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类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华师在线作业教育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1.第1题论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您的答案:答: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主要是由大众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了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和要求。
1、传承珍贵知识文化资源,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就是知识,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珍贵知识文化资源迅速有效地传授给新生一代,并把它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和智能。
由于教学的其它任务只有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文化资源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只有完成好这一项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不只是要使学生掌握珍贵的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是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基本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发展这些能力,不仅是顺利进行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张扬学生的个性,粗竟个体健康发展。
现代教学论十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主张通过教学协调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兴趣、意志等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学生个性。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教师、教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借助这种相互影响,获得新知识、技能及人生观,发展个性,改善气质和性格,形成健康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4、培养学生的品德,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审美情趣和品德正处在急速发展中,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审美情趣和优良品德方面其着重要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以及培养学生品德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1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文档,抱歉。
华师在线《教育人类学》100分作业
华师在线《教育人类学》100分作业1.学校教育又称为()A.单轨制教育B.非正规教育C.制度化的正规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人种志将课堂作为获得教学研究的()的“田野”。
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C.第三手资料D.间接性资料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以下属于民族基本要素的有()A.语言B.土地C.房屋D.体质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西方民族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A.功利主义B.大公无私C.家庭主义D.道德主义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教育与人类进化,是一种广义上的()A.价值的表现B.人的生成C.经验的获得D.道德的成长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之间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
A.文化要素B.教育要素C.技能要素D.经济要素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人类学特有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A.比较法B.人种志C.文献法D.统计法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人的()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
A.主体性B.自然性C.道德性D.宗教性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不属于文化分析的学派的有()A.功能主义B.辩证主义C.冲突论D.文化生态学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核心工作是()A.田野研究B.推论C.访谈D.问卷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当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不包括()A.弱势人群教育问题研究B.有色人种教育问题研究C.主流文化教育研究范型D.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本质生成理论分析模式认为研究()是认识教育的基础。
教育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1.第1题论述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您的答案:答: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严格地说,一个人在不具备任何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之前,他只是一个可能或潜在的劳动者,因为任何生产劳动无论多少都需要相应的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而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的获得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现代社会,学校在这方面的基础性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因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相应的劳动能力以后,才有可能成为生产中的劳动力要素,而科学技术和劳动能力只有通过学校的教育,内化为劳动者的素质,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目前,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用人单位招不上人、求职者求不上职的现象。
这是因为这些求职者作为一般性的劳动者,不具备专门的劳动技能。
因此,我国教育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因为在这方面,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进一步转变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乃至某一工种的专门的劳动者。
这种劳动者对于经济活动来说,具有更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劳动者的素质都有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提升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不断提高,生产方式和劳动工艺不断革新,从而对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不仅必须接受教育,而且必须不断地接受教育。
从终身教育的观念看,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必须终身受教育,在需要的时候,间隔性地往返于工作和学校之间。
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在古代社会,经济是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劳动主要是凭个体的经验,而这种经验主要是靠个人的经验积累,加之行业之间的互相封锁,一个人要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中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劳动者的工作转换和改行转业既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什么可能。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0004
华中师《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0004
