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课件
常见体表肿物ppt课件
![常见体表肿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e3133f700abb68a882fba1.png)
软者又称皮赘,通常有蒂,大小不等,柔软无弹性,多见于 面、颈及胸背部。 硬者,是指具有包膜的由增生纤维组织构成的硬性结节,切 除后不易复发,不发生转移。其生长缓慢,大小不定,可由 针尖至鸡蛋或更大,实性、圆形,质硬,光滑,界清,无粘 连,活动度大,无压痛,很少引起压迫和功能障碍。
2020/12/10
! 葡萄酒色斑:属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好发 于面颈部,可同时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有15%的机会可合并难治性青光眼。
! 表现:出生时即有的明显的粉红色、平坦的、 界清的斑块,压之能退色,随年龄增长,颜 色加深,变紫。病灶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 终身不消退。65%的患者在40岁前科增厚并 出现结节,在创伤后易于出血,严重影响外 貌和生活。
2020/12/10
神经纤维瘤病
! 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多见于儿童期开始发病, 进展缓慢,青春发育期可 加重的先天性疾病。
2020/12/10
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①呈多发性,数目不定,几个甚至上千个不等。肿物大
小不一,米粒至拳头大小,多突出于皮肤表面,质 地或软或硬,有的可下垂或有蒂,大者可达十多公 斤。 ②肿瘤沿神经干走向生长,多呈念珠状,或呈蚯蚓结节。 ③皮肤出现咖啡斑,大小不定,可为雀斑小点状,或为 大片状,其分布与神经瘤分布无关,是诊断本病的 重要依据。
2020/12/10
体表肿瘤虽形状大小相似,但其类、性质各部相 同,其治疗方法和预后亦不同。一旦发现身上出 现肿块,应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表肿 块特点进行相关检查。具体检查包括: 1、穿刺细胞学检查。此项检查简便快捷,用细 小针头刺入肿块内,抽出其内容物进行显微镜观 察细胞学形态特征,作出初步诊断,确定肿瘤性 质。若镜下发现细胞形态有恶性特征,则需进一步 检查。 2、病理检查。当穿刺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时, 则需将整个肿块切下作病理检查,确定其良恶性。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PPT课件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159d254028915f814dc213.png)
病例四
▪ 病理结果:右腋窝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四
C平D滑FI肌:肉肿瘤瘤:内起及源周血边管部壁可平见滑丰肌富组血织流的信肿号瘤。,较少见。
(一)临床表现:海绵状血管瘤也称血管错构瘤,皮肤及 神经鞘瘤声像图上应与神经纤维瘤鉴别,声像图很相似,但后者底面回声增强不如前者明显。
生 超长声速表度 现:颈部缓可慢见,中病等程回长声团,与颈部动脉关生系长密快切。
被浸润,骨有从外向内侵蚀破坏
因此,和组织学对黑色素瘤的评价起着同样重要 1、通常为含有小腔的混合结构,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可见有高回声分隔。
皮样囊肿是发生于皮下的囊肿,表现为略带有弹性的柔软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通常不与皮肤粘连,可推动,它的衬里
为挤多压种 探表头皮,的附或属不器同作。角度用扫查。均未见黑血流色信号素瘤的厚度与病人的存活率有密切
皮下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在真皮内发展,后期也可能 增淋值巴期 管内瘤部分回类声:不均,可见不全的淋巴结门
声(像一图 ):单中纯等性回淋声巴或管低瘤回由声扩结张构的的不、规边则界的清毛楚细的淋、巴实管质丛的所肿组块成回,声间,质内较部少回,声主均要匀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和粘膜层。
累及表皮。临床上为圆形、扁平形或不规则形,高出皮面 纤常维伴肉 有瘤成生纤长维迅细速胞,成周分围,可故有又假成包为膜纤而维分组界织清细楚胞,瘤质,软有或良硬性;和恶性之分,主要发生在肢体、皮下或其他软组织内。 的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常见部位为头部、颈部。 颈肿背瘤部 后包部块回处声皮不下减扁弱平,低邻回近声骨,骼边及界骨清膜晰无,异内常部。回声均匀,有丰富血流信号,可测及动脉频谱。
值>2 2、回声变化很大,多呈低回声、无回声,内有条状强回声;血管
