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史
世界上古史
一级词汇一.史前时代1.北京猿人:①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②生活年代比较分散,约在距今70万年到23万年③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在此先后生活50万年之久④平均脑容量为1088毫升,已接近现代人的平均脑量⑤总体特征与现代人相近,保留猿人特征,平均身高较矮,前额低平,头骨较厚,眉脊骨粗壮向前突出⑥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还能保存火种⑦可以制造石器作为劳动工具2.山顶洞人:①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②距今约1.8万年,是晚期智人的代表③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④总体体貌特征已和现代人无太大差别⑤大量使用木器、骨角器⑥出现装饰品,说明已有爱美观念;墓葬说明当时已有了最初的宗教意识⑦会使用磨制石器,掌握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⑧以采集植物和渔猎动物为生3.仰韶文化:①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文化②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③中心区域在黄河中游,遍布陕、豫、晋、冀等省大部分地区,远及甘、青、鄂、内蒙古等地区④距今约7千年,延续2千年左右,对黄河流域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地区的文化面貌⑤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如“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⑥初具由若干氏族组成的胞族或一个部落居民群体⑦制陶业发展,出土大量彩绘陶器,刻画符号可能为早期文字4.红山文化:①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②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③彩陶和细石器共存④陶器最富特征的纹饰是以横“之”字形纹和直线划纹⑤依山势分布女神庙、大型祭坛、积石冢,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体现社会分化⑥出土精美动物形玉器,女神塑像,磨制等手工技术的发展⑦裸体陶塑女像说明生殖崇拜和母系氏族社会的存在5.大汶口文化:①分布在黄河中游的新时代时期文化②大约距今6300-4600年之间,延续1700年之久③其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④得名于山东泰安和宁阳交界处的大汶口遗址⑤有殉猪现象,说明饲养业发达⑥早期陶器为手制红陶,中期后灰黑陶增加,晚期采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器物⑦不同的墓陪葬品差别很大,体现当时私有制的出现6.河姆渡文化:①距今7000-48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母系氏族公社文化②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东部地区③出土成批的骨耜和丰富的稻遗存,说明已会种植水稻④大量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捞是重要的生产活动⑤出现适应南方自然条件的木质建筑、精美饰物,建筑以干阑式房屋为特色7.龙山文化:①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有影响的典型文化②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800-前2000年③遍布黄河中下游地区④广大范围内的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河南、陕西龙山文化(三个大的部分)⑤制陶技术进步,普遍采用快轮,陶器以“蛋壳陶”为主要特征(黑色,陶胎极薄),陶器种类丰富,造型美观,还有许多玉礼器⑥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六畜”齐全⑦私有制发展,阶级分化明显8.三皇五帝:①古史传说中八位优秀的部落首领②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为黄帝、帝颛顼、帝喾、尧、舜③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9.大禹治水:①古史传说时代的一个伟大功绩②禹是夏朝的奠基人,其父鲧因不善团结族人和其他部落而治水不力,被放逐,大禹继承父业,改进治水方法,获得很大成功。
世界上古史、中古史名词解释
一.原始社会1.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被国际学术界肯定了的最早的人科成员。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约在550—100万年前,其化石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
南方古猿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
是人类形成阶段的主要代表之一2.能人(完全形成的人):学术界确定的最早的人属成员,也称“早期猿人”。
能人头骨壁薄,眉脊不明显,頬齿,特别是前臼齿,比南方古猿非洲种为窄,能人最显著的特点是脑量扩大。
下肢骨明显具直立行走的特征,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够对握,但还不很精确。
“能人”化石所在的地层,年代约为距今180万年。
奥杜韦文化3.直立人:承上启下,语言,火(天然火),旧石器时代早期4.智人:脑量增大尤为明显,体质进化和文化发展,人工取火,旧石器时代中期5.原始群:最初的人类社会群体,原始社会的最初阶段。
其经历的时间大致是距今1400万年前到距今300万年间,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是其代表群体。
由于他们处于由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为了生存,他们以群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集体劳动和生活。
这种组织形式尚不稳定,尚没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
6.血缘家族: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或族群按血缘群婚关系组成,族内同辈男女之间可以互为婚配。
因为它出现在氏族公社之前,所以又被称为前氏族公社。
它存在的时期大约相当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7.氏族: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
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
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
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氏族的管理实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
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8.普那路亚婚:是母系氏族社会时的一种婚姻形态,又叫做族外群婚。
在一定范围内的同辈男女共为夫妻,即一群姊妹和另一群男子或一群男子和领一群怒自相互通婚,但禁止旁系的和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这时共夫的姊妹间、共妻的兄弟间互城“普那路亚”9.母系氏族公社:早期氏族的形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基本细胞。
世界上古史名词解释
1.曼涅托:曼涅托活动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祭司和历史学家;用希腊文写成一书;该书有片段为教会历史学家保存下来;成为今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史料..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和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这种分期法有一定的准确性;至今仍为学术界所沿用..2.帕勒摩石碑:现存埃及年代最为久远的石刻;因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的帕勒摩博物馆而得名;目前仅存部分残片..该石碑记录了埃及古王国第5王朝以前所有国王的名单;国王们对诸如努比亚、腓尼基的远征以及将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等重要活动;还涉及诸如尼罗河涨水情况等经济社会生活问题;是研究古埃及国家早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3.法老:法老是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的音译;其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4.金字塔:金字塔是奴隶制国王的陵寝..在埃及、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和下;今和埃及境内..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西南西古城一带的金字塔最为集中..15.斯芬克斯:“斯芬克斯”原意是古代希腊神话中带有翅膀的狮身女妖;斯芬克斯一词是希腊语音译而来..由于形状怪异;斯芬克斯在人心中;代表埃及文化中所有怪异难解的问题..