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反贪述评

合集下载

我国反腐制度构建——以朱元璋反腐为视角完成稿

我国反腐制度构建——以朱元璋反腐为视角完成稿

我国反腐制度构建——以朱元璋反腐为视角纵观我国五千年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也伴随着腐败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是相伴而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同样,由于腐败的存在,反腐也相应而生。

与此同时,反腐治贪由来已久。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对贪腐痛恨之深者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

笔者借古思今,以明太祖朱元璋策划的“四大案”为视角,以治贪之理念、措施、特点、效果四个方面着手,反思当下,以期从法治角度对中国当前反腐体系的构建提出一些见解。

一、朱元璋治贪的理念——重典治贪朱元璋反腐的理念,就在于用重典、治贪官。

这一治贪理念的产生,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朱元璋的出身跟个人经历。

出身布衣的朱元璋,经历过元末贪官污吏之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元朝灭亡作出了这样的总结,其指出,元朝灭亡关键在于政治不清明,政治不清明主要因素是贪污腐败的蔓延;如果漠视贪污腐败行为,不对其进行惩处。

那么人民将无法生存。

1二是元朝灭亡的教训。

元朝灭亡末期,朝廷各级官员都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其丝毫不为民众着想,正是由于其每天只贪图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关心百姓的生产1[明]姚广孝.明太祖实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生活困难,不反省自己工作的得失,从而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

官贪吏污,......不知廉耻之为何物。

”2元朝吏治的腐败,法度失衡,最终让这个辽阔的王朝灭亡。

可见,朱元璋清醒认识到元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吏治跟法律的宽柔,这为他重典治贪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朱元璋治贪的措施明朝建立后,经济恢复,百废待兴。

一方面为了实现吏治廉明,另一方面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决心推行了一系列整顿吏治的治贪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修订重典在“乱世用重典”的治国理念下,皇帝朱元璋根据社会现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措施,严惩贪污腐败行为。

他在位期间就组织制订了《大明律》和《明大诰》。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为尽快让社会恢复生产,维持社会的稳定,命令当朝丞相根据前朝法律条文,并结合当前社会现状,出台制定了《大明律》,这是明朝第一部由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法律条文。

朱元璋:历史上节俭清廉反贪手段最狠的皇帝

朱元璋:历史上节俭清廉反贪手段最狠的皇帝

朱元璋:历史上节俭清廉反贪手段最狠的皇帝一代帝范,节俭成风朱元璋出身贫苦农家,不仅深深体谅农民生活的艰辛、物力的艰难,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带头倡导节俭。

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

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怵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

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朱元璋用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但他下令以铜代替。

主管这事的官员说,这用不了多少金子,朱元璋说,“朕富有四海,岂吝惜这点黄金。

但是,所谓俭约,非身先之,何以率天下?而且奢侈的开始,都是由小到大的。

”他睡的御床与中产人家的睡床没有多大区别,每天早膳,只有蔬菜就餐。

在朱元璋的影响下,宫中的后妃也十分注意节俭。

她们从不乔装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过几次的。

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一顿。

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用了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

”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

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朱元璋不喜欢喝酒,他多次发布限制酿酒的命令。

他不爱奢华,讲究实际。

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不要建造楼台亭阁。

为了让儿子们得到锻炼,他命令太监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由于他出身贫寒,从小没有读书的机会,从军后,到称帝晚年一直保持勤奋好学的作风。

作战之余,理政之后,他常常请儒生讲述经史。

经过几十年的刻苦自学,他不但能写手扎、军令,还能写诗作赋。

他终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懈怠,不腐化。

手段最狠的反贪皇帝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大家出了个题目: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将诞生的新王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高参刘基首先进言:“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

从_大诰_看朱元璋的反腐败

从_大诰_看朱元璋的反腐败

从《大诰》看朱元璋的反腐败杨国宜一、明初官场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明王朝建立以后,百废待兴,急需立法,进行必要的整顿;为此,朱元璋陆续颁布了四编《大诰》,计初编74条,续编87条,三编43条,武臣32条,总共236条。

这四编《大诰》非常具体地反映了当时吏治的真实情况,朱元璋毫不隐晦地把它公开亮相,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1、中央政府各部官员:利用职权,大搞歪门邪道,贪墨成风。

吏部,掌管人事大权,协助皇帝任免官吏,然而其长官陈敬、韩铎等人竟将各省选送上来的人员,“私下定拟职名”,企图“朦胧奏启”,骗取朱元璋的批准,从而使自己捞到某种好处 。

户部,掌管民政财政,主管钱粮物资,弄虚作假贪污受贿很多。

其侍郎郭桓大量盗占国库钱粮物资,赃款折合粮食达二千四百万担之巨 。

礼部,主管礼仪教育,任务在于维护礼教纲纪,然而本部官员千方百计“勾结内侍,盗出财物”。

兵部,掌管全国军政,某些官员在征兵时刁难军户,受财脱免;勾追逃军时接受“财物买嘱,不行起发”!;甚至开一张“路引”也索要一锭银子,最少要三贯∀。

刑部,掌管全国司法刑狱,所部官员“见利忘害,径受财而趋死”,只要给了钱,就可“纵囚自在”#。

有的犯人“无钱使用”,虽无大罪,可以保释,也不肯放归,“致令合家死者二十口”∃。

令人闻之侧目痛心。

工部,掌管宫廷官署修建,水利工程兴修,以及官府作坊管理和工匠征集调派等事。

他们管人、钱、物,弊端更多。

单以京城的修建为例,调来京城的工匠将近九万,其安家钱和每月食钱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工部官吏惟务贪饕”,常加扣克;“工满应放回还,不即与批,又行刁难,勒要贿赂,方才放归”;到家不久,又被征调,“得钱便放”;“无钱买嘱,终年被役。

