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科学实验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对常见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性能测试,以深入了解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2、实验设备电子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硬度计冲击试验机三、实验原理1、拉伸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在受到拉伸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

通过测量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到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

2、热性能测试TGA 用于测量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从而分析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成成分。

DSC 则可以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用于研究材料的相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等。

3、硬度测试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

硬度计通过压入材料表面一定深度,测量所施加的力来确定材料的硬度值。

4、冲击性能测试冲击试验机通过施加冲击载荷,测量材料在冲击作用下的吸收能量,评估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四、实验步骤1、拉伸性能测试将高分子材料制成标准哑铃状试样。

安装试样到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设置拉伸速度和测试温度。

启动试验机,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2、热性能测试称取一定量的高分子材料样品,放入 TGA 和 DSC 仪器的样品盘中。

设置升温程序和气氛条件,进行测试。

3、硬度测试将试样平稳放置在硬度计工作台上。

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试验力,进行硬度测量。

4、冲击性能测试制备标准冲击试样。

将试样安装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试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拉伸性能聚乙烯(PE):拉伸强度较低,断裂伸长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柔韧性。

聚丙烯(PP):拉伸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适中,具有一定的刚性和韧性。

聚苯乙烯(PS):拉伸强度较高,但断裂伸长率较低,脆性较大。

聚氯乙烯(PVC):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因配方不同而有所差异。

2、热性能TGA 结果显示,不同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和分解过程有所不同。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实验

单体珠滴
乳胶粒
R
乳液聚合组分 • 乳液聚合体系至少 主要 包括三个组分: 乳液聚合体系至少(主要 包括三个组分: 主要)包括三个组分 • 单体、引发剂、分散介质和乳化剂 单体、引发剂、 • 水是最常用的分散介质,水为分散介质时引发剂则是 水是最常用的分散介质, 水溶性引发剂。 水溶性引发剂。 • 另外,也使用一些辅助试剂,如分子量调节剂、pH缓 另外,也使用一些辅助试剂,如分子量调节剂、 缓 冲剂等。 冲剂等。
实验2 实验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乳液聚合体系中各组份 了解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 的作用。了解乳液的形成机理。 的作用。了解乳液的形成机理。 2. 熟练掌握乳液聚合方法。 熟练掌握乳液聚合方法。 3. 掌握旋转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旋转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有着特殊的机理。单体在乳化剂、 乳液聚合有着特殊的机理。单体在乳化剂、机械搅 拌作用下, 拌作用下,在水介质中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称 为乳液聚合。它有聚合速度快、聚合反应平稳、 为乳液聚合。它有聚合速度快、聚合反应平稳、聚合 物分子量高等特点,是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之一。 物分子量高等特点,是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之一。
悬浮聚合组分
1. 单体 2. 引发剂 3. 悬浮剂:不溶于水的无机盐粉末 悬浮剂: 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
悬浮聚合影响因素
1. 搅拌速度 2. 反应时间 3. 水/单体比例、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 单体比例、聚合反应温度、 单体比例 种类和用量、单体种类、 种类和用量、单体种类、其它添加剂 ——聚合物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聚合物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乳化剂在水中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开始形成胶 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及产物分子量除与反应温度、 束。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及产物分子量除与反应温度、 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有关外, 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有关外,乳胶粒数目是一个重 要因素,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又直接影响胶粒数目, 要因素,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又直接影响胶粒数目, 因此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会影响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 及产物分子量。 及产物分子量。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机理与一般乳 液聚合相同,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本实验中,在 液聚合相同,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本实验中, 搅拌条件下乳化剂使不溶于水的单体醋酸乙烯酯自行 进入乳化剂所形成的胶束来进行聚合反应,并形成热 进入乳化剂所形成的胶束来进行聚合反应, 力学稳定体系。 力学稳定体系。胶束中的单体在扩散进入胶束的水溶 性引发剂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下, 性引发剂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下,按自 由基机理进行聚合反应。 由基机理进行聚合反应。

