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教学★第1章第1节 元素周期表(化学人教版必修2)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元素周期表使用教材:人教版版高一年级必修化学2册第一章第一节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本节的重难点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
因此,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语句: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征。
3、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教材阅读,元素周期表解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求知与探索“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勤于总结思考的科学态度。
2、感受周期表的结构美,从周期表发展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本质在于不断的探究。
核心素养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学生特征分析学生是否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在初中化学和化学必修1中曾经出现过元素周期表,学生初步了解了周期表和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
学习本课内容必须具备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
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ppt课件.
41
总结: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Li Na K Rb Cs
1.相似性:
最外层上都只 有一个电子
化学性质相似
1) 都易失电子表现强还 原性
2) 化合物中均为+1价
核电荷数
2.递变性: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核对最 外层电 子的引 力
失电 子能 力
还原 性
金 属 性
(电子层数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的影响)
很好 逐渐增大(K特殊)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ppt课件.
40
通过比较碱金属单质与氧气、水的反应, 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 切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 别是 最外层电子数 有关。原子结构相 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
相似性 和递变性 。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 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 增多 ,原子半径逐 渐 增大 ,失电子能力逐渐 增强 ,金 属性逐渐 增强 。
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人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
质彼此相似 ,它们都能与 水 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氧气 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O2=2Li2O
2Na+O2=Na2O2 2Na+2H2O=2NaOH +H2↑
2K+2H2O=2KOH +H2↑
上述反应的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 +1 。
49
卤族元素: 氟(F)
F +9 2 7
氯(Cl)
Cl + 1 7 2 8 7
溴(Br)
Br +35 2 8 18 7
碘(I)
I +53 2 8 1818 7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卤族元素》ppt课件
第一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卤族元素
情景导入
大家知道,有雨必先有云,但是有云 不一定有雨。自然界过冷云降雨(或雪)是由 于云中除小水滴外,还有足够的冰晶——饱 和水汽或过冷水滴在冰核(不溶于水的尘粒) 作用下凝华或冻结而形成的冰相胚胎。过冷云中水滴的水 分子会不断蒸发并凝华到冰晶上,冰晶不断长大以致下落 为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0℃,它们就会融化成雨。如果自 然界这种云雾中缺少足够的冰晶,因云中水滴十分细小, 能够长期稳定地在空气中悬浮而降不下来,于是就只有云 而无雨。
F2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和HF。均易溶于有机溶剂; 接
(9)卤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除F-外,都容易与Ag +形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AgX,根据沉淀的颜色不同,可 用来检验溶液中的卤素离子。
典例 精析
►变式应用
1.(双选题)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 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BC )
►变式应用
2.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B )
A.碘水、淀粉溶液
栏
B.氯水、四氯化碳
目 链
接
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
知识 导学
4.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其非金属
性越强。如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则非金
属性:F>Cl>Br>I。
栏
5.根据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单质可置换出
目 链
活动性相对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Cl2+2NaBr===2NaCl
接
+Br2,则非金属性:Cl>Br。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必修二
Page 29
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2F2+2H2O = 4HF+O2 (特例) Cl2 +H2O = HCl+HClO
Br2+ H2O = HBr+HBrO
反 应 越 来 越 难 以 发 生
Page 30
卤素单质与金属的反应
与钠的反应 2Na+Cl2=2NaCl 与铁的反应 2Fe+3Cl2=2FeCl3 Fe+I2=FeI2 与铜的反应 Cu+Cl2=CuCl2 Cu+Br2=CuBr2
反应条件(F2 → I2)
所需条件越来越高。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F2→I2)
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Page 28
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 酸性:HF<HCl<HBr<HI • 热稳定性: HF>HCl>HBr>HI • 沸点:HF>HI>HBr>HCl
• 还原性:HI>HBr>HCl>HF
Page 41
2.3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溴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是深红棕色液体
易挥发,溴蒸气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水,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溴的保存:
密闭保存,加水液封,盛溴的试剂瓶不可 选用橡胶塞。
Page 42
碘的物理性质: 碘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具升华性质,碘的蒸气呈紫色 固态物质不经过转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 的现象) 碘(I2)遇淀粉变蓝色 溴和碘易溶于有机溶剂
Page 23
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1)相似性
