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__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内容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紧接着认识多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认识计算器是使用计算器的前提,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探索规律为计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例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或除法的一步计算例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计算为主)例3探索计算里的规律(一)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功能键计算器在人们的家庭里已经相当普及,大多数学生都见过计算器。
所以,教材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这句话也在告诉学生,遇到大数目的四则计算,不必列竖式笔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这就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研究计算器计算的兴趣。
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主要是按键,认识计算器应该知道它的常用功能键。
教材图示了计算器的开关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和消除键,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这些功能键。
学生一旦了解这些键的功能,能正确找到这些键,就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了。
指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开机和关机,了解计算器的开关键;让他们在开机状态下按动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显示得数的等号键,了解这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让学生尝试使用消除键,了解这个键能修改输入的错误。
计算器上还有其他功用键,不请肄业生都认识和利用。
这些功用键放置在“你晓得吗”里作简单引见,不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请求。
(二)由易到难,利用计算器计算例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编排的38+27和38×18都是较小数的计算。
这里选择较小数的运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较小的数能很快输入计算器,不容易输错数字,不会因输入错误而影响例题的正常教学。
二是这些题都能方便地算出得数,把口算或笔算结果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相比照,可以验证计算器的计算是否正确,从而对计算器产生信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3.实现十以内数的自由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4.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简便、快捷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在计算时的快捷操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计算器;2.习题册和笔。
五、教学过程1.复习上一课我们讲了十进位的概念,也做了一些加、减、乘、除的练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
2.启发1.老师给学生出几道口算题,要求正确计算并答出,请同学们手算一下,看看谁计算的最准确最快速。
2.让学生对比手算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劣。
3.新课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各种按键和使用方法。
3.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巩固练习1.布置习题册上的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总结1.梳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运算规则。
2.强调计算器虽然能够快速计算,但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本计算技能。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直观地体验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积极,操作计算器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计算器操作有些困难,需要继续强化训练。
3.下一步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让其更加自如灵活地使用计算器,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进行一些基本的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对计算器也不陌生,但可能对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还不是非常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计算器上进行各种计算。
2.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计算器上进行各种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准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用于课堂上学生的练习。
3.准备一些关于计算器使用的资料,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的使用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器使用方法进行计算,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课件
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3. 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写后两题横线 上的数。 1×9+2=____1_1____ 12×9+3=___1_1_1____ 123×9+4=___1_1_1_1___ 1234×9+5=___1_1_11_1___ _1_2_3_4_5__×___9____+___6___= _1_1_1_1_1_1_ _1_2_3_4_5_6_×___9____+___7___=_1_1_1_1_1_1_1_
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练一练
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 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
得数, 并用计算器验算。
111111÷37037=____3____ 222222÷37037=____6____ 333333÷37037=____9____
666666÷37037=___1_8____ 999999÷37037=___2_7____
142857×4=__5_7_1_4_2_8__ 142857×5=__7_1_4_2_8_5__ 142857×6=__8_5_7_1_4_2__
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先算出前三道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横线上的数。 142857×1+857142=___9_9_9_9_9_9___ 142857×2+714285=___9_9_9_9_9_9___ 142857×3+571428=___9_9_9_9_9_9___ 142857×4+_4_2_8_5_7_1=___9_9_9_9_9_9___ 142857×5+_2_8_5_7_1_4=___9_9_9_9_9_9___
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4. 学校篮球队12名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队员身高情况 如下:(单位:厘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器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的数学运算,同时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导入这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计算器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大部分学生知道计算器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工具,但他们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却并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操作计算器,以及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听讲、观察、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操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操作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计算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基本的数学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对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计算器的操作熟练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仅限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计算器的学习。
2.任务驱动法: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已经熟悉。
但是,他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开平方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引入计算器的使用。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计算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决计算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PPT展示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并讲解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计算器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常用的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完成计算,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对于计算器这个工具并不陌生,但是在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器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计算器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讲解计算器的结构及功能,演示如何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5.总结提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用计算器计算1.加法:A + B = C2.减法:A - B = C3.乘法:A × B = C4.除法:A ÷ B = C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所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使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器的操作方法。
