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平台培养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和创新
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首先,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设备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
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索。
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和科研项目,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其次,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学生们需要具备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勇气,并能够提出新颖的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
此外,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学生们需要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让学生们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妥协。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团队竞赛和合作性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毅力。
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生们需要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难和挫折。
为了培养学生的毅力,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科学研究营和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
总之,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毅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培智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培智学校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课题,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教学中,我们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丰富学习内容,扩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智力落后教育目标中提出:“从智障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
”在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挖掘教学内容的乐趣,拓展学习内容,让单一的学习内容变为综合的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能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让智障孩子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里更好地认识教材中的事物,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缩短他们与普通儿童的差距,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智力障碍(Mental Retardation,简称MR)儿童是一个智力功能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平均水平,并同时存在社会适应性行为缺陷的群体。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智障儿童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适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障儿童的思维多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恰当运用,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生动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改变他们求知欲不强、学习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这一现状。
学校信息化应用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所现代学校,我们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信息化,让科技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我将以“学校信息化应用:助力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为题,发表几点看法。
一、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化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个性化教学。
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信息化手段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促进教育公平信息化应用能够打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通过网络平台,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信息化应用有助于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学校可以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情况,优化资源配置。
二、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现状近年来,我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列举几个方面:1. 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信息化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组织教师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课件、微课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技能。
4.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方向1.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学校应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者:郑天兵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04期摘要:在当今,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丰富了信息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时间。
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收信息,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和创新思维的平台。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新课改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已是必然的趋势。
而信息技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和预防能力,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怎么利用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们从以下方面做出了实践。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良好地交往习惯通过教育云平台,为学生创建个人云空间和班级云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自我创造、扩大交往、增长知识、心理沟通、互相交流,培养良好的同学关系,解决学习问题,排解不良情绪的巨大空间,提升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如在班级中建立班级同学QQ群、微信群,同学作群主,教师也参与其中,既能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又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信息技术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学生通过上网探索未知领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
开阔了视野,与传统教育信息源相比,他们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要对各种信息、观点、价值取向做出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优劣、善恶,也可以做深入地探究、思考和反思,为自己的合理选择找到根据,从而逐步发展起独立思考、评价、选择的自主性人格。
如:在进行电子表格Excel的教学时,让同学们对电子表格Excel和Word文档制作中的表格设置的相同点和异同点进行比较。
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精神教案
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精神教案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精神教案引言探究精神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灵魂,它在今日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却不能够真正地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更不能够真正地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并提供一份教案作为指导。
一、认识探究精神探究精神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它可以促进人们的思维活动并激发创新能力。
一个具有探究精神的人,在面对新领域和新事物时通常是充满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并能够以更深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寻求答案。
而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使日后的发展更加迅猛。
二、培养探究精神的方法1.提供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培养探究精神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和研究,例如安排研究课题和实验室活动、提供图书馆资源、开辟学生网上交流平台等等。