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探究

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探究
结论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实验改进: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未来研究方 向
结果讨论
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 行整理、分析 和解释,得出
实验结果
结果可靠性: 讨论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和可 重复性 果与理论预测 进行对比,分
析差异原因
结果意义与展 望:对实验结 果的意义进行 阐述,提出进 一步的研究方
向和展望
结论应用
实验结论: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 实验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应用领域:实验结论在高分子材料化学领域的应用 未来展望:实验结论对高分子材料化学发展的影响和展望
06 实验安全和注意事项
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 探究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实验结果和数 据分析
02
实验目的和原 理
05
实验结论和讨 论
03
实验材料和步 骤
06
实验安全和注 意事项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实验目的和原理
高分子材料:聚乙 烯、聚丙烯等
催化剂:钛酸四丁 酯、三氟化硼等
引发剂:过氧化物 、偶氮化合物等
实验溶剂:乙醇、 丙酮等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04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表格: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及其解释 图表展示: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高分子材料科学实训工单01BPO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精制纯化

高分子材料科学实训工单01BPO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精制纯化

实验1BPO的纯化方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基本性质和保存方法(2)掌握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精制方法(3)熟练使用抽滤、过滤的方法二、实验药品及仪器药品: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丙酮、石油醚。

仪器:50ml或者100ml烧杯2个、布氏漏斗1个,抽滤瓶1个,滤纸1张,玻璃棒1根、滴管2根、量筒2个。

三、实验原理以及实验前思考题:1.实验原理见实训指导书,按照实训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实验原理的介绍。

2.实验开始前完成以下预习思考题。

四、实验步骤、现象与分析请阅读本部分的实验方案和分组,按照所在组别的方案,利用以下的表格撰写预习报告和实训报告(只需要撰写所在组别的实验方案,不需要将所有方案写入)。

其中,预习报告记录实训步骤;实训过程中记录现象和分析。

实验分组:实验方案1:1.1清洗待使用的仪器,烘干备用;1.22g BPO溶解在34ml四氯化碳中,搅拌均匀,有不溶物再继续滴加适量四氯化碳观察不溶物是否溶解,如果不溶物不再溶解,则将溶液进行抽滤,得到滤液;1.3将滤液用玻璃滴管逐滴加入到冰盐浴/冰水浴冷却的20ml石油醚中,观察晶体析出的现象;1.4将1.2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放入真空烘箱中进行室温减压干燥。

(注意,过氧化物需要干燥时,应该在较低温度下真空干燥,不可烘焙,切勿冲击和摩擦);1.5清洗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清点、收好。

实验方案2:2.1清洗待使用的仪器,烘干备用;2.22g BPO溶解在14ml丙酮中,搅拌均匀,有不溶物再继续滴加适量丙酮观察不溶物是否溶解,如果不溶物不再溶解,则将溶液进行抽滤,得到滤液;2.3将滤液用玻璃滴管逐滴加入到冰盐浴/冰水浴冷却的20ml石油醚中,观察晶体析出的现象;2.4将1.2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放入真空烘箱中进行室温减压干燥。

(注意,过氧化物需要干燥时,应该在较低温度下真空干燥,不可烘焙,切勿冲击和摩擦);2.5清洗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清点、收好。

高分子本科专业实验

高分子本科专业实验

高分子本科专业实验《高分子本科专业实验》高分子材料是现代工程与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

作为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实验课程是我们掌握实践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有机会亲自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与分析,体验到科学研究的魅力。

实验课程的第一个环节是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我们学习了高分子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加热反应、溶液聚合或界面聚合等不同手段合成高分子材料。

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地控制温度、气氛和试剂的比例,以确保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质量优良。

通过实验的反复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整条件和参数以探索更好的方法,这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验课程的第二个环节是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我们学习了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测试、电学性能测试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条件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差异,从而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使用常规的分析仪器,比如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以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

这些实验操作培养了我们的仪器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创新实验。

我们有机会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小型研究项目,探索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应用方法。

这个环节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科研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编写实验报告,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通过高分子本科专业实验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这不仅为我们将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还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高分子科学实验第二版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本课程设计共包括两个实验项目,分别是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测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应用。

2. 实验一: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测试2.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聚合物的合成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巧和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实验测试了解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釜、电动搅拌器、计时器、加热板、催化剂、单体、溶剂、试剂瓶等。

2.准备好反应釜后,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

3.加入单体和适量的催化剂,启动电动搅拌器。

4.在加热板上进行恒温反应,反应时间根据单体种类和催化剂种类而定。

5.恒温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进行中和,然后用有机溶剂抽提和洗涤得到所需产物。

