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研报——中国建筑:值得投资吗
中国建筑重估算
![中国建筑重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109d5af4941ea76e58fa0474.png)
中国建筑重估算中国建筑的两大主业是地产和房建,目前对应的A股市值都存在明显低估,前者将受益于行业整合加速和内部资源重组,后者则因利润率的提升而释放业绩。
这些都是被忽略的利好。
中国建筑(601668.SH)低位徘徊近两年,市值目前仅略高于800亿元,但其子公司中国建筑国际(03311.HK)、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HK)的市值却将近1800亿元。
而且,中国建筑2008-2012年的净利润由27亿元增长至157亿元,复合增速在55%左右,2013年净利润预计会有20%的增长;新签业务订单从2009年的4123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2725亿元,复合增长33%;相应地,房地产销售额由469亿元增长至1426亿元,复合增长32%;土地储备由5037万平方米增长至7599万平方米。
这个现象一直引起众多投资人的思考:是以海外机构为主的香港市场的估值错了,还是A股市场错了?被忽略的利好中国建筑的主要业务是房建和地产。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房价的涨跌往往并不会如大多数人所预测的轨迹运行,市场单单看到房价可能大幅下跌的恐慌性,却没有看到房地产行业正在加速的整合趋势,2008-2011年,销售额前十位的地产公司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倍;同时,市场也选择性忽视了中建地产庞大的土地储备,这些以成本法计价的存货一直躺在中建地产的账上,未来如果其与中海外整合,利润率的提升也是可以预期的。
中建地产的土地储备几乎和中海外相当,但是其销售额一直未释放,前期的利润率极低,在10%以下,而中海外的利润率则高达25%以上,其品牌、管理以及融资渠道如果能够逐渐输出给中建地产,那么后者庞大的土地储备(3000多万平方米)就是对冲房价可能下跌的最好工具。
在我看来,未来房价的涨幅会大幅度放缓,但是房价下跌的概率不高,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而中海外和中建地产的土地储备多数集中在这些城市。
所以,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黄金时光,但是中建的地产部分却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评价及分析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评价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d7e8e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评价及分析作者:隋慧丽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31期中国建筑公司是工程建筑行业中的一个代表性企业。
利用EVA评估模型对其进行业绩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公司各年经济增加值均为正数,能够将投入资金转化为利润,但同时还存在整体负债占比高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等问题。
针对这些存在的相关问题,应该加强公司债务管理、增加预防坏账以及发生坏账后的补救措施、拓宽业务种类降低有关项目风险、进一步落实战略措施的提升公司业绩。
一、中国建筑公司简介工程建筑业作为实体经济,具有资金投入大、产出大,生产周期长、就业人数多等特点,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
同时“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一般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基建需求,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机遇。
但是新冠疫情也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运输、防疫成本增加;无法正常施工导致工期延迟;经营压力增加导致合同违约增加、账款回款困难等。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公司)是众多工程建筑公司的代表之一,公司成立于1982年,它的前身是国家建工总局,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同时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和工程承包商,拥有上市公司7家,二级控股子公司100余家,主要业务有基建、房建、地产以及设计,近年一直取得稳定收益,根据东方财富网相关资料,公司总市值、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等均为工程建筑行业第一,每年净利润都有所增加,但是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并不能真正表现公司各方面经营能力,本文选取EVA对中国建筑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意见。
二、中国建筑公司业绩评价(一)EVA模型基本介绍EVA(即经济增加值)是超过资本成本的投资回报,其主要的原理为是税后凈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EVA模型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最早由思腾思特咨询有限公司提出,引进国内也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相对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充分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可以有效地体现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是一种全面的评价指标。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报告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3c7e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0.png)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报告一、引言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建筑行业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并展望未来的投资前景。