脂肪瘤、纤维脂肪瘤多呈稍强回声,也有的呈混合回声。脂肪瘤的回 声主要是与脂肪和其他混合的结缔组织成分之间的界面反射有关。越 纯的脂肪回声愈低,反之,回声愈强。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ppt课件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35ed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7.png)
根据淋巴结的血流情况、纵横比等指标,超声有助于鉴别淋巴结肿 物的良恶性。
脂肪肿物的超声诊断
脂肪肿物种类
脂肪肿物包括脂肪瘤、脂肪肉瘤 等。
超声诊断要点
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脂肪组织,观 察脂肪肿物的形态、大小、边界
及内部回声。
鉴别诊断
根据脂肪肿物的回声、血流及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超声有助于鉴
别不同类型的脂肪肿物。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皮肤肿物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皮肤肿物概述
皮肤肿物是指生长在皮肤表面的肿块,其性质多样,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病例分享
患者男,45岁,发现右肩部皮肤肿物,超声显示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血流信号丰富。
讨论
皮肤肿物的超声表现多样,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等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回 声均匀的低回声团块。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皮肤癌等则可能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 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的团块。
特的超声表现。
超声诊断要点
在超声诊断中,应关注肿物的形态、 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以便准确判断肿物性质。
鉴别诊断
对于不同性质的皮肤肿物,超声可 以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肌肉与肌腱肿物的超声诊断
肌肉与肌腱肿物种类
鉴别诊断
肌肉与肌腱肿物包括肌腱炎、腱鞘囊 肿、肌肉肿瘤等。
肌肉与肌腱肿物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肌肉与肌腱肿物概述
肌肉与肌腱肿物是指生长在肌肉和肌腱组织中的肿块,多为良性肿瘤。
02
病例分享
患者男,32岁,发现左大腿肌肉肿物,超声显示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无血流信号。
03
讨论
软组织肿瘤PPT课件
![软组织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02adc8a8114431b90dd8e5.png)
b)增强可见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 (箭),与胃大弯侧壁分界不清;
c)冠状面重建示肿块生长于胃外,
其内多个低密度坏死区(箭)
.
11
纤维瘤
来源于纤维组织的良性肿瘤 纤维瘤由致密纤维构成 MRI: T1W呈低信号 MRI: T2W信号大部分增高不明显
.
12
纤 维肉瘤
来源于成纤维细胞的恶性肿瘤
好发年龄30-50岁中年,好发四肢、躯干
软组织肿块
可
能 恶 性 瘤
大于5cm,深部软 组织内,较硬、实 性肿块
临床检查,X 线平片、CT、 B超检查
可
能
小于5cm,位
良
浅表,质软或
性
囊性。
瘤
骨核素扫描,胸片、CT、查有否肺 或骨转移瘤,骨质破坏
不能确 诊
MRI 能确诊为何肌、 局部肌肉、肥 大、脂肪瘤、 腱鞘囊肿等。 囊性病变、血 管瘤、弹力纤 维瘤、确系从 神经长出的神 经瘤。
C T:可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确定肿瘤内部结构(脂肪、出血、钙化、骨化)
.
3
良性软组织肿瘤- MRI
病理基础:肿瘤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瘤内实 质均匀,一般无坏死
MRI表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多有
薄层包膜,信号均匀,邻近结构可有推移但不受
侵犯,增强扫描可无强化或均匀强化
MRI病理定性:除脂肪瘤、血管瘤和一些神经源 性肿瘤(信号、血管流空和增强形式)等特征性 改变外,其余不易进一步明确诊断
.