一般认为;狮身人面是王权的象征;狮子在埃及文化中有“生命之王”的美称;同时又是权威的象征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狮子的一般正是表示权威..6.涅杰斯:意为"小人";最早见于埃及古王国时期;是与氏族贵族对立的平民阶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成为中小奴隶主、僧侣;甚至高级官吏和州长;他们占有奴隶和土地..为数众多的涅杰斯则日益贫困化..在第一中间期;涅杰斯成为一个小私有者阶层..中王国时期出现分化;一部分成为土地所有者、奴隶主;即“强有力的涅杰斯”;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为各诺姆所倚重;另一部分则沦为靠施舍过日..“强有力的涅杰斯”是王权与地方贵族斗争的社会支柱;因而也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但由于中王国时期埃及的商品经济关系不够发达;涅杰斯实际上还是很软弱的..在中王国时期的大起义中涅杰斯受到了巨大打击..7.伊浦味陈辞:伊浦味陈辞或译为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因现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又名莱登纸草..是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写在纸草之上;它所反映的年代;在学术界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在第二中间期..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伊浦味站在贵族的立场上;对发生的贫民与奴隶的起义、王权被推翻、国家机器被破坏、有产者的财产被分给穷人等表现出了极端的仇恨..从作者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这些情况显然是在起义、暴动时期;并且还表明此时期还发生过外族入侵..8.尼布甲尼撒:约公元前630 年 - 前561年;是位于的伽勒底帝国最伟大的君主; 他曾征服了犹大国和;并在他的首都巴比伦建成着名的.. 用巴比伦的语言解释他的名字意思是“皇冠的保护和继承者尼布”;或“保卫边疆者尼布”..9.巴比伦之囚:巴比伦之囚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间;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征服的;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些人称为巴比伦之囚..10. 大流士:大流士一世君主前558~前486..出身于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大流士随远征埃及;被任命为万人的总指挥..大流士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着名政治家之一..他自称为“王中之王;诸国之王”;后人尊称为“”..11.贝希斯吞铭文:上台后;各地人民包括波斯人曾两度起义反对他的统治;他严厉地镇压了起义;并将镇压高墨塔暴动和两次人民起义的情况用、埃兰语、巴比伦语等三种语言均为刻在贝希斯吞山崖上;此即着名的贝希斯吞铭文..12.罗林森Henry Rawlinson:英国军官、东方学家;成功释读以3种文字之古波斯文部分;为释读提供了线索;大大扩展了对古代中东的了解范围..于1850年和1852年分别撰有巴比伦及亚述楔形文字铭刻注解与亚述史纲等着作..13.琐罗亚斯德教:是在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的;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是之源;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火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塔;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14.腓尼基字母:字母是腓尼基人在楔形字基础上将原来的几十个简单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时间约在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现在的字母文字;几乎都可追溯到腓尼基字母;如、、、等..腓尼基字是 ;没有代表的字母或符号;字的须由上下文推断..15.吉尔伽美什史诗:又称基尔麦什史诗;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1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流传下来..这是一部关于统治着古代地区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英雄Gilgamesh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16.荷马:盲诗人;约前9世纪-前8世纪..相传记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纪;以及关于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代表作——史诗和;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综合编写而成..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9、8世纪之间..他的杰作;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这一词的希腊文原文含义多样;至今未能确定..17.荷马时代:也叫英雄时代或黑暗时代;是迈锡尼文明灭亡后;古希腊地区重回氏族部落时期的时代;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由于形成于此时的“”叙述了迈锡尼文明的旧闻;但又表述了当时社会的情况;故又称此时代为“荷马时代”;也称“史诗时代”18.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哲学及文学之基础..19.吠陀时代:吠陀时代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部史诗中;故称作吠陀时代..其中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2——前9世纪;称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于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称晚期吠陀..20.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现在流行的的古代形式..以为主要经典;因崇拜及由婆罗门担任而得名..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刹帝利;;..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湿婆三大神;主张;人生;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21.阿育王:佛教名王..古代印度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曾邀请着名高僧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22.摩奴法论:中文译名又作摩奴法典;是印度教伦理规范的一部法论;托名由里的人类始祖摩奴所撰;实际写成年代不详;现今学者相信大约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本书分十二章;内容涉及礼仪、习俗、教育、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等;构建出以四大种姓为基础的社会模式..本法论出现后;长期成为印度教的法制权威;至近现代仍具有影响力;并被视为研究印度社会的基本文献..23.阿旃zhan陀石窟:群;位于北部温迪亚山的悬崖上;历时1000年之久..中国唐代僧人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1819年英国人又重新发现..该石窟今存洞窟29座;窟形分支提和毗诃罗两大类;以后者居多..支提窟内中央置窣堵波;依天然岩凿成;内殿四周;建造柱;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明显的仿竹木构造;且装饰简朴;至中晚期后则趋于精美..毗诃罗窟内部有、、等;陈设较简单..25. 亚历山大:;古国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为首都的庞大..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业绩;亚历山大东征虽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一定危害;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亚历山大死后;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离析..26.十二铜表法:也叫十二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债务和刑法、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27.皮洛士式的胜利:是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曾率兵至意大利与罗马交战;付出惨重代价;打败罗马军队;由此即以"皮洛士式的胜利"一词来借喻以惨重的代价而取得的得不偿失的惨胜..28.汉尼拔:;北非古国着名军事家..生长的时代在正逢古势力的崛起..少时随父亲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罗马为敌;自小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锻炼;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有卓越表现..