2.激发学生好奇心好奇心被视为探究精神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去自发探索未知的领域。
教师要尽可能地掀起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天生的好奇心。
例如安排有趣的研讨课、给学生看精美的图片或片段,或组织社交讨论小组等。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创新性思考问题并寻求答案。
渐进式思考的方法旨在使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分析数据和归纳总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利用热门的电子游戏或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4.鼓励学生关注效应大量的研究表明,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过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败对于培养探究精神至关重要。
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缺乏的要素,例如需要帮助他们找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关注点。
三、教案: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精神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探究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江苏陈建[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自由,为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有意识地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学习,是构造信息时代科学教育方式的必然选择。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探索资源、工具软件和交流平台作用,并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的一些基本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探究学习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网上资源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工具软件构成了探究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网络平台提供了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交流管理工具。
在信息时代探究学习的发展必须要得到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一、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意义1.倡导探究学习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
倡导科学探究学习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要求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依靠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搜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学习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方式。
学生在积极地从事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对从所亲历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育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
这顺应了国际科学教育的潮流。
2.信息技术促进了科学课程资源的统整和优化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各种工具软件。
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教学软件等构成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促进了科学课程资源的统整和优化,它对科学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表现在:(1)超文本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学科逻辑结构,便于学生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为知识的获取和保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网络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科学信息资源,课程资源更开放、与实际问题及现代科技发展联系更密切;(3)多媒体技术优化了科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能满足学习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感知活动。
聚焦课堂,借助信息化手段助教学
聚焦课堂,借助信息化手段助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助教学。
本文将探讨如何聚焦课堂,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助教学。
一、提升学习效率信息化教学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讲解和示范,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
老师可以借助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
二、个性化教学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都不尽相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来进行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辅导。
三、拓展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可以拓展学习资源。
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各种学习资料、网络课程等。
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学习,拓展学习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面。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多样化、有趣。
四、提高教学互动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软件等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提问、发表意见,实现实时的互动交流;老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评价和反馈,让教学更富有互动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五、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
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摘要】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就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展开论述,引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现有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实践案例分析和探索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展示了一些成功的成果,并就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计算机教学的启示以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及改进计算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实践与探索,培养,案例分析,方法和策略,成果展示,提升,启示,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教育在各级学校中也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计算机教学往往侧重于灌输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他们在未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时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为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探讨其中的重要性、现有不足、实践案例分析、探索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果。
将会总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计算机教学的启示以及未来的展望。
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希望可以为进一步推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教育的热点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计算机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导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对其应用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1. 提升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图文、音视频资源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互动,并进行在线测验、作业提交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宽学习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有限,而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搜索引擎和在线图书馆,学生可以轻松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其他相关学术资源。
网络课程、在线公开课以及专业论坛等平台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师资和前沿研究成果。
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性学习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创造力。
