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中皂苷类成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植物中皂苷类成分的检测技术进展

植物中皂苷类成分的检测技术进展
Va u l e Engn e i i e rng
・l 3 ・ l
植 物 中皂 苷 类成 分 的检 测 技 术 进 展
Th c i a e fDe e m i ton o a t S on ns e Te hn c lTr nd o t r na i fPl n ap i
t o e i a n e hn c l r f r n e . he r t la d t c i a e e e c s c
关 键词 : 苷; 测技 术 ; 量控 制 皂 检 质
Ke y wor :s p nn; tr nain meh d; u lt o to ds a o i deemi to t o q aiy c nr l
maeil l o e h rd a ep e e td i hsr ve Th u p s st o r lte q aiyo ha a issrcl n o d v lp moe b rvd trasal v rt ewo l r r s ne n t i e iw. e p r o e i o c nto h u t fp r ce tit a d t e eo r y po ie l m y
摘要 : 皂苷 类成 分在 植物 中分布 广泛 、 资源 丰 富, 多皂 苷具有 良好 的抗肿 瘤活 性 , 许 并且在 治 疗糖尿 病 方面 具有 惊人 的功 效 。因此 皂苷作 为 治疗 癌症 、 尿 病等 疾 病的 药物成 分具 有很 大的研 究价值 。本文 综述 了近 年来 国内外植 物 中皂苷 类成 分 的检 测技 术, 糖 以期 为进一 步提 高皂苷 类 药物 的质 量控 制标 准 , 更好 的开发 皂苷 类 药物提 供理 论和 技 术参 考 。
中图分类号:- S3 0 引 言

皂苷-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皂苷-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0卷第4期2 0 2 0年4月Vol. 20 No. 4Apr. 2 0 2 0皂昔-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朱力杰许杨杨徐清莹 尹鹏刘 贺*(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锦州121013)摘要 皂I 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表现出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保肝等多种生理功效,已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蛋白质是各类食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皂I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食品的品质产生影响,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概述二者相互作用机制、影响 因素及分析方法,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明确皂I 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复杂食品体 系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HI ;蛋白质;相互作用文章编号 1009-7)4)(2020)04-0300-11doi : 10.16429/j.1009-7848.2020.04.037皂"是自然界中一类结构较为复杂的低聚糖 "类化合物,通常由疏水性皂""元和亲水性糖 配基(如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等$组成,二者通 过糖"键相连叫根据皂"水解后的"元结构,可分为三Y 皂"与[体皂"两大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皂"的许多活性功能被发现,如抗肿瘤、 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保肝等此外,它们还 兼具乳化性、性等能 的 性产的性%皂" 是作为功能性成分还是 表面活性剂都 有很大的发展 景%是一 由 基 水 合的 组成的多 ,经过 成有 结构的化合物,作为 物体 基 的结构和功能 元与 有的 活动。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键的 构着的结构, 的结构 着的功能%目前有 表,蛋白质与配体的相 作用会的结构,的功能 性,如乳化性、性、性等%是多成分 的复杂体 , 多成分发 相 作 ,的 和 ,收稿日期:2019-06-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1510)作者简介:朱力杰(1986—),男,博士,副教授通讯作者:刘贺 E-mail : *****************如 与多 能 键和 键发 复合, 成的 -多 复合物 体 的官性、安全性 性等",因此研组分 的相 作体 的成%皂"和蛋白质都有两亲性结构 表现 较 的表面活性,品、药品和化等领域%皂"与能 ,键、疏水相 作 、 等结合,一面的结构和功能 , 如皂"Rgl 胰蛋白酶中,会造成中!-螺旋和规则卷的含量下降,"-折叠和"-转角的含量增加,改变胰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叫另一 面是皂"表达活性时需要与蛋白质相结合, 如人血清 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 )可提升 皂"Rh2的水溶性,从而更 地发挥皂"的各种活性% Wojciechowski 等091也发现添加一浓度的溶菌酶可提高皂树皂"的发性。

HSCCC综述

HSCCC综述

高速逆流色谱及其应用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Yoichiro Ito 博士于上世纪80年代发明的一种基于液液分配机理的新型色谱分离纯化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特别是近十多年高速逆流色谱的发展,使得它在生物医药、生化、植化、农业、化工、环境、海洋科学、无机化学等广泛领域显现出越来越高的实用价值。

目前国际上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在从事逆流色谱(CCC)技术的研究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工作。

