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热点经济案件 演示文稿
经济法律案件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乙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均为国内知名企业,主要从事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双方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原告发现,被告在市场上采用不正当手段,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事实2018年,原告发现被告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与原告的产品高度相似,且被告在宣传中使用了与原告相同的产品名称和包装设计。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权和著作权,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具体事实如下:1. 被告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了与原告产品包装高度相似的设计,包括颜色、图案和文字。
2. 被告在其产品宣传资料中使用了与原告相同的产品名称,且宣传内容与原告产品宣传内容相似。
3. 被告在市场上以低于原告产品的价格销售产品,导致原告产品销量下降。
三、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商标权、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
1. 商标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了与原告相同的产品名称和包装设计,构成对原告商标权的侵犯。
2. 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在其产品宣传资料中使用了与原告相同的产品名称和宣传内容,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
3. 不正当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本案中,被告在市场上以低于原告产品的价格销售产品,且宣传内容与原告产品宣传内容相似,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权,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50万元。
法律讲堂经济案件(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案件日益增多,涉及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金融纠纷等多个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经济案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包括经济案件的类型、特点、法律依据以及应对策略。
二、经济案件的类型及特点1. 合同纠纷案件合同纠纷案件是经济案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
其特点为:(1)合同主体明确,法律关系清晰;(2)争议标的明确,涉及财产权益;(3)法律依据明确,适用法律相对简单。
2. 侵权责任案件侵权责任案件是指当事人之间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包括人身侵权、财产侵权等。
其特点为:(1)侵权行为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2)损害赔偿数额较大;(3)举证责任较重。
3. 知识产权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领域的纠纷,包括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
其特点为:(1)涉及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强;(2)维权成本较高;(3)侵权行为隐蔽,取证困难。
4. 金融纠纷案件金融纠纷案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纠纷,包括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等。
其特点为:(1)涉及金额较大;(2)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强;(3)维权周期较长。
三、经济案件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是我国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违约责任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赔偿范围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法规定了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等内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规定了专利的申请、授权、实施、保护等内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的归属、行使、保护等内容。
四、经济案件的应对策略1. 了解法律依据,明确维权方向在遇到经济案件时,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维权方向。
可以通过查阅法律书籍、咨询律师等方式获取法律知识。
经济法法律事件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我国某知名电子产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发现其竞争对手乙公司涉嫌侵犯其商业秘密。
甲公司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甲公司主张,其研发的某款电子产品具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该技术为公司保密,属于商业秘密。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复制、使用该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
乙公司则辩称,其获取该技术是通过合法途径,不构成侵权。
二、案件审理1. 证据审查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甲公司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查。
甲公司提供了以下证据:(1)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证明该技术为公司保密,不属于公开信息;(2)研发人员签订的保密协议,证明研发人员知晓并承诺保守该技术秘密;(3)产品宣传资料,证明该技术为公司独特核心技术;(4)乙公司员工曾任职于甲公司,离职后未经允许获取并使用该技术。
乙公司则提供了以下证据:(1)乙公司员工与甲公司员工之间的沟通记录,证明乙公司获取该技术是通过合法途径;(2)乙公司曾与甲公司进行过合作,但合作过程中并未获取该技术。
2.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主张的商业秘密。
乙公司虽辩称获取该技术是通过合法途径,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佐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
三、案例启示1. 企业应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本案中,甲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签订保密协议等措施,成功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启示企业应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员工保密意识。
2. 商业秘密保护需多方协作商业秘密保护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员工行为、外部竞争等多个方面。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合作,共同维护商业秘密安全。
3. 法律法规是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保障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企业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经济法法律热点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经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为例,分析经济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热点问题。
二、案情简介原告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商标权。
被告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未经原告许可,在其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专利技术和商标相似的图案和设计。
原告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三、争议焦点1.被告是否构成侵权?2.原告的损失如何计算?3.被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四、案例分析1.被告是否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属于侵权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权行为。
本案中,被告乙公司在其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甲公司专利技术和商标相似的图案和设计,已构成对原告甲公司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侵犯。
2.原告的损失如何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确定;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确定。