6.对所得产物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如溶解度、熔点、分子量分布、玻璃化转化温度等。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合成出了一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聚合物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溶解度较高,玻璃化转化温度较低等特点。

这些结果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的材料应用和优化提供有用的参考。

3. 实验二: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应用3.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加工和测试技能,同时通过实验测试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3.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

2.将高分子材料经过适当的加热等加工步骤制成所需形状。

3.利用相应设备对所得高分子材料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如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4.利用所得高分子材料制成实际应用品,如高分子膜、高分子制品等,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出了高分子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和进一步的加工。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高分子科学的发展为化学实验带来了无限可能,高等学校的化学实验也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视。

本教材介绍了高分子科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高分子科学,以调查和开发新的材料。

高分子科学实验是实施分子材料与特定条件相结合的实验,以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质以及如何以最佳方式利用它们。

它涉及到结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以及新材料的发展和开发和制备工艺的改进。

它包括合成,结构分析,性质测试,性能测试,应用分析,技术发展等若干方面的实验。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高分子实验可分为三大部分:结构分析,性能测试和应用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是了解材料的骨架结构,以及材料的分子组成;性能测试包括热性能、机械性能及耐潮、耐老化等;应用分析可以获得多种应用,包括电子器件,电子电气,环保,材料处理,农业,建筑,食品加工,医疗,运动鞋等。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通常,实验材料包括各种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树脂、尼龙、乙烯基、氯丁橡胶、弹性体等;仪器设备包括拉力机、热膨胀仪、粘度测定仪、拉伸机、压缩机等。

本教材基于以上化学实验,提供了详尽的实验设计,实验要求和实验报告的写作模板,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知识及综合运用。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诸多问题的解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模拟实际应用,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科学已经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它在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

本教材通过实验和知识讲解,指导学生掌握高分子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从而为今后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分子物理实验 DSC

高分子物理实验 DSC

实验5 示差扫描量热法表征聚合物玻璃化转变和熔融行为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是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

在发生转变的时候,聚合物的许多物理性质发生急剧的变化,玻璃化转变不是热力学平衡过程,而是一个松弛过程,因此T g值的大小和测试条件、测试方法有关。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DSC法测定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和熔点的方法;(2) 了解升温速度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3) 测出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

二、实验原理: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和国际热分析和量热学协会(ICTAC)对热分析定义为: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1]。

ICTA将热分析技术分为9类共17种:(1)测量温度与质量的关系,包括热重法(TG)、等压质量变化测定、逸出气检测(EGD)、逸出气分析(EGA)、放射热分析、热微粒分析;(2)测量温度与温度差之间的关系,包括升温曲线测定、差热分析(DTA);(3)测量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即差示扫描量热法(DSC);(4)测量温度与尺寸之间的关系,即热膨胀法;(5)测量温度与力学特性的关系,包括热机械分析法(TMA)和动态热机械法(DMA);(6)测量温度和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包括热发声法和热传声法;(7)测量温度和光学特性的关系,即热光学法;(8)测量温度和电学特性的关系,称为热电学法;(9)测量温度和磁学特性的关系,称为热磁学法。

热分析的定义明确指出,只有在程序温度下测量的温度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才被归为热分析技术。

因此,热分析仪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实现程序升降温。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是指在程序温度下,测量输入到被测样品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技术。

对于不同类型的DSC,“差示”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功率补偿型,指的是功率差,对于热流型,指的是温度差;扫描是指程序温度的升降。

热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可以分为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基本类型,如下图所示:Pyris Diamond DSC的使用温度范围为-170℃~730℃。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表征。

实验原理,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高分子化学实验主要包括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

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原理是通过聚合反应将单体分子聚合成高分子链,形成高分子材料。

实验过程:1. 实验一,聚丙烯合成实验。

将丙烯单体与过氧化苯甲酰在乙酸乙酯中反应,得到聚丙烯。

实验条件为80℃,反应时间为4小时。

2. 实验二,聚醚合成实验。

将环氧乙烷与丙二醇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聚醚。

实验条件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小时。

3. 实验三,聚酯合成实验。

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聚酯。

实验条件为60℃,反应时间为8小时。

实验结果:1. 实验一,聚丙烯合成实验。

得到白色固体聚丙烯,其熔点为160℃,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

2. 实验二,聚醚合成实验。

得到无色液体聚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粘度为50mPa·s。

3. 实验三,聚酯合成实验。

得到黄色固体聚酯,其熔点为120℃,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高分子化学实验,成功合成了聚丙烯、聚醚和聚酯三种高分子材料。