其中包括美国国立研究院(NIH),英国的Brunel大学,瑞士洛桑大学,法国里昂大学等。

由于此项新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成熟,加之其影响不断扩大,自2000年9月起国际逆流研究领域每隔2年举行一次世界逆流色谱学术会议。

每年一度的美国匹兹堡国际分析化学与应用光谱学学术会议上,都设有CCC的专题组[1]。

我国高速逆流技术起步较早,目前也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该技术的研究推广,并与逆流设备生产企业共同成功举办过多次学术交流活动。

高速逆流色谱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始于1985年,到1988年、1989年达到一个高潮,期间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目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在总的论文数量上我国学者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

1 HSCCC原理及特点1. 1 原理流体动力学中有一种特殊的动力学平衡现象,即单向流体动力学平衡现象。

HSCCC就是利用了这种现象来实现高速分离的。

在这样的动力平衡体系中,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相在转动螺旋管中单向地分布。

高速逆流色谱仪工作时,色谱仪中的螺旋管做行星运动,由于重力及螺旋管力的作用,固定相移向螺旋管的入端,使得固定相得以保留,同时两相溶剂在螺旋管中得以混合。

由于不同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溶质在两相溶剂中进行分配平衡,从而使不同成分得以分离。

皂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皂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皂 苷 由皂 苷 元 ( a o e is 和 糖 、 醛 酸 或 其 S p gnn ) 糖
他 有机 酸 所 组 成 。组 成 皂 苷 的 糖 常 见 的有 : 萄 葡
糖、 半乳 糖 、 鼠李 糖 、 拉 伯 糖 、 糖 和 其 他 戊 糖 阿 木
类 。根 据 苷 元 又 可 分 为 两 大 类 : 萜 类 皂 苷 和 类 三 固醇 类 皂 苷 。 三 萜 又 可 分 为 四 环 三 萜 和 五 环 三
l gc le h nc me t o i a n a e n ,blo u a u p e so o d s g r s p r s in,c nta e to o r c p i n,a tf g la d i e t i e,ec,a d p o — n iu a n ns ci d c t n r s p c c is e p otto s e td,t x liai n .
且相 当重 要 的药 理 活 性 和 生 物 活 性 , 抗 肿 瘤 、 如 抗
真菌、 治心血 管疾病 、 血糖 和免 疫调 节等 , 防 降 从 而显 示 出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 。为 此 ,9 5年 8月 19 美 国化 学学 会 ( S 第 一 次 召 开 了 以 皂 苷 为 主题 AC ) 的学术 讨 论 会 。 与会 专 家 认 为 , 苷 是 有 机 化 学 皂



皂 苷 生物 活性 的研 究 进 展
王 楠综 述 , 宋 小骏 审 校
( 南京 军 区南 京总 医 院药 品科 , 江苏南 京 2 0 0 ) 102
摘 要 : 该 文 作 者 概 述 了皂 苷 的 生物 活性 , 细 介 绍 了皂 苷 在 心 血 管 系 统 、 肿 瘤 、 强 免 疫 、 血 糖 、 制 生 育 、 详 抗 增 降 抑 杀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mTOR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mTOR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mTOR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Δ贾慧雨1*,冯志海2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郑州 450003)中图分类号 R28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13-1656-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3.22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高糖条件下自噬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介导的肾脏损伤关系密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蛋白质合成及调节自噬过程的核心通路,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N的研究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大量证据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提高自噬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的凋亡及异常增殖,从而缓解足细胞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组织异常及肾小管功能障碍等肾脏病理改变,减少蛋白尿并改善肾功能,对延缓DN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药皂苷类、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类、萜类等活性成分通过mTOR信号通路干预DN的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药活性成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interven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regulating mTOR signaling pathwayJIA Huiyu1,FENG Zhihai2(1. First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2. Dep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3,China)ABSTRACT Diabetic nephropathy (DN)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and its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 Currently,it is believ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kidney injury media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autophagy disord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glucose,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signaling pathway is crucial for protein synthesis and autophagy regulation,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N.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Plenty of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CM can enhance autophagy,improve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inhibit cell apoptosis and abnormal proliferation by regulating mTOR signaling pathway,so as to reliev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kidney such as podocyte injury,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thickening,mesangial tissue abnormalities and renal tubule dysfunction,thereby reducing proteinuria and improving renal function. All of the abov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laying the progression of DN.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aponins,flavonoids,polyphenols,alkaloids,terpenoids and other active ingredients of TCM intervening in DN through mTOR signaling pathway,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rther basic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KEY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signaling pathway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持续性的蛋白尿排泄增加,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

