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山不过来,我过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风向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风向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风向卷(二)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文人画的长处就在于不单纯追求表面的形似,而重于表现作者对自然的主观情感和印象,借以抒发作者的心灵和情趣。

苏轼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艺术主张。

在强大的文化影响下,文人把绘画变成文化的载体,要见才情、见学问、见人格、见风度。

与此互为因果的便是越来越成熟地追求诗、书、画、印在画面上的有机构成。

几种艺术样式融为一体,互相辉映,不仅能增加画面形式的美感,而且能使画面的内涵容量无限增加,具有补充和阐发画面内容的作用。

这种美的法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是随着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走上画坛并且逐渐替代职业画家居主流地位而产生的。

苏东坡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句话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

诗与画结合有两层意思,即画上无题诗、书款,而有诗意,可谓诗、画意境的结合;画上有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使有限的画面包含无限的寓意。

画与诗尽管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从创作过程来看,在选材、艺术构思、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相似、相通之处。

画中有诗,其内在意蕴和抒情色彩就能丰富并提高画的意境。

从元代开始,画必题诗、书款,至明清更甚。

王冕所绘《墨梅图》中梅枝遒劲盘郁,冷傲孤高而生机盎然,其题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经此诗一点,作者傲兀脱俗的气质以及生活理想和高尚情操跃然纸上,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美学境界。

文人画的书画结合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文人画家兼擅书法,追求以书入画;二是诗文题跋要与构图密切配合,以求书画结合的形式美。

书、画本不同体,但是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手中却同出一法。

随着书法艺术的全面繁荣,文人作画自觉不自觉地以书入画。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模拟试题(AB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模拟试题(AB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模拟试题(A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个世界,两个李白裴斐李白主要是个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怀才不遇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抒情诗。

这些作品,在抗议统治者压制和埋没人才的同时,还通过对宫廷腐败、政治黑暗以及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等的揭露和攻击,预示并真实地反映了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

李白还有其他一些作品,并未涉及政治,而是歌咏游仙、隐逸、游山玩水等,于闲情逸致中时而流露出“奈何天地间,而作隐论客”(《送岑征君归呜皋山》)的深沉痛苦,有时突然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高调,有时又发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的低吟,便都说明他的高蹈忘机是一种假象,其实是他政治失意时排遗苦阿的一种方式(有时这也是他抬高从政身价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从中看出怀才不遇的主题。

此外,李白诗中还有另一个常见的主题:人生若梦。

这在以《将进酒》为代表的饮酒诗中表现得最鲜明。

李白歌咏的人生苦梦,从主导方面说,并非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见解,相反它是由于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无法实现而发出的激愤之辞,同怀才不遇的抒情一样充满失望的痛苦和反抗的激情,表达出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和否定,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这两个基本主题贯穿着李白的大部分作品,从中我们看见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于感到没有出路而忧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羁并对许多公认的神圣观念表示轻蔑的李白、“世人皆欲杀”的“狂人”的李白——这就是上层社会中的李白,其言语行动均表现出鲜明的叛逆性格。

然而,从李白诗歌中还能看出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李白。

新疆维石河子市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新疆维石河子市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温馨提示: 1.请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使用其他色笔均不得分;2.所有答案均需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上。

(150分钟 150分)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严谨规范,讲究书法!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分)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在句式参差中取其气势,取其与情感波折相对应、相共鸣的功能,是李白的古体诗或乐府诗的显著特征。

比如那首《蜀道难》,把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八言、九言种种句式杂置于一篇之中恣意驱遣,如急风迅雷般出入于神话与自然、人生感慨与政治预言之间,大有包举群山、扪心问天的巨人气概。

其实,句式的运动感不仅体现于外在形式的长短参差之间,而且体现于内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之中。

