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加铺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加铺层可采用 纵横缝粘贴改 性沥青油毡 , 同时铺设玻璃
关键是防 止 反射裂缝 的产生。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可采用 状况指数 ) D L 断板率)结构承载能力包括代表弯沉 、 和 B( , 抗折 求 , 强度和传荷能力。当大部分指标均较低 时, 旧路 面进行维 应对
修改造。
2 沥青混凝土层夹层和增设补强层等方法 。 由于 旧水泥混凝土 路面上 沥青混 凝土加 铺层 的主要破 坏形式是 反射裂缝 , 即冬 季低温时 由于接缝处水泥混凝土板
混凝土路 面的应力在 接缝处不连续 , 因此沥青加铺层 同时承
受 它本 身以及旧路面所产生 的温度应力 , 特别是冬 季气 温较
低时,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会 因为与旧水泥混凝 土路 面接 缝衔 接处 的应力 过大 而产 生开裂 , 成所谓 的温度 型反射裂 缝。 形
性, 使用改性沥青则是最佳选择。
改性 沥青 由于改性 剂 的存 在 , 结构组 成发 生变化 , 形成 相互贯穿 的空 间网络结构 , 得改性沥青 的力学性能 、 使 粘度 、
粘 附性 、 感温性都有 了明显 改善 , 能有效 地抑 制反射 裂缝 的
发展 。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裂 缝 的存 在 , 力荷 载作 用下 , 在外 沥青
20 年 第 1 期 08 O ( 总第 16 7 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o NGJANG I L I JAOTONG J KE l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Ap l a i n o p a t t b l e a a a Ba eCo r ef rRe o m a in p i to f c As h l S a i z d M c d m s u s f r t i o o o n r t v m e t fCo c e ePa e n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4期
20 0 7年 6月
市
政
技
术
Vo .5 12
No4 .
Mu c p lEn i e rn c o o y nii a g n e i g Te hn lg
J n ,0 7 u e2 0
文 章编 号:0 9 7 6 (0 70 - 3 3 0 10 - 7 7 0 )4 0 0 - 5 2
作者简介 : 刘东泽 (93 )男 , 17 一 , 安徽纵 阳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 事道路
工 程 的设 计 与研 究 工 作 。
据 。其 它参 数不 变 , 变沥青 稳 定碎 石 的模量 计 算加 改
维普资讯
・
3 4 0・
市政技 术
1 1 1 1 8 6 4 2 0
SMA 1 3
S UP2 5
LM5 S 2
格栅
_____________●__●。。。。。。。。。。 ’_-— —
M2 5
格栅
。。。。。_-__-_●______●_。 ● ●。。。。— —
旧水泥路面
旧水泥路面
旧路面基层
,r
2
旧路面基层
1 z r
第2 5卷
足 陶臀噬 话 艟征鼹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水泥稳定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水泥稳定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摘要:在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水泥稳定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能够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有效地改善旧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且施工方便,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旧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延长;寿命Abstract: in the old concrete pavement of the cement stable layer and add a store of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old concrete pavemen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se of old concrete pavement performance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and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traffic impact on small, after the repair of the vehicle can improve safety and comfort.Keywords: old concrete pavement; Asphalt surface; Extend; life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稳定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说明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稳及沥青砼施工工艺。
工程概况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升级运煤道路工程(一、二厂联络路及一厂厂外道路)原设计为普通道路,设计等级较低,不能满足运煤的重载道路要求,车流量也严重超过原设计。
该路通车5年以来,公路超载运输严重,导致路面大面积发生了结构性破坏,目前该路已不能满足安全、快速通行要求。
加铺沥青面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加铺沥青面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加铺沥青面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使用年限增长、交通量增加等原因渐渐产生破坏,需对原有路面进行适当修复和改造,从经济、便利、合理的角度考虑,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主要从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建议,与同行专家探讨。
要害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施工一引言日前我国已建成的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约20万km。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和前期养护费用较低等优点。
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交通量增加和超载车作用,以及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日益严峻,出现露骨、开裂、断板、错台、破碎、板底脱空等病害,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
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更换破碎板、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加铺沥青面层三种。
更换破碎板和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不仅工程量和耗资巨大、大量的建筑垃圾难以安置,并且过长的建养周期严峻影响交通;而加铺沥青面层在有效地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期较短,施工便利,对交通、环境影响小,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二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原则反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设计中必需重视的问题,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在接缝或裂缝处不连续,在车辆荷载及气温变化的影响下,作用在加铺层底面的拉应力超过了沥青面层的抗弯拉强度并使其底面开裂,裂缝逐渐向上延伸,直到穿透面层,形成所谓的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对道路的破坏不是简单的裂缝问题,更严峻的是反射裂缝产生后,地表水会沿着裂缝向下渗透至路基,引起路基损坏。