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29.布匿战争: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和古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着名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布匿库斯..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公元前264~前146年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迦太基曾是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因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The Punic Wars..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30.同盟者战争: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1~前88年;意大利“同盟者”争取罗马公民权、反对罗马统治者的战争..“同盟者”中以反抗最激烈;故又称马尔西战争..意大利“同盟者”是罗马在征服意大利过程中给予较低待遇的一些城市和部落..那里的人们无罗马公民权;分不到公有地;却要为罗马当兵;备受歧视和压迫..前2世纪;“同盟者”要求取得公民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前91年;罗马保民官M.L.德鲁苏斯提出给“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的法案;遭元老院反对..德鲁苏斯被暗杀;“同盟者”愤而起义.. 31.斯巴达克起义:是在领导下;爆发的一次最大的..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的过渡..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斗争史上留下了的遗迹.. 32.苏拉独裁:正当罗马和同盟者酣战之时;在小亚细亚发生了密特里达提战争..本都国王密特里达提六世乘罗马无暇东顾之机;于公元前89年进军亚细亚行省;当地居民苦于罗马的压榨;把他当作解放者..同盟者战争结束后;罗马抽出力量对付东方;但在派遣战争的统帅人选上;贵族派和民主派发生了争执..公元前88年;在元老院主持下;担任当年执政官的苏拉抽签获得了指挥权..可是;苏拉的军队尚未离开意大利;马略和保民官卢福斯结盟;在公民大会通过提案;免除苏拉的指挥权而代之以马略..苏拉旋即带兵向罗马进军;开创了罗马人进攻自己祖国的先例..苏拉攻下罗马后;杀害了卢福斯和大批民主派分子;并宣布马略等人为“公敌”..还废除民主派法律;规定任何议案不经元老院批准;不得提交公民大会表决;所有议案一律提到森都利亚大会..恢复了元老贵族的统治;苏拉于公元前87年率军出征东方..他在希腊围攻雅典;血洗了这座文明古城..接着又战胜本都和希腊联军;挫败了密特里达提进入欧洲的计划..33.恺撒: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即;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的奠基者..出身贵族;历任、、、、、等职..公元前60年与、秘密结成;随后出任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和..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统治..制定了..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击败开创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34.前三头同盟:公元前146年;罗马进入晚期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危机四起;奴隶起义和平民运动风起云涌;共和制统治形式已经过时;帝制的建立是奴隶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罗马共和国为元老贵族所垄断;改制的阻力极大..不过在苏拉和马略的党争中;许多共和制的支持者被杀;反对共和的势力日益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几个军事政治强人相继登上了罗马政治舞台..他们就是靠镇压斯巴达克起家的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35.后三头同盟:公元前43年;、和在波伦尼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史称后三头政治同盟..与的私人协议性质不同;后三头政治同盟后来获得罗马的承认;授权同盟颁布法令和任命高级官员;统治国家5年;因此具有公开和合法的性质..36.屋大维: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奥古斯都; 的开国君主;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的甥孙;公元前44年被恺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恺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30年;他平息了企图分裂的内战;后被赐封为“”;并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在他去世后;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37.元首制:古罗马的元首制;是拉丁文此一的中文翻译..源自于直译为..由这位第一公民来领导国家的制度;就称为制..在罗马史的划分上;罗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7年;终止于三世纪的末期..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共和国发生了连番的内战;最后由扫除群雄;建立不可动摇的政治地位..屋大维在共和国的架构上;让第一公民同时拥有传统的、等统治大权;并时常参与执政官的竞选元首制通常被认为是“披着外衣”的;而后代史学家通常用皇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并将屋大维改制后的罗马国家视为的开端38.图拉真:古代第二任皇帝;98年至117年在位..五贤帝中的第二位..图拉真在位期间;对内巩固了经济和社会制度;对外发动战争;将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张到历史上最大范围..由于其功绩卓着;获得了赠予的“最佳元首”称号..是第一位意大利以外出生的..曾经建立记载自己的功绩..39.哈德良:的第三位皇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在位期间;停止东方战争;与国王缔结和约;改革官僚制度和法律..又在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以御防那些居住在现今的“蛮族”的入侵..世人历来对他评价较好;个人爱好也很丰富..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皇帝..1。
世界上古史名词解释
世界上古史名词解释1、直立人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为猿人,生存年代170(或150)万年前至30(或20)万年前,其化石在欧、亚、非三洲均有发现。
其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容量大约从800毫升到1200毫升,平均身高为160厘米;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大腿骨接近现代人,其直立人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
2、早期智人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25万年至4万年前。
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但仍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1350毫升。
其化石目前在亚、非、欧三洲有多处发现。
3、晚期智人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过去称为新人,生活距今四五万年前至1万年前。
其体质形态和现代人大致相同,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额明显,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以上。
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和澳洲也有发现。
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
4、血缘家族血缘家族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
马克思曾经指出:“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在这种社会组织里,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
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
这种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
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
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
在那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
