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人间词话》赏析文章内容与方法论文
王国维论文人间词话论文
王国维论文人间词话论文:由《人间词话》中的引词看王国维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摘要:王国维被人们称作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但丁。
《人间词话》终结了传统文论,而《红楼梦评论》又开启了现代文论。
《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以“真”为审美标准,以自李白至近代词人的著名词作、词论为依托,将自己的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标准王国维著作《人间词话》中包含了他对词论、词品、词人、词史等各个方面的独到见解,四者交错,而以“句”品词,就“格”论人,复由诗而词,由词而曲,窥文体之兴替盛衰。
《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而以“真”为审美标准,提出了“隔”与“不隔”等美学观点,这些既是王国维评价古今诗文成就,判别文学真伪的基本准绳,也是他以“境界”说建立其理论体系,超越于前人“兴趣”“神韵”等论说的美学基石,可以说“境界”既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思想的归宿。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引用了自唐代至清代的著名词人的近百首词句及众多词论著作中的名言名句,来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或批评或褒奖,通过自己对美学独特的观点对这些词作进行逐字逐句的品评,大到时代的文学创作审美倾向,小到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具体字句,都有自己独到的标准和观点。
一、词论:“词以境界为最上”《人间词话》开篇名义,将境界视为核心,“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不仅是词之“上”,而且是词之“本”。
“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有境界之词是时代之绝唱,词中之翘楚。
其著名范例“‘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通过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以及张先的《天仙子》中独特的用字用词,分别将沉郁和活泼的境界全盘托出。
“境界说”继承了古代传统文论的审美标准,同时又有所突破,王国维在提出“境界说”以后,不仅把境界当成艺术创作的根本,还当作判断作品好坏的最高标准。
此外,王国维对于“境界”,有其独创的观点“三境界”说。
研究论文: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
92915 美学论文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一、《人间词话》审美意境解读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开篇第二则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心领于理想故也”。
王国维了解西方的近代文论,他所说的“造境”,相当于西方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侧重于以艺术的幻想和虚构,营造神奇瑰丽的超现实境界,藉以表现作者的激情和理想。
王国维从创作方法角度论词,是对古代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事实上,在三百多年的宋词创作史上,从欧阳修、晏小山到苏轼、秦观、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直到刘克庄、吴文英等,都有堪称浪漫主义的名篇佳作,我认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辛。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任何一首优秀的词作,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这种情感因何而发,会抒什么情感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理解词的重要一环。
在理解词作中所写物象,必须发挥想象,境充空白,揣摩词作主旨。
所谓“物象”,就是指客观事物,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
词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诗”是不错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词中的物象入手。
词的语言精炼,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词作讲究简洁、含蓄,以少少许胜多多语,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
而词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创作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词系元代词人马致远《天净沙》小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定稿)第六十三则中评价道:“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法。
有元一代词家,皆在能办此也”。
其实,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以极其省俭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寒秋中游子思归的画面。
词曲中物象“藤、树、道、风、马”具体却并不清晰,因此光找出这些物象还不够,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才能透过“形”看到“神”,挖出作品的主旨。
《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和诗人杨慎所著的一本诗话著作,记录了杨慎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和分析。
这本书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杨慎在《人间词话》中对于诗词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诗歌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提出了“三百篇”的说法,即认为古代诗人的诗歌数量达到了三百篇以上,才能称之为诗人。
杨慎还对于古代诗歌的体裁进行了分类,如古体诗、绝句、律诗等,并分别从字数、韵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些对于诗词的分类和定义,为我们理解古代诗词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认识。
其次,杨慎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古代诗人和他们的作品进行了评析和赏析。
他对于古代名诗的选择和评价十分严谨,给出了许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意境独特”、“用典质朴”、“音韵和谐”等。
他还分析了古代名诗的特点和韵味,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这些评析和赏析的内容,使我对于古代名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
此外,杨慎在《人间词话》中还详细讲述了古代诗人的创作志向和写作方法。
他认为古代诗人追求的是“道法自然”的境界,强调了对于自然和人生的体悟和感悟。