本案中,原告甲公司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其因侵权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法院可根据原告的实际损失来确定赔偿金额。
3.被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本案中,被告乙公司构成侵权,法院应判决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甲公司的经济损失。
五、法律建议1.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专利和商标注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2.企业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经济法法律热点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特斯拉(Tesla, Inc.)是一家美国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然而,近年来,特斯拉在我国市场遭遇了一系列法律争议,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特斯拉召回事件。
2019年,特斯拉宣布召回部分国产Model 3汽车,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案件经过1. 问题发现2019年,特斯拉国产Model 3部分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出现了刹车失灵的现象。
这一情况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同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2. 召回原因经过调查,特斯拉发现部分车辆的前刹车卡钳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为确保消费者安全,特斯拉决定召回涉及问题的车辆。
3. 召回过程特斯拉在发现问题后,迅速采取措施,启动召回程序。
召回涉及车辆共计约1.2万辆,召回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
4. 召回结果召回过程中,特斯拉对召回车辆进行了维修,更换了存在问题的刹车卡钳。
经检验,召回车辆刹车系统恢复正常,未发生再次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
三、法律分析1. 召回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9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在本案中,特斯拉作为生产者,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后,主动召回,体现了其对产品质量负责的态度,符合法律规定。
2. 召回行为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召回行为有助于消除产品质量问题,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本案中,特斯拉召回涉及车辆,及时修复了刹车系统,有效降低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3. 召回行为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召回行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在本案中,特斯拉召回涉及车辆,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还体现了其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案件影响1. 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特斯拉召回事件引起了社会对汽车产品质量的关注,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2. 加强了监管部门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力度特斯拉召回事件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加大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消费者权益。
法律讲堂经济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
法律讲堂作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平台,对于经济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案例出发,对经济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法律启示。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货物,导致乙公司无法按期销售。
乙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分析:本案涉及合同纠纷,主要争议焦点为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以及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货物,构成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启示: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引发纠纷。
2. 案例二:知识产权侵权案情简介:丙公司未经丁公司许可,在其生产的同类产品上使用与丁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导致消费者误认。
丁公司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分析:本案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主要争议焦点为丙公司是否构成侵权以及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
本案中,丙公司未经丁公司许可,在其产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构成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启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案情简介:戊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并与部分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部分员工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经济法律事件案例例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涉及XX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是一起典型的经济法律事件。
二、案情简介甲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某项高新技术研发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成功开发出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为保护该核心技术,甲公司采取了保密措施,并在相关技术文档中标注了“商业秘密”字样。
乙公司是一家与甲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
2018年,乙公司开始生产与甲公司产品功能相似的产品,并迅速占领市场。
甲公司发现后,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解决,但乙公司拒绝停止侵权行为。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法院审理1. 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乙公司是否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以及如何确定赔偿金额。
2. 法院审理过程(1)乙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的事实法院经审理查明,乙公司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① 乙公司员工通过离职带走甲公司技术文档,将其中包含的商业秘密泄露给乙公司。
② 乙公司员工与甲公司员工存在不正当关系,获取了甲公司商业秘密。
③ 乙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了甲公司相关技术资料。
(2)赔偿金额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
具体赔偿金额由法院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 甲公司因乙公司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
② 乙公司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
③ 甲公司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④ 乙公司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犯甲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
同时,法院对乙公司进行处罚,罚款人民币50万元。