虽然我国有些省份在采纳沥青加铺层技术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艰难的技术探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一直是影响加铺层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的最根本的原因。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书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书
一、项目背景
旧水泥路面经多年使用与老化,需要进行维修和改造。
本方案
书旨在介绍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
工效果。
二、施工目标
1. 提升道路平整度和安全性,减少行车震动与噪音;
2. 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日常维护成本;
3. 改善道路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
三、施工流程
1. 路面准备:清理旧水泥路面,确保路面平整,清除松散物;
2. 应用底层材料:铺设适当的基材,如砂石或稳定剂;
3. 铺设沥青层:将沥青混合料均匀铺设在底层材料上,保证厚
度均匀;
4. 压实沥青层:使用振动压路机对铺设的沥青层进行均匀压实;
5. 完工验收:检查施工质量,确保道路满足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过程中需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妥善处理废弃材料和污染物;
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遵守施工安全规范;
3. 施工期间需注意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
4.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道路正常使用。
五、施工质量控制
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施工;
2. 及时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确保沥青层厚度、平整度等符合要求;
3.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修复;
4. 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六、预算与工期
1. 编制详细工程预算,包括人工、材料、设备及管理费用等;
2.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以上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书,希望能够对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图1 Q S — 曲线
参 考 文献
年 毕业 于 河 北工 业 大 学 土木 系交 通土 建 专 业 , 毕业 后 参 加 了 宣大高 速 (C ) 6 标 、京 张高 速( 合 同) 5 、勉 宁高 速( 合 同) 2 、丹 拉
【】孙 中 义 ,王 建 华 . 路 工 程 试 验 工 程 师 手 册 1 公 【 . M】北京 :人 民交 通 出版社 ,2 0 . 0 4
0 引 言
缓 反 射 裂 缝 的 产 生 。本 文 以我 省 G15 泥混 凝 土 0水
目前 国 内很 多水 泥混 凝 土路面 存在 着行 车舒适
路 面 改造工 程为研 究对 象 ,进一 步分 析沥 青稳 定碎 石 在水 泥混凝 土路 面改 造工 程 中的应 用 。该项 目大 部 分水 泥混凝 土路 面采 用 冲击 碾 压破碎 的方式处 理 旧路面板 ,然 后加铺 水 泥稳 定碎 石基 层 ,再 加铺 沥
1 沥青 稳定 碎石 基层 力学 分析
图 3 沥 青 砰 石 模 量 对 层 顶 竖 向 压 应 变 的 影 响
为 了分 析沥 青稳 定碎 石基 层在 开裂 的 旧水 泥路
由 图2 图3 见 。随着 沥 青 稳 定 碎石 基 层 模 和 可 量 的提 高 ,加 铺层 中各 深度 处 的竖 向压应变 明显 降 低 ,尤 其是 沥 青稳 定 碎 石 层 顶 面 的 压应 变 急 剧下 降。 其他 参数不 变 ,改变 沥青 稳定 碎石 的模量 .图 4 出 了加 铺层 中各 深 度 处 的水 平 方 向应 变 的计 算 给 结 果 ,图5 出了S P 5 底拉 应变 的计算 结果 。 给 U 2层
W ANG Ya mi o- ng, HUANG e -h Zh n e, ZHANG Yu- n bi ( g wa uv y a d Dein Isi t fAn u Po ic ,Hee 2 0 4 Hih y S re n s n tue o h i rvn e g t fi 3 0 1,C ia hn )
掺加旧路沥青混凝土粒料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法
掺加旧路沥青混凝土破碎粒料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法1 工法特点1.1在基层混合料中掺加旧路沥青混凝土破碎粒料,采用锤式破碎机将旧路沥青混凝土块料加工成0-31.5mm混合料。
1.2通过水泥稳定基层拌和站(增加一个冷料仓专门掺加旧路沥青混凝土破碎粒料)掺加15%旧路沥青混凝土破碎粒料。
2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旧路沥青路面挖除后再生利用。
3 工艺原理将挖除的沥青混凝土废料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粒径范围在0-31.5mm混合料,通过对水泥稳定土拌和站改造,增加一个冷料仓,按照15%的掺配比例将二次加工生产的混合料均匀掺加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中,进行基层施工。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 工艺流程图4.1施工工艺流程图4.2操作要点4.2.1旧路破碎料生产旧路破碎料生产在低温下进行,温度越低,混合料产量越高,生产前采用挖掘机配备装载机,对运输至碎石生产场地内旧路挖除块料进行二次破碎,将块料破碎成不大于40cm×40cm小块料,防止碎石机进料口卡料情况出现,提高产量。
4.2.2下承层准备1验收下承层,内容包括标高、几何尺寸、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弯沉,在与监理工程师共同认可后予以接收。
2在基层施工前,应将下承层表面的浮土、杂物清除。
若表层干过散,应适当洒水润湿,如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水泥进行处理。
3在基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复压,用徐工220振动压路机复压3~4遍。
4.2.3施工放样1在准备好的下承层每10m断面准确放样,用红钉标出距基层中心的边桩位置。
2根据测量边桩位置,在边桩外侧50cm垂直钉入钢钎。
3测高程时,水准尺应放在横杆上的挂钢丝点位上。
4钢丝线张力在800—1000N之间,以保证钢丝线在两钢钎之间不出现挠度变形。
5挂上钢丝线,摊铺机行走前应再次检校高程。
4.2.4混合料拌和及运输1在水泥稳定土拌和站增加一个专门供应破碎沥青混合料的冷料仓。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摘要】道桥施工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是道路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探讨了就地再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包括技术原理、优势、应用案例分析等内容。
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具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诸多优势。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地再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推广该技术对于提高道桥施工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道桥施工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该技术在道桥施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道桥施工,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原理,优势,应用案例,技术发展趋势,推广意义,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道桥施工的重要性道桥施工是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交通安全。
