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公选课6

合集下载

大学心理课第六章教案

大学心理课第六章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其表现。

3. 学习如何克服学习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重点:1.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

2. 克服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2. 将学习心理障碍的克服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案例3. 心理测试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同学学习效果很好,而有些同学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内容1. 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基本特征:- 独立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索。

- 目标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 主动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 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如性格、兴趣、动机等。

- 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三、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1. 学习焦虑:对学习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

2. 学习拖延:在学习过程中,故意推迟完成任务。

3. 学习压力过大:由于学业压力,导致身心疲惫。

4. 学习兴趣缺失: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四、教学案例分享1. 案例一:某同学由于学习焦虑,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2. 案例二:某同学由于学习拖延,导致作业堆积如山。

五、课堂讨论1. 学生们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心理障碍。

2. 分析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学习心理障碍?二、学习内容1. 克服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 学会自我调节:掌握放松技巧,缓解学习压力。

- 寻求帮助: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心理测试题:让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

2024年度公共课心理学教案

2024年度公共课心理学教案

深入学习心理学理论
01
建议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更多的专业
知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人际交往、情绪
管理等。
提高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
03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实践,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31
对未来心理学发展趋势展望
跨学科融合
未来心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更加综合、全面的 研究体系。
通过共同的目标和价 值观,增强团队成员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4/2/2
22
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成长规
05

2024/2/2
23
心理健康标准介绍及评估方法
心理健康标准
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情 绪稳定、积极向上、适应良好等

评估方法
提供多种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方 法,如自我报告、心理测试、专
业评估等。
2024/2/2
12
03
情感调节与压力管理技巧
2024/2/2
13
情感识别及表达方式探讨
01
02
03
情感识别
学习识别自身和他人的情 感,包括喜怒哀乐等基本 情绪,以及更复杂的情感 状态。
2024/2/2
情感表达
掌握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 ,包括言语、肢体语言和 面部表情等,以更好地传 递情感信息。
情感调节
公共课心理学教案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认知过程与记忆增强策略 • 情感调节与压力管理技巧 • 人际交往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 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成长规划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课件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课件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课件
欢迎来到公共课心理学课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通过这
门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什么是心理学?
1
科学探索
2
关注个体 ️♀️
3
帮助解决问题 ️
心理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
为和感受的科学领域。
和行为以及它们的相互作
理解自己和他人,并找到
用。
问题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
探讨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精神疾病
变化,包括认知、语言、情感
思维和情感,以及他们如何相
和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治疗
和社会发展。
互影响。
和支持。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1
个人认知提高
情绪管理
沟通技巧
压力管理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提高自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
探索压力来源并学习应对压
我情绪管理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力的方法与技巧。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育领域
工作场所
个人成长模式
了解学习和教育过程,提高
应用心理学知识,改善工作
帮助个人理解自己的发展过
教学效果和学生表现。
环境和员工满意度。
程,实现个人成长和目标。
结束语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奥秘,为个人成长
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他人问题解决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并
和他人,提高个人认知能力。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心理学公开课课程类型:选修课适用对象:高中学生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领域。

2. 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research methods。

4. 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心理学简介1.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心理学的分支领域第二课时:认知心理学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 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认知过程第三课时: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 婴儿、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四课时:情绪心理学1. 情绪的定义和分类2. 情绪对个体行为和生理的影响第五课时: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 群体行为、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心理实验和活动,体验心理学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论文:让学生选择一个心理学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占总评的30%。

六、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表现来获取信息。

2. 实验法:在控制或模拟的条件下,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究。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心理现象。

4. 测量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如心理测验、问卷等,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