”2、地方政府官员:违法乱纪,损公肥私,敲诈勒索,迫害百姓。

他们在征收赋税时,常在正赋之外,巧立名目,额外加征水脚钱、口粮钱、库子辨验钱、蒲篓钱、竹篓钱、沿江神佛钱等附加税%。

或提前催收,或到时怠收,故意刁难,千方百计进行科敛,盘剥百姓,将多收的钱粮,中饱私囊&。

闲谈朱元璋剥皮点灯治贪

闲谈朱元璋剥皮点灯治贪

闲谈朱元璋剥皮点灯治贪:我们知道朱元璋是最恨贪官的皇帝,朱元璋反贪绝对动真格,对贪官使用严刑酷法,剥皮点灯,无所不用其极。

但纵观大明276年统治,清官只有屈一指可数的海瑞,而贪官无数,就连万历首辅、著名改革政治家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时,还挖出20万两白银,称其为贪官也不为过。

好官也受贿,这是为什么?想当年,建国初期,朱元璋就非常动情地对大臣们说过这样的话:“朕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引酒过度。

凡民之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

故今严法禁,但遇官贪污蠹害吾民者,罚之不恕。

”这句话意思,是说朱元璋出身贫寒,受过旧社会剥削,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当然他这样说也不全是作秀,做了皇帝的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60两银子是什么概念,现代每克银价合人民币4元,一两500克银子合人民币两千元,60两银子就是人民币一万二,贪污受贿12000元就是死罪,这个反贪标准绝对算得上是史上最严。

同时,对于做官不做贪官要做清官,朱元璋还有一套自己的廉政理论。

他经常对那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官员们谆谆教导:“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

井虽不满,可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

若是贪污受贿,一旦事发,你就要受牢狱之灾。

家破人亡了,赃物都成别人的了!”后来,有御用文人将朱元璋的这套廉政理论无限解读,上升到了哲学高度,美其名曰“守井哲学”。

严刑酷法,“守井哲学”,朱元璋为反贪可谓煞费苦心,可是洪武时期,官员贪污受贿问题解决了吗?解决不了,就像朱元璋自己感叹地那样:奈何朝杀而犯。

早晨杀了一批,晚上又冒出好几批。

一个倒下了,十个站出来,十个倒下了,千百个站起来。

为什么?朱元璋不明白,我来解释:因为反腐倡廉,不是杀鸡儆猴的事,而是制度环境的事。

任何哲学、任何法律,都不能脱离现实行事。

在大明时期,实行的是封建保守型官僚制度,这种制度下官员的实际工资并不高,而官员生存与升迁却依然靠人身依附,再加上朱元璋以集权为能,明政府集权比之历代有过之无不及,政府官员“薪水有限、贪机无限”,所以官员贪污受贿是必需的。

朱元璋用最残忍的方式反贪未能阻止明朝的贪腐?

朱元璋用最残忍的方式反贪未能阻止明朝的贪腐?

朱元璋用最残忍的方式反贪未能阻止明朝的贪腐?本文导读:因为他出生贫苦,深知民众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因此他立誓要杀尽天下贪官。

他即位后不食言立刻在全国掀起反贪运动。

矛头直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贪腐官吏。

朱元璋规定对贪污六十两银子的官员杀无赦。

比如,当他发现御史宇文柱身藏十余封拉关系私托求进的信件之后,立即派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调查。

结果显示从中央到地方贪污腐败现像极其严重,他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官吏贪赃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网络配图并称;"从地方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朱元璋还向皇亲国戚开刀。

长公主附马都尉欧阳伦指使家奴周保率领商队私贩国家专营盐铁茶马,途经甘肃被巡检使查获,周保杀人灭口一案震动朝野,朱元璋要求严办。

长公主绝食以丈夫不回府将自杀相威胁,太子朱标给父皇下跪帮妹妹求饶,朱元璋仍要衣法查办。

朱标求母后去说情。

马皇后告诉皇儿,不该去找父亲,既然皇上决定按法查办,我也不好再讲。

只有你去找李长善传我口喻依法查办,李善长就有办法。

作为一个以农民起义起家的草根政权,明初这些苦出身的开国功臣们,在坐上了权力高位后,竟也跟着迅速腐化,各位开国勋贵们全在忙着甩开膀子捞钱,甚至和地方土豪劣绅勾搭连环。

中央各级高官,也是比着赛钻国家空子,比如著名的大明宝钞,每次发行都被中央衙门私自截留一百多万。

浙江百姓每年的摊派赋税,更多达七百种。

各省送交中央的税粮,竟然闹出了还在路上运输,就被沿途官员瓜分光的笑话。

初建的大明王朝,短短几年之间,竟就迅速腐化成贪腐王朝。

网络配图如果单看这几年明王朝的吏治,莫说未来的几百年社稷没影,亡国都绝非危言耸听:明朝建国的头三年,各地仅军户就逃亡四万多,大大小小的农民暴动三百多次——全是腐败惹的祸!他花了两年时间制定了整肃贪官的纲领—《大诰》。

在书中记录亲自审判贪官案例成果记录,书中阐述他对贪官的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

谈古代反腐皇帝明太祖

谈古代反腐皇帝明太祖

古代反腐皇帝明太祖元朝末年,朱元璋指挥自己的军队东讨西伐、南征北战,纵横捭阖间不觉荡平群雄、驱灭蒙元,建立了武功威震华夏的汉族政权。

作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强势,铁腕治理虽有猜忌、杀戮过重之嫌,但他确实架构、整顿出了一个制度相当完备的国家。

朱元璋做了十年皇帝之后,胡惟庸谋反案、蓝玉腐化案、空印案、郭恒贪粮案等特大案件相继爆发。

为处置这几个案子,朱元璋陆续处死了很多人,其中包括许多开国功臣。

有关这几起大案为什么会发生,是否只是屠杀功臣的借口,众说纷纭。

不管怎样,朱元璋倒的确是藉此巩固、强化了皇权。

但以朱元璋雄才大略,他显然是有着强烈而鲜明的社会理想的,以整饬官场某些不良现象为目的的“空印案”就是一个例证。

站在朱元璋的立场上来看,他的种种行动似乎也就很好理解了。

立有各类大小功劳的臣工纷纷骄奢贪淫,如果不对这样的表现不做任何惩处,那这个新国家的腐烂也就指日可待了。

朱元璋的问题在于,为了确保江山永固、人民幸福,他似乎把杀人游戏玩得过大、过于扩大化了。

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树了官场正气,澄清了吏治,此后很多年,明代官场的腐败现象确实是少见了。