道桥作为连接城市主干道和次要道路的纽带,承担着道路交通的重要功能。
道桥施工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影响着交通的畅通和城市的发展。
合理高效的道桥施工能够有效节约资金和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道路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1.2 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介绍路面水稳碎石基层是道路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基础结构,其主要由水稳层和碎石层组成。
水稳层是由水稳土、沙、碎石、水泥等材料经过配合、混合、压实而形成的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性能。
碎石层则是由经过破碎加工的石料铺设而成,用于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在道路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稳碎石基层能够有效分散道路荷载,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减少路面沉降和裂缝的发生。
水稳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路面发生渗水和软化现象,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水稳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施工周期短,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道路基层结构。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交通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要求的提高,道路和桥梁施工在我国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沥青路面和水稳碎石基层作为公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道桥施工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地再生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将道路旧的沥青路面和水稳碎石基层进行再生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节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研究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推动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现研究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地再生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情况。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建筑垃圾、废弃沥青等资源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采用就地再生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再生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减少资源的开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就地再生技术有助于提高公路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道路施工中,传统的材料原材料采购、运输等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采用就地再生技术可以减少这些环节,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再生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有利于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研究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公路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正文2.1 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简介道桥施工中的公路沥青路面是指由沥青混合料铺设在路基上,作为车辆行驶的部分。
公路沥青路面因其平整、耐磨、防水和减少车辆噪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各类交通路段。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是指对旧沥青路面进行破碎、搅拌、加入新料以及再生添加剂,再次利用于新路面的施工技术。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公路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路建设中,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探讨这一技术的操作流程、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一、操作流程1. 沥青路面破碎首先需要将旧的沥青路面进行破碎,将其变成颗粒状的材料,以便后续的再生利用。
2. 搅拌加热将破碎后的材料送入搅拌设备中进行加热和搅拌,使其达到适宜的温度和稠度,以便加入新料和再生添加剂。
4. 应用于新路面施工经过再生处理的材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新路面的施工,为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提供坚实的基础。
上述操作流程清晰明了,再生处理后的材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新的路面施工,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二、优势1. 资源再利用采用就地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旧路面材料进行再利用,减少了浪费,节约了资源。
2. 环保节能与传统的沥青路面更新施工相比,再生处理技术减少了大量的采矿和材料生产过程,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周期短再生处理后的材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新的路面施工,省去了大量的制备时间,节约了施工周期。
4. 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采购和制备过程,同时又能够有效地利用旧路面材料,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三、应用前景1.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方政府对就地再生技术的支持和推广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2.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再生添加剂、搅拌设备等方面的技术将不断创新,使得再生处理技术更加高效,更加节约资源。
