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4.4)活性污泥运行方式和曝气池工艺参数

合集下载

最新4.4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资料PPT课件

最新4.4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资料PPT课件
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 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 污泥的沉淀性也好。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 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
延时曝气
缺点:池体容积大,基建费用和 运行费用较高;
一般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系统
部分污水厂只需要部分处理,因此产生了高负荷曝 气法。--系统与曝气池构造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相同
特点:活性污泥处于生长旺盛期,有机物容积负荷 或污泥负荷高,曝气时间比较短,约为1.5~3.0h,一 般BOD5去除率不超过70%-75%,为了维护系统的稳 定运行,必须保证充分的搅拌和曝气,有别于传统的 活性污泥法,故常称改良曝气。
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主要特点: 将吸附、降解两个阶段分别控制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
进 水 回流污 泥
进 水
吸附池
二沉池


再生池
剩余污

分建式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再生段
吸附段
二沉池


回流污 合建式吸泥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剩余污 泥
混合液曝气完 成吸附
空气
本工艺开创于70年代 ➢一般平面呈圆形,直径约 16m,深度为50100m。 ➢井中间设隔墙将井一分为二或 在井中心设内井筒,将井分为 内、外两部分。 ➢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 促使液流循环。
出水
空气 提升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 主要特点: a.氧转移率高,约为常规法的10倍以上; b.动力效率高,占地少,易于维护运行; c.氧利用率高,有机物降解速度快,效果显著。 d.一般可以不建初次沉淀池 e.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 染。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全解课件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全解课件
鼓风机械曝气:采用鼓风装置将空气送入水下,用机械搅 拌的方法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混合,本方法 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
机械曝气:①曝气装置的转动,把大量混合因为以液幕、 液滴抛向空中,增大接触面,液面呈剧烈的搅 动状,将空气卷入;②曝气器转动产生提升作 用,使混合液连续地上、下循环流动,气、液 界面不断更新,将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液体内; ③曝气器转动,在其后侧形成负压区,吸入部 分空气。
dM / dt — 单位时间内通过界面扩散的物质数量; A — 界面面积。
曝气过程中的双膜理论基本论点: (1)膜两侧两相均处于紊流状态,紊流程度越高层流膜越薄。 (2)气液相主体的浓度是均匀的,所有的传质阻力只存在两层流
膜中。 (3)界面上不存在传质阻力。 (4)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液膜上。
设液相主体体积为V(m3),上式同除以V得:
微孔曝气设备
微孔曝气设备安装
2、机械曝气设备
(1)竖轴式曝气器
①泵型叶轮曝气机 a、叶轮外缘最佳线速度应在4.5~5.0 m/s的 范围内;b、叶轮在水中浸没深度应不大于40 mm,过深影响 曝气量,过浅易于引起脱水,运行不稳定;c、叶轮不能反转。
② K型叶轮曝气机 最佳运行线速度在4.0 m/s左右,浸没深度为 0~10 mm,叶轮直径与曝气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之比大致为1: 6~1:10.
推流式曝气池
平面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为5~10; 进水方式不限;出水用溢流堰。 横断面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1~2。 根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可分为 平流推移式 旋流推移式 完全混合曝气池
池形:圆形、方形、矩形
(三)气体传递原理
在曝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从气相传递到液相,是个传质过 程,由于物质传递是借助于扩散作用从一相到另一相的,故传质 过程实质上是个扩散过程,主要是由于界面两侧物质存在着浓度 差值而产生。

第4.4节活性污泥运行方式

第4.4节活性污泥运行方式

二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4.4.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又称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接触稳定法
1.工艺流程图:
2.工艺特点:
(1)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 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
(2)废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 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污泥, 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是小的。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 之和仍小于传统法曝气池的容积;
2。传统活性污泥法需氧与渐减供氧
4.主要设计参数
BOD负荷(Ns): 0.2~0.4 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Nv): 0.4~0.9 kgBOD5/(m3•d)
污泥龄(θc): 5~15(d)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1500~3000(mg/L) 混 合 液 挥 发 性 悬 浮 固 体 浓 度 ( MLVSS ) : 1500~2500
(2)由于水压较大,氧的转移率可以提高, 相应也能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3)曝气池竖向深度发展,占地面积较小。
4.4.8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深层曝气)
1.工艺流程图(图4-27)一般直径1~6m,深50~100m. 2.工艺特点 (1)氧转移率高,约为常规法的10倍以上; (2)动力效率高,占地少,易于维护运行; (3)耐冲击负荷,产泥量少; (4)一般可以不建初次沉淀池; (5)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
4.4.3 再生活性污泥法
•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变形。 主要特征:回流污泥先进入再生池进行曝气,充
分再生(进入内源呼吸后期,强烈饥饿状态), 活性强,再进入曝气池与进水混合。 可与曝气池合建,入如推流1/3廊道。
创造思路:保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需在二 沉池底浓缩一定时间,缺氧,活性受到抑制, 需恢复。

