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一)

合集下载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1. 引言1.1 概述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财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复合型财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财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的专业素养。

这种复合型财会人才既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金融、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通过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的财会人才,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跨学科协作、创新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复合型财会人才还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建立和完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财会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中偏重于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就业后无法适应工作需求。

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不足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除了专业知识外,财会人才应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但现有培养模式往往忽视这方面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缺乏行业导向和行业需求分析,导致学生毕业后与行业实际需求不匹配,影响了其就业和职业发展。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综合素质培养不足以及缺乏行业导向和需求分析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2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 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需要具备不仅仅是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数智化背景下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

数智化背景下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

数智化背景下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智化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在这个背景下,财会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财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高技能的需求,培养具备数智化背景的复合型财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数智化是指在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在财会领域,数智化主要体现在财务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应用等方面。

复合型财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敏锐的数据洞察能力,以适应企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对财务人才的新要求。

为了培养具备这些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教育部门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具备数智化背景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1. 数智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渐迈入一个全新的数智化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财会行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数智化背景下,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传统的单一型财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备跨界知识、创新思维和数字化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为了培养这样的复合型财会人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财务、会计、审计等基本知识;其次,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持续更新的培训和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传统财务的现状分析报告(3篇)

传统财务的现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财务管理领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电子账务系统,再到如今的智能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不断更新。

然而,在众多创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传统财务仍然在许多企业和组织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报告旨在分析传统财务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传统财务的现状1. 传统财务的定义传统财务是指以手工或简单的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人工处理和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财务管理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手工记账、账务处理周期长、信息反馈慢、风险控制难度大等。

2. 传统财务的适用范围传统财务在以下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1)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信息化程度不高,传统财务能够满足其基本的财务管理需求。

(2)部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信息化进程相对较慢,传统财务在短期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3)部分特定行业:如建筑、制造等行业,由于其业务流程的特殊性,传统财务在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3. 传统财务的现状分析(1)账务处理效率低:传统财务依赖人工处理,账务处理周期较长,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反馈慢。

(2)信息不准确: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传统财务存在一定程度的账务错误,影响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3)风险控制难度大:传统财务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难以应对市场风险和内部风险。

(4)缺乏战略支持:传统财务主要关注日常的账务处理,难以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传统财务面临的挑战1.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随着财务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财务的知识体系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

2. 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不断更新,传统财务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财务服务的市场化,传统财务面临着来自专业财务公司的竞争压力。

4. 政策法规变化: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如会计准则、税法等,对传统财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传统财务的机遇1. 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传统财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财经院校就业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财经院校就业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业范 围内发挥作用 , 缺乏对知识 和技术 的综合 、 重组 和创 造能力 。不可 否认 , 种办 学模 式 曾为我们 培养 了大批 这
生带来 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问题越来越 受到 国家 和 政府 的广泛关 注和高度重视。在高等教育快 速发展 的同 时, 我国的经济也是蓬勃发展 , 为我 国经济事 业发展输送 人才 的财经 院校学 生的需 求非常旺盛 , 另一方 面 , 但 职位

引 言
改革开放 已经三 十年 , 国的 高等教 育步 人 了大众 我
化教育时代。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一方面使 得中 国的教育
事业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 , 同时给社会 、 校和大学 毕业 但 学
合型人才 , 以顺应 时代 发展 , 强核 心竞 争能力 , 持 国 加 保 家领先地位 。当今社会 各 岗位 界限 的 日益模糊 , 的就 新 业岗位的不断涌现 , 使得 单一 的专 业化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 推行 障碍重重 , 已不 能很 好 的适应社 会对 新型 人才 的需 求。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 索复合型人才培 养之路 , 探 是我 国高等学校对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的积极回应。 (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 新培养模 式 二 创 我国现行 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 2 0世 纪 5 代初 0年 期 为适应 计划经济体 制需要 而建 立 的 , 种模 式 以特定 这 的职业 岗位为 目标 , 以生产对象 或生产过程划 分专业 , 强 化专业知识 和专门技 能教育 , 特点 是学 生毕业 后很 快 其 就能适应对 口岗位 的工作要求 。这种人才 培养模式 的主 要不足是专业 面过窄 , 培养 出来 的学 生只 能在很 窄 的专
综合化趋势 , 国要大力改革本 国教育和人才 培养 , 科 各 使
收 稿 日期 :0 9—0 20 8—1 2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管好 钱 、 好钱 、 需要 高校 财 务人员 有较高 的 用 就
国家事业 发 展 的关 键 问题 , 才 工 作 在党 和 国家 工 人 作 全局 中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地位 。温家 宝在讲 话 中指
业务素 质 。就近 几 年 国 内外 激 烈 经 济 发展 期 看 , 竞
争 的核心 是人 才 的竞争 。具 有 创新 能力 及实践 能力
( ) 二 加强 高 校财 务 管理 复 合 型 人 才培 养 , 高 是
等 教育 事业发 展 提 出的要 求


