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前做八段锦
八段锦治病案例
八段锦治病案例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气功,起源于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八段锦治病的案例,让大家了解这种气功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案例一,高血压。
王先生是一位患有高血压的中年人,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心慌,经过医生的建议,他开始练习八段锦。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王先生的血压明显下降,头晕、头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通过坚持练习八段锦,王先生的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案例二,颈椎病。
李女士长期面对电脑工作,导致颈椎病的困扰。
她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她听说八段锦对颈椎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于是开始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李女士发现颈椎病的症状明显减轻,颈部肌肉也变得更加柔软。
案例三,失眠。
张先生是一位失眠患者,他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改善失眠的情况。
后来,他听说八段锦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于是,他每天晚上练习八段锦,逐渐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提升,白天的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四,慢性胃炎。
王女士患有慢性胃炎多年,经常感到胃部不适,食欲不振。
她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她开始练习八段锦,每天坚持锻炼,奇迹般的发现胃部不适的症状逐渐减轻,食欲也有所增加。
案例五,腰椎间盘突出。
刘先生因为长期久坐办公,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经常感到腰部酸痛。
他尝试了各种物理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他开始练习八段锦,通过调整身体的动作和呼吸,逐渐发现腰部酸痛的症状有所缓解,腰部肌肉也变得更加柔软。
以上就是一些八段锦治病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八段锦在治疗一些常见疾病上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在练习八段锦时,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和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八段锦这种传统的气功,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远离疾病的困扰。
床上八段锦图解
床上八段锦(即保健按摩)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
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
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
床上八段锦对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有特别的功效,例如久卧病床的人,行动不便者、老人等,针对各种病症有相应疗效,有助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不论男女老幼,常年坚持床上八段锦练习,对保持精力充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都有极实用的保健功效。
八段锦口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
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一、基本要求(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
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
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
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
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
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
即: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
颈椎八段锦
“颈椎八段锦”
为了保持和稳定治疗效果,患者每天早起或睡前,要做颈操八节,亦叫“颈椎八段锦”
第一节:手握乾坤,击打双肩。
亁为天,坤为地,即把大拇指握在手中,右拳击左肩,同时头向右转,左拳击右肩,同时头向左转,共击36次即可。
第二节:双手交替,抓提颈肌,即用手大把抓住颈肌往上提,一面一下,共抓36次。
第三节:旋转颈部,下颌勾肩。
即用下颌尽力去勾肩膀,一面一次,交替提转,共36次。
第四节:侧屈颈部,双耳贴肩。
即歪头使其耳朵贴到肩上,一面一次,交替歪脖,共36次。
第五节:下颌划弧,鹤首龙头。
即下颌前伸,向下向胸划弧提颈8次,然后再反方向,下颌贴胸,向下向上划弧8次,再连续做36次。
第六节:用头后角,横写∞字。
即用头的后脑角旋转划弧,先左后右,横写∞字,共36次。
第七节:放松颈肌,自然下垂。
即把颈肌全部松弛,让头部突然向前向下垂落,贵在放松自然,牵拉后脖筋,共36次第八节:手抓头皮,梳头洗脸。
即用十指甲全面抓头皮,输通血液,然后双手向后梳头发,最后双手搓脸,搓手收功。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相当多的人,大椎5胸椎第一节内突,其原因是枕头低矮,而且枕的位置太往下把大椎给顶进里面了。
怎样才能让大椎出来呢?除了术者手法提牵外,主要靠自己每天早晚单独做一节颈操:即提肩夹颈,下颌前伸。
每遍作36次,用不了几天即可回位。
每晚临睡做做八段锦
每晚临睡做做八段锦早在2000年前保健按摩就已在我国流行,从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到清刻本《遵生八笺》中都有按摩养生的记载。
苏轼在其所着《苏沈良方》里更是对按摩大加推崇:“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八段锦即八种按摩方法。
锦,赏心悦目的丝织品。
二者并提,可见按摩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临睡前在床上做八段锦比较方便,当然也可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可因人因地因时而为,春夏秋冬浴后皆可。