二、市场分析1.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投入,建筑行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建筑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2. 政策利好国家相继出台大量扶持和鼓励政策,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新能源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资源支持。
3. 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规模的扩大,住房、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高品质、节能环保的建筑物需求日益旺盛。
4. 技术创新建筑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市场提供了更多新的发展机会。
三、投资前景1. 城市化进程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将持续增加对建筑行业的需求。
尤其是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建设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2.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加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行业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前景广阔。
3. 绿色建筑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市场潜力巨大。
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相关投资有望获得更高的回报。
4. 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涉及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投资风险与应对策略1. 产能过剩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是投资的一个重要风险。
投资者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项目,避免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2. 政策调整政策变化是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投资者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降低政策风险带来的影响。
中国建筑股票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股票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301c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3.png)
中国建筑股票研究报告
根据近期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建筑股票在2021年表现良好,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以及住房市场的复苏。
首先,中国政府近年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增加,为中国建筑公司提供了丰富的订单和盈利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建筑公司还在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多的商机。
其次,中国的住房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了市场预期并提升了购房者的信心。
这给中国建筑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增加了其收入来源。
此外,中国建筑公司在新兴领域如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政府鼓励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为中国建筑股票的长期投资增添了潜力。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一方面,中国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之间的价格战可能对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政策风险也可能对中国建筑股票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总体来说,中国建筑股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行业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市净率低的股票排行
![市净率低的股票排行](https://img.taocdn.com/s3/m/168a60d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5.png)
市净率低的股票排行市净率是指公司市值与股东权益的比率,也是衡量一只股票价值相对便宜程度的一个指标。
市净率低的股票通常被认为具有投资价值。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排行。
1. 中国石化(股票代码:600028)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之一,其市净率约为0.87。
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具备较好的增长潜力。
2. 中国石油(股票代码:601857)中国石油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之一,其市净率约为0.82。
公司在油气勘探与开发、炼油化工、销售分销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3. 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建筑工程企业之一,其市净率约为0.82。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较好的业务拓展。
4. 国投资本(股票代码:600061)国投资本是国投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资本运营和管理业务,其市净率约为0.68。
