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商代龙凤玉佩考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商代龙凤玉佩考述
作者:乔万宁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23期
摘要:商代的手工业迅猛发展,逐渐创造出生动写实的动物形玉器,其中龙凤形组合玉器特点鲜明、工艺精致,并有特殊的神灵地位。商人是以凤鸟为图腾的东夷族系,凤鸟是商人崇拜的祖神。文章通过简述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玉凤及石家河出土玉凤的特点,考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商代龙凤玉器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商代;龙凤玉佩;造型;作用
中国的玉器自古以来备受各个时期当权者以及王室贵族们的重视与青睐,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玉器,如龙山文化玉器、良渚玉器等。在玉文化中,动物形玉器一直是永恒的题材。玉器因其具有的温润和坚硬的质感而被人们喜爱,从一开始出现便被逐步演绎成神坛祭祀的法器,通过巫师与天神沟通成为一种神器。
据考古资料,商代早期出土玉器较少,主要有玉戈、玉笄等,器物造型简单,大多光素无纹。进入到商代晚期,手工业迅猛发展,逐渐创造出生动、写实的动物类型玉器。19世纪50年代,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姿态各异的商代动物型玉器,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在河南省妇好墓葬中出土了数量浩大的玉器,这些玉器制作工艺精湛,其中动物型玉器最为显著,它以成熟的技法和精美的纹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1 商代玉器概况
商代是一个颇具征服性的时代,各国之间征战频繁,逐渐促进了中国文化趋向于统一。
商代人崇拜的神分为天上诸神、祖先神和地上诸神。天神主宰万物生死,人类祝福的最高神是上帝。在商人的观念中,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会回归上帝,成为传达上帝意志的“宾客”,并能够对人间降福降祸,所以商代玉器中的怪异动物以及人物很可能就是当时人们观念中神灵的物质载体。
从考古出土的文化遗存来看,当时中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古代中国,中原人将东部地区部族称为“夷”。夷分布在今天河南东部、山东、江苏北部以及安徽一带。《论语》中记载:“九夷”大约都是山东一代夷人,而夷人各部均以凤、鸟、太阳等作为图腾,这种现象在商代出土的玉器中得以充分体现。另外,在商代社会中存在着以“礼”为主的等级制度,衣服有制,宫室有度,所以人们必须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特别是在重大仪式中,均需按照身份等级来穿着以及装饰,同时在佩玉方面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巫觋色彩越发浓厚的基础上,动物形玉佩在商代逐渐成为巫者通天的重要媒介,而且把原有的玉器及巫术意识与巫者纳入商代巫术系统中。据史料记载,商人是以鸟为图腾的氏族,《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而且在商代甲骨文中,高祖王亥的“亥”字上方常冠以鸟形,说明商人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系。在敬鬼事神祭祀之风相当炽热的商代,龙依然是人们祭祀的神灵,尤其是龙的头部如同汉字中“臣”字形的眼睛,十分引人关注,使商代玉龙的形态极具威严庄重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是鳞虫之长”,字里行间暗示着龙的神秘与地位。古人在和自然斗争中,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对神灵的幻想,祈求以龙来驱走邪恶及各种灾害。而凤在商
代作为一种神鸟,王室贵族将凤形玉佩缀于身上来祈求神灵保佑。《说文解字》载:“凤,神鸟也。”在其鸟头部有较高冠羽,身刻有翎纹等多种纹饰,以此来说明凤在鸟类中更为灵性,而凤又与孔雀相似,所以有专家称凤源自孔雀,但笔者认为凤与孔雀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性。所谓相似就是凤与孔雀的头部都有冠羽,区别在于身躯样式的不同。考古发掘出土的商代玉鸟包括凤、鹦鹉、鸽、雁、鹰等,其造型变化多样,具有浓厚的艺术性和神秘性。《荀子·解惑篇》引诗曰:“有凤有凰,乐帝之心。”言外之意是说凤凰常伴在帝王左右。龙和凤的造型组合在商代玉器中多有出现,显示出一种极为特殊的神灵地位,传递着不一样的文化图腾,极具震慑力,神秘力量强大。
2 典型新石器时代龙凤玉器简述
从龙凤文化起源来看,新石器时代龙文化起源是多元的,遍及中国北部、南部和中原地区,这种文化可能来自某种动物形象。关于龙的原型,很多专家提出过各种推测,如蛇、鳄鱼、蜥蜴、鱼、马、牛、猪、鹿、熊、虎、蚕等,也有可能来源于某种自然现象,如闪电及雷声等,它并不属于某个氏族,而是属于中国众多民族和广阔区域所共同拥有的吉祥崇拜物,以此用来祈福、避邪和祈雨之用。
以红山文化玦形玉龙为例(图1),此件玉龙的龙身卷曲,龙头较大,吻部前凸,张口,形成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效果,并具有神秘性。