他还分析了古代诗人的行文方式和写作技巧,如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注重韵律等。
这些对于古代诗人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技巧的讲解,对于我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启发。
总而言之,读完《人间词话》让我对于古代诗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
这本书对于喜欢古代文学和诗词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著作,值得一读。
《人间词话》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
《人间词话》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1. 引言1.1 概述人间词话是一部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旨在对《人间词话》中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启示和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展开对《人间词话》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引言、人间词话的背景与历史意义、人间词话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简介、人间词话中所涉及的文学作品类型和特点分析、以及对《人间词话》中几个重要作品进行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分析。
最后,通过总结回顾对《人间词话》的鉴赏与评价,探讨其对现代文学研究所带来的启示和影响,并展望未来关于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人间词话》中内容进行逐一剖析和综合分析,探究其在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将对其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展现《人间词话》对于古代文学的独特见解和观点。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并为未来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2. 人间词话的古代文学鉴赏与评价2.1 人间词话的背景与历史意义《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撰写的一部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成书于明正统年间。
该书以对宋元时期的诗词曲赋进行鉴赏和评价为主要内容,对古代文学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总结,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评价标准。
在中国文化史上,《人间词话》是一部首次将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著作。
它所提出的对于“才情天成”、“以事致意”、“辅翼文章”的观点,为后来文艺批评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人间词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背景下文化思想的发展和变革,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人间词话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简介袁宏道(1535年-1610年),字同中,号南屏晚香子,江西进贤(今属九江)人。
他是明末杰出的文学家、文艺批评家和散文家,为人正直清廉,深受后世推崇。
王国维《人间词话》鉴赏_man余文乐
王国维《人间词话》鉴赏_man余文乐王国维《人间词话》鉴赏【简华】王国维在词学理论上的成就更是辉煌,他创作的盖世经典——《人间词话》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是王国维继承中国古典美学、借鉴西方美学思想所作的文学评论,是具备了诗词理论体系的一部惜字如金的论著,一直以来都被词论界奉为词学的理论圭臬,视这部论著为词学、美学的根据。
这部创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在《国粹学报》的著作只收录了64则词话,通过对历代作品进行解析,阐述词学理论的“境界说”,展示诗词境界的魅力。
并精确的解析了古来文学体式的演进,以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的词话美学理念,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入西方哲学新观念,总结的诗词美学理论准则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国文学的批评与鉴赏产生了承前启后的巨大影响。
《人间词话》提出的“境界”说作为核心统领着其他论点,形成全书的沟通脉络。
王国维把诗词的“境界”视为诗词创作的总原则,同时也把它当作衡量一首诗词是好是坏的评定标准。
无论是论断诗词的演变还是评价词人的得失,或者品评作品的优劣、鉴赏词品的高低,都是从“境界”出发,最终又要归于“境界”,是王国维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人间词话》开门见山:“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主张要写得真切自然,要追求韵味、格调、气象、感情,突破了清朝以来形成的词派框框,强调抒写真景物、真感情,还要写得真切不隔:“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而词人所构造的境界一定要遵从自然法则,达到理想与写实相互交融为境界之妙:“‘红杏枝头春意闹[1]’,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2]’,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王国维认为诗词“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他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和审美观点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和审美观点
《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刘基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论文集,其中涉及了许多关于文学批评和审美观点的内容。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及其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和审美观点。
1. 文学创作和修辞技巧
《人间词话》认为优秀的作品必须具备精湛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
它强调了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如比喻、借代、象征等等,这些技巧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刘基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叙事结构、对比、排比等写作技巧的指导原则。
2. 文学主题与意境营造
《人间词话》强调作品必须具备深邃而独特的主题,并能通过精确而有力地描写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刘基认为主题应该符合作者内心真实感受,同时要能够触动读者情感。
他鼓励作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和描述场景,从而使读者沉浸在作品创造的意境之中。
