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合集下载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6
❖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于1956年出版,标志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 究拉开了序幕。到了1966年,十年的时间内,在认知、情感和心理动作领域都初步完 成了教育目标分类。
❖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被至师范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5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二)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首创,旨在为教育目标设计和教育评价设计提供技术性指导。 ❖ 将各类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 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布卢姆为学习测量而分类 加涅为教学设计而分类 (2)分类依据不同: 布卢姆以价值和可能为依据 加涅以知识分类为理论依据
22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三)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发展
人们根据布卢姆分类学的长期应用,并结合美国实施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 类学进行了修订。 修订工作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在2001年完成(布卢姆患病去世不久),并出版《面 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一书。
现的信息进行比较,看其是否一致或相似。 ➢ B.回忆(recalling)或 “提取”(retrieving) :这是指当给予某个指令或提示时,学习者能从长时
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31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发展 ❖ 认知过程维度分类 2、理解是指学习者在对将要获得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产生联系 。 ➢ A.解释(interpreting):学习者能够将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方式。 ➢ B.举例(exemplifying) :学习者能指出某一概念或原理的特定事例 。 ➢ C.分类(classifying):学习者能够识别某些事物(如某一事例)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如概念或原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解析与应用
DOCS
01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简介与发展历程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提出背景与理论依据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是在认知心理学
的基础上提出的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
提出背景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
理论依据
• 布鲁姆(Benjamin Bloom)是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对教
• 认知心理学:布鲁姆的教学目标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
学目标的关注逐渐增加
分类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强
• 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认知目
• 布鲁姆认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有
调学生的认知发展
标分类的概念
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 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的教学
• 目的是帮助教师更明确地设定教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新兴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新兴技术对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影响
•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发展,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提供了新的应用
空间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可以结合新兴技术,实现更高效、个性化的教学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新兴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利于教育改革的推进
• 教师可以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设定评价标准,更客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
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习情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当代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影响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要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确定和实施教学目标,除了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还应了解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便从中得到借鉴。

1.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简介(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知识: 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理解: 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评价:是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

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知道”,以后的五个层次都是智力技能。

“知道”只要求对信息作简单的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考情介绍】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一般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考察重点时以理解和识记类为主,主要考查地位、排序、概念等。

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分类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当代教学理论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以下几种较具代表性:(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

在他的推动下,教学目标分类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专门的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影响深远。

布卢姆及其合作者们遵循的分类原则主要有:(1)教育的原则。

各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分应大体上反映教师对学生行为所作的区分。

(2)逻辑的原则。

分类学应编制得合乎逻辑,并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心理的原则。

分类学应与我们目前了解的心理现象相一致。

(4)中立的原则。

分类应该是一种纯粹描述性的体系,能以比较中立的态度来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

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布卢姆本人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分类是由克拉斯沃尔(David Krath-wohl)和哈罗(Anita Harrow)分别于1964年和1972年提出来的。

其分类结果如下图:(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

又将智力技能分出五个附属范畴(亚类),并按其复杂程度排列为:鉴别作用、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规则和高级规则。

如下图:运用该分类系统,除了评价一门学程意欲使学生形成的各种能力之外,还包括下列作用:(1)该分类系统有助于将同类性质的具体目标组合在一起,因而减轻了设计整个教学方法所需要的工作。

(2)目标的组合有助于明确所研究的学程各部分的顺序。

(3)将目标组合成各种能力,可以用来计划估计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1)知识指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2)领会指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3)应用指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4)分析指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5)综合指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组关系等;(6)评价指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五级:(1)接受指注意某种现象;(2)反应指主动参与;(3)价值化指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愿意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4)组织指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5)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能运用价值体系长时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3.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七级:(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以后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2)定向指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3)有指导的反应指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4)机械动作指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6)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即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7)创新指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这里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年会的一些考试专家在一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小学教学目标分类由于小学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复杂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确定科学正确而又便于操作的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对小学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分类。

