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包拯同步练习 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 包拯同步练习 语文版(含答案解析)
第27课包拯一、字音字形鬻.(yù)徙.(xǐ)契.丹(qì)涿.州(Zhuō)敛.手(liǎn)惮.(dàn)童稚.(zhì)阎.罗(yán)峭.直(qiào)苟.合(gǒu)大茔.(yíng)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第.归,杀而鬻之:但,只管。
(2)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
(3)拯命制者才.足贡数:仅仅。
(4)以刺.疆事耶:刺探。
(5)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到,往。
(6)务.敦厚:追求。
(7)平居..无私书:平时,平常。
(8)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和。
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京师为之语曰活用词语:语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说。
(2)不伪辞色悦人活用词语:悦解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取悦,使……高兴。
4.古今异义区分(1)关节..不到古义: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今义:骨头与骨头之间的相连接的地方,可以活动。
(2)饮食如布衣..时古义:平民。
今义:布衣服。
(3)亲党.皆绝之古义:亲戚,亲族。
今义:指政党。
三、文体知识“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司马迁创设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以来,此后正史都采用纪传体的形式。
1.把下面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后世子孙做官,假如有人贪赃枉法,不得回到老家,死了不得葬在家族墓地里。
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点拨:这段话突出了包拯克己奉公的精神。
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这段话就是其中很好的表现之一。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而且看到了他对后世子孙的要求,不愧为封建清官的典型,不愧为“包青天”的称号。
2.比较《包拯》与《强项令》这两篇课文中人物性格及写法上的异同。
点拨:包拯与董宣,虽所处时代相隔千年,但两人都能做到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严格执法,所以他俩能名垂千古。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包拯》同步练习语文版
27 包拯积累应用一、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第.归,杀而鬻.之 2寻.复有告私杀牛者3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4拯命制者才.足供数5旧制,凡讼诉不得经造.庭下 6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7恶.吏苛刻,务.敦厚 8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二、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1知知.天长县亦知.其名2其其.人遂无以对亦知其.名三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1主来()诉 2()徙知端州四、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属于哪一种情况将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A.省略句 B倒装句 C判断句1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3何为割牛舍而又告之 4葬以大夫礼五、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1迁.殿中丞古义:今义: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3亲党.皆绝之古义:今义:4由是.搏击豪强古义:今义:六、翻译下列句子1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七、本文节选自《》,作者脱脱是代家。
理解分析一、课文共五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为人的一个特点,请分别概括第一、三段的事例,并指出各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第一段:,突出了包拯第三段:,突出了包拯二、本文刻画人物运用了正面描写何侧面描写相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1课文第、、、五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第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
2从记叙的具体概括程度上看,第一、三段比较,第二、四、五段则较为。
三、把下面的话翻译成白话文,并谈谈你的理解。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翻译:理解:。
感悟探究一、本文第四段在写法上,与其他几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吗为什么二、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三、除了包拯,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任选其一,说说他的事迹,并谈谈你的感受。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中):27 包拯
一、趣文导读三脏艾子好饮,少醒日。
门人相与谋曰:“此不可以诔止,唯以险事怵之,庶可诫。
”一日,大饮而哕,门人密抽彘肠致哕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脏方能活,今公因饮而出一脏,止四脏矣,何以生耶?”艾子熟视而笑曰:“唐三藏犹可活,况有四耶?”【译文】艾子好喝酒,几乎很少有醒过来的日子。
他的门徒们互相商量着说:“这件事没办法劝阻他,只有用危险的后果去吓唬他,也许有可能使他戒酒。
”这一天,艾子喝得酩酊大醉而且呕吐不止,门徒们便偷偷地抽一条猪肠子放到呕出的脏物中,然后拿出来告诉艾子说:“一般人必须具有五脏才能活,现今您因为喝酒却吐出了一脏,只有四脏了,怎么活呢?”艾子仔细看了看,而后笑着说:“唐三藏(脏)尚可活,何况我有四脏呢?”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包拯(999年—1062年),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
天圣朝进士。
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文言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古今对碰】【作品赏析】本文写出了一个“包青天”的形象。
语文版七下语文27 包拯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7 包拯☆课堂演练1.从课文看, 包拯有哪些特点?2.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哪些是详细描写,哪些是略写?哪些是具体记叙,哪些是概括说明?1.借助课文上下文、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②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③使得至前陈.曲直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4—9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又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赵体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③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④童稚.妇女,亦知其名()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知.天长县②第.归,杀而鬻之。
③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④其人遂无以对.⑤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6.翻译下面句子。