按摩的力度、次数更要因体质强弱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做前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调整呼吸,而后就可一段一段做来。
第一段:干沐浴。
两手合掌搓热,用力摩擦某部位即称干沐浴。
内有浴手、浴臂、浴头、浴眼、浴鼻、浴胸、浴腿、浴膝,每次按摩十几次为宜。
第二段:鸣天鼓。
掌心掩耳孔,指按后头部,骤然抬离,如此十几次。
第三段:旋眼睛。
两眼向左向右旋转数遍。
第四段:叩齿。
上下牙轻叩三十次。
第五段:鼓漱。
闭口咬牙做漱口动作三十次。
第六段:搓腰眼。
两手紧按腰眼,上下搓动三十次。
此肾脏部位,喜暖恶寒。
第七段:揉腹。
右手从心窝左下方起,经脐下小腹向右还原为一次,可二三十次,然后换左手。
此男女做法有别。
女右掌由心窝向左下旋转为一次,然后左掌自肚脐向右下旋转、经小腹还原为一次。
第八段:搓脚心。
八段一气呵成做下来,要三四十分钟。
做完全身微汗、上下通泰。
熟悉后,在浴鼻的同时可做叩齿、鼓漱。
此外还有床下六段功、慢行百步功等也简便易行。
推荐阅读:腰椎滑脱,中医整脊调治有优势。
锻炼八段锦的好处
锻炼八段锦的好处
锻炼八段锦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好处:
1.增加身体柔韧性:八段锦的动作设计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特别是通过旋转、舒展和伸展的动作,可以放松肌肉、加强关节,并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消除疲劳:八段锦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有助于消除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
3.改善心理健康:八段锦的节奏缓慢而平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4.促进血液循环:八段锦的动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有效地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不仅可以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对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好处。
5.增强脾胃功能:八段锦的练习中,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双手托天利三焦”、“调理脾胃臂单举”等,可以有效地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
6.固肾腰:八段锦中的“双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颠百病消”等动作,可以锻炼腰部,固肾腰脊,防治腰部的疾病。
7.提高免疫力:八段锦是一种低强度运动,长期坚持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请注意,虽然八段锦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运动,但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建议。
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
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八段锦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广为人知且行之有效的健身术,种类很多。
下面有由店铺介绍在床上的八段锦的十段功,其配合呼吸将内气运至四肢百骸,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从而使人体快速恢复健康。
第一段:每天早晨起床前及晚上临睡前,仰卧于床上,全身放松,面带微笑,双手呈抱球状,置于小腹上方,距肚腹约20厘米。
闭目,舌抵上腭,然后开始有规律的呼吸:口吐鼻吸先吐后吸,吐多吸少,吐时念,吸时静。
即先用嘴吐气一口,同时按“六字诀”(唏、呵、呼、嘘、吹、嘻)的字音进行默念,每次默念一字,共吐纳6次,从而达到祛病除邪之效。
第二段:姿势同上,按以下方法接着凝神吐纳:先吐后吸,吸多吐少,吸念吐静,口吐鼻吸。
即将身体摆正后,吐气一口,略微停一会儿,再吸气,同时默念上述六字,吐气时不念,而且吸气时要尽量缓慢,多吸一些气,如此吐纳6次。
本段具有补元气、壮肾阳之效。
第三段:第二段练完后,丹田之气已较充足,此时可借吐气时小腹凹陷之机,用意念使丹田之气转向命门,并沿督脉上至玉枕、百会诸穴。
等真气在百会(上丹田)盘旋数周之后,再随吸气小腹凸起之机,让盘旋于上丹田的真气经任脉下归丹田。
这便是“小周天”。
功至此境后,必有热气循督脉上行、有凉气循任脉下行的感觉,异常舒适。
如此行功6圈后,休息片刻,接练下一段。
第四段:接上势,将两臂伸直放于体侧,然后弯曲手指和脚趾,闭目瞑心,面带微笑。
待小腹有“气机”时,进行吐纳:吐气时,乘小腹内凹之机,意念丹田之气蹿至命门,且分成上下两路,上行一路至大椎后,再分成左右两路,分别沿双手外侧的手三阳经运至十指端;下行一路则在命门分成左右两路循足三阳经至十趾端。
此时切忌内气外放外泄,否则易伤元气。
吐气完毕,稍停,再吸气。
吸气时,小腹外凸,并意念手指之气循手三阴经上行至膻中,接着沿任脉回至小腹丹田,脚趾之气则同时循足三阴经上行回归丹田。
如此反复运功十余次,便会感觉手指、脚趾有胀热感,经络畅通。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八段锦,又称八宝锦,是一套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以下将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及要领进行示范。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抬至头顶之上,掌心向上。
同时呼吸深吸气,感受全身舒展开来。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像拉开弓弦一样。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第三段:调理脾胃气虚受。
双手平举至胸前,心口位置。
左手顺时针揉腹,右手逆时针揉腹,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
缓慢仰头,尽量向后望,有助于舒展颈部和腰背。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轻微向左右摇晃,然后向前低头,尽量碰到胸部。
这个动作可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放在腰间,掌心贴着腰部。
身体上下弯曲,尽量将手指触碰到脚尖,强化腰腹的力量。
第七段:双手托天护心脏。
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
先向上抬手,然后分开,至肩高,再收回手臂,感受心脏区域的舒展。
第八段:五禽戏展翅飞。
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并拢。
一脚踩实地面,另一脚尖着地,身体转向,展开双臂,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为10-15分钟。