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问题,国内外学者、专家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这里就针对国内外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分类的着眼点等问题做一分析。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布卢姆(R.M.BIoom )从1948年开始和他的一些同事对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课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将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建立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教育的原则(各种教学目标类别应能反映教师对学习者行为所作的区分)、逻辑的原则(目标分类要编制得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心理的原则(分类应与目前已知的有关心理学原则与理论保持一致)、中心的原则(分类应是一种纯描述的体系,态度中心地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使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布卢姆认为贯穿于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中始终如一的一条主线是对意识水平的衡量尺度,各种意识水平都可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

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布卢姆本人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克拉斯和尔(David Krathwool)和哈罗(Anita Harrow)分别于1964年1972年提出了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分类,他们提出的各个领域的目标又可细分为若干层次•其主要分类结果如下表(表2- 1):表2—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表(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涅(Gag ne.R.M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于1965年发表了《学习的条件》一书。

他认为学校的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教学活动所要追求的目标。

学生学习的结果可分为五种习得的性能:言语信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具体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它们表述出来),智慧技能(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如进行阅读、写作、计算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学习者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能力,如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过程的能力)动作技能(指由一套规则支配的学习者的肌肉协调的习得能力,如写字、跑步、做体操、弹琴、打字等能力),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爱听音乐、和蔼待人、爱国等)。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教育心理学模块高频考点,出题方式多为选择题。

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其中,他的认知目标分类影响深远。

大部分题目考查的也是认知目标分类,本次着重给大家介绍认知目标的分类,大家需要重点把握含义、地位、例子。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是指认知的结果,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

(1)知识,是指学生所获得的实际信息,也就是必须知道的确切的事实、术语和方法。

具体表现为能回忆具体事实、过程、方法和理论。

例:如描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四大优点。

(2)领会,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具体表现为能解释、说明、概述所学的材料,具体变现为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已学习的内容(即转换),能估计预期的后果(推断)。

例:如说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3)应用,是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应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能将学到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其他情境中予以解决问题。

例:如学完加减乘除后,能在模拟商店中自由买卖。

(4)分析,是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论文由几个部分构成)、关系的分析(如因果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如语法结构分析)。

分析代表了比应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具体表现为能从整体出发把握材料的组成要素及其彼此联系。

例:如分析一篇新闻报道中有几个观点、事实;将课文分段并归纳出段落大意。

(5)综合,是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

包括三个水平:①用语言表达自己意见时表现的综合;②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③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出的综合。

综合目标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具体表现为能制定一项操作计划,能概括一些抽象关系,能表明新的见解。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分类课题的是美国教育家,早在1920年前后,鲍比特和查特斯就曾经试图通过对“成人社会”的“活动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

后来,经过查特斯的门生泰勒和泰勒的门生布卢姆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为他出版于1956年的著作所定的标题就是“教学目标分类学”(在英语中“教育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都是通用的),并于同年率先发展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1964年,克拉斯沃尔等人发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鉴于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复杂性及研究成果不太丰富,远至1965年和1972年,才分别由辛普生和哈罗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提纲。

此外,还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梅瑞尔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1)识记。

指对先前学习过的只是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2)领会。

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化,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述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3)运用。

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

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郭成1969年加涅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教学心理学》一文,预示着教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加涅被认为是教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和《教学设计原理》两书集中反映了加涅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

加涅认为学习结果是一种习得的性能,这种习得的性能“近似地代表了教学目标”。

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仅仅在于教学目标提出于教学之前,学习结果实现于教学之后。

所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中提出了八类学习,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在《学习的条件》1985年的修订版中,他将八类学习中的前四类作为学习的基础形式,总称联想学习,从而形成了五类学习。

在五类学习的基础上出现五种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动作技能(motor skill)、态度(attitudes)。

五种学习结果也称五种习得的性能,我们这里把它看成五类教学目标。

(一)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习得性能。

加涅认为这类技能是人类习得的最为重要的性能类型,因而也是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

智慧技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某一刺激对应某一反应。

其典型的形式是规则。

智慧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能用规则而不能以刺激—反应模式来描述。

如,小学生计算算式“22÷33-25÷56”表现出来的就是智慧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

智慧技能包括四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1)辨别。

辨别是对在一个或多个物理维度上互不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基本的辨别是最简单的智慧技能,它是在生活早期习得的,如颜色、大小的辨别等;复杂的辨别需要利用概念,如辨别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需要一系列基本的概念。