2.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运算技巧。
2.示范法:老师示范计算器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练习法: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老师个别指导。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运算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计算器:为学生准备足够数量的计算器。
2.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运算实例。
3.练习题:准备一些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计算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计算器。
提问:“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
”2.呈现(10分钟)老师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如开机键、关机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
并通过实例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如如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
如:123 + 45、789 - 321、24 * 15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共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共有3课时,分别教授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整数四则运算、小数四则运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整数四则运算,对小数四则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单元学习中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计算器的依赖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计算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需要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技巧,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交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其正常使用。
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等。
3.安排教室座位,便于学生操作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1+1等于几?”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答,引起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如数字键、运算键、等于键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四则运算。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屏幕上的显示,理解运算过程。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内容分为整数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小数加减乘除运算。
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苏教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借助计算器的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突破重难点设想: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推理活动来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来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碾庄镇中心小学张金茹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42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七中的第6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的第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过商不变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会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编排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
计算器的引入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研究和探索数学规律的空间,使一些有趣的、有关计算的简单规律得以成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切实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教材安排了例3。
例3以“26640”分别除以111、222、333……为例,引导学生经历“计算器计算---提出问题---描述规律---类比求商---计算器检验”的探索过程,初步体验除法算式中商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感悟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增强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同时体会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积累一些探索和发现简单规律的经验,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结构美,激发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趣。
教材在练习中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类似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以及探索并归纳规律的过程。
练习七的第6题,提供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洛书”(世界上最古老的三阶幻方),引导学生照样子根据图中数字的排列特点写出相等且对称的加法算式,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类比提出猜想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又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和神奇,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开关机、清屏、存储、读取等基本操作。
2. 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计算器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面积、体积等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开关机、清屏、存储、读取等基本操作。
(2)讲解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3)讲解计算器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进行计算器的使用练习,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2)让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计算器帮助家长计算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面积、体积等。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预习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结构,知道一些常用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初步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2.学生经历认识计算器与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积累一些用计算器计算的经验,会灵活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3.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用计算器计算的特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不同的计算器,体验计算器的学习价值,激发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运用教育智慧软件,用手机作为教学工具,即使捕捉学生学习资源,提供、呈现思维材料,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难点:依据计算的需要和数据特点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计算器计算要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手机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计算器1.出示:谈话:小明周末在超市看中了4件物品,你们喜欢吗?提问:(1)买3盒彩铅,一共要多少元?(口算23×3=69元)(2)买儿童书包和智能手表,一共多少元?(笔算:199+99=275元)(3)四件全部都买,一共要多少元?(算式:3581769923=)她好像计算遇到了困难,遇到了什么困难呢?生:算式里有4个加数,数据复杂了。
提问:口算遇到了困难,那会用什么方法快速算出总价呢?(计算器)但是前面两个问题你们并没有用,为什么?指出:我们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通常会使用工具——计算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计算器(板书)2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使用计算器,和同桌说一说。
小结:计算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随处可见,(出示图片)提问: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器,最后一个是手机上的计算器。
比较:仔细观察,这些计算器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也叫归零键)、开关键……)指出:这些计算器都是由显示屏和键盘组成的,键盘上都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开关键,不同的是有些运算键和功能键不一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于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然后引入计算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第40、第41页)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一、两步连续计算,并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计算。
