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和解剂

合集下载

方剂-和解剂

方剂-和解剂

一、定义: 定义: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 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 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 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二、立法依据
太阳 邪 表 汗 少阳 半表 半里 和 阳明 里 清、下
三、分类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 四逆散、 调和肝脾 四逆散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调和肠胃 脾滞 肝郁 肝血虚 脾虚 血虚
“分消走泄”
四逆散《伤寒论》
1、 阳郁厥逆证。 、 阳郁厥逆证。 伤寒入里化热 阳气内郁 脉弦 手足不温
2、肝脾不和证。 肝气郁结 、肝脾不和证。 脾气壅滞
胁肋胀闷 脘腹疼痛
四逆散《伤寒论》
柴胡↑——透邪解郁 芍药 ——养血敛阴 透邪解郁
枳实↓——合柴胡升降气机 甘草 ——防行气之品破气, 与芍药酸甘化阴。
均有柴胡、 均有柴胡、又有人 黄芩、 小柴 黄芩、半 参、甘 胡汤 夏、大枣 草 生姜, 、生姜, 均能和解 少阳, 少阳,治 又有大 黄、枳 疗少阳 实芍药 大柴 证。 胡汤
少阳湿 少阳湿热痰浊证
胆经不舒而蕴热( 胆经不舒而蕴热(重) 三焦不畅而停湿( 三焦不畅而停湿(轻) 湿热蕴蒸而生痰浊
少阳热盛——往来寒热,热重寒轻 往来寒热, 少阳热盛 往来寒热 经气不利——胸膈胀闷 经气不利 胸膈胀闷 胆热犯胃, 胆热犯胃,挟痰上泛 口苦 吐酸柴胡汤《伤寒
1、伤寒少阳证 、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喜呕 心烦、 心烦、口苦 咽干、 咽干、目眩 脉弦
邪居少阳 胆热犯胃 枢机不利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 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和解剂

和解剂
大枣4枚,大黄6g。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
服一升,日三服。
精医 尚德 求实 自强
大柴胡汤功用主治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大便不解,或协热下 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精医 尚德 求实 自强
大柴胡汤方义
精医 尚德 求实 自强
小柴胡汤加减化裁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 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 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 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 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 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 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精医 尚德 求实 自强
目 录 CONTENT
大柴胡汤化裁
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痛剧 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 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以化石。
本证多由病邪已入阳明,化热成实所致,治疗以和解 少阳,内泻热结为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 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 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 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 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精医 尚德 求实 自强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 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 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 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 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 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 胃,功兼佐使。
精医 尚德 求实 自强
小柴胡汤方义
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 以和解少阳为主。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 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 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方剂学之和解剂

方剂学之和解剂

方剂学之和解剂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甘草(9g)生姜(9g)大枣(4枚)【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

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③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第二节调和肝脾2、四逆散【组成】甘草(6g)枳实(6g)柴胡(6g)芍药(6g)【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①阳郁厥逆证。

②肝脾不和证。

【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3、逍遥散【组成】柴胡(30g)当归(30g)茯苓(30g)白芍(30g)白术(30g)甘草(15g)【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方歌】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

第三节调和胃肠4、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黄连(3g)大枣(4枚)甘草(9g)【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方歌】半夏泻心汤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第四节表里双解5、大柴胡汤【组成】柴胡(15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生姜(15g)枳实(9g)大枣(4枚)大黄(6g)【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与阳明并病。