4
恶性软组织肿瘤-- MRI
病理基础:肿瘤侵袭性强、生长速度不均、易坏
死出血、包膜多不完整、向周围组织浸润
MRI表现:可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边界 清晰或模糊,信号多不均匀,可伴有周围结构的 侵犯,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中央强化较差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PPT课件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b27ab9856a561252d36fe3.png)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20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神经纤维包括神经纤维束内的神经轴及轴外的 神经鞘细胞与纤维细胞。故神经纤维瘤包括神经 鞘瘤与神经纤维瘤。前者由鞘细胞组成,后者为 特殊软纤维,具有折光的神经纤维细胞并伴有少 量神经索。
01
02
03
多见于躯干。来源于皮肤真皮层,故 表面皮肤光薄,似菲薄的瘢痕疙瘩样 隆突于表面。
低度恶性,具假包膜。切除后局部极 易复发,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并可 出现血道转移。
故对该类肿瘤手术切除应包括足够的 正常皮肤及足够的深部相应筋膜。
带状纤维瘤
Desmoid Fibromatosis
位于腹壁,为腹肌外伤或产后修复性纤维瘤, 常夹有增生的横纹肌纤维。
神经鞘瘤
Schwannoma
位于体表者,可见于四肢神经干的分布部位。 中央型:源于神经干中央,故其包膜即为神经纤维。 肿瘤呈梭形。手术不慎易切断神经,故应沿神经纵
行方向切开,包膜内剥离出肿瘤。 边缘型:源于神经边缘,神经索沿肿瘤侧面而行。易
手术摘除,较少损伤神经干。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表皮样囊肿
Epidermoid Cyst
为明显或不明显的外伤致表皮基底细胞层进入皮下生长 而形成的囊肿。
囊肿壁由表皮所组成,囊内为角化鳞屑。 多见于易受外伤或磨损部位,如臀部、肘部,间或发现
于注射部位。 手术切除治疗。
非真性肿瘤
由浅表滑囊经慢性 劳损诱致
多见于手腕,足背 肌腱或关节附近,
或可触到硬结。在下肢者皮肤可因营养障碍而变薄、着色甚至破溃出血。累 及较多的肌群者影响运动能力。累及骨组织的青少年,肢体可增长、增粗。 治疗应争取手术切除。术前作血管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血管瘤范围,设计好 手术方案。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包括准备术中控制失血及大量输血等。
常见的皮肤肿物优秀PPT
![常见的皮肤肿物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e25c7504a1b0717fd5dd9c.png)
• 皮脂腺囊肿:又名粉瘤,是由于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
所引起的皮脂分泌物潴留淤积而形成,而非真性肿瘤,基
底可以移动。易继发感染,极少可发生癌变。治疗为手术
摘除。
8
淋巴管瘤
•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是增生和扩张的淋巴管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其 多出现于儿童时期,发展较慢。 (—)毛细淋巴管瘤又称单纯性淋巴管瘤 (二)海绵状淋巴管瘤 最常见,主要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肌间结缔组织间隙 中,呈多房性,结构形如海绵。 (三)囊性淋巴管瘤 又称水瘤,是一种充满淋巴液的先天性的囊肿,由来源于 胚胎的迷走淋巴管组成,与周围正常淋巴管并不相连。多 见于婴幼儿颈部,左侧多于右侧。 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容易复发。
• 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内皮细胞增生构成的血管迂曲、扩 张并汇集一处而成。因其形态、质地均似海绵得名。隆起 于皮肤表面,紫红或深红色,海绵状血管瘤可向深部发展, 侵入肌肉骨骼或内脏。必要时须行X线造影,以明确其大小 范围及深度等。婴幼儿血管瘤中,尚有混合性一种,一般 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
• 蔓状血管瘤 :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大多数为静脉, 也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其表现为血管瘤及周围区域内可 见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局部皮 肤隆起,皮温升高,有搏动、震颤,可听到持续性吹风样 杂音,好发于头皮,可破损颅骨而侵入板障静脉,且与颅 内静脉窦相连接。
7
囊性肿瘤及囊肿
• 腱鞘或滑液囊肿:由浅表滑囊经慢性劳损诱致。多见于手 腕、足背肌腱、或关节附近,坚硬感。可加压击破或抽出 囊液,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或手术切除治疗,但治疗后易 复发。
• 血管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等增殖形成的良 性肿瘤。是由中胚叶组织发展而来。可发 生于头面、四肢、肌肉、内脏等部。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通用课件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f3f2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f.png)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
02
技术
超声探头选择
01
02
03
频率选择
通常选择5-12 MHz的高 频探头,以便获取更清晰 的图像。
模式选择
通常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 模式,以获取肿物的血流 信息。
探头形状
根据肿物的大小和位置, 选择适合的探头形状,如 线阵、凸阵等。
扫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体位选择
根据肿物所在部位,选择 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 侧卧位等。
总结与展望
05
总结
临床应用价值
诊断准确性高: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物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肿物的性质。
无创、安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创伤,具 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结
• 适用范围广:超声检查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特别 是浅表部位的肿物诊断。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优点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物的位 置、大小、形态、边界和内部回声等信息,有助于对肿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缺点
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物或位置较深的肿物可能难 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此外,超声检查的主观性较强,不同的医生可能得出不同的 诊断结果。
来源
浅表肿物的来源广泛,可以来源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 结缔组织、脂肪、血管或淋巴管等。肿物的性质和来源密切 相关,了解肿物的来源有助于对肿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超声检查是诊断浅表肿物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浅表肿物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局限性
虽然超声检查对浅表肿物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物或位置较深的肿物,超声检查可能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浅表软组织肿块有哪些?帮你一网打尽!