3. 文学价值和审美追求
《人间词话》强调文学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启示和反思。
它主张文学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并批评过于娴静、单调的作品缺乏真
实性。
此外,它也关注艺术作品中表达情感和情绪共鸣的重要性,认为好的作品应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并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
以上仅是《人间词话》中文学批评和审美观点的一部分内容,在这本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其他方面如音乐、修辞理论等。
通过深入研究《人间词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批评家对于文学创作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丰富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并为我们今天阅读和欣赏文学提供了有益启示。
《人间词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人间词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人间词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人间词话》是清末词学理论著作。
评析《人间词话》赏析文章内容与方法论文
评析关于《人间词话》赏析文章的内容与方法作者简介:巩袁,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一直以来备受推崇,被誉为中国古典诗学的辉煌终结和现代文艺美学的萌芽。
自这部才情高绝的文学理论著作问世之后,对其进行评析的各类学术文章为数颇多。
现在,我选取关于《人间词话》的五篇较为典型的赏析文章,以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两个角度作为切入口,系统评价其得失。
【关键词】《人间词话》;王国维;意境说;内涵;价值;不足;方法;词句【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041-021《〈人间词话〉之二》读赏首先,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作者评析的是《人间词话》中的二六则,即是公认的全书最经典的一部分。
该文的行文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原文、注释、今译和赏析,并采取了一种较全面的评析方式。
第一部分是原文,作者将《人间词话》二六则置于文章的开端,有利于读者对该文所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回顾。
第二部分是注释,在这部分中,作者对评述内容中的生僻词汇做了释义,并阐述了所引用词句的出处及大意,同时,也指出了原文内容实质上的错误,即在评价第二境界时,作者指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出处不是欧阳修词,而是柳永词《蝶恋花》。
此外,作者看到了三种境界代表词句的表意与其深层内涵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通过释义这部分,便于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其深层的内涵。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今译,我认为这部分实际上是可以略去的,其所译内容,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所以这一部分显得有些缀余。
相比之下,对原文的赏析就略显少些,但所评述内容还是比较深刻的。
首先,作者肯定了静初先生所提出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悬思-苦索-顿悟”的三境界理论对人生的透彻参悟。
其次,从代表三种境界的诗词的表面意义中提取了其深刻内涵,并应用于立业和治学,从而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
评析关于《人间词话》赏析文章的内容与方法
I N1 9 57 C -4 1 S 0— 01 S 0 N1 4 / 1 6I
对 州
评 析 关 于《 间词话 》 人 赏析 文 章 的 内容 与 方 法
袁 ( 北师 范大学 文 学院 吉林 东
巩
长春
10 2) 3 0 4
作者 简介 : 袁 , , 巩 女 东北师 范大 学文 学院 汉语 言文 学专 业 。 【 要】 国维的《 间词 话》 晚清 以来论 词最 有 影响力 的著 作 , 摘 王 人 是 一直 以来备 受推 崇 , 被誉 为 中 国古典 诗 学 的辉 煌终 结和现 代 文 艺美 学 的萌芽 。 自这部 才 情高 绝 的文学理 论 著作 问世 之后 , 对其 进行 评 析 的各 类 学术 文 章为 数 颇 多 。现 在 , 我选 取 关 于《 间 人
种 较全 面 的评析 方式 。第一 部 分 是原 文 , 者 将 《 间词 话 》 作 人 二 处事 、 世 的态度与 第 二种 境界 联 系在 一起 , 张做人 做事 要有 处 主 六则 置 于 文章 的开端 , 有利 于 读者 对 该 文 所评 内容 有 一个 大 致 锲而 不舍 的坚 毅性 格和 执着 精 神 。第 四 , 章 的情感性 较强 。 文 的了解 与 回顾 。第二部 分是 注释 , 这部分 中 , 在 作者 对评 述 内容 从不 足来 看 , 认 为主 要 有 以下 几 点 : 一 , 章 的题 目不 我 第 文 中的生僻 词 汇做 了释 义 , 阐述 了所 引 用 词 句 的 出 处 及 大 意 , 够简 洁深刻 , 接用 了原 文作 为标 题 ; 二 , 言过 于通 俗化 ; 并 直 第 语 第 同时 , 指 出了原 文 内容 实质 上 的错 误 , 也 即在 评 价第 二 境 界 时 , 三 , 述不 够透 彻 明晰 ; 四 , 现了悬 而 未解 的 问题 , 论说 第 论 第 出 在 作者 指 出“ 带渐 宽终 不悔 , 伊 消得 人 憔 悴” 衣 为 的出 处 不是 欧 阳 境界 时 , 作者 写道 :为 了帮 助 大家 理 解 和 运 用王 国维所 说 的 “
《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2篇)
《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
”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第一章上卷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另提出三种“境界”: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唐代。
一代天骄李白不仅是诗仙,他的词也独有千古。
“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阕”,一首小令《忆秦娥》,足以包含千百年来所有诗人的感慨和所有哲人的思索。
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词人,那么温庭筠则是晚唐文化培养出来的另一天才。
“飞卿精艳绝人”。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造语精致细腻,绵密隐约。
王国维对其评价是“飞卿之词,句秀也。
”五代。
“冯延巳之词不是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所谓五代风格,就是指追求婉媚、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酒筵的词风。
而冯延巳独造清语,“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疏散闳约,“细雨湿流光”五字便能摄春草之魂,难怪他在五代词人中独受王国维赏识。
冯延巳的君主南唐中主李璟,多才多艺,善诗歌,其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王国维以遗老自居,更能玩味此中深意吧。