①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②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③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7.试着将第一段改写成300字左右的故事,可以加以想象发挥。
☆课外冲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①曰“舜目盖重瞳子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③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④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七年级语文包拯同步练习[人教版]
包拯脱脱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①第.归,杀而鬻.之②寻.复有告私杀牛者③徙知.端州,迁殿中丞④拯命制者才足.供数数⑤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⑥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⑦恶.吏苛刻,务.敦厚⑧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2.解释以下各组多义词①知:知天长县亦知其名②其:其人遂无以对亦知其名3.根据上下文,将以下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①主来〔〕诉②〔〕徙知端州4.指出以下句子在句式上属于哪一种情况?将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A.省略句 B.倒装句 C.判断句①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 ) ②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 )③何为割牛舍而又告之? ( ) ④葬以大夫礼 ( )5.指出以下句子加点字词的古今义.①迁.殿中丞古义:今义:②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③亲党.皆绝之古义:今义:④由是.搏击豪强古义:今义:6.译以下句子①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②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③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④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二.阅读题〔一〕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7.解释以下词语:⑴拯立朝刚毅〔立朝:〕⑵贵戚宦官为之敛手〔敛手:〕⑶平居无私书〔私书:〕⑷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布衣:〕8.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9.第一段写有关包拯哪些方面的表现和事情,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10.第二段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12.本文节选自? ?,作者脱脱是_______代________家.13.把下面的话译成白话文,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意思:理解:14.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15.除了包拯,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任选其一,说说他的事迹.16.译句:①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②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二〕哀溺文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柳河东集?〕1.柳宗元,字______,_____代散文家,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散文家_______并称______.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⑴永之氓咸善游〔咸:〕⑵中济,船破,皆游〔济:〕⑶曰:“何不去之?〞〔去:〕3.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⑵汝愚之甚.4.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5.请你谈谈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从中你受到何种启示.答案:一.1.①但,只管;卖②不久③掌握,主持④仅仅⑤到⑥和⑦憎恶,讨厌;追求.⑧赠送.2.①掌管,动词;知道,动词②那,代词;他的,代词3.①县衙②拯 4.①C ②A ③B ④B5.①调动官职,指升官;搬迁②暗中行贿疏通关系;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③亲族,亲戚;政党.④代词“此〞;多作判断动词用.6.①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一样不可能〕.②〔包拯〕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用虚假的言词取悦于人.③为什么割了〔他的〕牛舌反而又状告他?④包拯命令制造的人只做够进贡的数量,年终回家不带一块砚池.二.〔一〕.7.⑴在朝廷⑵收敛手脚⑶私人信件⑷平民8.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 9.其一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使官宦们害怕,老百姓广为传诵;其二是改革旧制,使老百姓容易从正门直接告状伸冤.10.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11.言之成理即可. 12.?宋史·包拯传?,元,史学.13.后世子孙做官,假设有人贪赃犯法,不得回到老家,死了不得葬在家族墓地里.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这番话说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克己奉公的精神.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4.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末一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5.如海瑞,刘墉,纪晓岚……16.①涿州也曾经开过大门,刺探边疆军情不一定要开便门吧?②征召代理掌管开封府,升任右司郎中.〔二〕1.子厚;唐;韩愈;韩柳 2.⑴全,都⑵渡⑶除去,抛弃3.⑴有五六个人乘一小船横渡湘水. ⑵你太愚蠢了.4.语言、动作5.原因:过分看重钱财.启示略.。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练习题,做习题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知识,还在为找参考习题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后数年,亲继亡。
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赴调,知天长县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________________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4. 本文表现了包拯的品质。
(3分)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12.(3分)C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文言文《包拯》阅读习题及答案21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C、拯性峭直,恶吏苛刻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满井游记》)D、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语文版七下语文27 包拯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7 包拯☆课堂演练1.从课文看, 包拯有哪些特点?2.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哪些是详细描写,哪些是略写?哪些是具体记叙,哪些是概括说明?1.借助课文上下文、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②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③使得至前陈.曲直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4—9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又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赵体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③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④童稚.妇女,亦知其名()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知.天长县②第.归,杀而鬻之。