3. 应用范围扩大就地再生技术不仅适用于公路建设,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工程的路面施工,如机场跑道、停车场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4. 社会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建设理念的日益认同,就地再生技术将受到更多社会需求的增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沥青加铺层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对 对 [ 摘 要 ] 旧水泥混 凝土 路面 的路 况调 查 、病害处 理入 手 沥青 加铺 层 的设计 、减 少反射 裂缝 的措 施及 施 工工艺 的控 制等 方面进 行 了介绍, 旧 的水 从 泥混 凝土 市政 道路 的加 固改造 有 一定 的 借鉴 作用 。 [ 关键 词] 市政道 路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沥青加 铺层 中图分类号 :11. 1 [ 626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 4 ( 0 0 0 — 2 2 0 1 0 — 1 X 2 1 ) 3 术问题, 由结构强度和防反射裂缝两 个因素控制。水泥混凝土板作为基层强度较高, 其上加铺沥青面层, 结构强度
方 面可 行, 关键 是如 何减 少 和 防止反 射裂 缝 。根据 “ 技术 上可 行, 经济 上合 理 ” 的原 则,综合 考虑 如下 : () 1尽管 己对原 有混凝 土板 进 行 了比较 全面 的处理, 但由于无 法对深层 次 的基层 、土基进 行彻 底处 理, 不宜 按正 常 的生产路 段 的沥 青路 面结 构厚度 故 进行 设计 , 而应 考虑 分 期修 建 的设计 思 想 。 () 2 根据广 西柳卅l 的气候条 件和 交通量情 况考虑, 为防止 产生 比较严重 的 车辙 , 铺 的沥 青面 层 不宜 太厚 。 加 ()主 要技术 标准 : 路设计 等级 为城市 主干道 ; 算行车 速度 5 公里 / 3 道 计 O 小 时; 算荷载 为 B Z一 10 准轴载 ; 计 Z 0标 设计 年限 l : 5年 设计 年 限内一条机 动 车 道上 的累计 当量轴 载数 > 10 60万次 , 条非机 动车道 上的 累计 当量轴 载数 一
() 6 交叉 裂缝或 断板 : 凡是 一块板被 交叉裂缝 分割 为三块 以上的板称 为破 碎板 。处 理方法 是破 除打 碎板 , 新铺筑 新混凝 土板 。使用 小 型机具 打碎混 重 凝土 板块 后, 对基层进 行检 查, 若基层松 散, 则挖除基 层直至 结实 的路基, 然后 用 C 5素凝土 作基 层, 1 再浇筑 混 凝土 板 。 () 缝处 理: 7接 用机械 挖 除填缝料, 用钢丝 刷清缝 壁, 用压 缩空气 吹净缝 内 杂 物 (水 、胶 物 、 土 、 油 脂 、废 物 等 ) 。 3路面 设计 方 案 路面 设计方案 的内容很 多, 重点介绍 与水泥混凝土 路面加铺沥青 面层技 现 术 最 相 关 面 层 厚 度 、路 面 结 构 、减 少 反射 裂 缝 的 措 施 。 3 1面 层厚度 确定原 则
沥青加铺层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沥青加铺层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摘要:在路面修复和改造技术当中,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应用广泛,受到施工管理单位的关注和重视。
旧路面加铺沥青技术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文章主要对沥青加铺层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大、强度高、耐久性能良好,满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随着各地联系增强,车流量不断增加,重载车辆数量增多,以及设计、施工存在不足,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不仅影响路面外形美观,还可能威胁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
因此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改造和改建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改造旧水泥路面的方法之一,因为其有施工周期短,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的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措施1.1接缝处理旧水泥路面的接缝处理,首先需要利用切缝机对路面进行切割,对路面基层选用相应强度的混凝土填补,在填补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原有的混凝土废料,在通过对路面接缝进行灌注按照设计要求配制好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灌缝处理,将接缝处填平压实,来防治路面雨水渗入道路基层破坏路面,确保路面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路面施工的设计要求。
1.2破碎和断裂处理如果水泥混凝土板的水泥路面的破碎和断裂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必须对其进行替换处理,铺设新的水泥混凝土板,并且必须严格遵循路面的设计要求。
如若边角板的破碎程度较轻,那么需要清理干净破碎的边角板,并且清理公路基层,尽量避免替换先前的传力杆钢筋。
此外,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要大于或是等于之前的设计强度,上述条件满足之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找平。
1.3路面脱空处理路面脱空是公路常见的病害之一,公路脱空现象严重危害着路面的使用寿命。
路面脱空板的处理。
首先根据路面脱空情况,对脱空严重的路面,应该重新铺筑,较为轻微的脱空路面,先进行合理的布孔,再进行钻孔,钻孔深度要穿透路面基层,利用高压空气枪,将钻孔清理干净,再利用冲程式压浆机,将按照路面设计强度要求配置好的混凝土浆液进行板底压浆。
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
程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也越来越重要。
而旧路改造工程是城市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旧路改造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质量、减少车辆排放等。
现如今,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作为常见的路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城市旧路改造工程中。
本文将探讨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一.加铺沥青
1. 加铺沥青的介绍
加铺沥青是一种新型的路面表层结构,其使用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材料并加以铺装。
它极大地改进了旧路表层存在的缺陷,同时具有各种良好的性能,包括极大的耐久性、耐久性、传热性能、噪音隔离能力和防滑性能。
2. 加铺沥青的优点
加铺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它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在旧路改造工程中,加铺沥青可以增强老路的韧性和强度。
其成分和结构可以实现高强度和耐久性,提供有效的支撑力和承载能力。
其次,加铺沥青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它可以在极端降雨和摆动的情况下大力保护路面。
最后,加铺沥青的质量好,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有助于减少保养维护的成本。
3. 加铺沥青的缺点
加铺沥青虽然具有很多优点,如上所述,但它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反光性不佳,从而限制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增加更多的照明设备。
其次,加铺沥青的建设资金比较高,是普通水泥路面的数倍。
最后,如果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加铺沥青难以耐久。
沥青加铺层在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沥青加铺层在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2-27T11:38:03.7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刘斌[导读] 本文就对沥青加铺层在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地海外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 6502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量不断增长,水泥混凝土路面陆续出现了破损、使用品质下降等问题,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性能。