①除Cs外,其余的都呈银白色; ②碱金属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 ③密度较小; ④熔、沸点较低; ⑤导热、导电的性能都很强。
必修2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Duty Honor Love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元素周期表概览
中 英 文 版 切 换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元素周期表概览
中 英 文 版 切 换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总结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作 业
记忆短周期所有元素; 记忆短周期所有元素; *记忆所有主族 优先记忆Ⅰ *记忆所有主族(优先记忆ⅠA ⅦA); 记忆所有主族( A); 练习写罗马数字的1 练习写罗马数字的1到8; 记忆0族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 记忆0族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
化学学习的神器 不
H L D
周期详解
完 全 周 期
小练习 找出各周期含有 2 3 4 5 6 数目 2 8 周期
¤
7 26
8
18
18
32 周期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族详解
仔细观察周期表,最上面那一行不带颜 仔细观察周期表, 色的代表了什么? 色的代表了什么? 讨论: 讨论: 1 列标识总共有几种类型? 列标识总共有几种类型? 2 每一种各有几个?各占几个列? 每一种各有几个?各占几个列? 3 每一种标识各自有什么特点? 每一种标识各自有什么特点?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小练习
找一找哪个族的元素最多。 找一找哪个族的元素最多。 算一算,上下相邻的主族元素,差值是多少? 算一算,上下相邻的主族元素,差值是多少? ⅢB是元素最多的族 不是定值。 不是定值。 仅一个, 相差 2: 仅一个,Li 10到20号元素 相差 8: 10到20号元素 相差18: 31到38号元素 49到56号元素 号元素; 相差18: 31到38号元素;49到56号元素 相差32: 81到88号元素 相差32: 81到88号元素 上下差值是解题中经常用到的数据,请牢记。 上下差值是解题中经常用到的数据,请牢记。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通过对比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元素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会从理论上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能够会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教学重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进而知道碱金属和卤素元素强弱的判断依据四、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五、教学过程〔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家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1、画出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3、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4、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5、第Ⅷ族有几个纵行?6、主族序数与什么有关?教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
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2节+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 递变。 (2)元素周期系:元素的这一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 期系。 (3)元素周期系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①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 ②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金属 金属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任务1 价层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与族的划分
【问题引领】
请你阅读分析下列元素周期表并回答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的划分与构造原理有何联系?每个周期各排了多少种 元素? 提示:除第一周期外,其余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能级结束,而从ns 能级开始以np能级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因 为第一周期元素只有一个1s能级,其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跟其他周 期的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不同。7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的元素数目分 别为:第一周期2种;第二周期8种;第三周期8种;第四周期18种;第五周期18 种;第六周期32种;第七周期32种。 2.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其中族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主族元素的主族序 数与价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提示:族的划分依据是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主族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价 层电子数。
3.副族元素的副族序数是否只与最外层电子排布有关系? 提示:副族元素的副族序数除了与最外层电子排布有关系之外,还与次外层 电子排布有关。 4.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左下方区域,而非金属元素 主要集中在右上角区域? 提示:这是由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决定的。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果使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内的元素主要表现出金属性,右上角三角区 域内的元素主要表现出非金属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一节_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说课稿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形成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4)通过交流讨论,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3)通过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课件
练练: AXx+共有m个电子,则质子数Z= m+X; AXx-共的m个电子,则质子数Z= m__-_X__.
[小试牛刀2]
(1)AXx+共有a个电子,则中子数N=_A__-a_-_x__ (2)AXx-共的a个电子,则中子数N=_A_-_a_+_x___
X——元素符号;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 c——代表离子的价态; d——代表化合价; e ——代表原子个数
能力提升 12Mg2+和17Cl— 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
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122M:g2+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 离17子Cl的—的质(子12数)= (10) (2)
不是。因为每种元素又有不同的核素。
【小试牛刀4
BG
a、 刚石与石墨 b、 与
c、 与
1375Cl
d、1d4902X与h2
Y 40
20
e、水和重水(d2o)
1377Cl
f、纯碱和烧碱
g、氕和氘
同位素原子有哪些应用呢?