霍恩斯坦目标分类理论

霍恩斯坦目标分类理论
1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行为领域目标1998年美国学者霍恩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这个分类体系是对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的
1998年,美国学者霍恩 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 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 目标分类体系,这个分 类体系是对布卢姆教学 目标分类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分类体系将全部教 学目标划分为四个领域, 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 域,每个领域又包括五 个类别的目标。
认知 领域 目标
情感 领域 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
行为领域目标
(一)认知领域(The Cognitive Domain)
认知领域是关于知识和心智能力与技 能发展的过程的,它包括以下5个层 次或类别的目标:
1)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是指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认出、定 义、概括一个思想的能力。它又包括3个亚类的目标:认出 (Identification);定义(Definition);概括(Generalization); 2)理解(Comprehension)。理解是翻译和解释一个思想,以及推断内容信 息的能力。它又包含3个亚类的目标:翻译(Translation); 解释(Explanation);推断(Extrapolation); 3)应用(Application)。应用是澄清一个问题或一种情境,并用适当的原理 与程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情境的能力。它包含如下2个亚类 的目标:澄清(Clarification);解答(Solution); 4)评价(Evaluation)。评价是分析和描述信息和资料或情境以进行评判的 能力。它 包括以下2个亚类的目标:分析(Analysis);描述(Qualification); 5)综合(Synthesis)。综合是假设或解决产生新的办法或答案的复杂问题 的能力。它又包括以下2个亚类的目标:假设(Hypothesis); 解决 (Resolution)。

布鲁姆教育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布鲁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一、认知领域地教育目标认知领域地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地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地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地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地某种观念和现象时地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地方法或途径地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地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地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领会()是指对事物地领会,但不要求深刻地领会,而是初步地,可能是肤浅地.包括()转换:用自己地话或用与原先地表达方式不同地方式表达自己地思想;()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推断:估计将来地趋势或后果.与此目标相关地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应用()是指对所学习地概念、法则、原理地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地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地情况.这里所说地应用是初步地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与此目标相关地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地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地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地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地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地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地表达,制定合理地计划和可实施地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地要求.与此目标相关地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地最高层次.这个层次地要求不是凭借直观地感受或观察地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地深刻地对事物本质地价值作出有说服力地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地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地推断.二、情感领域地教学目标、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地现象或刺激(选择性注意).它分为三个亚类:()觉察(),指学习者意识到某一情境、现象、对象或事态.与“知识”不同地是这种意识不一定能用语言来表达.例如,形成对服装、陈设、建筑物、城市设计、美好地艺术品等事物中地美感因素地意识.()愿意接受( ),指学习者愿意承受某种特定刺激而不是去回避.例如,增强对人类需求和社会紧迫问题地敏感性.()有控制地或有选择地注意( ),指自觉地或半自觉地从给定地各种刺激中选择一种作为注意地对象而排除其他地无关地刺激.例如,注意文学作品中记载地人类价值和对生活地判断.、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地兴趣.它包括三个亚类:()默认地反应( ),指学习者对某种外在要求、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还存在一定地被动性.例如,愿意遵守游戏地规则.()愿意地反应( ),指学习者对于某项行为有了相当充分地责任感并自愿去做.例如,对自己地健康和保护他人健康承担责任.()满意地反应( ),指学习者不仅自愿做某件事,而且在做了之后产生一种满意感.例如,从消遣性阅读中获得乐趣.、评价或价值化:价值评价是指学习者确认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是有价值地,学习者将外在价值变为他自己地价值标准,形成了某种价值观、信念,并以此来指引他地行为.它包括三个亚类:()价值地接受(),即接受某种价值.例如,始终渴望形成良好地演讲和写作地能力.()对某一价值地偏好(),指不仅学习者接受某种价值,而且这种价值驱使着、指引着学习者地行为,同时,这种价值被学习者所追求,被学习者作为奋斗目标.例如,积极参与展示当代艺术成就地准备工作.()信奉(),指个体坚定不移地相信某种观念或事业,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种他自认为有价值地观念或事业,并且他还力图使别人信服这种观念、参与这项事业.例如,献身于作为民主之基础地观念和思想.、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地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地相互关系及它们地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地价值观,形成个人地价值观体系.包括两个亚类:()价值地概念化( ),即通过使价值特征化,使各种价值能够联系在一起.例如,试图识别所欣赏地某一艺术客体地特征.()价值体系地组织( ),指学习者把各种价值(可能是毫无联系地价值)组成一个价值复合体,并使这些价值形成有序地关系.例如,制订一个根据活动地要求来调节自己休息地计划.、价值与价值体系地性格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地组织,逐渐形成个人地品性.各种价值被置于一个内在和谐地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地体系.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地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地表现是个人世界观地形成.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地和可以预测地.这个领域也包括两个亚类:()泛化心向,指一种在任何特定地时候都对态度和价值体系有一种内在一致地倾向性.例如,根据事实随时准备修正判断和改变行为.()性格化,指外在价值已经内化为学习者地最深层地、整体地性格,包括他地世界观、人生观等.例如,形成一种始终如一地生活哲学.三、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反射动作、基础性基本动作(这两种动作是自然形成地,教学中不设定此目标.)、知觉能力:对所处环境中地刺激所做地观察和理解,并做出相应调节动作地能力.、生理能力:动作地耐力、力量、灵活性、敏捷性(学习高难度动作地基础).、技能动作:熟练完成复杂动作地能力.、有意活动:传递感情地体态动作,即身体语言(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四、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地启示——分层次提出问题表六层次教学目标与分层次问题设计表附:布鲁姆生平本杰明·布鲁姆(,-),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兰斯富,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从年开始,美国以布鲁姆为首,组织一个专家委员会研究教育目标分类,把各门学科地教育教学目标按统一标准分类,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旨在为教育目标和评价地科学设计提供技术性地指导.他以年美国大学考试专家小组提出地分类组织结构地理论框架为基础,把各类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一个领域又分为若干方面.布鲁姆于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提出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地理论和方法;年,他又与克拉斯沃尔(··)等人撰写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提出情感领域目标分类地原则;年,美国地哈罗(··)和辛普森(··)又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分册:动作技能领域),提出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地原则.这样,这三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目标分类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目标分类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目标分类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一、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感知、准备、优质稻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1964 年克拉斯伍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共分为五级: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二、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988 年美国学者霍恩斯坦退出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此分类将全部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