一些带假设性或转折性的连词的使用,使诗行略显散文化的同时,出现诗情的波折和跌宕。

《清平调》(其二)从正面落墨,描写后苑牡丹红艳凝香、新鲜带露,隐喻着贵妃的国色天香。

随之以一个“枉”字,使语气逆转,比起这种国色天香的牡丹美人,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云雨幻境只不过是枉然断肠一回罢了。

由幻境进入历史,诗人陡然发问:汉宫美人谁个可以相仿佛?汉成帝时的赵飞燕娇美动人,却可怜还得倚仗新妆,缺少自然神韵了。

此诗妙在善于转折,以情调状语转,以借问语气转,以情感动词转,转折形式多样而不落痕迹,如行云流水的语言背后蕴含着委婉曲折的弹性。

诗艺的特征在于精练,在于脱俗越轨,在于富有跳跃感。

而关联转折的虚词和行云流水的句式的使用,却节制着这种精练、脱俗越轨和跳跃感,以便于疏通诗的内在脉络,形成浑然一体的有机性。

河南省菁师联盟2024届12月质量监测考试语文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菁师联盟2024届12月质量监测考试语文含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纯文学破圈、出圈的话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如此,大概因为这一话题表达了人们对文学内部生产固化僵化的焦虑和文学外部传播深度广度的渴望。

②这种焦虑和渴望,几乎贯穿了文学活动——构思、写作、发表、评价、传播——的全过程。

如果再细想一下,这两个问题——破文学的艺术之圈与破文学的传播之圈——似乎如幽灵一般盘桓在现代中国文学百年的纵深之处。

比如,五四前后的“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破的是文学的“媚雅”之圈,强调文学的大众化和启蒙意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破的是文艺脱离群众之圈,强调文学的民族化和群众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破的是小说技艺形式单一的圈,解放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强调破圈,目的是推动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等。

③故而,从本质上说,文学破圈是文学在任何时代都可能面对的话题,换句话说,文学在各个时代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圈子之困”,文学破圈是对“圈子之困”的某种反思和突围,也是文学之树常青的“法宝”。

④我们今日重提这一话题,盖因时代巨变、媒介革新、文化转型给文学这门古老行当的承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焦虑和渴望。

“和物体相依为命的时代过渡到和信息相依为命的时代”(韩炳哲语),信息巨大的增量和流量让文学的信息(知识、见识和精神)传递本质在这个时代显得贫乏,文学的想象力日渐落后于火热的现实。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

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

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

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

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

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

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

“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卷7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卷7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

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

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

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

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②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

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

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

当下的时空是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

③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

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陵替,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

《山不过来,我过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山不过来,我过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共6分)山不过来,我过去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 [甲] 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戾气会越来越重。

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怨妇”。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

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

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

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

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

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万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宽”。

⑥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三国时期的吕蒙在孙权的悉心劝导下,尝试着改变自己,才赢得了鲁肃的赏识,与之“结友而别”。

新时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四种核心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适应他人。

因为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领你的团队披荆斩棘。

⑦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变的曾子,终成一代贤人。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

阿里巴巴文化“六脉神剑”之一是“唯一不变的是改变”, [乙] 这都体现了不断改变自我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内驱力。

⑧山不过来,我过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梦想之路就会更宽阔。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第①段从指责别人的习惯引出话题,第②段则提出了改变别人有难度且于己无益的观点。

部编版2022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2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2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1~4题。

材料一:古人云,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本着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的初心,安徽省将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活动。

比赛说明线上海选:即日起至11月30日24:00时将书写好的书法作品拍照后上传至大赛专用小程序。

我们将在大赛官方平台组织投票,得票数排名前十的作者将获得“人气王”的称号, 12月15日公示入围决赛选手名单。

现场决赛: 2020年12月26日参加决赛的选手到达指定地点分组进行现场书写,专家现场评审,每个组别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若干,现场颁发证书。

(摘选自安徽网, 2020年10月26日)材料二: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普通人和书法爱好者经常会有“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的困惑。