③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④其人遂无以对.⑤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6.翻译下面句子。
①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②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③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7.试着将第一段改写成300字左右的故事,可以加以想象发挥。
☆课外冲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①曰“舜目盖重瞳子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③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④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语文 7.27《包拯》测试(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doc
包拯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第归,杀而鬻.之()(2)知.天长县()(3)不伪辞色..悦人( )解析:掌握文言实词,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课文。
解释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答案:(1)卖(2)主持,掌管(3)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2.翻译句子。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解析:注意文言实词的翻译,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
参考答案: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在体裁上属于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
答案:人物传记脱脱元代4.写出下列字词的古今义。
(1)知(2)第(3)寻(4)关节解析:在句子环境中判断词的古今义,使全句通顺畅达。
参考答案:(1)古:主持,掌管。
今:知识,了解。
(2)古:但,只管。
今:按顺序排列,如第一。
(3)古:不久。
今:寻找,寻常。
(4)古:旧指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今: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5.第一段写包拯做官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风。
6.第二段写包拯在外交上对待外族有怎样的表现?7.表现包拯机智应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根据人物活动表现来归纳。
参考答案:为官廉洁6.解析:从人物语言可见其性格。
参考答案: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7.答案:“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哀溺文柳宗元永(永州)之氓(民,百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湖南境内的湘江)。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包拯教案语文版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包拯清正廉洁的品质。
作业布置:
1. 根据课堂所学,用自己的话复述包拯的生平事迹。
2. 收集关于包拯的成语、典故,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3. 撰写一篇关于包拯清正廉洁品质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教学目标:
3. 对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后的比较分析进行批改,评估其对包拯形象的把握程度,提出改进建议。
4. 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观察其表现,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正无私的原则。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包拯的清正廉洁和智慧断案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包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公正无私。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包拯断案的场景,演示公正无私的基本原则。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包拯教案 语文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包拯》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 授课时间:第27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1. 了解包拯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形象。
具体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包拯的图片和相关简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课文:利用PPT展示课文内容,结合讲授法对重点词汇、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语文:第27课《晏子使楚》同步训练(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晏子使楚》同步训练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的著作。
(2分)2.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4 分)缚一人()酒酣()诣王()曷为()3.解说以下句子中的词语:(5 分)⑴齐之习辞者(习辞:)⑵今方来,吾欲辱之(辱:)⑶吏二缚一人诣王(诣:)⑷齐人固善盗乎(固:)⑸贤人非所与熙也(熙:)4.楚王为何想欺侮晏子?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 3 分)5.译句:( 6 分)⑴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⑵齐人固善盗乎?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解说以下的多义词:( 6 分)⑴使:得一人之使()晏子将使楚()使民善盗耶()⑵以:何以也()以故东徙()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⑶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于淮北则为枳()7.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感觉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2 分)8.为了使上下句连接,下边这句话的空缺处境入的最适合的语句应是()(2分)经过三年的努力,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A、我们不是把学习上的各样困难都战胜了吗? B .学习上的各样困难都被我们战胜了,C .把学习上的各样困难我们都战胜了,D .我们战胜了学习上的各样困难,9.在“责备和自我责备是方法”句中的“方法”前有以下四个修饰语,它们正确的排到次序应是()(2 分)①提升思想②有效的③我党④更正错误A.⑵⑶⑴⑷B、⑶⑴⑷⑵C.⑶⑵⑷⑴D.⑶⑷⑴⑵(一)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像,其实味不一样。
