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指南

合集下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VAP的诊断
金标准: 组织病理学有炎症反应 肺活组织培养微生物阳性 临床诊断标准(常用)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临床诊断的VAP常常只有50% 左右得到细菌学的证实
Fagon Am Rev Respir Dis 139,1989 Tejada Crit Care Med 28, 2000 And 8 other studies
人工气道对呼吸道湿化的影响
粘膜纤毛运动受损--粘液潴留--痰痂--气道梗阻--肺不张 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炎性改变与坏死 肺部感染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
痰液的引流
吸痰 体位引流
治 疗
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和痰液的引流 早期恰当抗菌药物治疗 后期抗菌药物的调整,避免抗菌药物过量和减少细菌耐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2)
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胸和脑外科包括创伤 ICU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延迟VAP发生) 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 气管内插管、第二次插管和气管切开 胃管、胃肠内营养和病人体位 呼吸机设备、湿化器和管道 鼻窦炎 ICU病人运输 Jean Chastr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65, 20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医院获得性肺炎指住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接受机械通气(MV)48小时或以后发生的肺炎 早发VAP:指机械通气后4天内发生 晚发VAP:认为5天或者更后发生VAP (Langer,1987;ATS,1995) 气管插管(ET)跨越了上咽部的防御机制,并且影响咳嗽反射及粘膜纤毛的清除能力。聚集在气管插管套囊上方的分泌物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同时将致病菌也带入下呼吸道。因此,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肺炎的风险增加6—21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呼吸机是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常用于肺炎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下面就呼吸机在肺炎方面的相关性、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1.呼吸机与肺炎的相关性:呼吸机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提供人体呼吸功能支持的设备。

在肺炎患者中,由于炎症导致肺泡堵塞,氧气无法到达肺泡,二氧化碳也无法顺利排出。

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或面罩等方式将气体输送至患者呼吸系统,以满足患者的氧气需求,并帮助排出二氧化碳。

2.肺炎的诊断: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

确诊肺炎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气分析、痰液培养等。

在严重情况下,需要进行胸部X光、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肺部的情况。

3.肺炎的预防:肺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亲密接触患者。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提高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等。

-避免疲劳: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劳累、过度劳累,以保持身体健康。

4.肺炎的治疗指南: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炎,选择不同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烧药物、镇咳药物等。

-辅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呼吸机等辅助呼吸设备进行治疗。

呼吸机能提供充分的氧气,减轻呼吸负担,并帮助患者更好地排出二氧化碳。

-定期随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根据肺部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来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呼吸机在肺炎治疗中有一定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呼吸机能够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VAP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VAP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VAP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VAP传播的基本措施。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以及从同一患者转移到另一患者时,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气管插管、吸痰、换药等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吸痰时应使用无菌吸痰管,并及时更换。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气管插管,确保插管深度适宜,避免气道损伤。

定时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出气道分泌物。

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振动排痰等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细菌定植的重要场所,加强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

对有发生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洗必泰漱口液,每日至少两次。

五、预防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

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的返流。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胃酸分泌,预防胃食管反流。

六、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防止细菌耐药。

根据患者的痰液或血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选用敏感抗生素。

七、呼吸治疗设备的管理1. 呼吸机及其附件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呼吸机内部机械部分不常规进行灭菌或消毒,呼吸回路管道、呼气活瓣、湿化器等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连接呼吸机管道上的冷凝水要定期引流、倾倒,操作时要避免引流液流向患者侧。