公司的资产组合具备较好的多元化和风险控制。
5. 陕西煤业(股票代码:601225)陕西煤业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之一,其市净率约为0.51。
公司在煤炭勘探、煤炭生产、煤炭销售等方面均有较强的实力。
6. 中国铁建(股票代码:601186)中国铁建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基建企业之一,其市净率约为0.66。
公司在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领域均有不错的业务表现。
7. 华能国际(股票代码:600011)华能国际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之一,其市净率约为0.71。
公司在发电、销售、工程建设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以上就是市净率较低的七只股票排行,仅供参考。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还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024年建筑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
![2024年建筑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72949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建筑市场的重要趋势。
建筑行业将与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未来建筑市场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 支撑。
稻壳学院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投资前景展望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建筑行业的支持力度,为投资提供更多政策 保障。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市 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建筑行业将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工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和挑战。
国际化趋势:建筑行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发 展空间。
国际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
数字化技术: 提高建筑设计、 施工和管理的
效率
预制构件技术: 实现高效、环 保的建筑生产
绿色建筑技术: 降低能耗、提 高建筑可持续
性
智能化技术: 实现建筑设备 的自动化控制
与管理
国际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
全球建筑市场概述 国际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各国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 国际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
PART 6
未来市场预测
未来市场需求预测
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建筑行业 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与新技术融合,如BIM 技术、装配式建筑等将提高市场 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成为未来市 场需求的重要方向
政府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如 环保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将 影响市场需求
未来市场供给预测
当代建筑:多元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成 为当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注重可持续发 展和人文关怀,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性 的建筑作品。
年中 国建筑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年中 国建筑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812d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2.png)
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年中中国建筑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年中已至,回顾上半年,建筑行业在诸多挑战与机遇中不断前行。
本文将深入分析年中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并探讨相应的投资策略。
一、年中建筑行业发展态势1、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智能化转型以及质量提升。
例如,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推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2、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尽管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仍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更新等领域的项目不断推进,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技术创新加速推进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装配式建筑、3D 打印技术、智能建造等新兴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成本和环境污染。
4、绿色建筑成为发展主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
