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彭荣华目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第一、要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那些好动的学生,上课时,教师就寻其“闪光点”,鼓励他们赞扬他们,让他们有自信,认为自己能行,逐渐地让他们变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对于这样的学生,决不放弃。

让学生获得到与自己期望相当的学习结果,满足学生对学习寄予的期望,同时,经常督促、辅导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用心听课,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与同学交流探讨学习问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逐渐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良好习惯。

第二、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探究阅读,大胆质疑,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就是学生。

因此,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难点,记疑点;做笔记,重分析,进一步引发思考。

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启迪思维,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三、开展课堂检测评价。

课堂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检测,全班交流,又可以小组互测,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师抽生测。

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检测评价。

提高学生对课堂评价的认同感,进一步产生集体荣誉感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开展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推断结论结论,让他们切身体会知识的价值与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它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改变高中教育中单一、被动的教育方式,向多样化、搜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它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课堂教学中相当程度存在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 的状况提出来的,目的是改变高中教育中单一、被动的教育方式,向多样化、搜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和创新。

1 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应当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简单地“授”与“受”的关系。

只有当学生有兴趣的时候,只有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只有当教学内容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时候,只有当学生发现知识对个人的意义的时候,只有当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与创新的时候,只有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的时候,只有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的时候,他们才能学得更好,学得最好。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中要坚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原则,尊重学生探究的需求、获得新体验的需求、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求,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激活、丰富和提升,知识得以建构和运用,技能得以形成、巩固和熟练,学习策略以丰富和完善,情感得以丰富和升华,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完善。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谈小学语文教学点滴体会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谈小学语文教学点滴体会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谈小学语文教学点滴体会《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

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掘个人内在潜能,收集处理信息,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是我教学中的几点深究体会。

一、改变“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开门砖,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能够自主了解本组课文教学目的和教学思想是很重要的,首先要从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开始自主学习,清楚学习思维。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时,让学生在预习前就布置好思考的小问题,从语文要素入手再读课文,那么在课堂中学生就会从自主的学习中知道关于“爱国”的文章。

我接着告诉学生:“说没错,就是爱国。

”那么围绕着主题在进入课文学习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主线比较清晰,从接受任务到五壮士跳下悬崖的英勇壮举,学生的脑海里就会存在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喜爱之情有多深,那么说到爱国,我也从课文中引入到了生活其实并不一定要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跳崖猜算得上是爱国,有时生活中的一些小举动都表达着爱国之意,同学们自己想一想。

”其中就有一位同学举着手回答,这个学生说到:“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没错,保护好祖国的环境,保护好身边的环境就是爱国。

”这样话音一落,同学们踊跃发言。

有的说尊老爱幼是爱国;有的同学说尊重父母尊重长辈是爱国;有的同学说互相帮助是爱国;也有同学说好好学习是爱国……从主动学习,自主思考,自由回答中体会到爱国不仅仅表现于干大事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爱国的表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2],高年级的学生能够从兴趣出发就能够让他们真正的走进了语文教学,如我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竹节人》这堂课教学中,课前的预习让学生去制作了竹节人,根据课文的提示制作方法去完成,学生一听就立马来了兴趣,从学生带来的一个个的竹节人我的这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竹节人已经就给学生带来了快乐,从课堂的演示中老师也学会了如何来玩这个竹节人,那么学生也能够深入去体会文本里面的内容,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这样教学方式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时期,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更为全面、扎实的知识,更好地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基础。

下面是我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一些想法。

一、借助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孩子们在这种气氛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告诉他们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意识。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学习任务设置成一个个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孩子们自主合作去完成,在任务完成后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如果任务完成得好,大家会感到很有成就感,这能够带动更多的孩子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团队合作模式,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团队合作模式,鼓励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任务分配时,要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小组合作中有调整角色、互相信任等环节,让孩子们在一个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互依存、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四、鼓励孩子们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去归纳、总结、创新,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探究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五、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评估,从而让孩子们更自主地探究自己兴趣所在的问题。

课堂中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课堂中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课堂中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作者:于晶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9期历经课程改革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中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权利,把思维的权利,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就要倡导自足、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呢?一、深入准确认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一年级时,我针对学生们喜欢动手的特点让每位学生都准备100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数数时,一根一根的数,10根10根地数。