具有抗衰老作用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王艳艳

具有抗衰老作用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王艳艳

142第23卷 第5期 2021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3 No. 5 May,2021具有抗衰老作用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王艳艳,王凤玲,毛子玮,张慧,吕鑫,黄莉莉,李廷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要:衰老是由于多重因素造成的机体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发生的退行性变化。

由衰老引发的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抗衰老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

传统中药在延缓衰老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文章就具有抗衰老作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分别从实验动物、给药途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具有抗衰老作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总结发现具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有效成分包括多糖、皂苷、黄酮、生物碱等;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等。

通过文章的综述将有助于研究者寻找更多具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

关键词:中药;抗衰老;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21) 05- 0142- 07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Anti-aging EffectsWANG Yanyan,WANG Fengling,MAO Ziwei,ZHANG Hui,LYU Xin,HUANG Lili,LI Tingli(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Abstract:Aging is the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body'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issue structure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 Many diseases caused by aging seriously affect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anti-aging research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delaying aging.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 of anti-aging Chinese medicines,and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 of anti-aging Chinese medicines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administration route,effective ingredi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and mechanism of action. In summary,it is found that Chinese medicines with anti-aging effects are mainly tonic drugs and blood stasis removing drugs;active ingredients include polysaccharides,saponins,flavonoids,alkaloids,etc;the anti-aging mechanism is mainly to improv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scavenging free radicals,enhance immune function and improv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This review will help researchers to find more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anti-aging effects.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ti-aging;active ingredient;mechanism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3C085,LH2019H106);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31623);哈尔滨市科技局项目 (2013RFQXJ070);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228084)作者简介:王艳艳(1982-),女,辽宁通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改善睡眠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重楼中皂苷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重楼中皂苷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重楼中皂苷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杜泽飞;张国文;孙健玮
【期刊名称】《云南医药》
【年(卷),期】2024(45)2
【摘要】重楼作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传统中药,近年来因其较好抗肿瘤活性逐渐得到重视,重楼皂苷是重楼最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大量科学研究
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为抗肿瘤的物质基础,以上成分抗肿
瘤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和阻滞增殖周期、抑制肿瘤转移、抑制肿瘤耐药,增强化疗敏感性、影响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的功能活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生长。

本文对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在抗肿瘤研究方面的成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重楼皂苷类药物的开
发和利用及临床抗肿瘤的应用进一步提供思路。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杜泽飞;张国文;孙健玮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药剂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超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重楼皂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重楼皂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重楼中具有抗肿瘤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重楼皂苷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5.重楼皂苷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皂苷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皂苷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皂苷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张兴;佟继铭
【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8)001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已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并且肿瘤的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寻找高效低毒的植物来源抗肿瘸药物重新引起重视,大量的研究证明,皂甘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的靶点和途径比较广泛,除了直接杀伤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外,皂苷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阻遏癌症的启动、延缓癌症的演进、抑制痛细胞的转移、诱导癌细胞的再分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传统临床抗癌药的治疗效果等多个片面具有良好的活性.提示了这类化合物有着很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张兴;佟继铭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含皂苷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石佳佳;曹丽丽;韩倩倩;朱艳琴
2.紫金牛属植物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拓小瑞;王剑波
3.延龄草属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J], 杨槐;戴鸥
4.薯蓣皂苷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J], 马朋;曹同涛;刘栋;姜涛;王慧林
5.天然皂苷类化合物抗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J], 任煜;刘婷婷;祝凌丽;张达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皂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及应用进展

皂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及应用进展

皂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及应用进展作者:李沛霞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4期摘 ;要:皂苷(Saponin)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主要分布于陆地高等植物中。

其苷元为具有螺甾烷及其有相似生源的甾族化合物或三萜类化合物。

大多数皂苷水溶液用力振荡可产生持久性的泡沫,故称为皂苷。

皂苷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胆固醇、保肝、免疫调节、抗炎、抗微生物等多种活性。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皂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和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皂苷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皂苷化合物;生物活性;应用;展望1.生物活性1.1 抗菌、抗炎作用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活性。

李庆华[1]等人研究了大豆皂苷对重症中暑大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发现大豆皂苷可通过减少重症中暑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及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起到提高机体承受热打击和高强度运动能力的作用。

1.2 降血脂、降胆固醇及抗动脉硬化作用Fujiwara[2]等给ApoE基因缺陷小鼠口服esculeo-side A 后,可以显著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的面积,证明纯化的esculeo-side A可显著抑制ACBZT 蛋白的活性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1.3 免疫调节作用从皂树(蔷薇科)中得到的皂苷在世界范围被研究多年,并将其作为免疫辅助剂上市。