5、氏族原始社会以共同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血族团体。
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氏族是人类各族普遍存在过的社会组织。
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约相当于旧石器中、晚期。
常以某种动、植物作为本氏族共同的图腾标记。
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阶级。
世界上古史——原始社会修改版
世界史的分期:上古史部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间为3000万年以前至公元5世纪。
中古史部分——封建社会,时间公元5世纪16世纪。
近代史——1500年—1900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现代史——1900年至今。
世界上古史原始社会(人类的史前时代)时间:二、三百万年前至公元476年,即从人类社会形成至西罗马帝国灭亡。
特点: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以群婚为主。
一.从猿到人的过渡A.从猿到人的三个发展阶段:1.生存时间:距今约3500万年——2300万年2.古猿的特点:四足行走,手脚游乐某种分工,身体呈半直立状态。
3.古猿的种类: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
4.古猿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共同祖先。
二.正在形成中的人A.早期形成中的人代表:腊玛古猿1.生存时间:距今约1400——700万年前2.特点:生理特征发生变化B.晚期形成中的人:代表是南方古猿。
1.生存时间:大约550万年——100万年前。
2.特点:直立行走,两足行走,使用天然的工具:石块、木棒。
三.完全形成的人A.早期智人(类人猿、能人)生存时间:距今约377——180万年前代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化石。
特点:直立行走,手的发育趋于完整;身高约在1.2——1.4米。
B.晚期猿人(直立人)生存时间:距今约170/150-30/20万年前代表:印尼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堡人、北非的阿特拉猿人、中国的北京猿人等。
特征:脑量增多,身高约在1.6米,开始使用语言,学会了用火的方法。
C.早期智人(古人)生存时间:距今约25—5万年前代表:德国的尼安特人、中国的丁村人特点:猿的特点还没完全消失,任然具有原始人的特征,脑量更大。
D.晚期智人(新人)生存时间:5万年前至1万年前代表:法国的科罗马农人、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
世界上古史第一章
它的产生是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主 导地位,而妇女沦为于从属地位的结果。
1.背景:社会等级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个人劳动 能产出超过其个人生存所需的少量剩余的条件下出现的。
2.形成阶级的途径:⑴外部途径:通过战争来获得战俘形成 劳动力,使得奴隶制出现。
小巧精致的细石器流行 3.特点:对打制成型的石器进行最后的磨光加工 4.人工栽培植物成功,促使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导致"新 石器革命"或"农业革命"。 *农业和农村的独立起源地 西亚~世界最早的农业和畜牧业发源地 中、南美洲~玉米、马铃薯发源地 东亚~小米的发源地 5.陶器的发明
第三节 氏族公社的解体
5.数学知识:能直观识别具体事物,但缺乏抽象的数学概 念。初等数学萌芽。 6.化学:原始人在用火.酿酒等生产过程中不自觉的掌握了 物质转化的技术,孕育出化学胚胎。
三.原始艺术
1.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时期) 2.意义:艺术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也是原 始人类生产与思维进步的伟大成果之一。 3.艺术形式:
第一章 原始社会
目录
第一节 人类的形成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
第三节 氏族公社的解体
第四节 原始精神文化
第一节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可能超自然存在。 (二)劳动创造了人,挑出制造工具的劳动是人的根本属性。 二、人类的形成过程 *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1、攀树猿群(原上猿、埃及猿、森林古猿) 2、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表现为直立行走) 3、完全形成的人
1.生产目的:为了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 2.对火的使用,促使生存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和分节语的产生 1.关系:同时产生并同时发展的
世界上古史重点知识
世界上古史重点知识1、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创造了著名的埃及文明,成为了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文明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延续了约3000年之久。
它的主要遗产包括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神话和象形文字等。
2、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主要遗产包括哲学、政治、文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贡献。
古希腊文明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3、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罗马帝国的遗产,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的主要遗产包括建筑、法律、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古罗马文明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如维特鲁威、西塞罗和奥古斯都等。
4、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对印度文化和宗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主要遗产包括宗教、哲学、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贡献。
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如吠陀经、婆罗门教、释迦牟尼和阿育王等。
5、古代中华文明:古代中华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东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主要遗产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贡献。
古代中华文明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和韩非子等。
此外,世界史上的重点知识还包括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例如阿拉伯数字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文艺复兴的意义等。
这些知识点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十分重要。
世界上古史名词解释
1.曼涅托:曼涅托(活动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古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用希腊文写成《埃及史》一书,该书有片段为教会历史学家保存下来,成为今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史料。
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和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这种分期法有一定的准确性,至今仍为学术界所沿用。
2.帕勒摩石碑:现存埃及年代最为久远的石刻,因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的帕勒摩博物馆而得名,目前仅存部分残片。
该石碑记录了埃及古王国第5王朝以前所有国王的名单,国王们对诸如努比亚、腓尼基的远征以及将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等重要活动,还涉及诸如尼罗河涨水情况等经济社会生活问题,是研究古埃及国家早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
3.法老: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
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
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
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4.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