朱元璋从骨子里对老百姓爱得深沉,他在反腐的问题上毫不手软,也绝无姑息和迁就。

应该说,朱元璋对腐败的深恶痛绝以及他采取的铁血手段和作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可谓是少而又少的。

所以,朱元璋虽然有比较明显的缺点,但在任何时代,他都应当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反腐皇帝。

新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像一样正确的对待人的私欲呢?怎样做好反腐呢?人会有私欲,那么在私欲面前,我们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善始善终完成党交给的使命,不辱入党时的铮铮宣言。

金钱的诱惑,让没能经得住风雨中的考验,从而走上背叛人民的道路。

就像剧中的腐败分子他们也不是天生的贪心之人,他们当中也不乏当年有抱负之人,他们也曾对党旗宣过“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但是在经济大潮中,他们未能抗过欲望的风浪,迷失了航向,翻船了。

探析朱元璋反贪反腐的现实意义

探析朱元璋反贪反腐的现实意义

探析朱元璋反贪反腐的现实意义明代初期,统治阶级内部腐朽不堪,官场贪污严重,吏治败坏。

明太祖朱元璋担心因此会引发社会动荡起义,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贪反腐措施,在各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而他所采用的这些措施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反腐斗争也有一定的启示。

标签:明太祖朱元璋;反贪反腐;现实意义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穷困苦,还是个孤儿,要过饭,当过和尚,对贫困的老百姓有一种共鸣只心,而对贪污官吏有着极其强烈的仇恨。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上下几千年,细读历史,政简刑清、官吏廉洁、生民乐业的时代,简直是黄钟大吕之音,少得可怜。

”(《吴晗选集》第271 页)明初的政治情况,就跟这描述的差不多。

朝廷内外,各地官吏贪污成风,地方豪强更是目无王法,吏治腐败到了一种极为严重的规模程度。

朱元璋深惧重蹈元朝大厦覆辙,为维护明王朝的长治久安,确保朱氏天下的万世之基,针对明初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采取了一系列反贪治赃的严厉措施。

对朱元璋反贪治赃之史实,不少专家学者曾进行过探讨研究。

本文深入分析朱元璋反贪治赃的做法、措施及经验教训,探析其中的现实意义,助于更好地坚持“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一丶立法、普法、执法三管齐下早在西吴政权时期,朱元璋就命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相刘基等主持编修律令,至明洪武初年刑部尚书刘惟谦修成《大明律》,其中对于贪赃的惩处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其刑罚程度也远超前朝唐宋法律。

如在《大明律》的《刑律》中专设《受赃》篇,设置官吏受财、坐赃致罪、事后受财、有事以财请求,在官求索借贷人财物,家人求索、风宪官吏犯贓,因公擅科敛、私收公侯财物,克留盗赃、官吏所许财物等十一条。

《大明律》“六赃”篇中监守监、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和坐赃四罪,均涉官吏贪腐,并规定“官吏犯赃不恕不赦”(《明太祖实录》,卷39)。

此外,朱元璋还别出心裁地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 年)发布《大诰》,“采辑官民过犯”以诰文形式颁行天下,实际上就是对当年重大贪腐案件审判情况作一次公示,以期天下官吏勿要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有多痛恨?

历史解密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有多痛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有多痛恨?导语: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极其充满争议的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一件尤其充满争议的大功业,便是那场终其整个执政生涯的反贪风暴。

对这件事,朱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极其充满争议的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一件尤其充满争议的大功业,便是那场终其整个执政生涯的反贪风暴。

对这件事,朱元璋的认真程度,却堪称前无古人,甚至创下了各种中国历史之最:最严苛的量刑标准,贪污六十两白银就是死刑,受贿一百二十贯就是充军。

最残暴到酷烈的多种刑罚,从凌迟处死到扒皮塞草,再到砍手砍脚劳动改造,可谓耸人听闻。

洪武十五年,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府勾结,采取预先空白报表盖印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数额贪污财物。

朱元璋发现后,立即将各地衙门管印的长官全部处死;副长官打百棍边疆充军。

第二年,刑部尚书开济接受一死囚家贿银万两,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

他还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钱物,并导致一家二十口人全部自杀的悲剧。

这些大贪官都被朱元璋斩首。

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王志把征兵之机当作生财之道,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袭军户所送贿银达二十三万两。

朱元璋把他也送上断头台。

洪武二十五年,户部尚书赵勉伙同老婆内外受贿十几万银两东窗事发,结果夫妻二人双双成了刀下鬼。

在反腐肃贪的问题,朱元璋从不含糊,即便是对自己培养的干部的问题也从不姑息迁就。

为了培养和提拔新生力量,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国子监,为没有入仕的年轻读书人提供升迁机会。

他对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厚爱有加,还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

然而,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他派出大批进士和监生下生活常识分享。

说说朱元璋的反腐与搞腐

说说朱元璋的反腐与搞腐

就 渐招 募 了很 多 乡民,还 通过 招 降 、 带 吲 滁 州 。 朱 元 璋 赶 到 和 阳 , 严
放 使 俘 鸣 、 劝等方法 , 规 收编 了 许 多元 整 军纪 , 归 女 人 , 家 人 团 聚 ,
匦 亟

迁的人 , 李文忠 、 愈■ 人, 如 邓 则

. ■
派 大 臣到各 地 考察 官 吏 .还 亲 自
官 员说 : 予 今 命 汝 等 为 牧 民 之 亦 不得 假公 济私 , 政 害 民 。” “ 蠹 他
官 , 民 所 出租赋 为 尔等 俸 禄 . 以 尔
封高级 爵位
正 因 为 朱 元 璋 严 格 治 军 整
当勤于政 事 , 尽心 于民 。……毋或 接见 各 地朝觐 的官 员 .对 于他 们 尸位 素餐 , 冒贪坏法 ” 武十年 . 洪

