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b29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dff8a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b.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葫芦》教学设计1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一、自读──发现与探究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
它必然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
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留于课堂讨论。
因此在这一阶段,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
阅读必然伴随着发现和疑问,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说说都知道了些什么,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
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初读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
原来蚜虫不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讨论──理解与深化《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58fc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
本课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课件、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设计意图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蕴涵的事理。
3、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词品句,指导朗诵;2.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原因。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唱歌曲《葫芦娃》过渡:同学们,今天老师十分开心,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请看,这是谁呀?你们喜欢他吗?看过电视《葫芦兄弟》吗?现在我们一起听歌曲《葫芦娃》,会唱的一起唱!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七彩葫芦,漂亮吗?老师想把漂亮的葫芦送给我们的小朋友哦。
你们想要吗?想,好,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老师: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83b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b.png)
实物展示
展示葫芦和葫芦藤,让 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植
物生长的过程。
互动教学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等形式,增强学生之 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
果。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求。
PART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REPORTING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作业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 专注力、回答问题等,以此评估学生对课 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测试与考试
学生自评与互评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检测学生对课文的 记忆和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帮助 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习。
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具体的 指导和建议。
PART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REPORTING
反思内容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回顾教学过程,检查是否有效 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掌握了生字词,达到了预定的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 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是 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课堂互动情况
反思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情况,思考如何提高课堂 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 性格和情节发展。
写作练习
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 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 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案设计——《我要的是葫芦》
![语文教案设计——《我要的是葫芦》](https://img.taocdn.com/s3/m/03f7ee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8.png)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语文教案设计,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阅读、听说、写作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通过阅读《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1.熟悉中华文化中的葫芦兄弟故事,了解其深刻的道德含义;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技巧,培养其语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精讲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葫芦兄弟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2.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葫芦兄弟的动画片段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兄弟的故事梗概,并鼓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细节和道理进行猜测和思考。
2.具体步骤步骤1: 故事讲解和阅读教师讲解葫芦兄弟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转折和内涵寓意等方面。
让学生小组阅读原著,带着问题和思考指引来进行阅读,重点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道德内涵。
步骤2: 设计口语表达活动通过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进行演讲和表达,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就故事中的主题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
步骤3: 探究合作学习设计多种多样的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就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进行分析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步骤4: 书写与评价带领学生书写读后感,评价他们对故事内涵的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为下一次教学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有效反馈。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除此之外,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积极的能力储备。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内容【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三篇】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内容【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1a5d8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4e.png)
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谁可以给这个句子只改一个字意思不变?(指
2.“一字开花〞:给生字找伴侣,进行扩词。
答: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你认为这个人说的话对吗?(学生自由沟通)
3.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5.师:这个蚜虫和葫芦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了蚜虫为什么葫芦会落
左右结构的:“治、棵、怪、慢〞,写时留意左窄右宽,“木〞做偏
了,这时候,假如种葫芦的人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的什么?(生自由
得好吗?(好)你从哪里看出来?