五、案例分析1.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本案中,甲公司的核心技术属于商业秘密,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经济法的法律事件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市场上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以某公司因不正当竞争被诉案为例,分析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情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是一家与甲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2019年,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虚假宣传,声称其产品具有甲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争议焦点1. 乙公司是否构成虚假宣传?2. 乙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3. 甲公司能否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四、法院判决1. 乙公司构成虚假宣传。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乙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
2. 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乙公司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3.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其他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甲公司因乙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遭受损失,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乙公司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
法院依法认定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支持了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这一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也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法律案例解说(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乙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建筑安装业务。
2010年,甲公司决定将其持有的乙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丙公司,丙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股权投资的公司。
双方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将乙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丙公司,股权转让价格为2000万元。
协议签订后,丙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甲公司也按照约定办理了股权转让手续。
二、纠纷产生2015年,乙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
丙公司认为甲公司在转让股权时存在隐瞒乙公司真实经营状况的行为,导致其遭受重大损失。
于是,丙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返还股权转让款2000万元,并赔偿其损失。
三、法院审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1. 证据审查法院首先对丙公司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查。
丙公司提供了以下证据:(1)股权转让协议及付款凭证,证明其已支付股权转让款2000万元。
(2)乙公司财务报表,证明乙公司在股权转让时存在严重亏损。
(3)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证言,证明甲公司在股权转让时未如实告知乙公司经营状况。
2. 事实认定法院经审理认为,丙公司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主张。
甲公司在股权转让时未如实告知乙公司真实经营状况,存在欺诈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3. 判决结果法院判决甲公司返还丙公司股权转让款2000万元,并赔偿其损失。
四、案例分析1. 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甲公司在股权转让时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以及丙公司是否因此遭受损失。
2. 法律依据本案涉及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公司合并、分立、转让股权等重大事项,应当依法进行公告,并通知债权人。
法律讲堂经济法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法律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普及经济法律知识,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经济法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法律借鉴。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收到货款后10日内将货物发至甲公司指定地点。
然而,乙公司在收到货款后并未按约定发货,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乙公司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合同纠纷,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条款,避免因条款模糊而引发纠纷。
同时,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约定执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案例二:不正当竞争案情简介:丙公司发现丁公司在其销售的某品牌产品上使用了与其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丁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丁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因此,法院判决丁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丙公司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不正当竞争,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3. 案例三:劳动争议案情简介:戊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部分员工对公司的裁员决定提出异议,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
关于经济法律讲堂的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合同纠纷也随之增多。
为了提高企业法律意识,预防合同纠纷,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经济法律讲堂活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企业合同纠纷案例,为大家展示经济法律讲堂在解决合同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概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建材供应商。
2018年,甲公司因开发某住宅小区,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
合同约定,乙公司负责供应住宅小区所需的全部建筑材料,总价款为1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按照约定供应了部分建筑材料,但甲公司以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为由,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乙公司认为,其供应的建筑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甲公司无权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于是,乙公司将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支付剩余款项及违约金。
三、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合同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具体到本案,甲公司以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为由拒绝支付剩余款项,乙公司则认为其供应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1. 材料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
本案中,乙公司供应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需要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鉴定。
如果鉴定结果证明乙公司供应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则甲公司无权以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为由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2. 违约责任如果鉴定结果证明乙公司供应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标准,甲公司仍拒绝支付剩余款项,则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甲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支付乙公司剩余款项及违约金。
四、经济法律讲堂的介入在乙公司将甲公司告上法庭后,当地经济法律讲堂得知此案,主动介入,为双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 法律培训经济法律讲堂为甲乙双方的企业员工举办了法律培训,讲解了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
