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讲义—和解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邪 居
默默不欲饮食
肝胆疏泄不利,胃失和降
少 阳
喜呕

心烦、口苦
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
表 半 里
咽干、目眩
—邪尚未入里化热
舌苔薄白—肝郁之征
脉弦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
妇人伤寒,适月经已来,血海空虚,
寒热发作有时 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
3、疟疾、黄疸等见少阳证者。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日三 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亦有丸剂,每服 6-9g,日服2次。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病机:肝郁血虚脾弱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 证候:胸胁脘腹胀痛,神疲少食,月经不调,手足不温等。 配伍特点:疏肝理气 + 健脾养血 代表方:逍遥散、四逆散、痛泻要方。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
治法: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病机:
心下痞满不痛
寒热互结于心下
寒 热
呕吐
胃气上逆

中气既伤
结 之 肠鸣下利 脾阳不升
升降失常


舌苔薄黄而腻 —少阳邪热陷里,寒热互结之体征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方解:
君:半夏—辛温,散结除痞,降逆止呕

方剂学之和解剂

方剂学之和解剂

和解剂
一、概念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和寒热 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半表半里证、脏腑功能
失调、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统称为和解
剂。
二、分类与适应证:
1.和解少阳 — 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 2.调和肝脾 — — 3.调和肠胃 — — 4.表里双解 — —
小柴胡汤。 用于肝脾不和之证。 四逆散、逍遥散。 用于肠胃不和,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半夏泻心汤。 适用于表里同病之证。 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防风通圣散。
(半表半里证)
炎上 - 口苦,咽干,目眩。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热与血相互搏结, 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见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候者。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病机】热犯少阳,正邪相争,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透表泄热,疏畅枢机)
方解
君:柴胡 — 重用之以透少阳(半表)之邪; — 辛散疏畅少阳枢机的郁滞。 臣:黄芩 —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 柴、芩相配: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 佐:半夏、生姜 — 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 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 使(兼)炙甘草 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 调和诸药。 * 配伍要点:a.柴胡 + 黄芩 b.配伍参、枣、草之义
肝气郁结
(木乘脾土)
脾气壅滞
脾阳不达四肢
四逆
肝脾气机郁滞
(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
(泄利下重)
· 四逆散 ·
【病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阳气内郁。
【治法】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方解】
君:柴胡 — 疏肝理气,透邪解郁。 臣:白芍 — 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 养阴血以补肝之体,体用并治。

方剂学-和解剂

方剂学-和解剂

干姜(臣药)
温中散寒


炙甘草
脾 胃
(佐使药)
调和诸药
补脾和中
寒热平调 辛开苦降
黄芩(臣药)
苦寒清热



降 浊

黄连(佐药)
泄热开痞
大枣(佐药)
甘温补脾
助补气
补中益气 助运化
人参(佐药)
补脾益气
谢谢
柴胡(君药)
透泄少阳 疏利气机
黄芩(臣药)
清泄少阳邪热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扶正 助
生姜 半夏(佐药)
和胃降逆止呕
利中州气机 升降
人参 大枣(佐药)
益气补脾
☆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基本结构) ☆ 半夏与人参相配,一者降胃气, 一者升脾气,达脾升胃降呕止之功
小柴胡汤
主治
伤寒少阳证
热入血室
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舌苔
透邪升阳 疏肝解郁
一调 升畅 一气 降机
枳实(佐药)
行气破结解郁
调肝常用组合 制约柴胡耗伤阴血
白芍(臣药)
收敛和营 养血柔肝
(肝体)
助 缓 急 止 痛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益气补脾
气滞明显,疼痛剧烈:加香附、陈皮、川芎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逍遥散
方解(疏肝养血健脾)
疏肝柔肝——肝郁
寒热错杂的常见原因: 过食生冷,损伤中阳,水湿内停,郁而化热
心下痞满 呕吐 下利
黄连、黄芩 干姜
难点
寒热错杂≠寒热互结
1
寒热病性不能 同时结于同一

