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模板

合集下载

规章制度范本_新生儿科

规章制度范本_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范本一、新生儿科简介新生儿科是我院重点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新生儿保健工作。

科室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提供 24 小时全天候医疗服务。

为保证新生儿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现将新生儿科规章制度如下:二、新生儿科规章制度1. 工作纪律(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应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服从领导安排,确保医疗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医疗质量安全(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

3. 医学教育(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关注国内外新生儿科发展动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做好带教工作,培养新一代医学人才。

4. 环境卫生(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维护好科室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安静的医疗环境。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团队合作(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树立团队意识,相互支持、协作,共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关心科室发展,为科室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总结新生儿科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科室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意识,完善身份识别信息采集。

2.完善新生儿保暖措施,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增强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正确使用复苏囊,提高抢救效率。

5.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严格执行给药制度。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

8.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9.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10.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一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11.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
用。

12.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医学部及护理部。

13.加强患儿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4.非NICU 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病区,加强工作人员通道及患儿通道的安全管理。

15.病房内严禁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6.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区换专用拖鞋、工作服、戴口罩、戴帽,外出时穿外出工作服。

非本科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

2.科内一切抢救物品、仪器、药品必须完备,用后及时补充,做到帐目相符。

定人检查,定位放置,所有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抢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实行床边交接班。

4.护理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护士分管患儿,实行床边工作制,实时书写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5.严格执行新生儿查对制度及流程,确保身份识别正确。

6.准确执行医嘱及护嘱,落实三查七对制度,预防差错事故发生。

7.按危重患儿护理常规做好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入科、出科患儿的准备、专科护理等工作。

8.严格执行核心制度,落实《广东省新生儿/NICU 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确保患儿安全。

9.落实分层级管理,实行连续性排班,合理搭配护理人力。

各层级护士有培训及记录。

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床边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等预防措施,患儿出院或死亡做好终末消毒。

特殊感染患者做好自我防护。

11.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正确率达 100%,手卫生依从性≧95%。

12.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及新生儿喂养制度。

13.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班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医疗护理纠纷苗头、意外事件等特殊情况应及时上报护长或科主任。

14.落实探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严禁在病区吸烟、煮食,安全使用微波炉。

新生儿科护理与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与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与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确保医院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性,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二、对象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的新生儿科,包含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特别护理室等相关区域。

三、新生儿护理工作1.严格遵从新生儿科的操作规范,包含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等,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2.定期进行新生儿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

3.依据新生儿的情况订立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含喂养、睡眠、抚触、温度调整等方面,并进行记录和评估。

4.重视新生儿早期的母乳喂养,鼓舞母乳喂养,供应必需的支持和引导,确保新生儿获得良好的营养。

5.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和消毒制度,确保护理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6.建立和完善新生儿护理记录,保存相关记录至少3年,并确保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

7.加强沟通协调,与医生、家属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沟通,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设备和设施管理1.对新生儿科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记录设备的购置、维护和修理、更新等情况。

3.设备故障发生时,应立刻报修,临时无法使用的设备应及时标识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4.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环境的乾净、舒适和安全。

五、医护人员管理1.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严禁医务人员迟到、早退、请假等影响工作正常运行的行为。

2.建立新生儿护理人员的轮岗制度,保证24小时有充分的护理人员进行工作。

3.对新生儿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订立个人培训计划,不绝提升护理技能和服务质量。

4.加强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组织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沟通活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本领。

六、安全管理1.建立新生儿科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掌控。

2.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测和察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护理工作规范》和我国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实际而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二、护理组织管理1.新生儿科护理组织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实行护士长负责制。

护士长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临床经验,负责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

2.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岗位管理要求,实行层级管理,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新生儿科应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根据患儿数量和病情,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4.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和业务考核,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三、护理工作流程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遵循患儿为中心的原则,实施整体护理,确保患儿生理、心理、社交和道德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2.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床号、姓名、年龄、药名、剂量、用法、时间。

3.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4.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给予患儿治疗,严格执行用药原则,确保用药安全。

5.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6.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喂养和营养支持,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开展健康教育,向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四、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新生儿科应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

2.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3.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

4.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引进新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五、护理文书书写1.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认真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1医院新生儿科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连续值班制,由专业医生和护士轮班负责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和治疗。

1.2值班医生和护士轮班制度由科室主任安排,确保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1.3医生和护士在值班期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得私自离开工作岗位,确保能及时响应患儿家属的需求和紧急情况。