利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设计、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科学研究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
4. 培养综合素质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提高组织、管理、合作和沟通等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与课堂创新方案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与课堂创新方案引言: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影响了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与课堂创新的方案。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和使用这些资源,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与课堂内容融合,提供更多的教学案例和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线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在线互动交流平台,例如学生论坛或者微信群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这种在线互动交流的模式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实践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一种创新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某个项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学习和研究。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性化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这种个性化教学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实时数据分析和评价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评价提升课堂创新。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六、跨学科合作与资源共享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可以促进跨学科合作与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与其他学校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作者:何跃华来源:《教育·教育实践》2024年第03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要求。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个性化优质资源,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科教学学习效率。
无论从课程标准要求还是教育的需要来看,一线教师认识、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已成必然。
笔者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模态的手段、平台、空间。
这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方式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教学实践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改变教学理念与模式,将枯燥的教学知识以图像、视频、微课等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能更方便地理解教学知识,同时也能开拓学习思路和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是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使教学内容更有趣。
同时,信息技术支持的呈现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场景,能使学习更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具等形式,展示跨学科主题学习。
利用技术支持平台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能使学习跨越时间、空间的距离,拓展学习的宽度和深度。
二是促进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改变学习方式。
如学习机、各种学习资源、各种软件及平台等,可以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运用多元信息技术平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
运用多元信息技术平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内容提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其本身的一些弊端,限制了本来处于思想活跃期的初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数学教学可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现在我将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实践的思考等方面来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平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思维正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其本身的一些弊端,限制了本来处于思想活跃期的初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数学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新鲜感,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我就以自己在课堂实践中获得的点滴体会和认识来进行阐述。
一、数学教学特点与初中生思维特征的分析数学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联系形成了数学教学的新特点,即利用生活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以生活中问题作为基础,通过探索、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具有广泛迁移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而年龄在1 2 ~1 5 岁之间的初中生较为突出的思维特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具体的思维形象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容易将思考的问题片面化和表面化;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特点显著,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探取的需求,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想象丰富,富于创造而又富于幻想;对事物和学习的兴趣广泛,但探索思考的深度和持久性不足。
所以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视觉、听觉、声音、图像、文字等溶为一体,则容易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时空的距离,打破数学学科的界限,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形成数学的独特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主动性、独创性。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在学 生 们积极参 与下 , 每位 同学都搜集到很 多与探 究
主 题 相 关 的 资料 。 自主 探 究 在 这 一 活动 过 程 中 , 学 生 不 但
对汉字有了全面 的了解 ,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 、 整理 资
料的能 力。
熬瑟器;辩 j 三1恿’l 深 入 探 究
在 了解 了学 生 搜集资料 的情况 后 , 为了让 他们对 汉 字
重于学生 的探索精神和 创新意识 。 尤其要尊重 和保 护学 生
学 习 的 自主 性 和 积 极 性 , 鼓 励学 生 运 用 多种 方 法 , 从 不 同
角度 进 行 多样 化 的探 索 。 这 种 探 索 , 既 有学 生 个 体 的 独 立
钻研 , 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 , 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 之
将 用 两周 的时 间开展一 次语 文综合 陛主 题 学 习— — 稻錾游 汉
字 王 国》, 同学 们 有信 心 学 好 吗 ? ” 至 此 ,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被
调动起来了 。
鍪囊茹≯j焖 童}寻- 目标 及 任 务以后 , 我
组织学生讨论获取资料的方法 :
蠢 j ■ 0 灞嘲L鲁麓 导 入 探 究
爱因斯坦 说过 : 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 。 在学 习了 第四组
课 文后 , 我问 : “ 亲爱的同学们 , 有谁 知道我 国古代的 四
大 发 明 吗 ? ” 学 生 齐 声 回 答 : “ 指 南 针 、 火药 、 造 纸 、 印 刷
术” 。
我 表扬 了 他们 的 见 多识 广 ,
1 .
从 语 文 教科书 中获取 部
分感兴趣 的 资料 ; 2 . 从 图 书馆 、 书店 里 寻找 相关 的资料 ; 3 .
从报纸 、 杂志或其它 书籍 中去搜集有关资料 ; 4 . 从互 联网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关键信息项:1、培养目标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探索精神的具体体现2、培养方法家庭教育方法学校教育方法社会教育方法3、评估与反馈机制评估标准反馈方式调整策略11 培养目标111 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孩子能够以独特、新颖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具体表现为:具备发散性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产生丰富多样的想法。
善于进行逆向思考,打破常规,挑战传统观念。
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和方法。
对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潜在的机会和挑战。
112 探索精神的具体体现探索精神是指孩子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发现和尝试。
具体体现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不断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活动,不怕失败和挫折。
能够持续地保持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并深入探究。