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呼吸要均匀,动作缓慢而流畅。
切忌用力过猛或过度伸展身体,避免造成损伤。
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练习者应保持坚持练习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
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八段锦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健身养生运动之一,源于宋代的一首古老健身养生诗歌。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口诀和要领。
下面将逐一介绍八段锦的动作口诀及要领。
第一段:揉腹法口诀:揉腹法循环腰,腹肌增强强化妙。
要领:双手掌心相对,顺时针方向绕脐揉5~8圈,然后逆时针方向揉相同圈数。
揉腹法有助于改善腹部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腹肌力量。
第二段:抚背法口诀:拨起冲天舞两登,让脊椎调理领养生。
要领:双手平行向上抬起,手掌自然张开,手背向上,伸直脊椎,抬高双手至最高点,然后慢慢放下。
抚背法有助于舒缓脊椎压力,促进脊椎血液循环,增强脊椎的灵活性。
第三段:扩胸法口诀:伸出双臂伸正舒,呼吸循环胸部舞。
要领:双臂自然下垂,然后慢慢举起,同时吸气,用力向两侧伸展,同时肩胛骨要自然放松。
然后再慢慢放下臂部,同时呼气。
扩胸法有助于增加胸部肌肉力量,改善呼吸质量。
第四段:摇头摆尾法口诀:头摇尾摆百骨活,颈椎脊椎更灵慧。
要领:先向左转头摇摆,再向右转头摇摆,头部尽量大幅度转动,颈椎要保持放松,先左后右,共摆动5~8次。
然后向左右摆动腰部,向左摆一下,换方向向右摆一下,腰部要保持放松。
摇头摆尾法有助于改善颈椎和腰椎的灵活性。
第五段:弓步助腰法口诀:左右膝盖右膝大,腰腹自然助弓腰。
要领:站直身体,双臂自然下垂,左腿向前迈一大步,然后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掌稳定着地。
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腰部用力助腿。
然后恢复站立姿势,右腿向前迈一大步,重复上述动作。
弓步助腰法有助于锻炼腰部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第六段:太极推球法口诀:双臂弯曲将球握,左右手推真气躲。
要领:双臂自然弯曲,手掌自然握球。
左右手先向前推球,然后向左右方向推球。
推球的动作要辅以深呼吸,推球时要用力吐气。
太极推球法有助于锻炼手部、臂部和背部的力量,增强上肢的稳定性。
第七段:踮起脚跟法口诀:脚跟收起脚尖点,背膝舒展真功夫。
要领:直立站立,然后双脚脚后跟同时用力收起,只留下脚尖触地,然后再放下,重复多次。
全民健身《八段锦》 普及教学
全民健身《八段锦》普及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也是我国非常有益于健康的一种运动方式。
它起源于古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八段锦以它练习简便、效果显著而广受欢迎,逐渐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代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注意事项。
首先,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重复8-12次,整个练习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
以下是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腰背肌肉,增强腰腹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慢慢抬起,手掌向上,伸直胳膊,将手臂往上抬至头顶正上方,然后慢慢下降,双手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保持平行,重复8-12次。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肩膀和胸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上肢力量。
起始姿势:两脚站立,两臂自然放置;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部随之做推抓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三段:左右搬河拿鳖龟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腰部的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
起始姿势: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臂随之做向上举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四段:两手攀枕势欲飞翔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颈部和背部肌肉,改善颈椎的活动性。
起始姿势:脚并拢,两臂伸直向上;动作过程:双臂随着头部的转动,向后举起,手臂稍微向后倾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肩膀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肩膀的力量。
起始姿势:站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向上举起,同时将同侧膝盖向胸部抬起,使腿和手臂呈90度角,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六段:左右摇摆势腰两旁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大腿肌肉,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身体向左右两侧转动,同时用手触碰到对侧的脚踝,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八段锦是很常见的一种中国武术,它具有很好的功效与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防治多种疾病。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消除疲劳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可以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矫正肩背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可以调理内脏各部,对腰背肌肉骨骼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圆背等不良姿势。
所以经常伏案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
加身体强血液循环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动作的重点在胸部,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重点在上焦。
