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5*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内容解读1.“笑”剧的主角。
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在整部小说的情节架构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借她的三次出场,即“三进大观园”,赋予了她见证荣、宁二府从繁荣到败亡的特殊地位。
一方面,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处处透露着新鲜好奇,处处引起哄堂大笑。
不过,她对每一项新奇东西所流露出的神态,说的每一句言辞,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所以她虽俗,却俗得可爱。
另一方面,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从而得到些恩惠。
她在饭桌上的一系列俚俗之语和滑稽之态,完全是为了迎合大家取乐之需,这足见刘姥姥的机敏之处。
2.“笑”剧背后的悲悯。
刘姥姥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
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这个小人物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饱含着悲悯、尊敬的感情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以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没落进行了侧面批判。
二、技法总结1.妙趣横生的场面描写。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生动地描绘了大观园里的一次宴会场面。
由于刘姥姥的出现,宴会高潮迭起。
这是一场“笑”的盛宴,先总体概括场面特点“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连写了八个人的“笑”。
同样是“笑”,却千姿百态,紧扣各人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笑”得各有特色,如“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等。
《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篇目之一,它生动地描绘了晚清社会各阶层的风貌和相互关系,反映了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
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经典篇目之一,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本文旨在分享一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名师教案,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堂导入导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能够让学生进入教学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本篇教案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课件、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背景和主题内容,画面和音乐的烘托下,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课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课文阅读是主要环节之一,它是学生理解文本、体味语言魅力、领悟文化内涵的关键。
对于《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样的文学作品,教师需要通过多次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在语言、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阅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对整个故事进行整体把握和感性理解;其次,通过对关键段落和细节的逐层递进解释和解读,深入理解主题;最后,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三、思考题目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和讨论,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主题。
以下是几道示范题目:1. 故事的背景是晚清时期,那个时代的特点是什么?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2. 故事中出现的园林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你喜欢这种文化吗?3. 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 故事主题是什么?在当代社会中,有什么启示和借鉴价值?四、课后练习练习和复习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并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目录CONTENCT •课程背景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梳理与拓展•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活动设计•练习题设计与解题策略分享•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01课程背景与目标教材分析与定位教材内容《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重要课文,选自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教材定位本文作为一部古典名著的节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学情分析及预期目标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古典名著的阅读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预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刘姥姥这一角色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百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古典名著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以及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所传达的深层意义。
课时安排与进度课时安排本文安排3个课时进行教学,每个课时45分钟。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并梳理故事情节;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探讨文章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百态;第三课时进行课堂讨论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02文本解读与赏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概述作者与背景介绍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故事梗概刘姥姥三次进入大观园的经历概述。
文学价值与地位《刘姥姥进大观园》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文学价值。
010203刘姥姥形象贾母等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手法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朴实、善良、机智。
与刘姥姥形成鲜明对比的贵族阶层人物特点。
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03情节发展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性格的展现和主题思想的深化。
25刘姥姥进大观园(新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再次,在课堂互动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但发现部分学生仍然较为被动,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让我意识到,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2.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概述。
3.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4.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6.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7.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8.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9.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
10.课文中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11.课文的结构和布局。
12.课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升华: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0.课文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方面的作用。
板书设计
1. ①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作者及背景知识
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概述
③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②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③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4. ①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找出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重点)3.分析闹剧原因,感悟主旨。
(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通过人物描写展现的社会风貌。
2.教学难点:理解这场闹剧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手法闻名于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将领略到贾府的奢华生活和众多人物的鲜明性格。
二、知识备查1.作者及作品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是他历经十年创作,五次增删而成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背景介绍本文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刘姥姥是一位来自乡下的老妇人,她与贾府的关系较为疏远。
此次进大观园,是为了感谢贾府的接济。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刘姥姥进大观园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表现如何?明确:刘姥姥看到了大观园的居室威武、布局精致、器物讲究。
文中描写了贾母、王熙凤、鸳鸯、刘姥姥等人物,他们在这场闹剧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 1 段):简单介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 2 - 4 段):写凤姐和鸳鸯商议拿刘姥姥取笑。
第三部分(第 5 - 11 段):具体描写刘姥姥在宴会上的种种滑稽表现,引发众人的大笑。
第四部分(第 12 段):写闹剧结束后众人的反应。