曹法昊[3]等人发现总党参皂苷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作用明显,为其用于保健品或药品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人参皂苷[4]对正常动物的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刺激和促进作用,能使自身免疫增强,也是免疫调节剂,能提高小鼠T、B淋巴细胞对相应分裂原的反应性,还能对抗自身引起的免疫功能急剧下降。

1.4 保肝作用Khanal[5]等报道桔梗皂苷可作为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活化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来预防酒精性脂肪肝;桔梗皂苷能够降低乙醇诱导性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抑制肝脏中甘油三酯的累积,预防肝损伤。

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谢东浩1,2*,蔡宝昌1,安益强3,李霞3,贾晓斌3(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 212001;3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8)摘要:对柴胡皂苷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柴胡;柴胡皂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7)01-0063-03柴胡原名茈胡,2000版5中国药典6收载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 pleu rum chinens e D C.习称/北柴胡0或狭叶柴胡Bu 2pleurum sco rzonerifolium Willd.习称/南柴胡0的干燥根。

江苏地区习用柴胡为狭叶柴胡春季采收的带根全草,又称/春柴胡0、/芽胡0。

柴胡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列为上品,5伤寒论6、5千金翼方6、5经史证类备急本草6、5和剂局方6、5本草求真6等历代医家名著中均有详细记载[1]。

柴胡具有抗炎、保肝、解热、镇痛等功效,临床用于治少阳症,肝气郁结所致头痛,月经不调,痛经;气虚下陷证;感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痢疾,胆汁返流性胃炎[2]。

柴胡根中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其次含有植物甾醇、侧金盏花醇,以及少量挥发油、多糖;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少量皂苷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成分。

研究发现柴胡皂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作用。

本文对柴胡皂苷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柴胡皂苷结构均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其苷元分为7种不同类型:环氧醚(Ñ),异环双烯(Ò),12-烯(Ó),同环双烯(Ô),12烯-28-羧酸(Õ),异环双烯-30-羧酸(Ö),18-烯型(×)。

柴胡皂苷中一般只含葡萄糖、呋糖、鼠李糖和木糖,此外,除以上各种糖外还有戊糖醇(pentitol)。

人参属药用植物地上部位皂苷类成分的化学和分析研究进展

人参属药用植物地上部位皂苷类成分的化学和分析研究进展

人参属药用植物地上部位皂苷类成分的化学和分析研究进展作者:白敏毛茜徐金娣朱玲英朱贺王强李松林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3期摘要:人参属药用植物地上部位与根茎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成分组成及分布。

该文主要对人参、三七、西洋参、竹节参地上部位(茎叶、花、果实)中的皂苷类成分和分析方法进行总结,为深入研究该属药用植物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以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人参属;地上部位;皂苷;分析;资源综合利用[收稿日期] 2013-08-27[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4068,81274018)[通信作者] \1王强,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25)83271390,E-mail:qwang49@;李松林,研究员,Tel:(025)85639640,E-mail:songlinli64@[作者简介] 白敏,硕士研究生,E-mail:baimin0817@ 五加科人参属Panax Linn中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三七P.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西洋参P. quinquefoliun L.及竹节参P. japonicus C. A. Mey.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具有多方面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悠久的应用历史。

人参属植物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而人参皂苷被公认为是该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1]。

近年来研究表明,该属植物的地上部位具有和根茎不同的药理活性和化学组成。

人参叶具有“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的功效[1]。

人参地上部位(叶、果实)提取物比根茎提取物的降糖活性要强[2-5]。

Shi等[6]发现人参叶中总皂苷的含量要明显高于根,且以原人参三醇型皂苷ginsenoside Re为主。

Wang等[7]发现三七花总皂苷的抗大肠癌细胞的活性比根茎强。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三七茎叶中主要含有原人参二醇型皂苷,而三七根茎中则以原人参三醇型皂苷为主,其中Re和Rg1含量最高,成分多样性则不如三七茎叶[8]。

药食同源中药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药食同源中药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药食同源中药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研究一、内容综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脂症是其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降低血脂和抗氧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许多药食同源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近年来药食同源中药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脂症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饮食调理方法。

药食同源中药在降血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药食同源中药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如山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能够降低肝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药食同源中药中的皂苷类化合物也具有降血脂作用,如人参中的皂苷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对高血脂症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黄芪、茯苓、泽泻等中药亦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药食同源中药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成为抗高血脂症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药食同源中药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如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突变等作用;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疲劳、免疫调节等作用。