李璟之子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人间词话》: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
《人间词话》: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1. 引言1.1 概述《人间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精彩鉴赏与解读。
本篇长文将就《人间词话》进行全面探究,从背景与历史出发,介绍该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背景以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与其他文学鉴赏作品进行比较。
同时,我们将分享一些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包括解读主题和情感、分析语言和修辞手法、解读象征意义等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首先介绍《人间词话》的背景与历史,包括作者和出版背景以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包括如何解读主题和情感、分析语言和修辞手法以及解读象征意义等方面。
随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具体对《人间词话》中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解读与评析,涵盖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爱情与婚姻主题以及死亡、离别等。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探讨古代文学鉴赏的意义和价值,并展望古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篇长文旨在全面介绍《人间词话》这一重要古代文学作品,并分享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之美。
通过对《人间词话》中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解读与评析,我们将揭示其隐含的社会背景和深刻内涵,从而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我们也希望引申出对整个古代文学研究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并为未来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些探索方向。
2. 《人间词话》的背景与历史:2.1 《人间词话》的作者和出版背景:《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评论家徐渭所著的一部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的书籍。
徐渭是明朝中期著名文学家,他在创作以及文学评论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在《人间词话》这本书中,徐渭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详细解读,揭示了其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点。
《人间词话》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开始撰写,并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最终在明末清初完成。
王国维《人间词话》赏析
王国维《人间词话》赏析〔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
有境界的词,就自然而然会有很高的格调品位,自然而然出现著名的诗句。
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那么独创绝世的原因就在这里。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词中既有诗人想象造出的虚拟意境,又有描写现实的真实意境,这就是理想派和写实派这两个词派相互区分的地方。
但是这两个词派很难完全区分开,这是因为大诗人所想象出的虚拟意境一定符合自然规律,而描写的现实意境同样必然接近诗人的理想信念。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的诗词表达出诗人自我的情感,也有的诗词表现出诗人忘我的境界。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是写出的景物带有诗人自己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没有写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纯粹写景物。
写有我境界的诗人,从主观去看事物,所以写出来的景物都带有作者情感的主观色彩。
写忘我境界的诗人,客观地看待事物,所以诗词中分不出哪句抒写自我感情,哪句描写事物。
以前的诗人作词,写有我境界的主观诗比较多,却不一定有能力写出无我境界的客观诗,所以能写出无我境界的诗人在众多文人墨客之中能独树一帜。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境界只有在诗人心境澄明、自由静穆、超越欲念之时才能获得。
《人间词话》评析——转(1)
《人间词话》评析——转(1)《人间词话》评析——转(1)《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评论,自出版后就可谓读书人的必读书,极受学术界重视。
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
作者王国维更是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界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1.卷上手定稿词以境界为最上2011年07月27日天下阅读【原文】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①,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注释】①自然:指自然界和现实人生。
【译文】有创造境界,有摹写境界,这是理想派作家与写实派作家两者的区分处,但是两者较难分别。
这是因为大诗人所创造的境界,必然与自然环境相符合,所摹写的境界,也必然与理想相接近的缘故。
【评析】造境和写境是从创作方法来进行的分类,造境偏于想象和虚构,写境侧重模仿和写实,而理想与写实两种创作流派即大体对应着这两种创作方法。
造境和写境属于中国文论术语,如《莲子居词话》和《白雨斋词话》便多次使用“造境”一词,而“写境”的用法虽然很少见,但也显然是由“写生”而来,并与“造境”相配,衍成“写境”一词。
而理想与写实的概念则来自于西方。
王国维词论的中西融合特点在这一则表现得颇为充分。
说两种创作方式与两种文学流派“大体对应”,是因为两者确实难以绝对区分。
王国维对于其间关系的看法应该是受到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叔本华认为纯粹的写实或理想,其实都是一种“理念”,很难直接付诸实践,对美的领会和表现,是要兼及理想的先验和写实的后验两个方面的。
只是一般人很难兼得其美,所以就会有所侧重地表现出或偏于造境的理想或偏于写境的写实。
但王国维认为“大诗人”可以超越造境与写境的局限,将两者圆满地渗透和交融起来,形成一种符合写实的造境和符合理想的写境。
所谓“大诗人”,其内涵与王国维语境中的天才、豪杰之士等相近。
王国维注意到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更看到融合两种创作方法之后所达到的创作高境,识见颇为通透。
《人间词话》的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
《人间词话》的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的重要作品之一:《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著,内容丰富,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评论和解读。