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调理脾胃、防治肠胃病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臂单举”,这段动作是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用力对拉,使两侧内脏器官和肌肉进一步受到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受到牵拉,使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强,久练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增强头部血液循环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这一节动作是头部反复向左、向右转动,眼球尽量往后看,显然是一种头部运动。
头部运动对活跃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保持颈部肌肉正常的运动功能,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感觉。
而且对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碍等也有促进作用。
增强体质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这段动作是个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
摇头摆尾,旋转身体,可放松精神、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能够增强体质。
锻炼腰肌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段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时两臂也尽量向下伸展,坚持练两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锻炼,使腰部各组织、各器官、特别是肾脏、肾上腺等得到增强,既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腰肌劳损等病,又能增强全身机能。
八段锦的亲身体会
八段锦的亲身体会作为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八段锦在中国历史悠久,并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广泛流传。
我有幸亲身体验了八段锦这项运动,并且深刻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益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八段锦的亲身体会,并强调它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一、调整呼吸,舒缓身心八段锦以舒展的动作和缓慢的呼吸为特点。
我在练习八段锦时,意识到每个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十分关键。
通过调整呼吸的方式,我能够有效地舒缓身心,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
每天练习八段锦让我感受到身心的平静与放松,减轻了压力和焦虑。
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八段锦动作的拉伸和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锻炼肌肉和关节灵活性。
通过每天坚持练习,我的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我不再感到疲倦和乏力,而是拥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八段锦对于改善身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有着显著的效果,让我更加健康和强壮。
三、调节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八段锦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式,可以刺激和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
我在练习八段锦后,明显感到我的胃肠功能得到改善,消化问题得到缓解。
此外,八段锦还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四、改善身体姿势,塑造体态美八段锦的动作相对简单而有序,注重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感。
通过长期练习,我不仅改善了自己的身体姿势,还培养了良好的体态习惯。
良好的体态不仅能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还能使整个形象更加优雅与迷人。
五、提升专注力,增强心理素质在八段锦的练习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专注力的提升。
每个动作都需要集中精力和耐心去做好,而不被外界干扰。
通过持续的练习,我的专注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冷静与坚持。
这种心理素质的增强对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六、培养和谐情绪,缓解压力八段锦练习的过程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这让我能够暂时远离日常的纷扰和压力。
我发现,在练习八段锦时,我的情绪得到了良好的调节,身心得到了完全的放松。
床上八段锦
6、每学一段功法,都要先练好动作,再配合呼吸,最后再意守,不可做反,尤其是呼吸,做反后就不容易达到效果。
7、最后,练习不要间断,这样健康可逐步提高。
动作说明:
预备式:盘腿坐于床上,或者是双腿自然垂于床下,床的高度须于自己的小腿等高,坐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放平,与小腿保持九十度垂直角,上身保持正直,要含胸、拔背、垂肩、坠肘、嘘液,头如悬中,松腰松胯,两手平放在大腿上,指尖向前平放。做好后,两眼先平视,然后轻轻闭上,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后排除脑中杂念。
四、耳鸣天鼓:双手掌掌心搓热,两手心劳宫穴对准两耳轻贴上,后快速放开,反复三次。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罩耳结束后,双手迅速放开时,如为耳疾严重者或高年老人放开时需缓慢。再用掌心按住双耳,其余四指置于枕后,以一手的食指弹打中指,可闻及嗒、嗒声,反复三十六下。之后拇指在耳后,食指在耳前,捻转向上,顺耳廓向下,反复数次至整个耳廓发红为止。
1、穿着方面宜穿宽松柔软的衣服;
2、室内外均可,需要空气新鲜,初学者需安静;
3、口中津液增多为自然现象,随呼吸咽下;、
4、不需预备动作,只由预备式开始即可,做完以后,也不用作整理运动,回到预备式即可收势。