丹参、黄芪、石斛等中药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目前药食同源中药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许多药食同源中药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药食同源中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有限,需要更多临床实验证明其疗效。

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药食同源中药作用机制的探讨以及临床应用的拓展,以更好地为高血脂症患者服务。

药食同源中药在降血脂和抗氧化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且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对近年来药食同源中药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高血脂症患者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饮食调理方法。

《2024年重楼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9个皂苷含量比较》范文

《2024年重楼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9个皂苷含量比较》范文

《重楼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9个皂苷含量比较》篇一重楼两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九种皂苷含量比较摘要:本文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对重楼两种基原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了九种皂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样品的提取、分离和检测,得出了各部位皂苷含量的具体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旨在为重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重楼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重楼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分布研究日益增多。

本实验选取了两种基原植物的重楼,对其不同部位中的九种皂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重楼的药效评价、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选择两种基原植物的重楼样品,分别取自不同地域、不同生长环境,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样品处理将重楼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干燥、粉碎处理。

3. 提取与分离采用适当的溶剂对样品进行提取,通过柱层析、薄层扫描等分离技术,将九种皂苷分离出来。

4.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九种皂苷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各部位的总皂苷含量。

三、结果与分析1. 九种皂苷的含量分布通过对两种基原植物的重楼不同部位进行提取、分离和检测,我们得到了九种皂苷的含量数据。

其中,不同部位和不同基原植物的重楼中,各皂苷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2. 不同部位皂苷含量的比较在同一种基原植物的重楼中,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根部通常富含多种皂苷,而茎和叶中的皂苷含量相对较低。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利用重楼资源时,应充分考虑不同部位的利用价值。

3. 两种基原植物皂苷含量的比较两种基原植物的重楼在相同部位中,各皂苷的含量也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植物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评价重楼的药效和质量时,需要考虑其基原植物的差异。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重楼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基原植物中,九种皂苷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三萜皂苷应用研究进展

三萜皂苷应用研究进展

三萜皂苷应用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三萜皂苷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饲料、化妆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三萜皂苷[1](triterpenoidaponin)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其中菊科、石竹科、桔梗科、茜草科、玄参科及无患子科等植物中更为普遍。

三萜皂苷具有抗菌、抗虫害、抗癌、抗炎、抗过敏、治疗白血病、抗病毒、降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

近年来,皂苷类化合物已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饲料、化妆品等方面广泛应用,农业方面也有所涉及,例如[2]白头翁对小麦赤霉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和杀虫活性,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1医药领域从积雪草酸中分离出来的乌苏烷型三萜皂苷具有治疗皮肤创伤,保护肝脏,诱导癌细胞凋亡,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抗抑郁,治疗乳腺增生,减弱化疗药物抗癌的不良反应等作用。

经过对积雪草酸衍生物结构的修饰,发现其对人宫颈癌细胞、人乳腺癌细胞等的抗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3]。

目前有关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但其在药理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今后还应加强对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前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药品研发提供依据。

金晶等[4]从毛冬青中分离制备的三萜皂苷ile某oideO,具有明显的凝血效果,同时能减少血栓形成,起着活血化瘀的作用。

毛冬青所含的三萜及苷类成分,在抗血栓、扩张血管及调节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菌、抗炎、保肝、抗癌、抗肿瘤及机体免疫调节等方面表现效果突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其三萜皂苷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及新型皂苷类化合物结构发现与分析做了大量的研究,其发展前景广阔。

2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领域三萜皂苷的皂苷元是亲油性,糖基是亲水性,作为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极强的乳化性及起泡性,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等应用。

中药材皂苷提取方法与工艺研究_郭晓宇

中药材皂苷提取方法与工艺研究_郭晓宇

中药材皂苷提取方法与工艺研究郭晓宇,陈建平,汤化琪,杜艳青,朱晓伟,刘乐乐(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摘要:中药材中的皂苷类成分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

通过查阅有关中药材中皂苷提取的文献,总结出现行的皂苷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发酵法,酶解法,水解原位萃取法,近临界水解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材皂苷的各种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和优选,旨在确定中药材皂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与工艺,为中药材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材皂苷;提取方法;工艺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2X(2013)01-0116-04 STUDY ON EXTRAC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Y OF 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GUO Xiao-yu,CHEN Jian-ping,TANG Hua-qi,et al.(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College of Pharmacy,Inner Mongolia Hohhot010110China)Abstract:The 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and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hich are antiinflammatory,antibacterial,antivirus,antitumor,and can reduce blood sugar,lower cholesterol and so on.By consulting the literature about extracting 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the writer summed up the current extracting methods of saponin and they are:Impregnation method,Percolation method,Reflux method,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Fermenta-tion method,Enzymatic method,Hydrolysis in situ extraction method,Near critical hydrolysis method,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Microwave extraction method,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method.In this paper,every extraction method of 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introduced,compared and pre-ferred in detail,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bes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thus providing some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Key words:saponi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extraction methods;technology皂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特殊苷类,因其水溶液振摇后产生胶体溶液,并伴有持久性肥皂溶液样泡沫而得名。