![浅表软组织肿块有哪些?帮你一网打尽!](https://img.taocdn.com/s3/m/114c59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0.png)
浅表软组织肿块有哪些?帮你一网打尽!来源:影像时间皮肤浅表软组织肿块都有哪些?图1 皮肤解剖示意图,浅表组织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筋膜浅表软组织肿块主要分为一、间叶组织肿瘤(Mesenchymal Tumors)1.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2. 脂肪瘤(Lipoma)3. 血管瘤(Angiomas)4. 外周神经鞘瘤(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5.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6. 脂肉瘤(Liposarcoma)7.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8. 上皮样肉瘤(Epithelioid sarcoma)9.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10. 纤维瘤病(Fibromatosis)二、皮肤附属器病变1. 表皮包涵囊肿(Epidermal inclusion cyst)2. 毛基质瘤(Pilomatricoma)3. 囊腺瘤(Cystadenoma)4. 圆柱瘤(Cylindroma)5. 汗腺腺瘤(Syringoma)三、转移性肿瘤1. 癌(Carcinoma)2. 黑色素瘤(Melanoma)3. 骨髓瘤(Myeloma)四、其他肿瘤或肿瘤样病变1. 粘液瘤(Myxoma)2. 淋巴瘤(Lymphoma)3.环形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五、感染性病变1. 蜂窝组织炎(Cellulitis)2. 筋膜炎(Fasciitis)3. 淋巴结炎(Adenitis)4. 脓肿(Abscess)典型案例图 2 男性,45岁,大腿远端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图 3 男性,51岁,颈部脂肪瘤图 4 女孩,2岁,莓样痣,毛细血管瘤图5 男性,78岁,I型神经纤维瘤病,MRI示多灶性皮肤神经纤维瘤图 6 男性,53岁,起源于隐静脉的平滑肌肉瘤图 7 男性,78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图 8 男孩,16岁,上肢结节性筋膜炎图 9 男性,20岁,脊柱旁肌肉骨骼纤维瘤病图 10 囊肿图 11 男孩,7岁,毛基质瘤图 12 女性,79岁,多发圆柱瘤图 13 女性,68岁,皮下转移性黑色素瘤图 14 男性,32岁,下肢皮下粘液瘤图 15 男性,53岁,前臂B细胞淋巴瘤图 16 女性,5岁,小腿环形肉芽肿图 17 男性,26岁,腹股沟淋巴结病图 18 男性,51岁,糖尿病患者,坏死性筋膜炎参考资料/doi/full/10.1148/rg.272065082。
浅表软组织常见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浅表软组织常见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ef5d0acc7931b765ce15b4.png)
一般情况 了解有无严重创伤、深静脉营养(静脉内置管)、浅表软 组织感染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史 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是否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 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有无过敏史
(二)身体状况
1、共同表现
起病急、发展快、突发寒战、高热,可达 40-41℃, 或体温不升。
头痛、头晕、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纳差)、 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
脓肿 浅部脓肿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波动感; 深部脓肿有局部疼痛、压痛及全身症状,穿 刺抽到脓有助诊断。