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保护、室内环境质量等因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建筑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之间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大型建筑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中小型建筑企业则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投资策略分析1、关注绿色建筑领域鉴于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投资者可以关注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项目建设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
例如,投资生产环保建材的企业,或者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2、瞄准技术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那些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领域具有领先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以获取长期的投资回报。
中国建筑目标价
![中国建筑目标价](https://img.taocdn.com/s3/m/4a76e02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0.png)
中国建筑目标价
中国建筑目标价是指投资者对中国建筑股票的预期价格,通常基于公司财务状况、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建筑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因此,投资者对中国建筑的目标价也越来越关注。
根据多家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建筑的目标价处于上升趋势。
其中,一些机构认为中国建筑未来一年的目标价可达到10元以上,甚至有机构预测目标价能够突破15元。
这些机构的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建筑在国内市场上的龙头地位以及在海外市场上的不断拓展,将为其带来更多的订单和收益;其次,中国建筑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不断加强,未来将有更多高附加值的项目落地;最后,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为中国建筑的业务增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当然,目标价仅是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预期,并不代表实际情况。
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交易时,需多方面考虑,如公司财务状况、市场风险等,以避免投资风险。
- 1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9f0bc35f0e7cd185253667.png)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摘要:通过对某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同时为投资者提供详细了解公司情况的渠道。
建筑业在我国占据显著的地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建筑业中的顶梁柱,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历史数据和良好的信誉口碑。
本文就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其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数据一、引言(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财务报表分析是将企业每年的财务报表作为基础,为了对企业的每一项财务能力进行准确地分析,从而加以运用一些专业的方法的一种分析活动。
[1]经过剖析,我们能够发现企业在运营进程中所显现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法。
这样以来,使用者也能便捷的从财务报表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运用许多种不同的分析的方法,常见的主要的分析财务指标的手法有: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或者比较分析。
结构分析,是看某个特定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趋势分析要估计一件事物在未来的走向,具体的可用不同年份的同类型数据进行比较,并从中发现一般的规律。
比较分析,顾名思义是选择几个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数据的比对。
[2]在实际操作中,它们通常不单独出现,一般会同时使用。
本文的数据主要摘自东方财富网,网易财经以及雪球网。
其中所选取的时间为2014年至2018年。
这些数据先从以上网站手工摘录并核对后,利用Excel和Word等数据处理软件加以处理,使数据呈现出一般规律并加以总结归纳,便于加强对财务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起步最早、经营历史最悠久、涉及领域最综合的投资集团之一。
其在住房、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研发投资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建筑(601668)的投资价值分析
![中国建筑(601668)的投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bc1f6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a.png)
中国建筑(601668)的投资价值分析中国建筑(601668):的投资价值分析低价股里的黄金房地产公司的泰斗建筑行业的航母资金实力+业务能力两条腿向前走。
公司的业务进展方向符合我们在报告《"金融建筑一体化"初露端倪,超预期可能将成为常态,上调投资评级》的判断,但是进展的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期。
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际意义,进一步拉大与普通建筑企业的距离。
我们认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资源化,不论公司是进行项目流动资金的补充,还是进行投资+建造业务,资金实力都是必要条件。
