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7看云识天气.doc

合集下载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教案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教案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云彩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云彩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云彩类型,如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积云、层云、雨层云等。

2. 云彩的特点:讲解各种云彩的外观、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3. 观察云彩预测天气: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观察云彩的形态、颜色、厚度等特征来预测天气变化。

4. 天气与生活:引导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

5. 环境保护: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关注气候变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云彩的分类、特点及观察云彩预测天气的方法。

2. 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各种云彩的形态和变化。

3. 实践法:组织学生户外观察云彩,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云彩的心得和预测天气的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收集各种云彩的图片和视频,以便进行演示和讲解。

2. 户外观察场地:选择适合观察云彩的场地,确保学生的安全。

3. 观察记录表:为学生提供记录观察云彩和预测天气的表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云彩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2. 户外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在户外观察云彩的认真程度和预测天气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云彩和天气变化的认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云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云彩分类:详细介绍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积云、层云、雨层云等常见云彩类型。

3. 分析云彩特点:讲解各种云彩的外观、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让学生掌握云彩的基本特征。

4. 观察云彩预测天气: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观察云彩的形态、颜色、厚度等特征来预测天气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内容预览:17、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1、精心导入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

例如:a.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你在预习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下,好吗?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看云识天气3、感知内容① 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掌握课文《看云识天气》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1.3提高观察自然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2增强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明方法。

1.2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2.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2.2提高观察自然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天气、气候的知识。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解释。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如:课文中的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3.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

4.实践活动4.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云的实践活动,如:观察不同类型的云,记录云的特征。

4.2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课堂讲解2.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如: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等。

2.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展开讨论,如:这些说明方法在课文中的运用是否恰当。

3.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

4.课后作业4.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关于观察云的短文。

4.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1.课堂检测1.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检测,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9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9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9篇】,欢迎参考阅读。

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学习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条理分明说明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二、课文解读: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云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云的种类繁多,相应的天气现象也多样,但仍能让读者一读就懂,其原因有:一、安排了合理的说明顺序,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文章开门见山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指出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依次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即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结尾点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体现了总——分——总的结构。

二、充分体现了科学小品平实准确的介绍而又不乏生动形象的描绘的特点,把抽象的事理力求形象化,如把云和天气的关系写成“云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这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又如,运用大量形象的比喻把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云的形态生动描绘出来,既突出了云的特点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多方引用谚语,突出了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使人兴味倍增。

由此可见,本文是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释疑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留心观察自然界,以便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并总结出许多相关的谚语、诗词等,而在各种观物识天气中,较重要的方法莫过于看云识天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筛选信息)。

2、积累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谚语、诗词。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分类别等。

4、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2、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完成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预示的天气情况的表格。

2、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3、掌握本文说明方法及其好处教学难点:1、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观察与联想、图表概括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先来猜一个字谜,看谁反应最快。

“运动会——猜一个字”生:云!师:真聪明!现在天气转冷了,我每天在做你们的天气预报员,那么,除了天气预报,古时候的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云和天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来解答我刚刚所提出的疑问。

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生: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用双横线划出各种云的名称,单横线划出云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它和天气的关系。

2、正音正字3、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标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明确:两方面——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三、课堂游戏[你猜我是谁]找出各种云和云上的光彩,然后以一种云或光彩的身分作自我介绍。

要求:①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③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或在书上作记号,或写在本子上。

④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

课文《看云识天气》的教案

课文《看云识天气》的教案

《看云识天气》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的种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云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云朵的种类:白云、乌云、彩云等。

云朵的特点:形状、颜色、高度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云朵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见过的最美云朵。

第二章:云与天气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云朵来预测天气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云与天气的关系:云朵的形态和密度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预测天气的方法:观察云朵的形状、颜色和高度等特征。

2.3 教学活动讲解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云朵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观察云朵来预测天气的乐趣。

第三章:云朵的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在不间、不同天气下的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云朵变化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云朵的变化:白云变乌云、乌云变白云、云朵的形状变化等。

云朵变化的原因: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展示云朵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云朵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云朵在不间、不同天气下的变化。

第四章:云朵的传说与诗歌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在文化和诗歌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云朵的传说:关于云朵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云朵诗歌:古代诗人的云朵诗作。

4.3 教学活动分享关于云朵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对云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欣赏古代诗人的云朵诗作,引导学生感受云朵在诗歌中的美。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2 教学内容拓展思考:云朵在生活和艺术中的应用。

5.3 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展示云朵在生活和艺术中的应用创意,如绘画、摄影等。

第六章:云朵的命名和分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命名规则和分类体系。

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命名云朵的能力。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人教版初一上)1doc初中语文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人教版初一上)1doc初中语文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人教版初一上)1doc初中语文一、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把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讲明的写法。

③明白得讲明的思路及讲明方法。

④培养学生观看热爱自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明白得讲明事物要抓住特点,明白得讲明的思路及讲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预备教师预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看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存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预备。