加 强 高 校 财 务 管 理 复 合 型 人 才 培 养
的必 要性
( ) 强高校 财 务 管 理 复 合 型 人 才 培养 。 党 一 加 是 , 国高等 教育 事业 的快 速发 展 , 等学 我 高 校 办学规 模 的迅 速 扩 大 , 等 学 校投 资主 体 也从 过 高
去的单 一化 向财 、 、 费 贷等 多元 化转 变 , 因而 , 有 的 原
管理体制 及 管理 理 念 也 发 生 变化 , 目前 高 校 财务 管 理无论 在体 制上 、 管理 上 , 是人员 素质 上存 在着 明 还
上强 调 , 才资源 是第 一 资源 , 人 人才 问题 是关 系党 和
21 0 1年两 会期 间 , 国务 院 总理 温 家宝 承诺 2 i 02 年教育 经费 支 出要 占 G P的 4 , 此 , 们 必 须 : D % 为 我 协助 学校 落实政 策 筹好 钱 ; 科学 配置 用好钱 ; 完善 制 度管 好钱 , 发挥 高校 资 金 的最大 效益 。
校财务管理。
专业 技能 方 面有 突 出 的 经 验 , 具 备 较 高 的相 关 技 还
能 的人 。“ 复合 ” 字 面 意 义 上 理 解 , 是 不 同 的两 从 就 者 或 两者 以上 的合 成 。 复合 型人 才 , 指 具 有 两个 是 或 两 个 以上专 业 ( 或学 科 ) 的基 本 知识 和基 本 能力 的

2023年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路径研究

2023年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路径研究

2023年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路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策不断推进,企业法务与会计的职能不断交织,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

在未来的5年内,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将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成长,并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精英。

本文将对2023年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的路径及培养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和特点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法律和会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处理企业日常事务并在法务与财务层面给予合适建议的人才。

具体来说,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 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熟知企业法律规范以及行业法律风险。

2. 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3. 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够处理法律与财务之间的矛盾点,并给出合适建议和解决方案。

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企业内外部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

二、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岗位要求1. 拥有会计、法律专业背景,并具备专业证书。

2. 熟练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预算计划等信息。

3. 了解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识别企业信息中存在的风险。

4. 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处理法律与财务之间的矛盾点,并给出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5. 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企业内外部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

三、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1. 学历培养:在学历培养方面,需要在大学本科阶段时,选择会计或法律相关专业进行学习。

在日常课程中也需要重视两个专业之间的教育融合,尝试将法律知识与会计知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缩小专业之间的鸿沟。

2. 培训:学历阶段仅仅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充分地利用校外时间参加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如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律师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并在就业后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和专业讲座,增强在实践中的岗位技能和具体应对策略。

3. 实践经历:在岗位上的实际经验是成长为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高校会计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会计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国际化也是会计人才 国际化的直接动 因。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在
国际间流动 ,加入WT 后 中国越来越 多的参与 国际资本市 场 , O 会
( ) 一 国际认证 : 学历教 育+ 职业资格教 育 双语教学并不代表 真正的国际化 , 只有在掌握 流利 外语的同时 , 思想 、 维力 式和 在 思 方法 、 分析 、 判断能力等方面都与 国际接轨 , 这样才 可以真正的 国 际化 。部分 高校 开设 的诸 如 A C ( h s ̄ii ( C at e C A T eA sc t 1 h r r )a( f m ed C rfdA cu tn 英 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 和( A C rfd et e co nat i i s 班 : ( e ie G t i
G nr conat 拿 大 注册 会 计 师 ) , 生 接 受 的是 国际 职 业 eea A cu t 加 l n 班 学
计 的国际趋 同与等效是会计 国际化 的表现和要求 ,促使 了会计人 才的国际化 , 其关系可用 图1 表示 :