为了更好地利用旧水泥路面,减少旧路面的开挖和废弃,同时满足交通增长和行车舒适的要求,研究人员对水泥路面的改造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段的铺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对沥青加铺层在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沥青加铺层;公路路面改造;应用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的相关概述对于公路建设施工来说,碎石化技术是有效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应用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以及路面大修工程当中。
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专用机械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破损的面板进一步破碎,使其成为便于使用的咬合嵌挤碎块柔性结构。
通过此种技术能够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有效消除,防止混凝土路面面板发生空洞的问题。
另外,此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原路残余的强度来实现环保以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通过碎石化技术能够有效消除旧有路面的病害,能够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之后发生反射裂缝等方面问题,并且碎石化能够使得原有水泥混凝土板块强度分配更加均匀。
由于碎石化施工具有周期较短、方式便捷、工程造价成本低、环保等优势而得到了越来越多工程的青睐。
2加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会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这样不仅增强路面的刚度,还能使路面具有柔性,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度;所以沥青加铺层路面已在工程实际中充分利用。
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调查和评价3.1调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3.1.1路面的病害结合路面的调查结果,某市公路的路段整体强度比较好,大部分的路段都很稳固,但是,局部的路段具有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路面的情况也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车辙、错台、裂缝、角隅断裂以及断板等相关的病害,主要是车辙、错台和裂缝。
浅议市政施工中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技术方法
浅议市政施工中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技术方法摘要:目前水泥混凝土技术已经在我国市政道路普遍应用,而很多水泥路面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结构性的破坏,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正常发挥,而且给行车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本文以从市政旧水泥路面的特征为切入口,并结合加铺沥青作用的分析,探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必要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ement concrete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our cou ntry’s municipal road, and many cement road surface appear because of bad structural damage, not only affects the normal use of the roads play performance, and to bring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driving.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cement road from municipal old jurisprudential method, and combining with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paving asphal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ld cement road surface and the necessity of paving asphalt.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old cement road surface and paving asphalt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市政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必要性市政水泥路面具有高强度、耐用和养护经济等优点,但就目前国内大部分水泥路面的状况来看,问题仍然多多,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结构性破坏和使用功能的缺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用。
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作者:陈少雄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已使用一定年限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与发展需求,旧路改造工程越显尤为迫切、重要;结合加铺柔性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在深圳市平吉大道(北段)工程中的应用,阐述设计工作中延缓和预防路面因加铺产生的裂缝对提高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作用。
关键词:旧水泥路面改造;加铺;反射裂缝;柔性面层;半刚性基层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
在工程实施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方案,如何控制工程质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以深圳市平吉大道(北段)改造工程中加铺沥青路面及半刚性水稳基层为例进行阐述。
1.加铺方案分析目前旧路改造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的利用方式有两种:a、把旧水泥板打碎做基层;b、把旧水泥板作面层加铺沥青混凝土,即常见的加铺罩面。
本文旧改工程为加铺罩面,底面层用沥青混凝土调平,局部高差较大的用半刚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调平。
1.1 反射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在原有的路面加铺沥青罩面,由于温度循环和荷载的反复作用使原来路面接缝上方的加铺层发生变形导致开裂叫做反射裂缝[1]。
图1 反射裂缝图2 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弯拉应力国内外研究表明,反射裂缝可以分成温度型反射裂缝、弯拉型反射裂缝和剪切型反射裂缝等几种类型。
为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目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思路首先是分析不同类型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结构设计和材料组成设计中加以限制或防治;然后对反射裂缝的形成扩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指导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