2.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指南
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防交叉感染
加强病房的消毒工作,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如呼吸操、肢体功能 锻炼等。
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 力和预防意识。
0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预防策略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包括患者评估、消毒与隔 离、呼吸道管理等措施。
实施预防策略
确保所有医护人员严格遵守预防策略,对每个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 低感染风险。
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培训医护人员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的培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VS
加强教育
通过宣传资料、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医护 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防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的意识和技能。
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
监测感染情况
建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体系,定期对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 病例。
机械通气设置与操作
减少胃食管反流
适当抬高头部位置,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误吸风险。
定期检查与调整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情况定期检查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气道压力等 ,确保正常范围。
口腔护理与呼吸道管理
定期口腔清洁
使用口腔护理工具或漱口水进行口腔 清洁,每天至少两次。
呼吸道管理
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 液淤积和细菌滋生。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感谢观看
VAP的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部消毒
01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彻底洗 手,并定期对手部进行消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护理后应立 即洗手。
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 卫生,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和误吸 。
对于口腔内有伤口或感染的患者,应 特别注意口腔护理,避免感染扩散至 下呼吸道。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如出 现发热、咳嗽、脓痰、肺部湿啰 音等,同时排除其他感染源。
VAP发病机制
01
02
03
口咽部细菌定植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口 咽部细菌定植,通过气道 插管进入下呼吸道,引发 感染。
胃食管反流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胃 食管反流发生率增加,胃 内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 发感染。
3
监测人员
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测,并确保监测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
VAP的控制策略
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 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
使用手消毒剂。
无菌操作
在插管、吸痰等操作时应遵守 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分泌物淤积。
减少使用呼吸机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尽量缩短使用 呼吸机的时间,以减少VAP的
VS
职责与任务
制定VAP防控方案和流程,监督实施情况 ,评估防控效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定期评估和改进防控措施
评估内容
定期对VAP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医护人员的执行情况、防控效果等方面。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控措施,不断完善防控方案,提高VAP的防控效果。
THANKS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抗菌素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肝肾功能 状况,如果肾功能不全或用药过程中出现肾 功能不全要及时更换药物
整体维护 由于这类患者自身的疾病,不能进食,
合并VAP后的发热反应及细菌毒素均会对患者的全 身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应进行整体维护: ➢ 重要脏器功能维护 ➢ 控制高血糖 ➢ 静脉高营养 ➢ 水电酸硷平衡维护 ➢ 防止VAP加重导致死亡
2、 非严格无菌操作及管路管理不当
非严格无菌操作是引起VAP病原菌入侵的主要途径, 在接近插管处的冷凝水中平均细菌浓度可高达 2×105 CFU/ml,是引发VAP的重要污染源
不同病人不能使用没有消毒的同一套管路
同一病人如果要长期使用呼吸机,7d更换1次呼吸 机管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正确使用呼吸机集水瓶是有效预防VAP的措 施:
预防VAP的有效途径
➢ 不同病人不使用同一套管路 ➢ 同一病人7d更换呼吸机管道 ➢ 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 ➢ 加强呼吸机特别是管道系统的管理 ➢ 床头摇高形成30-45°:VAP发生➢ 1、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细菌定植: 经常口腔卫生 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 通气时间较长的病人避免鼻腔插管
例升高 ➢ 床旁X光片示肺部斑片状影 ➢ 痰多,粘稠,痰细菌培养阳性
细菌培养杆菌阳性主要为绿脓杆菌,其次为 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球菌主要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敏 感抗菌素主要为泰能
床旁X光片双肺斑片影,为单肺斑片影
VAP 发生机制
呼吸机的使用与VAP 使用呼吸机时,直接的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使气体直接经呼 吸机管道进入了气管,鼻腔和口腔的生理防 御功能自动消失
➢ 合并糖尿病者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控制 在6~9mmol/L
VAP的治疗
近年来相关文献表明,7d更换呼吸机管道能 有效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概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呼吸机成为抢救患者呼吸道功能的关键设备。

但是,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增加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本文旨在介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病因、预防和治疗等指南,帮助医务工作者有效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定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治疗期间,因呼吸机导致肺部感染的一种并发症。

其发生机理主要与呼吸机导管的插入损伤、过度通气和吸气末期肺泡坍塌等因素有关。

病因1.呼吸机导管插管损伤:在插管过程中,可能造成口咽部、气管和支气管受到损伤,使得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2.呼吸机过度通气:因为高通气使得肺内气压增高,容易破坏肺泡结构,增加肺血管的渗透性,导致上皮细胞受损,肺脏免疫功能下降。

3.吸气末期肺泡坍塌:长期使用呼吸机会造成受抑制的吸气末期肺泡坍塌,从而导致细菌沉积和繁殖,发生肺部感染。

预防尽可能减少呼吸机支持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严格控制感染源,避免细菌繁殖和传播。

2.鼓励及时拔管:减少呼吸机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3.妥善保护呼吸道:尽可能采用预防损伤的呼吸机导管,使用抗菌肺泡灌洗、管路口腔护理等,保护呼吸道。