每个领域又分五个类别的目标。

(1)认知领域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辛普森等人于 1972 年提出将动作技能目标纷呈:感知、准备、优质稻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964 年克拉斯伍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共分为五级: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4)行为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即它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的综合。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进行深入的评析。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规划教学目标的有效工具。

该理论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了一个层次递进、逐步深化的教育目标体系。

通过对这一理论的评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在逻辑和价值,还可以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从而为教育实践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首先回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然后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我们也将探讨该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总结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和意义,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

二、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概述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该理论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被视为指导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估的重要工具。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理解与应用。

这三个层次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完整路径。

在知识层次,布卢姆强调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记忆、识别和回忆等认知活动。

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和理解基本的概念、原理和事实,为后续的认知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理解层次则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分类、总结和推断所学习的内容。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应用层次是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层次的目标体现了教育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不仅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框架,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第二节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在国外,教育学家们对教学目标的研究相当重视,提出了不同的分类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理论。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产生的背景布卢姆【Bloom,Benjamin】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伊利诺西斯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同时,还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的创始人。

布卢姆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就参加了该校考试委员会的工作,曾任考试长。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思想出现一种新趋势,许多教育学家主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而不同意一味的强调背诵知识。

芝加哥大学也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布卢姆等人抓住考试这一关键环节,认为考试是个指挥棒,考试改了,教学也能改,考试内容和形式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布卢姆深知,改革教育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教育目标。

1948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波士顿召开会议,与会的学院与大学考试委员会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首次讨论了有关目标分类学的设想。

专家们认为:这样一种设想有两个作用:{1}对于交流测验材料和检验观点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对于研究考试以及考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最好是编制一种用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的目的进行分类的设想。

【二】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1956年,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这是一本影响极大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等都包括在教育目标之中。

在认知标准中,属于较低级的思维过程有书本知识的记忆和领会;属于较高级的思维过程有运用原则,概况来解决“新”问题,分享“新”问题的能力;属于更高级的思维过程有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和“评价”。