狭义的仪式,则专指宗教的祭祀与礼拜仪式,早期人类学所指的仪式多与
()相关。
A:人际交流
B:家庭生活
C:社会合作
D:宗教崇拜
参考选项:D
动作语比我们所使用的口头的和文字的语言要()得多。
A:滞后
B:古老
C:复杂
D:简单
参考选项:B
只有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维护其他国家的()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和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理解。
A:共同点
B:利益
C:差异
D:尊严
参考选项:C
游戏是基于()本身乐趣的自觉自愿的活动。
A:游戏者
B:活动
C:游戏场地
D:组织者
参考选项:B
洪堡认为,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
A:民主
B:自由
C:求真
D:创新
参考选项:B
根据儿童经历的理论,童年时期的()与它的积累的“表现”以及言语的表述之间的差异是具有建构性的。
A:语言
B:思维
1。
XXX17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人类学》作业考核试题
XXX17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人类学》作业考核试题1.XXX是XXX的创始人,他于1767年6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波兹坦(Potsdam)。
(改写句子,删除多余信息)2.人类学家认为“模仿”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西西里岛的滑稽剧。
(改写句子,删除多余信息)3.个体需要集体的支持和帮助来成长和变得成熟,因此绝对的自制只是幻想。
(改写句子,调整语序)4.XXX在《爱弥尔》一书中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应该先于理性教育。
(改写句子,调整语序)5.在模仿过程中,个体走出自我,将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将感受融入自己的内心。
(改写句子,调整语序和表达方式)6.人类的研究不仅需要大脑的参与,还需要身体活动的参与。
(改写句子,删除错误选项)7.XXX认为玩具是孩子的恩物。
(改写句子,调整表达方式)8.图像可以模拟技术存在,但目前存在一种将一切转化为图像的趋势,这使得真实的事物消失了。
(改写句子,调整语序和表达方式)9.根据儿童经历的理论,童年时期的直接经验与它的表现和言语的表述之间的差异是具有建构性的。
(改写句子,调整表达方式)10.儿童通过接触生活中的人们,创建了个人的自我图像。
(改写句子,调整表达方式)11.只有在以积极的态度去维护其他国家的差异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和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理解。
(改写句子,调整表达方式)12.研究可以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
(改写句子,调整表达方式)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写句子,调整表达方式)B.游戏C.竞争D.评价正确答案:B14.XXX的研究任务是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重构“特点”,属于比较人类学范畴。
15.美学范围内,“模仿”一词源于古希腊。
据克勒尔假说,模仿源于舞蹈。
16.人类学对模仿进行了界定,指出模仿不受艺术、诗歌和美学的限制。
E华师题库《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期末复习[查看考试记录]单项选择题1、教育人类学是运用()的方法来研究教育。
(2 分)A.教育学B.文化学C.人类学D.经济学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C2、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2 分)A.经济问题B.政治问题C.哲学问题D.教育与人的生成发展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D3、文化进化论认为()(2 分)A.文化的发展是没有规律可循的B.文化并非特定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的演进与教育有内在关系D.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内在特性无关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C4、教育进化具有()(2 分)A.固体性B.倒退性C.文化性D.物质性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C5、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是文化之间的()(2 分)A.相互歧视B.相互排斥C.相互承认和尊重D.相互对抗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C6、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本质生成理论分析模式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
(2 分)A.学校特色B.经济发展C.分数与考试D.人的塑造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D7、()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
(2 分)A.家庭关系B.经济发展C.文化模式D.生产关系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C8、课堂人种志强调研究者尽可能实现()(2 分)A.研究对象参与B.观察和访谈C.研究对象的确定D.参与观察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D9、()是分组实践的基础和保证。
(2 分)A.独立探讨B.合作学习C.课外实践D.课内学习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B10、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学科特征是()(2 分)A.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B.教育咨询C.教育反馈D.文化哲学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A11、教育进化的特征有()(2 分)A.教育进化具有整合性B.教育进化具有反复性C.教育进化具有倒退性D.教育进化具有无常性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A12、关于学校的表述,正确的是()(2 分)A.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唯一场所B.学校不能体现统治集团的文化价值C.学校能够表现出文化间的相互竞争D.学校可以代替其他文化适应过程我的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参考答案:C13、教育价值观是一种人类对()的追求。
《人类学(2)》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类学(2)》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人类学(2) 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1. 什么是文化人类学?2. 解释人类学中的实地调查方法。
3. 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概念。
4. 讨论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5. 解释文化人类学家如何应用视觉材料进行研究。
6. 什么是语言人类学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7. 研究性人类学是什么?请提供一个研究性人类学项目的例子。
8. 描述人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关系。
9. 解释折衷主义的概念,并讨论其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10. 分析全球化对人类学的影响。
答案1. 文化人类学是一个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
它探索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价值观、、行为方式、艺术形式等,以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2. 实地调查是人类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涉及到研究者亲身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或场所进行观察、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活动,从而获取详细的文化信息和了解。
3.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是相对于特定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不同文化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价值观。