目前,国内外针对反射裂缝的处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种:(1)锯切横缝。
为了减少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无规则漫裂,通常采取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半刚性基层进行“预裂”,使其裂缝变得更有规律。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
探讨道桥施工公路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及其应用一、就地再生技术的概念及其优势1. just-in-place再生技术是一种通过混合再生施工方法,是将旧有的路面材料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合加热再生,由最终再生料形成新的路面结构的技术。
就地再生技术采用搅拌机、加热机等设备将旧有路面料进行混合,再经过铺装、压实等工序,最终形成新的路面结构,与传统的挖掉旧料,再填充新料的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三点优势:2. 环保优势:就地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旧有路面材料的开采和运输量,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
3. 经济优势:就地再生技术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搬运、挖掘等施工环节,大大节约了材料和人工等直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4. 质量优势:就地再生技术可以保证新旧料的均匀混合,增加了路面材料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提高了新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就地再生技术在水稳碎石基层的应用水稳碎石基层作为公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传统的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方法受到了以下问题的限制:一是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二是难以保证材料的均匀混合,三是材料资源消耗多。
采用就地再生技术对水稳碎石基层进行施工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就地再生技术对水稳碎石基层进行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2. 保证材料质量:由于就地再生技术可以保证旧有料与再生料的均匀混合,可以保证水稳碎石基层的质量。
3. 减少资源消耗:就地再生技术可以减少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量,节约了资源消耗。
三、就地再生技术对沥青路面的应用沥青路面作为道路结构中较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也受到了就地再生技术的青睐。
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方式不能保证旧料和新料的充分混合,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采用就地再生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施工具有以下优势:四、就地再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前景2. 降低施工成本:就地再生技术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各项费用支出,降低了施工成本。
沥青加铺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运用
沥青加铺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5-12-03T16:29:26.76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作者:郝颖惠[导读] 宣化县交通运输局很多地区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超过设计年限,且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
郝颖惠(宣化县交通运输局,河北,宣化,075100)【摘要】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路面,常会出现功能性缺陷,一定程度上对公路使用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以某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例,探讨沥青加铺层在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沥青加铺层;路面改造近年来,很多地区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超过设计年限,且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面损坏严重。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制约了行车速度,也极大的降低了行车舒适性。
因此,只有对旧有路面进行升级和改造,才能不断提升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
加铺沥青面层是常见的路面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中。
沥青加铺面工期比较短,对市政交通的影响较小,且修复后的路面更具经济和社会价值。
1.工程实例以某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例,探讨沥青加铺层在实际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本工程全长3.5km,是连接市内很多干道和大桥的主要道路。
该路面始建于1998年,交通量分析结果表明,到2010年,该道路标准轴载作用次数为10932次/d。
经过十几年的使用,加之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面表面磨损非常严重,且多数路段已经露出碎石。
通过对路面的整体调查和分析,认为道路上的错位板较多,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病害,如沉陷、断裂和坑槽等。
但是,道路整体结构损坏程度不大,考虑到行车舒适性的要求,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进行升级和改造。
该路具体情况见表1。
2.沥青加铺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全面分析本路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结合板块钻芯取样检测结果及当地气候条件特征,综合施工工艺、交通总体状况最终确定路面加铺方案,总结如下。
2.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首先将损毁严重的板块和已经松散的基层挖除,应用小型振捣机将基底层压实,并将基层有效修复。
加铺沥青路面技术在旧路维护中的应用
加铺沥青路面技术在旧路维护中的应用摘要:我国道路建设目前仍旧发展迅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新的道路的过程中,一些旧的混凝土道路仍旧需要予以重视,其中路面维修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而沥青加铺层在路面改造中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文章针对该项技术的关键问题展开了论述,对目前该技术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沥青路面;道路工程;混凝土;技术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1反射裂缝概述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行车荷载作用超出了路面的拉力抗性限度,因而导致了路面结构的破坏,出现裂缝,该类裂缝被称作荷载裂缝;二、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了路面的结构破坏现象,此类裂缝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温度疲劳裂缝以及低温收缩裂缝,属于非荷载裂缝;三、在桥涵两端以及路段上由于路基沉陷而造成的纵缝或者横向裂缝,此类裂缝被称作沉降裂缝。