写数时,让学生先摆后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在学数的组成时,这些小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教学用竖式计算“几十减几”的退位减法时,没用我多说,多数学生就能自己做出来,我想这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的结果吧。

其实,机械不仅不能等同于发展。

而且也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达到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而合作学习的具体模式少說也有几百中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等。

选择最恰当的学习活动,即使不能创造出新的合作学习模式,至少不能将模式看成静态的东西生搬硬套,而应依据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灵活运用。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把你标出的那些总是记不住的字和你们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

听了我的话,小组同学就开始讨论了,有的说这样记,有的说那样记,课堂气氛很活跃。

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呢?一、创造环境,突出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

在具体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把握教材,用好教材现在使用的语文教科书和以前的老教材相比,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学习主题。

具体落实教学任务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合理使用教材。

老师要尽可能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与学生一起学习课文,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授。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

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设想自己仰望星空会想到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想到明灯,想到天宫,想到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学生甚至说想到天外来客、宇宙飞船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好就可以拿来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材料,教师进而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进取、尝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关于这一点有这样一句话可以说明问题:“一节课,教师发言或活动的时间多于学生,那么,这位教师是一位不称职的教师;师生活动时间为1∶1的教师,是一位基本合格的教师;师生活动时间比为1∶3,甚至1∶6的教师,是一位优秀教师。

”这足以说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和积累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创情激趣,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乐园。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南宋朱熹在《小学集注》中指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到了现代,教学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当然,也只有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才会产生一种对知识渴求的强烈的内驱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也才会使他们感觉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好学生,以学定教,找准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2.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合作探究学习知识建立互动链条。

接受式教学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总是想方设法维护师道尊严,让学生在敬畏中虚心学习、专心听讲,老师一点一点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长此以往,教师旧有观念充斥大脑,就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

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旧有观念,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是要求教师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与学生交朋友,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

只有形成了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后,才能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大集体中去合作、探究问题。

3.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领域。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教科书中学知识、用知识。

于是乎,教师拥有的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逐渐地,教师思维变窄了,学生也成了井底之蛙。

如何在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理、自强等自我意识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

心理学家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

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第一,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

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紧张的,不愉快的。

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到心理。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希望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找到自己,激发兴趣,自主地学习。

例如:上课伊始,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乌鸦和狐狸》一课,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鸦,狐狸,读好它们之间的对话,了解乌鸦和狐狸的不同性格,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虽然一节课时间较短,但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来进行合作条件,自主学习。

如: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抓住音,形,义,词几个方面分组自学。

弥补自己学习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共同提高到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问题学习能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在复习课上,也尽量想办法,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总结。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第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

第一,自主。

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第二,合作。

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

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第三,探究。

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同样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

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自主即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1.抓重点学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讲不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

如今的语文教科书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如沐春风,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鲜明的主题。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基础教育的战线上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用。

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比传统观念有了创新与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也与以前大不一样。

可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只求形式忽略实效的现象。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效果不佳。

在这篇文章中本人主要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问题。

我认为新课程学习方式主要核心是要让广大教师在课堂上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人,把时间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真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标签:新课程;学习方式;实效;创新新课程的教育改革在当前的教育战线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教育领域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质疑解难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而只有在这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活其创新的潜能,,创设出自由呼吸的课堂氛围。

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不能正确地渗透到教学环节里,常常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把新课改落到实处,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取得实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正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实效教师一定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需要精心培育的理念,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哪怕是不尽完美或者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如果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学习时就会积极主动,有饱满的热情。

教师要时常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这样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深入进去,认真思考,否则自主的环节就会流于形式。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

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根据学生的实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机器,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

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情境的创设。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

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

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

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

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以及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愿意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选择权、决策权和执行权。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当安排小组合作探究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并自己商议合作方式、分工合作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主动合作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再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定期评估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通过定期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帮助学生改进合作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定期评估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大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大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大全)第一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大全)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课堂教学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策略

课堂教学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策略

课堂教学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策略(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2.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3.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4.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5.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二)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历体会的一切都是课程。

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和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1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口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