中药皂苷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皂苷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皂苷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世培;刘永琦;修明慧;杨晓轶;杨馥嘉;和建政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22(42)13
【摘要】衰老是一个复杂的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当机体功能器官发育成熟后,便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如干细胞衰竭、线粒体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自噬减少、表观遗传改变、体细胞和线粒体DNA突变累积、细胞间通讯异常、端粒丢失、营养感觉改变等变化。

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显示:中国的老龄化率预计到2050年为26.1%,在全世界排第33位。

因此抗衰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抗衰老的研究大多涉及以下几个学说:①自由基学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致使自由基富集化。

【总页数】9页(P3327-3335)
【作者】杨世培;刘永琦;修明慧;杨晓轶;杨馥嘉;和建政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中药皂苷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2.中药中皂苷类成分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3.中药中皂苷类成分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4.人参皂苷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5.抗衰老机制及中药复方抗衰老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中草药中皂苷类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1]王洁,邓长泉,石磊,等.党参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279-281.[2]朱恩圆,贺庆,王峥涛,等.党参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2):94-95.[3]孙政华,邵晶,郭玫.党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174-176.[4]陈克克.中药党参的研究概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2):33-39.[5]彭锐,秦松云,瞿显友,等.党参的研究现状及开发[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3,(2):48-51.皂苷(Saponins)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人参、甘草、远志、桔梗、瓜蒌皮、绞股蓝、麦冬、三七、知母等许多中草药中均含有皂苷类成分,有些还是主要活性成分[1]。

近年来,这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大多研究清楚,现在的形势是对有效成分肠道代谢的研究日趋增多。

现根据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皂苷类有效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1.1免疫调节作用皂苷类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同于西药,常呈现出双向调节作用,且毒副作用少。

如刘念等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增强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在同样条件下,对青年大鼠免疫功能作用不显著,其机理为Rg1能选择性增强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2的产生与释放,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而非单纯的免疫增强剂。

匡海马等通过对东风菜中分离出的皂苷类成分研究发现,东风菜总皂苷在体外能显著增强ConA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对免疫细胞有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空斑形成细胞的反应,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作用。

1.2对心脑血管的作用陈剑雄等[2]研究绞股蓝总皂苷对外源性氧自由基诱发脑血管收缩,发现其具有明显抑制血管型丙二醛(MDA)生成,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用。

远志皂苷有降压作用,此作用与迷走神经兴奋、神经节阻断以及外周α-肾上腺能、M-胆碱能和H1受体无关。

皂苷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皂苷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241 R 8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6 0 2 1 )5— 0 1— 6 10 9 9 (0 1 0 0 0 0
Re e r h Adv nc n t a y ia eho fS po n nd sa c a e o he An l tc lM t d o a ni s a
来越广泛和深入 , 研究表 明该类成分在 治疗 多种疾病 , 抗 炎、 如 抗肿 瘤 、 祛风 湿等方 面都具 有 良好 的发展 前景。主
要 介绍 了皂苷及其体 内代 谢产物的分析 方法研 究进展 , 以期 为该 类成分的进一步研 究提供思路 。
关键词 皂 苷 ; 内代 谢 产 物 ; 性 定 量 方 法 体 定
参皂苷 R 的含量 , 定波长为 55n 参 比波长 e 测 2 m, 70n 展开剂为正丁醇 一醋酸丁酯 一 ( : : ) 0 m, 水 4 15 的上层 液 一甲醇 (0 1 。以 上显 色 剂 均 为 1% 硫 1: ) 0
酸 乙醇溶液 。潘莉 等 采 用 薄层 扫描 法 同时 测 定 柴 胡皂 苷 a d 、2 b ) 含量 , ( )b ( 1 的 以氯 仿 一甲醇 一水 (0 1 : ) 3 :0 1 为展 开剂 ,%对 二 甲氨 基苯 甲醛 4 % 硫 2 0
和高氯酸为显色剂 , 50n 在 6 m处测定蒙古黄芪中黄 芪总 皂 苷 的含 量 。严芳 芳 采 用 了 C C rig ar e固 td 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和比色法 , 4 6n 在 9 m处测定健之
宝 口服液 中绞 股蓝 总皂 苷 的含 量 , 性 范 围为 0 0 线 .8