反射裂缝在沥青加铺层上出现的原因则主要是原始路面本身就存在裂缝,而在对应的加铺层处应力较为集中,因而加铺层出现裂缝,并不是疲劳破坏。
而该裂缝在产生后的扩展则属于疲劳扩展,符合断裂力学相关规律,即加铺层的裂缝扩展符合传统强度理论中的最终破坏状态。
反射裂缝其实是一个裂缝的扩展,即为劣化的过程,从初始的变形一直到最后的破坏,加铺层受到了外界的荷载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该损伤从本质讲是一个量变至质变的过程,在反射裂缝的整个扩展过程都能够采用扩展位移模式进行理论描述。
在加铺层施工技术中,反射裂缝试验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其目的在于对不同加铺层材料以及结构进行评价,从而获得具体的有效参数,从而选择最有效的加铺层技术。
而反射裂缝的试验方式具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有:直接拉伸、间接拉伸、弯曲拉伸、剪切、试板疲劳裂缝试验以及疲劳裂缝试验机等。
2预防措施通过使用夹层预防旧路面对加铺层的影响,能够有效的使得加铺层不会受到下层裂缝的影响而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通过加铺层能够改变加铺层结构以及夹层自身的抗剪性和抗拉性,而当前施工中所使用的夹层种类较多,主要的种类包括:(1)应力吸收夹层。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技术在旧路工程改造的应用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技术在旧路工程改造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4-02T07:54:01.09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32期作者:吕笑博薛冰[导读] 市政旧路工程改造时运用改性沥青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技术的不足,提高旧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吕笑博薛冰(14270119940602**** 61052319940212****)西安市城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市政旧路工程改造时运用改性沥青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技术的不足,提高旧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
鉴于此,文中分析改性沥青技术的优势,探讨旧路工程改造中应用改性沥青技术的措施,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提高旧路工程改造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旧路改造传统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一段时间后由于其性能不能充分适应气候环境,导致路面出现高温车辙和低温开裂等病害,SBS改性沥青在路用性能上能弥补传统沥青混凝土的劣势,基质沥青在经过SBS改性后,能够使其路用性能提高,无论在南方地区的高温还是北方地区的严寒都能保证其使用品质。
1、工程概况某市政道路原道路结构由三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组成,由于道路设计早期的公路等级较低,在通车6年后,道路面层出现了较严重的车辙、拥包和基层反射裂缝,在经过检测单位检测后建议对病害集中的K10+700—K18+700、K30+800—K37+590路段面层进行铣刨处理,同时选用SBS改性沥青对面层重新加铺,预防通车后道路发生高温破坏。
2、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分析 2.1 细集料分析细集料采用当地生产的机制砂,天然砂采用当地的河砂,矿粉采用当地生产的成品矿粉。
对于细集料和矿粉的使用,则要求集料为洁净无杂质的干燥材料,且细集料要具有符合要求的颗粒级配。
2.2 粗集料分析本工程中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粗集料的选择,是将现场砂岩粉碎得到的,该粗集料地选择在现场易于获取,造价低廉,且各项物理参数及力学性能参数均符合粗集料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铺沥青与水稳基层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已使用一定年限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与发展需求,旧路改造工程越显尤为迫切、重要;结合加铺柔性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在深圳市平吉大道(北段)工程中的应用,阐述设计工作中延缓和预防路面因加铺产生的裂缝对提高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作用。
关键词:旧水泥路面改造;加铺;反射裂缝;柔性面层;半刚性基层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
在工程实施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方案,如何控制工程质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以深圳市平吉大道(北段)改造工程中加铺沥青路面及半刚性水稳基层为例进行阐述。
1.加铺方案分析
目前旧路改造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的利用方式有两种:a、把旧水泥板打碎做基层;b、把旧水泥板作面层加铺沥青混凝土,即常见的加铺罩面。
本文旧改工程为加铺罩面,底面层用沥青混凝土调平,局部高差较大的用半刚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调平。
1.1 反射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在原有的路面加铺沥青罩面,由于温度循环和荷载的反复作用使
原来路面接缝上方的加铺层发生变形导致开裂叫做反射裂缝[1]。
图1 反射裂缝图2 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弯拉应力
国内外研究表明,反射裂缝可以分成温度型反射裂缝、弯拉型反射裂缝和剪切型反射裂缝等几种类型。
为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目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思路首先是分析不同类型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结构设计和材料组成设计中加以限制或防治;然后对反射裂缝的形成扩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指导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
目前,国内外针对反射裂缝的处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种:
(1)锯切横缝。
为了减少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无规则漫裂,通常采取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半刚性基层进行“预裂”,使其裂缝变得更有规律。
(2)加厚沥青面层。
增加沥青面层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小层内的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反射裂缝的扩展距离,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设置应力吸收层。
其作用是改善沥青加铺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层间结合,减少因温度和竖向荷载引起的反射裂缝,同时减小应力集中作用,防止因水的下渗而导致路基的变形或强度的降低。
(4)铺设土工织物。
采用土工织物、土工格栅或玻璃纤维等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起加筋和应力扩散作用,从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
(5)设置沥青碎石或级配碎石过渡层。