七、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

2.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公选课选课六大类

公选课选课六大类
相似学
机汽学院
32
全校公选课
理科
118
ANSYS有限元分析
机汽学院
32
全校公选课
理科
119
宝石学
资环学院
24
全校
理科
120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资环学院
32
全校
理科
121
基因组概论
食品学院
24
全校
理科
122
医学遗传与优生学
食品学院
24
全校
理科
123
生物芯片导轮
食品学院
24
全校
理科
124
现代生命科学导轮
化工学院
24
非化学化工类专业
工科
131
现代化工
化工学院
24
非化学化工类专业
工科
132
污染控制化学
化工学院
32
非化学化工类专业
工科
133
化学与健康
化工学院
32
非化学化工类专业
工科
134
食品营养与安全
食品学院
32
三、四年级
工科
135
激光技术与应用
理学院
32
全校各专业
工科
136
多媒体网页制作
土建学院
32
任何专业学生
32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语
人文学院
32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文化、语言与文学
55
中级英语口语
人文学院
32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文化、语言与文学
55
中级英语口语
人文学院
32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心理学(公选课)

心理学(公选课)
赶快行 动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素质 (二)环境
(三)教育
(四)主观能动性
第三章
注意概述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
注意
课堂上学生注意分散的调控
一、什么是感知觉
(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1.区别: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的产生是 某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 活动的结果;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 2.联系:同属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都是 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 是感觉的深入。
二、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有了正常的大脑,有了客观现实却并不 一定能产生心理现象,这是因为,心理 是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生活实践 中实现的。
§2—2
个体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涵义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心理发展的涵义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阶段所发生的 心理变化过程。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 是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1.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二)心理状态
二、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三)个性心理: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及个体心理的发展
§2—1 §2—1
心理的实质
个体心理的发展

心理学教程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心理学教程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其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要纠
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
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李维主编(1995)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做了如下说明:“咨询者
就访谈对象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
咨询师与一个或多个求助者,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讨论和疏导。这些问
题可能与思维障碍、情感痛苦或行为问题有关,治疗师可能使用人格理论与心理治疗或心
理咨询的理论与知识来帮助求助者改善其功能。治疗师的助人方法必须得到法律和伦理道
德的许可。
陈仲庚(1989)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
发展,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整个欧洲蒙受了战争创伤,心理学和其他科学
领域一样,也停滞不前。二战结束后,心理学重获新生,发展很快。
二、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
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便以综合快速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为
尽管当时还称不上是一种专门职业,但一门心理学的新分支学科已蕴育在这类活动之中了。
许多作者认为,现代咨询心理学起源于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为此,便以帕森斯(P.Parsons)所进行的工作为起端。帕森斯(F.Parsons)于 1908年在美国的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就业辅导局”。于次年又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此书为择业咨询在方法学方面提供了帮助,因此说他开创宁咨询心理学也不无道理。但是,帕森斯(F.Parsons)的从业年代,毕竟是在20世纪初,他比韦特默利用高尔顿和卡特尔的方法学解决儿童行为问题,确实晚了整整十二年。在咨询心理学急速发展的初期,十二年不是个短暂的瞬间,从这种意义上说,韦特默不但是在19世纪末,为咨询心理学的产生条件,而且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也为其开辟了阵地,为此,他作为咨询心理学创始人,无论就时间排序上,或在工作性质上,比帕森斯更具有资格。

大学生心理微课第六讲教案

大学生心理微课第六讲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

3. 增强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点:1. 心理健康的标准2. 自我心理状态的评估方法3. 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教学难点:1. 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2. 学生自我心理状态的准确评估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吗?心理健康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讲授新课1. 心理健康的标准a. 老师讲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心理素质良好等。

b. 学生讨论:结合自身情况,谈谈自己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2. 自我心理状态的评估方法a. 老师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心理状态评估方法,如:心理测试、日记记录、与他人交流等。

b. 学生分享: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评估。

3. 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a. 老师讲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如:焦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

b. 学生讨论:针对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以下情境,提出应对策略。

a. 学习压力大,情绪低落。

b. 与同学关系紧张,产生矛盾。

c. 担心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2.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反馈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惑或需求。