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定义: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 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 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
脓毒症:
致病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 的外科感染的统称,如:体温、呼吸、循环等明显改变。
4.病人神志始终清楚,一般无高热。
并发症
强烈的肌肉痉挛可造成肌肉断裂、骨
折、舌咬伤、坠床
可引起窒息、肺部感染、体液代谢失
衡、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病人的主要死因是窒息、心力衰竭或
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辅助检查
生化检查
破伤风发作期可发生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伤口渗出物涂片检查可发 现破伤风梭菌坏死、化脓。深部感 织炎 染可局部肿痛,多伴全身症状。口底、颌下、 颈部急性蜂窝织炎可致喉头水肿、气管受压引
感染名称 丹毒
主要特点 好发于面部和下肢。局部片状鲜红疹,稍隆起、 边界清楚,灼痛感,一般不化脓。有传染性。 常有寒战、发热
急性淋巴 浅层淋巴管炎,在原发感染灶近心端,见一条 管(结) 或多条“红线”,硬而压痛;深层淋巴管炎 炎 无皮肤充血,但患肢肿胀,沿淋巴管有压痛。 急性淋巴结炎者淋巴结肿大、压痛、可形成 脓肿,伴有全身症状
外科感染浅表软组织病2讲课文档
![外科感染浅表软组织病2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b343bec6bd97f192379e930.png)
5、病程一般3—4周。 6、并发症:窒息、肺部感染、酸中毒、循环衰竭
第二十一页,共53页。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来诊断,应与以下疾
病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可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但无阵发 性痉挛,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状呕吐,神志不清,
第十二页,共53页。
各脏器受损的临床表现
● 脑 神志淡漠,烦躁,谵妄和昏迷
● 心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 肺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水肿) ● 肝 肝脏肿大,SGPT升高 ● 脾 脾脏肿大(网状内皮系统反应性增生)
● 肾 肾功能损害
● 消化道 肠麻痹,肠胀气(腹胀),腹泻
细胞混浊、肿 胀,灶性坏死, 脂肪变性等
● 感染灶的处理
● 抗菌药物的应用
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 广谱或联合用药
细菌培养、药敏
● 重症监护和抗休克治疗
● 支持治疗
第十五页,共53页。
治疗:
局部感染灶的处理,尽早,彻底充分引流。 抗菌素的应用,早期、大量、广谱、联合用药。 提高全身抵抗力,输血、输液。 对症处理,降温、冬眠等。
第十六页,共53页。
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808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789例,累计死亡7375例。专家估计,中 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在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已出现高流行趋势,艾滋病疫情正由高 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与人口数量 相比,中国艾滋病感染比例仅为0. 08%,按国际上0.2%以下属 低流行区的标准),中国属低流行区。但是我国现在的严重形势 是感染者发展到病人的人数非常惊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皮肤乳头状瘤---为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 系表皮乳头样结构的上皮增生所致,在皮肤表明形成乳头状
突起,同时向表皮下乳头状延伸,单发或多发,表明常有角化, 易恶变为皮肤癌:如阴茎乳头状瘤极易癌变为乳头状鳞状细胞 癌. 1) 病因:原因不明的鳞状上皮增生.