5、学练应循序渐进,第一段练好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所谓揉腹,只是双手放到衣服外面的轻轻地摩法动作,实际上双手并不触到腹部肌体,更不是用力地在腹部做揉腹动作。揉腹时,注意力集中在气海穴处,不要跑,手转圈时,注意力也不要紧盯着肚子。
功能与作用是:此式可加强消化系统功能,消除腹胀,能使习惯性便秘、腹泻得到缓解,重要的是此节有强阳固精作用,妇女可使腹部气血通畅,有调经作用。
每天睡前做八段锦,百病不生
每天睡前做八段锦,百病不生人们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首先按照春夏秋冬四时气候阴阳的运行来作息,其养生之道总括起来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以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就告诉我们,对外部自然环境的侵袭,应加以防预,不使精神外耗,要注意内守,使内气充盈,这样就不会生病了。
所以,提出了“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的主张。
功法介绍:《床上八段锦》为单一、赤足或赤背煅炼。
由于古代为席地而坐,故而坐位、站位均可锻练。
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今,人在床上下地以后就穿鞋,渐渐的八段锦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又八段锦为健身功法,所以设计八段锦在练习时,有困难者,如高年老人、久卧床或医院、疗养院内下地有困难的人可以练《床上八段锦》。
此功法练好后,可以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
《床上八段锦》的八段口诀是:按摩头颈、叩齿鼓漱、刮眉揉眼、耳鸣天鼓、运臂健腰、双通气海、丹田运转。
练习《床上八段锦》功法还应注意:1、穿着方面宜穿宽松柔软的衣服;2、室内外均可,需要空气新鲜,初学者需安静;3、口中津液增多为自然现象,随呼吸咽下;4、不需预备动作,只由预备式开始即可,做完以后,也不用作整理运动,回到预备式即可收势。
5、学练应循序渐进,第一段练好后再练第二段,这样既省力又对健康有好处。
随着功法加深,健康也逐步提高。
6、每学一段功法,都要先练好动作,再配合呼吸,最后再意守,不可做反,尤其是呼吸,做反后就不容易达到效果。
7、最后,练习不要间断,这样健康可逐步提高。
床上八段锦动作说明:(八段锦视频学习)床上八段锦预备式:盘腿坐于床上,或者是双腿自然垂于床下,床的高度须于自己的小腿等高,坐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放平,与小腿保持九十度垂直角,上身保持正直,要含胸、拔背、垂肩、坠肘、嘘液,头如悬中,松腰松胯,两手平放在大腿上,指尖向前平放。
坚持练八段锦10年后
坚持练八段锦10年后引言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健身方法,传承了数百年。
它由八个简单的动作组成,涉及到呼吸控制、柔软度和力量训练。
我们知道,坚持练习八段锦有助于改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心理状态。
本文将探讨坚持练习八段锦10年经验,并分析在这个时间框架内的效果。
八段锦简介八段锦是由一系列的流畅、舒展和循序渐进的动作组成的。
这些动作旨在调整气息、增加柔软度、平衡体能,并促进身体内外系统的协调和平衡。
下面是八段锦的动作列表:1.两手抱虚式2.双手托天理三焦3.左右开弓似射雕4.狗与虎式同行5.形虚势白鹤展翅6.缩头式抱丹摩练7.双手崩拳砸胸前8.神仙左右摇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动作形式,通过连贯性地完成一组八个动作,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坚持练八段锦10年的经验1. 坚持日常练习八段锦的效果是积累性的,只有坚持每天练习,才能达到持久的效果。
10年来,我坚持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练习八段锦。
这种日常练习的习惯让我享受到了八段锦带来的各种益处。
2.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在练习八段锦时,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深呼吸,我能够充分发挥八段锦中各个动作的效果。
10年来,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呼吸,使得八段锦的效果逐渐达到最佳状态。
3. 逐渐增加难度在最初几年里,我主要关注每个动作的正确性和流畅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增加了动作的难度。
例如,我会延长动作的持续时间,增加动作的幅度,或者在某些动作中加入额外的力量训练。
这种逐渐增加难度的训练方法,使得我的身体逐渐适应并提高了八段锦的效果。
4. 结合其他健身活动除了坚持练习八段锦,我还结合了其他健身活动,如瑜伽、跑步和举重等。
这些不同的训练方式相互补充,使我全面发展身体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与瑜伽的结合,使得我的柔软度和身体平衡得到了大幅提高。
5. 关注饮食和休息练习八段锦需要一定的体能和精力。
为了保持良好的训练效果,我始终关注自己的饮食和休息。
八段锦的正确方法
八段锦的正确方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如锦缎般优美舒展,又因其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练习八段锦对于强身健体、调节身心有着显著的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八段锦的正确方法。
一、预备式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保持正直,放松全身,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眼睛平视前方。
呼吸要自然平稳,通过几次深呼吸来调整身心状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双手托天理三焦1、两手上举:两腿微屈,两手掌心向上,从身体两侧慢慢上举,至头顶上方,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
同时,两脚跟尽量向上提起,抬头,眼看手背。
2、保持托举:保持托举姿势片刻,感受身体被拉伸,尤其是手臂、肩部、腰部和腿部的拉伸感。
3、下落还原:两手掌心向下,沿体前慢慢下落,同时两脚跟轻轻落地,恢复到起始姿势。
这个动作通过双手上托,充分伸展了四肢和躯干,调理了三焦(三焦是中医对人体上、中、下三焦的统称,分别对应心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气机,促进了全身气血的流通。
三、左右开弓似射雕1、左开弓: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
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右掌在内。
左手向左推出,掌心向左,成侧立掌;同时右手向右拉至右肩前,掌心向右,成拉弓状。
眼看左手食指尖。
2、右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右脚向右横跨一步,成马步。
两掌交叉于胸前,右掌在外,左掌在内。
右手向右推出,掌心向右,成侧立掌;同时左手向左拉至左肩前,掌心向左,成拉弓状。