四、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状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荣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讲明,不但讲明看云能够识天气,还进一步讲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紧密,由讲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讲如何样看云识天气。

云的种类专门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如:云的形状和光荣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讲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讲清晰,最后讲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1、精心导入①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现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还能够请学生从课前预备中谈谈自己的积存和观看。

例如:a.你观看了天空中的云吗?有如何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讲明。

b.你在预习中搜集积存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下,好吗?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预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看云识天气3、感知内容①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②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请认真看咨询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咨询题组:a.全文要紧讲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b.文章的差不多思路是如何样的?可分为几部分?学生讨论后能够明确:全文要紧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状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荣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差不多思路是先总讲云的作用,再讲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状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荣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背景:1、面向主体:七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4、课前准备:a、老师准备:配套课件;搜集天气谚语、各种天气的图片b、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和天气有关的谚语二、教学课题:《看云识天气》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思路明晰、文笔鲜活的科普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它以生动的文笔,形象地介绍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和启迪。

尤其是异彩纷呈的修辞手法,在这篇说明文中构成了一道生动亮丽的风景线。

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

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选点进行说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四、教学方法《看云识天气》为我们描画出了一幅美丽的云图,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

“整体感知,设疑导学、师生共议、鼓励创新”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趣,采取“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由教师相机点拨,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法指导,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科学的推理,培养学生的看、听、说、写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看云识天气》教案 5份(7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 5份(7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5份(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本文是编辑帮大伙儿找到的《看云识天气》教案5份【7篇】,仅供借鉴。

看云识天气教案篇一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了解气象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难点:1、了解气象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

2、学会搜集一些资料,加深对看云知识和天气知识的了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有关云的谚语,3、云名称卡片。

4、云与天气关系简表(10份)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中国有句俗话叫“天有不测风云”,意思是“天也有不能预测的时候”,那么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思考就成了“天气一般都能预测”。

确实,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够预测天气了,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经验总结成了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谚语并做个游戏——找朋友。

我这里有谚语的上半句,下半句已经分到了你们手上。

我们就来找一找谚语的下半句各是什么。

一组: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师:请手里拿着这句谚语的同学到一组就坐。

第二组: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第三组:朝霞不出门这个简单,下半句是什么?生:晚霞行千里第四组:乌云接日头下一句是什么呢?生:半夜雨淋淋第五组:有雨山戴帽生:无雨云拦腰第六组: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师:请到第六组就坐。

师:(分学习小组)好,现在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相互配合。

下面我分配一下任务:请①②号同学代表小组发言;③号同学补充;④号同学为组长,组织好合作学习;⑤号同学负责记录下小组讨论的内容,给发言的同学参考。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请认真完成。

师:我们看到古人是那么聪明,已经能将天气情况编成简单的谚语。

我们当然也不甘示弱,今天我们也来看云识天气。

(补充:课题2)我们虽然没有古人那么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手头有较好的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看云识天气》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词语的意思,如:浮躁、迷雾、气象、赤橙黄绿青蓝紫等。

3.通过课文理解,掌握如何观察云朵,以云为天气的预报工具,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云朵的形状和意义,能够掌握云朵天气预报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云朵的形状和云型的分类方法,理解不同的云型代表的天气状况等。

三、教学内容及时序安排时间内容5min 课堂导入:了解大气层及云朵的形状和分类方法10min 讲述《看云识天气》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15min 展示各类云朵的形状及其所代表天气预报方法20min 分组活动:观察课堂中的云朵并预报天气状况10min 小结:回顾本课堂主要内容四、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讲述、示范、合作学习法、问答法;•教学手段:幻灯片展示、纸质图片展示、小组合作练习、黑板板书。

五、师生角色及任务分工•教师:主持课堂教学,讲解、解答学生提问,评估学生练习情况,引领学生思考和总结归纳。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听讲,观察课堂云朵,分组合作练习并进行天气预报。

六、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方法:小组合作云朵天气预报表现评估、教学练习及小测验成绩评估、平时表现及提问状况评估。

•评价标准:小组合作云朵天气预报评估标准、教学练习成绩及小测验评估标准、平时表现及提问情况评估标准。

七、教学安排行为规范•注意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指挥;•同学之间要进行互相尊重,合作学习;•爱护教室设施,保持课堂环境整洁。

八、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云朵预报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掌握了如何通过云朵判断天气状况的方法,提高了生活智慧。

同时也明确了课堂的任务与重点,教学效果与质量得到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云识天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云识天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掌握基本的云分类和相应的天气预测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云的状态判断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丽,激发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云分类和相应的天气预测方法。

2.难点:能够根据云的状态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

3.突破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云的基本分类和相应的天气预测方法,包括高云、中云和低云等不同类型云的形态、特征和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

3.示例(10分钟):选取典型的云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理解如何根据云的状态判断天气变化。

4.练习(15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己根据云的状态判断可能的天气变化,加强理解和记忆。

5.评价(5分钟):选取几名同学进行简单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云的基本分类和相应的天气预测方法。

2.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3.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