问题6: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 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不是。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核素
学习目标:
A
1、了解质量数和Z X的含义; 2、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3、认识同位素的应用
学习重点:
A
质量数、Z X和同位素的含义
【探究一】:质量数和ZA X的含义
问题1:视频中哪种微粒可测文物的年代? 你能表示出它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4C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3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11H、21H、31H、H+和H2是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C.11H和21H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 完全相同
解析: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11H、12
H、
3 1
的量为:
ag A+m g·mol-1
×[m+(A-N)]=
a A+m
(A-N+m)
mol。
已知mRn-阴离子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W g mRn-阴离子
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 )
A.(m-x)n mol B.W(m-x-n)n mol
C.Wm(m-x+n) mol
m-x+n D. mW mol
X原子的质量约为a
g,含有原子的个数约为
6.02×1023,所以1个baX原子的质量约为6.02×a 1023 g。
6.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 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
(1)核素种类由____A_B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A______决定; (3)元素有同位素由____B_______决定; (4)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___A__B_C_____决定; (5)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A__E______决定; (6)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D_______决定; (7)元素的化学性质由_____D_E_____决定; (8)价电子数通常是指____D_______; (9)核电荷数由_____A______决定。
3.特别提醒
(1)判断元素、核素和同位素时,要抓住各种微粒的本质。
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过渡元素
镧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VIII
IB
IIB
Sc
Ti
21 钪 22钛
V 23钒
1
2
IA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IIA Be 4铍 Mg 12镁 Ca 20钙
3
4
2020/4/25
Cr 24铬
Mn 25锰
Fe 26铁
Co 27钴
Ni 28镍
Cu 29铜
A:主族
B:副族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另外,特别族名称:第ⅦA 族—卤族元素
第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一、元素周期表
课堂小结: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主七副七周期,Ⅷ族零族镧锕系。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2)
横的方面 7个周期 (7个横行) 周 期 表
1 2 3 4 5 6 7
2种元素 短周期 8种元素 8种元素 18种元素 18种元素 长周期 32种元素 26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7个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IA~VIIA) 纵的方面 7个副族:仅由长周期构成的族 (18个纵行) (ⅠB~ⅦB) VIII族(3个纵行):Fe、Co、 Ni等9种元素 零族:稀有气体元素
7
87 88
镧 系 锕 系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过渡元素
66 98 67 99 68 100 69 101 70 102 71 103
57 89
58 90
59 91
60 92
61 93
62 94
63 95
64 96
65 97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族(纵行) 1) 主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面标一“A”字。ⅠA、 ⅡA、ⅢA、…
随堂检测
1.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ⅦA 周期,第_____族.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四 ,它应该在第______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3.某微粒XO32-中共有42个电子,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三 ⅥA 第_____周期,第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H2SO4 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七主七副零八族
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2) 副族: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标“B”字。如ⅠB、 ⅡB、ⅢB、… 3) 第VⅢ族: (“八、九、十” 三个纵行) 4)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 自编谜语:一幢住宅楼,上下共七层;单元一十八,每格一个家。
(打一化学用表)[板书]一、元素周期表[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板书]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科学探究]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4页的内容。
[板书]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指导阅读]1、周期2.族周期(个横行,个周期)______(个)第1周期(共种元素)______(个)第7周期,目前发现种元素第2周期(共种元素)第3周期(共种元素)第4周期(共种元素)第5周期(共种元素)第6周期(共种元素)______(个)归纳总结:七主七副七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八和零。
过渡元素:[讲解]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
例如:第IA 族:碱金属元素 第VIIA 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随堂练习]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2.指出原子序数为5、19、35的元素的位置在哪里?(用周期和族表示)3.原子序数为x 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 族,则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可能处在第( )A .ⅢA 族B .ⅠA 族C .ⅠB 族D .ⅢB 族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的是( )A.12和17B.13和16C.11和17D.6和85.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 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S 、N 、Na 、Mg P 、Sb 、Sn 、As族( 个纵行,___个族) 副族( 个;用 表示 )第 族( 个, 列)_____族( 个, 列)主族( 个;用 表示 )Rb、B、Te、Fe归属类型:(1)主族元素(2)过渡元素(3)同周期元素(4)同族元素(5)金属元素(6)非金属元素【小结本课】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三原则):(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作业布置】P11T2【教学后记】第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活泼的金属元素Na的性质是我们所熟知的,现象是本质的反应,宏观是微观的体现。