通过对《人间词话》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的理论与实践,并探寻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的背景”部分,我们将介绍古代文学批评的起源、其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古代社会中文学鉴赏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在“人间词话的介绍与历史背景”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人间词话》的作者袁宏道以及其创作背景,同时探讨该书对于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领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紧接着,在“古代文学批评在人间词话中的体现”部分,我们将逐一分析《人间词话》对古代文学作品题材和风格的评论、对古代作家创作理念和技巧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古代文学作品意义与价值的解读和赞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全面展示《人间词话》在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是古代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古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批评智慧与经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增进读者对于该领域的了解,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2. 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的背景2.1 古代文学批评的起源古代文学批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早期阶段。
在先秦时期,儒家经典《诗经》被广泛用于教育和传统价值观的宣扬,并且开始出现了对于其中各篇诗歌意义、表达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的现象。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学批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2 文学批评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古代文学批评紧密联系着当时社会中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们常将自己视作文学和艺术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
人间词话议论文800字
人间词话议论文800字(篇一)翻开此书,被开头三句论断震慑了:“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于是骈文股诗皆不入其眼,以其所见真,探所知者深。
他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之下评“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无不表现出理性思考与对诗词感悟上深刻而完美的结合。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
”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一切在无可奈何中变得更加无可奈何。
王国维亦在书中说到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也是一种对物对世界的观念与态度,“何者为我,何者不为我,何者皆为我。
”有歌待和,谁能和便和,无人和奈何,是他的赤子之心,也是他的无拘无束,更是他陶醉于哲学世界之时独特的精神气质,鲜明的中国哲人情怀——深思熟虑之后的海纳百川。
《人间词话》中,傲身独立着一位“冯延巳”,他于政治上平庸荒唐,为人*佞险诈,若说言过其实,实则确也如此,而王国维却独爱他一手美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评之“冯延巳之词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如果可以这样说,这便是大儒的“无拘”,无畏他是怎样的*诈荒唐,然其“独造清语”,别洞房洒筳之风,于摄魂处挥写词语,细描微光;这便是艺术上的“无束”,纵旁人不解,更多讽笑,依旧兴奋地作评于敞衫阔卧,于无人处写下的“细雨湿流光”的疏散闳约。
他睁着一只眼睛读诗,闭着一只眼睛看历史,将爱及温和的嘲讽用来解放,又用玩世不恭的人文情怀和慈和宽容的款款目光注视,远望。
人间词话的内容解读
人间词话的内容解读《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国维所著,是他在诗歌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包含了他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其中涵盖了诗词的本质、风格、意境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一、诗词之本质王国维认为,诗词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词是诗人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因此,诗词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而不在于它们的语言和形式。
二、诗词之风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概念,认为诗词的风格应当是“不隔”。
所谓“隔”,就是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复杂的意象,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而“不隔”则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以明快、直接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三、诗词之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诗词的意境之美。
他认为,好的诗词不仅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情感,更要有深远、悠远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等手段,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好的意境能够让读者深入感受诗词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四、诗词之写作技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探讨了诗词的写作技巧。
他认为,好的诗词需要有自然的节奏和韵律,要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创造。
此外,他还提出了“起承转合”的法则,即诗词的布局应当有起有承,有转有合,使得整个作品既有整体性又有变化性。
同时,他强调诗词应当注重表现力的发挥,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总的来说,《人间词话》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理论著作,王国维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诗词的本质、风格、意境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奥秘。