4.演示:借助多媒体资源进行演示,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练习:课堂上进行云状态辨别的练习,加强学生对云的理解。

2.作业:布置一些关于云的观察和记录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评价:对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业及平时表现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云的掌握情况,作为后续教学的依据。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资源:展示各种云的形态与特征的图片或视频。

2.工具或软件:如天气预报软件、显微镜等,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层次,运用分类的方式感知课文。

2.品味语言。

3.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流利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观看大屏幕中展示的各种云,(学生谈看法),其实云就象是天气的“招牌”,它为我们展示了天气的种种变化,今天让我们通过《看云是天气》一起来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

二、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峰峦.()预兆.()崩塌..()..()弥漫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这句话?示例: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一词,本义指商业人员用来标志商品,招揽顾客的广告牌,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

(2)理清思路:总(1)--分(2-6)--总(7)(3)请设计几个表格并依次填写: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示例:云的形态变化位置天气征兆云名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最高象征晴朗卷云卷积云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00米左右天晴云名云的形态变化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三、问题探究:1.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人教版语文七上《看云识天气》word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上《看云识天气》word教案

看云识天气6 富阳市富春中学徐步人教学设想: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或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案: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云的各种与光彩的名称,并且知道它与天气的关系。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语文中介绍科学知识的语言特点,特别领会运用修辞的妙处。

3.除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文本的体验,学生能学会运用提问质疑法阅读科普说明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2.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来引出课题:看云识天气二.整体感知1.读完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什么?2.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写在表格上。

(从“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这四个方面学习,会更加清晰)三.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交流1.组织成立合作小组,指定一个记录员和发言人。

2.程序:(1)交流――组员提出各自问题(2)合并――合并相同的问题(3)讨论――讨论并解决组员提出的不同问题(4)质疑――留下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二)全班交流1.问题汇总 2.问题分类 3.问题解决四.小结《看云识天气》一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以云特征与天气情况为说明对象,向我们介绍了云的形态与天气情况,云的光彩与天气情况及看云识天气的意义。

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和这种课堂形式学习,我的收获是五.作业:1.请同学们采用借助图书馆、网络以及求助长辈等方式收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分类积累。

2.《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请思考文章能吸引人的原因,再搜集查阅资料,把自己的研读分析所得写成文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1).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1).docx

《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学习本文“总说一一分说一一总说”的结构特点。

(3)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积累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4)积累有关天气情况的谚语。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3)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2.教学难点:用表格形式说明云的形状及其光彩与天气状况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画表格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学来写好吗?(学生写“云”字的繁体“雲”) 很好!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学生冋答:有“雨”字;和天气有关;我觉得天上有云时,可能快要下雨了吧。

)这个字和“雨”字有关,也就是和天气状况有关。

我们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常握了一些规律。

今天我们来学习《看云识天气》,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

(二)作者简介朱泳炎炎(yl),本文是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成的。

(三)初读,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录音。

2.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本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行文。

可以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概述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2段是3、4、5段的“纲”,后而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第17 课《看云识天气》教案一、文本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本文的内容是:介绍看云识天气的方法,分别从看云的姿态和光彩来介绍。

本文的特点是:说明对象准确,抓住云的姿态和光彩的不同特征介绍天气变化;说明顺序清晰,先写云的姿态,后写云的光彩;说明方法得当,“像峰峦”等打比方、分类别、引用等用得恰到好处;说明语言严密,“往往”等讲究逻辑性。

二、学生分析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围绕看云识天气这个说明对象,按照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来说明的写法,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初一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看云识天气的科学原理已经有基本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本文说明内容和特点;(2)能解释本文说明方法和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探究和概括的方法;(2)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受云的姿态美和光彩美;(2)能体会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能说出本文说明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说出本文说明内容和特点。

(与前面相同)(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四、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云彩”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大自然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难以预测、无迹可寻吗?人们在生活中都靠着哪些自然现象来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其实,天上的云彩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解读着大自然的秘密。

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学习如何“看云识天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探析内容,初识“云象”首先,独立探究。

学生自主诵读全文,诵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有声朗读,也可以无声默读。

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概括,要求从粗略到细致。

2024年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2024年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2024年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看云识天气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天气变化。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几幅不同形状的云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云朵的名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关于云和天气的知识。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中提到的看云识天气的方法,如卷云、积云、高层云等。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预测天气。

四、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云和天气现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云朵,观察其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2.各组根据观察到的云朵特征,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观察云朵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判断云朵的高度、厚度等。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观察到的云朵特征预测天气。

四、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在观察云朵和预测天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看云识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天气现象,如晴、阴、雨等,观察对应的云朵特征。

2.各组根据观察到的云朵特征,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如何根据云朵特征判断天气变化,如云朵的形状、颜色、高度等。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观察到的云朵特征预测天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

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
展开的。

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

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

(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教师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

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

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

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课后记:本课是一篇生动说明的典范文章。

全文以生动有趣且富有逻辑的语言揭示了天空中的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重点落实了学生对于生动说明
的理解与体会,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