说i 末元璋的 反腐与搞 腐
一 周 国全
不 少有 关民 主法冶 、 反腐 倡廉
“ 民大悦 ” 人
的 文章 中谈 到明 朝 开 国 皇帝 朱元
璋 。有 的文 章以 朱元璋 为例 , 谈论 我国 的政 治生 活和政 .- , : .I 见仁 z .度  ̄ 见智 , 各抒 己见 。我 也想从 朱 元章 反腐与搞 腐 的得 失经 历 中 . 谈看 谈 到 的几个 问题 . 也许 对我们 的反腐
然 ” “ 心 悦 服 ” .人 。 朱 元 璋 治 军 的 再 一 特 点 是 赏
1 饬 军纪 . 整
朱元璋 二十 五岁弃僧从 戎 .
朱 元 璋受 郓 予 兴 之命 初 任 “ 兵 ” 总
洪 17 ) 投 到 以 郭 子 兴 为 头 领 的 反 元 部 去 增援 和 阳 先 到和 阳的 是 郭 子 罚严 明 。 武三年 (3 0 大 到元朝 河

贪欲乃万恶之源:看明太祖朱元璋如何反腐

贪欲乃万恶之源:看明太祖朱元璋如何反腐

贪欲乃万恶之源:看明太祖朱元璋如何反腐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反贪运动开始的时候,他规定了凡有人贪污六十银两的,就要剥皮食草,还要摆在衙门前示众。

这一规定再此看来已经残酷至极了,但是他后来公布的政策却更为极端:“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都杀!”。

他对待贪污行为,是宁肯杀错一千人,也不肯放过一个贪污之人。

他还规定了,凡是有贪污的行为,都必须经过层层的调查,寻根究底,直到把全部案情弄清,将贪污腐败之人一网打尽为止。

当然朱元璋反腐也知道光没有监督也是不行的,于是他设立了监察机构,从朝廷到地方处理事情之严厉,权力之大,都是历代前所未有的。

在中央朱元璋还设立都察院,将刑、检、法职等都集于一身。

不久后又设置六科给事中,专门检举揭发六部中的贪官污吏。

在地方上,除了有朝廷亲自派遣的御史之外,还在各省地设立了按察司,专门掌管监察之职;后来又设立了巡抚制度,由朝廷亲信监察地方官员。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之后,朱元璋的反腐的制度也随之偃旗息鼓。

而后来非常讽刺的是,朱元璋死后不久朱家叔侄便因为争夺最高政权而大打出手;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规定太监不得干涉朝政,甚至不允许太监识字,他的子孙们却不断地纵容刘瑾、魏忠贤等阉党捣乱朝政、使朝堂腐败得一塌糊涂。

朱元璋名言朱元璋是我国古代元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也是伟大的皇帝,出身布衣,参与反元斗争,朱元璋在位期间也写了很多的名言警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朱元璋名言里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前半句是“笑天下可笑之人”,后半句是“骂天下可骂之人”。

这是他说的,但又不太像座右铭。

朱元璋的自私是毋庸质疑的,由于对人不信任,使他不分功臣有没有忠心,不看功劳有多大,不顾有无情谊,把凡是在朝廷之上有一点威信的功臣不由分说的全部杀掉,由此可看出他因为自己的私心对待别人是那么的毫不留情。

打天下他总是很有攻略策谋的,很宽大的,因为需要他们为自己服务的,一得到天下之后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帝王一般都会有些肚量的,但他却是历史上少有的非常自私的开国帝王。

试论朱元璋的综合化反腐措施

试论朱元璋的综合化反腐措施

摘要: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也是明朝对贪腐问题打击力度最大的一位皇帝,反腐措施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对于研究当代反腐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贪腐;法律;制度作为穷苦人家长大的朱元璋,少年时期的穷苦经历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他对于普通百姓怀有高度的热忱和关怀,对于官吏具有严重的不信任感,在处理腐败问题上,多元化方式并用并且将其放在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

在登基后不久他便采取诸多措施来抑制腐败问题,深层次分析,这些措施涉及法律制度,机构设置以及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不但在封建社会其综合性具有深远的开创性意义。

一、抑制贪腐的指导性思想――重典治国与明刑弼教在诸多措施中,首先值得研究的是朱元璋的“吏治”思想,这是其一以贯之的指导性方略,在其综合化措施中具有全局性作用。

总的看来,朱元璋抑制贪腐中的思想方针主要有两个,其一为“重典治国”,其二为“明刑弼教”。

所谓重典治国,即以“严苛的法律和刑法来治理国家”,是传统法家的重要观点。

先秦时期,商鞅率先提出“重罪”思想,认为,刑罚只是对已完成犯罪的惩处,而预防犯罪的办法就是对轻微犯罪施以重罚,从而使人们处于利害得失考虑而不敢犯罪。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而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未乱也”①此后,韩非子将其进一步理论化,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故,使民知之”,出于使臣民畏惧的考虑,朱元璋将其加以吸收利用,成为整顿贪腐的重要思想。

朱元璋认为,“通过重刑的处理,等到社会秩序的稳定,统治基础牢固,即局势从“乱世转为治世之后,就应该相应的改变重典治国政策,采取较轻的刑法来治理国家,“屋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重世轻也”②所谓“明刑弼教”,出自《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意指用刑法晓谕人民,使人民都知道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事实上,在董仲舒大一统思想中提出“三纲五常”逐渐被重用后,明刑弼教思想受到长时期的冷落。

极度严厉的朱元璋是如何反腐的

极度严厉的朱元璋是如何反腐的

极度严厉的朱元璋是如何反腐的
朱元璋反腐其实指的就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反 ... 反 ... 的事情。

朱元璋自幼出身贫寒,对政治 ... 行为很厌恶,所以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 ... 官员采取了史上非常之严厉的措施来惩贪。

在反贪运动开始的时候,他规定了凡有人 ... 六十银两的,就要剥皮食草,还要摆在衙门前示众。

这一规定再此看来已经残酷至极了,但是他后来公布的政策却更为极端:“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都... !”。