书法的美学标准发生变化了吗?“社会上书法的‘失范’,根本原因是书法教育的缺失。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雄三桂说, “以前中小学还保留着书法课,虽然占课时不多,却能够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法知识。

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书法知识和审美常识都没有,千百年沿袭的传统虽然没有断裂,但也岌岌可危。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涛介绍,在古代社会,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章,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

书写有“法”,法是千百年中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书写有“道”,它表现着书写者优雅从容的心灵。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阅读理解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阅读理解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阅读理解
嘿,咱今天来聊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哈!
你看哦,就好比咱生活中,有时候咱特别想要一样东西,或者想达成一个目标。

那如果这目标就像一座山似的杵在那,纹丝不动,咱咋办呢?是痴痴地等着山自己走过来?那不是傻嘛!这时候就得咱主动出击啊!
我记得我有次特别想去参加一个活动,但是报名要求好高哇,就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我身边好多人就说别费劲了,肯定不行。

但我不甘心啊,我就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呀!我开始努力准备,学习各种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这不就相当于我主动朝着那座山走过去了嘛!结果呢,我还真就成功了!那感觉,哎呀妈呀,老爽了!
再比如,两个人闹矛盾了,都互相僵着等对方先低头,这多别扭呀!为啥不能有一个人主动跨出那一步呢?就像山和我,总要有一方先行动呀!要是都不行动,那关系不就僵在那了嘛。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别死脑筋地等,得学会主动出击啊!如果啥事都等着别人来,等着机会自己来,那能等来啥呀?咱得自己去争取,自己去努力呀!不管是追求梦想,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都得有这种主动性呀!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你们呢?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呀!咱就得有这种勇气和决心,去直面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大山”,主动走过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搭子社交”,就是指通过社交平台或应用程序,以寻找共同兴趣、目标或者活动为前提的社交方式。

“搭子”社交覆盖了诸多领域,例如“饭搭子”“旅游搭子”“羽毛球搭子”等。

年轻人通过不同类型的“搭子”探索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满足了个人在不同生活方面的社交需求。

搭子社交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精准的陪伴,满足用户在特定领域中的社交需求。

一方面,通过搭子社交,人们可以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一方面,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更多同样喜欢某一活动或话题的人,相互交流经验、分享资源,进一步提升各自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在过度社交化的时代,人们正在经历“熟人社交倦怠”。

人们常常采取各种“断连”的方式来逃避过度连接的社会环境。

“反连接”并不是指无条件断绝一切关系,而是断绝特定情境下可能给个体带来过大压力和负担的关系,使个体重新获得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和自由。

年轻人在建立搭子关系时,通常会选择避开当前的圈子,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搭子关系的实用性,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通过默契的距离感的维持,双方可以轻松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无需假装熟悉或频繁互动。

对于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来说,父母的关怀往往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朋友之间需要“跨越半个城市或者多个时区”才能见面,而爱情也并不容易获得。

因此,年轻人常常会面临孤独的时刻,需要独自进行一些活动来填补这种空虚感。

年轻人倾向与陌生人进行社交,可能是因为他们更有动力去寻找新的人际关系,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开拓个人发展的机会,并获得新的信息和资源。

可以说,搭子社交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成为了传统固定关系的补充。

(摘编自腾讯媒体研究院2023-09-08《“搭子”社交: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精准陪伴关系》)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安土重迁、世代稳定的特点,在日常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熟人社会。

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山不过来,我过去》练习及答案

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山不过来,我过去》练习及答案

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山不过来,我过去》练习及答案(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共6分)山不过来,我过去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 [甲] 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戾气会越来越重。

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怨妇”。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

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

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

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

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

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万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宽”。

⑥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三国时期的吕蒙在孙权的悉心劝导下,尝试着改变自己,才赢得了鲁肃的赏识,与之“结友而别”。

新时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四种核心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适应他人。

因为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领你的团队披荆斩棘。

⑦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变的曾子,终成一代贤人。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