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得出这三种高分子材料的熔点、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度等性能参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总结,本次高分子化学实验通过合成和性能测试,加深了对高分子化学的理解,掌握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表征技术。

同时也了解到高分子化学在材料科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对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改进,在今后的高分子化学实验中,可以进一步扩大实验材料的种类和实验条件的变化,以获得更多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更加全面的测试和分析,为高分子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次高分子化学实验,我对高分子化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实验安排如下:第一周: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第二周:实验二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第三周: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四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缩聚第四周:实验五聚合物的吹膜与挤出实验(注:请按黑色加粗字体的方案安排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可以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和规范地进行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化学中采用的特殊实验技术,在实验的过程中训练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实验一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一 、实验目的1.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

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不加其它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酯甲酯(MMA )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棒。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BPO )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用MMA 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等问题,工业上或实验室目前多采用预聚-浇铸聚合的方法。

将本体聚合迅速进行到某种程度(转化率10%左右)做成单体中溶有聚合物的粘稠溶液(预聚)后,再将其注入相应的模具中,在低温下缓慢聚合使转化率达到93~95%,最后在100℃下高温聚合至反应完全,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四口瓶,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球形冷凝管,恒温水浴,试管等。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nCH 2CH 3C COOCH 3CH 2CH 3C COOCH 3nBPO四、实验步骤1.预聚合反应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溶有0.5g BPO的MMA 50ml,开动搅拌并升温至75~80℃,反应20~30分钟,观察粘度变化。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实验

实验一 密度法测定聚乙烯的结晶度一、 实验目的1、 学习密度法测定聚合物结晶度的原理和方法2、 区别和理解用体积百分数和重量百分数表示的结晶度3、 掌握比重瓶的正确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结晶度是聚合物性质上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反映物质内部结构规则程度的物理量。

测定结晶度的方法有 X 射线法、红外光谱法和密度法等,一般密度法较为方便。

本实验采用比 重管测定混合液体的密度,从而计算出高、低压聚乙烯的结晶度。

在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中, 分子链排列的有序状态不同, 其密度就不同。

有序程度愈高, 分子堆积愈紧密,聚合物密度就愈大,或者说比容愈小。

聚合物在结晶时,分子链在晶体中作有序密堆积,使晶区的密度 P高于非晶区的密度 p 。

如果采用两相结构模型,即假定结晶聚合物由晶区和非晶区两部分组成, 且聚合物晶区密度与非晶区密度具有线性加和性,贝U :防厂几+(1-於)几进而可得:_P~Pg ''P.-P,若假定晶区和非晶区的比容具有加和性,则:(1-4)式中:p p c , p 分别是聚合物、晶区和非晶区的密度;U u, U 分别是聚合物、晶区和非晶区的比容;f c V :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的结晶度; f c w :用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结晶度;由式(1-2)和(1-4)可知,若已知聚合物试样完全结晶体的密度 p 和聚合物试样完全非结晶体的密度 p,只要测定聚合物试样的密度 p 即可求得其结晶度。

本实验采用悬浮法, 测定聚合物试样的密度, 即在恒温条件下,在加有聚合物试样的试管中,调节能完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比例,待聚合物试样不沉也不浮,而是悬浮在混合液体中部时,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此时混合液体的密度与聚合物试样的密度相等, 用比重瓶测定该混合液体的密度, 即可得聚合物试样的密度。

本实验就的采用这种方法来测定高、低压聚乙烯的密度。

三、仪器药品1、25 mL 比重瓶一只;50 mL 试管一支;玻璃搅拌棒一根;滴管 2只;卷筒纸和电子ni -力% 得:(1-3)(1-1)(1-2)丄.I严=匕_甘二几 ap. 几2oll p天天平;2、高、低压聚乙烯样本,重蒸蒸馏水,95%浓度的乙醇四、准备工作1、 筛选聚合物试样2、 洗净并烘干比3、开启电子天平预热五、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95%乙醇40 mL ,然后加入一至二粒聚乙烯试样, 用滴管加入蒸馏水,同时上下搅拌,使液体混合均匀,直至样品不沉也不浮,悬浮在混合液中部,保持数分钟, 此时混合液体的密度即为该聚合物试样的密度。