【方歌】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方剂学-和解剂

方剂学-和解剂

干姜(臣药)
温中散寒


炙甘草
脾 胃
(佐使药)
调和诸药
补脾和中
寒热平调 辛开苦降
黄芩(臣药)
苦寒清热



降 浊

黄连(佐药)
泄热开痞
大枣(佐药)
甘温补脾
助补气
补中益气 助运化
人参(佐药)
补脾益气
谢谢
柴胡(君药)
透泄少阳 疏利气机
黄芩(臣药)
清泄少阳邪热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扶正 助
生姜 半夏(佐药)
和胃降逆止呕
利中州气机 升降
人参 大枣(佐药)
益气补脾
☆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基本结构) ☆ 半夏与人参相配,一者降胃气, 一者升脾气,达脾升胃降呕止之功
小柴胡汤
主治
伤寒少阳证
热入血室
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舌苔
透邪升阳 疏肝解郁
一调 升畅 一气 降机
枳实(佐药)
行气破结解郁
调肝常用组合 制约柴胡耗伤阴血
白芍(臣药)
收敛和营 养血柔肝
(肝体)
助 缓 急 止 痛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益气补脾
气滞明显,疼痛剧烈:加香附、陈皮、川芎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逍遥散
方解(疏肝养血健脾)
疏肝柔肝——肝郁
寒热错杂的常见原因: 过食生冷,损伤中阳,水湿内停,郁而化热
心下痞满 呕吐 下利
黄连、黄芩 干姜
难点
寒热错杂≠寒热互结
1
寒热病性不能 同时结于同一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卫第9版《方剂学》第3章,主要讲述和解剂的理论和应用。

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的一类方剂。

本章内容具体包括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三个部分。

其中,和解少阳剂的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调和肝脾剂的代表方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如和中丸、调和肠胃汤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掌握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3. 能够分析和解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难点:和解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和解剂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和解剂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重点讲解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病例,示范和解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设计: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和解剂的分类、代表方、作用机理等方面的题目。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和解剂知识。

六、板书设计和解剂分类: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代表方: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调和肝脾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调和肠胃剂:和中丸、调和肠胃汤等作用机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七、作业设计1. 简述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列举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并说明其应用。

3. 分析和解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答案:1. 和解剂的定义: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的一类方剂。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概述·定义
解 剂
狭义和解:“其于不内不外,半表
半里,既非发汗所宜,又非吐下所 用,是当和解则可矣。”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论析少阳病小柴胡汤)
广义和解:“和者,和其不和也;解
者,解化之,使其不争而协其平也。”

概述·定义
解 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
7·银翘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用于 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发热、痰黄、尿黄等 热象较显者。
8·四金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金钱草30g海金 沙30g、鸡内金12g,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和尿路结石。
9·四君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白术15g、茯苓15g,主治肝 脾不调,胁胀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 溏,倦怠乏力。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 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循经上炎——咽干、目眩、心烦
胆热

犯胃失和——口苦喜呕、不欲食
证 苔薄白,脉弦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方解:

君:柴胡——疏散少阳之邪 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二者相伍,一散一清,和解少阳
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甘草 ——扶正祛邪,实里以防邪入
使:甘草——调和诸药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配伍特点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柴胡≥人参、甘草1倍以上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证治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苔薄白,脉弦 趣味记忆法:
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 黄芩 柴胡 甘草 大枣 半夏 人参)

方剂学之和解剂

方剂学之和解剂

网络方剂学之和解剂〘概念〙凡是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表里同病者,统称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的范畴。

〘范畴〙和解剂原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病证而设。

然而,胆附于肝,表里关系至为密切,无论肝胆受邪,或本身功能失调,常相互影响,并往往累及脾胃,故肝脾之间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而气机升降失常者,皆可用和解剂治疗,此外,前人以‚疟不离少阳‛,多将治疟方剂列入和解剂中。

[说明]1)肝胆病—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

2)脾胃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3)疟—疟不离少阴。

本剂包括1)和解少阳2)调和肝脾3)调和寒热4)表里双解〘分类、配伍规律及适应证〙和解少阳—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脉弦。

治宜:解表药加清里药、祛邪药加扶正药。

调和肝脾—肝脾不和:胸闷胁胀、月经不调、脘腹胀痛、大便泄泻、不思饮食。

治宜:疏肝理气药+养血和血药+健脾助运(化)药。

调和寒热—寒热互结、升降失常:痞、泄(利)、呕、脘腹痛。

治宜:辛热药+苦寒药、温清药+滋补药(虚实夹杂)。

表里双解—表里同病:1)表寒里热,表里俱实。

2)表热里寒,表里俱虚。

3)表里俱热,表虚里实。

4)表里俱寒,表实里虚。

治宜:解表药+治里药。

〘注意事项〙1.凡外感疾病,表邪未解,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甚者,不宜使用和解剂。