阿里巴巴文化“六脉神剑”之一是“唯一不变的是改变”,[乙] 这都体现了不断改变自我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内驱力。

⑧山不过来,我过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梦想之路就会更宽阔。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第①段从指责别人的习惯引出话题,第②段则提出了改变别人有难度且于己无益的观点。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附答案100优选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附答案100优选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附答案100优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正在哪里”的文学观照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的哲学命题始终萦绕在世人的脑海中,引发阵阵沉思。

其实,在这三个命题之中,还蕴含着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我正在哪里”。

“我从哪里来”,是要理清自己的来路,寻根溯源;“我要到哪里去”,是对未来走向的一种前瞻性思考,展望自己的去路;“我是谁”试图解决“我”的本质性意义,是人向内用力,对自身进行拷问。

而“我正在哪里”,是从外部的角度,让人确立自己的坐标和支点,对所处的时代、时空进行精准的定位,摸清楚自己所处的外在环境,对人自身进行更为透彻的审视。

在某种意义上说,文艺领域提倡现实题材创作,就是期待作家艺术家围绕“我正在哪里”的命题进行艺术化的回答与阐释。

②书写过往,一头扎进历史的故纸堆,有时看来是一件颇为快意的事,因为路径可能是现成的,可以轻松上路,再运用好一些刚面世的新资料和现代化的新思维、新手段,总是能留下一些新的发现或者新的思考,区别在于多与少、深与浅。

③书写未来,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一种无羁绊的放纵,竭尽全力地搅动自己的脑容量,去对世界进行私人化、个性化的观察与开拓,只要无限地忠诚于自己大体上可行了。

尽管“未来已来”,但更远的未来还在路上,还是可能歇口气的。

④而书写现在,却是一件棘手的事。

大家都在场,都身处其中,绝对的“零距离”,稍有偏差和不符,就容易冠之“不真实”“太离谱”的罪状。

好不容易把事情梳理得纹路清晰,但发展中的事实陡然拐弯,有了新的轨道,于是一切努力可能会显得有些陈旧,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笑话。

⑤“我正在哪里”的现实题材创作是难的。

现实生活的话语方式、言说姿态已经发生了截然不同以往的变化,再一味搬弄那一套“老古董”,纯属无效劳动,甚至成为反面教材。

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偃旗息鼓、败下阵来,作家艺术家必须要有切实的行动,要有专业的敏感,而走走过场,无异于隔靴搔痒,难有真收获、大收成。

2022年全国卷3(语文)含答案

2022年全国卷3(语文)含答案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Ⅲ卷)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经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敬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存,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展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展综合甄选。

在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展呵护,乡村记忆会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连续传统技艺制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方,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展整理维护。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含答案解析) - 副本 (16)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含答案解析) - 副本 (16)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我生孩子的喜悦姥姥是第一个知道的。

孩子有病的消息姥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不想让90岁的姥姥再替我分担这份苦难了,尽管我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了的。

姥姥把人类不可避免的灾难称之为“天黑了” 。

姥姥从前说过:“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

认命不是撂下(放弃),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

天亮就是给你希望了,你就赶紧起来往前走,有多大的劲儿往前走多远,老天会帮你。

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儿了。

”我是在孩子病的那个月开始抽烟的,人家说抽烟能帮助你消除一些恐惧。

初次点上烟的时候,姥姥相当震惊,她知道孩子问题大了,否则我不会旁若无人地拿着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姥姥咳嗽着,孩子被呛着,我全然不知。