中深深感受到对小葫芦的宠爱之情。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
(指生答,课件出示:细长的葫芦藤洁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第 2 页 共 10 页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A.指读第三自然段。
1.师;这么美的小葫芦,谁都宠爱,可是这些可爱的小葫芦后来变
B.师:除了邻居在乎,你觉得还会有谁在乎?(拓展理解叶子、葫芦
成什么样子了呢?(指答,齐读第四自然段)
也在乎)
2.师过渡: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缘由造成的呢?隐秘
叶子在乎,因为它的汁液正被蚜虫一点点吸取,它正慢慢枯竭。
从前有个人__________,葫芦长得___________。有一天,叶子上
②(出示图片)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可爱的小花。
_____________,邻居提示他____________。可他却觉得_________。没过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宠爱它们吗?那
同语气。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事物之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4a5bdb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6、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2、看投影,读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71db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识字。
2、理解课文,提高认识能力。
主要策略:以朗读为载体,以语感训练为突破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4课,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
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字(芦)他读的是第几声?(轻声)对了,这个字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板书:lu)其实这个字还有两个读音:lú、lǔ。
(板书)常用的读音是:lú,芦苇的“芦”,芦花的“芦”,芦席的“芦”。
在什么情况下读“lǔ”,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字典。
请同学们再读这个词:(葫芦)谁见过葫芦?给大家介绍一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简笔画)相机简介“葫芦”:“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简笔画)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
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
(简笔画)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大家读得很准确。
可是,你们知道吗,读句子的时候,强调不同的词,会表达不同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请大家强调“我”字:我要的是葫芦。
这样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别人要的是什么不清楚。
)下面请你们强调“葫芦”一词:我要的是葫芦。
这样读,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不要别的。
板书:不要别的)这两种读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得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来听听课文录音。
三、听课文录音。
你们说哪一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我要的是葫芦)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读法再读一遍课题。
按照这样的读法,那么我们学习这篇就必须弄清楚哪些问题呢?1、他不要的是什么?2、他要的葫芦得到了吗?四、自学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说课设计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说课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cc0bb2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9.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说课设计精选1.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设计之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这里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首先说说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课件)《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叶子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课件)葫芦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
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件)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是:1、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自己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教法与学法(课件)《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采用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
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人教部编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5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人教部编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5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2394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1.png)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 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 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葫、芦”等11 个生字,会写“棵、谢”2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4 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谜语,引入课题1. 课件出示谜语,猜一猜。
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
( 打一植物) 谜底:葫芦2.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知道了些什么呢?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找出答案。
(板书:我要的是葫芦)课件出示“葫芦”的图片,认识词语“葫芦”,指名读。
在这里“芦”读轻声。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Ⅱ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学生初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赛”,前鼻音“感、慢”,后鼻音“藤”,边音“芦”。
②课件出示文中的几个感叹句。
指导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好重音,语气强烈些,读好相应的语气。
(2)识记生字。
①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葫、芦、感、蚜、盯。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赛—寒盯—钉邻—领治—抬。
③同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3)课件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8f39a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4.png)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讲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不料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只顾葫芦,对叶子上的蚜虫置之不理。
后来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都掉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
设计理念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寓言类”故事的体验。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2.通过对比观察插图,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语:两兄弟,感情好,到哪都是手拉手,竖看就像数字8。
(打一植物)葫芦2.识记“葫芦”。
两个都是形声字,都是草字头,葫芦是一种像草一样的植物。
读好词语,注意轻声。
3.读课题,指导朗读。
谁要的是葫芦?(重读:我)我要的是什么?(重读:葫芦)二、初读课文,理清大意1.带上小任务,朗读课文。
A.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 我读懂了课文:课文讲了有个人种了(),他的葫芦叶子上爬着(),邻居劝他快(),他(),结果小葫芦()。
2.检测字词:A.读一读,说一说意思葫芦藤细长可爱蚜虫盯着自言自语邻居奇怪相机识记“藤”。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藤?(丝瓜藤、西瓜藤、南瓜藤)“自言自语”什么意思?谁能演示一下?B.填上合适的词语。
葫芦藤—(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葫芦花—( )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小葫芦—(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嫩嫩……)蚜虫一( )的蚜虫(害人、可恨、可恶.....)三、图文对照,梳理因果1.出示课本两幅插图,仔细观察,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2.其实这两幅插图正对应着课文的两个自然段,分别是第几和第几自然段呢?(第一和第四段)3.现在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段,读一读葫芦长得美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上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文档七篇