4参 国市 _ l计 际 - 一 计 与 际场}+会 国 化卜— 会 — —
二 、 际化 复 合 型 的 内涵 与 能 力框 架 国
( ) 一 国际化复合型的 内涵
国际化 的标 准并没有统一 的定
论, 但从会计是 国际化的商业语言角度来看 , 国际化的会计人才首 先需要具备运用 国际会计语言的能力 ;其 次从参与 国际市场的角 度来看要得到国际认可 。 总括来说应该具有 以下特质 : 一是会计人 才 自身要能够在国际上走 出去 , 如加盟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 就职国 际和跨国公司 ; 二是要能为中国的资本走 向国际服务 ; 三是要能为 国际资本引入中国服务 ; 四是要能 为国际间资本流动服务 。 国际化

当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讨

当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讨

当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讨作者:陈乐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财会专业的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及培养目标和途径,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做好知识与信息的合理分配,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将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走向,随着财会制度改革的变化调整,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门实用的管理学科,会计人才的培养将是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经济形态的变革将对包含会计在内的很多工作形式造成重要影响,日益完善的社会形态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综合性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复合型会计人才近年来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因为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及企业本身的收益,所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我们必须明确现阶段会计人才的需求及培养会计人员的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企业和个人甚至国家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当前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及必要性新经济时代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社会对此类人才需求甚广。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开放,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剧,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转型工作迫在眉睫。

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施行计划经济政策,这让很多企业和个人对于会计工作非常不重视,他们通常只是通过人工的随意操作来完成整个会计工作,所以对自身素质的提升并不重视。

但随着新经济时代脚步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存在使得整个会计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业人员面对非常庞大的会计信息如果还依然采取人工记账等方式进行账目处理,其工作量及工作准确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向信息化操作方面转型,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会计电算化的原因。

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探析

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探析

32大众商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时代在进步,企业要做大做强,传统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方式已不适用我国企业发展。

企业转型,财务先行,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动业财融合。

大数据时代,智能财务的出现让业财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

一直以来,企业的财务和业务相互独立,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断应用,财务的职能不再是记账、报销、成本结算等事后核算,而是要将财务职能往前推进,进行事中甚至是事前控制。

因此,对企业业财融合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业财融合的必要性(一)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业财融合正是通过融合业务与财务信息,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项具体业务上实时监控,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

财务与业务融合的关键要以价值链为核心,关注业务链条中的不增值环节和节点,并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消除流程中的不增值部分。

传统财务工作侧重于事后核算,实行业财融合后,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在事前对项目活动进行预测,及时给出成本效益预测;事中进行经费支出控制,力争不超预算,做到财务与业务同步,甚至提前一步。

业财融合过程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费用支出动因,引导业务人员树立节约开支意识,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转型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对会计的要求逐步提高,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层面,也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

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国家也在大力推广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意味着财务部门不再是“账房先生”,而是肩负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任,并凭借数据获取信息,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在业财融合中承担推动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业财融合是新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方向,由传统的会计核算向业务发展转变。

传统会计核算下的财务人员对公司业务只是事后核算,即在业务完成后才将业务数据交予财务人员,再由财务人员核算出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数据,是典型的事后监督,由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财务人员也面临被大量淘汰的危机。

培养会计专业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方法探讨

培养会计专业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方法探讨

培养会计专业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方法探讨在XX会计学专业学习已满三年了,开设的专业课程就有《》、《》、《》、《》等几门科目,在老师们的精心传授和指导下,我基本上掌握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受益非浅,在会计管理和操作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逐步认识,逐步提高的。

在学习初期,在我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因此,学习很吃力,概念含混不清,公式计算运用不当,核算结果不正确,给工作带来被动。

后来随着学习步步深入,通过向老师和同事学习,自己一步步摸索,找到会计学习中内在的规律,逐步体会到了一些学习窍门,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收获和体会有以下几点:一、读书抓好五个环节,手脑要勤细,考前有准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所有学科的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依靠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唯一的是要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

要很快理解专业理论知识,那么从你听老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的教材。

我的具体做法是:课前一读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三遍知新读,课后四读习题练,复习五读迎考试,满意成绩笑开颜。

这里主要强调读书的一般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全面准备迎接考试。

五个环节连成一体,不可忽一。

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做到了通读书、精读书,全面理解和掌握了书中的知识内容和要点,才算读通书、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人的素质才能升华。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二、掌握记账规则,学习不断进步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随着当今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做大做强需求的支撑,业财融合作为新型的企业发展管理模式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接纳并运用。