这部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读后浅谈《人间词话》一文是大师王国维所著,文章是王国维先生在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前人所没有的崭新的眼界和思维对当时中国旧文学所作出的一部文学批判性著作。
通过通篇阅读,结合当时王国维先生所处的环境。
他用传统的文章形式,非一般的观念和思想。
总结了中国从古至今诗词文化的一般特性和风格。
文章中提出了“境界”二字之说。
开篇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表明词要有境界,无境界者则无名句。
而境界者分造境与写境,之后又阐述两者所代表的意境。
文章大量引用优美宏壮的词,诗句。
通过对诗词的解释剖析,和对诗词作者风格的阐述。
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境界”二字在诗词中的深意和地位。
无境界则无好诗好词。
他系统的评价了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词人的写作风格,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风格在诗词中的融入使得诗词有了境界,从而成诗词的美。
王国维大师通篇的引用和对著作诗词所要注意和忌讳的要点以及对诗词体系的认知如:“词忌用替代字”等,让我们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和欣赏诗词的美和境界。
文章透出的关于美学的思想在于人对事物感情的真挚和认真,即是境界的体悟。
在第二卷中他又着重诗词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即诗词美在何处。
王国维先生在全文中透出一股看清一切,明悟一切的大彻大悟。
他是高雅脱俗的,这是他的境界。
每个人所能体悟的境界不尽相同,所以有太白纯以气象胜,有永叔词豪放中有沉着,有少游词境凄婉等不同的词风,诗风。
大师关于美的体悟是没有尽致的,他找出他对美的理解的方向。
却无从对美的答案。
但这历来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所以何有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也就是我们都有自己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又有着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深浅而不同。
纯以诗词来说能写出千古绝唱的从古至今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可是每个人都有的对事物的一番理解却是有的。
你境界高,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对事物的理解就不同了。
同一事物就有多种不同的解读。
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了解的是王国维大师以何种思维态度来认识诗词的美,推及对万事万物的美的认识。
《人间词话》中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
《人间词话》中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1. 引言1.1 概述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此同时,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作为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理论探讨和审美评价的手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徐渭所著的一部关于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的重要著作,其中系统总结了以律例为基础的古代文艺评论方法,并对古代诗词创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人间词话》中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的探讨,来深入了解其在中古时期文学创作和思想传播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将介绍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的起源和发展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该主题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其次,我们会详细阐述《人间词话》在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然后,我们将探讨古代文艺评论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包括历史传承、文化价值保护以及知行合一与审美修养培养等方面;最后,我们会对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人间词话》中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在中古时期文学创作和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古代文艺评论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推广渠道,并思考其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诗词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从中汲取启示,为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价值观提供借鉴与启迪。
2. 古代诗词鉴赏与批评的起源与发展2.1 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艺术的社会,诗词被视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许多优秀的古体诗和楚辞等文学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兴起了乐府民歌和律诗,而唐宋时期则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2.2 古代诗词鉴赏的兴起在古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十分推崇,并且开始进行对古代诗歌的鉴赏。
众多文人士大夫开始以“琴棋书画”的四艺为基础,注重修身养性和涵养才情。
《人间词话》: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批评
人间词话: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批评引言《人间词话》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文学评论家刘基所著的一部重要文论著作,成书于南宋绍熙年间。
这部著作以其深入独到的文学见解和批评理论而被广泛认可,并且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篇文章将就《人间词话》的背景、内容、鉴赏与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南宋时期是一个充满着文化繁荣和思想纷争的时期。
经过前期的战乱和政治动荡,南宋时期社会逐渐安定,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这种情况促使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批评,其中《人间词话》应运而生。
内容《人间词话》主要以对当时流行的“词”为对象展开鉴赏和批评。
刘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审美观点,对各类词作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述。