眼看右手食指尖。
3、收势:身体重心移至两腿中间,左脚收回,双脚并拢,两掌下落,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这个动作通过左右开弓,有效地扩展了胸部,加强了呼吸功能,同时也锻炼了四肢和肩背的肌肉。
四、调理脾胃须单举1、左单举: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掌心向上;右手掌根下按,下按至右髋旁,掌心向下。
同时,上举的左手尽力伸展,下按的右手尽力压缩,保持片刻。
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624
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624《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八段锦,作为我国传统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动作简单易学,却蕴含着深厚的养生智慧。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
一、八段锦的技巧1、身形与姿势在练习八段锦时,身形的正直至关重要。
保持头部微微上扬,下颌内收,脊背挺直,肩膀放松下沉。
同时,注意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
比如在“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一式中,双手上举时要充分伸展,仿佛将整个身体向上拉长,同时双脚稳稳地扎根于地面,这样能更好地拉伸身体的经络。
2、呼吸配合呼吸的配合是八段锦技巧中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动作伸展时吸气,动作收缩时呼气。
但这并非绝对,需要根据个人的感受和身体的反应进行适当调整。
以“左右开弓似射雕”为例,当手臂向两侧伸展时缓慢吸气,拉弓时则缓缓呼气,通过呼吸与动作的协调,增强气血的运行。
3、动作的连贯性与流畅性八段锦的各个动作之间应该连贯流畅,一气呵成。
每个动作的转换要自然,不要有明显的停顿和生硬的转折。
在“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式中,头部和身体的转动要顺滑,动作的衔接要顺畅,才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4、意念集中练习时要将意念集中在身体的动作和感受上,排除杂念,用心去体会每个动作对身体的影响。
这样有助于提高练习的效果,增强身心的融合。
二、八段锦的好处1、强身健体八段锦通过一系列的伸展、扭转、弯曲等动作,能够有效地锻炼肌肉、骨骼和关节,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
长期练习可以改善身体的姿势,预防和缓解颈椎病、腰椎病等常见疾病。
2、调节呼吸与心肺功能呼吸的配合练习有助于增强肺部的通气量,提高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改善心肺功能。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肺功能较弱的人群,八段锦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康复锻炼方式。
3、促进气血循环八段锦的动作能够拉伸和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
气血通畅则能滋养身体的各个脏腑器官,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段锦
八段锦0、顶天立地椿(似浑元椿)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下身直松腰胯,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沈掌下按,手指伸展要自然宁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1、双手托天理三焦(上呼下吸) 十指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掤抱势还原势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2、左右开弓似射鵰(合吸开呼)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古拉似射箭,左手示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佐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势还原3、调理脾胃单举手双掌重迭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掤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翻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势只掌回丹田4、五劳七伤往后瞧双掌掤抱似托盘,翻掌分按臂内旋头颈随手向右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停松静,两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势提气回丹田5、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仆步可自选,只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移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专宁6、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手分左右向后转,呼气长腰撑腰间势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攀足缘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7、攒拳怒目增力气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竖抱在胸前拳引内力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势还原8、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腿并立撇足尖,脚尖用力足根悬吸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气走全身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坐式八段锦一、按摩头颈1、上下搓揉如洗面2、十指如梳颈手顶二、叩齿鼓漱1、叩齿2、搅海(上下左右)3、鼓漱4、咽津(分三次)三、刮眉揉眼1、闭目转睛2、刮眉(拇指太阳、食指印堂)3、揉眼(掌根搓热)四、耳鸣天鼓1、吸耳(掌根)2、鸣天鼓(弹食指)3、搓耳(拇指后食指前)五、运臂健腰1、左手托右肘、右手按左肩、2、放松吸气、呼气左手上托、右手按摩后背、头看右。
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345
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345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功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它动作优美、舒展大方,且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八段锦的技巧和好处。