高分子专业实验教程

高分子专业实验教程

高分子专业实验教程
高分子专业实验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高分子化学实验:涉及聚合物的合成、改性、交联等反应,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

2. 高分子物理实验: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形态、相态、热性能、力学性能等,包括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流变学测试等。

3. 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涉及塑料、橡胶、纤维等聚合物的成型工艺,包括挤出、注射、压延、纺丝等。

4.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耐候性等。

5. 综合性实验:涉及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测试及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6. 创新性实验:学生自主选题,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实验内容可能会因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所在学校或专业的实验教材或课程大纲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高分子科学综合实验设计——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的测定

高分子科学综合实验设计——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量的测定

对于线性非 晶 聚合物 有三种 不 同力 学形 态 : 玻
璃态 、 高弹态 、 流 态 , 是 聚合物 链在 运 动单 元上 粘 这 的宏观表现 , 于 不 同力 学 行为 的聚 合物 因为 提供 处 的形变单 元不同 , 其形变行为也 不 同。在 玻璃态 区 ,
合物 样 品 。这 样 的 实 验课 程 设 置 让 学 生 有 支 离 破 碎甚 至 自相 矛盾 之感 … 。 针 对 在实 验 课 程设 置 和 实 验 内容 安 排 上 存 在 的问题 , 我们 实验 课题 组 积极关 注其 它 院校 相关 专 业 的实 验改革 和改 进方 案 , 习先进 的实践 教学 理 学 念 ]并 参 与到 学校 的实 践教 学 改革 中。经 过讨 , 论和 论证 , 据学 校 的仪 器 设 备 实 际情 况 , 原 有 根 对 实验 内容 进行 改进 , 加 多项综 合性 实验 内容 。 增 下面将 一 个 比较 有 特色 的综 合实 验介 绍一 下 : 甲基 丙烯 酸 甲酯本 体 聚 合 及 玻 璃 化 转 变 温度 和分 子量 的测定 。 1 实验 目的 . () 1 理解 本体 聚 合 的基 本 原理 和 主要特 点 ; ( ) 握 利 用 间 歇 本 体 聚合 法 制 备 有 机 玻 璃 2掌 制品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该文介绍一个 高分子科 学综合 实验—— “ 甲基 丙烯 酸 甲酯本体 聚合及 玻璃化 转 变温度和
分子量的测定” 。该 实验 以 高 分 子 化 学和 高分 子 物理 课 程 所 学理 论 知 识 为基 础 , 过 甲基 通
丙烯 酸 甲酯的本体聚合 , 合成 出有机玻璃棒 , 然后通过 热机分析仪 测 定其 玻璃化 转变温度 ( g 和 乌 式 粘度 计 测 定 其 分 子 量 。 T)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科学实验――半微量高分子化学实验第一部分简介一、实验目的及任务:本课程是在高分子化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用各种聚合反应实施方法实现聚合反应,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得到聚合物,分析实验结果:1.验证聚合反应的基本理论,并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2.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

3.学习聚合反应实施的各种聚合方法。

4.熟悉基本实验装置的安装及操作, 并掌握聚合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5.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采用半微量实验,具有如下优点:●实验微型化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药品用量少,节约成本,同时环境整齐清洁,有利于学生思考;●每人一套,均可动手做实验,因此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基本要求:1.由指导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目标及实验操作装置;2.实验小组1人,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每个实验时间为2-4学时;3.实验数据经老师检查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4.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必须写好预习报告,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完整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问题分析与讨论等几个部分。

5.考核方式:实验前,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给出成绩;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给出成绩;实验结束后,教师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给出成绩;每一个实验的成绩由以上三个部分组成。

学生的最终成绩由6个实验成绩的平均成绩给出。

三、实验内容提要:第二部分:高分子合成实验基本原理一、引言从理论上讲,高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高分子合成及其反应的科学;从实践上讲,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正是通过这种实践应用(实验性研究或工业化开发、生产)与理论研究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高分子科学才达到了今天的水平。

纵观人类对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实践应用与理论探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十九世纪之前是直接对天然高分子的加工利用。

高分子实验报告

高分子实验报告

实验1.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1.实验目的: 1. 掌握溶液聚合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方法;2. 熟悉聚丙烯酰胺的实验室制备技术。