首先,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

业财融合的出现,使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平台,有效收集和整合各项财务与业务等数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业财融合实现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在行为目标和行为过程方面的真正融合,形成了财务支持业务,业务促进财务的良性循环状态,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再次,业财融合的出现实现了企业流程的融合,通过协调、优化、衔接等形式,实现资本有效配置和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了企业的运营质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业财融合使企业实现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它让企业从财务视角梳理自身的业务流程,从中发现增值点、风险点、问题点和改善点,及时调整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长。

由此可见,业财融合对于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极为重要,但是很多企业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仅关注到业务数据到财务数据的高速传递,企业高层对业务数据获取的及时性,而忽略了财务到业务的延伸,忽略了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育,更是忽略了业财融合下,财务对业务决策的指导与引导作用。

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目前企业业财融合难以触及实质的根源所在,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一、企业业财融合内涵业财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及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它是由美国学者奎茵特在他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这一书中首次提出,并被广泛推崇和应用。

目前,对于业财融合的内涵,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的观点,最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信息融合观、组织融合观、流程融合观和价值融合观。

第一,信息融合观。

该观点认为,业财融合是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融合。

企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当前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平台,打通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整个数据的传递渠道,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梳理、计算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价值相关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实现企业内部的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有机融合。

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探讨[摘要]从企业会计人员结构和用人要求考察,会计专业人才正面临着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挑战,为此,在借鉴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途径,并以课程、实践、基地、师资和评价为抓手,提高会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会计职业胜任能力国外做法人才培养一、问题的提出财政部出台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指出:以打造高层次会计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会计人才保障。

据调查,2010年末金华市会计人员的职称构成中,高级职称占0.41%,中级职称占6.71%,高级职称人员比重低;学历构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4.81%,大专以下占45.19%,学历偏低;年龄构成中,35岁以下占53.55%,35岁以上占46.45%。

我们对浙江省工业、商业、服务业等56家企业调查,有52%的企业迫切需要会计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会计人才。

但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涉及内容窄、技能单一、实践基地少等问题,难以培养复合型会计高技能人才。

二、借鉴国外会计职业胜任能力的做法1.职能定位。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新财务职能的能力模式》中区分了内部审计、法定财务报告与会计原则、财务分析、控制环境、预算预测与业务筹划、成本管理、税务、现金管理、人力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10项职能。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在《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中将会计职能划分为9个模块:一般会计、管理和成本会计、业务规划、业务分析和决策、控制、理财和现金管理、税收、组织变革和发展以及行政管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中划分了7项职能,包括审计、对外报告、管理会计、税务、理财、管理以及清算与重组。

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的职能图定义了4个关键领域、13项关键角色及41个职能组。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实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实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只有拥有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复合型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具备跨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学科知识能力。

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2、实践能力。

能够应对实际工作和生活场景;3、创新能力。

能够勇于挑战,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4、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能力的结合,使得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各领域的佼佼者和领袖。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培养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实现个人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法1、学院间的协作培养不同学院之间的协作培养,是一种备受重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

比如,在大学校内,不同学院可以联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

此外,学院之间也可以开展实践项目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体验。

2、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践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践,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具有贴近市场、紧密联系产业的特征,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这种实践方式也能够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和人才的交流,推动产业发展。

3、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与国外优质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交流平台,促进其跨文化沟通和深入了解国际工作环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相互促进关系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相互促进关系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相互促进关系在事业单位之中,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都与事业单位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收支需要通过自身财务部门来进行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协作,才能使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得到丰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意见,以供参考。

标签: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促进;发展;关系一、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的相互促进关系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说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战略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决策。

对于规划和战略来说,要依据事业单位财务战略同时进行。

财务基础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职员工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与管理。

成本的核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也是对于员工的福利和保障的职责,要处理好成本核算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关系,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步骤。

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与录用。

招聘的时候要对被招人员进行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即是薪酬待遇,同时也是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也是人力资源招聘的一个凭证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学者进行基本的财务培训学习,让管理人员有相关财务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考评。

工作效绩也是直接和薪金提成挂钩的,所以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处理好这一成关系也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

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管理与激励。

福利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就像人与饭的关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连接。

这一切都要符合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方可进行处理。

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设计。

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的关系是一个公司在职业认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由此可见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产物。