四、细读课文1.刘姥姥眼中的大观园具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吃穿用度,环境中露贫富差距”,如“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柜子比一间房子还大、还高”,体现了贾府的奢华。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掌握小说的阅读方法。
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 体会作者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感受封建社会的众生相。
4. 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 体会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
(二)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红楼梦》中的人物图片或故事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红楼梦》的认识。
(2)教师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看看这位乡村老妪在贾府中的奇妙经历。
2. 作者简介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中与众人一起吃饭、游玩的故事。
②这篇小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明确:体现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赞赏,对贾府贵族生活的批判,以及对封建社会命运的感慨。
4.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结构(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①小说中主要有哪些人物?明确:小说中主要有刘姥姥、贾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
②请分析刘姥姥的人物形象。
明确:刘姥姥是一个朴实、善良、机智、幽默的乡村老妪。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优秀3篇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篇一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2)背景链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俗语。
凡读过《红楼梦》,没有不知道大观园的。
它“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真不愧“芳园应锡大观名”。
现存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作为背景的。
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衬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现。
如果说《红楼梦》展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那么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红楼梦》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
我们今天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2.生难字词(1)字音蓼溆(liǎo xù)撮弄(cuō)发怔(zhèng) 岔气(chà)促狭(cù xiá) 筵席(yán xí)(2)词义【调停】安排处理。
【撮弄】戏弄。
【岔气】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发怔】发呆。
【促狭】爱捉弄人,刁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明确: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
【原创】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原创】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群像。
【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群像。
【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群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有句俗语,叫“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预设: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
既可用来揶揄那些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也可以用作是自谦或者自嘲。
为什么“刘姥姥进大观园”被赋予这样的含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随刘姥姥的步伐,看看她在大观园中都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故事。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夯实基础1.预习检测(1)字音检测调(tiáo)停发怔(zhèng)岔(chà)气促狭(cù xiá)筵(yán)席(2)词义检测清客:旧时称在富豪人家绑线凑趣的人。
调停:安排处理。
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且得一个儿:这里是弄一个来吃的意思。
促狭:爱捉弄人。
3.课前阅读检测(1)《红楼梦》作家作品作者——曹雪芹时代——清代主要故事情节——小说以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史湘云……(2)本文故事背景本文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刘姥姥因之前受到王熙凤的资助,送来瓜果蔬菜,恰巧史老太君想找一个积古的人说说话,因此刘姥姥便暂留下来,第二天和老太太一起逛了大观园。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检测和点拨,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相关背景,扫清阅读字词和理解的障碍。
九年级统编版《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2.分析刘姥姥等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贵族生活的描写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阶层差异,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4.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言行举止,分析其性格特点,如善良淳朴、精明世故等。
赏析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段,包括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理解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梳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中的趣事,体会其中的喜剧效果和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刘姥姥这一人物视角所展现的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对比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讲述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趣味故事或介绍《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引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然后引入“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经典情节,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思考以下问题:刘姥姥为什么进大观园?在大观园里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有哪些主要人物参与?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刘姥姥为了答谢贾府的接济并求得更多帮助而进大观园,在园中经历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如吃饭、游园等,与众多贾府人物有了精彩的互动。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与情节(15分钟)1.分析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刘姥姥的语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例如,刘姥姥在宴席上故意出丑逗众人发笑,“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从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的精明,懂得迎合众人以获取好感;同时“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括课文内容:为学生梳理课文的情节,讲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关系。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刘姥姥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分析她的形象特点,以及她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
3.环境描写讲解:详细讲解大观园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中的美景描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了曹雪芹先生精湛的写作技巧。本案例旨在通过对该课文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并结合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体会作品背后的深刻寓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仅了解《红楼梦》这一文学巨著,还能深入体会刘姥姥这一角色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基本内容,了解《红楼梦》的背景知识,认识刘姥姥这一角色的形象特点。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节安排,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掌握并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领略作者曹雪芹的写作风格。
4.能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对课文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出作品的主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展示图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之中,与刘姥姥一同经历她的奇遇。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相关知识及作者曹雪芹。
2.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刘姥姥、凤姐和鸳鸯等人的形象特点。
3.品味文中细腻的细节描写和雅俗对比的喜剧效果,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情节,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场“笑剧” 的内容。
(2)分析刘姥姥、凤姐和鸳鸯等人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伏笔照应的妙处,理解作者通过这场“笑剧” 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感受《红楼梦》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封建社会画卷。