3. 老师针对学生的反馈,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学会自我心理状态评估,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 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心理学

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心理学
附件3:
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学分:2课程学时:36所属部门:管理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门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和规律,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赋予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提高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树立科学的心理观。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按“编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排列)
《心理学与生活》
《管理心理学》
开课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情绪与管理、气质与人格、经典心理学效应
难点:人际交往心理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注意学生在思维水平上的差异,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个性化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专题一:情绪与管理(6学时)
专题二:气质与人格(6学时)
专题三:经典心理学效应(6学时)
专题四:人际交往心理学(6学时)
专题五:恋爱心理学(6学时)
五、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说明: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考试采取随堂考查形式进行,综合实训作业或者论文形式完成。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东华理工大学论文题目: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班级:2013级2班学号:2013070514姓名:闫晓天二零一三年十月十八日摘要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小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小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目录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方面问题 (1)1、学校内外表现的两面性 (1)2、不尊重长辈 (2)3、顽皮捣蛋 (2)4、虚荣心 (3)5、自我中心 (3)6、不会听课 (3)二、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4)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4)2、自信心不足 (4)三、中、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5)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5)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6)四、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6)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6)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6)3、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7)4、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7)总结 (7)参考文献 (8)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各个国家的教育工作着,都必然要思考在新的形势下的教育应如何办?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

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2024版公共心理学教案6[1]

2024版公共心理学教案6[1]

公共心理学教案6contents •教案背景与目的•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互动与氛围营造•作业布置与考核评价•课后反思与改进方向目录教案背景与目的01背景介绍公共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在公共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当前社会,公共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这些问题与人们的心理行为密切相关。

因此,掌握公共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公共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公共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运用公共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公共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授课对象及特点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特别适合公共管理、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选修。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素养,对公共领域的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

同时,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与重点02心理学基本概念认知过程情感与动机个性心理知识点梳理01020304复习心理学的基本定义、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

详细介绍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情感的种类、表达方式和动机的形成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阐述个性的结构、类型和发展,以及个性差异对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重点内容解析认知过程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认知过程在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等方面的作用。

情感与动机的相互作用深入剖析情感如何影响动机的产生,以及动机如何反过来影响情感的表达。

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探讨个性心理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个性特点来增强社会适应性。

03个性心理的塑造与改变探讨个性心理的塑造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自我调整和外部环境改变个性特点。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公选课超齐全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公选课超齐全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公选课超齐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教育学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谈谈自己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专业发展这3个方面取得了哪些收获?(1)教育观念:学习本课程了使自己能从更准确地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明白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肩负着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合格成员的重任。

学习本课程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认识,树立了科学教育观。

教育观是对教育的根本观点,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自己能够自觉抛弃“追求升学率,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教、学生听,只重智育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等旧的教育教学观念,逐步树立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等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从中增强了教育信念。

(2)教育知识:学习本课程让自己比较深入地认识了教育的一般规律,较全面地掌握了丰富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使自己在具体繁复的教育工作中,有了正确的预见性和全面性,能够学以致用,科学地贯彻德育原则、教学原则,较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中具体的方法、技术联系起来,有效地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并能督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自觉锻炼良好的专业素养。

(3)专业发展:一是学习本课程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和探索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由于在学习中掌握了坚实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又熟悉了相关教育教学规律,面对培养学生成才这一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的劳动,自己就不会因循守旧,反而有了更大的勇气和毅力,能够保证自己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积极参与改革创新,不断获取新的突破和收获。

二是学习本课程很好地提升自己教师专业素质,促进了专业成长。

具体而言,巩固了自己的教师专业思想,加强了自身的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发展了自己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意识,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2024年度-《公共心理学》课程教案心理咨询易考吧