因此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擅长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贤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题(27)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题(27)6.老山界[学生用书见P17]教读导航走近作者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阅读指导《老山界》这篇文章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叙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
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时,应注意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仔细阅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字词积累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攀.谈(pān)峭.壁(qiào)骨碌.(lu) 咀嚼.(jué)呜咽.(yè) 酣.然入梦(hān)2.解释下列的词语。
(1)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2)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3)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课前预习1.阅读本文,说说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叙事的。
【答案】线索:以翻山为线索。
2.读课文、查资料,说说老山界在哪里?那个地方有怎样的特征?【答案】老山界: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境内。
特征:山路崎岖,山势陡峭。
课堂实践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欺侮.(wǔ)苛.捐杂税(kē)惊皇攀谈B.矗.立(chù) 酣.然入睡(hān) 缴租军阀C.咀嚼.(jiáo) 力.倦神疲(juǎn) 篱笆峭壁D.澎湃.(bài) 不可捉摸.(mó) 督促慰问【解析】A项,惊惶;C项,咀嚼(jué),力倦.神疲(juàn);D项,澎湃.(pài),不可捉摸.(m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包拯习题课件 语文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4.简答题。 (1)第1段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 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拯素以“包青天”见称,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 能够直接面对百姓,倾听他们的冤情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语 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 吏不敢欺。
包拯
12/8/2021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知天长县
()
(2)第归,杀而﹒鬻之
()
(3)以﹒刺疆事耶
()
(4)闻者皆﹒惮之
()
(5)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
(6)恶吏苛刻,﹒务敦厚
()
(7)与人不﹒苟合
()
答案:(1)主持,掌管 (2)卖 (3)刺探 (4)畏惧(5)
到,往 (6)追求 (7)随便,随意
12/8/2021
(3)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 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
12/8/2021
12/8/2021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第归,杀而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 (2)(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精品】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目录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同步练习第3课《丑小鸭》同步练习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第5课《伤仲永》同步练习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第9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第10课《木兰诗》同步练习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同步练习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第16课《社戏》同步练习第17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第18课《竹影》同步练习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第21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第22课《在沙漠中心》同步练习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第24课《真正的英雄》同步练习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第26课《猫》同步练习第27课《斑羚飞渡》同步练习第28课《华南虎》同步练习第29课《马》同步练习第30课《狼》同步练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查字典有误的是组二、为下列加线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宿儒 1、sù 2、xiǔ 3、xiùa.住,过夜 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 1、ǎo 2、àoa.用力弯曲 b.不顺薄薄的雪1、bï 2、bî 3、báoa.迫近 b.厚薄 c.轻视攒成小球1、zǎn 2、cuána.聚集 b.积蓄A.1、c;1、a;3、b;2、aB.2、c;1、 b;3、b;2、aC.1、c;2、a;3、 c;2、aD.2、c;2、a;1、a;1、b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B.鉴赏人迹罕至消释人声鼎沸C.绣象绅士盔甲戒尺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四、选词填空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语文版七下语文27包拯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7 包拯☆课堂演练1.从课文看, 包拯有哪些特点?2.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哪些是详细描写,哪些是略写?哪些是具体记叙,哪些是概括说明?1.借助课文上下文、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②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③使得至前陈.曲直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4—9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又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赵体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③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④童稚.妇女,亦知其名()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知.天长县②第.归,杀而鬻之。
③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④其人遂无以对.马明风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第二十七课《龙宫“借”宝》同步练习河大版
第二十七课龙宫“借”宝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点卯.()宫阙.()解.数()赊.欠()2.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1)好猴王,()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着诀,扑的()入波中,()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2)悟空()衣上前,()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也有随班操演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