构建数智化财务三支柱架构_推动业财融合创造价值

构建数智化财务三支柱架构_推动业财融合创造价值

ACCOUNTING LEARNING43构建数智化财务三支柱架构 推动业财融合创造价值张远国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在外部环境日益变化、企业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集团财务正面临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解决集团内部财务整体效率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技术变革带来的组织、人才变革问题。

只有建立起适应内外部变化的集团数智化财务三支柱架构,才能在数智化浪潮下发挥财务的专业价值,推动业财不断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

关键词:数智化财务三支柱架构;业财融合;职能转型;组织转型;人员转型;技术转型引言近年来,各企业财务纷纷提出财务数智化转型,希望通过财务转型,赋能业务发展,实现财务创造价值。

与此同时,从企业经营的视角看,集团财务面临的挑战有数据不一、资金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整体资源分散、经营灵活性降低、大企业病等,原有的传统财务组织并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这就要求财务必须转型。

财务转型的背后,蕴含着四层含义:职能转型、组织转型、人员转型、技术转型。

一、职能转型:从“交易、控制与反映”向决策支撑与价值创造演进在财务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财务角色由账房先生向战略参谋转型,财务职能由“交易、控制与反映”向决策支撑与价值创造演进,职能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传统的财务组织架构不支撑(科层式组织专业化三支柱组织);财务人员能力不足,技术高速迭代带来的跨界挑战(财务专家流程/产品/数字化专家);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财务数据没有和业务数据打通,数据滞后,无法满足经营决策需求);由此可见,职能转型、组织转型、人员转型、技术转型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组织转型:构建数智化财务三支柱架构,财务组织深入业务传统财务组织一般采用科层式的组织形式,这种层级分明、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自上而下决策的组织形式虽然增加了各子部门的工作效率,但在财务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具体包括:数据分散无法发挥决策价值,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各级财务囿于本职工作难以灵活协同,各部门会计、出纳等相同职能重复建设,缺乏对于业务和战略的支撑能力等。

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严峻化和市场需求的高端化,就业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素质复合型会计毕业生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寻求到更多发展空间及途径。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培养这个类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重任。

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背景年,财政部会计司暂停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及可能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预示着会计行业管理即将更加严格,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可能即将迈入水平远大于证书的时代。

我国会计行业如今面临着基础工作者供大于求,中高端从业者稀缺,职业素质低下以及会计兼职现象严重的情况,行业改革也是迫在眉睫。

为了适合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和国家教育指导方针,如何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高校会计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深入探究。

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解析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新时代下具备全方面知识、水平、素质的人才。

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融传授知识、培养水平、提升素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模式。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知识结构要基础化、综合化和前沿化。

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关键,拥有开拓的跨学科或跨专业知识是提升。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和提升。

除了大学生所必需的基本水平之外,当代的会计专业学生更应该具有创新、创业和创造的水平。

本科会计专业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会计处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会计的相对应管理方法,并能将理论和相对应的方法使用于实践,为企业和行业解决实际问题。

高素质的人才一般都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作者:陈若冰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12期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若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现金流状况和企业生存发展,只有将财务与业务有效融合,才能构建出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本文主要从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入手,对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企業开展业财融合简单来说就是要把财务与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公司效益。

业财融合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给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阶段不少企业在业财融合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业财融合时,要高度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发挥出业财融合的价值,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推进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一是能够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主要是由于通过促进业财融合,企业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交流和共享,减少财务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不准确性,从而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财务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准确的财务支持。

二是有利于促进财务目标与业务目标的协调。

业财融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目标与业务目标,确保财务决策与业务发展相一致,进而通过深入了解业务部门的运作和需求,财务部门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规划和预测,从而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三是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企业通过业财融合,能够优化资金管理流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通过更好地协调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和财务部门的资金调配,企业能够减少资金浪费和闲置,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收益率。

四是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摘要:“新文科”是针对传统文科而言的,对传统文科融入了新时代理念,创新思维模式,推动学科交互融合,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

目前,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差距,“新文科”的出现有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弥补差距。

针对当下高校财务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缓解就业市场压力,需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创新——探索一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财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新文科就是要突破“小文科”思维,构建“大文科”格局。

新文科最大的特点在于文科与理科互相交叉,传统的文科与工科、农科、医科、理科融合,推动文科专业的转型发展。

以财务会计类专业为例,如今财务会计专业除了研究会计相关知识之外,还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商业管理、社会学、法学等学科。