又如,在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中的玉凤(图2),现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器片状透雕,玉为高岭玉,受沁呈乳白色,喙长而尖细,圆眼,额后有披羽,头戴复杂的羽状冠饰,颈曲长,展翅,尾翎长而飘卷,羽冠和尾翎边缘有鉏牙,器的一面有镂孔之前用铊具打稿留下的碾痕,这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再如,石家河文化罗家柏岭(T32③A:99)出土的“玉凤”(图3),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器凤身透雕于圆形玉片上,玉为黄绿色,头、尾受沁,呈灰白色,两面无均浮雕阳紋,且纹饰相同。凤体成环形,喙弯长而尖细,插入尾羽,圆眼,尖冠,下颚有云状关键纹,额后有披羽,短翅收合,翅上饰四根带弯头的平行线,尾羽上端有一单面穿孔。
值得一提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牛河梁遗址第16地点4号墓出土的红山文化晚期玉凤(图4),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此件玉凤尺寸硕大,玉质为淡绿色,器体呈扁薄片状,正面中部微突,背面较平,正面凤鸟呈卧状,回首,高冠,曲颈,圆眼,疣鼻,喙扁且长,前端钩曲,与飞羽羽翅相连,翅内上扬,尾羽向下,每部分都各自独立,线条简朴流畅,神态生动传神,背面光素无纹,有四对隧孔,隧孔均为竖穿,为系挂之用。玉凤出土时置于墓主头骨下,正面朝上,从出土位置看,此件玉凤应为墓主生前十分珍爱之物。
3 馆藏商代龙凤玉器特点
在新石器时代玉器考古发掘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性发展的同时,商周出土玉器也取得了可喜成果。据考古发掘,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商代晚期玉器750件,标志着商周玉器考古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些玉器中,最耀眼的一件是龙凤玉佩(图5),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高11.5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此器为黄褐色玉质,片状,两面雕刻有相同纹饰,凤鸟背负一龙,凤爪踩勾云状云纹,头部一角竖起,“臣”字形大眼,线口露齿,足双爪,龙身及尾部为双阴线,并刻有回纹、雷纹和鳞纹,胸腹部刻有弯眉和眼目纹,凤鸟作踩立状,头立双角,圆形圈大眼,尖喙,尾短较尖,身下一足,足有四爪,鸟身刻双阴翎纹。妇好墓出土的龙凤玉佩是我国目前以龙凤形制组合在一起的最早的艺术形态之一,此件龙凤玉佩造型独特、玉质优良、制作精细,说明了商代制玉水平已经相当娴熟。
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图6)都显示出龙有巨头、头上有角、大口、曲身,是一种神兽。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中,玉龙又分“C”形玉龙和“玦”形玉龙,这种玉龙为初创时期龙的形象,但不是最早的玉龙形象,是经过不断完善和变化之后生成的玉龙形象。
1976年河南省安阳妇好墓出土玉凤(图7),玉质为黄褐色,镂空雕刻,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胸下镂空爪纹,翅膀上雕刻有四条阴线以饰翎纹,此玉凤造型古朴浑厚,充满了一种威严的神秘感。另外,商代玉凤造型和纹饰都是在新石器时代玉凤造型技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其造型优美、凝重、神秘,雕刻技法娴熟,堪称商代典型的代表作。商代凤鸟的造型来源也很多元,凤是商人崇拜的祖神,在造型上凤鸟多勾喙,圆眼或“臣”字眼,双耳弧圆竖起,颈部仅用一道凹槽就区分出了头与身躯。
4 商代龙凤玉器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上述文字以及器物造型、纹饰分析看,商代出土的玉器形态构成、装饰风格以及工艺特征或多或少受到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影响,如在玉材的使用方式上,商代动物形玉器是依照玉材的形状与大小刻以适合的艺术题材,这种巧借玉材、因材造物的琢玉方法始见于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中,特别是玉龙、兽形玉器的构图技巧,明显受到红山文化玉器的影响。
商代玉器在继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及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又大大迈进了一步,创造出了商代独特神秘而极具艺术性的巫玉系统,在艺术表现和制作工艺上,较之以往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在造型和设计上也远远超过了新石器时代及商早中期,为后代的玉器发展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
妇好墓出土的玉龙与红山文化出土的玦形玉龙对比来看,玉龙的要素构成及形态特征是相同的,由此说明了商代玉龙形态是在红山文化玉龙基础上发展而来。另外,商代玉器上的纹饰是在红山文化玉器基础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出现了不少独创性的玉器作品,但有一些玉器上的装饰技法则源于红山文化玉器,这在商代玉凤中得以体现出来,特别是龙和凤组合而成的玉佩,在组合形式及形态上也直接影响了周代组合形玉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