《方剂课件第三章和解剂》课件

《方剂课件第三章和解剂》课件

3 不良反应
和解剂可能引起肝肾 功能损害、过敏反应 等不良反应。
和解剂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
如肤过敏
如皮疹、荨麻疹、瘙 痒等过敏反应。
3 肝肾损害
长期大剂量使用和解 剂可能导致肝肾功能 损害。
方剂课件第三章和解剂
和解剂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剂型,本章将深入探讨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功 效和适应症,方剂组成,应用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副作用和不良反 应。
和解剂的定义
和解剂指的是中医药学中一类具有舒肝调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痰等作用的 药物配方。
和解剂的分类
1 清热解毒类
如龙胆泻肝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便的功效。
1 禁忌症
对其中任何一味药物 过敏者禁用。
2 剂量
3 饮食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体质和年龄等因素来 确定剂量。
服用和解剂期间需要 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
和解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1 增强作用
和解剂与某些药物同 时使用能够增强药物 的疗效。
2 拮抗作用
和解剂与某些药物同 时使用可能造成药物 效果的减弱或失效。
和解剂的方剂组成
主药
起到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通常占方剂总 weight 的 3060%。
辅药
用于加强主药功效或调和 方剂各药之间作用的药物, 通常占方剂总 weight 的 1530%。
调药
用于调节整个方剂的性味 和功效的药物,通常占方 剂总 weight 的 5-15%。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2 活血化瘀类
如金刚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3 调气舒肝类
如柴胡疏肝散,具有舒肝平肝的功效。
和解剂的功效和适应症
1 舒肝理气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和解剂(6页)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和解剂(6页)

方剂学——第四单元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表里。

要点二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以祛邪为主,纯虚者不宜用,以防其伤正。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一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法】去滓再煎,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组方原理】【常用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生津止渴;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气滞痰凝,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

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以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要点二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用法】水煎二次,去滓,再煎。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组方原理】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

【鉴别】大柴胡汤: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之证;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为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之方剂。

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脾胃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

小柴胡汤:则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以柴胡、黄芩配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课件pptx-2024鲜版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课件pptx-2024鲜版

2024/3/27
和解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 应用
常用和解剂的组成、功效 及主治
和解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 用及研究进展
27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掌握和解剂的基本知识,包 括定义、分类、组成、功效 等
多做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 例加深对和解剂应用的理解
2024/3/27
理解和解剂的配伍规律,注 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 响
解剂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2024/3/27
02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医药界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和解剂的国际化发展。
04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和解剂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 可能性,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
疾病等。
25
06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课件总结与回顾
2024/3/27
26
重点内容回顾
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应 用范围
药理作用研究
探讨和解剂在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临床 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研究和解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合理用药提 供指导。
23
临床研究进展与挑战
2024/3/27
临床研究现状
总结近年来和解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不同疾病的 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
调节免疫因子分泌
和解剂能够调节免疫因子的分泌,如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因子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024/3/27
14
改善微循环作用
扩张血管
和解剂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扩张血管,增加 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VS
抗血小板聚集
和解剂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从 而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中医方剂学第讲和解剂ppt课件-2024鲜版

中医方剂学第讲和解剂ppt课件-2024鲜版

特点
药性平和,通过和解、调和的方法达到祛除病邪、恢复正气、调整脏腑功能的 目的,既不峻猛攻邪,也不补益安正,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和调。
2024/3/27
4
和解剂的历史渊源
源于《伤寒论》
和解剂最早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 如小柴胡汤等经典方剂至今仍被广泛 应用。
后世发展
后世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多种和解剂,如逍 遥散、半夏泻心汤等,丰富了和解剂的 内容和应用范围。
2024/3/27
19
脾胃不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应症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 状,多见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
注意事项
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等刺 激性食物。
常用方剂
如香砂六君子汤、保和丸等,具有健 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
2024/3/27
20
05
和解剂的现代研究
2024/3/27
21
药效学研究
15
04
和解剂的临床应用
2024/3/27
16
感冒发热
01
02
03
适应症
感冒初期,症见发热、恶 寒、头痛、身痛等。
2024/3/27
常用方剂
如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 等,具有和解表里、扶正 祛邪的作用。
注意事项
需根据感冒类型(风寒、 风热等)及患者体质进行 辨证施治。
17
咳嗽气喘
适应症
咳嗽、气喘等症状,多见 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2024/3/27
常用方剂
如麻杏石甘汤、苏子降气 汤等,具有宣肺止咳、平 喘化痰的功效。
注意事项
需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 质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

2024年方剂学和解剂课件

2024年方剂学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和解剂课件一、方剂学概述二、解剂的定义和分类1.辛温解表剂:具有辛温发散、解表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

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等。

2.辛凉解表剂:具有辛凉发散、解表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

代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3.解表胜湿剂:具有解表散寒、胜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

代表方剂有独活寄生汤、五积散等。

4.解暑剂:具有清热解暑、化湿和中的作用,适用于暑湿病邪所致的疾病。

代表方剂有六一散、清暑益气汤等。

5.和解剂:具有调和营卫、解肌和中的作用,适用于营卫不和所致的疾病。

代表方剂有调和汤、和解散等。

三、解剂的应用1.感冒:风寒感冒选用辛温解表剂,如麻黄汤;风热感冒选用辛凉解表剂,如银翘散。

2.咳嗽:风寒咳嗽选用辛温解表剂,如止嗽散;风热咳嗽选用辛凉解表剂,如桑菊饮。

3.暑湿病:选用解暑剂,如六一散、清暑益气汤等。

4.营卫不和:选用和解剂,如调和汤、和解散等。

四、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辨证论治:解剂的应用应根据病因、病机、病情和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避免滥用。