第四章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
对活性污泥法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分析得到结论:
废 水 中 的 有 机 物
残留在废 水中的有 机物
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
微生物能利用的有机物
微生物能利用而尚未 利用的有机物 (吸附量) 从废水中 去除的有 机物 微生物不能利用的 有机物 微生物已利用的有机 物(氧化和合成) 增殖的微生物体
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 微生物的营养食料;
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 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 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
→活性污泥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活性污泥系统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
一、基本概念与流程 二、活性污泥形态与微生物 三、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四、活性污泥法主要影响因素与控制指标
第二节 生物膜法
一、生物膜法概述 二、生物膜的形成及净化过程 三、生物膜法载体 四、生物膜法特征 五、生物膜反应器
Your site here
二沉池 曝气池 初沉池
初沉池
二期 曝气池 二沉池
活 性 污 泥 法 的 基 本 流 程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组成
1.曝气池: 2.二沉池: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 泥水分离
3.污泥回流系统: 确保曝气池内生物量稳定 4.曝气系统: 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同时起到 搅拌混合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净化污水的主要的第一的承担者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二承担者原生动物指示性生物原生动物通过显微镜镜检是对活性污泥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01mm原生动物钟虫小口钟虫草履虫盖纤虫肾形虫变形虫后生动物线虫轮虫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复习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老期培养时间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量的对数微生物量的对数培养时间总菌数活细菌数微生物生长曲线线死细菌数4

《排水工程》第4章 活性污泥法 第4-10节

《排水工程》第4章 活性污泥法 第4-10节

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四、氧化沟

当用转刷曝气时,水深不超过2.5m,沟 中混合液流速0.3~0.6m/s。
4.6 曝气的理论基础
dm K L A(cs c ) dt
dm/dt——气体传递速率; KL——气体扩散系数;
A——气液界面接触面积,m2
Cs,——液相氧的饱和浓度,mg/L; C——液相内氧的实际浓度,mg/L
解决污泥膨胀的办法
概括起来就是预防和抑制。预防就要加强管理,及时监测水质、曝气池污泥沉降 比、污泥指数、溶解氧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污泥发生膨胀后,要针对发生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制止措施: 当进水浓度大和出水水质差时,应加强曝气提高供氧量,最好保持曝气池溶解 氧在2mg/L以上; 加大排泥量,提高进水浓度,促进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以新污泥置换老污泥; 曝气池中含碳高而且碳氮比失调时,投加含氮化合物; 加氯可以起凝聚和杀菌双重作用,在回流污泥中投加漂白粉或液氯可抑制丝状 菌生长(加氯量按干污泥的0.3~0.4%估计),调整pH值。
一、活性生物滤池(ABF)工艺
塔高4~6m,设计负荷率为3.2kg/m3•d,去除率65%,塔的出流含氧率 达6~8mg/L,混合液需氧速率可达30~300mg/L•h。
二、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
A级以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污泥负荷大于2.0kgBOD5/kgMLSS•d),B 级以低负荷运行(污泥负荷一般为0.1~0.3kgBOD5/kgMLSS•d ),A级曝气池 停留时间短,30~60min, B级停留2~4h。
T 20 R K La ( 20) ( cs (T ) c )1.024 R0 K La ( 20) (cs 0)

18.水质工程学Ⅱ—活性污泥法 §4.3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工艺参数(2) §4.4 曝

18.水质工程学Ⅱ—活性污泥法 §4.3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工艺参数(2) §4.4 曝

3. 在气膜中存在着氧的分压梯度,在液膜中存在着氧 的浓度梯度,它们是氧转移的推动力;
4. 氧难溶于水,因此,氧转移决定性的阻力又集中在 液膜上,因此,氧分子通过液膜是氧转移过程的 控制步骤,通过液膜的转移速率是氧转移过程的 控制速率。
设液膜厚度为Xf(此值极低),则在液膜溶解氧浓 度的梯度为:
dC Cs C dX X f
vd
D
L
dC dX
(1)
vd——物质的扩散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断面上通过的物 质数量;
DL——扩散系数,表示物质在某种介质中的扩散能力,主要 决定于扩散物质和介质的特性及温度;
C——物质浓度; X——扩散过程的长度;
dC/dX ——浓度梯度,即单位长度内的浓度变化值
2.双膜理论与氧总转移系数KLa 以M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通过界面扩散的物质数量;以A表 示界面面积,则下式成立
d.池容积大,较能适应进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
缺点:池容积大,污泥龄长,基建和动力费用高, 占地面积也较大,只适用于要求较高而且又不便于 污泥处理的小型城镇或工业生产污水的处理。 六、高负荷法
又称短时曝气法或不完全处理法。 特点:负荷高,曝气时间短,处理效果较低,一般 BOD5的去除率不超过70%~75%,适合于处理对水质 要求不高的污水。
(Cs
C)
Kla——氧总转移系数,此值表示在曝气过程中氧的 总传递性,当传递过程中阻力大,则该值低,反 之则高。
为了提高dC/dt 值,可从两方面考虑: a. 提高Kla值。 b. 提高Cs值。 二、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污水中各种杂质特别是某些表面活性的K
对鼓风曝气系统Cs,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Csb

Cs
(

曝气池运行的四个参数

曝气池运行的四个参数

曝气池运行的四个参数曝气池MLSS或MLVSS:曝气池混合液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MLSS,才能维持好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每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都有其最佳曝气池的MLSS,比如普通空气曝池活性污泥的MLSS 最佳值为2g/L左右,而AB法工艺A段的MLSS最佳值为5g/L左右,两者差距很大。