实验原理:丙烯酰胺的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自由基存在下很容易聚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聚丙烯酰胺也溶于水,因此常用水溶液均相聚合仪器:恒温水浴、三颈烧瓶(250ml 、 250ml) 250ml 搅拌器、通氮气设备(?)药品:丙烯酰胺(am 、过硫酸铵 am) am (nps ) nps 、蒸馏水操作步骤 1. 安装恒温水浴、三颈瓶、搅拌器、通氮气装置。

10g,溶于80ml 80ml 蒸馏水中,倒入三颈烧瓶;称过硫酸铵0.1~0.2g, 0.1~0.2g, 2. 称丙烯酰胺10g 10g 80ml 0.1~0.2g 用20ml 20ml蒸馏水溶解,倒 20ml 入三颈瓶。

3~5分钟。

3. 通氮气3~5 3~54. 开动搅拌器,观察现象。

70℃, 6. 升温至70 ,反应2~3小时,偶尔搅拌并观察现象。

70 2 3 ,备用。

7. 反应结束,倒出反应液,贴好标签(包括个人名字) 8 计算产物的浓度。

实验 2.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合实验目的: 1、掌握自由基共聚的原理和方法; 2、比较热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差别; 3、了解聚电解质溶液粘度与电离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都可以进行自由基均聚,形成它们各自的均聚物。

当这两种单体处于同一聚合体系时可得到共聚物仪器:恒温水浴、三颈烧瓶(250ml 、搅 250ml) 250ml 拌器、通氮气设备(?)药品:丙烯酰胺(am 、丙烯酸(aa 、 am) aa) am aa 过硫酸铵(nps ) nps 、亚硫酸钠、蒸馏水操作步骤 1. 安装恒温水浴、三颈瓶、搅拌器、通氮气装置。

8g、丙烯酸2ml 2ml溶于80ml 80ml蒸馏水中,倒入三颈烧瓶;搅拌条件下, 2. 称丙烯酰胺8g 8g 2ml 80ml 加入1.1gnaoh 1.1gnaoh固体。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介绍一、引言高分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实验目的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三、实验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实验中将重点介绍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反应原理和方法,学生将亲自进行聚合反应,并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聚合的程度和产物的性质。

2. 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学生将学习使用常见的表征手段,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合成得到的高分子材料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质测试。

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中将介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性能测试、热性能测试等,学生将通过实验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重要指标。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并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

2.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原料称量、反应体系搭建、温度和时间控制等。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需认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4. 结果讨论与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参与实验结果的讨论和交流,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实验结果高分子化学实验的结果将体现在合成产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相关测试数据等方面。