今天,我们将学习《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片段——《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领略其中的精彩。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教师介绍曹雪芹及《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明确: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提问:《红楼梦》中有许多经典的人物和情节,你能说出一些吗?明确:学生可能会提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以及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元春省亲等情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词语:调停(tiáo)发怔(zhènɡ)岔气(chà)大筵席(yán)蓼溆(liǎo xù)摄丝戗金(qiànɡ)麈尾(zhǔ)铁锨(xiān)撮起(cuō)李纨(wán)2.提问:课文围绕刘姥姥进大观园写了哪些事情?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刘姥姥二进贾府,与贾母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提问: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去了哪些地方?明确: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去了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怡红院等地方。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深入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掌握文中重要词语、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
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社会背景,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1.文中刘姥姥形象的深入剖析,理解她乐观、善良、勇敢的品质。
1.概括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
2.人物分析:详细讲解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如善良、乐观、勇敢等,引导学生学习她的优秀品质。
3.修辞手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举例说明其在文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刘姥姥的形象,学习她乐观、善良、勇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和理解他人。
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品质的重要性。
5.结合课文,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6.定期组织课堂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具体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讲述《红楼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兴趣。
2.情境表演: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验文本,提高课堂参与度。
3.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读后感、分析文章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难点,巩固学生的记忆。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推荐文章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优秀范文3篇热度: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精品教案范文3篇热度: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优质范文3篇热度:《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贾家的衰败也是曹家的衰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一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鸿篇巨作《红楼梦》,记录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兴衰荣辱历史,描写了以宝黛为首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刻画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
但有一位并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刘姥姥。
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来寻求答案吧!【教学提示】或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影视片段,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
(视频资源见光盘)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背景介绍。
一部《红楼梦》刘姥姥共三次进贾府。
一进:是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
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
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
【学法指导】了解相关背景,或阅读名著全文,可为课文做有效铺垫。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 《红楼梦》原著: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红楼梦》原著中与刘姥姥进大观园相关的章节,以更深入地了解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 名家解读:《红楼梦》研究论文或名家解读文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 人物传记:关于曹雪芹的传记,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5.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特别是第六单元的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相关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学生应熟悉课文,便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 准备一些关于封建社会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环节,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
- 在教室内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 在教室前方布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师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改进教学评价的不足,教师应该建立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能够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作品中的讽刺手法;(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3)培养学生勇于批判、善于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2)讽刺手法的分析和作品观点态度的把握;(3)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欣赏。
2. 教学难点:(1)讽刺手法的运用和理解;(2)作品深层含义的挖掘;(3)文学作品欣赏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红楼梦》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地位和意义;(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2)关注人物形象,了解刘姥姥的性格特点;(3)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讽刺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讽刺手法的作用和意义。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2)分析作品中的价值观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批判、善于思考的精神。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文学作品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红楼梦》其他篇章,了解作品的全貌;2. 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写一篇心得体会;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作品中的社会现象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和对文本的理解程度;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清课文结构。
(重点)2.析人物,抓住对人物的描写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3.悟主题,分析作者寄寓“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深刻用意。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插播视频《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截取)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故事和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二、自主预习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
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背景链接(1)刘姥姥与贾府的渊源:刘姥姥的女婿姓王,小名狗儿,祖上曾在京做小官,与王夫人之父连宗,此事“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
狗儿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已故,狗儿也无兄弟姊妹。
因家业萧条,便搬回原乡住。
狗儿与刘姥姥的女儿生有一子一女,夫妇二人白日忙活生计,孩子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刘姥姥接来帮忙照顾孩子。
刘姥姥“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觉得与女儿女婿一起,老来有所依靠,“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2)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因女婿狗儿无钱过冬,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府连过亲,到贾府寻求救济,并得到了王熙凤的接济。
二进荣国府:庄稼丰收,刘姥姥带着新鲜瓜果来到荣国府,表示谢意。
临走之际,因为贾母正好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刘姥姥再玩几天。
课文中这场笑剧就是这次进府时发生的。
三进荣国府:贾府势败,贾母已死,王熙凤病重。