此外,还有情感标准和动作技能标准。

布卢姆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知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课件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过程, 教学目标应关注学生的内部认知 过程,如记忆、理解、应用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主动建 构意义来完成的,教学目标应关 注学生的主动建构和情境化学习。
教学目标分类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全面性原则
教学目标应涵盖学生的认知、 情感、动作技能等多个方面,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层次性原则
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 平和需求进行分层设计,体现
因材施教的思想。
具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观察、 可测量,以便于评价和反馈。
发展性原则
教学目标应具有发展性,关注 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为学生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课件
•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概述 •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 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评价与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概述
教学目标定义与重要性
教学目标定义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具有导向、 调控、评价等功能。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 授知识,适用于基础知识 讲解。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促进学生思考 和互动,适用于问题探究 和深化理解。
实践活动法
通过实验、制作、调查等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 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 践能力。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评价与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接受或注意 Receiving or attending
反应 responding
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它是指对某种现象 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最后,才选择 所要注意的刺激。 (例:我现在开始意识到合作的重要, 留意别人合作的行为。)
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例: 我也尝试一些合作的行为。完成作业、参加小组讨论等。)
是以句子的形式来阐释两个要领之间的相互关系。命题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念性命题,只表示两个特殊事物之 间的关系,如: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另一类是概念性命题, 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如:矩形的面积是它的长 与宽的乘积。
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它是指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 学习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 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探究、解决问题和创造等学习。
学习
物联结,并能以抽象符号代表事物。
如:学生听到“老虎”或看到文字的“老虎”,就能够知 道这些抽象符号代表的是实际上,概念学习是人类高 层次学习的重要基础。奥苏伯尔将概念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概念的形成是第一个阶段;概念的类化是第二阶段。
命题学习 发现学习
谢谢大家!
评价 valuing
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 进行评判。(例:我开始完全认同合作的意义。欣赏文学 作品等。)
组织 organization
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时,能够克服价值观之间 的矛盾、冲突,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接受重要的价值 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例:在个人利 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后,我选择了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合 作方案设计。)
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有三类: 第一类态度是可被看作是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希望平 易近人,为他人着想;第二类态度表现为对某类活动的积极 偏爱,如:听音乐、踢足球;第三类是有关公民身份的态度, 如:爱国、愿意承担公民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要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确定和实施教学目标,除了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还应了解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便从中得到借鉴。

1.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简介(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知识: 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理解: 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评价:是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

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知道”,以后的五个层次都是智力技能。

“知道”只要求对信息作简单的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

而以后的五种智力技能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

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

阐明学习目标应反映这一分类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能力水平,不能仅停留在"知道"这一起码的目标上,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者的智力技能。

一般说来,凡是重要概念或基本原理的教学都可以按这六级设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教学质量。

但是具体应用时,应考虑学科特点、学习者特征等,不能简单照搬。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

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教学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比认知和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公布得晚,而且出现了好几家分类法。

目前尚无公认的最好分类。

这里介绍三种分类法,以便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加以选择和综合运用。

第一个是辛普森(E. J. Simpson)等人于1972年提出的分类系统;辛普森(E. J. Simpson)等人于1972年提出将动作技能目标分成下面所列的七级,这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分类体系。

1. 感知是指运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主要了解某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功用等。

2. 准备是指对固定动作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

感知是其先决条件,我国有人把感知和准备阶段统称为动作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

3. 有指导的反应是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通过教师评价或一套适当的标准可判断操作的适当性。

4. 机械动作是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涉及各种形式的操作技能,但动作模式并不复杂。

5. 复杂的外显反应是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操作。

操作的熟练性以精确、迅速、连贯协调和轻松稳定为指标。

6. 适应是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习者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设施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

7. 创新是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境。

要有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才能进行创新。

第二个是哈罗(A. J. Harrow)于1972年提出的分类系统;哈罗(A. J. Harrow)于1972年提出了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分类,他把动作技能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反射动作、基础性动作、感知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

由于反射动作和基础性动作是随着身体发育而自然形成的,不是习得的技能,所以教学中不设定这两方面的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其他四类较高层次的动作技能分别介绍如下:1. 感知能力是指对所处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观察和理解,并对动作做出相应调节的能力。