1.4值班医生和护士应按时交接班,确保工作连续性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二、新生儿照护2.1医院注重对新生儿的照护,医院新生儿科配备有专职医生和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2.2新生儿照护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的生理监护、食物喂养、疾病治疗、护理管理等。

2.3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应熟悉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及时掌握新生儿发生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2.4医生和护士应遵守新生儿喂养的原则,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必要的护理。

三、传染病防控3.1医院新生儿科作为一个重要的感染源,必须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制度,确保患儿和职工的健康安全。

3.2医院应实行新生儿科的闭环管理,定期对工作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无菌操作。

3.3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规定进行个人卫生管理,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勤洗手、戴口罩等。

3.4医院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四、家属沟通4.1医院新生儿科致力于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必要的心理支持。

4.2医务人员应耐心听取患儿家属的意见和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答疑问,帮助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4.3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家属的情绪变化和需求,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

4.4家属在随访期间应遵守科室规定,按时完成出院手续和治疗计划,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五、医疗质量管理5.1医院新生儿科应严格执行相关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包括对新生儿的护理、监测、用药、喂养等内容。

第三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首要”的原则,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健康。

第四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第五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第二章护理原则第六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二)严格遵守医嘱,科学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三)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四)保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六)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维护职业操守,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弱,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暖;(二)严格遵守消毒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的清洁卫生;(三)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四)建立良好的工作纪律,保持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三章护理流程第八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诊:接诊新生儿后,需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病史和症状,制定护理方案;(二)监测: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随时关注病情变化;(三)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包括清洁护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四)观察: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五)汇报: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六)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院新生儿室工作制

医院新生儿室工作制

医院新生儿室工作制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须洗手、更衣、更鞋、戴帽、戴口罩。

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并经常保持手的清洁。

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2.本室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原携带检查,阳性菌(毒)者应暂时调离直接接触婴儿的工作岗位,阴转后方可回原工作岗位。

3.不能穿着新生儿室的工作服外出。

4.进出新生儿室随手关门,加强水、电及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5.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无尘、整齐、布局合理,洁污路线分开。

每周做大清洁一次,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两次,洁污拖布分开使用、放置。

6.新生儿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日空气消毒二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为宜。

7.新生儿被服一人一床一用,被单、床单、枕套每天换洗,发现明显污渍时应及时更换。

污染衣、被等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晾干、高压灭菌。

奶具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用具应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8.使用一次性尿布应放入双层塑料袋内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9.婴儿澡盆一人一盆套。

新生儿沐浴室地面及沐浴用品每日进行消毒。

水龙头开关、水槽分别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刷洗。

10.听诊器一人一具。

心电监护传感器、光纤喉镜、体温表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氧气导管、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湿化瓶、氧气头罩用后统一由消毒供应室消毒处理。

11.新生儿治疗室桌面、暖箱、光疗箱内外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婴儿出光疗箱、暖箱后及时进行终末处理。

每周进行一次仪器设备的终末消毒。

12.不使用取暖器和热水袋,必须用时,热水袋,温度不宜超过50℃,热水袋应加布套,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以防烫伤;取暖器必须有专人看护。

13.新生儿入院时必须与家属一起核对患儿情况,并与家属一起写好腕带、核对无误后将腕带戴在患儿手上及脚上。

标明患儿姓名(或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日期、体重等以便识别。

14.新生儿出院时应仔细做好核对工作,保证接患儿出院的家属身份的准确性。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新生儿科的工作正常进行,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和保健水平,妇幼保健院制定了以下工作制度。

1.工作时间制度:1.1工作时间:根据值班计划,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需要按照规定时间上班,并且不能提前下班,必须保证岗位的连续性;1.2接班交接班制度:医生和护士在交接班时需要详细了解患儿的情况和护理要点,并认真记录;1.3值班轮换制度:医生和护士需要按照轮班计划进行值班,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2.门诊工作制度:2.1门诊时间:新生儿科门诊的时间需在医院规定的时间之内,并且需要提前排班;2.2门诊排班:门诊医生需要在签到之后,根据排班表进行工作,并保证按时接诊患儿;2.3门诊接诊:门诊医生需要认真了解患儿的病情,进行详细询问、检查和诊断,并根据需要给予治疗或指导。

3.住院工作制度:3.1住院接诊:接诊医生需要在接收患儿之后,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病史,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3.2住院护理:住院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例如喂奶、换尿布、清洁护理等;3.3住院查房:医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查房并记录患儿的情况和治疗效果;3.4住院手术:如有需要进行手术的患儿,医生和护士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术准备和术后护理。