他对待 ... 行为,是宁肯 ... 错一千人,也不肯放过一个 ... 之人。

他还规定了,凡是有 ... 的行为,都必须经过层层的调查,寻根究底,直到把全部案情弄清,将 ... 之人一网打尽为止。

当然朱元璋反腐也知道光没有监督也是不行的,于是他设立了监察机构,从朝廷到地方处理事情之严厉,权力之大,都是历代前所未有的。

在中央朱元璋还设立都察院,将刑、检、法职等都集于一身。

不久后又设置六科给事中,专门检举揭发六部中的贪官污吏。

在地方上,除了有朝廷亲自派遣的御史之外,还在各省地设立了按察司,专门掌管监察之职;后来又设立了巡抚制度,由朝廷亲信监察地方官员。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之后,朱元璋的反腐的制度也随之偃旗息鼓。

而后来非常讽刺的是,朱元璋死后不久朱家叔侄便因为争夺最高政权而大打出手;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规定太监不得干涉朝政,甚至不允许太监识字,他的子孙们却不断地纵容刘瑾、魏忠贤等阉党捣乱朝政、使朝堂 ... 得一塌糊涂。

2019-朱元璋惩贪-范文模板 (9页)

2019-朱元璋惩贪-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朱元璋惩贪篇一:朱元璋反贪述评朱元璋反贪述评学生姓名:郭海南学号:201X020201X2政法系历史学专业指导教师:王国民职称:副教授摘要:明初朱元璋为整顿吏治而进行的反贪斗争,在中国历史上是很著名的。

他在反贪斗争中,采用思想教育,重视立法,加强监察,提倡俭约等种种做法,对当前我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元璋;反贪;措施;反思;经验教训;Abstract:The early Ming emperor to rectify the official to conductanti-corruption struggl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s very famous. His anti-corruption struggle, the us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ttention to legislation,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promoting and frugal and many others in the practice, on the current depth of our party has made fighting corruption Reference.Key Words:Emperor;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reflection; lessons learned;前言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余年,一直旗帜鲜明地将反贪作为其治国的一项基本方略,且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贪措施体系。

朱元璋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惩治贪官污吏态度最坚决、手段最残酷、效果最明显的皇帝。

后代历史学家充分肯定了朱元璋反贪的成效:“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

朱元璋惩贪 读后感

朱元璋惩贪 读后感

朱元璋惩贪读后感最近读了关于朱元璋惩贪的一些历史资料,感触颇深。

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皇帝,对贪污腐败那可是零容忍。

他出身贫苦,深知百姓被贪官欺压的痛苦,所以登上皇位后,便铁了心要整治官场的贪腐之风。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群官员原本还想着在新朝里捞点油水,结果发现新皇帝的眼睛就像鹰一样,死死地盯着他们。

朱元璋的手段那叫一个狠,一旦发现贪污,不管数额大小,绝不轻饶。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个小县令,就因为贪污了几匹布、几斤粮食,被朱元璋知道了。

这要是搁在其他朝代,可能也就打几板子,罚点钱了事。

但在朱元璋这儿可不行,直接下了大狱。

这县令在牢里那是哭天抢地,后悔不已啊,可朱元璋根本不为所动。

为啥?因为他知道,今天放过这几匹布、几斤粮食,明天就可能是成箱的金银、大片的土地。

朱元璋还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来对付贪官。

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就要被砍头。

这六十两银子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那些贪心的官员来说,诱惑还是很大。

结果呢,不少人就因为这六十两银子丢了脑袋。

而且啊,朱元璋不仅仅是杀头了事。

他还想出了很多让人毛骨悚然的惩罚方式。

比如说“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来,里面填上草,然后放在官衙门口示众。

这招可太狠了,路过的官员看到那恐怖的景象,脊梁骨都发凉,哪还敢有贪污的心思。

再说说那些被查处的官员家里。

一查抄,金银财宝堆得满屋子都是,有的甚至比国库还富裕。

老百姓看到这些,那是又气又恨。

气的是这些官员的贪婪无耻,恨的是自己的辛苦劳作都被这些蛀虫给糟蹋了。

朱元璋这么大力惩贪,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他统治的那段时间,官场风气确实好了不少,老百姓的日子也相对安稳了一些。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为啥贪污屡禁不止呢?难道这些官员不知道朱元璋的厉害吗?我觉得,还是贪心在作祟。

人的欲望有时候就像个无底洞,一旦打开了,就很难再合上。

看看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贪污腐败仍然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我们的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打击贪污,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读明史思考二朱元璋为何无法肃清贪官?

读明史思考二朱元璋为何无法肃清贪官?

读明史思考二:朱元璋为何无法肃清贪官?朱元璋是一位传奇的皇帝,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所以朱元璋成为皇帝非对贪官是尤其痛恨,在反贪方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元璋反贪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朱元璋杀贪官的数目巨大朱元璋杀了多少贪官?我查了资料,具体数字很难准确,有人认为朱元璋杀了6万个贪官,还有人认为,在朱元璋手里因腐败问题被杀的官吏在10-15万之间,其中有些是被株连冤杀的。

由于明朝的官民比例比今天要低,就算只杀了6万个贪官,从比例上也够高的。

二是朱元璋杀贪官的手段极其严酷朱元璋为威慑贪官,认为轻易处死太便宜贪官了,所以特别针对贪官制定了很多酷刑,例如凌迟、枭首、诛族。

此外还有用开水烫、用铁刷“洗刷刷”、抽肠、脸上刺字、割鼻子、阉割、挑膝盖等等,还有剥皮实草。

所谓“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里面填上草。

还有就是对贪官的凌迟处死,基本上都超过1000刀,最多超过3000刀,一次凌迟要延续几天,真的是千刀万剐。

三是明朝监督制度是非常完善其一有完善的法律和机构监督。

朱元璋制度严格的法律制度,设立一系列的监察机构。

在中央有都察院,有御史行使监察权,在地方明代有巡按御史、巡抚和提刑按察司三套监察系统并存,它们在机构上互不隶属,又相互制约,从而组成一个非常严密的监察网络。

严密的监察网使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员始终处于监察之中。

其二有群众监督。

朱元璋规定普通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 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 送京治罪, 而且路上各检查站必须放行, 如果有人敢于阻挡, 不但要处死, 还要株连九族。