法律讲堂经济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经济案件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涉及合同纠纷、知识产权、金融诈骗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经济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法律知识。
二、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以下简称甲)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原材料,乙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如约履行了合同义务,但乙公司迟迟未支付货款。
甲公司多次催讨无果,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三、案件焦点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法院应如何判决?四、案例分析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原材料,而乙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货款,已构成违约。
2. 法院应如何判决?(1)确认乙公司违约。
法院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确认乙公司违约。
(2)判决乙公司支付货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应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货款。
(3)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乙公司作为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法律启示1. 重视合同签订。
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2. 严格履行合同。
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3. 及时解决纠纷。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4. 加强法律意识。
企业和个人应提高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规避法律风险。
六、结语经济案件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通过对一个经济案例的分析,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法律启示。
经济法律案例解说(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我国某市一家知名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研发了一款具有创新性的手机操作系统。
该操作系统以其出色的性能和独特的用户体验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量节节攀升。
然而,A公司在推广过程中,发现市场上存在多家公司生产的手机使用了与其相似的操作系统,且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了A公司的商标和专利技术。
A公司认为,这些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于是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请求依法查处。
二、案件经过1. 案件调查当地工商部门接到A公司的投诉后,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涉嫌侵权的企业进行调查。
经调查,发现多家公司生产的手机使用了与A公司相似的操作系统,且未经许可使用了A公司的商标和专利技术。
2. 证据收集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依法对涉嫌侵权企业的生产、销售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查,收集了相关证据。
包括涉嫌侵权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销售合同等。
3. 调解与处理当地工商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侵权企业进行了调解,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
然而,部分企业拒绝配合,坚持认为其产品未侵犯A公司的合法权益。
4. 诉讼由于调解无果,A公司决定将涉嫌侵权企业告上法庭。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A公司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其拥有涉案操作系统和商标的知识产权,并证明了涉嫌侵权企业的侵权行为。
三、案件审理结果1.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A公司拥有涉案操作系统和商标的知识产权,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涉嫌侵权企业未经许可擅自使用A公司的商标和专利技术,构成侵权。
法院判决,涉嫌侵权企业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
2. 执行判决判决生效后,当地法院依法执行判决,对涉嫌侵权企业的侵权行为进行了处罚。
涉嫌侵权企业依法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1. 不正当竞争罪的法律规定本案涉及的不正当竞争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5)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法律讲堂经济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
法律讲堂通过经济案例分析,帮助大家了解经济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预防和化解经济纠纷。
本文将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经济法律问题,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案例一:股权转让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有限公司,乙、丙、丁为甲公司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30%。
2018年,甲公司拟对外转让部分股权,乙、丙、丁同意转让。
乙、丙、丁约定,由乙公司受让甲公司30%的股权,转让价格为1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支付了转让款。
但此后,乙公司以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为由,拒绝履行股权转让合同。
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乙、丙、丁之间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合法有效,乙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转让款。
乙公司以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为由拒绝履行合同,没有法律依据。
故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股权转让款1000万元。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股权转让合同纠纷。
股权转让合同是股东将其所持股权转让给他人的合同。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法律问题:1. 股权转让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包括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合同形式等。
2. 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后,受让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转让款。
3. 股权转让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二:合同违约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钢材,总价款为1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约支付了部分货款。
但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钢材。
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履行合同,乙公司仍未履行。
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甲、乙公司之间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钢材,构成违约。
故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违约金100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合同违约纠纷。
合同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经济法法律热点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合并、收购等经营者集中行为日益增多。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经营者集中,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并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作为《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案例简介本案涉及一家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一家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以下简称“乙公司”)的合并事宜。