4.病案管理制度:4.1病案建立:在接收患儿之后,医生和护士需要及时建立病案,并根据规定填写病历;4.2病案归档:治疗结束后,将病案归档到指定位置,并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阅;4.3病历整理:医生需要将患儿每次就诊的病历整理齐全,以备每次查房或会诊时使用。

5.医疗质量管理制度:5.1医疗质量监控:医院设有专门的医疗质量监控部门,对新生儿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5.2医疗事故报告:如有医疗事故发生,医生和护士需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5.3过失要求追究:对于存在医疗过失的医生和护士,将按照规定进行追究和处罚。

以上就是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1.新生儿病室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新生儿病室的安全管理,确保新生儿的人身安全。

(2)严格执行访问制度,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

(3)加强新生儿床铺管理,保证床铺整洁、安全。

(4)加强新生儿护理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新生儿室应保持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

(3)新生儿床铺、衣物、尿布等应定期清洗、消毒。

(4)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确保交接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交班前,接班人员应提前到达新生儿室,了解新生儿病情及护理需求。

(3)交班时,双方医护人员应在新生儿病室内进行面对面的交接,确保交接质量。

(4)接班人员应及时记录交接班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4.设备管理制度(1)新生儿室设备应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2)定期对新生儿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1.加大对新生儿疾病的宣传,让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监护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方式、费用等,签订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2.由指定人员负责在本院内新生儿筛查血样标本采集、保存、传递工作。

血片采集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常规,保证血片采集、运送和卡片填写质量。

4.采血者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卡,字迹清晰,不得漏项。

5.采集的血样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血样要及时通知有关采集人员重新采集。

6.对同意进行新筛的对象,在出生后72小时,且哺乳达到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采血,制成血片,做好登记,储存至2-8℃的冰箱内。

7.按市物价局收费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一、NICU保持室温在22~24℃左右,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清洁整齐,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二、工作人员必须无传染病,全体工作人员定期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不合格及时查找原因并分析解决,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NICU谢绝参观,家属在规定的时间,经探视通道隔窗探视,危重患儿家属经主治医师或护士长同意方可床旁探视。

三、工作人员入室前应穿好室内工作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婴儿前后要洗手。

四、NICU的面巾、橡皮奶嘴、奶瓶、婴儿用过的尿布、被服、新生儿衣服及其它用物均应各自分开,用后立即洗净并煮沸、消毒方可再用。

新生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消毒处理。

五、室内每日清洁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每周大清洁整顿一次,勤更换床单、被服。

六、早产儿及病儿分开居住,新生儿患传染病或有感染可疑时,必须隔离治疗。

七、值班人员应随时观察和护理新生儿,不得擅离NICU,发现新生儿有脐带出血、面色苍白、发绀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予以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

八、NICU室内的器械、物品等均应固定专用。

九、新生儿手腕上应系上注明婴儿姓名,性别,住院号,体重等信息,婴儿出院时要认真查对。

十、每次交接班除书面报告外,还要巡视新生儿,逐一床旁口头交班。

病危新生儿交班本上要书写清楚,并将特殊病情记入护理记录栏。

一切用品在下班前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新生儿科岗位职责模板

新生儿科岗位职责模板

新生儿科岗位职责模板1. 背景介绍新生儿科是医院内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对婴儿的常规护理、疾病诊断和治疗。

本制度旨在明确新生儿科岗位的职责范围、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以确保新生儿科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运行。

2. 新生儿科岗位职责2.1 常规护理•负责对新生儿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等;•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整洁、安全,维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协助医生进行新生儿基本检查,如体重、身长、头围等测量;•观察新生儿的行为特征和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2.2 疾病诊断和治疗•协助医生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症状,并根据医生的指导配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负责监测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协助医生对新生儿进行手术操作,如胸腔穿刺、脑脊液抽取等;•做好病历记录和资料整理,确保病案的完整和准确。

2.3 家庭访视和宣教•负责进行新生儿出院后的家庭访视,了解其生活环境和护理情况;•向家庭提供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宣教和指导,包括喂养、保健、预防感染等方面;•解答家庭对新生儿护理的相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定期回访已出院的新生儿,评估护理效果,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3. 管理标准3.1 岗位责任•新生儿科岗位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护人员担任;•岗位人员应熟悉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新生儿的权益和安全。