他通过批评文学作品所展现的思想、情感、表达手法等多个方面,对相关作者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价,并给予具体建议和指导。
鉴赏与批评方法在《人间词话》中,刘基提出了一系列鉴赏与批评的方法和标准。
他注重从文学作品自身的内在特点出发来进行审视和论述,而非纯粹主观之见。
尤其是在批评方面,刘基强调将文学作品置于文化背景中理解,把握作者言外之意,并且注重关注作品中情感表达的真实性与传递的效果。
此外,在《人间词话》中还有着大量关于韵律、用典、辞章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讨论。
这些内容使得《人间词话》成为了对古代文学进行全面鉴赏与批评的重要参考资料。
影响力《人间词话》不仅对当时南宋时期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来明清两代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思想,从而为后代文学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和创作的范式。
总结起来,《人间词话》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批评中一部重要的著作,它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后来的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人间词话》的研究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批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当代文学研究之中。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让我懂得欣赏
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让我懂得欣赏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批评家袁宏道所著的一部文论集,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中,人间词话的文学批评更是让我懂得了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就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对我个人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启示我要注重细节。
袁宏道以其独到的眼光,对于词作特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以词牌名、题材、字句等多个维度来进行评价的观点。
他指出“词中三事水、月、花为大”,从中我领悟到所欣赏的文学作品中,不能只关注整体结构,更要注重细节描写的精细度。
只有通过细腻的描写,才能够更好地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读者更能沉浸于其中。
其次,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使我明白了背后的艺术手法。
袁宏道在对词作进行评价时,不仅从情感的表达,还着重分析了词作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
他提出了“典刺词者,定修辞也”、“详明辞者,能歌之也”等论述,使我开始关注作品中词藻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独到之处。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学习,我渐渐增长了对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美感的敏感度。
再次,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让我明白作品要追求真实与自然。
袁宏道在文中提到,“惟时疏密之中求险听,法门见识之间求奇验”,他认为作品的真实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只有真实自然地反映人生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打动人心,使作品具备更高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最后,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教会了我要有宽容的眼光。
袁宏道在与其他文人的批评争论中,常常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敢以众说取胜者,各取所爱,退无齿耳”,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要尊重彼此的创作和批评,保持宽容的态度。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尊重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观点,以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品味作品的多样性。
总之,人间词话中的文学批评让我懂得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多个层面。
通过细致入微的剖析、专注于艺术手法、追求真实自然和宽容的眼光,我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关于《人间词话》赏析文章的内容与方法作者简介:巩袁,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一直以来备受推崇,被誉为中国古典诗学的辉煌终结和现代文艺美学的萌芽。
自这部才情高绝的文学理论著作问世之后,对其进行评析的各类学术文章为数颇多。
现在,我选取关于《人间词话》的五篇较为典型的赏析文章,以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两个角度作为切入口,系统评价其得失。
【关键词】《人间词话》;王国维;意境说;内涵;价值;不足;方法;词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071(2011)11-0041-021
《〈人间词话〉之二》读赏
首先,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作者评析的是《人间词话》中的二六则,即是公认的全书最经典的一部分。
该文的行文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原文、注释、今译和赏析,并采取了一种较全面的评析方式。
第一部分是原文,作者将《人间词话》二六则置于文章的开端,有利于读者对该文所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回顾。
第二部分是注释,在这部分中,作者对评述内容中的生僻词汇做了释义,并阐述了所引用词句的出处及大意,同时,也指出了原文内容实质上的错误,即在评价第二境界时,作者指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出处不是欧阳修词,而是柳永词《蝶
恋花》。
此外,作者看到了三种境界代表词句的表意与其深层内涵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通过释义这部分,便于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其深层的内涵。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今译,我认为这部分实际上是可以略去的,其所译内容,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所以这一部分显得有些缀余。
相比之下,对原文的赏析就略显少些,但所评述内容还是比较深刻的。
首先,作者肯定了静初先生所提出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悬思-苦索-顿悟”的三境界理论对人生的透彻参悟。