在埃及、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
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最为集中。
[1]5.斯芬克斯:“斯芬克斯”原意是古代希腊神话中带有翅膀的狮身女妖,斯芬克斯一词是希腊语音译而来。
由于形状怪异,斯芬克斯在人心中,代表埃及文化中所有怪异难解的问题。
世界上古史提纲
一、名词解释1、晚期智人:是指在大约距今10万年到4万年前的生活于除南极外的五大洲的体质形态与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的早期人类。
在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已经形成。
2、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时代的文学作品,至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
史诗描述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
在历经艰辛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耻的谨饬之君的故事。
史诗通过生动反映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等自然的愿望,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思想。
它是古代西亚优秀文学之作,是至今发现的人类最早史诗,现存的版本是亚述帝国时期的抄本。
3、种姓制度:是指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而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四个种姓的地位以及种姓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和职业世袭,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能通婚。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4、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后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宪政改革措施。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解负令”,取消债务(2)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大会的权利,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4)制定新法典,取代旧的严酷法典,同时,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基础,为雅典后来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基础。
《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史新增知识点解析
f t狄教学参考栏目主持人/文欣\教材解析仲外历史纲要(下)》泄古史新增知识点解析〇刘昌玉世界上古史是世界史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人类社会发展最初的两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间为300万年前至公元476年,世界上古文明包括上古西亚、上古埃及、上古南亚、上古中国、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六大文明部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世界古代史(包括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一直处于薄弱状态,长期被忽视[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新增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一知识点,高中历史教学涉及世界上古史内容,但仍然缺少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的内容,这造成了中学历史教学与高校历史教学的“断档”现象:3:,不利于学生综合历史知识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世界上古史内容新增了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的知识点,强调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和文明的交流互鉴,并且提出了三个内容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至此,髙中世界上古史教学形成了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
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编制的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已在部分地区试用。
其中,《中外历史纲要(下)》涉及世界史内容,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即世界上古史内容,分为2课: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包括公元前3千纪至前1千纪前半叶的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体现了古代各文明的独立发展与文明的多元特点;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包括公元前1千纪后半叶至公元1千纪前半叶的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体现了古代文明的交流互鉴。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中世界上古史的新增知识点,不管是现有高中历史教师,还是有志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高校师范专业学生,都要对其格外重J I142021年第2期(总第502期)卜---------------------------------------------------------视,研读课程标准,重新设计梳理教学内容,以更好 地应对新课标中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史,从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开端,止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及民族大迁徙运动。
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冲积平原上,出现了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出现了统一全国的奴隶主阶级专政国家,印度达罗毗荼人也进入了奴隶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
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这四个国家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而后,亚非又相继出现许多奴隶制国家。
在亚洲,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家兴起,继而向外扩张,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出现了高句丽国,后来又出现了百济国和新罗国;公元2世纪末,日本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在非洲,公元前1000年左右,东非努比亚(今苏丹)地区建立了奴隶国家。
欧洲的古希腊和罗马最先进入奴隶社会。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前8至6世纪,许多奴隶制城市国家形成。
斯巴达是其中最早的一个,由少数奴隶主贵族统治。
雅典起初也是由奴隶主贵族统治,平民与贵族的斗争非常激烈。
公元前594年,梭伦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改革。
公元前五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扩大了平民的权利,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雅典依靠奴隶劳动发展生产,经济空前繁荣。
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之后,希腊个城市国家由于长期争夺霸权战争和奴隶不断起义,逐渐衰落了,公元前338年以后屈从于马其顿的统治。
罗马共和国大约建立于公元前509年,是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罗马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努力同奴隶主的矛盾非常尖锐,西西里奴隶起义和巴斯达克起义的爆发,动摇了奴隶制基础,公元359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从此以后,西欧和北非奴隶制社会历史宣告结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管晏世家管仲和晏婴,分别是春秋前期和后期其国着名的政治家。