2.用药剂量:解剂中的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或过轻。

3.配伍禁忌:解剂中的药物配伍应遵循中医药理论,避免配伍禁忌。

4.用药时间:解剂的应用应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如解表剂宜在发病初期应用。

5.用药护理:解剂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现代研究与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学和解剂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代研究方法如药理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在方剂学和解剂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为解剂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注射剂等新型中药制剂的研发。

总之,方剂学和解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因、病机、病情和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合理选用解剂。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方剂学和解剂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 概述 • 和解少阳剂 • 调和肝脾剂 • 调和肠胃剂 • 其他类型和解剂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概述
和解剂定义与特点
定义
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 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 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 和等证候的中药方剂。
特点
药性平和,作用缓慢,适用于病 情复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 证候。
保和丸
适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使用调和肠胃剂时应注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生冷 、刺激性食物。
02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忌与含有人参、皂荚、五灵脂等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
03
生不良反应。
05
其他类型和解剂
表里双解剂概念及分类
06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和解剂在中医临床中应用
调和肝脾
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脾失健运之证,如逍遥散加 减。
调和肠胃
针对肠胃不和、寒热错杂之证,如半夏泻心汤等 方剂的应用。
调和少阳
少阳病证的治则是以和解表里为主,如小柴胡汤 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
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肝气郁结型胃痛的治疗与方剂选 用。
禁忌
对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胆湿热等实证 ,以及脾胃虚寒、肝肾阴虚等虚证,均不宜 使用调和肝脾剂。孕妇慎用或禁用此类方剂 。
04
调和肠胃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胃不和证概念及表现
01
肠胃不和证是指肠胃功能紊乱, 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 失调等症状的证候。
02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嗳气吞 酸、腹胀肠鸣、大便异常等消化 系统症状。

《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2024)

《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2024)
24
THANKS。
2024/1/30
25
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 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 伤阴血之弊。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 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 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甘 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2024/1/30
12
逍遥散
2024/1/30
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
2024/1/30
16
生姜泻心汤
组成
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黄连、大枣。
功效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 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2024/1/30
方解
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 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 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
•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
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 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甘 草健脾益气,使营血生化有源,方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 肝经郁热;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兼为使药。
和解剂作用较为和缓,对于病情较急 重者,应配合其他治法或方剂使用。 如少阳证兼阳明腑实证者,可配合承 气汤类方使用;疟疾兼暑湿者,可配 合清暑祛湿药使用等。
7

方剂学3和解剂清热剂课件

方剂学3和解剂清热剂课件
• 和解少阳 • 调和肝脾 • 调和肠胃
和解剂
和解少阳
方名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功效
方歌
小柴胡 汤
大柴胡 汤
蒿芩清 胆汤
柴胡
柴胡
青蒿 黄芩
黄芩
半夏 生姜 炙甘草 人参 大枣
黄芩 大黄 枳实
竹茹 枳壳 半夏 陈皮
芍药 半夏 生姜 大枣
赤茯苓 碧玉散
大枣
赤茯苓 碧玉散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 内泄热结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使药 功效 方歌
普济消 毒饮
仙方活 命饮
酒黄连 酒黄芩
牛蒡子 连翘 薄荷 僵蚕
金银花 当归尾、赤芍 、乳香、没药 、陈皮
玄参、马勃、 板蓝根、 甘草 、 桔梗、 升麻、柴胡
白芷、防风、贝 母、花粉、 穿山甲、皂角刺
升麻、 柴胡
甘草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消痞散结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 清气分热 • 清营凉血 • 清热解毒 • 清脏腑热
清热剂
清气分热
方名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功效 方歌
白虎汤 生石膏 知母
粳米 炙甘草
炙甘草 清热生津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证四大汤,益气生津人参添。
清营凉血
方名
清营汤
君 臣药 药
犀角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黄
佐药
使 功效 药
方歌
银花 连翘 竹叶 黄连 丹参
轻营解毒,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
透热养阴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方剂学最新讲义、课件WORD版本(新)---和解剂

方剂学最新讲义、课件WORD版本(新)---和解剂

第三章和解剂一、定义:凡是通过和解调和方法,以解除病邪的方剂,称为和解剂。

和解:和里解表也,针对邪在半表半里,《谦斋医学讲稿》:“和解是和其里与解其表,和里不使邪再内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的含义,目的还在祛邪”。