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依赖他人。
12 培养方法121 家庭教育方法营造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玩具、实验器材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与孩子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和游戏,如一起解决难题、进行创意手工制作等,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22 学校教育方法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开设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的课程,如创意写作、科学实验、机器人编程等。
组织各类课外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评价。
123 社会教育方法加强科普宣传,举办各类科普展览、讲座等活动,提高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为孩子提供学习和探索的平台。
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有位哲 人 曾说 过 :你听 到的 , 忘记 了 ; 看到 的 . 记住 了 ; “ 你 你 你 你做 到 的, 你懂 了。 ” 见 , 学生 学 习中 , 可 在 学生 动手 实践是 重要 的
学 习方式 。因此 , 师要重视 数学 实践 活动 。 教 但是 。 在实 际工作 中, 受人 力 、 物力 、 安全 等 因素 的 影响 , 学实 践活 动 往往 只能 在模 拟 数
配有插 图 , 是在 帮助学 生理解 知识 要点 时作 用不大 。 别是一 些 但 特 概 念 的形成 、 规律 的发现 、 结论 的推 导 . 一般 都是 教 师 1头讲 述 , 3 配 以教具 演示 , 学生被 动 接受 , 少 自主探 索 、 缺 合作 交流 、 独立 获取 知
识 的机 会。 信息技 术在 解决这 一难 题时优 势独 特。 师借 助信息 技 教 术 , 建一 个探 索型 课 堂环 境 。 构 让学 生运 用 所学 的 知识 。 通过 自己 的观察 , 动手 操作 , 概括 出知识 要点 。促使 学生 的学 习方式 在原 来 的“ 听一 听 ” 练一练 ” 拓展 为自 己探 索 、 组合作 、 “ , 小 自己掌握 重点 、
烈的 、 多样 的刺 激 , 使学 生正 确认 识 了长 方体 的各部 分 名称 , 在 并 学生 的头脑 中形成 了清 晰的长 方体 表象 。 在此 基础 上 , 我设 计 了动
手 操作 的课件 , 让学 生 自己通过 探究 , 初步 发现长 方体 的特 征。 当 学生点 击长 方体 的面 时 ,长方体 的 六个面 就会 出现三 种不 同 的颜
J N完成 由 自我形成 至 自我完 善的认知 过程 , 大降低 了传统手 段 i l i 4 大
个 生动 的情境 , 通过色 彩鲜艳 的图像 、 动的动 画 、 真 的音效 , 生 逼
如何在学业和工作中保持强烈的探索精神
如何在学业和工作中保持强烈的探索精神人生的旅程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路,而是一段连续、有起伏、交错而复杂的路程,充满着挑战和不确定性。
对于每个人来说,让这段旅程更为精彩和有意义的关键,在于保持一个强烈的探索精神。
在学业和工作中,如何保持探索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从学习、思考、实践和反思四个方面,分享我的看法。
一、学习保持一个强烈的探索精神,从学习开始。
当前,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
为了保持探索精神,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获取知识,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开阔和深入。
1.多读书读书是通向知识和智慧之门的一条捷径,尤其是读一些与自己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相关的书籍,会让人的思维跳出固有框架,领略到更广阔的人类文明和思想理念。
同时,多读书也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效提升个人竞争力。
2.学习新技能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习新技能往往会带来新的领域的探索和发现。
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一些有用的技能,比如编程、摄影、语言等,从而开拓自己的眼界和实践能力。
技能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课程、网络教育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
3.参加培训和研讨会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是获取行业最新信息和交流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和行业内的同行交流,可以获取到前沿的技术、方法和经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做好准备。
二、思考保持探索精神,需要及时并深入地思考问题。
思考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问题和现象,同时也可以让人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职业生涯是每个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职业道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们需要关注外部环境、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思考职业发展方向时,不妨多了解行业前沿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会,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从中找到满足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发展道路。
2.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不佳的人来说,需要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展和变化,人们对未知领域的了解和探索需求也不断增加。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知的挑战。
首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需要提供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被鼓励去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发展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践探索的支持。
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相结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可以参与科学实验、社区服务、实地考察等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实践探索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学生的探索精神需要在多样性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学校可以建立图书馆、实验室、创客空间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和设备。
同时,学校也可以引入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在线课程来扩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探索和学习。
此外,学校和社会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
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设立研究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科研资源和指导。
同时,学校和社会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和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过程,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最后,家庭和社会也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家长应该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探索兴趣,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社会可以设立一系列的探索教育项目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
政府和学校也应该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教育方法:激发探索精神
激发探索精神:小学教育的新路径在当今社会,创新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营造开放、鼓励的环境一个开放、鼓励的环境是培养小学生探索精神的关键。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观点被重视和认可。
二、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探索精神的重要来源。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引导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寻找答案。
2.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相关的知识、故事和案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创造机会: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尝试新的事物、挑战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小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1.问题引导: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鼓励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挑战权威,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3.培养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技术的作用
技术的作用:1、是适应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必备素养2、有利于引发和支持教育改革3、有益于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4、有助于培植、创设和维护学习生态环境技术能够给教育带来什么?1、多维化的教学环境2、多元的教学途径3、开放式的教学方式4、交互式的教学作用5、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是知识的建构2、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3、学习是活动,是交互和实践的产物4、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对知识进行质疑、探求、建构和协商的过程5、学习是分布式的6、学习是混沌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1、教学就是创设提供认知工具、蕴涵丰富资源、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构建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