管仲生活坎坷,后经朋友鲍叔牙力荐,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晏婴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就把晏婴和管仲相提并论。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上古史1史前社会概述一、史前时代的特征1、外在特征:时空跨度大;2、内在特征(基本特征):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无剥削和阶级,人与人关系基本平等;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性关系以群婚为主。
二、原始社会史的史料及断年法1、考古学;2、古人类学;3、民族学;4、语言学、神话学、古生物学、古地质学等学科的材料对重构远古人类的历史也有辅助意义。
史前史的断年法。
三、史学史原始社会史材料的真正积累发生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之后,至19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独立研究对象的原始社会史已有了基本框架和材料,有了起止界限和解释体系。
布丰、拉马克、达尔文、巴霍芬、L.H.摩尔根先后对史前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进入20世纪以后,原始社会史专史和不同课题的专著大量问世,形成众多的流派和多学科交叉协同研究的局面。
四、原始社会史的分期文化学分期;考古学分期;社会学分期。
重点问题一、人类的形成和发展(一)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1、人类的时间位置;2、人类的空间位置;3、人类在生物分类所处的位置;4、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二)劳动创造了人1、人类起源的假说和科学论证:自然发生论——神创论——进化论——劳动创造了人;2、人类起源于动物;3、劳动创造了人。
(三)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各阶段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提出了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其中“完全形成的人”又分成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1)早期猿人;(2)晚期猿人(3)早期智人;(4)晚期智人。
二、血缘家族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一)生产1、生产力水平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2、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3、发现并开始用火。
(二)社会组织(三)婚姻形态三、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与繁荣期概况(一)氏族的概念(何谓氏族)(二)氏族公社产生的原因1、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的发展是氏族产生的经济前提和根本原因;2、族外群婚直接导致氏族的出现。
世界上古史(早期文明)
世界上古史(早期文明)世界上古史(早期文明)注:本表使用年份均为公元前埃及西亚希腊印度尼罗河两河苏美尔阿卡德两河北部小亚细亚腓尼基/以色列 2300-1750 哈拉巴文化发现印章,刻有文字,未能解读已有栽培农业金石并用纺织、制陶城市建筑特色:摩罗佐·达罗神秘消失爱琴文明次大陆公元前6000-5000年开始出现文明涅伽达文化Ⅰ期(阿姆拉特时期):王权萌芽涅伽达文化Ⅱ期(格尔塞时期):私有、阶级形成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2686年,1-2王朝)建立者:美尼斯墓室称为:马斯塔巴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2181年,3-6王朝)又称金字塔时期第一中间期(约前2181-2040年,7-10王朝)北方:赫拉克列奥波里《对美卡拉王的教训》南方:底比斯(建立11王朝)中王国时期(约前2040-1786年,11-12王朝)底比斯的孟图霍特普二世统一埃及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 12王朝建立者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依靠捏杰斯力量加强皇权。
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1570年,13-17王朝)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伊普味陈辞》喜克索斯人入侵 17王朝末卡美斯国王领导了反喜克索斯人的斗争《卡尔纳尔书版》新王国时期(前1570-1085年,18-20王朝)雅赫摩斯最终赶走了喜克索斯人,当上了国王,埃及重新统一,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繁荣。
开始南征北战雅赫摩斯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使跨越西亚北非的埃及帝国初具规模图特摩斯三世(1504-1450)最终完成征服,是版图最大。
阿蒙霍特普二世镇压反抗阿蒙霍特普四世(1379-1362)宗教改革,反抗神权失败图坦哈蒙放弃改革 19王朝时拉美西斯二世(1304-1237)“埃赫战争”达到高潮。
1300卡迭什战役 1283赫梯的哈吐什尔二世与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①麦尔涅普塔顶住“海上民族”的入侵,“王神矛盾” 20王朝时拉美西斯三世“海上民族”二次入侵。
后期埃及(利比亚舍易斯时期)(前1085-525年,21-26王朝)1085 阿蒙神庙祭司赫利霍尔篡夺王位开创新时期埃及南北分裂,北方受利比亚人控制,南方底比斯实际保持对立。
世界上古史
英国生物学家 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物种
起源》一书,奠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
人的进化
现在科学的发展已经完全能说明:我们是
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的进化问题涉及人 的身体构造、原始思维的意识、语言能力 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怎样从普通 的灵长类动物演化为智人的。 我们要在这里讨论如下几个基本问题: 1)人的进化阶段 2)石器时代 3)原始社会结构 4)艺术的出现
第四纪
1)更新世,3百万至3万年,原始人向现代人 演化 2)全新世,3万年前至今,现代人类
生物分类学是按界、门、纲、目、科、属、
种的次序确定每一物种的归属。
现代人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 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在现今的世界上,人科只有一属一种,通 称现代智人或晚期智人
从古猿和人科成员的关系看,古猿当然属
大脑的发展
脑量是人进化的重要指标。南方古猿平均
脑量为500毫升。能人的脑量为600-700 毫升。直立人早期为800毫升,晚期为1200 毫升左右。早期智人为1300毫升左右。晚 期智人,也就是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出 现在5~4万年前,脑量达到1400~1500毫 升之间。脑量的增加与吃熟食、狩猎、语 言产生导致的思维活跃有关系。
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1924年,地点是在南非金伯 利以北,那是一个幼年古猿的头骨。后来,在南非马卡潘 山洞、唐恩等地和东非奥莫、奥杜威等地也有发现。这些 化石主要是头骨、下颌骨、髋骨、牙齿、四肢骨等。南方 古猿的牙齿、头颅、髋骨等和人相近,和猿类有显著的差 别,可能已会使用工具和直立行走。 最早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其出现 年代少于400万~300万年, 这个物种脑容量很小, 雄性明显 远比雌性为大, 被称为"露西"(Lucy)的年轻雌性南方古猿骸 骨于1974年在依索比亚出土, 由于骨骼较为完整, 使人能 确立古猿的行走形式: 以足直立, 步履蹒跚, 科学家从肩胛 骨及臂骨分析发现: 南方古猿仍保持灵长类远祖的攀援的 特征。之后发现非洲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据推测: 身高为145厘米, 雄性平均体重为65千 克, 雌性35千克 , 脑容量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
世界上古史图标总结全 免费
温泉关大战
480 秋 萨拉米湾海战 波斯败 薛西斯回家 479 普拉提亚战役 希腊本土全境解放 478-449 希腊人解放了爱琴海和小亚沿岸的城邦 449 波希缔约 希波战争结束 P258
481 希腊 31 邦于斯巴达集会 组成同盟 478 雅典组织以自己为中心的“提洛同盟” (雅典海上同盟) 战争末期 提洛同盟演化为雅典帝国 443-429 伯里克利时代 P260 伯罗奔尼撒战争 一阶:431-421 互有胜负 二阶:415-404 雅典发动西西里远征 405 羊河之战 雅典海军全军覆灭 404 年和约 解散提洛同盟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 399 斯巴达与波斯战争 波斯支持反斯巴达同盟 395 科林斯战争 斯巴达败 387 波斯与斯巴达缔结 波斯大帝合约(安塔客达斯合约) 波斯达到了控制希腊的目的
后期埃及(利比亚舍易斯时期) 后期埃及(利比亚舍易斯时期) (前 1085-525 年,21-26 王朝) 1085 阿蒙神庙祭司 赫利霍尔 篡夺 王位 开创新时期 埃及南北分裂, 北方受利比亚人控制, 南方底比斯实际保持对立。
1000 后 塞姆语 迦勒底人来到两 河南部定居。
1000 后 亚述四面强国衰落, 自己进入铁器时代,迅速发展
亚述帝国 萨尔贡二世(722-705)打败以色列 辛那赫布里(704-681)镇压犹太、 巴比伦起义,毁灭了古巴比伦城 阿萨尔哈东 671 征服埃及,重建巴比伦城 626 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 612 年,联合伊朗高原上的米底人 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 迦勒底人 那波帕拉沙尔 建立 瓜分到原亚述的: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 604 年 尼布甲尼撒二世 即位 叙利亚归顺, 腓尼基、巴勒斯坦与埃及结盟