一般而言,曝气池中MLSS接近其最佳值时,处理效果最好。

而MLSS过低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当MLSS过高时,泥龄延长,维持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动所需的溶解氧数会增加许多,导致对充氧系统能力的要求增大。

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会增大,阻力增大,也就会增加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电耗。

也就是说,虽然MLSS偏高时,可以提高曝气池对进水水质变化和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但在运行上往往是不经济的。

而且有时还会导致污泥过度老化,活性下降,最后甚至影响处理水质。

在实际运行时,有时需要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放的方式强制减少曝气池的MLSS值,刺激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活性。

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Velocity又称30分钟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

一般取混合液样100ml,用满量程100ml量筒测量,静置30分钟后泥面的高度恰好就是SV的数值。

由于SV值的测定简单快速,因此是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和质量的常用方法。

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等。

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SV的正常值一般在15%~30%之间,低于此数值区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

可少排泥或不排泥或加大曝气量。

高于此数值区,说明需要排泥操作了,或着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

也可能是丝状菌的作用使污泥发生膨胀,需加大进泥量或减少曝气量。

观测SV值时污泥的表观现象说明了什么:1、污泥沉淀30分钟~60分钟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

第四章 (4.4)活性污泥运行方式和曝气池工艺参数

第四章 (4.4)活性污泥运行方式和曝气池工艺参数

EP——动力效率:1KWh电能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以kgO2/KW· h
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原污水 回流污泥 处理水 空气
空气提升
图4-27 深井曝气
4.4.11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殷卡曝气法)
1.理论基础:气泡只有在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的氧转
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移动高度无关
dC 40 K L a 对比空气氧转移速率也提高了 5.5倍。 dt 7.2 KLa
2.特征 1) 氧的利用率EA=(80~90)%,而传统活性污泥法EA仅为± 10% 2) MLSS=4~7g/L,使Nrv↑ V↓ 3) SVI<100,一般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 剩余污泥量小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1--经预处理后的污水;2--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3--从曝气 池流出的混合液;4--二次沉淀池;5--处理后的污水;6--污泥泵 站;7--回流污泥系统;8--剩余污泥;9--来自空压机站的空气 ;10--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4.4.3
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回流的活性污泥由于在二沉池浓缩过程缺氧,代 谢功能和活性被抑制。将回流的活性污泥在再生池中 (可以单独设、也可以将曝气池分出一部分 1/2-1/4 作为再生池)曝气,恢复活性。由于再生后的活性污 泥活性强,反应加快,故总容积可以基本保持不变。
• 各种工艺技术的着重点包括: ①强化不同微生物的作用(群落),如高负荷、多级、 延时曝气等工艺。 ②提高氧的传质,降低能耗(纯氧曝气、深水曝气、 深井曝气以及浅层曝气等)。 ③节省占地(深井)。 ④保证出水水质(延时曝气、多级曝气等)。 ⑤活性污泥特性(吸附再生、再生以及高负荷活性污 泥法等)。 ⑥易管理与构筑物单元少,如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 泥法与SBR等。 ⑦利于污泥处置,延时曝气以及A2/0等。