![二上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文档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7714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1.png)
二上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文档七篇二上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置之不理,邻居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密切联系,要联系的看问题。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同学,有一定的识字积累和阅读体验,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要明白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其中蕴含什么道理有一定困难,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反问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质疑,重视联系实际,重视鼓励评价。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葫芦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生字词语趣味读。
2.课题葫芦大声读。
【设计意图】:趣味读生字,可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1.初读课文,正音指导。
2.边听边想,概括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后来叶上长了,他不治,最后。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内容,走进课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一)看图比较,找出不同1.火眼金睛找不同,引导学生看图比较不同。
2.请同学回答,可从表情、叶子,葫芦上比较。
这两幅图为什么会不同呢?让我们赶紧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二)前后对照,明确提出问题1.一起认识可爱的小葫芦。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学生交流,课件突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dcfc5e27284b73f342501d.png)
《我要的是葫芦》示范课教学设计一、导入:谜语导入1、师:小小脑袋肚子鼓,能做乐器能装酒,远看就像大灯泡,走进从来点不着。
生:是葫芦师: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出示葫芦图)看,这就是葫芦,见过吗?你觉得葫芦怎样?(指名说可爱、用处多,漂亮)。
这是它的名字(出示“葫芦”两个字,并带音节),你能大声读出它的名字吗?葫芦的芦单个读第二声,放在词语中读轻声,跟着老师读,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发现了什么?(草字头,跟植物有关,葫芦是一种植物)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吧(课件出示课题)— 14 我要的是葫芦。
3、板书,齐声读课题。
师:刚才咱们看到的葫芦长得这么可爱(或者根据学生刚才说看到的葫芦怎样的回答的词语说),这篇课文中的小葫芦长得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按以下要求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第二遍读课文时想一想哪个自然段介绍了葫芦刚长出来时的样子?生读课文师:读完了吗?同学们刚才读得真投入啊,那么谁来告诉老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师:你找的很正确,请坐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葫芦刚长出来时的样子?生:第一自然段师:你能读给同学们听听吗?师:读得真流利,看来你的生字预习的很不错。
师: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出示图片)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葫芦藤在哪儿里?这位男同学,哦,葫芦藤在这,那你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记住藤这个字呢?生:藤也是草字头,跟植物有关的。
师:那你除了知道葫芦藤,还知道什么藤呀?生:西瓜藤、南瓜藤、葡萄藤。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跟老师读:藤,葡萄藤......同学们来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什么?生:绿叶。
师:还有吗?生:雪白的小花,小葫芦师:用文中的话回答完整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师:叶子可真多呀,这样又多又密才是长满了,你瞧,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喜欢他们吗?师:那谁来夸一夸?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师:嗯,你很喜欢它,你来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师:那你能不能像这样来夸一夸葫芦藤啊,叶子啊,小花啊,请你夸生:多么绿的叶子啊!多么雪白的小花啊!多么细长的葫芦藤啊!师:看,用上了课文里的词语来夸,是呀!只有葫芦藤,小花,叶子长得好,小葫芦才能长得好啊,现在我们能不能连起来夸一夸这棵漂亮的小葫芦。
部编版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定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84ada28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5.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定稿)【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寓言,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
本课时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规范书写汉字“盯”。
2.学习反问句。
3.明白叶与果之间的关系。
4.学会“注重结果,也要在乎过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反问句。
【教学难点】学会“注重结果,也要在乎过程”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十四课的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你们知道吗?葫芦不仅能做成乐器,还能装水、装酒,还可以制成许多精美的工艺品。
葫芦有这么多用处,怪不得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
2.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如果老师要强调,我要的是葫芦,不是别的什么,该怎么读?指名生读。
3.瞧,说这句话的人来了,现在一起去看看他的葫芦吧!二、感悟课文(一)品读“可爱”。
1.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一开始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啊?在文中找出相关句段。
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从哪里看出它的可爱?指名生答: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读,评价。
(长满了、雪白要重读,可爱、啊要重读)请可爱的女生读一读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
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挂在藤上的小葫芦迎风晃悠的可爱模样。
3.这个种葫芦的人喜欢他的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几天看一次够不够?不够!前天看了,昨天又去看,今天还要去,每天都要去!一天看一次够不够?不够!吃完早饭,去看一次,吃完午饭,又去看一次,下午散步,还要去看一次!一天要看几次!请活泼的男生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一句。
通过你们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这个人真的很喜欢他的葫芦。
(二)发现“蚜虫”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一些蚜虫,呀,不好,可爱的葫芦遭到了蚜虫的袭击!他的主人怎么想的?2.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觉得有几个虫子要不要怕啊?不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af61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3.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你喜欢什么?”妈妈问我。
“我可以要一个葫芦吗?”我问。
“葫芦?”妈妈说,“你想干什么?” “我想玩。
”我回答。
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看也没看我,就说:“好的。
” 我很高兴地跑到花园里耍起来,其它孩子都羡慕我的葫芦,但是他们的葫芦都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圆。
我拿着我的葫芦跑来跑去,我很自豪,我觉得我的葫芦是花园里最好的,我不停地秀琴那个葫芦有多么漂亮,多么好看。
我真的很喜欢我的葫芦。
可是,当妈妈忙完了做饭走出来的时候,她看见了我的葫芦,却很奇怪地问:“怎么了?这不是捏面人做的葫芦吗?你去买一个吧!” 我摇头,“我不要去买一个,这个葫芦是我最喜欢的。
” “是吗?”妈妈疑惑地看着我,“怎么会呢?” “因为这个是我自己捏的。
”我总是很爱我的东西。
教案课前导入1.游戏猜谜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猜谜能力。
2.看图片猜物品,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感受文本1.朗读《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文本。
2.观察图片,了解葫芦是什么样子的,并鼓励学生从图片中思考葫芦的特点和用途。
3.学生根据课文原文,口述自己看到的葫芦性质、大小、颜色等特点。
第二阶段:理解文本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想要一个葫芦?”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
3.教师帮助学生把观察、想象和语言相结合,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4.学生自由朗读文本,自我理解并理性发挥。
第三阶段:掌握语言1.学习相关词汇:葫芦、干、玩、羡慕、漂亮、捏、自豪。
2.学生分组进行词语小比赛,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增强记忆。
3.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的语言要素。