这意味着没有一个文化可以被视为优越或普遍的标准,人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4. 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常常面临伦理问题,例如如何处理研究对象的隐私和保密性,如何尊重其文化传统和,以及如何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 文化人类学家可以使用各种视觉材料,如照片、电影、艺术作品等,来帮助记录、展示和解释文化现象。
这些视觉材料可以为观众提供直观的了解和感受,丰富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6. 语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
它探索了语言的结构、演化和使用,并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研究不同社会的语言使用方式,可以了解其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7. 研究性人类学是一种将人类学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
例如,在社会发展项目中,人类学家可以通过了解当地文化和社区需求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项目。
8. 人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有许多联系。
教育人类学考试题和答案
教育人类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人类行为C. 教育与人类的关系D. 人类文化答案:C2.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实验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C3.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的起源是()。
A. 社会需要B. 人类本能C. 模仿行为D. 文化传承答案:D4. 教育人类学中,文化的定义是()。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B.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 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总和D. 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传统答案:C5.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化B. 文化传承C. 知识创新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育人类学中的“文化适应”指的是()。
A. 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B. 个体适应自然环境C. 个体适应教育环境D. 个体适应经济环境答案:A7.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个体的独立性B. 培养个体的创造性C. 培养个体的社会性D. 培养个体的适应性答案:C8. 教育人类学中,教育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认为()。
A.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具有相同的价值B.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C. 教育的价值是绝对的D. 教育的价值是相对的答案:B9. 教育人类学中,教育的“文化决定论”观点认为()。
A. 文化对教育没有影响B. 文化对教育有决定性影响C. 文化对教育有间接影响D. 文化对教育有积极影响答案:B10. 教育人类学中,教育的“文化多元论”观点认为()。
A. 文化是单一的B. 文化是多元的C. 文化是静态的D. 文化是封闭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B.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C.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答案:ABCD12.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实验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BD13. 教育人类学中的文化适应理论包括()。
教育学 公选课期末作业
论述题第1题 (20) 分论述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答: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课程发展史和当代各国进行的课程改革来看,最主要的受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方面制约。
(1)社会需求这里所谓社会是社会结构,它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它们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课程是这些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社会因素对课程的共同需求体现在: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及成人的需要;对更新坑成内容的要求;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但社会因素对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2)科学知识的进步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
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只是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
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本是同步的;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显著影响。
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科学知识的分类对学校的课程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有着重大的影响。
(3)儿童身心的发展课程是要学生掌握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就必须是学生能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年龄特点等等,都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
其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制约。
不同学段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学者们的长期研究认为,个体发展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认识活动的需要、价值定向活动的需要、操作活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审美活动的需要、体力活动的需要。
课程设置不仅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知识发展情况,也要反映个体的这种共同需求。
因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所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几乎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保函了上述六个方面的内容;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华师在线教育人类学作业答案在线作业和公选作业满分100分
华师在线教育人类学作业答案在线作业和公选作业满分100分第1题文化适应又称为 A.边缘 B.濡化 C.结合D.融合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第2题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学科特征是A.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B.教育咨询 C.教育反馈 D.文化哲学答案:A您的答案 A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第3题教育进化具有 A.固体性 B.倒退性 C.文化性 D.物质性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第4题是教育文化功能的本质表现。
A.测量智力 B.塑造人格C.锻炼体力D.培养审美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5 第5题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得益于 A.辛亥革命 B.清朝瓦解C.文化革命D.改革开放答案: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6 第6题“功能学派”主张重点研究文化与社会的问题。