第4章活性污泥4.5-4.7

第4章活性污泥4.5-4.7

应用实例:
香港中国染厂集团污水处理项目(2000吨/天) 上海豪泰皮革有限公司污水项目(1000吨/天) 河北玉田县华鑫纸业有限公司(5000吨/天) 河南浚县齐雪淀粉厂(1000吨/天)
山东栖霞源通果汁有限公司(5000吨/天)
3. 机械曝气
一般机械曝气包括表面曝气和淹没叶轮曝气。表面曝气用安装于曝
该工艺已在山东、河北、河 南、新疆、上海、香港等地
诸多工程中应用,总体造价
低,维护方便,取得很好的 社会和经济效益 .
在构筑物中实现多级A/O工艺
每条曝气链的气量可通过阀门 单独控制,整个曝气池中的曝 气链可以按预定的程序间歇曝 气或同时曝气,并根据DO探头 的数据控制风机的风量,实现 最佳的运行条件。
4).水力剪切扩散装置(hydraulic shearing diffuser) 主要有倒伞式和射流式两种。 利用水泵打入泥水混合液, 在喉管处吸入大量空气,空
气、泥水混合物剧烈混合搅
动,气泡被粉碎成雾状,在 扩散器内进一步压缩,氧迅 速转移到混合液中,从而强 化了氧转移过程。 射流曝气器的氧利用效率可高达20%以上,但其动力效率 不高。近年来由于泵性能的改进,能将动力装置和扩散装 置一体化,更有利于应用。
气池表面的表面曝气机来实现的。表面曝气机分竖式和卧式两种。
竖式:转动轴于水面垂直。装有叶轮,当叶轮转动时,使曝气池表面产
生水跃,把大量的水滴和水膜抛向空中,夹带空气回到曝气池,从而加快
复氧。表曝机叶轮一般淹没深度在10-100mm,可以调节。水深大,则所
需的功率也大。叶轮转速一般为20-100r/min。我国目前竖式表曝机主要 有泵型、倒伞型和平板型。
间,在工程上指:反应系统中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 c表示。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资料课件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资料课件
污泥处置与利用
探索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如 脱水、焚烧或土地利用,实现
资源化利用。
PART 05
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活性污泥的处置方法
脱水处理
焚烧处理
通过自然脱水或机械脱水的方式,将活性 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泥 饼,便于运输和处置。
将脱水后的活性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彻底 消灭其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同时实现 减量化和无害化。
连续培养驯化法
在连续运行的曝气池中培养驯化 活性污泥,通过逐步增加污水流 量和曝气量,使微生物逐渐适应 高浓度有机物。
接种培养驯化法
利用已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接种 培养,缩短培养驯化周期,提高 处理效果。
PART 04
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的日常管理
01
02
03
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活性污泥的生物 相、污泥沉降比、污泥指 数等指标,以评估其健康 状况。
填埋处理
土地利用
将脱水后的活性污泥进行适当的稳定化处 理后,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填埋,需确保 填埋场地的防渗措施和地下水保护措施。
经过适当的处理和稳定化后,活性污泥可 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土地改良和 修复,实现资源化利用。
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肥料利用
活性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有机 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园艺、花卉和农作物种植。
泥。
接种培养
将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接种 到曝气池中,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曝 气,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培养过程中的监测
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活性污 泥的生物相、化学需氧量(COD) 、溶解氧(DO)等指标,确保微生 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活性污泥的驯化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教学要求1)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反应机理;2)理解活性污泥法的重要概念与指标参数:如活性污泥、剩余污泥、MLSS、MLVSS、SV、SVI、θc、容积负荷、污泥产率等;3)理解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4)掌握活性污泥的工艺技术或运行方式;5)掌握曝气理论;6)熟练掌握活性污泥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某些兼性或厌氧微生物以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等交织在一起的呈黄褐色絮体。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实质:人工强化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分解和合成),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1)预处理设施:包括初次池、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主要作用是去除SS、调节水质,使有机氮和有机磷变成NH+4或正磷酸盐、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

2)曝气池:工艺主体,其通过充氧、搅拌、混合、传质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

3)二次沉淀池:泥水分离,澄清净化、初步浓缩活性污泥。

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或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使污水净化,但同时增殖。

为控制反应器微生物总量与活性,需要回流部分活性污泥,排出部分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是为了接种,排放剩余污泥是为了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或MLSS 恒定。

二、活性污泥的形态和活性污泥微生物1 活性污泥形态(1)特征1)形态: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椭圆状,在水中呈“絮状”。

2)颜色:正常呈黄褐色,但会随进水颜色、曝气程度而变(如发黑为曝气不足,发黄为曝气过度)。

3)理化性质:ρ=1.002~1.006,含水率99%,直径大小0.02~0.2mm,表面积20~100cm2/mL,pH值约6.7,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其固相组分主要为有机物,约占75~85%。

4)生物特性: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

(理解:自我繁殖、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资料课件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资料课件

05
活性污泥运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 案
活性污泥膨胀
原因
进水营养物质不足、污泥负荷过高、过度曝气等。
解决方案
调整进水营养物质比例、减少曝气时间、增加排泥量。
活性污泥上浮
原因
池内存在死角、曝气不均匀、出水堰出水太快等。
解决方案
改善池内水流状况、调整曝气量、降低出水堰出水速度。
出水水质超标
原因
进水中污染物含量过高、活性污泥老化、曝气不足等。
活性污泥法应用
阐述活性污泥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情况。
实际运行案例
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运行案例,包括 处理效果、运行参数、调试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运行案例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概述 对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的分布、规模、处理工艺等进行简 要介绍。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种类与作用
微生物种类:活性污泥法中主要包含细 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种类。
后生动物:消化部分固体物质,释放出 无机物。
原生动物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 机物。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参数与控制方法
运行参数 污泥浓度:保持曝气池中适宜的污泥浓度,一般为2000-5000mg/L。
污泥量来控制。
监测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 和生物需氧量(BOD),控制进 水的有机物浓度和曝气池的停
留时间。
04
活性污泥处理效率与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处理效率的计算方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效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处理效率 = (进水浓度 出水浓度)/ 进水浓度 × 100%
处理效率是衡量活性污泥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处理效率越高,净 化效果越好。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与工艺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与工艺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与工艺: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类型: 根据不同的反应器类型、曝气方式以及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可被分为3类。

这3类工艺之间是相互交叉的。

我们可以对这3种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从而组合出最佳的工艺。

一、反应器类型 二、供氧类型 三、负荷类型1.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传统法) 1. 传统曝气法 1. 传统负荷法2. 阶段曝气法 2. 渐减曝气法 2. 高负荷法3. 完全混合法 3. 纯氧曝气法 3. 延时曝气法4. 吸附再生法5. 生物选择器活性污泥法按混合方式分类: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循环混合式按供氧方式分类:鼓风曝气、机械曝气按运行方式分类:1.普通曝气法2.渐减曝气法3.阶段曝气法4.吸附再生法(生物吸附法)5.完全混合法等(加速延时曝气法)反应器类型1. 传统活性污泥法(1)工艺构型:传统曝气:(2)曝气池池型:长形,廊道形(3)流态特征:推流式(4)运行:水流一端进,另一端出,沿途曝气,推流前进(5)特点①吸附→减速增长→内源呼吸②处理效果好③不易污泥膨胀④供氧与需氧不平衡⑤耐冲击负荷能力差(尤其对有毒或高浓度工业废水) (6)改进:扩大污泥负荷范围:高、低负荷法;调整曝气池进水点位置: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法;改进曝气方法及技术:渐减曝气法、纯氧曝气法;改进曝气池池型及流态特征: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2. 阶段曝气法更准确地,该工艺又称为阶段进水工艺。