一、八段锦的技巧(一)预备式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呼吸要自然平稳,心无杂念,为后续的动作做好准备。
(二)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一式的关键在于双手上托时,要充分伸展,仿佛把整个身体都拉长了。
同时,抬头看手,保持颈椎的正直。
下落时,要缓慢放松,气息也要随之均匀地呼出。
(三)左右开弓似射雕做这个动作时,要注意马步的扎实,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双手拉弓的动作要有力,但也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目光随着手指的方向移动,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四)调理脾胃须单举单手向上举时,手臂要伸直,力达指尖。
另一只手下按时,要沉肩坠肘,保持身体的中正。
通过一上一下的动作,对脾胃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五劳七伤往后瞧转头向后瞧时,动作要缓慢,颈部要充分伸展,但不要过于用力。
同时,身体要保持正直,不要随着头部的转动而晃动。
(六)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式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
摇头时,颈部放松;摆尾时,腰部要随之转动,幅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七)两手攀足固肾腰双手向下攀足时,尽量贴近腿部,但不要强行弯曲身体。
起身时,要依靠腰部的力量,缓慢起身,不要过于急促。
(八)攒拳怒目增气力出拳时,要握紧拳头,手臂发力,同时瞪眼怒目,以增强气势和力量。
收拳时,要放松手臂,呼吸也要随之调整。
二、八段锦的好处(一)强身健体八段锦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能够活动全身的关节、肌肉和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长期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调理脏腑每个动作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如“两手托天理三焦”可以调理三焦的功能,“调理脾胃须单举”有助于脾胃的运化。
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促进脏腑的气血运行,达到调理脏腑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睡前做八段锦,百病不生(附视频)人们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首先按照春夏秋冬四时气候阴阳的运行来作息,其养生之道总括起来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以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就告诉我们,对外部自然环境的侵袭,应加以防预,不使精神外耗,要注意内守,使内气充盈,这样就不会生病了。
所以,提出了“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的主张。
功法介绍:《床上八段锦》为单一、赤足或赤背煅炼。
由于古代为席地而坐,故而坐位、站位均可锻练。
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今,人在床上下地以后就穿鞋,渐渐的八段锦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又八段锦为健身功法,所以设计八段锦在练习时,有困难者,如高年老人、久卧床或医院、疗养院内下地有困难的人可以练《床上八段锦》。
此功法练好后,可以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
《床上八段锦》的八段口诀是:按摩头颈、叩齿鼓漱、刮眉揉眼、耳鸣天鼓、运臂健腰、双通气海、丹田运转。
练习《床上八段锦》功法还应注意:1、穿着方面宜穿宽松柔软的衣服2、室内外均可,需要空气新鲜,初学者需安静;3、口中津液增多为自然现象,随呼吸咽下;4、不需预备动作,只由预备式开始即可,做完以后,也不用作整理运动,回到预备式即可收势。
5、学练应循序渐进,第一段练好后再练第二段,这样既省力又对健康有好处。
随着功法加深,健康也逐步提高。
6、每学一段功法,都要先练好动作,再配合呼吸,最后再意守,不可做反,尤其是呼吸,做反后就不容易达到效果。
7、最后,练习不要间断,这样健康可逐步提高。
床上八段锦动作说明:床上八段锦预备式:盘腿坐于床上,或者是双腿自然垂于床下,床的高度须于自己的小腿等高,坐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放平,与小腿保持九十度垂直角,上身保持正直,要含胸、拔背、垂肩、坠肘、嘘液,头如悬中,松腰松胯,两手平放在大腿上,指尖向前平放。
做好后,两眼先平视,然后轻轻闭上,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后排除脑中杂念。
一、按摩头颈:双手掌掌心搓热,两手从面部中间轻柔向上浴面,到前额分开向两侧擦下,一上一下为一次,如此搓手反复浴面三次。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搓双手时,掌心用力不可过猛,需缓慢柔和,每次以搓热为度,面带微笑,心中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搓脸时,好似春风佛面,手法应轻而不浮,重而不至。
之后,双手十指均匀的点在前额上,按压于头皮向头枕后推,手掌到颈后时,两掌交叉用力向前,从下而上出来为一遍,共推三十六下。
十指梳头时,十指需均匀分开,从前额擦到枕后,手法需有一定力度,但也不能过于用力,否则影响自然呼吸。
手到枕后做与颈部相振的力时应自然,这样更利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
功能与作用是:人的面部按照中医理论来讲,头为一身之主宰,是诸阳之首,百脉所通。
因此,要特别注意加以养护,手心有劳宫穴为健身要穴,把手搓热后调动全身的血液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这样易使经络畅通,梳头可促使诸阳上升,百脉调和,头脑清爽,气血不衰。
颈部按摩,手到头部后面后,手要向前用力,头部不要动,这样就形成了手与颈部相振的力,长时间的磁力可以预防老年头部前瘫、骨质增生、颈椎病等。
这样即疏通全身经络,每次都可使头脑清爽,面部红润,唤起全身精、气、神,更为重要是的可以缓解和改善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大脑供血不足现象及脑萎缩,毛发的毛囊和血管末梢相连接,轻轻柔发能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既能疏散血液过多的充血现象,有助于防止脑溢血,又能引血上行,克服脑贫血等症。
又由于柔发能直接活跃其生理功能,所以长做还有可能使落发重生。
二、叩齿鼓漱:回到预备式姿势,口微闭,上下牙相叩做叩齿动作,有节律的连续叩三十六下。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叩齿时,双眼微闭,应控制好节律不可过急。