为了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可以铺筑一层大粒径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结构层或级配碎石结
构层。
在美国,沥青碎石层或级配碎石的厚度通常在90mm以上,且沥青碎石混合料中含有25 %~35%的连通孔隙,使得接缝或反射裂缝不至于垂直向上反射,从而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分析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设计无明确规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中8.7中规定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害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优良或中时,可采用沥青加铺层。
对于脱空板、有裂缝的板,以及角隅断裂、错台等均进行修补,对板块损坏程度大,须重新更换浇筑新板块[2~3]。
在设计中防止反射裂缝一般采用良好的沥青面层材料、设置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和增设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或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等调平层。
1.3 玻纤土工格栅的应用及作用机理
玻璃纤维格珊能减小由水平力引起的水平位移。
玻璃纤维格栅是一种广泛应用在道路路面中的土工材料,有效地改善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力分布,减少由路面下水泥混凝土板块接缝引起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提高加铺路面的使用年限。
它具有较高的抗疲劳开裂、抗高温车辙、低温缩裂、延缓反射裂缝等特点。
玻璃纤维格栅摊铺热沥青混凝土不会产生变形,功能优良、使用寿命长久,
已广泛利用在旧路补强和新旧路衔接处理上。
当路面承受较大应力时,能通过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均匀扩散应力,能有效地减少面层的沉降和位移。
1.4 改性沥青的应用
为了抑制或延缓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出现,对面层沥青的使用要求加铺层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低温抗变形性能力和抗剪特性,同时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不能降低,对深圳等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常采用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结构组成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提高了沥青的力学性能,改善低温稳定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显著提高,减少了沥青加铺引起的反射裂缝的发生。
2.旧路加铺设计
2.1 加铺路面结构
按规范规定和国外沥青混凝土加铺面层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适当增加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对防止反射裂缝有较好效果,但增加到一定厚度后,再通过继续增加厚度来防止发射裂缝,效果不明显,也不经济。
深圳市平吉大道(北段)工程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根据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罩沥青面层路面结构(由上至下)如下:
4cm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
粘层油(pcr改性乳化沥青);
6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
粘层油(pcr改性乳化沥青);
7~1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满铺粘层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铣刨1cm)
当局部高差超过沥青混凝土调平厚度范围时,采取加铺半刚性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其路面结构(由上至下)如下:
4cm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
粘层油(pcr改性乳化沥青);
6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
粘层油(pcr改性乳化沥青);
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0.8cm厚下封层(es-3 乳化沥青稀浆);
透层油(pc-2阳离子乳化沥青);
10~22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铣刨1cm)
旧路面不同调平层间的搭接需特殊处理,在加铺水泥稳定碎石与沥青混凝土的搭接缝上铺2m宽的玻纤格栅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搭接处理示意图如下:
图3 调平层搭接处理
2.2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平吉大道(北段)工程于2009年底完成施工图设计,2011年开始土建施工,由于现状交通量较大,病害路面较施工图设计阶段有
所增加,具体的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如下:
1、处理病害路面时,保留的水泥路面板块的最小边长需大于等于1.2m,具体如下图示:
图4 水泥路面板块处理示意图
2、现状路面最外侧车道部分路段为绿化带填筑临时路面,该部分路面基本没有进行路基处理,需破除现状路面结构,按加宽路面结构进行新建,具体范围详见平面施工图。
3、对于单块水泥板块,板块基本完好,单一缝宽小于1cm,且板块边长大于1.2m的板块,可不做处理。
4、水泥路面板块局部崩角,板块较完整,崩角范围较小,需要将破碎的水泥混凝土块清除,再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回填处理。
2.3 粘层油和玻璃纤维格栅设置
混凝土板块、接缝处理完后,在所有纵横缝上铺设一层玻璃纤维格珊网,用水泥钉将其固定,固定间距为1m。
然后洒布沥青粘层油,最后加铺沥青柔性面层。
2.4 新旧路面连接处处理
新拓车道的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首先在拓宽段新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下水泥级配碎石基层顶与旧水泥混凝土板块连接处
满铺一层玻璃纤维格栅,新旧路面搭接宽度各余1m。
2.5 加铺时纵坡处理
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按现状道路纵断面再考虑沥青混凝
土加铺层厚度进行设计。
纵断面原则上按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高出18cm(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拉坡,但现状水泥混凝土旧路由于多年车辆行驶及下沉,已不能反映原有纵坡。
因此在纵断面设计时为保证纵坡及曲线满足规范要求,控制水泥混凝土板上沥青面层厚度在17cm~28cm ,对个别地段高差较大处须增加半刚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0cm。
2.6 调平层作用
通过对旧水泥道板进行维修加固,改善板块传力效果;由于高差较大地方沥青混凝土调平层无法满足调平层厚度压实问题,柔性面层下采用铺设半刚性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调平层,一方面减少荷载对水泥板块的冲击,其次减少沥青混凝土的用量、降低造价,也可延缓水泥板块上沥青面层的水平位移。
3.结束语
平吉大道(北段)工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刚通车不久,现使用运行效果良好。
城市旧路改造在具体道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制约影响因素很多,应根据每条旧路的具体实测数据和旧路资料制定满足道路区域服务功能及防治反射裂缝、确保路面结构满足使用要求的加铺改造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旧水泥路面改建、加铺决策体系初步研究.中外公路.2008.
[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