与传统法相比,该工艺曝气池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溶解氧消耗明显改善。

由于污水中含有抑制物质或浓度过高的现象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因此,阶段曝气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Q(1)型式:廊道式(2)流态:推流式(多点进水)(3)特点:①需氧和供氧较平衡②耐冲击负荷力强③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有利于二沉池的泥水分离。

3. 完全混合法或称带回流的CSTR工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因为:有更多的工业废水需要处理,使用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往往不成功,主要原因是进水端污染物浓度过高。

第四章好氧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好氧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好氧活性污泥法第四章好氧活性污泥法001.细菌是活性污泥在组成和净化功能上的中心,在曝气池混合液中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

1.微生物代谢的两方面,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都具有降解有机物净化废水的作用。

3.水温不仅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且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4.微生物代谢净化污水,要求BOD:N:P必须有适当的比例100:5:1。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有较强的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

6.曝气系统可分为鼓风曝气系统和机械曝气系统两大类。

7.污泥回流的目的是为维持曝气池内具有足够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微生物。

8.二次沉淀池除了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要浓缩和暂时贮存污泥。

9.好氧活性污泥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答:好氧活性污泥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有机营养物质、微生物、溶解氧。

10.污水的微生物处理法主要去除对象是什么?如何划分生物处理技术?答: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按参与代谢活动微生物的习性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大类,好氧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答: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放系统构成。

12.简述活性污泥法净化有机污水的机理。

答:有机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实质就是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摄取、代谢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1)初期吸附去除: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的初期,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即被大量去除,主要靠物理和生物吸附完成,是被微生物外面的大量粘液质吸附到细胞表面的过程。

(2)吸附到细胞表面的污染物,经数小时后,小分子直接进入细胞,大分子被水解后进入,或通过透膜酶进入,被摄取到细胞体内的有机污染物,在各种酶的参与下进行生化反应,由微生物通过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内源呼吸,被净化去除。

13.微生物生长繁殖曲线包含了哪几部分?答:微生物生长繁殖曲线,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数量、需氧量、微生物特性与有机污染物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该曲线包括四个阶段: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减衰增长期、内源呼吸期(自身氧化期)。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在近几十年来,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如普通曝气法、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降解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

1、传统活性污泥法⑴工艺流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是:经过初次沉淀池去除粗大悬浮物的废水,在曝气池与污泥混合,呈推流方式从池首向池尾流动,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连续完成吸附和代谢过程。

曝气池混合液在二沉池去除活性污泥混合固体后,澄清液作为净化液出流。

沉淀的污泥一部分以回流的形式返回曝气池,再起到净化作用,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⑵曝气池及曝气设备曝气池为推流式,有单廊道和多廊道形式,当廊道为单数时,污水进出口分别位于曝气池的两端;当廊道数为双数时,则位于同侧。

曝气池的进水和进泥口均采用淹没式,由进水闸板控制,以免形成短流。

出水可采用溢流堰或出水孔,通过出水孔的流速要小些,以免破坏污泥絮状体。

廊道长一般在50〜70m,最长可达100m,有效水深多为4〜6m,宽深比1〜2,长宽比一般为5〜10。

鼓风曝气池中的曝气设备,通常安置在曝气池廊道的一侧。

⑶活性污泥法系统运行时的控制参数主要控制参数包括:曝气池内的溶解氧、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

①溶解氧的浓度;②回流污泥量;③剩余污泥排放量的确定⑷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①优点: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有机物去除效率高,B0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 ;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②缺点:需氧与供氧矛大,池首端供氧不足,池末端供氧大于需氧,造成浪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电耗大;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阶段曝气法(多类进水法)针对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在池首过高的缺点,将废水沿曝气池长分数处注入,即形成阶段曝气法,它与渐减曝气法类似,只是将进水按流程分若干点进入曝气池,使有机物分配较为均匀,解决曝气池进口端供氧不足的现象,使池内需氧与供氧较为平衡。