多利亚人入侵, 多利亚人入侵,迈锡尼文明灭亡 1100-800 荷马时代 (文明倒退,相对黑暗的时期) 多利亚人带来了铁期,进入铁器时代,普遍使用于农耕后, 加速了文明的发展 荷马史诗: 《伊里亚特》 《奥德赛》
世界上古史——精选推荐
世界上古史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大体上从人类的出现到公元5-7世纪,是人类历史分期中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人类历史最为重要的时期。
•往往被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到公元前4千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
•从公元前4千纪到公元前2千纪末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统称为青铜时代。
•第三阶段为古典时代,大体相当于公元前1千纪。
•第四阶段是从公元前1千纪末到公元5-7世纪。
这是古代社会的转变时期。
古代社会的性质问题•1、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的由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俄国革命的需要相连接•中国的知识界输入了苏联的理论•2、奴隶社会论•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河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奴隶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
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3、广义的封建社会•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胡钟达。
他的依据是: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确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而认为奴隶制和封建制长期并存;列宁的话来自其讲演的速记稿,列宁对他讲演的速记从来没有感到满意,很可能该论述并非他的原意。
二是历史实际表明奴隶制和封建制曾经长期并存。
三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没有明显区别。
所以,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社会,属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
•4、西方社会和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论述主要涉及西欧,而亚洲社会有其独特之处,如农村公社的长期残存,专制主义的统治,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的迟缓等,都使亚、非等古代文明与欧洲有差别。
因此,就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来说,东西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世界上古史的体系问题•如何编写世界上古史,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说明】本大纲是为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
《世界上古史》是历史系历史专业世界通史中的第一门基础课,授课时数54节。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人类的起源,原始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世界古代文明中心的发展和演变;各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共性,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及现实价值等内容,使学生为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世界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教育部有关规定,世界上古史的教学要运用辨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观点,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阐明人类早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向。
世界上古史是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不懂得历史就不理解现实。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锻炼学生分析、辨别问题和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吴于谨、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94年第一版,2007年第19次印刷。
此教材是我国世界史研究的一种革新教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既要系统讲述,又要突出重点;既要注意基本史实的讲述,又要理论分析和概括。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本文】世界历史导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间的联系与差别,总体把握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学生应了解不同学派对世界历史分期的不同观点,重点掌握全球史观的观点。
内容要点:认识过程的哲学原则;世界历史的实质与历史演进的深层背景;世界历史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一、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形而上与形而下。
二、世界史体系建立体系的依据;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三、学习方法及意义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时数:2学时作业与思考:1、简述世界历史分期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2、谈谈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的发展简况。
第二章人类的史前时代教学目的:本章对人类史前时代的历史作扼要的介绍。
要求同学重点掌握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及其影响,文明的概念,私有制的产生和国家的起源。
内容要点: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世界各地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和传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创造人”。
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人区别于动物的两个层面;从猿到人的演进及其非连续性。
三、人种的差异体质特征;分布地区。
第二节原始公社制的产生和发展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 .血缘家族;家庭的界定;氏族的特点;公社的内涵;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 .原始农业;畜牧业;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第三节原始公社的解体一、金属器时代金属器的出现;社会大分工;父系氏族公社;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解体个体家庭;农村公社;军事民主制;国家的产生;原始公社的演进及其非连续性。
三、早期文明的出现文化的广义界定与狭义界定;文字与文明。
第四节原始文化一、原始人的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的萌芽。
二、文字的雏形结绳记事;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三、原始艺术雕塑;岩画;文身与佩饰;音乐与舞蹈。
四、原始宗教随葬品;图腾;宗教的特定内涵;原始宗教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纲要图示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时数:4学时作业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血缘家族2.农村公社3. 图腾崇拜二、简答1.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2.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原因是什么?3.私有制和阶级是怎样产生的?三、论述试论史前时代人类生产力状况、社会组织和婚姻形态的发展演变。
思考:1. 什么是文明?第三章古代埃及教学目的:本章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古代埃及文明中的政体形式、经济管理方式、宗教观念和生活。