A.公民权利 B.结构互动C.学校成长D.社区发展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7 第7题不属于文化分析的学派的有 A.功能主义 B.辩证主义C.冲突论D.文化生态学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8 第8题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核心工作是 A.田野研究 B.推论 C.访谈D.问卷答案:A9 第9题现代教育发展需以为准则A.技术提高 B.法制法规C.社会功效D.政治制度答案:C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10 第10题多元文化教育最终要通过来实现。
A.社区教育B.价值观教育 C.家庭教育 D.课程与教学答案:D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11 第11题当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不包括A.弱势人群教育问题研究B.有色人种教育问题研究C.主流文化教育研究范型D.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12 第12题哲学教育人类学关注 A.人的存在 B.人性是什么C.文化的发展D.文化的意义答案:B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13 第13题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
《教育人类学》16秋在线作业2
ExamTaskId:c753e390-70a2-4d72-b05f-94ecadc88f4f
《教育人类学》16秋在线作业2
1:洪堡认为,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 )。
A:民主
C:思维能力
D:情感发育
正确答案:C
19:图画和图像在意识发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主要是出于人们对( )的恐惧。
A:出生
B:存在
C:衰落
D:死亡
正确答案:D
20:人类学家认为“模仿”术语来源于希腊的西西里,那里是古希腊( )产生的地方。
A:滑稽剧
B:哲学
C:戏剧
D:波茨坦大学
正确答案:C
12:榜样激发( )的欲望,并“驱使”青少年努力使自己与榜样相似。
A:反思
B:创作
C:颠覆
D:模仿
正பைடு நூலகம்答案:D
13:以下哪一种游戏不是社会性游戏。
A:观看电视
B:纸牌游戏
C:角色游戏
D:亲子游戏
正确答案:A
14: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 )。
A:实践的
B:单独的
C:模仿的
D:批判的
正确答案:C
9:想象最早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 )的《理想国》中。----绘画被定义为是对“显现的形象”的模仿。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正确答案:B
10:基于生命存在前提的、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为着提升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作( )。
教育人类学期末作业
第1题 (10) 分简述人的生成特征。
答:人的生成特征(一)人的生成是文化演进之历程(二)人的生成是文化适应性成长之过程(三)人的生成是教育化之进程第2题 (10) 分简述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的内容。
答: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一)人具有自然性本质(二)人具有社会性本质(三)人具有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本质(四)人具有自我的本质(五)人具有主体性的本质(六)人具有创造的本质(七)人具有发展的本质(八)人具有追求意义的本质第3题 (10) 分试探讨教育进化中教育定义的演变(教育的五种定义)。
答: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的过程.这是教育的最基本含义,特指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特定活动.这里强调了教育对人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有正式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这里强调了正式教育组织的必要性. 教育,即有专门场所的正规教育过程.这里强调教育的正规化. 教育,是系统的普通学校教育体系.这里强调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内容、设施等体系.第4题 (10) 分什么是教育人类学的生态学模式(理论分析框架)?答:教育人类学研究中,许多学者热衷于生态学研究模式.这种分析框架注重把教育放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某一特定的教育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特别注重学习教育行为与环境(社会组织、价值观、人群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第5题 (10) 分试述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
答:1.文化模式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 2.文化模式通过变异及整合等方式适应民族生存需要. 3.文化模式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第6题 (10) 分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答:一,课堂人种志研究是质性的. 二,课堂人种志研究是直观的. 三,课堂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 四,课堂人种志研究是微观的.简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
答: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便在于: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分析现有课程与教学中的两个领域加以验证:第一,通过修正一系列的文化障碍而达成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即分析课程与教学中的偏见问题;第二,表述一些方法以达成多元文化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中的结合,通过某些课程的修订而使来自不同族群文化的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推广和普及一种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第8题 (10) 分什么是人的自我定义?答:人的自我定义是人在生成过程中依据对自我能力、效能、需要等方面的理解对自身作出特定的认识和评价,以此建构一个关于人、民族、群体或个体的相应概念,刻画其图像的过程。
教育人类学期末作业
问答题第1题(10) 分简述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的内容。
答: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1)人具有自然性本质(2)人具有社会性本质(3)人具有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本质(4)人具有自我的本质(5)人具有主体性的本质(6)人具有创造的本质(7)人具有发展的本质(8)人具有追求意义的本质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2题(10) 分简述人的未特定化对人的生成的作用。
答:未特定化与人的生成(1)未特定化赋予人以可塑性(2)未特定化赋予人以教育的需求与可能(3)未特定化赋予人以社会性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3题(10) 分什么是濡化?答:1、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2、首先有赫斯科维茨提出。
3、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习经验,能是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和延续中,借此钟经验以获得在该文化中生存的能力。
4、从个体角度说,人类具有两种承继。
5、一种是生物性承继,即人类的繁衍与生存继续。
6、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濡化。
7、其本质意义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8、从群体角度说,濡化是不同族群、不同社会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方式及手段,同时也是族群认同的过程标志之一。
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4题(10) 分什么是本质生成模式?答:本质生成模式1、人的形成是认识教育的基础2、教育本质揭示人的塑造3、教育过程包涵人的生成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5题(10) 分教育进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教育进化的基本特征1. 教育进化具有整合性2. 教育进化是多种社会力互动合力的产物3. 教育进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6题(10) 分简述人的生成特征。