4四、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方式1

4四、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方式1

SBR的运行周期 SBR的运行周期
这种运行周期是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的,以达到 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当然,在一个运行周期 内,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的体积、 混合液的浓度及运行状态都可以根据具体的进水水 质、水量,出水水质等作灵活掌握,进行有效的控 制和变换。
SBR系统
SBR一个运行周期的操作过程
b.CASS工艺的运行 b.CASS工艺的运行 与SBR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CASS工艺 在进水阶段不设单独的充水过程。而是在进 水的同时就进行曝气,当进水完毕时,曝气 也就结束。
c.CASS工艺的特点 c.CASS工艺的特点
⑴.在反应器的入口处设一生物选择区,并行污泥回流, 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的在选择区内经历一个高絮体 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系统中絮凝细菌的生长并提 高活性污泥的活性。使其快速地去除污水中的溶解 性易降解基质,进一步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 繁殖。 ⑵.可变容积的运行提高了对水质、水量波动的适应性 和操作运行的灵活性。 ⑶.良好的脱氮除磷效率。 ⑷.根据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采用多池串连运行,使 污水在反应器的流动呈现出整体推流而在不同区域 内为完全混合的复杂流态,不仅保证了稳定的处理 效果,而且提高了容积的利用率。 ⑸.工艺流程简单:土建投资低,无初沉池、二沉池及 较大规模的回流污泥泵站,用于生物选择区的回流 系统的回流比仅为20%。
①、在外沟中仅提供将BOD氧化并稳定所需的氧量, 保持DO浓度为0mg/L或接近于0mg/L,这样,即可节 省供氧的能耗,又可为反硝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在外沟中保持厌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聚磷菌又可 以进行磷的释放,以使它们在好氧条件下吸附污水 中更多的磷,达到除磷的作用。 ③、奥贝尔氧化沟的脱氮 根据硝化反应硝化原理,脱氮过程需先将NH3N在有氧的条件下转化成硝态氮,然后在无分子态氧 存在的条件下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这就要求在运 行中必须创造一个好氧和缺氧这样一个环境条件, 由于奥贝尔氧化沟特有的三沟DO浓度呈0—1—2的 分布,这正好创造了一个较好的脱氮环境条件。

活性污泥法-课件2

活性污泥法-课件2

(1)曝气设备的提水和输水作用,使曝气池内液体 不断循环流动, 从而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 不断吸氧; (2)曝气设备旋转时在周围形成水跃,并把液体抛 向空中,剧烈搅动而卷进空气;
(3)曝气设备高速旋转时,在后侧形成负压区而吸 入空气。
3.2机械曝气:表面曝气机
竖式曝气机 卧式曝气刷
曝气的效率取决于: 曝气机的性能 曝气池的池形
混合式)
YNr K d
(2)出水水质与污泥龄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全
K s (1 K d c ) Se c (Yk K d ) 1
(3)曝气池内微生物浓度与污泥龄的关系
对曝气池作有机底物的物料衡算:
底物的净变化率 = 底物进入曝气池的速率 - 底物从曝 气池中消失的速率
4、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a. 池内任一点F/M相同;b.进水一进入曝
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
一定的抵抗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强.);c.能够处理高
浓度的有机废水而不需要稀释. d.不存在供需氧的矛盾。

② 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
二、曝气方法与设备
曝气装臵,又称为空气扩散装臵,是活性污泥处理系
统的重要设备,按曝气方式可以将其分为鼓风曝气装 臵和表面曝气装臵两种。
1、曝气装臵的技术性能指标p139 ① 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
量(kgO2/kw.h);
② 氧的利用率(EA):又称氧转移效率,是指通过鼓
这类曝气机的转动轴与 水面平行,主要用于氧化沟 。
泵 形
倒伞形
平板形
泵 形
倒伞形
平板形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活性污泥质量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活性污泥质量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活性污泥质量作者/来源:管理员发表时间:2012-8-20 19:01:221.系统的工艺参数活性污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生物系统,描述这个系统的工艺参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足曝气池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浓度、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第二类是关于二沉池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二沉池内的混合液停留时问、水力表面负荷、出水堰的堰板溢流负荷、污泥层深度、固体表面负荷;第三类是关于整个工艺系统的参数,包括人流水质水量、回流污泥量和回流比、回流污泥浓度、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c以上参数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任一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参数。

(l)人流水质、水量人流污水量Q必须充分利用所设置的计量设施准确计量,它是整个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的基础oQ的计量不准确,必然导致运行控制的某些失误。

人流水质也直接影响到运行控制。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污水中的BODs,因此,人流污水的BODs必须准确测定,它是工艺调控的一个基础数据。

(2)回流污泥量与回流比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常用Q表示。

Q是活性污泥法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通过有效调节Q,可以改变工艺运行状态,保证运行的正常。

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人流污水量之比,常用尺表示R= Qr/Q (11 -1)保持R的相对恒定,是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

回流比R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加以调整。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R一般在250/0一IOOc}fo之间。

(3)混合液悬浮固体和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混合液悬浮固体是指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的浓度,通常用MLSS表示。

MLSS近似表示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的浓度,是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当人流污水的BOD增高时,一般应提高MLSS,即增大曝气池内的微生物量,来处理增多了的有机污染物c实际测得的MLSS是混合液的滤过性残渣,包括活性污泥絮体内的活性微生物量、非活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MLSS值实际比活性微生物的浓度值大。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