4.采用定期轮换:采用呼吸机导管轮换、痰液排出轮换、血床、空气净化器等,保持环境清洁衛生。

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应基于以下原则:1.选用广谱抗生素:应该考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种类和耐药性,适当使用广谱抗生素。

2.非药物治疗:使用吸氧、营养支持、支持性治疗等非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损伤。

3.监测肺炎病情:通过气道分泌物、血培养等方法监测肺炎病情和细菌耐药性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及时拔管:对于呼吸机不必要的患者,应尽早考虑拔管治疗,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20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contents •介绍•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治疗建议•预防和控制策略•结论目录01介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开始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发生的肺炎。

VAP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

定义VA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6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

流行病学VAP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和真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导致VAP的发生。

病因02临床诊断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持续时间较长。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咳嗽通常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干咳或咳痰。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表现出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状。

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浸润影、肺实变等异常表现。

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实验室检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需要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种类。

微生物学检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有相似症状,需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流感病毒肺炎等有相似症状,需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鉴别诊断03预防措施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评估机械通气的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插管。

严格掌握适应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机械通气。

插管后管理插管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患者管理呼吸机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院肺炎是我国第一位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1.3%-3.45%,在各部位医院感染构成比中约占1/3。

西方国家统计表明,医院肺炎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3%-18%,居第2-4位。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2年资料称,因并发医院肺炎,平均增加住院日 5. 09d,每例额外增加医疗费用平均5683美元,全美一年增加医疗费开支约20亿美元。

在医院肺炎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为常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呼吸机启动24h 以后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9%—24%,按每1000机械通气日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0%—30%不等;在不同类型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其发病率相差颇大,如内科ICU 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9.4%,外科ICU 为14.9%,而烧伤ICU则高达20.9%(以每1000机械通气日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为33%—71%。

在ICU 死亡病例中,近30%直接归因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因此,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和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发病机制和发病危险因素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来源与途径(一)内源性感染1. 原发性内源性感染是由潜在性病原微生物(PPMs)所致,这些微生物常存在于肺损伤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咽部和胃肠道。

它主要发生在机械通气最初4d 内。

引起原发性内源性肺炎的微生物种类因患者基础状态不同而有差异。

在原来健康患者(如创伤、中毒等)常由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所致。

短期使用相对窄谱抗生素可望预防这种感染。

然而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在其喉部、直肠常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存在,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2. 继发性内源性感染大多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

在入院前患者并不携带这种细菌,但住院期间继发定植于口咽部或胃肠道,并在此快速过度生长,主要为革兰阴性PPMs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住入ICU 1周内患者唾液或胃内容物PPMs细菌浓度高达108CFU/rnl。

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主要内容

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主要内容

欧洲呼吸学会( ERS )、欧洲重症医学学会( ESICM )、欧洲微生物和传染病学会( ESCMID )和拉丁美洲胸科协会(ALAT)近期在欧洲呼吸杂志上联合发布了新版「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疗指南。

这是继去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之后又一个分量级的医院相关性肺炎( 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南,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近年来受到的关注。

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欧美 HAP/VAP 指南差异该指南专门提及去年 IDSA/ATS 的 HAP/VAP 指南,并明确指出,欧洲专家在一些观点上仍和美国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近几年,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作为 VAP 的替代评估在美国近几年已经很普遍了,但是由于其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该评估在欧洲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在 HAP 和 VAP 的定义上,欧美也存在差异。

在 HAP 和 VAP 的诊断上,「定量培养」和「气管镜标本」的地位及其使用方法也存在明显不同。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菌的分离情况都是存在地域性的。

在如何更好的预防肺炎的理解上,欧美也存在诸多不同,包括对于去定植的使用方面。

差异原因主要是欧美 VAP 发生率的不同。

在美国,近十年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广泛使用大幅降低了 VAP 发生率。

但在欧洲,尽管许多 ICU 在使用呼吸机集束化的策略,但肺炎发生率仍然很高。

在抗菌药物的管理方面,特别是在遇到 ICU 经验性使用的情况时,使用前是否需要授权仍存在差异。

此外,在一些欧洲国家仍然强调加强管理,这就导致医生可能不愿使用那些预期会覆盖 95% 可能病原体的广谱抗菌药物,而使用这种药物是IDSA/ATS 指南中的一个隐含目标。