答:人的生成特征(一)人的生成是文化演进之历程(二)人的生成是社会文化适应性的过程(三)人的生成是教育化之进程 1. 社会文化的掌握与传递 2.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 生活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7题(10) 分简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育人类学答案
作业1.第1题课堂人种志研究是从()建立一定的联系开始的。
A.学校研究与教学B.研究者与课堂C.研究者与学校D.研究者与教育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2.第2题“功能学派”主张重点研究文化与社会的()问题。
A.公民权利B.结构互动C.学校成长D.社区发展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3.第3题工具主义模式认为,()之间的联系是工具性联系。
A.价值与目的B.计划与目的C.行为与目的D.信仰与目的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4.第4题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核心工作是()A.田野研究B.推论C.访谈D.问卷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5.第5题课堂人种志研究以()的质性研究而著称。
A.反面的B.直接的C.宏观的D.粗略的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6.第6题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学科特征是()A.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B.教育咨询C.教育反馈D.文化哲学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7.第7题()是教育文化功能的本质表现。
A.测量智力B.塑造人格C.锻炼体力D.培养审美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8.第8题关于社会现代化,表述正确的是()A.现代化等于西方化B.现代化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C.现代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D.现代化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9.第9题文化进化论认为()A.文化的发展是没有规律可循的B.文化并非特定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的演进与教育有内在关系D.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内在特性无关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是文化构成要素的核心。
A.身体B.土地C.语言D.货币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1.第11题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东师《教育人类学》18春在线作业12【标准答案】
《教育人类学》18春在线作业1-0006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1.父母和儿童之间,先于语言的交流形式是()。
A.触摸B.文字C.眼神D.哭笑2.下面哪本著作不是出自夸美纽斯之手。
()A.《大教学论》B.《世界图解》C.《教育漫话》D.《母育学校》3.想象最早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的《理想国》中。
----绘画被定义为是对“显现的形象”的模仿。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色诺芬4.按照本亚明的观点,儿童具有将自己和世界发生联系的模仿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儿童自身与世界(),并可以对世界进行解读,渗入语言和文字之中。
A.矛盾B.补充C.相似D.协调5.图画和图像在意识发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主要是出于人们对()的恐惧。
A.出生B.存在C.衰落D.死亡6.在柏拉图看来,模仿是人的条件(conditio humana),它使得()成为可能。
A.劳动B.教育C.交往D.想象7.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向我们展示有关他们自己的()等方面的信息。
A.知识水平B.文化背景C.年龄特征D.家庭背景8.人类学家认为“模仿”术语来源于希腊的西西里,那里是古希腊()产生的地方。
A.滑稽剧B.哲学C.戏剧D.体育9.()在他的自传《一九〇〇年前后柏林的童年》(Berliner Kindheit um 1900)中描写了许多他孩童时期的回忆A.瓦尔特·本亚(雅)明B.康德C.狄尔泰D.洪堡10.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可以将图像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包括作为巫术存在的图像,作为文化表现的图像,以及作为()的图像。
A.身体塑造B.社会力量C.技术模拟D.宗教信仰11.GG荣格将原型图像定义为: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经历,每一个意义深远的冲突,都可以唤起这些图像的价值,并将这些图像归为()。
A.内部的认知B.外部的世界C.语言的萌芽D.思维的源泉12.表演(performance)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的组合。
[计划]教育学 公选课期末作业
[计划]教育学公选课期末作业论述题第1题 (20) 分论述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答: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课程发展史和当代各国进行的课程改革来看,最主要的受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方面制约。
(1)社会需求这里所谓社会是社会结构,它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它们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课程是这些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社会因素对课程的共同需求体现在: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及成人的需要;对更新坑成内容的要求;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但社会因素对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2)科学知识的进步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
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只是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
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本是同步的;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显著影响。
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科学知识的分类对学校的课程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有着重大的影响。
(3)儿童身心的发展课程是要学生掌握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就必须是学生能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年龄特点等等,都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
其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制约。
不同学段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学者们的长期研究认为,个体发展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认识活动的需要、价值定向活动的需要、操作活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审美活动的需要、体力活动的需要。
课程设置不仅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知识发展情况,也要反映个体的这种共同需求。
2014年秋季《教育人类学》在线作业
作业1.第1题中华民族在参与自然中形成了()精神。
A.中庸B.安土重迁C.学而优则仕D.官本位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人类的整体进化主要是以()的水平和形式实现的。