3.2 工作流程•岗位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岗位人员应与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新生儿的全方位护理;•岗位人员应及时完成病历记录和资料整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3 质量控制•岗位人员应积极参与医院内的质量控制活动和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护理指导,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岗位人员应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最新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最新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最新范文一、总则1. 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制定本制度,以规范儿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儿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记录、护理安全等。

二、护理管理1. 护理部主任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制定儿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 儿科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护理部主任制定的工作计划。

3. 护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岗位职责,协同工作,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三、护理操作1.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

2. 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儿病情,了解患儿需求,准备必要的物品。

3. 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 护理操作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四、护理记录1. 护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护理操作、用药情况等,做到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2. 护理记录应使用规范的术语,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3. 护理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阅,保存期限按照医院规定执行。

五、护理安全1.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确保患儿安全。

2. 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3.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安全教育,提高患儿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4. 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救技能,确保患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六、培训与考核1.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2. 医院应定期组织儿科护理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3. 医院应定期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护理质量。

七、奖惩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护理人员,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医院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制度(标准版)

医院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制度(标准版)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制度
一、定期对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定期对家长进行安全宣教工作。

二、定期对科室仪器、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督促维修并做好记录。

三、有护理危险因素的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如坠床、烫伤等,并熟练掌握。

四、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五、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两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六、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制度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七、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八、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九、严格做好新生儿身份核查及识别工作,遵守新生儿腕带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儿入院、转院及出院按护理操作常规进行。

十、为新生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必须向家长履行告知义务。

请家长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签名。

新生儿科护理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制度

患者入院、出院工作制度1.患者入院(1)在患者入院之时准备好床位。

(2)热情接待患者并向其介绍自己和其他医务人员。

(3)接待患者至指定的床位确保其舒适。

(4)解释并告之住院规则/须知及病房有关制度(病室环境、住院安全、探视制度等)。

(5)完成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2.患者出院(1)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账明细,确认无误后,通知住院结算中心结帐。

(2)患者出院前,由负责护士及主管医师将出院小结和诊断证明交予患者,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前健康教育,包括:目前病情、饮食、活动及出院带药指导(用法、剂量、作用、副作用等)、复诊时间及预约等。

(3)准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4)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5)收到出院结算证明条后,方可允许患者离院;清点患者床单位物品,包括被服类、家具等;嘱患者带齐个人用物,开具物品放行条,将其送至病房大门口或电梯口礼貌道别。

(6)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3.患者转院转科(1)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2)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或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等。

(3)转科转院时书写护理小结,病历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应将医师的病历摘要及其他必要资料备妥随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4)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有预案和具体措施。

(5)转科时根据患者病情,护送患者至所转科室,并进行当面和书面交接班。

健康教育制度1.健康教育形式(1)个别指导:可在给患者治疗和护理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进行针对性指导。

(2)集体讲解: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简单的急救知识、妇幼卫生保健、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根据情况确定相关主题。

门诊可利用患者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患者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示范。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1.新生儿监护室由护士长管理,主治医师协助。

保持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和大声喧哗。

每天通风2次。

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或吃东西。

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归还原处。

2.急救仪器设备和用品应常备不懈,并由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

报警信号为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3.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值班医生24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4.任何时候,全科医护人员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

外来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5.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并详细记录。

6.观察病情严密,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

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通报病情变化。

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一、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总查对医嘱一次。

转抄医嘱后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此外一人查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临时执行旳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急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急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剖留予急救后再次查对。

对有疑问旳医嘱必须问询清晰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使用方法、时间。

2.备药前要检查药物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剖、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物、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规定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问询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物、第一类精神药物管理规定》(卫医药【】438号文献)。

护士要通过反复查对,用后安剖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步,护理部要根据药物阐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导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如有疑问,应及时检查,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剖,经另一人查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认真查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查对(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查对,查对无误后执行。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旳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查对工作。

血液标本按规定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旳静脉中抽取。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婴儿病情变化。

2、新生儿科应保持整洁和通风、适宜的温度。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病室内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换鞋。

3、婴儿接回新生儿科后要详细核对姓名、性别、床号(出院时要严格查对)方能戴上手笺,坚持每日查对一次。

磅体重后,包被外应标明床号,以便识别,严防差错。

4、新入院患儿要根据医嘱下病重、病危通知,并做入院介绍,根据医嘱给予治疗。

5、护理婴儿应动作轻柔,认真仔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6、婴儿每日应洗澡,臀部及皱褶部位洗后擦干,用油剂涂擦,耳道内的胎脂也应用紫草油擦干净;上一班入室的新生儿下一班值班人员一定要检查脐带是否出血,有无大小便,定时换尿布,认真书写护理报告。