新指南,新建议在 ERS/ESICM/ESCMID/ALAT 指南中提出了 7 个主要问题,并赋予了相应的建议。

1. 对疑似 VAP 的插管患者,应采集远端定量标本来替代近端定量标本吗?建议在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远端定量标本,这是为了减少对于疑似VAP 的稳定患者的抗菌药物暴露,改善结果的准确性。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免疫功能低下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处于免 疫功能低下状态,容易感 染细菌。
VAP的危害
延长住院时间
VAP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 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和家 庭负担。
增加死亡率
VAP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可因感染引发脓毒症、多 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 症。
增加治疗难度
VAP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 等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 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详细描述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需要长期卧床、使用呼吸机等,容易发生VAP。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口腔护理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疫苗接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接种相关 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 VAP发生。
其他治疗手段
机械通气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减 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并发症。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 抵抗力,促进康复。
04
VAP的监测与控制
VAP的监测
监测指标
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氧饱 和度、呼吸道分泌物等指标,以 及胸部X线或CT检查,以评估肺
病例二:小儿患者VAP的防治
总结词
小儿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VAP的防治需特别注意。
详细描述
小儿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发生VAP。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保持呼 吸道通畅等。
病例三:重症患者VAP的防治
总结词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VAP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
诊断标准
VAP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发热、咳嗽、脓 性痰、肺部湿啰音等,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影像学显示肺部炎症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是指机械通气(MV)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

【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特点、X线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当患儿进行呼吸机治疗后出现发热、脓性痰或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痰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细菌,白细胞计数增多>10.0×109/L,或较原先增加25%;X线胸片出现新的或进展中的浸润灶;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5/L,临床可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在X线胸片上不易区别,常表现为:1两肺广泛点状浸润影;2片状大小不一,不对称的浸润影,常伴肺气肿、肺不张,偶见大叶实变伴脓胸、肺溃疡、肺大疱;3两肺弥漫性模糊,阴影密度深浅不一,以细菌性感染较多见;4两肺门旁及内带肺野间质条絮影,可伴散在肺部浸润、明显肺气肿以及纵膈疝,以病毒性肺炎较多见。

上呼吸机患儿应动态观察X线胸片。

【处理措施】及时床旁隔离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病原不明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的“重拳出击,降阶治疗”及时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分泌物排除,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报院感卡,上报感染科【预防措施】1 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一个世纪前推行的消毒和无菌技术曾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近年来各类抗生素,甚至超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非但没有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包括V AP)下降,反而使其发生率有所上升,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除了宿主因素(各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而致易患性增加)外,亦与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的忽视不无关系。

所以医务人员应强化无菌意识,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1 洗手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 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调查发现不少医护人员的手常有革兰阴性杆菌和金葡菌的定植,医护人员在护理、检查重症感染的患者后手上所带病原菌的量可达103~105cfu/cm2,若不洗手就接触另一患者,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定植,并可通过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 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诊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诊治指南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多项研究表明,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这些措 施包括抬高床头、口腔护理、使用酸化水、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等。
诊断标准的统一
尽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影像和微生物学标准,但这些标准在实际应用 中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一致性。未来需要进一步统一诊断标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 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 发生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
VAP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 度和住院时间,也增加了医疗费
用和死亡率。
因此,预防和治疗VAP对于提高 患者生存率和改善医疗保健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和诊治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指南,以降低 VAP的发生率和影响。
VS
案例二
某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经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发现致病 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 用氨曲南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口腔护理和 体位排痰,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得到治愈。
失败案例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
某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经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发现致病菌为 铜绿假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环丙 沙星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情 持续恶化,最终死亡。原因分析:该患者年 龄较大,身体虚弱,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抵 抗力较差,容易感染耐药菌。
诊断技术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准确、更便捷的诊断方法出现。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影像学诊断、利用微 生物组学技术进行早期诊断等。
治疗策略的研究
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基于经验和实践,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例如,研究不同 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呼吸道管理的最佳方法和参数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
费用增加有关。
VAP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对于提 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制定一份全面的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为临 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
意义
通过规范VAP的诊断、预防和治 疗,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 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减 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诊断标准
患者使用呼吸机48小 时后出现发热、脓性 痰或白细胞计数升高。
支气管分泌物培养阳 性或涂片革兰染色发 现致病菌。
胸片显示肺部有新的 或进展中的浸润、实 变或胸腔积液。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 脓性痰等症状,以及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气分 析、血氧饱和度等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和呼吸 功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 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预防交叉感染
加强病室空气消毒,严格执行 手卫生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
风险。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适当 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抵抗力