4.学生根据课文原文编排、运用相关语言进行书写、交流和表达。
第四阶段:活动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葫芦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ed72a0f705cc175527099e.png)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
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刘仲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0。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985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5.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及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好玩,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
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说,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
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渐渐变黄,最终葫芦都落了。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部编版学校二班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瘦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洁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观察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个邻居观察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惊奇,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渐渐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刘仲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学校二班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熟悉“葫芦”两个生字。
告知同学“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2、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伴侣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伴侣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观看课文插图,熟悉“藤”字。
观看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画诞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相互沟通记字方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7bf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还是字词教学,为了能落实这一重点。
在字词教学注意音形义的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葫”“藤”“邻”和“盯”是形声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盯”的偏旁猜猜它的意思,有意识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形声字的特点,因为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也是学习、记忆汉字的一种方法。
其中“邻”是一个特殊的形声字,在这节课中舍得花时间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
“哇”,仅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语气词,同时与前面学过的语气词联系起来,既学到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
换一换偏旁、编字谜等方式都在无形中交给孩子趣味性识字的方法。
二、教材解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
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
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三、设计思想本设计基于故事性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低年段阅读教学的关键,努力实现识字与写字、朗读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与指导朗读的巧妙融合,于情趣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言语表达的生长。
四、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
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盯”等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8cc6c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分角色蓝度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课文cd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教材简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我要的是葫芦》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课主要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课文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学生的理解。
全文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有个人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他每天都去看几次。
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长了蚜虫,可一点也不在乎,只盯着葫芦,希望它快一点长大。
第三自然段讲邻居劝他快点治虫,他认为自己要的是葫芦,蚜虫不用治。
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变多了,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本课,应该知道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葫芦生长过程,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本科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话讲葫芦藤上的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葫芦的藤、叶、花、果实的样子,抓住“细长”、“绿叶”、“小花”、“小葫芦”几个词语,图文对照理解二、三句话的意思。
这个自然段第一、二句话中的“葫芦”指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互生,心脏形,开白色花;第三句中的“葫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教学时要让学生区别。
“谢”在本课是脱落的意思。
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挂”字形象地刻画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可采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进行比较,体会用词的形象性、准确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38c6289eb172dec63b74a.png)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4.有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隐含的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引导看图,谈话揭题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展示葫芦图和带拼音的“葫芦”二字)师提醒学生注意“芦”在词语中的变调,读好轻声。
2、我们认识了葫芦,你们看,这又是葫芦的什么(指葫芦藤,待学生说对后)提醒读好“藤”的后鼻音,再指名读“葫芦藤”,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都是草字头。
3、揭题质疑。
①揭题: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葫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故事的题目叫“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读课题)②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4、过渡: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
1、学习提示①请用序号在文中标出共有几节。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预习时划出的生字多读几次。
③想想你是用什么好方法来记的跟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效果。
(1)谈话:小朋友学得真起劲。
接下来我们就来向生字挑战,好吗(课件出示)(2)检查读:①请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一读。
②认为自己最能干的同学,请到讲台桌前当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
③认为自己聪明的同学,请举手对老师、同学说说你记生字的金点子。
④师:现在,我们让生字宝宝来到课文中,向课文挑战,好吗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三、看图比较,找出不同(一)、看图说话。
1、展示挂图。
(第一节和第四节的插图)你们看,两幅图上都有叶子、葫芦和人,但你仔细看,会发现他们很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蚜虫把虫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
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懂得做任何事情
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1.能理解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同意思的两个句子的不同语气。
学习难点:
1.理解文章大意。
2.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
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同学们请看,这是什
么呀?(出示葫芦图,生:葫芦)葫芦的名字可好听了,谁来叫叫它?