2、建立有助于交流/协商的“学习共同体”3、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4、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5、设计支持隐性知识学习的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2、不仅只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更要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导…主体)3、以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为基础4、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目标5、应用系统科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的优化信息技术的构成:传统技术:语言、体态、文字、书籍、杂志、报纸、模型、实物、参观音像技术:摄影、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媒体、交互视窗整合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资源共享、通讯交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产生的影响:1、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2、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3、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4、改变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间关系教师:教授知识变为设计教材学生:接受知识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5、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必须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目标:1、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2、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世界观和知识基础3、培养学生成为主动性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习者4、培养学生具有有效、迅速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6、在教学系统中建立卓越的行政及管理体系7、把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信息化教育的特征:技术层面:数字化、多媒体、网络化、职能化教育层面:教材多媒体、资源全球化、教学个体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教育信息化具有五个重要标志:1、拥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自如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2、具备最优化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校舍设备、技术装备和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3、拥有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数量足够、形式多样、实用有效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4、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充分、恰当、有效地用于教育教学中5、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信息平台培养探索精神
发表时间:2011-03-16T10:23:48.03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刘俊[导读]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为数学这一学科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使数学教学取得“印象深、感受新、效率高”的明显效果。
刘俊(楚州区林集镇中小学总校,江苏淮安223200)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为数学这一学科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使数学教学取得“印象深、感受新、效率高”的明显效果。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创新精神。
一、直观画面,激发兴趣
学生对学习科目本身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教学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数学相遇问题类的应用题,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
屏幕上出示一道应用题:“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868 千米。
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80 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93.6千米。
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教师轻点显示屏上的提示键,题目消失,在音乐声中,屏幕上的北京和沈阳两点间的铁路线,由细变粗,由曲慢慢拉直。
而后与北京和沈阳两点间的直线相平行,出现两条铁轨,各有一列火车在两地相对准备开出,教师触摸火车图,屏幕上便出现两列火车在模拟得非常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至相遇。
线段图上也同时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形象化的火车开出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的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原题中条件、问题以及数量间的关系动态地呈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很快便能理解并完整地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
可见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情境演示,燃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题思路寻求不同方法,而且印象深刻,历历在目。
二、有趣动态,开启智慧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认识全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的思维探索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创设思维情境,促使学生独立、深刻、灵活、由浅入深地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当学生的思维逐渐达到表象化阶段时,教师的思维启示点与学生思维障碍点趋于统一,各种矛盾也即将化解,我曾听过“圆的认识”一课,新知教学后,教师让计算机出一道题“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吗?”屏幕上出现了一片草地,草地上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只见小猴子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感觉颠簸?一位学生回答说:“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行进起来当然感觉颠簸。
”老师说:“难道坐在没棱没角的车轮的车上,就不会感觉颠簸吗?请同学们再看屏幕。
”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只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模拟的声音向前进,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
“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的提问,再次定向聚集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此刻,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开启了智慧。
通过三维动画演示,反复刺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启迪创新精神。
三、视听同现,激活思路
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进行,被激活的各种教学矛盾不断化解,师生双方对某一知识点的认识相互统一,各自的思维点相互重合,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一位老师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他为了正确地让学生区分两种分法,建立正确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生初步学习“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很多的感知材料,通过思维过程的展现,提高了学生逻辑性的整合度,实现了有关除法知识的综合贯通,形成了知识结构的网络。
方法如下:屏幕出现8 只小鸟和4 只鸟笼,在教师的操作下,8 只小鸟中的4 只同时飞进4 个鸟笼里,然后演示图下面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8÷2=4(个),8÷4=2(只)。
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用手指点一下要选择的算式,若选择正确,就会出现小鸟们欢快跳跃的画面,并发出悦耳的叫声。
若选择错误,小鸟们便会发出“错了”的叫声。
及时评价与纠正之后,教师操作后,又出现8 只小鸟中的两只,同时飞进一只鸟笼子里的演示,让学生选择算式。
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同时感知,在头脑中较深刻地留下两种分法的表象。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主动探索过程中由局部逐步扩展为整体,形成了正确的认知结构。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具有特殊的功效,特别是它能够按照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信息的表现形式、呈现顺序、信息类型的转换进行精心设计和综合编排。
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
中主动去创造和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培养成一种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