2024年度-《公共心理学》课程教案心理咨询易考吧

提问方式
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结合 ,引导对方深入表达。
16
面谈技巧及案例分析
面谈准备
了解对方背景和需求,制定面谈 计划。
面谈过程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倾听和 共情技巧,引导对方表达内心感受 和需求。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面谈过程中的 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建议。
17
角色扮演与模拟咨询实践
角色扮演
6
02
心理咨询基本概念与原理
7
心理咨询定义及服务对象
心理咨询定义
心理咨询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健 康的专业服务。
服务对象
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 人等,以及不同职业和背景的人群,如学生、教师、企业家、公务员等。
8
心理咨询过程及原则
心理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通常包括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咨询、终止咨询 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运用各种心理学理 论和技术,帮助来访者识别问题、探索内心、寻找解决方案 。
心理咨询原则
心理咨询遵循尊重、真诚、共情、保密等原则,确保咨询过 程的安全和有效。同时,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注意避免双重关 系、保持专业界限等。
馈和支持。
尊重与接纳
尊重来访者的个性、文化背景 和价值观,以开放、包容的态 度接纳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行 为。
共情与关怀
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 和处境,表达对其的关心和支 持,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和亲近 感。
积极引导与启发
通过引导来访者深入思考和自 我探索,启发其内在的智慧和 潜力,促进其自我成长和发展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咨询场 景,练习倾听、共情和面谈技巧

心理学公共课课程设计

心理学公共课课程设计

心理学公共课课程设计1. 简介心理学是一门涉及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学科,而心理学公共课是大多数高校所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关心社会。

本文将针对心理学公共课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2. 设计内容心理学公共课作为一门面向广大师生群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应该涵盖面广,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1 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心理学的核心,也是心理学公共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基础理论方面,可以包括人类认知、感知、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基础理论。

通过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2.2 应用分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非常广泛,可以涉及到职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

在应用分支方面,可以综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的应用。

2.3 思辨与创新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思考人类灵魂的学问。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思辨与创新的篇章,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是适合学生的才是好的。

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注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3.1 以案例驱动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理解心理学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将大量的案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心理学。

3.2 让学生参与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进行小组讨论、扮演角色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全面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测评以外,可以考虑将学生平时的参与、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中,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设计一种合理的考核方式是必要的。

4.1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设置的传统考核方式,可以测试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日常成绩纳入所有课程的日常成绩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状态,符合全面评价的原则。

心理学基础 公选课教学情况

心理学基础 公选课教学情况

《心理学基础》等公选课教学情况
《心理学基础》等公选课按照每学年和学期的教学计划开设,开设班级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整体情况良好。

一、根据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开设
根据教育促进个性社会化发展需要,每学年学校会固定开设一些选修课,以供学生自我选择,促进个性化发展。

同时,每学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公选课程为想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习的窗口,这些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喜欢。

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
公选课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公选课与必修课程相比,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结合更加紧密以更贴合学生需要,同时教学内容更灵活。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了发挥公选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比如案例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翻转课堂法、情境教学法、问题设置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过程化
公选课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课程评价一般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部分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平时有充分展示、愿意展示自己的机会。

整体来说,教学计划适当、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评价过程化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特点,整体效果良好。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大学开始推出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这门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健康常识、压力管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促进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会如何处理压力和情绪,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挑战以及自我认知的迷茫。

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同时,这门课程也有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除了对大学生有益外,《心理健康教育》也对其他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帮助。

许多大学开设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让更多人能够受益于心理健康知识。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促进全社会心理
健康水平的提高。

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得到更多学校的重视和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自己、适应环境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心理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个体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如果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教育,将会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的开设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自我调控能力。