()(2)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
()(3)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甚么兵器,却不趁心?()4.指出下列语句所用的描写方法。
(1)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龙王没宝哩!’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奉价。
”()(2)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
()5.本文选自古典长篇小说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代小说家。
6.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谈谈你对这则告示的看法。
7.请你根据阅读记忆,以及有关对偶(对仗)知识,依照示例,复原《西游记》、《水浒传》中被搞乱了的一些章回目录(答案以彼此字母代号搭配即可,不必抄写原名)。
A观世音甘泉活树B荆棘岭悟能努力C表面兽北京斗武D木仙庵三藏谈诗E武行者醉打孔亮F孙司空三岛求方G汴京城杨志卖刀H锦毛虎义释宋江J梁山泊林冲落草I急先锋东郭争功示例:J----G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
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龟....,小龙子魂飞魄散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
对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
”龙王道:“不敢,不敢。
”悟空道:“这块铁虽然好用,还有一说。
”龙王道:“上仙还有甚说?”悟空道:“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
”龙王道:“这个却是没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课外文言诗文及资料汇编《同步学习》部分1.第16页《李贺作诗》【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②如素构,自名③曰《高轩过》④,二人大惊,自是⑤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⑥,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⑦者。
及⑧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⑨儿要呕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
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下》)【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
和沈亚之友善。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
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
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
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
后世有人称之为“诗鬼”。
有《昌谷集》。
【注释】1. 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就:完成3.提名;命名。
4.《高轩过》:题目名。
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5.旦;早上6.自是:从此7.奚奴:童仆,奴仆。
8.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9.是:这。
10.闻:听闻。
11.信:相信。
12.牵合∶牵强符合13.已:停止【翻译】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7课包拯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7课《包拯》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7课《包拯》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课内阅读阅读明白得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何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平民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
”1.说明以下标有红色字体的字词。
(1)召权知开封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者皆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恶吏苛刻,务敦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人不苟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伪辞色悦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衣服、器用、饮食如平民时: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以下句子。
(1)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2)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3)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
3.包拯在那时阻碍很远,名声专门大,从文中哪些句子能够看出?4.包拯对他人,对家人的要求是什么?后世什么缘故称他为“包青天”?5.你读了本文深受什么启发?【参考答案】1.(1)临时。
(2)怕,畏惧。
(3)憎恶,讨厌。
追求。
(4)随意,随意。
(5)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6)平民。
2.(1)包拯如阎罗一样,为官清正,暗中行贿串通关系的事无法进行。
或,暗中行贿串通关系的事无法进行,有神仙包拯在。
(2)原先的制度规定,凡诉讼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包拯一、字音字形鬻.(yù)徙.(xǐ)契.丹(qì)涿.州(Zhuō)敛.手(liǎn)惮.(dàn)童稚.(zhì)阎.罗(yán)峭.直(qiào)苟.合(gǒu)大茔.(yíng)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第.归,杀而鬻之:但,只管。
(2)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不久。
(3)拯命制者才.足贡数:仅仅。
(4)以刺.疆事耶:刺探。
(5)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到,往。
(6)务.敦厚:追求。
(7)平居..无私书:平时,平常。
(8)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和。
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京师为之语曰活用词语:语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说。
(2)不伪辞色悦人活用词语:悦解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取悦,使……高兴。
4.古今异义区分(1)关节..不到古义:暗中行贿串通关系。
今义:骨头与骨头之间的相连接的地方,可以活动。
(2)饮食如布衣..时古义:平民。
今义:布衣服。
(3)亲党.皆绝之古义:亲戚,亲族。
今义:指政党。
三、文体知识“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司马迁创设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以来,此后正史都采用纪传体的形式。
1.把下面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后世子孙做官,假如有人贪赃枉法,不得回到老家,死了不得葬在家族墓地里。
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点拨:这段话突出了包拯克己奉公的精神。
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这段话就是其中很好的表现之一。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而且看到了他对后世子孙的要求,不愧为封建清官的典型,不愧为“包青天”的称号。
2.比较《包拯》与《强项令》这两篇课文中人物性格及写法上的异同。