要求同学们弄清和理顺古代埃及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之间的传承关系。
对这一文明古国的历史线索有一清晰的了解。
另外要充分理解埃赫那吞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和意义。
内容要点:第一节埃及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一、尼罗河文明的起源1、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与马斯伯乐;马涅托的《埃及史》与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2、自然环境河谷与沙漠;上埃及与下埃及;尼罗河――农业与纽带。
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性与历史进程的相对连续性即非中断性。
3、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铜石并用文化。
4、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格尔塞文化国家的雏形:涅伽达与希拉康波里。
5、早王朝早王朝时期特点;州和统一国家的形成;涅家达文化;马斯塔巴墓。
二、古王国时期都于孟菲斯;主神拉神;法老统治的时代;金字塔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法老的专制统治;金字塔的修建。
三、古王国的衰落王权衰落;地方分裂;神庙势力膨胀;第一中间期;《聂菲尔列胡预言》。
第二节统一王国的重建和第二中间期一、中王国统一王国的重建底比斯;主神阿蒙神;统一王国的重建。
二、中王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青铜冶炼);王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加强中央集权的斗争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化(涅杰斯的出现)三、希克索斯人的入侵与中王国的灭亡希克索斯人入侵下埃及;《伊浦味陈辞》。
第三节新王国时期(帝国的建立)一、埃及帝国的建立反希克索斯人斗争和新王国的兴起;法老的扩张――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努比亚。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成熟;新兴军事贵族涅木虎的兴起。
三、新王国的衰落僧侣势力的膨胀;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赫梯与埃及的斗争(19王朝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的侵扰。
第四节后期王朝和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一、后期王朝南北分裂;铁器时期;银块出现;土地买卖;高利贷兴盛;波斯帝国的统治。
二、希腊人的统治托勒密分治埃及;土地制度和奴隶制度;亚历山大里亚的文化繁荣。
三、罗马人的统治罗马承袭希腊总督制;罗马谷仓。
第五节古代埃及文化一、文字象形文字之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
24个表意符号――22个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与阿拉伯字母的源头。
纸草。
二、宗教诸多神灵的并存;灵魂不灭与木乃伊。
三、建筑金字塔。
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四、科学天文学――天文观测与星位的确定;太阳历之3季12月365天;罗马朱里亚历、中世纪格里哥利历和公历的前身;数学――十进位。
圆周率3.16。
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的方法。
授课时数:8学时作业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金字塔2.阿蒙霍特普四世二、简答1.古王国时期埃及君主专制统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的历史背景、措施及其失败的原因。
3.简析埃及古代史的特点。
思考:以埃及专制王权为例证说明东方专制主义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多重影响。
【参考书目】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侯书森《古老的密码》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刘晓晖译《通往永恒的路――埃及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第三章古代西亚诸国教学目的:本章是世界古代史头绪最多,内容最乱的一章。
故要求学生要重点掌握古代西亚文明的更迭与传承之复杂关系,搞清和理顺古代西亚各民族所建所毁文明之线索。
本章的重要问题:乌鲁卡基那改革的内容,《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犹太教的兴起和基本教义,大流士的改革和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内容要点:第一节两河流域早期的奴隶制城邦及其统一一、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早期文明1、自然环境美索不达米亚;亚述与巴比伦;阿卡德与苏美尔;干旱,河谷,灌溉农业。
2、古代历史的重新发现19世纪-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德国人格罗芬特译古波斯文;英国人林生译亚述文和巴比伦文。
二、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1、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代)埃利都•欧贝德文化;乌鲁克文化;捷姆迭特•那色文化;苏美尔城邦。
2、阿卡德城邦:(铜石并用时代)阿卡德语――亚述语与巴比伦语;萨尔贡与两河流域南部的初步统一;君主专制。
3、乌尔第三王朝:(青铜时代)乌尔纳姆及其法典;苏美尔、阿卡德的奴隶制城邦;苏美尔人城邦的特点;苏美尔文明的历史地位;埃及与两河流域的比较。
第二节古巴比伦王国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政坛的终结;汉谟拉比。
二、古巴比伦王国的衰落社会矛盾;加喜特人。
第三节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王国一、亚述奴隶制国家的发生和发展早期亚述――城邦时代;中期亚述――城邦―王国;亚述帝国――铁器时代。
扩张:叙利亚、乌拉尔图、巴比伦尼亚、埃兰、埃及,统治两大文明发源地;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二、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与扩张迦勒底人;巴比伦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空中花园。
第四节腓尼基和巴勒斯坦一、腓尼基航海、经商和殖民;腓尼基人的商业文化。
二、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的兴衰;犹太教。
第五节波斯帝国一、帝国的建立与扩张伊朗高原早期文明;波斯人的兴起;、居鲁士扩张――降服小亚的希腊诸城邦,灭新巴比伦,进攻中亚,败于马萨革泰人;冈比西斯:扩张――征服埃及;大流士一世的改革;波斯希腊的战争与马其顿人的东征。
二、帝国的衰亡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的主要历史遗产;帝国灭亡原因。
三、波斯帝国和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的终结文化上的承上启下。
第六节上古西亚文化一、文字楔形文字。
二、学校教育与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苏美尔教育。
三、建筑与雕刻神庙;巴别通天塔。
四、自然科学60进位;10进位;阴历。
教学方法:讲述法、纲要图示教学法。
教学手段:在部分小节里采用多媒体的方法。
授课时数:8学时作业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巴比伦之囚2.贝希斯敦铭文二、简答1.汉谟拉比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表现在哪些方面?2.古巴比伦王国的等级制度与奴隶制的发展。
3.犹太教是怎样形成的?4.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思考:波斯迅速形成帝国的原因?【参考书目】陈小红和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沐涛和季惠群《失落的文明――犹太王国》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华严明《“文明的故事”》系列丛书,海南出版社,2001年。
[美]戴尔•布朗《苏美尔――伊甸园的城市》华夏出版社,2002年郑殿华等著《走进巴比伦文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美]布朗主编《波斯人:帝国的主人》华夏出版社,2002。
晓林主编《波斯之父居鲁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
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天空的明主――波斯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第四章古代的印度教学目的:本章要求同学重点掌握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结构、发展和影响,深入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佛学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