包括动觉、视听觉辨别、触觉辨别、眼-手和眼-脚协调动作等。

2. 体力是包括动作的耐力、力量、灵活性和敏捷性。

这是学习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基础,构成运动技能训练中的基本功训练。

3. 技能动作是指熟练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

以基础性动作为基础,结合感知能力和一定的体力,经过一段的综合练习,就可熟能生巧地掌握技能动作。

4. 有意交流是指传递感情的体态动作,它亦称体态语,既包括反射性的,也包括习得的:例如手势、姿态、脸部表情、艺术动作和造型等。

第三个是基布勒(R. J. Kib1er)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分类系统。

基布勒(R. J. Kib1er)等人于1981年提出应把动作技能分为四类:1. 全身运动它包括上下肢或部分肢体的运动,要求臂和肩、脚和腿的协调。

2. 细微协调动作它包括手和手指、手和眼、手和耳、手、眼、脚的精细协调动作。

3. 非言语性表达它包括脸部表情、手势和身体的动作等。

4. 言语行为它包括发音、音词结合、声音和手势协调等。

这个分类系统将全身运动和细微协调动作加以区别,弥补了前述哈罗分类的不足。

通常在阐明教学目标时,可先根据基布勒的分类--确定全身运动的技能目标,然后再逐步列出细微协调动作技能目标。

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工具操作技能等;一般都可以用上述中的一个或综合使用上述两个或三个分类系统来加以分类,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动作技能的行为通常外显化,容易观察、描述和测量。

(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

个体的情感会影响他做出行为上的选择。

情感学习对于形成或改变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培养高尚情操等密切相关。

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却不容易编写。

克拉斯伍(D. R. Krathwohl)等制定的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于1964年发表,其分类依据是价值内化的程度。

该领域的目标共分五级:1.接受或注意是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

例如静听讲解、参加班级活动、意识到某问题的重要性等。

学习结果包括从意识到某事物存在的简单注意到选择性注意,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乎。

2. 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

例如,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小组讨论,遵守校纪校规等。

学习的结果包括默认、愿意反应和满意的反应。

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定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3. 评价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评判。

它包括接受或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出奉献。

例如,欣赏文学作品,在讨论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刻苦学习外语等。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所涉及的行为表现出一致性和稳定性,与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类似。

4. 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例如,先处理集体的事,然后考虑个人的事;或是形成一种与自身能力、兴趣、信仰等协调的生活方式等。

值得重视的是,个人已建立的价值观体系可以因为新观念的介入而改变。

5.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

各种价值被置于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

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的和可以预测的。

例如,保持谦虚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团体中表现出合作精神等。

克拉斯伍等人的分类启示我们,情感或态度的教学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

教师或教科书上所介绍的价值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学生必须经历接受、反应和评价、组织等连续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自己信奉的内在价值。

其次,情感或态度的教学不只是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各门学科也都包含这方面的任务,因为任何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都不能离开一定的价值标准。

例如,学生“重文轻理”或“重理轻文”就反映了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对某种价值观的接受或偏爱。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继布卢姆之后,又一位对目标理论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家。

西方教育心理学界认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都是指导学习目标设计的很有实用价值的学说。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

他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智力技能作为一类学习的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知道“是什么”有关,而智力技能则与知道“怎样做”有关。

如知道什么是分数和小数,是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怎样把分数化为小数,就是智力技能的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智力技能的发展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智力技能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较简单的是辨别技能,进一步是形成概念。

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规则。

智力技能的最高形式是高级规则的获得,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

下面分别说明这些习得技能的性质。

辨别是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辨别,如儿童能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学习地质学的大学生能区别不同性质的岩石标本。

学习辨别技能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学习其它技能的必要前提。

形成概念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并给同类事物赋与同一名称的一种习得技能,例如能在一组词汇中,将同义词和反义词归类。

因为只有区别事物的不同特征,才能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所以掌握辨别技能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概念又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是具体概念,如汽车、水果等;反映对象各种属性的概念是抽象概念,这被加涅称为定义概念,如“安全”、“教育”、“正义”、“勇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