调和: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和之意,《广温热论》戴北山(清1722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前两句谓配伍,后二句讲作用。

二、立法依据它不同于汗,吐下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

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其立法依据正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所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

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剂则可矣。

”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

故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

三、功用与适应范围。

功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

适用范围:常用于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肠胃不和,表里同病。

和解剂主要对少阳胆经发病而设,因为少阳伴于半表半里,即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合,然胆腑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胆经发病又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而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三焦是水道之决渎,若变湿遏热郁,则三焦气机不畅,故调畅三焦气机(如蒿芩清胆汤)亦属和解少阳的范畴。

且肝胆发病往往又可影响脾胃,导致肝脾不和。

若中气虚弱,寒热央杂,又可导致肠胃升降失常。

表里同病又需表里双解。

四、故分三类:和解少阳——寒热往夹,邪在少阳,调和肝脾——肝郁脾虚调和肠胃——肠胃不和五、注意事项:1、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禁用。

2、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气虚血虚证见恶寒发热者,皆非和解剂所宜。

3、七情内伤,肝脾不和,治宜配合思想开导的方法。

一、和解少阳少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证之一,从其部位来说,少阳病是病邪已离开太阳之表,尚未进入阳明之里,而在半表半里。

《方剂学》之和解剂 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 课件

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和解剂课程讲义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和解剂课程讲义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和解剂课程讲义和解剂(2∙4分)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黄苓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证候】(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配伍意义】方中柴胡疏透半表半里之邪为君;黄一清泄半表半里之热为臣,合而清透并用,和解少阳。

半夏、生姜散结和胃,降逆止呕。

全方配伍特点: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运用:(1)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篓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苓,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苓,加茯苓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3)使用注意方中柴胡升散,苓、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蒿一清胆汤(《重汀通俗伤寒论》)【组成】青蒿黄苓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证候】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配伍意义:方中以苦寒芳香之青蒿,清透少阳邪热;以苦寒之黄苓,清泄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专家讲座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专家讲座

炙甘草(三两)9g 使 调药,和中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下一页
第23页
功用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痞、呕、利,
舌苔腻而微黄,脉弦。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返回 第24页
半夏泻心汤歌诀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半夏泻心配芩连 , 干姜人参草枣全 , 辛开苦降除痞满 , 寒热错杂痞证属 。
第25页
第四节 表里双解中医方剂学和解剂Fra bibliotek第7页
生姜 三两 大枣 四攻
①调和表里 佐
②生姜和胃止呕助半夏
③大枣助人参益气补脾, 助甘草和药性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证),口 苦、咽干、目率、脉弦,共八大证。
2.热入血室:月经适断,往来寒热。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返回
第8页
小柴胡汤歌诀
小柴胡汤和解共 , 半夏人参甘草从 , 更用黄芩加姜枣 , 少阳百病此为宗 。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第9页
蒿芩清胆汤《重订通谷伤寒论》
组 成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青蒿6g 君 清透少阳邪热
黄芩9g 君 清胆(少阳)热,清热燥湿
半夏5g 臣 燥湿,降逆和胃
竹茹9g 臣 清热利湿
滑石9g
青黛2g 臣 清热利湿,清肝胆之热
应 血虚—头痛、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爪

甲不荣,毛发焦枯
脾虚—精神不振(神疲),四肢无力,饮食减
少,浮肿等
舌淡苔白,脉弦而虚。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返回 第17页
逍遥散歌诀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逍遥散用当归芍 , 柴苓术草加姜薄 , 散热除蒸功最奇 , 调经八味丹栀着 。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和解剂(5页)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和解剂(5页)

方剂学——第四单元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和解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少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以及表里同病等证。

要点二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和解剂作用虽然平和,但也不能滥用。

2.凡邪在肌表,或已完全入里,而不在半表半里,或不属脏腑不和、表里同病者,都不宜使用和解剂。

3.因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不足而致寒热往来者,也不能使用和解剂,用之则重伤气血。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一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组方原理】本方证为邪居少阳半表半里,正邪抗争,枢机不利所致。

伤寒邪犯少阳,正胜欲抗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邪正相争,出入未定,故往来寒热;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故胸胁胀满不舒,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邪未入里化热,故舌苔薄白;脉弦为肝胆气郁之征;若妇人感受外邪,又正值经期,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血热瘀滞,则经水不当断而断,并寒热发作有时。

以上诸症均属邪在少阳,适宜应用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散邪透表,又疏利肝胆,使半表之邪外达,重用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泻少阳半里之郁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泻,是和解少阳法的基本结构。

半夏、生姜,一降一升,和胃降逆以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并防邪气内传,共为佐药。

甘草助参、枣扶正,又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宣通内外,被古人喻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要点二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枳实四枚大黄二两【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