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规划的内容与强制性内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城镇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城镇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重点城镇发展定位及其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
4,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城市人口规模;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5,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用地选择和空间发展方向;总体布局结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范围及其空间管制措施;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面积,用地平衡表;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及其控制桁标。
6,综合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对外货运枢纽、铁路线路和站场用地范围、等级、通行能力;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范围;航空港用地范围及交通联结;公路与城市交通的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的用地范围;管道运输位置。
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快速路及主、次干路系统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口、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
公共交通:公交政策、公共客运交通和公交线路、站场分布;地铁、轻轨线路建设安徘;客运换乘枢纽布局。
7.公共设施规划
市级和区级公共中心的位置和规模;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市场、宗教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和范围。
8,居住用地规划
住房政策;居住用地结构;居住用地分类、建设标准和布局(包括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人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居住人口容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和规模。
9.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发展目标;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布局;岸线使用原则。
10.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修整、利用和展示;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范围及保护措施。
11.旧区改建与更新
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及环境综合整治;重要历史地段保护。
12.中心城区村镇发展
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需要发展的村庄;限制发展的村庄;不再保留的村庄;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13.给水工程规划
用水量标准和总用水量;水源地选择及防护措施,取水方式,供水能力,净水方案;输水管网及配水干管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
14.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体制;污水排放标准,雨水、污水排放总量,排水分区;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厂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
15.供电工程规划
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敷设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
16.电信工程规划
电话普及率、总容量;邮政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汛设施布局和用地范围,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范围;通讯线路布置、敷设方式。
17.燃气工程规划
燃气消耗水平,气源结构;燃气供应规模,供气方式;输配系统管网压力等级、管网系统;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
18.供热工程规划
采暖热指标、供热负荷、热源及供热方式;供热区域范围、热电厂位置和规模;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
19.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环境卫生设施布置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处理厂位置和规模。
20.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功能分区;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
21.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城市需设防地区(防江河洪水、防山洪、防海潮、防泥石流)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排涝防渍的措施。
抗震:城巿设防标准;疏散场地通道规划;生命线系统保障规划。
消防:消防标准;消防站及报警、通讯指挥系统规划;机构、通道及供水保障规划。
21.地下空间利用及人防规划,
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的防空、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平战结合)规划。
23.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发展方询和建设重点;近期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开发投放量;住宅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24.规划实施
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25.附则
说明文本的法律效力、规划的生效日期、修改的规定以及规划的解释权。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内容与深度要求
l 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城镇规模、交通网络、重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矿藏资源;
l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城市规划区范围;
l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标明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l 市域空间管制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标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的范围,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位置和范围、市域功能空间区划;
l 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路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风玫瑰、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l 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强度划分、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和地下文物埋藏范围、用地适宜性区划(包括适宜、不适宜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的范围);
l 中心城区四区划定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范围;
l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范围;
l 城市总体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标注各类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规划主要干路、河湖水面、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重大基础设施;
l 居住用地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居住用地分类和布局(包括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居住人口容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位置;
l 绿地系统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市区级公共绿地、苗圃、花圃、防护林带、林地及市区内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和范围;
l 综合交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主次干路走向、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广场、停车场、公交停车场的位置和范围;铁路线路及站场、公路及货场、机场、港口、长途汽车站等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l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和范围、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范围;
l 旧区改建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旧区范围、重点处理地段用地性质、改造分区、拓宽的道路;
