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鬼谷子的36条忠告
鬼谷子的36条忠告1、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解释:世间万物是千变万化的,各有特定的归宿;有的表现为阴,有的表现为阳;有的柔弱,有的刚强;有的开放,有的紧闭;有的松弛,有的紧张。
所以,圣人能够始终把握事物间的阴阳变化,并以此审查先后,权衡轻重缓急,比较人才的优劣短长,以便任贤使能,君临天下。
2、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解释:人们的资质是有差别的,有的贤能,有的不肖;有的聪明,有的愚蠢;有的勇敢,有的怯懦。
针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可以对人开放,也可以对人封闭;可以引进,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尊重,要用无为的方式管理他们。
3、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解释:详查对方的有无虚实,放纵欲望和喜好来任用,判断其真实的志向与意念。
略微排斥其言辞,开启之后加以反复揣摩,通过询问来考察其真伪虚实。
贵在得到其内心旨意和要害,通过闭合开启,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4、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解释:用开启之术,要对对方实情了如指掌;用闭合之术,要和对方结为同心。
对待人才,皆能衡量其轻重缓急,弄清对方真实意图想法,并作出切实规划,圣人善于根据实情为对方考虑。
假如不能猜中对方的轻重缓急,圣人就要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5、人言者,动也。
己默者,静也。
因其言,听其辞。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解释:对方说话,表现为动;自己沉默,表现为静。
从动静的哲学看待交往双方的言谈。
根据对方的话语揣测他的真实意思。
如果对方言语有不合情理处,随即加以责问,对方一定会作出回应。
6、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鬼谷子》原文注释及译文
《鬼谷子》原文注释及译文《鬼谷子》原文注释及译文捭阖①第一粤若稽古②,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③。
观阴阳④之开阖以命物⑤。
知存亡之门户,筹策⑥万类⑦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⑧焉,而守司⑨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⑩。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11。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12,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13。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14之。
审定有无,以其实15虚,随其嗜欲16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17,阖而捭之18,以求其利19。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20。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21有守22,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23,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24。
捭之者,料其情25也;阖之者,结其诚26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27,乃为之度数28,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29;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30。
纵横31,反出、反复、反忤32必由此33矣。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34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35。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36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37,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国学经典】《鬼谷子》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鬼谷子》全文及译文共分三个部分:1.鬼谷子简介2.《鬼谷子》原文及【术》3.神奇相法全書一、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符号代之。
二、《鬼谷子》原文及【注释】《鬼谷子》捭阖第一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阖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鬼谷子》全文(深度好文)
《鬼谷子》捭阖第一【原文简体】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
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
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必豫审其变化。
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
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道教人物—鬼谷子
道教人物—鬼谷子鬼谷子(生卒年不详),大约活跃于战国中期(前四世纪)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政治家、外交家、阴阳家、预言家,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简介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
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的原因是,根据《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及《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记载,其下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咤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3][4]。
另有传说,鬼谷可能是个地名,鬼谷子不是一人而是一群教师的统称。
弟子•庞涓(?-前342年),活跃于战国中期(前4世纪)军事家,魏国名将,孙庞斗智故事的主角之一,因妒贤迫害同学孙膑,斩其足,黥其颜,孙膑逃至齐国。
前354年在桂陵之战被孙膑俘虏,透过调停后释放。
但前342年马陵之战败于孙膑,庞涓阵亡。
•孙膑(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战国中期(前4世纪)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旷世奇书《孙膑兵法》。
前354年在桂陵之战俘虏庞涓,透过调停后释放。
前342年马陵之战打败并杀死庞涓。
•张仪(?-前310年),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提倡连横,即秦国联合其他诸侯国中的几个,然后对抗其他的诸侯国,多次破坏了六国的合纵,为秦惠文王重用,卒于魏国。
根据《战国纵横家书》中所载,张仪与当时提倡合纵的公孙衍对峙。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东周雒邑(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相传为鬼谷子徒弟。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提倡合纵(联合其他国家对付秦国)。
※孙膑与庞涓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正史没有记载。
[5]※张仪与苏秦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根据《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及《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记载。
※根据4名弟子活跃年代及死亡年份推算,鬼谷子的生存年代应大约为前4世纪。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所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与张仪的连横同时对峙的可能为公孙衍的合纵,而非苏秦的合纵,苏秦亦未用计入张仪于秦,这些都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
鬼谷子人物故事_鬼谷子的名字叫什么
鬼谷子人物故事_鬼谷子的名字叫什么鬼谷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战国中期的纵横家鼻祖,有说是齐国人,也有说是楚国人,也有说根本无此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而关于这位神秘的纵横家故事,小编收集整理了以下故事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人物简介传说鬼谷子姓五,名之利,也有说姓刘名务滋,隐居于颖川(今河南禹县)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成镇)的鬼谷,因自号“鬼谷子”。
鬼谷先生在山中总结斗争经验,潜心治学,并教生授徒,传播政治斗争权术和游说技术,是张仪、苏秦纵横术的教授者。
人物著作鬼谷先生的纵横家理论,主要保存在《鬼谷子》中。
《鬼谷子》,传为鬼谷先生所作,今存三卷十五篇,计七千九百余字,可分为两部分:卷上《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瘪第三》、《抵瘪第四》、卷中《飞钳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为第一部分,主要讲纵横术中的预测术、说辩术、决策术及其哲学原理;卷下《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为第二部分,主要讲纵横术的练养方法和人际相处、相争的权术。
人物故事由于《鬼谷子》不见录于《汉书·艺文志》,而首次被《隋书·经籍志》着录,故自隋代起,关于《鬼谷子》的真伪即作者和产生年代问题便产生了争论。
《隋书·经籍志·子部·纵横家》载:“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
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
”其言当时流传的《鬼谷子》三卷为战国时隐于鬼谷的那位鬼谷先生所作。
《隋书·经籍志》同时着录乐壹注《鬼谷子》三卷《史记(苏秦列传)正义》曰:“《七录》有苏秦书,乐壹注云: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
”似言《鬼谷子》即刘向《七录》所着录,而被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苏子》,实为苏秦所作。
苏秦欲神其术,神其书,故将己作托名于鬼谷先生。
