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曲艺大鼓类风格创作的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曲艺大鼓类风格创作的歌曲

作者:林素纯

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01期

摘要:曲艺指的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主要指的是从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艺术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我国的曲艺种类丰富多彩,且皆拥绝技,其中中国北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大鼓与京韵大鼓,它们已经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八月十五月儿明》《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两首现代创作艺术歌曲是为数不多的以曲艺中的东北大鼓和京韵大鼓为基础的歌曲,笔者想通过自己在研习这两首歌的同时,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及自己对东北大鼓和京韵大鼓的了解和掌握介绍给后面学习者提供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

关键词:东北大鼓《八月十五月儿明》京韵大鼓《重整河山代后生》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35-03

一、东北大鼓的形成与艺术特点

(一)东北大鼓的形成

东北大鼓存在并广泛流传在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包括的地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地,是一种曲艺说唱曲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鼓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大鼓最初的形式是“弦子书”,这种形式主要是在北方的农村流传甚广,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与乐亭大鼓、京韵大鼓等进行融合之后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东北大鼓的艺术特征

东北大鼓的表演形式和传统曲目东北大鼓大约形成在清代中期时期,最开始表演的形式是一个人进行表演,应用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在演唱者的腿上绑有“节子板”,跟着节拍击节,也被称作“弦子书”。之后,东北大鼓演变为演唱者一人自击鼓、板,然后和乐队配合演唱,应用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员在演唱的时候应用的是东北方音,清末民初东北大鼓是由清一色的男演员转为“女大鼓”。东北大鼓演员在演出的时候十分重视手、眼、身、法等形态动作表现,讲白要有韵律、节奏,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表演题材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取材内容大多数为戏曲、小说等。

东北大鼓的唱腔音乐是板腔体,曲调十分特殊简洁;东北大鼓的音乐结构属于板腔体范畴。东北大鼓的唱腔既具备格调,还有京剧、评戏等唱腔,曲调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唱腔比较流畅,唱腔大、小嗓结合,真嗓为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唱腔板式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快板等。

二、《八月十五月儿明》

(一)作品概况

《八月十五月儿明》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出来的,平铺直叙,以雷锋生活中的平常事情作为叙述内容,叙述了雷锋的成长经历,以此表现了他的质朴的品质,宣传雷锋精神,号召人们都向雷锋同志学习。这首叙事性的歌曲篇幅比较长,一共有167个小节。歌曲难度比较大,除了音域从中央C到小组二组的A,而且与一般歌曲不同的是在歌曲中以叙述人和主角“雷锋”一起出现,要求演唱者用声乐色彩、声音情感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二)作品处理

曲艺的板式,由慢到快。曲种的不同对板式有不一样的称谓,但路数基本是一样的。其发展过程是“慢—中—快—散”的顺序,描述手法主要为叙事性。在这首歌曲中,作曲家把4/4、2/4、1/4(垛板)、散板等各种拍子进行交替应用,表现了歌曲较强的戏剧性,不同的拍子与节奏的变换,将作者要叙述的事情鲜活地呈现出来。

歌曲中标志性音调模式指的是戏曲、曲艺经常用到的最典型的音调因素。在《八月十五月儿明》的这首歌里一共有七处这样的音调模式,贯穿着整首歌,其中还引用了戏曲、曲艺中常用的悲腔。

三、京韵大鼓的形成和艺术特征

(一)京韵大鼓的形成

京韵大鼓最开始是怯大鼓即木板大鼓,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而来的,由鼓书艺人革新改良乐调传到天津地区。清咸丰年间,旗籍鼓书艺人金德贵长期研究木板大鼓,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创新,其将木板大鼓原来的有板无眼发展成了一板一眼,被称为“双板”。同治、光绪年间,北京艺人胡金堂(胡十)为了满足京城观众的需要,将木板大鼓的鼓词内容进行改进,将子弟书词《长坂坡》进行移植。子弟书唱词以七言为主,曲调是八旗子弟乐,并以三弦乐器伴奏,被称为“清音子弟书”。京韵大鼓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唱段都是来自子弟书的词,例如:《露泪缘》《红梅阁》等。

1884 年起,刘宝全通过不断创新与研究,将怯大鼓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首先是在语言上应用北京语音祛除怯大鼓的“怯”味;然后,借鉴各种戏曲小调的曲调设计,不断将唱腔进行丰富;再者,对京剧表演的程式不断改善与融合;最后,唱腔讲究韵白,把说和唱完美地进行结合。骆玉笙所创立的“骆派”京韵大鼓,是近代女声大鼓发展的最高峰时期。

(二)京韵大鼓的艺术特征

京韵大鼓是我国鼓类艺术表演形式中很高端的艺术表现形式,形体表演兼具虚、神、意等美学特征,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但要会演,还要会唱。表现形式不但要表演又要有叙述,不但要有伴奏还要有演唱的部分,从而向观众展现出一人一台戏的表演境界。演员要通过自己神情

的表达来表现各人物特点、身份等,较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主要应用的道具是扇、板、鼓楗,模拟刀、枪、船桨等事物以帮助表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魅力。

京韵大鼓在音乐的声腔上吸收了京剧的音乐声腔元素,吸收弹词的唱腔。京韵大鼓的鼓词内容通常都是比较短的,一般在唱段的首句起韵,第二句便有押韵,一韵到底,中间基本上不进行换韵,此外,韵脚用平声字,上句平仄不论,下句平声押韵。除了几种基本句式,还经常使用变化句式。

京韵大鼓的唱腔属板腔体的曲体结构,渐渐形成了三大基本唱腔和两种板式:平腔、甩腔和长腔。为适应故事情节,表演者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又派生出一些新的唱腔,例如:挑腔、落腔等。慢板和紧板,这是京韵大鼓中最常见的两种板式。

四、《重整河山待后生》

(一)作品概况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由著名的作曲家雷振邦指导中央歌剧舞剧院的温中甲和刚刚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女儿雷蕾一起创作的作品。在保留传统京韵大鼓风格的同时吸收了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以新的编曲方法创作对传统的京韵大鼓的程式化规律进行创新,其中融合了很多新的素材,在调性和节奏上进行了不断的完善。由京韵大鼓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骆玉笙先生演唱后经电视传播便在全国范围流传,这在我国传统民间文化暂时萎缩的时期,可以将曲艺地域流传的局限性打破,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京韵大鼓,意义深远。

(二)作品处理

在谱例3、4中的“香”“和”字,保留了京韵大鼓的【辅腔】波音,在谱例3中的“和平”两字保留了京韵大鼓基本唱腔【平腔】里的“拉腔”。而唱词中谱例3、4中“一腔无声血万缕……”的“血”与“缕”字;“为雪国耻身先去……”的“先”字等就是用了【拖腔】,并且加入了很多的偏音,应用偏音,不但将说唱艺术的语言特色很好地保留下来,并且使作品变得非常新颖,具有现代感。

五、结语

民族声乐在发声技巧、咬字、作品处理方面都是借鉴了我国的戏曲、曲艺。不管是《八月十五月儿明》郭兰英老师的演唱,还是《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先生的演唱中,特别是在咬字时有“喷口力”,要注重“寸劲”,字头短促而有力、结实并且清晰,不但将字咬住,并且注意不能将字咬死,在咬字吐字方面讲求“五音”和“四呼”;唱词方面通用北方戏曲说唱艺术中的十三道大辙,此外,还应用了由十三道大辙演变来的两道小辙(带有儿化音);采用腹式为主的胸腹式呼吸方法;注重曲子的内容处理对不同的人物形象用不同的声音色彩来进行塑造,做到声情并茂,这些都与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发音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