2.凡由劳倦内伤,饮食停滞,气血不足而见寒热者,不宜使用。

3.七情内伤,肝脾不和,治宜配合思想开导方法。

和解少阳和解少阳剂适用于邪在足少阳胆经,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由于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即要透解半表之邪,又要清泄半里之邪,还要防邪深入,所以常用柴胡或青蒿与黄芩相配为主,佐以益气扶正或行气分利之品,使邪尽去而无后患。

小柴胡汤▲▲▲〖方源〗《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方剂学丨和解剂

方剂学丨和解剂

方剂学丨和解剂
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和解剂主要适应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病证。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设,因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当。

然而,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导致肠胃不和。

因此,肝脾不和病证、肠胃不和病证也是和解剂的适应范围。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临床依据病证不同,应分别选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治法与方剂。

(2)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

然而,该法毕竞以祛邪为主,纯虚证不宜使用,纯实证者亦不可选用,以免贻误病情。

(3)凡外邪在表,未人少阳者;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 概述 • 和解少阳剂 • 调和肝脾剂 • 调和肠胃剂 • 其他类型和解剂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概述
和解剂定义与特点
定义
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 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 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 和等证候的中药方剂。
特点
药性平和,作用缓慢,适用于病 情复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 证候。
保和丸
适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使用调和肠胃剂时应注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生冷 、刺激性食物。
02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忌与含有人参、皂荚、五灵脂等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
03
生不良反应。
05
其他类型和解剂
表里双解剂概念及分类
06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和解剂在中医临床中应用
调和肝脾
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脾失健运之证,如逍遥散加 减。
调和肠胃
针对肠胃不和、寒热错杂之证,如半夏泻心汤等 方剂的应用。
调和少阳
少阳病证的治则是以和解表里为主,如小柴胡汤 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
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肝气郁结型胃痛的治疗与方剂选 用。
禁忌
对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胆湿热等实证 ,以及脾胃虚寒、肝肾阴虚等虚证,均不宜 使用调和肝脾剂。孕妇慎用或禁用此类方剂 。
04
调和肠胃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胃不和证概念及表现
01
肠胃不和证是指肠胃功能紊乱, 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 失调等症状的证候。
02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嗳气吞 酸、腹胀肠鸣、大便异常等消化 系统症状。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第三节,调和肠胃
• 半夏泻心汤(1)
• [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 黄连,大枣,甘草。
•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

(呕、利、痞)。
• [方解] • 君:半夏——散结开痞,降逆止呕 • 臣:干姜——温中散寒 • 黄芩,黄连——清热开痞 • 佐:人参,大枣——补中益气 • 使:炙甘草——补脾和中,和药。
• [重点,难点] • 1,病机:少阳病误下后,损伤中阳,外
邪乘虚入内,寒热互结于心下成痞证。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
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
• 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泻利,苔微 黄腻,脉弦数。
• 3,配伍特点: • (1)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 • (2)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 • (3)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方解]
• 君:柴胡——和解少阳,疏利肝胆,偏于外散

散不透表,清不入里,一清一散,

恰入少阳,为和解少阳之主药
• 臣:黄芩——入少阳,清热, 偏于内清,
• 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防邪内传。
• 使:炙甘草——益气,和药。
• [重点,难点] • 1,病机: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 • 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

陈皮——理气化痰
• 佐使: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
• [重点,难点] • 1,病机: 邪热内犯少阳,兼湿热痰浊内
阻中焦,使三焦气机不畅,胆热内炽, 枢机不利。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和肝脾剂
3.调和寒热剂

分述·和解少阳
解 剂
太阳——少阳——阳明
(表)
(里)
(半表半里)