由于建筑企业通常为轻资产,可抵押品不多,而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资金实力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拉大与其他普通建筑企业的距离。
工商银行仅是5大国有银行中的一家,与工商银行的战略合作协议象征着公司将会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同时,公司与工商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对公司业绩有实质性影响。
假设800亿按5年平均,融资全部转化为应收账款,按照0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7计算,每年最少能够撬动主营收入1100亿。
我们认为建筑企业本来就是建造产业链的一部分,产业资本较金融资本因为专业性而享受超额收益,建筑企业因为其"劳动者"的性质少有资本积累(而开发商有资产进行抵押,如果开发没有资产进行抵押和贷款,则利润会大打折扣),因此拥有产业资本的建筑企业应当给予溢价。
海外业务有望在11年突破。
建筑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中国工程企业在海外"物美价廉",配套齐全,竞争优势独特(标杆是中材国际)。
公司正在积极进行部署,其中工行战略合作中有50亿美元是海外融资,海外业务有望在11年突破。
建筑和地产估值均在最低点,维持强烈推荐。
我们重申公司未来3年30%的增速具有比较高的确定性,预计公司2010、2011、2012年EPS 分别为0.3元、0.4元、0.52元,目前股价对应11年动态PE为9X,强烈推荐。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大型工业设备安装等领域积聚了雄厚的技术优势。
《中国建筑》投资价值分析——隐藏百亿利润,五年后市值万亿
![《中国建筑》投资价值分析——隐藏百亿利润,五年后市值万亿](https://img.taocdn.com/s3/m/303910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b.png)
《中国建筑》投资价值分析——隐藏百亿利润,五年后市值万亿前几天,我拆分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和工程建设业务,按照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的估值,以及中国海外发展的市值权重来计算了一下中国建筑对照可比公司的合理估值。
很多人都觉得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买股票买的是未来。
那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中国建筑的未来,不用长,五年即可。
还是先说一下结论:五年后,如果中国建筑达到了合理的10倍估值,那总市值将达到10000亿人民币,考虑到3.2%的股息率,年回报率将高达31.74%,持有五年的总回报将达423%。
即便继续保持当前估值,2024年的年复合回报也将达到20.6%,持有5年的总回报为208%。
我本是高富帅很多人一看到中国建筑,都以为他们的员工是这样的:或者是这样的:其实他们是这样的:或者是这样的:中国建筑的员工结构是这样的:在30万的员工当众,本科以上人员占了60%以上,大专以下人人员只占了19%。
看看自己在哪个位置。
中国建筑的优秀是一种传统业务构成中国建筑规模庞大,业务涵盖了房建、基建、地产等业务。
其中房建业务一家占据了60%的份额,基建占据23%,房地产开发15%,其他业务的比重很小。
我们分析中国建筑时,将中国海外发展从中国建筑中剥离出去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在于中国建筑的房地产开发收入分布在中国海外、中海宏洋和中建地产中。
并且中国建筑和中国海外的财务报表编制时资产归类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很多时候无从比较。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合约签约金额中,中国海外占据了约70%的比重,而中建地产大约占20%,中建地产今年的销售规模达到了中国海外的七分之二。
我们假定2016年的销售收入可以在2018年结算,那么参考下面中国中铁的收入结构,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的中建地产的地产收入其实与中铁的地产收入相差不多。
如果与中国铁建相比,则规模基本相当:与同行的营业规模比较我们现在将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减去中国海外,然后再与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进行一下比较(以下中国海外的数据均为港币):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五年来铁建和中铁的发展速度相当,而中国建筑则相对较快。
中国建筑:市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国建筑:市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30c0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c.png)
Industry·Company雪球财经供稿中国建筑:市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建筑和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建筑业的生命力显然比地产业要顽强许多。
建筑业不仅仅是盖房子,它还涵盖了公共交通、市政、城乡发展等众多领域的基础建设与投资。
故建筑业的行业周期要比地产业更长久稳定。
如今恰逢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大潮,看似建筑业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行业好不代表企业好,建筑业因其较长的发展历史,行业内部已实现完全竞争,作为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另外伴随着这几年来人工成本的提升,建筑企业当前盈利空间并不乐观。
笔者通过杜邦分析与同业对比,对中国建筑(601668)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
毛利率偏低,核心业务受累中国建筑当前业绩提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其地产业务(ROE大于20%);其建筑业务盈利能力近几年虽有逐步改善迹象,但其ROE水平仍然不理想,当前达到14%左右,同时建筑业务的杠杆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下面笔者通过杜邦分析来全面地了解中国建筑的核心建筑业务。
(“核心建筑业务”,是指扣除中海外集团所属两家上市公司业务后的部分,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各分局的建筑业务和中建地产)由图一可知:1、扣除中海地产和中建国际相关业务后,中国建筑核心建筑业务ROE水平仅14.74%,由于核心建筑业务中无法剥离中建地产数据,2013年中建地产为集团贡献净利润22.4亿元,占中国建筑核心建筑业务净利润的21%,占比并不低,若刨除中建地产相关业务,中国建筑各分局建筑业务的ROE水平实际更低。