至《旧唐书·经籍志》,则直接着录为“《鬼谷子》三卷,苏秦撰”。
《鬼谷子》十四篇原文
《⿁⾕⼦》⼗四篇原⽂捭阖第⼀:粤若稽古,圣⼈之在天地间也,为众⽣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之理,见变化之朕焉,⽽守司其门户。
故圣⼈之在天下也,⾃古及今,其道⼀也。
变化⽆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为以牧之。
审定有⽆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之,或阖⽽闭之。
开⽽⽰之者,同其情也;阖⽽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因⽽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因⽽⾃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出之,或捭⽽纳之;阖者,或阖⽽取之,或阖⽽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命系焉。
⼝者,⼼之门户也;⼼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
捭之者,开也、⾔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长⽣、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始”。
故⾔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终”。
诸⾔法阳之类者,皆⽈“始”,⾔善以始其事;诸⾔法阴之类者,皆⽈“终”,⾔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者依崇⾼,与阴⾔者依卑⼩。
以下求⼩,以⾼求⼤。
由此⾔之,⽆所不出,⽆所不⼊,⽆所不可。
可以说⼈,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内,为⼤⽆外。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鬼谷子简介资料
鬼谷子简介资料鬼谷子,姓王名诩,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鬼谷子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
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朝歌(河南淇县)人 ;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 ;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
“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 、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
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的师尊是世界辩证法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
鬼谷子人物生平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代显赫人物,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超群,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法家、名家、发明家、医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悝、徐福等500多位精英,这些弟子进山之前都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出将入相,威震天下!左右着当时狼烟四起的战国乱局!身世传奇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赵的和一家姓周的,他们是邻居,赵家经商,周家务农,两家相交甚厚,关系密切。
鬼谷子原文十三篇及译文
《鬼谷子》序言 (2)捭阖第一 (2)译文 (3)反映第二 (4)译文 (5)内楗第三 (6)译文 (6)抵戏第四 (7)译文 (8)飞箝第五 (8)译文 (9)忤合第六 (9)译文 (10)揣篇第七 (10)译文 (11)摩篇第八 (12)译文 (12)权篇第九 (13)译文 (14)谋篇第十 (15)译文 (15)决篇第十一 (17)译文 (17)符言第十二 (17)译文 (18)转丸第十三 (19)却乱第十四 (19)译文 (19)学习《鬼谷子》治理思想 (20)序言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开山祖师,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门生〔见《战国策》〕。
还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门生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术,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截然不同。
因此,从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不是适当,那么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术也关系到一人的地方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昔时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一起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术,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世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世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华所在。
《孙子兵法》偏重于整体战略,而《鬼谷子》那么专于具体技术,二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此电子文本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符号代之。
张家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认知科学系一九九二年初,圣地亚哥捭阖第一奥假设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转变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鬼谷子全集原文翻译
鬼谷子全集原文翻译捭阖第一【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
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
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必豫审其变化。
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
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鬼谷子全文及译文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谋略学著作,其全文及译文如下:全文:捭阖第一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反应第二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
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
因其言,听其辞。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
以无形求有声。
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
其犹张置网而取兽也。
多张其会而司之。
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常持其网驱之。
内揵第三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
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
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
独往独来,莫知能圉非在乎用力多寡也。
抵巇第四巇者,罅也。
罅者,(山间)也。
(山间)者,成大隙也。
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
独保其用。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其施外兆萌牙□膓之谋未发威怒之日。
圣人纵之于己以为文,归之于度以为常。
顺之于理以为和猛之于物以为宽;填之于道以为实;固之于民为易;备之于前为吉;晦之于后为否;行之于明为险;说之于国为甘露;哽之于敌为溃痈;行之于大顺为国家基石。
飞箝第五飞箝之术:使人充满欲望而不能自禁按既定计划行动、言谈的心理状态为实现大我战略服务。
《鬼谷子》原文十三篇及译文[精品]
《鬼谷子》原文十三篇及译文[精品]一、捭阖篇原文: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译文:捭阖之道,在于变动阴阳,如同四季的交替,以化育万物。
纵横、反出、反复、反忤,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二、反应篇原文: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
译文:古代的伟大变革者,与无形之物共同生长。
通过回顾过去来观察未来,通过验证过去来了解现在;通过了解过去来认识现在,通过了解他人来认识自己。
动静虚实之理,如果不符合当今的情况,就应反观古代寻求答案。
三、内揵篇原文: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而不用,去而反求。
其故何也?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
其施外,兆内;其知外,情外;用之,故内者,用之也。
在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中,有的距离虽远却亲近,有的距离虽近却疏远;有的在位时不受重用,离职后反而被重新寻求。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智慧不表现为智慧,大谋略不表现为谋略,大勇气不表现为勇气,大利益不表现为利益。
外在的行为是内在意图的体现;外在的知识是内在情感的反映;只有了解内在,才能正确运用。
四、抵巇篇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
译文:事物有其自然规律,事情有其离合之分。
有的距离虽近却不可见,有的距离虽远却可知。
对于近在咫尺却不可见的事物,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其言辞;对于远在天边却可知的事物,是因为通过回顾过去来验证未来。
五、飞箝篇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
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
译文:古代善于处理背向关系的人,能够协调四海、包容诸侯,在矛盾对立的地方进行转化,然后寻求合作。
因此,伊尹五次投奔商汤,五次投奔夏桀,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才与商汤合作。
六、忤合篇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