其三最为恐怖的是有特务监督。

朱元璋肃贪的主要线索还来源于他专设的耳目, 有专门的特务机关,这些人遍布全国各地。

大臣家晚上请的什么客,作的什么诗,皇帝也是一清二楚。

朱元璋史无前例的“反腐败运动”,从总体效果上来看,不可否认,改善明朝初期官场清廉的风气,使明朝吏治清明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朝仁宗宣德年间,达百余年。

但是通过这种残酷手段最终杜绝了腐败吗?恐怕答案是否定。

朱元璋惩贪肃贪手段与反腐倡廉失败的反思

朱元璋惩贪肃贪手段与反腐倡廉失败的反思

朱元璋惩贪肃贪手段与反腐倡廉失败的反思朱元璋与反腐倡廉明代皇帝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的故事广为流传,他做得尽管有些矫枉过正,但的确收到了明显成效,起到了整肃的效果。

在宣扬廉洁方面,他亦有出色的表现。

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下令设专人每天五更时在樵楼上吹起号角,并高唱:“为君难,为臣又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更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又难,难也难!”为了防止功臣们居功自傲,朱元璋特令工部制造了一种申诫公侯铁榜,对他们可能发生的各种不法行为逐项规定了处罚标准。

洪武18年前后,朱元璋将自己编写的四本诰书印发给各位官员,让他们认真学习,引以为戒。

洪武25年,他又亲自编写了《醒贪简要录》,亲自在奉天门向百官宣读,并颁布中外。

每次诛杀贪污受贿的案犯时,朱元璋都要下令刑部将其罪行印发至各级衙门,广为张贴,还下令官员都要到刑场观斩,以受教育。

他还经常表扬并越级提拔清正廉洁的官员,以树典型。

陶后仲在福建任按察使时,惩治贪官数十人,尽除宿弊,抚恤军民。

朱元璋下令对其大力表彰。

某官员曾向河南按察司佥事王平行贿,王平反而将其抓起来送审。

朱元璋得知后,嘉奖了他,并提拔他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对于能善始善终的循吏清官,朱元璋不仅给予重赏,还为他们修建府第;清官寿终时,朱元璋还亲自为其撰写祭文,以彰其德;他还命人将清官廉吏的事迹列入《彰善榜》、《圣政记》中,让其千古流芳……正因为朱元璋下狠心反腐倡廉,明朝初期才出现了一批如陶安、陶后仲、郑士元、方克勤那样的清官,使得明初的政治清明,深得老百姓的拥护。

朱元璋反腐倡廉的特点在我国历史上,反腐决心最大、力度最强、办法最多、惩处最严的,莫过于明朝朱元璋了。

但事实证明,他的许多做法,并未取得预想效果,并未有效遏制贪腐,直落得个反腐越反越腐的结局。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应当可以从中找到些规律性的东西,足以使我们引以为戒。

朱元璋在立国之初,清醒地认识到,正是由于元代晚期吏治的极端腐败才给了自己以推翻旧朝、建立新朝的机会,而他自己的天下,绝不能重蹈元朝覆辙。

朱元璋的反贪措施和明律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的反贪措施和明律的相关内容

明初反贪措施概述摘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鉴于“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的教训,在建国伊始,即立法严禁,惩治贪赃之弊。

他从道德教化、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三方面入手,采用礼法并用、从严从重等措施澄清吏治,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生的明政权。

其反贪倡廉的措施虽有局限性但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朱元璋反贪倡廉监察制度大明律重典治世一教育劝诫,率先垂范朱元璋在反贪倡廉措施中不仅对各级官吏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劝诫,还注重在普通百姓中进行普及法律教育。

这些措施起到了预防禁戒的作用,是朱元璋反贪的重要手段。

1.加强对官员和贵族的法制教育在《大明律》里,明确要求各级官吏精研熟读《明律》,能够运用它明确公正地决断事务,并把这一能力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之一:“若有不能讲解,不晓律意者初犯罚俸钱一月,再犯笞四十,三犯于本衙门递降叙用。

”朱元璋不仅注意对官吏的教育,更注重对他的皇位继承人——太子的节俭清廉意识的培养。

吴元年冬太子随朱元璋到郊外观看祭典,朱元璋就命令随从带太子到附近农民家里,看农民生活起居所用器具及衣物,使他体会农民生活的不易。

2. 在民间普及法律教育在加强对官吏进行廉洁教育的同时,朱元璋在民间也进行了普及法律的教育。

他要求乡村的私塾,也要由老师讲解教授《大明律》内容。

并把《大明律》和《大诰》内容纳入科举考试,这样,朝廷律法与儒家经文一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从法律和道德方面进行了约束。

他规定每年的正月,十月,各级官吏都要召集士大夫向百姓宣讲律令。

并于洪武五年,下令各府州县的乡里设亭宇等类建筑物,称申明亭,将犯罪者的罪行及对其惩罚公布于众,用以劝善惩恶。

此外,朝廷的法令,亦在亭中公布。

在信息不发达的明代,设置遍及乡里的申明亭,成为一种基层普法宣传基地,使朝廷法令得以普及之外,百姓对朝廷严惩有罪官员也有了更为形象和深刻的认识。

3.率先垂范朱元璋首先意识到身为皇帝,在行动中具有表率作用:“人君主宰天下,辨邪正,察是非。

评朱元璋重典惩贪

评朱元璋重典惩贪

评朱元璋重典惩贪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皇帝之一,在治理国家方面非常重视惩治贪污腐败。

他在位期间,通过各种手段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打击贪污腐败现象。

首先,他建立了厚重的法制体系,明确规定了官员们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义务,同时采取了“以严刑峻法治罪”之策,对贪官污吏进行惩治,以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其次,他对官员的任用和晋升确立了一定的规则,推崇能者为官,避免了亲戚朋友之间私人交易和权力积累。