假设中建地产ROE水平为20%,则其应占净资产为112亿元,照此推算各分局建筑业务对应净资产为745亿元,对应净利润为84.6亿元,则各分局建筑业务真实ROE水平仅为11.4%。
2、杜邦分析中,影响最终ROE水平的因素有三:财务杠杆水平、资产周转率和毛利水平,目前建筑业务财务杠杆水平已达到极限,发行优先股方案已成为进一步压榨财务杠杆的唯一选择。
3、建筑业务的总资产周转率当前在1倍左右,中国建筑核心建筑业务总资产周转率为1.15倍,这个水平已相当不错。
建筑装饰行业周报:积极加配低估值建筑蓝筹,持续核心推荐中国建筑
![建筑装饰行业周报:积极加配低估值建筑蓝筹,持续核心推荐中国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71a02d0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d.png)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2020年11月22日建筑装饰积极加配低估值建筑蓝筹,持续核心推荐中国建筑【本周核心观点】10月固投持续加速,地产投资表现仍强,基建预计全年平稳收官,在当前国内经济持续恢复、海外出口迎来改善之际,制造业投改善有望加快,行业整体景气度延续上行趋势。
当前央企基本面持续向上,市占率呈提升趋势,低估值极具性价比,年底有望迎估值修复,重点推荐中国建筑(PE5.0X ,PB0.80X )、顺周期化工龙头中国化学(PE8.8X ,PB0.89X )等。
本周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发文重点要求“十四五”期间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此外本周交通运输部公告原则同意中国铁建集团开展智慧建造试点工作,政策持续力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态度明确,装配式建筑作为重要实施载体有望加速发展,经历前期明显调整后,装配式优质龙头已具备较强性价比,建议积极加配优质龙头,重点推荐鸿路钢构(PE28X )、精工钢构(PE18X )、金螳螂(PE12X )、亚厦股份(PE31X )、华阳国际(PE24X )、华设集团(PE11X )。
10月固投持续加速,地产投资强劲,基建单月增速超预期。
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万亿,同增1.8%,较1-9月提速1个pct ,其中10月单月估算增速为12.2%,较上月提速3.5个pct ,创2015年4月以来固投单月增速新高。
具体来看:1)基建方面,1-10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增长0.7%,较1-9月提速0.5个pct ,其中10月单月增速为4.4%,较上月提速1.2个pct ;基建投资(全口径)同比增长3.0%,较1-9月提升0.6个pct ,10月单月增速为7.3%,较上月提速2.5个pct 。
10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加速,但目前已临近年底,预计今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将平稳收官。
2)房地产方面,1-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3%,较1-9月份继续加速0.7个pct ,地产投资自年中转正后持续强劲恢复,其中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估算增速分别为-16.3%/1.2%/7.0%/8.1%/8.5%/11.7%/11.8%/12.0%/12.7%,逐月不断加速。
只最有投资价值新蓝筹点评
![只最有投资价值新蓝筹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6b590fd631126edb6e1a1030.png)
10只最有投资价值新蓝筹点评2021年03月04日23:29 投资者报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相关个股或板块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导,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一切有关该股的准确信息,请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
《投资者报》分析员杨秀红付兴,,%)净利润增加3年超40%持续三年盈利增加率均值:%市盈率:倍行业市盈率:倍点评:中国建筑作为咱们评出的十家最有投资价值蓝筹之一,于2020年月上市,是入选公司当中最年轻的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最具活力的一家。
2021年1月中国建筑发布业绩预报,估量净利润同比2020增加40%左右,净利润约129亿元。
若是公司业绩预报实现,这已是该公司持续三年净利润增加高达40%以上,每股收益逐年递增。
在A股上市公司中,除,,%)和,,%)两家铁路工程建筑公司外,中国建筑是市场中坐拥流通市值最大的建筑公司,高达413亿元,流通股本126亿股,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3704亿元。
公司拥有从产品技术研发、勘探设计、工程承包、地产开发、设备制造、物业治理等完整的建筑产品产业链条,是中国建筑业唯一拥有房建、市政、公路三类特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
202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建筑股分以54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147名,较上次排名提升了40个位次。
2020公司境外收入达309亿元,其业务不仅遍及世界各地,且国内例如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闻名建筑工程也均由该公司负责完成。
中国建筑股价在2020年上市后便随大盘开始了一段下跌路程,截至2021年2月29日,公司股价跌至市盈率倍,投资价值已凸显无疑。
,,%)全世界混凝土机械寡头持续三年盈利增加率均值:%市盈率:倍行业平均市盈率:倍点评:销售毛利率持续10年30%以上,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五年达20%以上。
在A股市场机械设备行业,三一重工是拥有流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共计达1025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达339亿元。
中国建筑:估值显洼地 买入评级
![中国建筑:估值显洼地 买入评级](https://img.taocdn.com/s3/m/57b05d590740be1e640e9a09.png)
157546.3 978970.4
79121.4