之后把舌放在牙的外面,嘴唇的里面,作搅海,顺时针九圈,逆时针九圈,搅海时,有时候会感觉脑后部发胀,此时可以休息,等缓解后再做。
搅海后,口中的唾液增多,以此唾液来漱口三十六下,之后将口中的津液分三口咽下,搅海后,口腔的津液咽到下丹田时,要提肛并轻收腹,将能量信息归回下丹田储存起来。
功能与作用是:中医认为牙为骨之末梢,同筋骨有直接的关系,现代医学认为牙是消化系统第一关,牙齿不健康影响整个消化系统,所以经常练习叩齿不仅使牙齿健康,不致使牙齿过早脱落,更加强了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
搅海可按摩牙龈,既卫生又可以练舌功能。
从经络学分析,舌是通过经络、筋经与脏腑,如:心、肝、脾、肺、肾产生立体关系的。
舌也蕴涵了生命的内在信息,是反映肌体信息的一个窗口,透过舌的运动,五脏六腑都得到益处。
最后,新生的唾液还有溶菌酶,在口中鼓漱,可以消毒口腔,经常练习古传有补气作用。
按现代看有健康卫生作用。
三、刮眉柔眼:双手拇指放在太阳穴上,两手十指中节放在太阳穴处,眼眉向两侧向外刮,刮九下。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
要求双眼微闭,练习时,不可睁眼,刮眉动作不急不燥,缓慢深透。
之后两手搓热,用手掌的小鱼际部分放在眼球上,柔眼,顺逆各转九圈。
柔眼时,力量尽量深透,以带动皮下以及深组织一起运动。
之后,从目内侧至涨足穴向外推,推至耳上方内骨穴处,后双向微闭做转肩,顺逆各九圈。
功能与作用是:眼睛是生命的象征,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医务人员则说“眼是生之窗,人的眼睛如同一个荧光屏,把人体的全部信息都呈现在上面,人体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的都与眼睛有关系,分布于眼周围的经络至为周密。
通过这些经络与眼的关系,一方面,把脏腑之精、气、血上驻银幕;另一方面,使眼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统一协调,从而发挥起正常的生理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眼睛是神经和血管的窗口,眼睛通过神经与血管同脑,进而同全身发生联系。
通过刮眉柔眼,运睛转目,既可以使眼睛本身的疾病得到缓解,也可以间接的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
四、耳鸣天鼓:双手掌掌心搓热,两手心劳宫穴对准两耳轻贴上,后快速放开,反复三次。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
罩耳结束后,双手迅速放开时,如为耳疾严重者或高年老人放开时需缓慢。
再用掌心按住双耳,其余四指臵于枕后,以一手的食指弹打中指,可闻及嗒、嗒声,反复三十六下。
之后拇指在耳后,食指在耳前,捻转向上,顺耳廓向下,反复数次至整个耳廓发红为止。
功能与作用是:古人有“耳为肾之光,肾之外喉,肾开窍于耳”之说。
根据耳朵的位臵、形态、色泽、凹凸等表现,来推测肾脏的生理、病理变化。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和耳廓存在着内在的生理、病理联系。
特别是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处的神经分布较密,耳廓受属于多个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支配,双手搓热了罩耳,用掌作负压,可活动耳膜,防止耳膜老化。
鸣天鼓是正在整骨处,此处为诸阳所居,用指弹可使筋络通畅。
捻耳,耳为一个全息区,可起到全身按摩的作用。
另外,也可防止耳老化、耳鸣、耳聋等。
耳后,还有降压沟可以协助降压。
五、运臂健腰:右臂抬起,掌心放在左肩上,左手握拳,托在右肘下,揉按左肩三十六次。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
揉按左肩时,尽量想着左肩部分,会有发热的感觉。
揉完后,右臂向后下推,至膏盲穴处,同时,头颈向左转,下颚尽量触到右肩,双眼注视右肩,腕贴于颈后部,伸开的四指按摩背部三十六次。
揉完后,用右臂尽量向下伸,以触到第四胸椎节旁三寸处的膏盲穴处为宜,头颈向对侧转,以下颚触到左肩为宜。
这样,可很好地防止颈椎病,对侧同样。
反过来,左手按同样的方法操作。
后左、右手握拳作左、右肩叩打。
一手叩肩,一手小臂叩背后命门穴处,左、右各叩三十六下。
最后,两手臵于背部肾区处,紧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分,然后,再搓回到两臂后区胫处,作为一次,共搓三十六下。
搓腰时,必须回到两臂后径脊处,方为一次。
功能与作用是:可使指、腕、肘,颈、肩及后背都得到活动和按摩作用,膏盲穴作为治疗心髓症之要穴。
按摩可以强化五脏六腑的功能,敲打肩井穴,可以升提肾水,使全身可以通畅,也可以防止肩膀硬化。
最后,双手在肾区搓热,肾最喜暖恶寒,用手搓腰时,定会发热,增强了肾脏机能。
肾为先天之本。
这样,更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
六、伸筋搬足:坐于床上,背、腿要直,全身放松。
动作开始:双手向前,身体前倾,但不要伸直,不要钩,不要弯,两肩也不要前倾。
此式要配合呼吸。
先吸好气,随呼气向前,手到足部时,脚用力向回钩,呼气过后,放松回位,回位时,吸气,气要吸足。
如此,反复三十六下。
功能与作用是:此式主要是健腰补肾的作用。
双手向前,膀胱经就像针灸时感觉一样,有酸、麻、胀、热感,身体前倾,可以增加腹肌、腰肌力量,有明显的补肾作用,即有补肾疏经,健脑安神作用,老年人可使步履稳健,腰手灵活,年老现象会推迟发生。
注意事项是:此式要配合呼吸。
先吸好气,随呼气向前,手到足部时,脚用力向回钩,呼气过后,放松回位,回位时,吸气。
初锻炼时,一次可能做不到三十六下,可循序渐进,慢慢增多,不可着急。
当然,整个《床上八段锦》,是以意念领气,但要姿势正确,动作熟练,气沉丹田以后才可,就是以意领气,以气成事。
在不到此程度时,要先练好姿势,甚至于动作不完全掌握好前,可以自然呼吸。
七、双通气海:仰卧。
男子先以左手的内劳宫穴对准气海穴,轻轻放好,然后,以右手的内劳宫,对准左手的外劳宫穴,重叠放好。
女子左、右手相反。
放好后,以气海穴及脐下1.5寸为中心,开始向左、向下、向右、向上,以顺时针方向。
女子则逆时针方向,按螺旋形曲线,由小到大,慢慢地转九圈,转到最后一圈时,其间是上不过膻中,下不过曲股玄,及脐谷联合上联终点处。
九圈转完后,在膻中穴前,或脐谷穴前换手,将下面的左手放在右手的上面,女子则相反。
再以逆时针方向,女子则是按顺时针方向,按螺旋形,由小到大地转九圈。
九圈转完后,两手自然放于气海穴处。
注意事项是:此式自然呼吸即可,所谓揉腹,只是双手放到衣服外面的轻轻地摩法动作,实际上双手并不触到腹部肌体,更不是用力地在腹部做揉腹动作。
揉腹时,注意力集中在气海穴处,不要跑,手转圈时,注意力也不要紧盯着肚子。
功能与作用是:此式可加强消化系统功能,消除腹胀,能使习惯性便秘、腹泻得到缓解,重要的是此节有强阳固精作用,妇女可使腹部气血通畅,有调经作用。
八、丹田运转:仰卧。
双手放于呼吸起伏处,此处无固定位臵。
仰卧,男子先以左手的内劳宫穴对准呼吸起伏处,轻轻放好。
然后,以右手的内劳宫对准左手的外劳宫穴重叠放好,女子则左、右手相反。
初练者,位臵较高,后慢慢下移,随着呼吸开始默数。
最后,等呼吸深长后,随着吸气,感觉气从命门到丹田,后随呼气,赶气从丹田到命门,这样做即为丹田运转,做到这种程度,人很容易入静,全身放松,体力容易恢复。
注意事项是:此式要配合呼吸,以鼻吸口呼为主,吸气时,口微闭,舌舔上颚,呼气时,口微张以丝,呼和吸都不要用力,要做到轻轻的、缓缓的、长长的、深深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