难点: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件、计算器。
师:同学们,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一组大数的算式)生:大数的算式即使笔算也很麻烦,不可能口算出结果。
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帮我们计算呢?生:计算器。
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你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学生可能会说:·在书店买书付账时用到了计算器。
·在工人结算工资时用到了计算器。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生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生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生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师:虽然同学们的计算器,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功能和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
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先认一认,再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认识计算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开机键:ON关机键:OFF消除键:AC师:有的计算器上把开机键和消除键放在一个键上记作ON/AC,也有的把开机键和关机键放在一起记作ON/OFF。
还有一些运算符号和功能键要到中学才用到,现在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由一组大数的计算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计算器使用的必要性。
然后在学生日常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1.教学例1。
师:你们会用计算器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1题)学生尝试独立计算,交流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计算器的便捷。
此外,教材还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四则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和能力。
此外,学生间的学习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新技术接受较快,而部分学生可能较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数量的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
2.制作教学课件,展示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构造及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计算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教案
4.2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拓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难点:探索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探索新知(1).用26640分别除以111、222和333,商各是多少?用计算器算一算。
用计算器算一算。
26640÷111=26640÷222=26642÷333=(2).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说说算式的特点。
2.用计算器算出得数。
3.小组内交流,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第二组算式的得数。
5.小组内说说你填得数时的思考过程。
6.照样子再写两道这样的算式。
发现一:26640÷111=24026640÷222=120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
发现二:26640÷111=24026640÷333=80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3)猜想结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
初步验证(1)要求:计算前先观察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计算后再与原来的商比较,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
(2)说出题中的填写内容,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
(3)怎样验证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大家用计算器算出各题。
进一步确认(1)刚才计算的题目都符合咱们的猜想,那能不能就说这个猜想一定正确呢?(2)小组讨论、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一)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二)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 ”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 ”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 ”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键。
2. 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3.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器的运算顺序,正确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计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键(1)教师展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外观和各部分功能键。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各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3. 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1)教师讲解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举例说明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面积等。
(2)学生讨论计算器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使用计算器,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计算器的基本操作1. 开机/关机:按下ON/C键开机,按下OFF键关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算器计算__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苏教版四年级下
册)
第二课时用计算器计算(2)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的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探究
昨天老师布置让大家回去探究计算器的奥秘,谁愿意来交流?
比如当连续输入多个算式后,可以按“上”、“下”键进行检查
二、学习两步计算用计算器计算:
1、出示例2:40000-165×182
这道题先算什么?等于多少?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指出:一般的计算器都要按照运算顺序,先输入先算的,这样的计算比较麻烦。
我们现在统一使用的这个计算器可以直接按照算式输入,计算器能读懂。
学生直接输入,再计算。
2、出示例3:用26640分别除以111、222和333,商各是多少,用计算器算一算。
26640÷111
26640÷222
26640÷333
将下面两题分别与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26640÷44426640÷555
26640÷66626640÷888
用计算器验算,看你作对了没有?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940÷28+76350000-126×34
25120÷(449-289)438×15+326
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输入的算式比较长,会不能全部显示。
解决方法:可以不去管它,如果要全部显示,可以按向右的箭头。
全部算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开始交流的方法进行检查。
2、学校篮球队12名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两队队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一队:162、154、140、149、156、139
二队:136、157、151、158、150、160
(1)分别求出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问:怎么求平均身高?
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
问:平均身高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里?检查一下,对吗?
注意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要么直接输入(),要么要算出和之后再输入除法。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有的问题:
(1)两队平均身高相差多少?
指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口算。
(2)两队一共的身高是多少?
指出: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可举例说明
(3)两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问:怎么算这个问题?
可能有2个回答:算出12个人的身高和,再除以12;(150+152)÷2
指出:前面的这种方法可行,算一算。
后面这种方法只有当两队人数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
3、你还记得“142857”这个有趣的数吗?
算一算:142857×1+857142=142857×4+428571=
142857×2+714285=142857×5+285714=
142857×3+571428=142857×6+142857=
算完之后,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指出:这是为什么呢?以后我们会学习到的。
4、每20平方米的树林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80克。
某城镇中心造了一条3280平方米的林带,一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
读题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列式,并分别说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用计算器算出该算式的得数。
5、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四、作业:43页第4、5、6题
板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2)
例2:40000-165×182
例3:用26640分别除以111、222和333,商各是多少,用计算器算一算。
26640÷11126640÷22226640÷33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