189901.5 1247993.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2015
2016E
经营活动现金流
54603.6 72298.7
投资活动现金流
-17993.8 -10428.8
筹资活动现金流
26950.4 -61412.7
现金净增加额
64025.3
457.2
折旧和摊销
公司是世界建筑业领军企业,2015 四块主要业务中基建增长最 快,地产、设计毛利率下滑较多。四大块业务:1)房屋建筑收入 5883 亿元,同比增长 6%,毛利率 7.8%,增加 0.3 个百分点;2) 基础设施建设收入 1414 亿元,同比增长 18.9%,毛利率 11.0%,同 比减少 0.2 个百分点;3)房地产收入 1424 亿元,同比增长 14.5%, 毛利率 31.3%,同比减少 2.4 个百分点;4)勘察设计收入 65.1 亿元, 同比下滑 8.5%,毛利率 18.7%,同比减少 2 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 5%与 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 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 6 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在 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 6 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 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 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在-5%以下。
2015-04-20 2015-05-07 2015-05-25 2015-06-10 2015-06-29 2015-07-15 2015-07-31 2015-08-18 2015-09-07 2015-09-23 2015-10-16 2015-11-03 2015-11-19 2015-12-07 2015-12-23 2016-01-11 2016-01-27 2016-02-19 2016-03-08 2016-03-24 2016-04-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
所有信息和内容均来源于雪球用户的讨论,雪球不对信息和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作保证, 也不保证相关雪球用户拥有所发表内容的版权。
报告采纳的雪球用户可能在本报告发出后对本报告所引用之内容做出变更。
雪球提倡但不强制用户披露其交易活动。
报告中引用的相关雪球用户可能持有本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与这些公司或相关利益方发生关系,雪球对此并不承担核实义务。
本报告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任何操作建议。
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根据本报告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雪球和相关雪球用户无关。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除非另有声明,本报告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3.0 未本地化版本”许可协议进行许可(访问 /licenses/by/3.0/deed.zh 查看该许可协议)。
本期作者侯安扬V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侯安扬发表讨论23条 雪球粉丝1789位能力圈:上汽集团,道琼斯指数,中国建筑,中国化学杰晟JasonZheng发表讨论372条 雪球粉丝11560位能力圈:招商银行,一致B,浦发银行,建设银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发表讨论2865条 雪球粉丝9712位能力圈:格力电器,创业板,民生银行,中国平安财长发表讨论156条 雪球粉丝1050位能力圈:保证金,东方财富,中国建筑,歌华有线本期报告涉及股票:中国建筑(SH601668), 中国建筑国际(03311)第 1 篇中国建筑为什么坑了投资者?侯安扬发布于 2013-07-20 01:26中国建筑为什么坑了投资者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侯安扬公司简介:中国建筑2009年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下滑。
市场是聪明的,大蓝筹股价长期不涨是有他内在因素的,绝不是市场给他定价错误。
中国建筑给人错误买入的理由:1. 中国建筑收入和利润逐年增加,ROE高达17%。
2. 订单持续增加,满大街都能看到中国建筑的在建项目。
3. 市盈率不到7倍。
4. 股息率高达5%-6%。
5. 旗下中海地产市值高达1390亿元,中国建筑持有53%股权值737亿元,中国建筑市值才978亿元,存在隐蔽价值。
业务结构分析:1. 中国建筑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和工程建设,2012年总收入5715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598亿,房地产业务主体是中海地产,收入518亿元。
所以中海地产之外的收入为5197亿元。
大致可以认为房地产收入518亿元,工程建设收入5197亿元。
2. 重点考察房地产和工程建设业务分别值多少钱,将两块业务剥离后分析。
中海地产收入51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0亿元。
工程建设收入519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亿元。
中海地产和工程建筑的净利率分别是29%和1%。
3. 中国建筑虽然ROA为6%,剥离之后看出,中海地产和工程建筑ROA分别是13%和1%。
工程建设业务本身几乎不赚钱,资产回报率还不如存银行。
4. 中海地产是优质资产,市值1390亿元。
中国建筑持有中海地产53%股权,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房地产业务市值737亿元。
中国建筑总市值978亿元,即剩下的工程建设值241亿元。
工程建设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亿元,那么相当于工程建设市盈率仅为4倍。
工程建设业务不赚钱,而且负债率高达85%,绝对算不上优质资产。
5. 工程建设业务为了拿项目,主动垫付了大量资金,资金不够就向银行借,项目回款慢导致利润看似逐年增长,但现金流状况恶化。
中国建筑账面的利润扩张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提升和周转率提升实现的,利润质量差,隐含风险高。
这其中的一条体现就是长期应收款飙升,从07年的46亿飙升到12年的562亿(图1),增长十倍有余,而同期营业收入增长不足4倍。