新文科背景下,构建新型文科学科体系,要遵循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律,结合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行业问题,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创新文科知识体系,同时需多学科协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会计类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专业技能比较单一,已经不能满足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变革传统的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一)课程体系单一,没有实现跨学科融合财务会计类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不仅仅只运用传统的、单一的财务会计知识,往往伴随着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等学科的应用。

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单一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现如今就业中对复合型会计人的需要。

而当下,众多高校的财务会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是将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单独的罗列出来,没有实现融汇贯通,没有很好地融入“新文科”理念。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随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除了拥有核心的专业知识外,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多元化的技能,能够胜任多个领域的工作。

在财会领域,复合型财会人才已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目标。

为了满足企业对复合型财会人才的需求,我认为需要采用以下培养模式。

一、注重大前提的培养要想让学生成为“复合型财会人才”,首先需要明确大前提,即基础知识的掌握。

财会领域是属于专业领域的,学生要成为懂得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就需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教授财会专业课程,学生还应该学习有关法律、管理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在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和做出正确的财务判断。

二、提倡实践教学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财会人才”,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

企业对于招聘的人才要求的是能够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所以要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到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学习中加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强调团队拓展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经常需要与其他团队进行合作,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时,应该将其团队协作能力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等方式,让其知道如何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并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四、陶冶其综合素质在“财务人员”这个职业中,从业者必须具有综合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在不同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需要在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时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格修养、道德水平等方面,还包括自我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素质。

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英语考级、自信心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接近国际市场和实现职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一)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经济时代里,财务复合型人才是企业激烈竞争的核心要素。

因此,财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和院校的当务之急。

从企业和院校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培养财务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在以每五年为一更新周期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企业间、国内和国际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一客观事实,而竞争的核心终究是人才的竞争。

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能为许多行业和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这种复合型人才受宠的现象也早已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在财务专业方面也不例外。

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如何培养财务复合型人才已是现在企业和院校的当务之急。

财务复合型人才,则是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要高于群体水平的财务人才。

前者包括合格的思想品德,较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后者不仅包括精通财务专业和一种以上其它相邻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还应包括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组织管理并能利用多种相关专业知识处理财务实务及其它涉及财务工作需要解决的综合性问题等能力。

1企业应为财务复合型人才提供客观平台
1.1企业应给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一,企业领导应发现和重视财务复合型人才的使用,应该放手发挥他们所具有的较高财务专业水平和科学管理才能。

同时,企业应制定合理制度,进行人性化管理,尊重人才,树立“惟才是举,用人所长”的理念,克服论资排辈、任人为亲的思想,保证财务复合型人才在工作考核中通过层层筛选不断脱颖而出。

第二,光培养出了财务复合型人才不够,还要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看业绩、重贡献,对财务复合型人才实施政策倾斜,给予精神和物质或经济上的奖励,吸引并留住人才。

第三,完善财务复合型人才的评聘制度,定期筛选和提拔优秀的财务复合型人才,创造一个公证、科学的竞争环境,才能鼓励人才注重终生学习,形成你追我赶的活跃局面,充分发挥他们的持续创造潜力,为企业添加生机和提高效益。

1.2企业应为财务人员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
如果企业不仅善于用人,还能根据形势的需要提早对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它就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财务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应采用“培养—任用—再培养—再任用”的优化循环机制。

第一,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在财务活动中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让财务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才能保证财务复合型人才的整体作用真正发挥。

第二,企业应根据国内外的客观形势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复合型人才的短期培训计划和长期培训规划。

第三,采取岗位培训、轮岗培训和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第四,培训内容一定结合财务专业知识前沿,并拓展到相关专业能力的培训。

尤其强调财务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不仅是财务专业,还要具备计算机能力、英语、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知识。

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才能使财务人员真正成为复合型人才。

2院校应为财务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为培养财务复合型人才,必须不断完善财务学员的财务专业知识结构,拓展相关专业知识面,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提高财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

因此,院校应更新人才观,及时创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注重结合实际、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完善教育体系。

(1)更新人才观,确定新的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培养目标。

作为财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第一,要具备扎
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知识和财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通晓经济应用数学、财经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公共基础知识;第二,拓展知识面,扩充相邻学科(第二专业学科)知识;第三,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第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尤其是财务复合型人才,不仅要能达到企业专业性强岗位的要求,还要掌握较系统的第二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优势。

第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实践能力纳入教学计划,设置为一定的学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深入社会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

(2)全面推行财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过去的教学上,院校不能及时传输财务前沿理论知识和经验,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导致财务学生知识的陈旧,不能吐故纳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