曝气池的类型
曝气池的分类:
根据曝气池内的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运行与 间歇运行两种; 根据曝气池内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 合式和封闭环流式三种; 根据曝气方式,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械曝气 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 根据曝气池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 形、方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 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 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
4.1 基本概念
• 活性污泥的发现
1912年开始,污水曝气产生悬浮状态褐色絮状 污泥 活性污泥组成: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 动物 1916年第一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 活性污泥法的实质: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 人工化和强化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A.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 ③ 稳定期: • 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 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 反应; • 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 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 • 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 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 • 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 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 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 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
其中固体物质的组成:
1)活细胞(Ma): 2)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 3)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 4)无机物质(Mii):
有机物 75~85%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污泥浓度
3.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 Ma + Me + Mi + Mii 单位: mg/L 或 g/m3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4)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 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体积,单位 mL/g。
沉淀污泥体积(ml / L) SV 10 SVI MLSS(g / L) MLSS( g / L)
如:SV=30%,MLSS=3000mg/ Nhomakorabea,SVI=?
城市污水:SVI=50~150mL/g,SVI反映污泥的沉降 性能和活性。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第三节 气体传质原理和曝气设备 第四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第五节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设计 第六节 二沉池 第七节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管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概述 1、活性污泥法产生过程(P100)
2、活性污泥组成 活性微生物(Ma,主体,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 (Mi)和无机悬浮物(Mii)。 3、活性污泥性状(P102) 粒径200~1000μm,比表面积20~100cm2/mL。 一般呈茶褐色,略显酸性,含水率99%左右,相对 密度1.002~1.006;具有凝聚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
4、活性污泥评价方法(P103) (1)生物相观察:观察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 量、优势度及代谢情况。 (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污泥浓度) 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质量, 包括Ma、Me、Mi、Mii。单位:mg/L或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包括Ma、Me、Mi。 MLSS、MLVSS都是微生物浓度近似值,MLVSS更接近 活性微生物的浓度。生活污水MLVSS/MLSS=0.7~0.8 (3)污泥沉降比(SV):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 淀污泥的体积分数,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可使用低压鼓风机,节省电耗,EP=1.8~2.6kgO2/KW· h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B
2
1
3
0.6-0.8 1/4-1/3B
2/3- 3/4B
2
3
0.6-0.8
B
1-空气管;2-曝气栅;3-导流板
1
1.穿孔管制成的曝气栅设在曝气池一侧,距离水面0.6-0.8m。 导流板促使水流环流。 2.可使用低压鼓风机,节省电耗,EP=1.8~2.6kgO2/KW· h
4.4.2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特点 1) 分段多点进水,负荷分布均匀,均化了需氧量,避免 了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剩的缺点 2) 提高了耐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3) 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图4-18)
1
运行方式
7
10 2
3 4
5
6 9 8
图 4-18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4.4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4.10 4.4.11 4.4.12 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多级活性污泥法系统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系统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殷卡曝气法)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Cs-C)=(4.4 ~4.7) × 9.2-2≈40mg/L
dC K La Cs C 7.2 KLa dt
dC K 2a Cs C 40K 2 a dt
∴纯氧曝气氧转移推动(Cs-C)比空气曝气氧转移的推动 力提高了(40/7.2)=5.5倍,同时纯氧曝气氧转移推速率
dC 40 K L a 对比空气氧转移速率也提高了 5.5倍。 dt 7.2 KLa
2.特征 1) 氧的利用率EA=(80~90)%,而传统活性污泥法EA仅为± 10% 2) MLSS=4~7g/L,使Nrv↑ V↓ 3) SVI<100,一般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 剩余污泥量小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最佳吸附时间
曝气时间
图 4-22
Smith 史密斯实验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运行过程
再生段 吸附段
4.4.5
1.长时间曝气 、 低负荷;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t V V tQ Q
2.特点 1) Ns非常小,只有0.05~0.10 kgBOD/kgMLSS· MLSS较高,达 d。 到3000~6000mg/L 2) 曝气时间t长(24h以上),污泥处于内源呼吸期,剩余污泥量 少且稳定,池容大 3) 出水水质好,对原污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需设初沉池,只 适合于小城镇污水处理(Q≤1000m3/d)。污泥不需进行厌氧 消化处理 4) 基建费和运行费较高
4.4.6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V V tQ Q
பைடு நூலகம்
1.短时曝气, 不完全处理活性污泥法 ; t
2.特点
1).曝气时间短(1.5~3.0h)。Ns高(1.5~ 3.0kgBOD/kgMLSS· d),η
BOD<(65~75)%,低。
2).池容小,出水水质不好
4.4.6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V V tQ Q
EP——动力效率:1KWh电能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以kgO2/KW· h
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原污水 回流污泥 处理水 空气
空气提升
图4-27 深井曝气
4.4.11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殷卡曝气法)
1.理论基础:气泡只有在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的氧转
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移动高度无关
1.短时曝气, 不完全处理活性污泥法 ; t
2.特点
1).曝气时间短(1.5~3.0h)。Ns高(1.5~ 3.0kgBOD/kgMLSS· d),η
BOD<(65~75)%,低。
2).池容小,出水水质不好
4.4.7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特点 1) 进水很快被混合、稀释。耐冲击负荷,特别适应于工业废水处理
(a)采用鼓风曝气装置的完全混合蜡气池 (b)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的完全混合曝气池 1--经预处理后的污水;2--完全混合曝气池;3--由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 ;4--二次沉淀池;5--处理后污水;6--污泥泵站;7--回流污泥系统;8-排放出系统的剩余污泥;9--来自空压机站的空气管道;10--曝气系统及空 32 气扩散装置;1014-表面机械曝气器
曝气池盖 氧
搅拌用电机
气体循环搅拌用空压 机 废气
原污 水 阻 流 板
混合液流 向沉淀池 搅拌叶 轮
回流污 泥
喷气管
运行方式1
运行方式2
图4-29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有盖密封式)
• 具体各种工艺的设计与参数见P131表4-7 ,具体总结如下: • a、 BOD负荷:一般BOD污泥负荷0.2~0.4,延时曝气法低 (<0.1),高负荷活性污泥法BOD污泥负荷>1.5,按p108图4 -7设计;而对特殊的深井曝气和纯氧曝气因氧的传质改善, 可以把BOD负荷设计在0.5~1.5之间。 • b、泥龄:对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以及深井曝气和纯氧曝 气工艺,其泥龄一般在5~15d,多数6~8d;高负荷活性污 泥法泥龄2.5d以下;而延时曝气则一般在20d以上。 • c、 曝气池混合液浓度(X):一般在3000mg/L左右。延时 曝气、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以及深井曝气略高。 • d、污泥回流比:一般在100%以下,多数在50%左右;而延 时曝气、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回流比在100%以上。 • e、 曝气时间:一般在8h以下,多数为4~6h。但延时曝气一 般在20h以上;高负荷工艺以及深井曝气工艺曝气时间很短。
0.6-0.8 图4-28 3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4.4.12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概述
空气 20℃ Po2=0.21atm Cs=9.2mg/L 当维持曝气池DO(C)= 2mg/L 则氧转移的推动力: (Cs-C)=9.2-2= 7.2mg/L 纯氧 Po2=(4.4~4.7)×0.21atm Cs=(4.4~4.7)×9.2mg/L
1--经预处理后的污水;2--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3--从曝气 池流出的混合液;4--二次沉淀池;5--处理后的污水;6--污泥泵 站;7--回流污泥系统;8--剩余污泥;9--来自空压机站的空气 ;10--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4.4.3
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回流的活性污泥由于在二沉池浓缩过程缺氧,代 谢功能和活性被抑制。将回流的活性污泥在再生池中 (可以单独设、也可以将曝气池分出一部分 1/2-1/4 作为再生池)曝气,恢复活性。由于再生后的活性污 泥活性强,反应加快,故总容积可以基本保持不变。
2) 池内水质均匀一致, N s 各点相同,
各部分工况几乎完全一致,可通过F/M来调整
F M
3) 池内需氧均匀,动力消耗小于推流式 4) 出水水质比推流式差,活性污泥易产生膨胀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3 4 5 1 2
2
10
10