最后,他注重官员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推崇廉政和勤政,建立了官员考核制度,以此鼓励官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在服务人民的同时避免了个人得失的侵染。

可以说,朱元璋的重典惩贪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中国的政治道德水准,塑造了秉持信仰、务实正义的官僚形象,也成为中国古代廉政传统的一部分。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反腐狠手段 对贪官实行剥皮示众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反腐狠手段 对贪官实行剥皮示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狠手段对贪官实行剥皮示众
导语:在古代帝王中,对官员贪赃采取最严厉手段进行惩治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贫寒,体悟民间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明
在古代帝王中,对官员贪赃采取最严厉手段进行惩治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贫寒,体悟民间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明实录类纂·司法监察卷》有载:洪武四年,朱元璋针对元末贿赂买官成风、官场腐败的弊端,下令凡官吏犯受贿罪,严惩不贷。

为此,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杀!明初的一两银子,按当年的米价折合计算,相当于现今人民币600元左右。

由此推算,在明代官员贪赃相当于四万元左右人民币的财物,便会被处以极刑。

朱元璋感到对贪官污吏光砍头、充军不足以惩戒后来者,便施行比那“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残酷的“剥皮”刑法,把贪赃官吏活生生地剥下皮,再在人皮中填满乱草,用针线缝合成人形,悬挂在各级官衙内外“示众”,让每天上下班的官员见之心惊胆战,不敢再贪赃枉法。

那么,这“剥皮”酷刑是如何行刑的呢?或许是本人眼拙,翻遍《明史》、《明实录类纂》均未果,却在《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中看到有具体描写,鲁迅则是引用屈大均《安龙逸史》所载,尽管说的是南明永历帝时的事,但其“剥皮”行刑之法应该是明朝历代所传承。

其载如下:永历帝御史李如月弹劾秦王孙可望未准奏,孙可望即命党羽李应科将李如月剥皮示众。

应科使人先将李如月绑缚至朝外,搬来石灰一筐、稻草一捆。

如月问:“如何用此?”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反贪述评学生姓名:郭海南学号:200602020052政法系历史学专业指导教师:王国民职称:副教授摘要:明初朱元璋为整顿吏治而进行的反贪斗争,在中国历史上是很著名的。

他在反贪斗争中,采用思想教育,重视立法,加强监察,提倡俭约等种种做法,对当前我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元璋;反贪;措施;反思;经验教训;Abstract:The early Ming emperor to rectify the official to conduct anti-corruption struggl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s very famous. His anti-corruption struggle, the us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ttention to legislation,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promoting and frugal and many others in the practice, on the current depth of our party has made fighting corruption Reference.Key Words:Emperor;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reflection; lessons learned;前言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余年,一直旗帜鲜明地将反贪作为其治国的一项基本方略,且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贪措施体系。

朱元璋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惩治贪官污吏态度最坚决、手段最残酷、效果最明显的皇帝。

后代历史学家充分肯定了朱元璋反贪的成效:“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

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明史·循吏传序》)然而,朱元璋反贪的成效并不仅只如此,朱元璋反贪的所作所为至今仍有其深刻的启迪意义。

一、朱元璋反贪的历史原因(一)维护明朝统治的需要明朝建立后,摆在统治者面前的严重问题,1.是吏治的废弛。

尽管农民起义给元末腐败的吏治以猛烈的冲刷,然而这种腐败的习气积弊已深,难以根除。

朱元璋在谈到明初官吏队伍状况时,说“朕今所任认,不才者众,往往蹈胡元之弊。

”(《大诰·胡元制治第三》)2.是残破不堪的社会经济。

元末的战乱造成全国经济的凋敝局面,昔日繁华的江南地区,如扬州也是“百姓稀少,田园荒芜。

”显而易见,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巩固政权就无从谈起,同时,这两个严重问题又是相联系的,要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就必须澄清吏治。

【1】(二)元朝衰亡的反思朱元璋认为蒙元迅速败亡的原因在于纲纪废弛和官吏放纵。

朱元璋亲眼目睹过元朝末年贪官污吏残民害民,以致民怨沸腾,广大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的景象,因而他深深懂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朱元璋在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以后,首先即要求各级官吏抚民恤民,与民休息。

朱元璋多次强调:“天下初定,百姓财力贫困。

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

要在安养生息之。

”(《太祖实录》卷29)而如果官吏们贪污腐化,则广大老百姓就难以维持生计。

在朱元璋看来,不严惩贪官污吏,就难保广大百姓不铤而走险,就难保其朱明王朝的江山永固。

【2】(三)朱元璋个人的生活经历朱元璋的肃贪决心与其出身有着密切关系。

朱元璋小时候,国家混乱不堪,百姓生活艰难。

朝廷下发的一点赈灾粮食都被贪官贪污,朱元璋的父母被活活饿死,后来朱元璋四处讨饭才活下来。

做了皇帝以后,朱元璋曾对其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话“从前我当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决不宽恕!”。

二、朱元璋反贪的具体措施(一)以最严厉的刑罚惩处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在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

这种痛恨,既源于血液,又源于理智。

作为一个前朝贫民,疾恶如仇是因为自己底层生活的痛苦经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痛恨则来自对自己家业的爱惜,他生怕这些硕鼠咬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统治之网。

因而他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来惩贪。

翻开《大诰三编》,你会看见皇帝亲自惩办的贪污案里,有这样一些赃物:“收受衣服一件,靴二双”、“书四本,纲巾一个,袜一双”。

(《大诰三编》)官员犯了别的错误尚可饶恕,唯有贪污,绝不放过。

在反贪运动开始,他规定凡贪污六十两银子的,就要“剥皮实草”,摆在衙门前示众。

什么叫“剥皮实草”呢?就是把贪官被砍下的头颅,挂在竿子上示众,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用以警告继任者和其他官员,当时各州府县衙门左侧都设有皮场庙,是专门的剥皮刑场。

朱元璋对贪污之官,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他规定,凡贪污案件,都要层层追查,顺滕摸瓜,直到弄清全部案情,将贪污分子一网打尽为止。