鬼谷子全集原文及白话解说
鬼谷子全集原文及白话解说捭阖第一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情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白话解说:考察历史就会知道,圣人在天地之间是众人的先导。
观察阴阳二气的开合来给事物命名,知晓事物生存与死亡的关键,谋划万事万物从开始到终结的发展过程,了解人们内心的想法,发现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所以圣人在天下,从古至今,他们遵循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都各有自己的归宿。
有的属阴,有的属阳;有的柔弱,有的刚强;有的开放,有的封闭;有的松弛,有的紧张。
因此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审察事情的先后顺序,权衡人们的智谋和能力,比较其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人有贤良、不肖、聪明、愚蠢、勇敢、怯懦等差别。
因此可以开放,可以封闭;可以进取,可以后退;可以轻视,可以敬重;用无为的方法来驾驭他们。
审查确定对方的有无虚实,顺着对方的喜好欲望来发现其志向意图,稍微驳斥对方所说的话,然后诱导他说出实情,从而得到他的真实想法,先封闭而后开放,以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或者开放使其显现,或者封闭使其隐藏。
开放使其显现是因为与对方情感相通;封闭使其隐藏是因为与对方情感相异。
可行与不可行,要审察清楚对方的计谋,探究其中相同与不同之处。
与对方离合要有节度,要先顺从对方的意愿。
鬼谷子12篇可下载
《鬼谷子》十二篇一、《鬼谷子》捭阖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
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纳之。
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必豫审其变化。
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
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部·鬼谷子鬼谷子目录捭阖第一 (1)反应第二 (3)内揵第三 (5)抵巇第四 (6)飞箝第五 (7)忤合第六 (8)揣篇第七 (9)摩篇第八 (10)权篇第九 (12)谋篇第十 (14)决篇第十一 (16)符言第十二 (17)本经阴符七篇 (19)转丸第十三 亡佚 (25)胠乱第十四 亡佚 (26)捭阖第一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
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
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捭阖,子部·鬼谷子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者,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
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阴阳相求,由捭阖也。
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世和经典教育·经史子集反应第二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
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
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
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
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
其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
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常持其网驱之,其方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已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
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
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
牧之不审,得情不明。
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皆以先定为之法则。
以反求复。
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
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子部·鬼谷子指,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二若光之与影也。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
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
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
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世和经典教育·经史子集内揵第三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得其情乃制其术。
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
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
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
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
若命自来,已迎而御之。
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大仪。
子部·鬼谷子抵巇第四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
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巇者,罅也;罅者,山间也;山间者,成大隙也。
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
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
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
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
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
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可以上合,可以检下。
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世和经典教育·经史子集飞箝第五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
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珝而箝之。
其事用抵巇,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度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崄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
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
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
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子部·鬼谷子忤合第六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
反复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
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
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
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
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然后合于汤。
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
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
不劳心苦思,不能原事。
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
忠实无真,不能知人。
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揣篇第七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
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之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
能知如此者,是谓权量。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
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
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
情欲必失其变。
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
夫情变子内者,形见于外。
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揣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
谋虑情欲,必出于此。
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
此谋之大本,而说之法也。
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
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
生事者,几之势也。
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摩篇第八摩之,符也;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
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
其应也,必有为之。
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成事而无患。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
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
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