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意鉴赏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意鉴赏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意鉴赏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意鉴赏引言;《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以下是学习时间啦,小编分享了《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朝代:宋代作者: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一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蝶恋花》赏析一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全诗|原文翻译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原文蝶恋⑴槛菊愁烟兰泣露⑵,罗幕轻寒⑶,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⑷,斜光到晓穿朱户⑸。

昨夜西凋碧树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⑺,长水阔知何处?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 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2-3] [4]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3]鉴赏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篇1蝶恋花①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②罗幕轻寒,③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疑难点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点拨: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

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

“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

高中语文文言文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字词解释:槛(jiàn):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

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作品翻译: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凋零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的名篇之一。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引言:《》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绝唱。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晏殊的蝶恋花的赏析。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翻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翻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翻译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词赏析:此作品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原文、赏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原文、赏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创作背景:译文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

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注释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

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

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鉴赏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还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描写了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
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
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
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1。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3!【注释】1.槛(音jian):栏杆。

“兰泣露”:语本白居易《杨柳枝》词:“叶含浓露如啼眼。

”这句是说菊花笼烟,犹如凝愁;兰草沾露,也似含泪,于自然景物中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情。

罗幕:丝织品做的帷幕。

2.不谙:不知晓,不理解。

谙(音an):熟悉、明白。

朱户:朱红色的门窗。

3.彩笺:供题咏和写信用的精美的纸张。

后称书信为笺。

尺素:古人书写所用的长尺许的白色生绢,后亦用作书信的代称。

【译文】在烟气的笼罩里,菊花在围栏中满怀愁绪,兰花也似在哭泣,不信,你看那晶莹的露滴。

薄薄的罗帷,传来一丝寒意,燕儿也双双飞去。

可恼那圆圆的明月,一直到拂晓还将它的清辉照在我的窗前——唉!它真不懂得离别人的心理。

昨夜的西风凋谢了碧绿的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之路,我想给我那心上人寄去一封情书,山长水阔却又不知将它寄往何处。

【赏析】唐宋之际,我国的文学逐渐由偏重于对客体山水的再现描摹转入对主观内心的深入表现。

晏殊此词,以情蕴景,以物写心,深入细致地刻画了词中主人公为离愁所苦的内心世界,正是这一审美思潮中的一篇力作。

此词写离别相思之情,时间是由夜到晓,地点是由庭院、室内、室外而至楼上。

上片写词人在清晓时室内、室外景物的感受,由此衬托出长夜相思之苦。

首句写景物,但又不是一般的描摹,而是移情入景。

词人以情观物,则物无不著情;那庭院栏杆中的菊,在秋晓的烟雾里,弥漫着缕缕的愁思;那高雅的兰花上,隐隐挂着清晨的露珠,那是兰花的泪水吧!此七个字,不仅点明时令——秋天、时间——清晓、地点——庭院;暗示了庭院主人之雅洁——“菊”、“兰”之衬;而且,还渲染出了人物的情绪、感觉,诚可谓“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了。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是写室中人的所感所观。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及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朝代:宋代作者:晏殊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栏杆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像有着无尽的忧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

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

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

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

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

想寄一封信。

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注释①槛(jià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⑤碧树:绿树。

⑥彩笺:彩色的信笺。

⑦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此作品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足见此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

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

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蝶恋花》是晏殊的作品,下面是诗文赏析,欢迎参考!《蝶恋花》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一: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前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

他一生富贵,官拜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标准体【蝶恋花】词牌格律范词欣赏:标准体【蝶恋花】唐·冯延巳(60字八韵)上阕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下阕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白话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作品鉴赏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宋代)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

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注释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别:一作“离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

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兼:一作“无”。

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前期着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

他一生富贵,官拜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晏殊以词着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文学成就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136首。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

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

那么《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槛(kǎ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翻译】
栏杆(槛在这里念kǎn,栏杆的意思)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
象含着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

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

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

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

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

想寄一封信。

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
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
“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

“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

“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

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

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

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

两句
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

“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