从洪武四年到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数次轰轰烈烈的反腐败运动。

如洪武15年(1352年)的空印案、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和驸马欧阳伦案。

(空印案【3】。

按照规定,明朝初年每年各布政使司和各府、州、县都要派遣官吏到户部报告地方财务情况,户部审核清楚才算了结。

户部的审核很严格,钱谷数字如稍有不合就得重新造册填报。

重新造册不算困难,主要是账册上要有地方衙门的印信才行,而从中央到地方重新盖印往返要很长时间,因此地方官员习惯带些备用的空白文册,一旦遇到驳回的情况,只须重新填写而不必往返了。

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户部也很清楚,照例默认,没有人去追究。

再说,这种文册盖的是骑缝印,也不能用作他图,没有什么危害。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发现这种情况,非常震怒,认为是故意欺骗他,下令将各地衙门长官主印的一律处死,辅佐官杖一百充军边地。

很多人蒙冤受死,其中就包括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他是当时人公认的好官。

郭桓案【4】。

洪武十八年(1385),御史余敏等人告发户部侍郎郭桓等人串通舞弊,吞盗官粮。

朱元璋十分重视,将他们全部逮捕。

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人亦牵连在内。

最后追赃粮700万石,郭桓等数百人被处死,各地布政使官员入狱被杀者又有数万人。

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因此破产者不计其数。

)其中尤以空印案与郭桓案规模为最。

两案受株连被杀的达七、八万人,“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核赃所寄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明史·刑法志》)算是把朝廷上下一扫而空了。

由于戮杀过甚,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的行政官吏,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十九年(1386年)竟没有一个做到任期满的,往往未及终考便遭到贬黜或杀头。

用朱元璋的话说:“自开国以来,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设所有司官,未尝任满一人。

”(《明太祖实录》,卷38)(二)建立反腐惩贪制度,防治并举建立反腐惩贪制度,防治并举。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的教训,谈到吏治的废弛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法制松弛。

“由法制不明而伦之道坏也”。

(《明太祖实录》,卷29)为根除腐败现象,他重视立法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惩贪法律。

洪武时期,明太祖颁布的法典中最著名的有《大明律》和《大诰》。

《大明律》与唐宋律相比,明显加强了对百官、豪强贪赃违法的打击和制裁,对官吏犯赃和惩治的规定明显加重。

尽管如此,《大明律》的颁布并没有如朱元璋所期望的效果,许多官吏仍象从前一样贪赃腐败。

为了加大惩贪力度,朱元璋使用重刑,亲自编纂惩贪法规汇编——《大诰》,它共有236条,其中讲述官吏犯法的条目的156条。

这以后他又编写《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5】。

惩罚手段极其严厉,其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朱元璋还十分重视监察机关在反贪中的作用,首先他对监察官要求很严格,他说监察应从“贤良方正之人”慎选,而且“凡御史犯罪”从重判处;其次,他设置比前代更为严密的监察百官之网,在中央除设都察院外,还设置六科给事中,加强对各部院的监察,作为专门的监察机构,以纠举弹劾贪官污吏为主要职责。

在地方,除有中央委派的监察御史外,1376年又在各省设按察司,掌监察,然而这还不能消除朱元璋对诸司百官的疑虑。

1391年,他还设“巡抚”制,中央派亲信重臣到各地出巡,监察地方官。

这样三者交叉监察地方,形成纵横交错的监察网,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官的腐败。

(三)加强官员反腐惩贪道德教育惩罚和监督是反贪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也同样是澄清吏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

朱元璋在反贪运动中,很注意通过宣传教育,以使官吏从思想上筑起拒腐的堤防。

洪武18年前后,朱元璋将自己亲自编写的四本诰书印发给各位朝臣,让他们认真学习,引以为戒。

洪武25年,他又亲自编写了《醒贪简要录》亲自在奉天门向百官宣讲,并颁布中外。

官府还在民间组织讲读大会,专人讲授,万众聆听,大造声势,“天下有讲读大诰师生来朝者十几万余人”。

(《明太祖实录》,卷41)可见,朱元璋的“普法”教育做得相当到位。

朱元璋曾命令各地城乡设立申明亭,将辖区内犯罪者的名字和罪过写上。

“广而告之”,昭示乡里,以劝善惩恶,以收到“办一案教育一片”之效。

为了扩大《大诰》的影响,他还把它列入全国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

他下令将《大诰》编成普及本,发至每个农夫手中,能背诵者奖,民间感慨:“挂书牛角田头读,且喜农夫也识丁”。

表扬廉吏并越级提拔以树正面典型。

有个叫陶后仲的官员,在福建任按察使时惩治贪官数十人,尽除宿弊,抚恤军民,朱元璋知晓后,下令大力表彰。

某官员曾向河南按察司佥事王平行贿,王平反而将其抓起来送审,朱元璋得知后,不但嘉奖王平,还提拔他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驸马欧阳伦贩运私茶,许多大臣避权贵不敢过问,河桥巡检司的小吏却大胆检举揭发,朱元璋很是旌表,大谈其不避权贵的精神。

对善始善终的清官,朱元璋不仅给予重赏,还为他们修建府第;清官寿终时,还亲自为其撰写祭文,以彰其德;他还命人将清官廉吏事迹列入《彰善榜》、《圣政记》中,使之千古流芳。

这些措施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劝廉、守廉的良好风气。

【6】(四)反腐不避亲,惩贪下得狠心朱元璋反腐敢于从最亲近的人处开刀。

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

后来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

朱元璋核实后下令赐死欧阳伦,谁说情也不行。

同时还发了通敕令,表扬了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违法乱纪,他毫不留情地废了他的官职。

朱元璋的亲信开国功臣汤和的姑夫,自以为有硬邦邦的靠山亲戚,就隐瞒常州的土地不纳税粮,朱元璋也依法将他处死了。

(五)整饬风俗,提倡节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了让全社会形成节俭、纯朴的风气,朱元璋以身作则,行俭朴、禁奢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