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碱金属元素[科学探究1]请同学们看书本P5,并完成该表。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增多。
2.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
3.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
[实验1]取钾、钠各一粒,分别放在石棉网上的左、右两边,同时加热。
观察实验的现象。
[现象]钾首先熔化(熔点低),先与氧气发生反应,后钠再熔化与氧气反应。
[板书] 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写出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尝试的写出锂、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碱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锂钠钾[提问]从钾、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中,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答案]相似性: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过渡]我们知道金属钠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水发生反应。
[实验2] 钾、钠与水的反应:取两烧杯,放入相同量的水,然后分别取绿豆大的钾、钠各一粒同时分别放入两烧杯中,观察实验的现象。
[现象] 钾燃烧,先消失;钠熔化,后消失。
[板书] 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提问] 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答案] 相同点: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的是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来学习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板书]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科学探究2]根据碱金属的物理性质表格,请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共性、递变性?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
C)沸点(。
C)原子半径(nm)Li 银白色,柔软0.534 180.5 1347 0.152 Na 银白色,柔软0.97 97.81 882.9 0.186 K 银白色,柔软0.86 63.65 774 0.227 Rb 银白色,柔软 1.532 38.89 668 0.278 Cs 银白色,柔软 1.879 28.40678.4 0.265[课堂总结]物理性质:色态:密度:熔、沸点:原子结构:电子层数:原子半径:[提问]碱金属有这样的相似性、递变性的本质原因....在哪里?[答案] 因为,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原子半径的递变,有性质的递变。
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易失去,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金属性增强。
[板书] 4、结构决定..性质[讲解]金属性: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
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1、金属与水或者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随堂练习]1.下列对铷的说法,错误的是()①原子半径Na比K要大②熔沸点Na比K要高③还原性Na比K要强④跟水反应Na比K要缓和⑤从相应化合物中制取铷比制取Na、K要难A、①③B、②⑤C、④D、②④2.3.72g过氧化钠,氧化钠和钠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mL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则混合物中Na,Na2O2,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A、2 :1 :1B、1 :1 :1C、1 :2 :1D、1:2:4【小结本课】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4、结构决定..性质【作业布置】P11 T1【教学后记】第3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卤族元素,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板书]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二)卤族元素[科学探究1] 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卤族元素氟0.71nm 氯0.99nm 溴 1.14nm 碘 1.33nm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讲解]非金属性: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2、非金属单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对卤素性质的推测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板书] 1、卤素的物理性质[科学探究2] 根据下表,总结卤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
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常态) 密度沸点℃溶点℃溶解度(100g水中)F2淡黄绿色气体1.69g/l(15℃)-188.1 -219.6 反应Cl2黄绿色气体3.214g/l(0℃)-34.6 -101 226cm3Br2深红棕色液体3.119g/cm3(20℃)58.78 -7.2 4.17g I2紫黑色固体4.93g/cm3184.4 113.5 0.029g相似性: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递变性: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板书] 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化学式跟氢气的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F2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F2+H2=2HF(氟化氢) Cl2在光照或点燃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Cl2+H2=2HCl(氯化氢) Br2在加热至一定温度下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Br2+H2=2HBr(溴化氢) I2持续加热,缓慢的化合,碘化氢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I2+H2=2HI(碘化氢)(2)卤素单质与水、碱反应的比较化学式与水的反应与碱的反应F22F2+2H2O=4HF+O2↑(剧烈)很复杂Cl2Cl2+H2O=HCl+HClO(能跟水反应)Cl2+NaOH=NaCl+NaClO+H2OBr2Br2+H2O=HBr+HBrO(比氯气跟水的反应更弱一些)Br2+NaOH=NaBr+NaBrO+H2O I2I2+H2O=HI+HIO(只有很微弱的反应)不写[总结]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条件越来越苛刻,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1-1]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1 2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3[思考与交流] 分析以上三个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找出氧化剂、氧化产物,比较氧化性强弱。
再次证明了,结构决定性质,卤族元素从氟到碘,氧化性逐渐降低。
[选学内容] 3、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单质Br2易挥发,单质I2易升华;(2)I2遇淀粉呈现出特殊的蓝色,碘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检验..碘的存在。
(3)卤化银卤化银AgF AgCl AgBr AgI颜色及水溶性溶于水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卤化银的用途:卤化银都有感光性,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例如:2AgBr==光照==2Ag +Br2卤化银的这种感光性质,常被用于制作感光材料。
【小结本课】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二)卤族元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