45n S 3 3 m, X= 。人参皂苷 Rl 3h内稳定。黄 g在 月纯 等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补气遁络胶囊中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中皂苷类成分研究进展陈思呈;李典鹏【摘要】皂苷因其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蔬菜,其主要活性物质除了人们熟知的番茄红素外尚含有含量并不低的水溶性番茄皂苷,目前国内有关番茄皂苷的研究报导较少.本文主要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人员在番茄皂苷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Saponins have been becoming the focus of research because of their activities on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in human body. Tomato is the most commonly eaten vegetable in our daily life. In addition to the well-known main active component;lycopene,tomato also contains high content water-soluble saponins.. At present,there is few domestic research bout tomato saponins.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from 1970s on tomato saponins.【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24)008【总页数】6页(P1141-1146)【关键词】番茄;皂苷;活性;研究进展【作者】陈思呈;李典鹏【作者单位】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541004;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R285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茄科番茄属植物,是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一年生蔬菜之一,也是一种含有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营养成分的食物。

番茄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就是番茄红素(Lycopene),为胡萝卜素中的一种。

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在番茄中除了脂溶性化合物外尚存在有含量并不低的水溶性皂苷类化合物。

目前国外的研究人员从番茄中陆续分离得到的番茄皂苷类物质有:TFI、α-tomatine、tomatosideA-B、lycoperosideA-D和 F-H、esculeoside A-D、pregnane glycoside等以及它们的部分苷元和衍生物。

从番茄中所分离到皂苷的绝大部分为甾体生物碱类皂苷。

番茄皂苷具有一般皂苷的性质,国外特别是日本的研究人员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番茄皂苷具有强的降血脂、降胆固醇、抗动脉硬化、抗氧化、抑制癌细胞增殖等生理活性。

以下仅就近年来在番茄皂苷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番茄皂苷主要存在于番茄的果实中,种子、叶子、茎等部位也有相当的含量。

皂苷类化合物为水溶性物质,分离提取的过程有很大的相似性。

一般的方法是,新鲜番茄(或叶子、茎等),经洗净、粉碎、加水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后经一系列柱色谱或再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分离得到。

以番茄皂甙A的提取分离为例:新鲜番茄经洗净打碎后加水离心,上清液浓缩过Diaion HP-20树脂并用水和甲醇依次洗脱。

甲醇洗脱部分再过ODS柱,40%~100%甲醇梯度洗脱,70%部分得到番茄皂苷A [1,2]。

1973年,日本的研究人员Hiroji Sato等从番茄种子中分离出了一种苦味素,这种苦味素被命名为TFI,TFI是一种新的呋喃甾醇皂苷,也是首次报导这种喃甾醇皂苷类物质是使西红柿种子产生苦涩味道的物质[3]。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从番茄地上部分及未成熟的果实中分离得到α-番茄碱(α-tomatine),又名番茄素或番茄甙[4]。

α-番茄碱在其它茄科植物(Solanum)中也存在,如茄子、马铃薯等,为一种含有D-木糖、D-半乳糖及两分子葡萄糖的甾体生物碱皂苷。

tomatidine,是tomatine的水解产物,也就是tomatine苷元[5,6]。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及前苏联的研究人员从西红柿中分离或经酶法转化得到一类糖苷tomatoside,分别命名为tomatosideA和B。

tomatoside A为呋喃甾醇型糖苷,tomatoside B为螺旋甾烷醇糖苷,tomatoside B可由存在于番茄种子中的含量为0.3%的neotigogenin(tomatoside B的苷元,)经酶或化学转化而得到[7]。

1996年,日本的Shoji Yahara从番茄叶子和果实中分离出了一类新的螺旋甾烷型糖苷lycoperoside,分别命名为lycoperoside A-D[8]。

2004年他又从番茄果实中分离得到另一类甾体生物碱糖苷,分别命名为lycoperosideF-H[9]。

2004年,日本学者Yukio Fujiwara等从番茄果实中提取分离出一类番茄糖苷esculeoside,分别命名为螺旋甾烷型糖苷esculeosideA和辣茄碱型糖苷esculeosideB,其中esculeosideA是番茄中主要的皂苷类成分,在樱桃小番茄中其含量为番茄红素的三倍。

esculeosideA苷元有esculeogenin A和isoesculeogenin A两种异构体[2,10]。

2006年Takara又从番茄果实中分离得到两个此类化合物,分别为esculeosideC和esculeosideD,均为甾体生物碱糖苷[11]。

2005年Yukio Fujiwara等从过熟的西红柿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孕烷糖苷pregnane glycoside。