我只知道烟灭了,恐惧就来了。

这样的时刻一般都是后半夜。

一家人都睡了,我一定是起来的,我不想让他们来安慰我,家人的痛苦是一样的。

我知道这样的时刻,房子里还有一个人睡不着,那就是姥姥。

姥姥不是说吗,“神是什么?你信它就有,你不信它就没有。

”我当然信了,对着天我虔诚地祈祷着:“保佑孩子吧,什么我都可以付出,甚至生命。

从此让我什么都看不见,只要保住儿子的眼睛。

”那些日子,我的眼睛真的快看不见了。

我奶奶是青光眼,去世时双目失明,我父母亲晚年时也都是比较严重的青光眼,日后的我恐怕也在劫难逃。

着急、上火、哭,我眼前时不时地一阵模糊、一阵黑,这一切我全都顾不上了,白天跑医院找专家,晚上坐在客厅抽烟,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

姥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孩子看上去一切正常,又吃奶又尿床,白天咯咯地笑,晚上呼呼地睡。

姥姥不问也不说,这就是姥姥。

她觉得我不告诉她就一定有不告诉的理儿,“凡事先替对方想” 。

一夜一夜,我在客厅里坐多久,姥姥就在她屋里陪多久。

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祈祷的是同一个神,我为儿子,姥姥为我。

我们心心相印,可姥姥却苦于帮不了我,主动提出回老家,不在这儿给我添乱。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雄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宠爱。

这是金庸小说的确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

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会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异性、精致性和艺术性。

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

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化,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子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许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

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起先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

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起先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原委应当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全部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常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分,使读者显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

吉林省吉林市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试题

吉林市2024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共同体”概念,创建性地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其中,“社会治理共同体”对应着“社会”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应着“国家”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应着“全球”层面。

而这三个层次,在肯定意义上,也是以“共同体”为表达的社会概念的多层性与多样性的扩展。

特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使社会的概念扩展到国家和全球的层次。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来相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概念在国家层面的拓展,也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结合探讨的典范。

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概念,从中华民族整体动身探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费孝通先生一方面从作为社会的民族这个角度来探讨与国家整体的关系,是其对社会和国家观的新的发展。

另一个方面勾画出多元社会的结合和国家整合的关系,即多元和一体的关系。

这使得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被给予了社会的属性,国家也在社会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本身,使得作为共同体的社会,被给予了国家层面的社会内涵。

当把作为社会的国家民族的探讨置于全球语境时,此时的社会为全球社会的社会。

这一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的共同体,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亨廷顿的“文明间的冲突”相对立,1998年联合国提出了“文明间的对话”的概念。

23年全国乙卷语文试题

23年全国乙卷语文试题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

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

文学史框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

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

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

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

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

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

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

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

与此同时,文学批评是个人化,多样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见的发生。

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

总之,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像一道堤坝一样阻挡着文学批评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在这种冲击中发生着渐进性的变化。

2019(新课标3)语文试卷解析

2019(新课标3)语文试卷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共6分)
山不过来,我过去
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 [甲] 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戾气会越来越重。

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怨妇”。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

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

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

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

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

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万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宽”。

⑥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三国时期的吕蒙在孙权的悉心劝导下,尝试着改变自己,才赢得了鲁肃的赏识,与之“结友而别”。

新时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四种核心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适应他人。

因为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领你的团队披荆斩棘。

⑦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变的曾子,终成一代贤人。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

阿里巴巴文化“六脉神剑”之一是“唯一不变的是改变”, [乙] 这都体现了不断改变自我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内驱力。

⑧山不过来,我过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梦想之路就会更宽阔。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①段从指责别人的习惯引出话题,第②段则提出了改变别人有难度且于己无益的观点。

B.⑤-⑦段从心态、人际关系和成长三个方面来谈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有理有据。

C.第⑦段主要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论证了“尝试改变自己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的观点。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论述了尝试改变自己的好处,逻辑严谨。

18.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③华为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

正是永远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华为才成为享誉全球的高科技企业。

④“好空调,格力造。

”格力空调如今能做到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就在于一直坚持“产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信念。

A.甲①乙③
B.甲①乙④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④
19.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山不过来,我过去”的含义是什么? (2分)
17-18 C D
19、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才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才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山如果不过来,我就自己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