2.师:你叫得真好听(出示生字卡片“芦”),这个“芦”字如果单
独出来,它应该念——(生:第二声),当它与“葫”成为朋友的时候,就是——(生:轻声),咱们一起来。
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呢?(生:都是草字头)3.是啊,草字头的字大多与各种植物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
一个与葫芦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生齐读课题)板块二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认真地来听一听这个故事,也可以跟着轻轻地读一读。
(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故事讲完了,好听吗?现在老师要带领你们去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啦!(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认真观察两幅图,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预设:○1人的表情不一样,第一幅图面带微笑,第二幅图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第一幅图是绿绿的叶子,第二幅图是枯黄的叶子,有的叶子上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第一幅图是挂在藤上,第二幅图是掉在地上。
板块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呢?为什么葫芦
都落光了呢?难道仅仅因为这些蚜虫吗?别着急,等学完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现在咱们走进葫芦园,去看看第一幅图。
2.(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自然段)指名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葫芦的生长过程是怎么样的?用上“先……然后……最后……”
句式。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手绘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
葫芦,并贴上相应词卡(长满绿叶、开出小花、挂小葫芦)4.(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出示图片,师评价朗读)
识字:“藤”,强调后鼻音,认识各种植物的藤,强化识记。
指导朗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这个葫芦藤上的叶子长得再茂盛一些呢?(强调“长满”一词读重音并稍拖音)
是啊,这么一读葫芦藤上的叶子长得越来越多了,还开出了——生:几朵雪白的小花(课件出示葫芦花图片)
(2)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课件出示小葫芦图)识字:“谢”,认识同一个字的不同意思。
小朋友快看,你们喜欢此时的小葫芦吗?(生:喜欢)
指导朗读:谁愿意把心中的喜爱读给我们听?(指名生读)
谢谢你,你读得真好听,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
我听出来了,你心中对小葫芦满满的喜爱。
这个葫芦藤上的葫芦长得多么——(生:可爱啊!)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些小葫芦吧,(课件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生齐读。
识字:“啊”,强调轻声,认识语气助词,拓展其他常见的语气助词。
(3)练习说话:
你能用上这个句式来夸夸葫芦藤、葫芦花或葫芦叶吗?
出示句式:多么()的()啊!
3.过渡:小朋友真会夸,从你们的夸赞声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真
喜欢小葫芦。
还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喜欢小葫芦呢?请你用横线把这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呢?(生:每天、看几次)“每天”就是“天天”
看一次吗?(生:好几次)
也许他早上(),中午()晚上()
指导朗读:可见,他很——喜欢小葫芦,那谁来当当这个种葫芦的人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葫芦的喜爱。
(男女生赛读)
板块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去看小葫芦,他多么希望他的葫芦长得越
来越多,他多么希望能在秋天有个好收成啊!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朋友们,请看(图片出示)
2.齐读: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识字:“慢”,强调前鼻音,结合偏旁,理解字义识字。
3.望着一个个落下的小葫芦,那个人心情怎么样?(生:可惜、伤
心、难过……)
是呀,那个人辛辛苦苦种的葫芦一天天变黄了,一个个落掉了,怎能不难过呢?大家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他的难过,他的伤心。
4.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听见那个人在不停地说:“这是为什
么?这是为什么呀?我的小葫芦怎么就落了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探讨。
板块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棵、盯、治、怪、邻。
2、观察结构和字形,前四个字均为左窄右宽,最后一个字左右均
等。
重点指导“棵”、“邻”,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书写,师提醒写字姿势,巡回指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