第一个孕烷糖苷为日本的学者从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illa)中获得,之后又从西红柿中获得了孕烷糖苷[12]。

从番茄中分离得到的皂苷类化合物及部分苷元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研究发现,从西红柿未成熟期到成熟期直至过熟期,皂苷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的变化。

在未成熟西红柿中主要存在α-tomatine,成熟期的番茄含有大量的esculeoside A等,过熟的西红柿中则主要存在着pregnane glycoside等化合物[4]。

随着西红柿的成熟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番茄中α-tomatine含量的减少及esculeosideA含量的增加,α-tomatine与 escule-osideA可能的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13]。

与此同时,esculeosideB的含量也在增加,藤原等猜测esculeosideA可能为esculeosideB的前体物质,两者可能的化学关系如图3所示[2,13]。

实验证明乙烯的含量及吸收,在西红柿果实esculeosideA的积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4]。

C22 αN→C22 βN的异构化作用是这种转化的最重要一步[15-16]。

esculeosideA经酸水解后可转变成其苷元esculeogenin A。

具有22S构型的esculeogenin A的异构体isoesculeogenin A在吡啶和水中回流反应,可以转变成esculeogenin B。

esculeoside B的苷元esculeogenin B不仅可以从由esculeoside B经酶水解而得,还可以由isoesculeogenin A在吡啶和水中回流反应,转化为 esculeogenin B[10,17]。

esculeogenin A在吡啶和水中回流反应,转化成一种孕烷衍生物,机理是吡啶从20位碳脱氢,使C-20和C-22之间形成双键及E环开环,最后形成一种孕烷衍生物[10-11]。

isoesculeogenin A 可以由esculeogenin A异构化而来,也可以由lycoperosideF经酸水解而得(isoesculeogenin A即lycoperosideF的苷元)[10,17]。

此外,esculeogenin A在吡啶和水中反应可转化为pregnane (孕烷),再经生物合成为番茄孕烷糖苷pregnane glycoside,如图4所示[4,18]。

pregnane在体内可以转变为雄甾酮(Androsterone)等甾体激素类化合物[4]。

tomatidine,是tomatine的水解产物,也就是tomatine的苷元。

研究人员已经建立另一种有效的把tomatidine转化为一种孕烷衍生物的方法,转化率可以达到27.3% [19]。

tomatidine室温下与吡啶和乙酸酐反应,发生乙酰化作用最终可以转变为孕烷衍生物,并且证明这种孕烷衍生物具有神经及NGF因子增强活性[20]。

4.1 番茄皂苷的抗癌和抗肿瘤活性甾体生物碱糖苷一般都具有抗增殖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系活性[21],但甾体皂苷并不是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通过与癌细胞增殖激素的拮抗作用达到抑制癌细胞的功效。

实验表明:esculeoside A和αtomatine都具有细胞毒作用。

通过皮肤外用 esculeogenin A还有抑制疱疹和皮肤癌活性[21]。

考虑到各种甾体生物碱糖苷都有抗各种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这一事实,由于esculeosideB和esculeosideD等可以由esculeosideA转化而来,可以预计,它们和esculeosideA一样,也都具有极强的抗癌活性[2]。

它们通过内生的外源凝集素进入细胞,这些外源凝集素为识别皂苷中糖基的特异受体[4]。

此外,研究发现α-tomatine具有抗人乳腺癌细胞活性,能有效地抑制 (胸腺、结肠、肝脏和胃)癌细胞的生长[22,23]。

研究人员给虹鳟鱼喂食2000 ppm的α-tomatine后发现,其肝脏及胃的肿瘤发生率降低了41.3%,并且在鱼体内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不良的病理学反应[5]。

4.2 番茄皂苷降血脂、降固醇及抗动脉硬化活性研究发现esculeoside A及其苷元 esculeogenin A体外可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为一种较好的酰基辅酶 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抑制剂,是有前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症化合物[19]。

Fujiwara等给ApoE基因缺陷小鼠口服esculeoside A后,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酸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的面积,并观察不到任何的副作用。

此项研究首次给出了证据,证明纯化的esculeogenin A可以显著的抑制ACAT蛋白的活性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