2) 治疗:以手术为主. 根据病情在局部麻醉下切除或用激光电灼、冷冻去除;位于
治疗。对于大面积的基底细胞癌也能做冷冻治疗,但愈合时间较长。
6.激光治疗 有人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基底细胞癌取得极佳疗效。它愈合快速,术后 痛苦较轻,但会留下瘢痕。
7.外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常用于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细胞毒药物有5%氟尿嘧啶,它可以将基底细胞癌
完全破坏,但用药甚为痛苦,而且必定会发生红肿等刺激反应。
8.新方法 (1)维A酸类 虽然有不良反应和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但多发性基底细胞癌 患者用维A酸类治疗是有希望的。 (2)免疫疗法 近来有许多报道用α-2a干扰素做局部注射免疫疗法治疗基底 细胞癌。
(3)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治疗是全身用血卟啉衍生物或双血卟啉之后再 用可调的染料激光(波长为630nm)照射。它用来治疗基底细胞癌效果很 好,肿瘤的部分和完全根治率分别为44%和82%,主要不良反应为光敏感。 (4)化学治疗 局部外用氟尿嘧啶可以成功地治疗多发性表浅性基底细胞癌, 而且还可以预防继续发生。全身性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大的和侵袭性非转移性 基底细胞癌。用顺铂和阿霉素合并或不合并放射性治疗多数是有效的。采用 博来霉素治疗也有不同的疗效。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3
2.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发生转移率低,比较偏向于良性, 故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基于它有较大的破坏性, 又称侵袭性溃疡。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好 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处,尤其是面部较突出 的部位。开始是一个皮肤色到暗褐色浸润的小结 节,较典型者为蜡样、半透明状结节,有高起卷 曲的边缘。中央开始破溃,结黑色坏死性痂,中 心坏死向深部组织扩展蔓延,呈大片状侵袭性坏 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5
二、皮肤癌
1)临床表现: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 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 以区分其组织学类型, 2)鉴别诊断: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 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3)治疗:可采取手术,放疗等方法治疗。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6
皮肤癌 病因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2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3
3、老年性色素疣:
多见于头额部近发迹暴露部位或躯干等部 ,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干燥光滑或呈 粗糙感,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延伸,除非 恶变,如局部扩大增高出血破溃则有癌变 可能 。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4
老年性色素疣
2/22/2021
10
鳞状细胞癌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1
诊断
病理学检查确诊。 显微镜下可见增生的上皮突破基膜向深
层浸润形成不规则条索形癌巢。根据癌细 胞的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高分 化的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低,而低分化的 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2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早期根治性切除就可, 中晚期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为好。
16
基底细胞癌分型
根据组织病理和临床症状可分为: 结节型、表浅型、囊肿型、腺样型、色
素型、硬斑型、异形型、纤维上皮瘤和痣 样基底细胞上皮瘤型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7
治疗
治疗原则: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甚多,最重要的是结合患者的情 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1.外科手术切除
对损害在凹凸不平的特殊部位或侵袭性溃疡很深,不宜做其他治疗 时,可做外科手术切除和植皮治疗。 2.X线照射
喉咽部者可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下切除; • 本病预后良好,但可复发,尤其是多发性或伴有喉乳头状瘤者
更应注意.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
2、乳头状疣
• 非真性肿瘤. 1)病因:多由病毒所致, 2)病理:表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 状突,其中轴见毛细血管,基底平整,有时 可自行脱落.
2/22/2021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又名表皮癌,是 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多见于有鳞 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 食管、子宫颈、阴道等处。此外,有些部 位如支气管、膀胱、肾盂等处虽无鳞状上 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形成鳞 状细胞癌。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以下因 素有关: ①日常曝晒与紫外线照射; ②化学致癌物质; ③电离辐射; ④慢性刺激与炎症; ⑤其他:如免疫抑制阶段,病毒致癌物质 等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7
皮肤癌类型
1、鳞状细胞癌、 2、基底细胞癌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8
1、鳞癌
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比较敏感,而且无痛苦,患者乐意接受,最适 于高龄老年人。 3.电烧术 对于早期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可做电烧术予以彻底烧除,但愈后会留 瘢痕。 4.锐匙刮除术 有报道用锐匙刮除治疗基底细胞癌,5年以上未复发,而且美容效果 极佳。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8
5.液氮冷冻 液氮达-195℃有极好的破坏作用,对小面积的基底细胞癌可做液氮冷冻
9
临床表现
• 鳞癌在外观上常呈菜花状,有时癌组织发 生坏死而脱落形成溃疡,产生恶性臭味, 若癌细胞向深层发展则形成侵袭性生长。 癌细胞也可向远处转移,形成继发肿瘤。
• 皮肤鳞状细胞癌早期是红色硬结,以后发 展成疣状损害、浸润,常有溃疡、脓性分 泌物、臭味,见于颞、前额及下口唇。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
15
诊断
1) 确诊要依靠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见表皮内基底细胞呈融浆状
团块,边缘呈栅栏状排列,可有角质囊肿, 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 与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角化棘皮瘤、
鳞状细胞癌与黑素瘤相鉴别。
2/22/2021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