康复指导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有效咳嗽等呼吸功能锻 炼,促进肺功能恢复。
运动训练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 防和治疗指南
目 录
• 引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与康复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 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 发生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指南

康复指导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 锻炼,提高肺活量和呼
吸肌力量。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
,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
戒烟指导
为患者提供戒烟指导, 帮助患者戒烟,减少呼
吸道刺激。
出院后随访与管理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保持管道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呼吸道湿化
保持呼吸道湿化,防止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有利于痰液排出。
其他治疗措施
1 2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液体补充等,提高机 体抵抗力。
呼吸道分泌物引流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滞 留。
3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 案,促进患者康复。
肺炎的风险。
营养状况
03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患者更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
环境管理
空气消毒
定期对呼吸机治疗区域进 行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 的细菌数量。
减少人员流动
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减 少非必要的医务人员进出 ,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
清洁和消毒
对呼吸机及其附件进行定 期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 卫生。
呼吸道管理
正确插管
确保插管位置正确,避免移位或 插入过深导致肺部感染。
定期吸痰
按照规定时间间隔吸痰,保持呼吸 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气道湿化
使用气道湿化装置,保持气道湿润 ,减少痰痂形成。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0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病原学认识深入
随着研究技术不断进步,对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认识越来越深入,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微 生物。
流行病学特征明确
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已经明确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如 发病率、危险因素、传播途径等,为 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估具有参考价值。
康复锻炼与护理
呼吸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 呼吸功能锻炼方案,如深呼吸 、腹式呼吸等,以改善患者呼
吸功能。
体位引流
通过体位引流促进患者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细菌 定植,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提供合理 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病、免疫力低下等都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定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使用呼吸 机辅助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部感染。
• 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 ICU)内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发生率较高。
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01
• 误吸:呼吸机使用时,患者可能出现胃 内容物误吸入肺的情况。
03
,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 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康复过程,提 供情感支持,增强患者信心。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和自我管理能力。
预防复发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复发的方法,如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吸入异物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对于研究人员,该指南提供了 研究VAP的统一标准和基础, 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
定义和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可诊断为VAP 呼吸道出现脓性分泌物。
定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 (MV)≥48小时后,由细菌引起的肺实质感染。
发热≥38℃;
辅助检查
X线胸片可见肺部浸润影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 ,痰培养阳性等。
03
预防和控制措施
患者评估和监测
确定患者风险因素
评估患者的年龄、基础疾 病、意识状态等,识别高 危因素。
定期进行检查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定期进行血液、胸片 等检查。
及时诊断
如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 进行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的可能性。
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细菌定植、误吸等。
流行病学
VAP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
临床表现和诊断
01
02
03
临床表现
VAP患者通常出现发热、 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 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对未来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展望
诊断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有望出现更加准确和便捷的诊断技术,提 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现率和诊断水平。
抗生素管理的加强
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抗生素的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 疗效果。
预防措施的普及和优化
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广和优化预防措施,提高应用率和使用效果,降 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院肺炎是我国第一位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3.45%,在各部位医院感染构成比中约占1/3。

西方国家统计表明,医院肺炎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3%-18%,居第2-4位。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2年资料称,因并发医院肺炎,平均增加住院日5.09d,每例额外增加医疗费用平均5683美元,全美一年增加医疗费开支约20亿美元。

在医院肺炎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为常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呼吸机启动24h以后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9%-24%,按每1000机械通气日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0%-30%不等;在不同类型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其发病率相差颇大,如内科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9.4%,外科ICU为14.9%,而烧伤ICU则高达20.9%(以每1000机械通气日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为33%-71%。

在ICU死亡病例中,近30%直接归因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因此,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和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发病机制和发病危险因素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来源与途径(一)内源性感染1.原发性内源性感染是由潜在性病原微生物(PPMs)所致,这些微生物常存在于肺损伤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咽部和胃肠道。

它主要发生在机械通气最初4d内。

引起原发性内源性肺炎的微生物种类因患者基础状态不同而有差异。

在原来健康患者(如创伤、中毒等)常由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所致。

短期使用相对窄谱抗生素可望预防这种感染。

然而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在其喉部、直肠常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存在,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2.继发性内源性感染大多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

