有“举案齐眉”“破镜重圆”。

38.炙手可热:贬义词,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不能理解为“吃香”“走红”。

39.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与“罄竹难书”同义。

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多得难以计算。

40.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与“死有余辜”同义。

不能理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