甲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技术研发、运营和服务的公司,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乙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业务涵盖互联网搜索、电子商务、在线广告等多个领域。
为实现业务拓展和市场扩张,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合并意向,计划将甲公司纳入乙公司的旗下。
然而,在合并过程中,甲乙两公司的合并事宜引起了我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关注。
根据《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甲乙两公司的合并属于经营者集中行为,需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监管部门发现甲乙两公司的合并存在垄断风险,可能损害市场竞争秩序,遂决定对甲乙两公司的合并事宜进行调查。
三、案例分析1. 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概述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是指国家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管的制度。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义: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合资等方式形成的垄断状态。
(2)审查范围:包括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申报、审查、批准等环节。
(3)审查标准:主要考虑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包括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障碍等因素。
(4)审查程序:包括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查、批准、实施等环节。
2. 本案中的经营者集中审查本案中,甲乙两公司的合并属于经营者集中行为,需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
经济法律热点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不惜采取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力度。
本文以某虚假广告案为例,分析经济法律热点案件。
二、案件概述2019年,某知名品牌保健品公司因涉嫌发布虚假广告,被消费者举报。
经调查,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上,宣传其产品具有“包治百病”、“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严重夸大产品功效。
经法院审理,该公司构成虚假广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案件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本案中,该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夸大产品功效:该公司在广告中宣传其产品具有“包治百病”、“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而实际上,这些功效并未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认证。
(2)隐瞒产品成分:该公司在广告中未如实披露产品成分,导致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
(3)误导消费者:该公司通过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法律依据分析本案中,该公司涉嫌违反了以下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含有虚假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案件启示本案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1)企业应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虚假广告。
(2)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切勿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3)政府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总结虚假广告案件在我国经济法律领域具有较高的关注度。
本案通过对某虚假广告案的分析,揭示了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同时也为企业和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经济学法律热点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补贴政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补贴依赖、产能过剩、市场扭曲等。
为此,我国政府于2020年7月1日起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案例概述1. 补贴政策调整背景(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产能过剩、补贴依赖等问题。
(2)国际环境压力加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政府需要调整补贴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2. 补贴政策调整内容(1)降低补贴标准,逐步取消补贴。
(2)调整补贴范围,重点支持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
(3)加强监管,打击骗补行为。
3. 案例影响(1)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性能。
(3)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三、案例分析1. 补贴政策调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1)短期影响:企业面临成本上升、销量下降的压力,部分企业可能会退出市场。
(2)中期影响: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3)长期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形成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2. 补贴政策调整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1)修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
(2)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四、启示与建议1. 启示(1)政策调整需要结合产业发展阶段,适时调整。
(2)政策调整应注重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政策调整应加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2. 建议(1)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2)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对补贴的依赖。
经济法律热点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各类经济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
本案涉及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与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之间的合同纠纷,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对本案的详细分析。
(一)案情简介2018年,科技公司为扩大业务规模,与集团签订了一份《技术开发合同》。
合同约定,科技公司向集团提供一项新技术研发服务,集团支付技术研发费用共计人民币1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科技公司按照约定开展了技术研发工作,但研发成果未达到预期效果。
此后,双方就合同履行问题产生争议,科技公司认为集团未按约定支付研发费用,而集团则认为科技公司未按约定完成研发任务。
双方协商未果,科技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科技公司与集团签订的《技术开发合同》是否有效?2. 科技公司是否按照约定完成了技术研发任务?3. 集团是否应支付技术研发费用?二、案件分析(一)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科技公司与集团签订的《技术开发合同》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即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因此,法院认定该合同有效。
(二)技术研发任务完成情况法院审理认为,科技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已按照约定完成技术研发任务。
首先,科技公司未能提供充分的研发成果证明,如专利证书、技术报告等;其次,科技公司提交的测试报告存在诸多疑点,无法证明其已达到合同约定的技术指标。
因此,法院认定科技公司未按照约定完成技术研发任务。
(三)技术研发费用支付鉴于科技公司未按照约定完成技术研发任务,法院认为集团无需支付技术研发费用。
同时,考虑到科技公司已投入部分研发成本,法院判决科技公司退还集团部分研发费用。
三、案件启示本案涉及合同效力、技术研发任务完成情况、技术研发费用支付等多个法律问题,对类似案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经济法律热点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重组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反垄断审查问题,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以某大型科技公司并购案为例,分析公司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问题。