图1:中国建筑长期应收款6. 从中国建筑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看,它基本靠外部融资才能维持经营,依靠本身经营产生的净现金流几乎为0。
这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充分体现出来。
总体而言属于只赚吆喝不赚钱(图2、图3)。
图2:中国建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图3:中国建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比同是工程板块的中国化学(很多人以为这是个化工股,其实是个工程股),就可以一眼看出它们的本质区别。
见以下两张图(图4、图5):图4:中国化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图5:中国化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 中海地产市盈率仅为9倍,物有所值,但是合并上烂的工程建设业务之后,资本市场给予中国建筑的定价就是7倍市盈率。
如果你因为看好中海地产而买入中国建筑,那还不如直接买入中海地产。
最后附上2010-1-7至2013-7-16期间中国建筑与中国化学的股价(前复权)对比图,见图6。
此期间中国化学上涨了近100%,中国建筑下跌了近30%,这就是它们后面的经营数据对股价的影响。
图6:中国化学和中国建筑过去3年的走势对比声明:本文仅做了简单分析,不足以支撑里面任何涉及公司的买入卖出,可以对中国建筑过去几年来的不佳走势做出部分解释。
论证一个公司值得买入是需要大量精力做深度研究的,但是看出一个公司不能买入可以有比较简单的判定。
市场长期而言是有效的,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建筑并不值得买入,或者更客气的说有比它更好的买入对象——除非它在经营上能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
雪球用户对这篇作品共发表了 39 条评论。
有问题问作者?立即进入雪球@他,或下载雪球客户端精彩评论和谐寻:侯总发过很多帖子,这篇俺是真心认为分析得在理,中国建筑,俺经常打交道,这样的企业,天生就是为了内部人员中饱私囊设立的,如果那天它倒闭了,其实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是正能量。
一个中国建筑倒下去,千万个工程建筑公司站起来。
淡定的梁:基本同意分析。
当年中海地产准备国内上市,南京证券的材料都做完了,后来强制终止,原因就是为了要中国建筑来搞整体上市,当时中海的孙总专门调到中建来搞这块,还回来开会,让大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那时候的说法就是中建几大局没有一个好资产,典型的穷庙富方丈企业,下面领导富的流油,公司只有营业额没利润。
上市完全过不了会,走上层关系特批上的,速度非常快。
根子上就是个空壳公司猪飘飘:公司管理层的思维是:赚了是国家的,亏了是股民的。
投资两手抓:长期看市场永远是对的!traveller69:回避那些业务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的国企!国企,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电力、房地产这些业务简单,可预测的公司。
第 2 篇也谈中国建筑杰晟JasonZheng发布于 2013-07-18 11:16某人通过拆分建筑与地产的ROA,得出建筑业务ROA为1%还不如存银行的结论,结论是否正确尚且不论,推理却有明显错误。
实际是,如果有足够大的无息杠杆,ROA 就算低于1%,权益或投资回报率也可以很高。
还是要看ROIC,不过剔除掉中海外以后,建筑+中建地产的ROIC的确差强人意,息税前ROIC大致是6%,而中海外ROIC(息税前收益口径已调整)大致是15%。
单从这个角度,建筑业务的确鸡肋,中国建筑亮点在地产中海外(也许中建地产是另一个爆发点)。
还有一个说法是建筑业务形成正差额的有效占款,应付预收减去应收预付的差额能够用于BT/BOT,或者地产业务,其实,从中海地产年报来看,仅极少量来自母公司或关联公司的款项,而剔除地产相关科目后,建筑业务的有效占款,金额相当于长期应收款的BT相关项目,即因为BT,建筑业务应收应付自身刚好平衡。
但自身应收应付平衡的建筑业务,加上中建地产(非中海),按此前计算,ROIC约6%,属于鸡肋,去掉中建地产,除非中建处于发展初期ROIC不高,否则其建筑业务很可能因为BT,已经非常鸡肋(考虑BT长期应收款后其实际有效占款差不多为0,而从ROIC看比变卖家当存银行好不了多少)。
另一个角度,剔除中海地产的计息负债后,还有超过一大半的计息负债,如果解释全部是为了另一地产新平台中建的发展,考虑到中建的规模,显然并不合理。
虽然合并报表账上现金仍有一千多亿,但实为日常周转所需,所以地产之外的计息负债,乃因建筑业务已经不能形成有占款正差额,需要融资用于周转及部分投资。
不过一种可能是,因为BT项目通常是来自地方zf的,作为交换,可以换得拿地优势,比如地铁BT与上盖物业开发权捆绑。
如果中海外是唯一地产平台就得尽好处了,可惜中海外更像是离婚后但归其抚养的孩子,中建地产则是新婚后生的孩子。
对BT,长期应收款的风险我觉得尚在其次,关键在于,如果因为BT填满了有效占款敞口,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短期融资或部分长期融资,而取得的ROIC又不高,虽然带来的是500强的称号,但对股东回报来说,实在是鸡肋。
当然,如果有效占款能够用于地产业务,起码从ROIC的角度看,那会比较给力。
当然现在另一地产平台中建后续的爆发力可能比较大,剔除中海外的计息负债后,的确可能还有若干用于中建地产的土地储备了。
其实近期把AH的工程类票票大体上都看了下,中国建筑的建筑业务、中交建、中水电,这一类企业ROIC都不高的,大约6%-10%之间,中国机械工程第三世界业务占比高风险大,而中国化学(当然中化学有治理及估值的问题,兴趣不大),以及,特别是另一只票票(非中炼化)ROIC甚至接近20%。
似乎,技术含量高+不搞BT,要靠谱些。
顺便说说匿名工程类票票,技术出身的管理层对商业模式也颇通,专注核心制造,放弃非核心,毛利率高,再涉EPC,形成强大的有效占款,资产轻而核心竞争力强(研发费用化且占营收10%),而且管理层经过股权激励,治理好,分红大方,后续转型服务及衍生运营,因有效占款,几乎零负债(其实工程类本该如此)。
不过这只票票也是有几个问题的,下游是冶金客户占比一半(缺乏想象空间了吧),好在新发力煤化工以及环保等新客户,但后续衍生运营服务可能会使资产变重,虽然管理层出色,但刚开始的衍生运营服务能否做得比同行出色仍有待观察,在手订单增长不如中国化学,估值上也不够便宜。
结论我就不下了,对中国建筑,我也是多次举棋,但迟迟没有落地。
雪球用户对这篇作品共发表了 30 条评论。
有问题问作者?立即进入雪球@他,或下载雪球客户端精彩评论财长:你分拆其专业版块单独分析,装饰、钢构、混凝土等都是市场第一或第二,价值几百亿,完全没体现出来,更别说未来之星中建地产了,利润隐藏是很明显的。
杰晟JasonZheng: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全是无息杠杆,roe和roic就相等了,也就没有孰的问题了。
另外roic的意义更在推导调整后的rotc。
局部更不能说明问题啊,当然我也认为,bt舞剑建筑意在地产,貌似鸡肋实是做贡献。
Mr的Yao:BT项目谈回收期还早,中建地产回收期已经来临蚌埠小蝈蝈:一切好像都是为了股权激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