其次,从代表三种境界的诗词的表面意义中提取了其深刻内涵,并应用于立业和治学,从而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
再者,强调了三种境界之间的接续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王国维先生的高度赞扬,并对原文的遣词造句、语言运用作了精确的分析与评价。
2 《从三种境界谈唐宋词意境之美》
该文从形式上看,比较规范,包含了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要素;从内容上看,中心议题是借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来分析唐宋词的意境之美。
作者简要论述了意境的内涵,采用以实论点的方法,通过分析具体诗词,阐述何为意境之美,又有何深意。
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这样一种顺序:第一,原文再现;第二,分析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以及对于做学问、成大事业者的意义;第三,具体分析了代表词作,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提取了经典的词、句作了分析;最后,将境界说与代表词相结合,进而阐述了意境美,指出意境美之所在。
这样的
一种分析顺序,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去理解,更好地去品味。
同时,该文也有不足之处,作者在针对每种意境具体分析之后,总结性的论述很少,没有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并且,由文章的题目可知,作者是要谈唐代和宋代词的意境美,但全文既没有提到唐代词文,也没有将意境美这一中心议题上升到普遍概括的理论高度。
总体看来,这篇文章的论述分析得有理有据,不仅阐释了意境美的内涵及其所在,而且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
3 《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对于这篇文章,从优缺点两个方面来看,我认为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门见山,文章开篇便肯定了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三种境界的价值与重要性;第二,作者通过自己对三种境界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认为做学问成大事,首先必须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勘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等。
第三,作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人们处事、处世的态度与第二种境界联系在一起,主张做人做事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精神。
第四,文章的情感性较强。
从不足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文章的题目不够简洁深刻,直接用了原文作为标题;第二,语言过于通俗化;第三,论述不够透彻明晰;第四,出现了悬而未解的问题,在论说第一境界时,作者写道:“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运用王国维所说的第一种境界,有必要详细解释一下。
”但是说到这里就为止了,全篇并没
有看到对这一句话的进一步回答,没有说清所要“详细解释”的到底是什么。
第四,缺少结论性评述,分析过于简单,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理解不够深刻。
4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的内涵》
首先,这是一篇关于《人间词话》的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形式上都十分完整的论述文章。
从其优点来看,第一,结构十分完整,具有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要素;第二,本文的论述角度十分新颖,全文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境界”在《人间词话》中扮演的角色来探讨“境界”的涵义;第三,作者从“境界”一词的始源讲起,有利于读者对境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探知其发展过程;第四,本文在全书范围内进行了广角分析,分析了所有有关“境界”内涵的章节;第五,以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入所讲重点内容,并且论述条理清晰,将“境界”在《人间词话》中的角色归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作为词学评论标准的“境界”、作为词学艺术特征的“境界”、作为文学修养阶段的“境界”;第六,引用其他著述的观点来证实说明其主要思想内容,将传统的观点与王国维境界说的观点相比较,突出其特殊性;第七,总结性较强,有利于读者把握其内涵。
但我认为全文美中不足的是,具体诗词的分析较少,缺少一些实际依据,并且,在文中所引用的一些相对较陌生的论据,应该在注释中仔细写明,这样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5 《谈〈人间词话〉的美学价值》
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了《人间词话》的价值,文章的条理性很强,首先在摘要中肯定了《人间词话》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列举出了全文重要的几个论点:“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隔”、“不隔”等。
作者抓住了《人间词话》的美学价值所在,即为中国美学筑起的“境界说”理论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全文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具,作者边举例边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从文章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的行文论述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知识素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原文的表面含义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除此之外,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看出《人间词话》在中国美学中的作用及其对美学的贡献,认为《人间词话》赋予了中国美学一些崭新的东西,这是我读过的所有关于《人间词话》文章中唯一一篇提到这一点的。
全文论述精深、角度独特,看到了中国经典著作中的西方文艺理论思想。
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大学本科学生,我认为他能够写出这样一篇论文,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不仅仅在于他的文笔,更在于他严谨的态度。
综合来看,我认为这五篇评述文章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顾及全人,评论《人间词话》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静初先生本人生平及其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挖掘出字句之间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价值来评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