在入院前患者并不携带这种细菌,但住院期间继发定植于口咽部或胃肠道,并在此快速过度生长,主要为革兰阴性PPM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住入ICU 1周内患者唾液或胃内容物PPMs细菌浓度高达108CFU/rnl。

病原微生物大多经医务人员手将其他患者或携带者的病原菌传给新患者。

尽管微生物是外源性的,但微生物在感染之前常在口咽部、胃肠道定植和增殖,并被误吸入下呼吸道。

未经口咽。

胃肠道继发定植的假单胞菌属细菌性肺炎仍称为外源性感染。

3.血源性感染定植于支气管、肺的微生物极少来源于血液,偶尔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表现为多发性肺脓肿。

1.接触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

分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两种:前者是由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身体接触所致;后者大多因医疗器械、检测设备被污染,或未严格消毒,或患者之间共同用器械所致。

所传播的病原体以假单胞菌属、窄食单胞菌属及军团菌属的细菌为主。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患者中的诊断、治疗应用已很普遍,它可能是医院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属间接接触性传播。

2.空气传播空气中的尘粒可带有病原菌,并可移动而导致病原菌的传播,如结核分枝杆菌、曲霉菌。

病毒经飞沫传播亦归于这一类。

3.媒介传播指经昆虫或动物传播,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医院内,与医疗条件及环境卫生状况不良有关。

一种病原体可通过一种方式传播,也可经两种以上方式传播。

了解感染的途径有助于追溯感染源及制定控制措施。

二、发病机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其他感染过程一样,病原体到达支气管远端或肺组织,克服宿主的防御机制后繁殖并引起侵人性损害。

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包括上呼吸道对空气滤过、加温、湿化及咳嗽反射;呼吸道上皮纤毛的运动;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调理作用;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方式主要为吸人,其次为血液传播和潜在感染的激活(如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借助于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发现,从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到的菌株与发病前定植于患者口咽部或胃腔的菌株具有同源性,表明肺炎病原体来源于口咽部菌群的误吸。

有研究提示,口咽部有革兰阴性杆菌定植者有23%发生医院肺炎,无定植者仅3.3%。

正常人口咽部菌群常包括不少可引起肺炎的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但肠杆菌科细菌和假单胞菌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5%。

住院后患者口咽部菌群常发生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革兰阴性杆菌定植比例明显升高。

这种。

定植随住院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

口咽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增加的相关因素还有先期抗生素应用、胃液反流、大手术、严重的基础疾病及内环境的紊乱(如糖尿病、酒精中毒、低血压。

缺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

革兰阴性杆菌在住院患者口咽部定植并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来源,形成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应激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通常认为口咽部上皮细胞表面能与革兰阴性杆菌结合的受体为纤维连接素所覆盖,使受体免于暴露面不易与细菌结合,但应激时唾液中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可清除上皮细胞表面的纤维连接素,使革兰阴性杆菌在口咽部粘附、定植概率增加。

试验已证实颊粘膜上皮细胞短暂暴露胰蛋白酶,可使铜绿假单胞菌的粘附增加10倍。

正常胃液呈酸性,当因药物或“胃外分泌衰竭”(如应激)时,胃液pH升至4以上,胃内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过度生长,经食管、咽部可移行至下呼吸道而导致肺部感染。

另外,受污染器械设备表面及被污染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中的病原体均可直接吸入或藉气溶胶颗粒吸入下呼吸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患者最可能的吸入途径是沿气管导管外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入。

即使用带低压或高压气囊气管导管,口咽部分泌物的吸入或漏入仍是很常见的。

文献报道,用高压气囊气管导管患者中56%、低压气管导管患者中20%有微吸入。

气管插管破坏了口咽部与气管间的屏障,损害了对口腔分泌物的有效清除功能,气管局部损伤及干燥使气管粘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加剧了微吸入。

昏迷、全身麻醉、鼻饲、支气管镜检查、食管疾病等亦促使微吸入的发生。

吸入的口咽部病原体可以来自胃或鼻窦等处。

半卧位可减少胃内容物的吸入,但对口咽部分泌物吸入无影响。

近来研究发现,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导管球囊上穹隆区积液是细菌增殖的场所,细菌浓度可达l08CFU/ml。