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识别和应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人际关系等,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在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中,学生可以学到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一些自我放松、情绪调控的方法,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处理方式。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及时识别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同时,学生还可以传播心理健康
知识和理念,帮助他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的开设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推动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014-3-27
所以, 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 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 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 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 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 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 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致不适当的情绪 和行为反应。
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区别:
7
2014-3-27
例二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支出殡的队 伍。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 噔”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 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万丈,走进考场,那个 “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 名落孙山。 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 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那不就是有“官”又 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 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 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 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信念)
beliefs
(情绪或行为)
干预
Disputing
效果
effect
新的感觉
new feeling
irrational
二、基本人性观
艾利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发展出一种非 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 的倾向。在他看来正是这种先天倾向, 容易使人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 发展出非理性的生活态度,造成心理 失调。
例一、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长跑比赛回到家里,父亲看 到他很高兴,马上就问:你是不是得了第一名? 他说:没有啊,我得了第二名。父亲很生气,骂 到:得了第二名有什么好高兴的。你知道小男孩 怎么说?他说:爸爸,你知道吗?那个第一名不 知道被我追的有多惨!这就是那个小孩的心态。 他看重的是跑步的过程,虽然他只得了第二名, 但他很快乐。这个快乐不是比赛结果——第二名 引发的,而是孩子的看法引起的——第一名被我 追得多惨。而爸爸生气是因为他看重比赛的结果。 同样一场比赛,引来两种结局:爸爸生气,儿子 高兴。
艾里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 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想 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 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 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 E), 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 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
一、合理情绪疗法简介
不合理的信念及其特征 艾利斯归纳的不合理的信念11种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的物的喜 爱和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 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已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引起,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 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 它们。
17
2014-3-27
一、合理情绪疗法简介
不合理的信念及其特征 艾利斯归纳的不合理的信念11种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地加经警惕,应该非常 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 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 过。 11、对人生中的某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 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 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 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 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 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 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六、治疗步骤
注意把咨询的重点放在目前的问 题上,如果过于关注过去的经历, 将阻碍合理情绪疗法的进行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 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 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2、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 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 维所造成的。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 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 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 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 结果。埃利斯曾指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 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 们的思想和情绪。
不合理的信念及其特征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1. 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 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 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 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 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 的”等等。 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 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 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 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 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七、常用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 就是: 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技术 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 家庭作业 艾利斯曾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 治者的认知。如果施治者的工作重点放在改变求 治者的情感和行为上,而很少强调认知改变,那 就应怀疑这样的治疗是不是合理情绪疗法了。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质疑式、夸张式) 艾利斯所创立。他认为,与不合理信念辩 论的技术,使施治者得以用所学的方式,向 求治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他人的及 周围环境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从 而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采用这一辩论方法的施治者必须积极主 动地、不断地向求治者发问,对其不合理的 信念进行质疑。
阿尔伯特· 艾利斯 (Albert Ellis,1913年9 月27日 – 2007年7月24 日)是一位美国临床心理 学家,在1955年发展了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是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性 解放运动的先驱。许多人 认为他是认知-行为疗法 的始祖。
一、ABC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s)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 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解释和评价;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 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艾里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 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 信念(B)(想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 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 预非合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合理性 的观念。
治疗中最重 要的一环
3、修通阶段。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为主
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 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 种认知层次的改变。
4、再教育阶段。巩固心理治疗的成果,并进一步 消除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 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 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1 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不合理的信念则 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我肯定考不好/我一定没考好) 2 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人愉快地生活;不合理的 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 3 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使人 难于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4 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烦恼;不合理的信念则难于做 到这一点 5 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地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的信念则 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造成不适反应
26
2014-3-27
不合理的信念及其特征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3.糟糕至极(awfulizing)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 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 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 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 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 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 糟透了的。一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 的事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的 不良情绪状态之中。
合理观念与不合理观念的对照
不合理观念 合理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无法接受被人轻视——我希望被别人喜欢
我必须要考个好成绩——我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我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我力争比别人做得好
我的英语彻底失败了——我这次英语考试失力
失恋让我无法忍受——失恋让我感到痛苦
大家总是对我有成见——有几个人对我有成见
合理情绪疗法的完整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 A: activating events,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 emp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指观 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 指劝导干预。 E: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