7、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家长及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任意出入新生儿科。

8、工作时间应加强责任心,杜绝干私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一、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每日必总查对医嘱一次。

转抄医嘱后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 并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核对者均需签名。

临时执行的医嘱, 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 方可执行, 并记录执行时间, 执行者签名。

抢救病人时, 医师下达口头医嘱, 执行者需大声复述一遍, 然后执行, 抢救完毕, 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剖留予抢救后再次核对。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 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 摆药后查; 服药、注射、处理前查; 注射、处理后查。

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2.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 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安剖、注射液瓶有无裂痕; 密封铝盖有无松动; 输液袋有无漏水; 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 不得使用。

3.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 方可执行。

4. 易致过敏药物, 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438号文件)。

护士要经过重复核对, 用后安剖及时交回药房; 给多种药物时, 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时, 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 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 发药、注射时, 病人如有疑问, 应及时检查, 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 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人剂量, 并留下安剖, 经另一核对后方可使用。

7. 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 病人血型验单, 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抽血时要有 2 名护士核对(一名护士值班时, 应由值班医师协助) , 一人抽血, 一人核对, 核对无误后执行。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 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 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 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 应与主管医生、当班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 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 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 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 以及保持血的外观, 必须准确无误; 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病人查对: 须由2 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 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 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输血前用物查对: 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 血袋有无外渗, 血液外观质量, 确认无溶血、凝血块, 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 勿加温, 勿放入冰箱速冻, 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输血时, 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 询问病人姓名, 查看床头卡, 询问血型, 以确认受血者。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在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 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完成输血操作后, 再次进行核对医嘱, 病人床号、姓名、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 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四)饮食查对制度每日查对医嘱后, 以饮食单为依据, 核对病人床前饮食标志, 查对床号、姓名、饮食种类, 并向病人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发放饮食前, 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开餐前在病人床头在查对一次。

对禁食病人, 应在饮食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 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因病情限制食物的病人, 其家属送来的食物, 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二、分级护理制度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

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 并做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一)特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危重, 需随时观察的病人; 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护理内容:安排专人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制定护理计划,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 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做好基础护理, 严防并发症, 确保病人安全。

(二)一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重或危重, 需严格卧床休息, 生活不能自理者。

护理内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一般每15—30 分钟巡视病人一次, 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 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加强基础护理类, 严防并发症, 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二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人病情较重, 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护理内容:1)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 观察病情。

2)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 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四)三级护理1.适用对象: 病人病情较轻, 生活能基本自理。

2.护理内容:1)每班巡视病人, 观察病情。

2)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3)给予卫生保健指导, 督促病人遵守院规, 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护理查房制度(一)护理行政查房由护理部主任主持, 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参加, 每月一次以上有专题内容, 重点检查有关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护理班主任定期到病区或门、急诊检查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护理查房: 由科护士长主持, 各病区护士长参加, 每月一次, 有重点的交叉检查本科各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二)护理业务查房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 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护理病人的情况进行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主要对象: 新收危重病人, 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 书面通知病重/病危。

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病人,院外带入带入H 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病人。

具体方法:科{区}护士长、护理组长或专科护士每天早上组织对新入、重病人或大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查房。

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情况、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

上级护士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 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并注明”护士长查房”、” 高级责任护士XXX查房”等。

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护理实施。

查房过程中, 根据病情需要下级护士能够向上级护士提出护理会诊的要求。

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 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护理教学查房护理技能查房: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 经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 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 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

优质护理病历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临床案例教学: 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

选择典型病例, 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 经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 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 进一步了解新的专业知识的理论, 能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 了解新理论, 掌握新进展的目的。

临床带教查房: 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 护士与实习护生参加。

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根据实习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

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 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 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等。

四、护理会诊制度(一)专科护理会诊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 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诊。

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 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 认真进行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 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 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 预作发言准备。

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 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 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 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 观察护理效果。

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够立项专门研究。

(二)疑难病例护理会诊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 应及时提出申请, 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

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病人, 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 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 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 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会诊结束时应提书面的会诊意见。

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要求: 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 分秒必争, 抢救病人。

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病情危重须抢救者, 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 定人保管, 定位放置, 定量储存, 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 并有明显标记, 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

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 班班交接, 做到账务相符。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严密观察病情, 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 医生未到前, 护士应根据病区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 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 紧密配合, 听从指挥, 坚守岗位,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 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 护士应当复诵一遍, 抢救结束后, 所用药品的安剖必须暂时保留, 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 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