X线检查证实50%以上患者存在积液,这种污染积液无疑增加微吸入的机会。

目前已证实气管导管内外表面有由一种不定型糖蛋白组成的生物被膜存在,经培养及电镜观察,73%的生物被膜内含有细菌,浓度达105CFU/Inl。

生物被膜使抗生素不易渗入,并中和或破坏抗生素,从而保护细菌生长。

这些微生物易位或藉吸痰导入方式便可进入下呼吸道而引起肺炎。

通过以上途径或经血液,致病微生物进人下呼吸道及肺组织。

机体借助于抗体、补体的调理作用,肺泡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

然而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如休克。

外伤等),患者肺内常有过多的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一8等,引起炎症性肺损伤,致病微生物可隐藏于局部坏死组织内,逃避正常的清除机制。

概言之,病原微生物在上呼吸道粘附、定植,继而吸人下呼吸道,突破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引起肺炎。

因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发病危险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其他医院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有许多是共同的,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有其独立危险因素,如下表所示,这其中包括宿主和诊疗措施(医源性)两大类。

由于诊断和收集资料标准不完全一致、确定危险因素的统计方法不一等,对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评价不尽相同。

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医院肺炎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机械通气非机械通气两者兼有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慢性肺部疾病号√病情严重程度√上腹或胸部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年龄√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治疗√意识改变√气道反射削弱或咳痰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严重头部创伤或颅内压监测√大量吸入√鼻饲√神经一肌肉疾病√性别√头部创伤后巴比妥类药物的应用胃酸抑制及应用抑酸药或其他原因的胃液PH值增高√胃内容物大量吸入√重新气管插管或自行拔管√呼吸气道管路更换〈48h √先期抗生素治疗√支气管镜检查√休克√创伤后紧急插管√钝器伤√应急性溃疡(肉眼可见出血)√病原菌的特点具有地方病和流行病的某些特点,其病原菌往往依地区不同而有一定差别,且与基础疾病、先期抗生素应用、发病时间、病原菌的感染途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病原菌90%以上是细菌。

早发(入院≤5天,接受机械通气≤4天)及无危险因素的患者,其病原菌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比较接近,主要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和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晚发性(入院≥5天,接受机械通气≥4天)或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其致病菌大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细菌,MRSA 也常见。

还有其他如洋葱假单胞菌、军团菌、曲霉菌、卡氏肺孢子虫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0%以上。

第三节临床特征医院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特别是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除了在病原体分布和流行学特征上与社区肺炎有显著不同外,在临床上两者亦有明显差别。

由于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状态低下及治疗措施(药物、机械通气等)干扰等,临床表现常常很不典型,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一、症状变化不定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医院肺炎的症状被干扰或掩盖;尚有患者因严重的基础疾病而削弱机体反应性,故医院肺炎起病较隐匿,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常不典型。

在机械通气患者可以仅表现为紫绀加重、气道阻力上升或肺顺应性下降等。

但也有部分患者突发起病,呈暴发进程,使原已处于呼吸衰竭状态的患者的病程迅速进展且难以逆转。

二、X线表现多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般表现为支气管肺炎,但常常变化多端。

严重脱水、粒细胞缺乏并发肺炎和艾滋病并发卡氏肺梅子虫肺炎患者,X线片可以无异常发现。

而在机械通气患者可以仅显示肺不张,或者因为肺过度充气使浸润和实变阴影难以辨认。

也有的因为合并存在的药物性肺损伤、肺水肿、肺栓塞等而使肺炎无法鉴别。

三、并发症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极易并发肺损伤(包括气压伤)、左心衰竭、肺栓塞等。

第四节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应包括临床诊断、组织学诊断、病原学诊断三方面。

临床诊断是发现肺炎的重要线索,也是建立肺炎诊断的前提和基础。

组织学诊断是诊断肺炎的“金标准”。

而病原学诊断是确定肺炎为感染性、选择抗感染方案和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

一、诊断原则1.临床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各项指标均无特异性。

对于先前无肺部疾患的患者,依据临床标准总能提示肺炎的诊断;但对有基础疾病的机械通气患者,其诊断价值降低。

因此,临床诊断于前者才有意义。

2.在有条件获取肺组织标本时,依据肺组织学改变,结合肺组织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最可靠依据。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尽量采用涂片染色、定量培养等作出病原学诊断,以指导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