通过实验,学生将得到一系列数据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和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2. 实验流程严谨: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遵循实验要求,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搅拌在聚醋酸乙烯乳液生产中的作用?
2.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单体滴加速度和聚合反应温度?
六、注意事项
1.单体醋酸乙烯酯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合成树脂,具有酸性气味,外观为无色的液体,不溶于水。沸点71~73℃。高度易燃,应远离火种存放。使用时应避免吸入蒸气。
2.本实验添加的聚乙烯醇具有保护胶体的作用,用量应控制为单体量的2%~4%。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好实验装置,检查电动搅拌器是否正常工作。
2.将称量好的6克乳化剂聚乙烯醇、1克助乳化剂OP-10、78克去离子水加入三颈瓶中,开启搅拌器,溶解后加入单体20克。用5毫升水溶解1克的过硫酸铵溶液,一半加入三颈瓶中,加热。
3.控制瓶内温度为65℃~70℃。将40g单体醋酸乙烯酯加入滴液漏斗,匀速地往瓶中滴加,控制在30min加完。
七、思考题
1.聚乙烯醇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与乳化剂OP-10混合使用?
2.为什么大部分的单体和过硫酸铵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加入?
3.过硫酸铵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其用量过多或过少对反应有何影响?
4.为什么反应结束后要用碳酸氢钠调整pH为5~6?
实验四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1.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聚合的特点,增强对溶液聚合的感性认识。
要使界面聚合反应成功地进行,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将生成的聚合物及时移走,以使聚合反应不断进行;采用搅拌等方法提高界面的总面积;反应过程有酸性物质生成,则要在水相中加入碱;有机溶剂仅能溶解低分子量聚合物;单体最佳浓度比应能保证扩散到界面处的两种单体为等摩尔比时的配比,并不是1:1。
本实验根据试剂情况采用二元胺与二元酰氯的不搅拌界面缩聚方法。反应如下
高分子科学实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教研室
2015-01-01
(一)高分子化学实三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四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五聚乙酸乙烯酯的碱解
实验六聚乙烯醇的缩甲醛反应
实验七苯乙烯悬浮聚合
实验八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实验九 -氰基丙烯酸酯的阴离子聚合
仪器:水浴锅、天平(准确到万分之一克)、烧杯、量筒10ml、试管5支、试管架、胶头滴管。
四、试验步骤
1.依次向5支试管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2ml。
2.用天平称取过氧化苯甲酰,其重量分别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0.0%、0.2%、0.4%、0.6%、0.8%。
3.将称量好的过氧化苯甲酰按顺序倒入试管中,并封口摇匀。
实验十植物废弃物中提取果胶
实验十一丙烯酰胺溶液聚合
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并了解本体聚合及其反应原理
2.了解反应速度与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
本体聚合又称为块状聚合,它是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单体本身在微量引发剂的引发下聚合,或者直接在热、光、辐射线的照射下引发聚合。本体聚合的优点是:生产过程比较简单,聚合物不需要后处理,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板、棒、管制品,所需的辅助材料少,产品比较纯净。但是,由于聚合反应是一个链锁反应,反应速度较快,在反应某一阶段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反应放热比较集中;又因为体系粘度较大,传热效率很低,所以大量热不易排出,因而易造成局部过热,使产品变黄,出现气泡,而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甚至会引起单体沸腾爆聚,使聚合失败。因此,本体聚合中严格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及时排出聚合热,乃是聚合成功的关键问题。
聚合反应采用引发剂,按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历程进行聚合,主要聚合反应式如下:
在乳液聚合中,为了使聚合反应平稳地进行,通常都需要将单体和引发剂分批次加入,或者采用连续滴加的方式。本实验分两步加入少许的单体、引发剂和和乳化剂进行预聚合,可生成很小的乳胶粒子,再滴加单体,在一定的搅拌条件下使其在原来形成的乳胶粒子上继续生长得到的乳胶粒子,不仅粒度较大,而且粒度分布均匀。这样保证了乳胶在分子量较大时仍具有较低的黏度。聚乙烯醇具有保护胶体的作用,用量为单体量的2%~4%。
4.将摇匀的5支试管连同试管架放入水浴锅中,每隔10min时间观察是否反应。
5.对反应现象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
6.试验结束,清理试验台,摆好物品。
五、思考题
1.在本体聚合反应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
实验二界面聚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界面缩聚反应原理、方法、类别、特点。
2、加深对界面缩聚过程和特点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在缩聚反应中,以高活性单体代替活性较低的单体,聚合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这类反应具有不平衡缩聚的反应特征。
界面缩聚是缩聚反应的特有实施方式,将两种单体分别溶解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聚合反应只在两相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界面缩聚可分成搅拌界面缩聚、不搅拌界面缩聚、可溶界面缩聚。
界面聚合具有不同于一般的逐步聚合反应机理。单体由溶液扩散到界面,主要与聚合物分子链端的官能团反应。通常聚合反应在界面的有机相一侧进行,如二元胺与二元酰氯的聚合反应。界面聚合具有以下特征:两种反应物并不需要以严格的当量比加入;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生成与总转化率无关;界面聚合反应一般是受扩散控制的反应。