3
4
5
1 9 (a)
7
6 8 (b)
7
6 8
图4-23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统
• 各种工艺技术的着重点包括: ①强化不同微生物的作用(群落),如高负荷、多级、 延时曝气等工艺。 ②提高氧的传质,降低能耗(纯氧曝气、深水曝气、 深井曝气以及浅层曝气等)。 ③节省占地(深井)。 ④保证出水水质(延时曝气、多级曝气等)。 ⑤活性污泥特性(吸附再生、再生以及高负荷活性污 泥法等)。 ⑥易管理与构筑物单元少,如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 泥法与SBR等。 ⑦利于污泥处置,延时曝气以及A2/0等。
运行过程
4.4.8
特点
多级活性污泥法系统
1) 当污水BODu>300mg/L,可考虑多级活性污泥系统。首级采用采 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为宜,可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
2) 当污水BODu<300mg/L,首级曝气池可采用推流式
3) 当污水BODu<150mg/L,不应采用多级
4) 处理水水质好,但建设费和运行费均较高
多级L=(R)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见(图4-24)
4.4.9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概述 1)亨利定律:C=H· P 式中:C——水中溶解氧饱和浓度 H——亨利常数 P——压力 dC 当P 水中溶解氧饱和浓度Cs K 2 aCs C 2) dt dC 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和有机物降解 dt 2. 深水曝气池 (有效水深7m以上) 深水中层曝气池(有效水深10m左右,空气扩散器在4m深处) 深水底层曝气池(有效水深10m左右,空气扩散器设在池底 要 使用高风压风机) 3. 优点:占地少DO高,利于微生物增殖和有机物降解。
2.优点: 处理效果好, BOD 90% 解决办法 3.缺点: 1)不适应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 因为是推流式,进入池中的污水和回流污泥在理论上不与池 中原有的混合液混合。∴水质的变化对活性污泥影响较大 2)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剩 3)Ns不高,曝气池V大,占地大 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图(图4-16)
再生曝气活性污泥系统见图4-20
4.4.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接触稳定法)
特点 BOD 1) 原理:有机物稳定分吸附和降解两个过程, 根据Smith的实验结果,初期吸附时间较短 (30~60min),BOD的降解过程长,可以把 这两个过程分开。即吸附与再生分别进行。 ∴整个池容小于普通活性污泥法 2)吸附时间较短,池容小。再生池只对回流 污泥再生,容积也教小。 4) 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3) 处理效果低于普通活性污泥法 5) 不宜处理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