(一)并购方基本情况某大型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并购方”)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互联网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运营和销售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并购方已成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二)被并购方基本情况被并购方(以下简称“被并购方”)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近年来,被并购方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成为行业内知名企业。
(三)并购原因并购方看中被并购方在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优势,希望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案例分析(一)并购交易结构并购方通过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收购被并购方100%的股权。
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并购方以现金方式出资。
(二)反垄断审查情况1. 反垄断审查程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并购方在完成并购交易后,应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反垄断审查申请。
并购方于2019年11月提交了反垄断审查申请。
2. 反垄断审查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审查过程中,对并购交易可能产生的市场垄断风险进行了评估。
经审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为,该并购交易不会对相关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故同意并购交易。
(三)案例分析1. 反垄断审查依据本案中,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均属于我国互联网和电子产品行业的重要企业。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并购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以防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
2. 反垄断审查重点(1)市场份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审查过程中,关注并购交易后,并购方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本案中,并购方在并购交易前已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购后仍保持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 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 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界定为高利借 贷行为。 江苏江阴农行一支行行长孙峰被红色通缉,根据记者调查, 孙峰利用其基层银行行长的身份、对资金市场供需信息的 掌握,从事高利贷活动,以月息2分(2%)左右借入,以 6分到1毛放出,牟取暴利。 出逃,卷款、拒不归还
2007年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至 少在本色普通员工和市民看来),本色集团在东阳的所有门店,在短短 几分钟内,全部被东阳警方控制。当晚,东阳市政府发布公告,宣布 吴英已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本 色集团也同时被立案调查。与本色有关的债权债务,开始登记。 2009年12月1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集资诈 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 部财产。 2010年1月,吴英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1年4月7日浙江省高 级人民法院开始二审吴英案,吴英所借资金究竟系用于正常经营活动, 还是个人挥霍挪作他用,将成为判决的关键。2012年1月18日下午,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一案进行二审判决,裁定 驳回吴英的上诉,
吴英案
1981年5月20日出生, 浙江人,吴英热衷经商,技校还有一年毕业时, 辍学在东阳的十字街开起一家美容店。 从2001年到2005年,吴英自有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美容店、喜来登 俱乐部、千足堂足浴、韩品服饰店,按她之后自陈,身家有2500万元。 从2006年开始,本色集团身影渐现。 2005年年底,吴英注册了“本色”系列商标,想成立一个以酒店连 锁结合商贸经营模式的企业。吴英投资5000万元装修本色概念酒店, 酒店每个房间风格各异。 2006年3月2日,吴英成立诸暨信义投资担保有限公司。4月,在东 阳成立本色商贸有限公司,并租赁7000平方米的房子准备做家居商场; 在湖北成立荆门信义投资担保有限公司。5月,成立汽车美容公司。7 月,成立洗衣店。8月,成立本色广告公司、酒店管理公司、洗业管 理服务公司、电脑网络公司、装饰材料公司、婚庆公司。9月,成立 本色物流公司。
杨志昂,男,1973年出生,律师,吴英资金七掮客之一。 同年3月16日,杨被依法逮捕, 5月8日,经金华市人民检 察院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一个月,2007年11月30日经 东阳市人民法院决定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而最终导致吴英案发的,杨志昂也是因素之一。 据起诉书认定,他借给吴英3630万元,至今仍有1135万 元没还。 法庭上,吴英再次披露,2006年12月21日,正是杨志昂 跟吴英谎称“有一笔20多亿美元的业务”,将她骗至温州 王朝大酒店后,逼迫她签署了大量空白文件,取走了本色 集团的营业执照及公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在刑法上区别很大,前者最 高量刑是10年,后者最高量刑是死刑。在今年4月一审开 庭时,吴英辩护律师杨照东和张雁峰给吴英做无罪辩护, 控辩双方围绕吴英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 意、该案属于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吴英的罪名是否 构成集资诈骗罪3个焦点,展开激烈交锋。 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 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并且承诺在一定期限 内还本付息的活动;而所谓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 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 质相同的行为。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通常很难界定,罪与非罪,泾渭并不 分明。 2008年12月2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厅 曾联合下发一个主题为“当前办理集资类刑事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问题”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明确指出,“为生产经营所需,以承诺还本分红 或者付息的方法,向相对固定的人员筹集资金,主要用于 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应当作为民间借贷纠纷 处理”,“不应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或者集资诈 骗犯罪”。
吴英的资金往来脉络方才清晰: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来自民 间高利贷。 法院认定,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以高额利息 为诱饵,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先后从林卫平、 杨卫陵、杨卫江等11人处非法集资人民币7.7亿元,用于 偿还本金、支付高额利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 实际集资诈骗人民币3.8亿元。 吴英之所以能持续借到巨额资金,缘于其支付的利息高昂 且早期能按时支付利息。 2008年4月16日庭审时,吴英承认,她向林卫平等人所借 资金年回报率至少在50%以上,部分达到100%,到后期 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甚至出现“3个月回报期”—即三个月 的利息达100%。即使不算利滚利,年息也在400%以上。
集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的行为. 与合法的民间借贷区别有: 一,目的不同.民间借贷的目的系使用自然人的资金,并 支付利息;而集资诈骗的目的是将自然人的资金占为己 有. 二,方法不同.集资诈骗是行为人使用编造谎言、捏造或 隐瞒事实真相、虚构或伪造集资批文和证件等方法,诱使 自然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达到非法占有自然人资金的 目的.
到2006年10月底,即吴英开始为媒体关注时,本色集团的 资金链已经接近断裂。12月底,一起“绑架案”的发生, 更令其雪上加霜。 今年1月22日,东阳市人民法院对涉及吴英案的林卫平等7 名被告人进行一审宣判,7人均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 定罪处罚,刑期从18个月至6年不等。其中林卫平向71人 和1个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6515万元,除吴英外在义乌 还有其他上线,借贷总额甚至超过吴英,然而只获刑6年。 其中就包括借给吴英4.7亿元的林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