对于不同的单体来讲,由于其聚合热不同、大分子活性链在聚合体系中的状态(伸展或卷曲)的不同;凝胶效应出现的早晚不同、其程度也不同。并不是所有单体都能选用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对于聚合热值过大的单体,由于热量排出更为困难,就不易采用本体聚合,一般选用聚合热适中的单体,以便于生产操作的控制。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聚合热分别为56.5 kJ/mol和69.9 kJ/mol,它们的聚合热是比较适中的,工业上已有大规模的生产。大分子活性链在聚合体系中的状态,是影响自动加速现象出现早晚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聚合温度50℃时,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出现自动加速现象时的转化率为10%~15%,而苯乙烯在转化率为30%以上时,才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是因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对它的聚合物或大分子活性链的溶解性能不太好,大分子在其中呈卷曲状态,而苯乙烯对它的聚合物或大分子活性链溶解性能要好些,大分子在其中呈比较伸展的状态。以卷曲状态存在的大分子活性链,其链端易包在活性链的线团内,这样活性链链端被屏蔽起来,使链终止反应受到阻碍,因而其自动加速现象出现的就早些。由于本体聚合有上述特点,在反应配方及工艺选择上必然是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较低,反应速度比其他聚合方法为低,反应条件有时随不同阶段而异,操作控制严格,这样才能得到合格的制品。
非离子型乳化剂不存在三相平衡点而只存在“浊点”。所谓浊点是指非离子型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的最高温度,高于此温度时乳化剂与水发生相分离而沉淀析出,不再具有乳化作用,所以选择非离子型乳化剂时必须选择浊点高于聚合反应温度的乳化剂。
在乳液聚合中,有两种粒子成核过程,即胶束成核和均相成核。醋酸乙烯酯为水溶性较大单体,28℃下在水中溶解度为2.5%。因此它主要以均相成核形成乳胶粒。均相成核即水相聚合生成的短链自由基在水相中沉淀出来。沉淀粒子从水相和单体滴液吸附乳化剂分子而稳定。接着又扩散入单体,形成乳胶粒的过程。
当本体聚合至一定阶段后,体系粘度大大增加,这时大分子活性链移动困难,但单体分子的扩散并不受多大的影响,因此,链引发、链增长仍然照样进行,而链终止反应则因为粘度大而受到很大的抑制。这样,在聚合体系中活性链总浓度就不断增加,结果必然使聚合反应速度加快。又因为链终止速度减慢,活性链寿命延长,所以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随之增加。这种反应速度加快,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加的现象称为自动加速现象(或称凝胶效应)。反应后期,单体浓度降低,体系粘度进一步增加,单体和大分子活性链的移动都很困难,因而反应速度减慢,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降低。由于这种原因,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均一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就更为突出,这是本体聚合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
临界胶束浓度CMC、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和三相平衡温度是乳化剂最重要的三个性能指标。将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乳化剂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大小反应乳化剂的亲水、亲油性倾向的相对大小;三相平衡温度则是乳化剂在水中能够以分子分散、胶束和凝胶(即未完全溶解的乳化剂)三种状态稳定存在的最低温度。高于此温度时凝胶完全溶解胶束,体系中只存在分子分散和胶束两种分散状态的乳化剂,此时的乳液就相当稳定;低于此温度时凝胶析出,胶束浓度大大降低从而失去乳化作用,因此必须选择三相平衡点低于聚合反应温度的乳化剂才能够保证乳液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的比例越高,在同等条件下生成的初级自由基越多,从而导致聚合的速度也越快。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又称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耐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业的重要材料。
三、仪器与药品
药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析纯已精制)、过氧化苯甲酰BPO(分析纯用重结晶法已精制)。
二、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溶解有乳化剂的分散介质中被分散为增溶胶束,在水溶性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乳化剂是高分子乳液聚合的重要成份,乳化剂的选择十分重要。作为表面活性剂,可有利于降低单体与水的表面张力,增加单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形成胶束和乳液单体液滴。常用乳化剂除聚乙烯醇外,还有乳化剂OP (聚氧乙烯辛酚醚)和聚氧乙烯蓖麻油等。通常使用复合型乳化剂。乳化剂用量通常为0.3%~0.5%。
(2)通过实验了解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特点。
2.实验原理
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根据聚合产物是否溶于溶剂可分为均相溶液聚合和沉淀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一般具有反应均匀、聚合热易散发、反应速度及温度易控制、分子量分布均匀等优点。溶液聚合单体被稀释,聚合反应速率慢,在聚合过程中存在向溶剂链转移的反应,使产物分子量降低,而且如果产物不能直接以溶液形式应用的话,还需增加溶剂分离与回收后处理工序,加之溶液聚合的设备庞大,利用率低,成本较高。因此,在选择溶剂时必须注意溶剂的活性大小。各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变动很大,水为零,苯较小,卤代烃较大。一般根据聚合物分子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另外,还要注意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选用良溶剂时,反应为均相聚合,可以消除凝胶效应,遵循正常的自由基动力学规律。选用沉淀剂时,则成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产生凝胶效应时,反映自动加速,分子量增大,劣溶剂的影响介于其间,影响程度随溶剂的优劣程度和浓度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