l 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近期主要新建和改建项目位置和范围;
l 其他专项规划图纸:图纸比例1:5000—1:25000,包括给水工程规划图、排水工程规划图、供电工程规划图、电信工程规划图、供热工程规划图、燃气工程规划图、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图、环境保护规划图、防灾规划图、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等。
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主要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的具沐内容包括:城市基本情况;对上版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规划编织背景、依据、指导思想;规划技术路线;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巿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和规模;中心城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范围及空间管制措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总体布局;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规划;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及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综合防灾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等内容。
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针对总体规划重点问题、重点专项进行必要的专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建议,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
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编制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资料整理与汇总。
强制性内容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和水系等生态敏感区以及基本农田,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市域内必须严格控制的地域
范围。
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包括:城市主干路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燃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具体内容:
① 贯彻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发展战略,确定与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途径和城镇体系网络。
② 明确市域及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限制的措施。
③ 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互利共享和有效利用。
④ 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制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强制性 内容
(一)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二)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五)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七)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
积率、人口容量等)。
(八)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九)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
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十)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
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十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六)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十七)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八)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记忆要点:
1. 分析城市性质
2. 预测人口
3. 划定4区空间管制
4. 郊区发展
5. 土地分类建、农、生态、其他
6. 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7. 空间布局(强度管制)
8. 具体
2 公共中心2 交通网络2 绿化
2 历史保护2 居住布局9. 工程
2 市政管线2 环保
2 防灾
2 旧城
2 地下工程10. 实施
强制性内容的调整调整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组织论证,其中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应当进行公示。
调整后的详细规划必须依法重新审批后方可执行。
成果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具体:
规划图纸内容与深度要求
规划图纸。
位置图(比例不限):反映规划范围及位置,与城市重要功能片区、组团之间的区位关系,周围城市道路走向,比邻用地关系等。
用地现状图〈1:2000—1:5000〕:标明自然地貌、各类用地范围和产权界限、用地性质、现状建筑质量等内容。
土地使用规划图:1:2000—1:5000〗标明各类用地细分边界、用地性质等内容。
土地使用规划图应与用地现状图比例一致。
道路交通规划图:(注意:总规为综合交通规划图,控规为道路交通规划图,详规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1:2000—1:5000〉标明规划范围内道路分级系统、内外道路衔接、道路断面、交通设施、公交系统、步行系统、交通流线组织、交通渠化、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等内容。
绿地景观规划图:(注意:总规为绿地系统规划图,控规为绿地景观规划图,详规为绿化设计图)1:2000—1:5000〉标明不同等级和功能的绿地、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视廊、景观节点、特色风貌区、景观边界、地标、景观要素控制等内容。
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1:2000—1:5000标明各类市政工程设施源点、管线布置、管径、路由走廊、管网平面综合与竖向综合等内容。
其他相关规划图纸:1:2000—1:5000〉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和控制必要性,可增加绘制其他相关规划图纸,如开发强度区划图、建筑高度区划图、历史保护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等。
[!)规划图则。
用地编码图:1:2000—1:5000标明各片区、单元、街区、街坊、地块的划分界限,并编制统一的可以与周边地段衔接的用地编码系统。
总图则:1:2000—1:5000〉各项控制要求汇总图,一般应包括地块控制总图则、设施控制总图则、"五线"控制总图则。
总图则应重点体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地块控制总图则:标明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的边界,并标明每个地块的主要控制指标。
需标明的控制指标一般应包括用地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等强制性内容。
经营性用地的区位和空间布局;确定近期建设的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道路广场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项目的选址、规模,以及投资估算与实施时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保护、防灾等方面,提出规划要求和相应措施;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用地的总量,明确新增建设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的数量。
强制性内容(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指导性内容(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二)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四)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决定增加近期建设规划中的指导性内容。
成果规划文本、图纸,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
文本内容。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文本内容包括:
总则:制定规划的目的、依据、原则,规划范围、规划年限等。
目标与策略:对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建设标准、产业发展、公共设施、交通、市政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目标与对策。
行动与计划:确定近期重点发展方向与区域,提出具体的土地与设施的规划建设计划。
4〉政策与措施:制定保障近期建设实施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提出了实行空间分区管制政策、实施高效集约的建设用地政策、制定加强重点开发地区建设的政策、完善以提升城市功能为主旨的城市更新政策、建立面向多层次需求的公共住房政策、制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完善规划实施和管理监督制度。
5〕附则。
说明和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