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笑话引发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笑话引发的思考

前不久看到一篇既有趣又意味深长的文章,特粘来给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们看:中西方思维特征的比较。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十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十名佼佼者。发榜这天.一个叫水原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水原没有死成。正当水原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水原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水原的落选。正当水原一家人喜不能胜之时,公司却又传来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简单,公司的老板认为:“如此小的挫折都经受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美国的一家公司招聘十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十名佼佼者。发榜这天,一个叫汤姆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汤姆没有死成。正当汤姆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汤姆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汤姆的落选。正当汤姆一家人大喜过望之时,美国各大州的知名律师纷纷来到汤姆的家中,他们千方百计地鼓动汤姆到法院告这家公司,让公司支付巨额的“精神赔偿费”,并自告奋勇地充当汤姆的辩护律师。

德国一家公司招聘十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十名佼佼者。发榜这天,一个叫肖恩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肖恩没有死成。正当肖恩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肖恩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肖恩的落选。正当肖恩喜不能胜之对,肖恩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进入这家公司。他们的理由不容置疑:这家公司工作作风如此差劲,进入这家公司对儿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中国一家公司招聘十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十名佼佼者。发榜这天.一个叫晓东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晓东没有死成。正当晓东悲伤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晓东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晓东的落选。正当晓东喜不能胜之时,晓东的父母却从商店买来锦旗和奖状,他们来到公司,远远地望见公司老板便跪了下来,他们满含热泪地说:“多亏你们救了我儿子,我们家世世代代铭记你们的大恩大德!”

面临同样一件事,东方(中、日)与西方(美、德)的反应(行为)截然不同,在这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从中你看出了中、西思维、行为上的差异了吗?

比较上面的材料,不难看出,东方(中、日)人与西方(美、德)人在思维与行为方式上有以下差异:中、日(东方)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依附于集体,而美、德(西方)则追求个人的独立性;在思维上东方人偏内向,内求于心,内求于已,而西方人则外求于物,外求于理;在行为上东方人重和谐,轻矛盾,轻“争”,而西方人则讲究对外物的征服。下面我们就此从思维特征的角度展开分析。

特征之一:内求于心(已)与外求于理(物)的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偏于内向,内求于心是其主要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统治地位的儒家的思维就完全求诸于已,著名思想家孔子说:“为仁由已。”“吾日三省吾身。”亚圣孟子也云:“爱人不亲,反求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教——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已。”在这样的传统中,中国人在生活中重视个人的内心的体验,直觉的感悟,较少对外物作细致的分析,形成内倾、含蓄、保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反省型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使得中国人时时处处以已推人,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和谐统一的关系。但也因此

而缺少了理性精神和开拓精神,科学因此而缺乏发展的空间。

西方的思维比较外向,更多的是以分析的、批判的精神,对世界、对社会进行理性认识,形成外倾、进取、开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古希腊皮浪学派“怀疑即研究”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动物”的命题,培根“权威、习惯、成见和虚夸是掌握真理的四大障碍”的批判意识,马克思“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都来怀疑一次”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外求于理的积极精神。这一特点造就了西方崇尚理性,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长处,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过分讲征服而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带来了个人主义的泛滥。

在科学研究中东、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得非常明显,如中医整体、直觉、辩证的传统,西医分析、实证、针对的方法就体现了这种差异。

特征之二:依附于群体,求同思维为主导与张扬个性求异思维发达的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是依附于集体,依附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以群体为重,求同、从众、封闭的思维方式。《礼记》全力以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儒家治学中“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传统等无不体现求同思维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思维方式支配下,造就了中华民族维护集体、国家民族利益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文明得以保持数千年的根本。不过求同思维为主也使得中国人缺乏创造性,对新事物比较保守。

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价值,追求创新,喜标新立异,重视人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得西方人富有创造精神。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伯里克利“人是第一重要的”,亚里士多德“我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流行数千年而长盛不衰,激励了西方人不断创造。但这种外烁的理性,也宜造成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对立。

在现实中,中国儒家的二圣孔子、孟子的师承关系及其它儒家学者的师承传统,都重在一个继承,从众思维表现得非常突出。而西方历史上的三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不断超越的师承关系,则充分体现了其求异思维的发达。求同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求异则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不断自我超越。

特征之三:贵“和”轻“争”、讲和谐、求统一与追求主体性、讲征服的异趣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追求和谐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形成了中国人温良、平和的性格特征,静态的、整体的和谐观。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争”。老子主张“息争,无为,贵柔”。《淮南子》提出了“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万物”的命题,把和谐原则上升为宇宙的根本规律。《中庸》同样强调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思想,这都明确提出了在行为上,思维上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思想特点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文化的延续,有利于思维趋同,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但也使得中国人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求稳怕变,制约了社会、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

西方则相反,他们强调人的主体性,追求对自然和社会的分析、理解、征服,理性挺立,科学发达。人是第一重要的。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洛克“追求个人幸福或快乐是人的本性”的提法,科莱蒂“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认识,连《圣经》中也有人是世界的主人的观点。这一切,带来的是进取、创新精神强,独立、批判精神发达,思想比较解放,社会因此而时时处于更新之中。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与自然对立,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社会稳定性较差,凝聚力难以形成的状况。

这一特征在中、西建筑风格上有鲜明的体现。中国的园林建设讲究因景设园,建设物的布局依山傍水,与自然景观和谐一致,不露人工痕迹;西方的建筑,特别是哥特式建筑,突兀形式,高大的形状,无不体现人的创造性,体现人对自然的征服。

从以上三方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优劣,相互取长补短应是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