此时刘姥姥上门探望,王熙凤托刘姥姥替自己祷告消灾。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它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对戏剧、曲艺、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服饰、饮食等有精妙绝伦的反映,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精选5篇)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1一、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3、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学习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
4、课时划分:2课时5、预习:(1)早读课,朗读课文,给文中生字加注音。
(2)借助注释,疏通文义。
(3)搜集《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相关知识,阅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其他章节,梳理刘姥姥与贾府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1、板书课题:人们常嘲笑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2、出示目标:请看学习目标(大屏幕显示)(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3、过渡语:同学们,早读课上,大家通过预习认识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的生字词,会的请举手。
好!下面检测预习效果,比谁能正确朗读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1、检测预习: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调停tiáo发怔zhèng岔气chà促狭xiá筵席yánB.蓼溆liǎo戗金qiàng四楞léng游逛guàng刘姥姥lǎoC.威武wǔ撑船zhǎng鸳鸯yān g裹着guǒ宝钗chāD.筷子kuài铁锨xiān蹲着dūn嘱咐zhǔ腮帮子sāi答案:C(解析:撑船chēng宝钗chāi)2、解释词语3、学生互评对错,打出对错符号。
4、公布满分人数,表扬满分同学。
5、出示错题。
6、学生纠错,教师点拨。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清情节1、出示自学指导:默读全文,根据刘姥姥的游踪梳理情节划分层次。
时间:8分钟。
2、出示答案:第一段(1)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段(2—3)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段(4)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临摹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蓼溆、肏攮、敁敠”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作者及《红楼梦》相关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3.学习借鉴刻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其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借鉴刻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其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插播视频《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截取)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故事和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
以下是刘姥姥是贾贾的渊源:刘姥姥的女婿姓王,小名狗儿,祖上曾在京做小官,与王夫人之父连宗,此事只有“王夫人与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知有此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狗儿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已故。
狗儿的父亲也只有狗儿一个儿子,因家业萧条,搬回原乡住。
狗儿与嫡妻刘氏生有一子一女,刘氏便是刘姥姥的女儿了。
刘姥姥“是个积年的老寡妇”,只有一女,女婿将刘姥姥接了来一起住,帮带带孩子。
刘姥姥老来有所依靠,“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2.知识链接《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一径.(jìng)潇.湘馆(xiāo)蓼溆..(liǎo xù)捏丝戗.金(qiàng)秋爽斋.(zhāi)篾.片(miè)银箸.(zhù)敁敠..(diān duo)楠.木(nán)调.停(tiáo)漱.盂(shù)麈.尾(zhǔ)撮.弄(cuō)四楞.(léng)铁锨.(xiān)发怔.(zhèng)肏.攮(cào)促.狭鬼儿(cù)筵.席(yán)嬷.嬷(mó)差事(chāi)调停(tiáo)叫嚷(rǎng)差评(chà) 调动(diào) 嚷嚷(rāng)差错(chā)(2)词语释义一径:径直。
调停:安排处理。
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
文中指大观园中的一个景点。
捏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
相干:指相互间有联系,有关系、有牵涉,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仔细:小心,当心。
敁敠:通“掂掇”,估计,盘算。
撮弄:戏弄。
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促狭鬼儿:爱作弄人的人。
促狭,爱捉弄人。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结构该如何划分?答案示例:第一层(从开头到“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层(从“只见一个媳妇”到“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层(从“一时吃毕”到最后):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2.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示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二)研读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
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答案示例: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四、课堂小结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对刘姥姥及凤姐等人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凤姐、鸳鸯故意导演出一场“笑”剧,那么这场“笑”剧究竟将如何发展呢?下节课的学习,将告诉大家答案。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对刘姥姥等人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接触到更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看看作者是如何巧妙刻画他们的。
二、合作探究(1)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示例: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2)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
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
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物和事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
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
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一切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3)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小人物;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品味赏析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答案示例:“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
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3.写法探究本文是如何运用场面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差异?答案示例:本文运用精彩的场面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观园群笑图。
作者用生花妙笔作了细致的叙述、描绘和渲染。
由于作者是以活动事件为中心来描绘群体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所以人物形象异常亲切,栩栩如生。
教师点拨:场面描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
场面是叙事一类文章和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写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动态描述。
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注意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经典诵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赏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说它是“荒唐言”?作者选择了小说这样一个形式,而小说本身有几分荒唐。
小说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就是说小说是些浅薄琐屑的言论。
这是中国古代人对小说的观念。
既然如此,曹雪芹选择写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荒唐选择。
其次,曹雪芹在小说里,有些重要的情节让人觉得很糊涂。
有时候他的一些随随便便的描写,给你一种非现实的感觉,让人觉得它是一个荒唐言。
当然最大的荒唐还是人生的荒唐。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对于曹雪芹来说是家庭亲情的荒唐、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荒唐。
除了家道的衰落,人伦和人情的恶化,《红楼梦里》还表达了一种价值的失落。
所以,它是“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我们可以从正面来说,痴的意思就是执着。
一个是艺术的执着,一个是爱情的执着,情的执着。
都云作者痴,既表达了曹雪芹身为作者对艺术的痴,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那么多人评论它,那么多人研究它,但是谁解其中味?我们解了它的味了吗?后边还有多少味可解呢?还有多少谜——《红楼梦》之谜能够破出它的谜底来呢?它只有一个谜底吗?所以这其中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出自《红楼文》的精彩课文,感受到大观园所有这条件优越的一切在一个乡下人的眼里是多么的高不可攀。
文章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的贵族和平民生活的天渊之别。
《红楼梦》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世界文学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深入阅读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感兴趣的也可以完整地读一读《红楼梦》,领略这文学瑰宝的魅力!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