A.教育发展B.社会存在C.集体主义D.能力进步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以下哪种不属于教育人种志的世界观特征?()A.注重本地人作用B.重视教育机构的文化联系C.强调个人主观意见D.重视学校文化功能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不属于教育选择文化的方式有()A.就业B.排斥C.吸收D.加工改造答案:A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5.第5题中华民族维系社会中形成的传统精神是()A.人本位B.社会本位C.官本位D.价值本位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A.房屋B.语言C.肤色D.脸色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7题教育是通过()间接地促进文化变迁的。
A.培养人B.培养官员C.培养学究D.培养天才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8题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A.跨文化的适应能力B.平等的教育机会C.平等的学业成绩D.平等的就业机会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9题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策略首先应考虑的是()A.学生的学习策略B.学校的发展远景C.家长支持策略D.社会协调计划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10题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核心工作是()A.田野研究B.推论C.访谈D.问卷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11题()是创新文化的关键。
A.培养官场人员B.培养教书匠C.培养管理人员D.培养创造性人才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第12题个体文化适应过程的特点不包括()A.文化适应是人生过程B.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发展阶段C.个体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历史特点D.文化适应有相同的发展阶段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13题当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不包括()A.弱势人群教育问题研究B.有色人种教育问题研究C.主流文化教育研究范型D.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14题文化交际策略理论注重研究课堂内外各种()间的交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1题
试述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
答案:第一,文化模式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
第二,文化模式通过变异及整合等方式适应民族生存需要。
第三,文化模式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
您的答案:
1.文化模式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
2.文化模式通过变异及整合等方式适应民族生存需要
3.文
化模式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2.第2题
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答案:课堂人种志研究是质性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直观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微观的。
您的答案:课堂人种志研究是质性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直观的;课堂人种志研究是描述的;课堂人种
志研究是微观的.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3.第3题
简述教育人类学的人性观的内容。
答案:教育人类学认为人具有自然性本质、社会性本质、思维和语言能力本质、自我的本质、主体性的本质、创造的本质、发展的本质、追求意义的本质。
您的答案:教育人类学认为人具有自然性本质、社会性本质、思维和语言能力本质、自我的本质、主体
性的本质、创造的本质、发展的本质、追求意义的本质.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4.第4题
个体文化适应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特征表现在:文化适应是人生过程,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历史特点。
您的答案:文化适应是人生过程,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历史特点。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5.第5题
什么是教育人类学的生态学模式(理论分析框架)?
答案:<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0.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生态学模式是把教育放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某一特定的教育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注重学校教育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span style=font-size: 14px><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用文化生态群落关系研究学校教育与各种社会要素的关系</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span
id=1411259236396E style=display: none> </span></span></span></p> 您的答案:生态学研究属于宏观研究,注重学校教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教育的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比如经济活动等都要协调一致,他们之间有着彼此适应的群落关系,并通过特定的关系来实现互动。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6.第6题
简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
答案:
主要目标在于: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
您的答案:
证明以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7.第7题
什么是人的自我定义?
答案:人的自我定义是人在生成过程中依据对自我能力、效能、需要等方面的理解对自身做出特定的认识和评价,以此建构一个关于人、民族、群体或个体的相应概念,刻画其图像的过程。
您的答案:人的自我定义是人在生成过程中依据对自我能力、效能、需要等方面的理解对自身做出特定
的认识和评价,以此建构一个关于人、民族、群体或个体的相应概念,刻画其图像的过程。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8.第8题
何谓文化变异?
答案: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生存与发展,或由于各民族间的不断接触会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这种文化变迁被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称为文化变异或文化转变。
您的答案: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生存与发展,或由于各民族间的不断接触会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这种文化变迁被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称为文化变异或文化转变。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9.第9题
什么是文化连续性与不连续性?
答案:
在同质文化中,文化连续性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能按照渐进方式教给儿童系统的文化期望和社会责任;不连续性指儿童发展中原有程式的中断或阶段性飞跃。
您的答案:在同质文化中,文化连续性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能按照渐进方式教给儿童系统的文化期望和社会责任;不连续性指儿童发展中原有程式的中断或阶段性飞跃。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10.第10题
什么是濡化?
答案:濡化,又称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个体文化化的基本过程,是个体对文化的适应,受文化熏陶影响的过程,换句话说,濡化是文化对个体的作用、同化的过程;濡化也是个体学习文化,形成特定社会生活能力的过程。
您的答案:濡化,又称文化适应,是文化延续和个体文化化的基本过程,是个体对文化的适应,受文化
熏陶影响的过程,换句话说,濡化是文化对个体的作用、同化的过程;濡化也是个体学习文化,形成特
定社会生活能力的过程。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作业总得分:100
作业总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