分述·和解少阳
解 剂
适应证:
邪在足少阳胆经 (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等

分述·和解少阳
解 剂
用药特点:
半表半里 透邪外出 柴胡、青蒿、生姜 正气不支 益气扶正 人参、大枣、甘草 胆火上炎 清泄胆热 黄芩、青黛 气机阻滞 疏畅气机 柴胡、陈皮、枳壳 津液壅滞 祛除水湿 半夏、茯苓
▪ 肝脾不和: 腹中痛 去黄芩,加芍药 ▪ 气滞痰郁: 胁下痞硬 去大枣,加牡蛎 ▪ 水气凌心: 心下悸、小便不利 去黄芩,加茯苓 ▪ 表邪仍在: 口不渴 ,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 ▪ 兼有肺寒留饮:兼咳嗽 去人参、大枣、生姜,
加干姜、五味子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 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 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 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 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Fra bibliotek解 剂
功效: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证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临床表现: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 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 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 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方解:
君:青蒿——清透少阳之邪,化湿辟秽 黄芩——清泄胆热,且燥湿

概述


1.定义 2.分类 3.使用注意

概述·定义
解 剂
狭义和解:“其于不内不外,半表
半里,既非发汗所宜,又非吐下所 用,是当和解则可矣。”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论析少阳病小柴胡汤)
广义和解:“和者,和其不和也;解
者,解化之,使其不争而协其平也。”

概述·定义
解 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
小 邪踞少阳 柴 胆胃不和

汤 证
和解少阳 调和胆胃
少阳湿热痰浊

(胆热偏重,兼有湿热

痰浊)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调、 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的方剂,
统称为和解剂。

概述·分类
解 剂
少阳病证——和解少阳 肝脾不调——调和肝脾 寒热错杂——调和寒热

概述·使用注意
解 剂
(1)邪不在少阳, 或在表,或已入里,不宜用;
(2)往来寒热因劳倦内伤、饮食失调、 气血两虚而见者,忌用

分述


1.和解少阳剂
解 剂
配伍特点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柴胡≥人参、甘草1倍以上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证治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苔薄白,脉弦 趣味记忆法:
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 黄芩 柴胡 甘草 大枣 半夏 人参)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随证加减:
▪ 半里之热渐盛:心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 口渴 去半夏,加天花粉

循经上炎——咽干、目眩、心烦
胆热

犯胃失和——口苦喜呕、不欲食
证 苔薄白,脉弦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方解:
君:柴胡——疏散少阳之邪 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二者相伍,一散一清,和解少阳
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甘草 ——扶正祛邪,实里以防邪入
使:甘草——调和诸药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使用注意:
2.肝火偏胜,肝阴虚,肝阳上亢者不宜使用。 3.柴胡用量大于芩、参、草,否则会引邪入里。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组成:
青蒿钱半(4.5g)黄芩一钱半(4.5g) 半夏一钱半(4.5g)淡竹茹三钱(9g) 陈皮一钱半(4.5g)枳壳一钱半(4.5g) 碧玉散三钱(9g)赤茯苓三钱(9g )
疟疾、黄疸与内科疾病见少阳证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临床表现: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月经不调, 寒热有时。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主证病机分析:
伤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寒 气机阻滞——胸胁苦满、神情默默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使用注意:
邪犯少阳,寒重热轻者禁用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主证比较:
往来寒热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
小 柴 胸胁苦满
胸胁胀痛,胸闷
蒿 芩
胡 咽干目眩心烦 口苦,吐酸苦水,

汤 口苦喜呕 证
或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
胆 汤 证
苔薄白,脉弦 舌红苔白腻,脉滑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 主治及功效比较: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组成: 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6g)半夏半升(9g)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4枚)
功效: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
二者相伍,内清湿热,透邪外出
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竹茹——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佐使:枳壳、陈皮——理气化痰 碧玉散、赤茯苓——清热利湿, 引湿热从小便而解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证治要点: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闷, 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数。
趣味记忆法: 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 茯苓 青蒿 竹茹 半夏 碧玉散 枳壳 陈皮)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使用注意:
1.服本方后,一般是不汗出而病解,但也有 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去,胃气和降而 致。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 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 而汗出的“战汗”现象,此种情况虽属正盛邪 却,但也应严密观察,防其虚脱。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随证加减:
o胆热犯胃甚者,加黄连,苏叶; o湿重,加藿香,苡仁,蔻仁; o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 o若见黄疸则加茵陈、栀子、大黄以清热
利湿退黄。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解 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 疸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耳源性眩晕、 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 等属少阳热重、湿热痰浊内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