点拨:包拯与董宣,虽所处时代相隔千年,但两人都能做到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严格执法,所以他俩能名垂千古。
这两篇课文都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并穿插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品质。
所不同的是,课文《包拯》通过几个事例各有侧重地表现了包拯的个性特点,不仅刻画了包拯的清廉、刚正、克己奉公、执法严明,而且描写了包拯断案机智及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特点,记叙有详有略,人物形象十分丰满;而课文《强项令》主要通过记叙董宣不畏强权,杀死了湖阳公主家奴的事情,表现了董宣秉公执法、宁死不屈的品质,并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董宣的清廉,记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令人肃然起敬。
3.核心图解1.给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犯赃.(zhānɡ)苛.刻(kē)包拯.(z hěnɡ)涿.州(z huō)B.忠恕.(shù)阎.罗(yán)讼.诉(sònɡ)曲.直(qǔ)C.贵戚.(qī)诱.我(yòu)峭.直(qiào)徙.知(xǐ)D.惮.之(dàn)宦.官(huànɡ)鬻.之(yù)大茔.(yínɡ)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第.归,杀而鬻.之第:______ 鬻:______(2)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______(3)拯命制者才.足贡数才:______(4)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黄河清:______(5)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______(6)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大茔:______3.下列句子的译文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译文:(你)为什么割了(他的)牛舌反而又状告他?B.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译文:包拯命令制造的人只做够进贡的数量,一岁回家不带一块砚池。
C.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译文:涿州也曾经开过便门,刺探边疆军情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D.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译文:征召代理开封府府尹,升任右司郎中。
4.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属于哪一种情况,将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A.省略句B.倒装句C.判断句(1)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2)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3)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5.第一段写有关包拯哪些方面的事?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6.第二段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裴光德大公无私裴光德在中书①,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
裴公给恤②优厚,从容款狎③,在其第无所不为。
乘间④求京府判司⑤。
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
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⑥朝廷纲纪。
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
”注:①中书:指中书省。
②给恤:供给。
③狎:亲密。
④乘间:趁机。
⑤判司:州郡参军的宗臣。
⑥隳:败坏。
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
(1)有故人..()(2)此官与.公不相当()(3)不敢以.故人之私()(4)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9.翻译下列句子。
(1)此官与公不相当。
(2)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
10.文中的裴光德在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上与包公有什么相同之处?【综合性学习】11.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10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
感动中国2010年颁奖词(节选)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获奖名片】炽爱【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________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
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体验中考】12.(2011·浙江绍兴中考)“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
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①____________【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给力】②____________【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③____________【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1. 解析:A项中的“赃”应读“zānɡ”;B项中的“曲”应读“qū”;D项中的“宦”应读“huàn”。
答案:C2. 答案:(1)但,只管;卖。
(2)赠送。
(3)仅仅,刚好。
(4)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5)到,往。
(6)指家族墓地。
3. 解析:B项句中的“岁满”应译为“年终”。
答答案:(1)B (2)A (3)C案:B4. 解析: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
能分清文段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内容。
参考答案:其一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使官宦们害怕,老百姓广为传诵;其二是改革旧制,使老百姓容易从正门直接告状申冤。
5. 解析:能准确理解文句意思,并分析其体现的人物品质。
参考答案: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6. 解析:结合包拯的可贵品质来谈,特别注意题目中“现在为官”四个字要求的范围。
参考答案:做一个一心为公、公正廉洁之人。
(言之成理即可)7. 答案:(1)老朋友(2)给(3)因为(4)同情8. 参考答案:(1)这个官给您做不合适。
(2)要是往后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会获得这个官职。
9.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从裴光德和包公都铁面无私、严格执法来考虑他们的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克己奉公,不徇私情。
10. 答案示例:(1)孙悟空《西游记》(2)你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你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你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你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你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
你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11. 参考答案:①“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
②“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均可。
③“加油”“努力”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