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是指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适当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2人的发展;“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自主·合作·探究”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理念,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下面,将就自主、合作、探究三方面,分别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自主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主、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开设校内外比赛、组织文学朗诵、剧本演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独立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化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1. 倡导开展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倡导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彼此分享、互相帮助,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文学创作、共同宣读文章等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学习资源,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微笑友善、文明礼貌。

2. 创建合作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创建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以平等、互帮互助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鼓励学生相互辅导,共同解决问题,倡导师生互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学习体验。

三、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并理解学科知识。

教师可以开设探究式学习课程,探究语文中的各类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其思维语文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2. 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或知识点的疑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辨和自我探究,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达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掘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目的,使其在探索中自我建构,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白鹏祥: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

每一质的培养。

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不强。

那么,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我就结合数学教学谈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获得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四个特点:1.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必然产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的愿望。

这样被动的学习就能变得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问题要有层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要循序渐进,有坡度。

随着这个“渐进的问题阶梯”,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发展,通过动脑思考,在学生教老师、学生教学生,学生独立动手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操作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3.问题应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4.问题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总之,恰当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我没有急着讲授课文内容,我也没要求学生要怎样去了解课文,我只布置一个任务:全班同学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编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看哪个组是我们班的演艺明星?这样老师只担任评委的角色,不用在课堂上大喷口水!当然,我也不是放任自流,在旁边留意每个小组的情况,及时帮助。

并且利用每个细节帮助学生们从表演中理解课文。

比如,有同学很不想演东郭先生,我就要求他要说清原因,又叫他能否有能力找到人换角色,同时借机表扬他们组的合作精神。

这样,不但学生在合作中了解了课文含义,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同心协力互相进步!这种教学的效果,靠老师的口干舌裂地讲解是达不到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合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摸索出进行合作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

如以“校园一角”为话题作文,不少学生把目光放到了优美“校园一角”中的另一面:有人把纸屑、食品包装袋、饭盒等随手丢在校园一些角落中,这在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幅画面啊。

这些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探究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治理学校环境的方法,探究学校的管理漏洞。

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有收获,写出一篇篇好文章,还收获了人生美德的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1——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探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写作的综合性作文训练。

它把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生心理的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生活与作文、作文与研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特点。

高考作文进入话题作文时代,可以说是历年来高考命题中的一个最成功的改革,它改变了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在作文命题中轮流坐庄的单一局面,使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为了适应话题作文的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根据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对作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探究性作文训练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

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是思维深刻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是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

四是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自主探究法探究性作文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写作。

因为学生只有融进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让学生自主探究性作文,正是为了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例如以“母爱”为话题作文,学生写歌颂母亲,感谢母亲,不少作文总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原因之一是学生平时已习惯于母亲的付出,而对母亲的“伟大”并未有真正的体会。

我作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写一篇《妈妈一天纪事》,这就要求学生对母亲一天的所有事情进行跟踪记录。

对学生而言,这样的作文任务比在课室里凭空想像更饶有趣味,更引人入胜,而且更能加强自己对母亲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忙碌,为家庭做出的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那么,所有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

对于礼物,学生是乐意领受的”。

二、情景探究法情景探究法要求教师要创设探究性作文的情境,创造业种宽松、自主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情感化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作文。

只有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一对新婚夫妇在路上遇到了一起车祸,在千钧一发之际丈夫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推开了新娘,自己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学生听后眼眶湿润了,随即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在探讨“什么才是真挚的爱”的过程中,学生一下子切入了文章的主题,并且明白了很多。

学生这种结合自身感受的畅所欲言,有的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更多带来的效应是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学会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审视,道德情感得到了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

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更乐于去探索未知领域的东西了。

三、多向探究法多向思维方法,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如以“校园一角”为话题作文,不少学生把目光放到了优美“校园一角”中的另一面:有人把纸屑、食品包装袋、饭盒等随手丢在校园一些角落中,这在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幅画面啊。

这些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探究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治理学校环境的方法,探究学校的管理漏洞。

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学生的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四、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主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以产生1+1>2的效果。

我根据高考命题以话题作文为主的趋向,吸收外地教师的成功经验,尝试进行专题读写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如“体察亲情”“关爱生命”等,搜集一组多种文体的佳作,自己创作一篇,写上一段序言,整理成册,定期进行交流,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