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征类地理试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答题建模】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答题建模】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答题建模】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只要把握材料和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便可准确快速联系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2.背景材料多变,设问角度不同,但考查的知识一直比较平稳,如对人口迁移状况及其影响的考查。

地理模板1 特征类设问

地理模板1  特征类设问

模板1 特征类设问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答题模板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①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③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械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④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⑤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⑥气候特征:气温(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热量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水分条件,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⑦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⑧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⑨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交通、城市、人口等)。

⑩等值线特征:等值线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等。

(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地理事物特征类设问答题方法及答题模板

地理事物特征类设问答题方法及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一、高考地理综合题解题步骤•审题目(中心词、限定词、指令词)•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读信息(图例、图表、注记)•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一)、审题目(中心词、限定词、指令词)操作步骤:1.先划分题干的“句子结构”2.找出“中心词”、“限制词、指令词”例1:试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例2、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例3: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二)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例如:河流水文特征要素:1.补给水源(降水、地面积雪、冰川积雪、地下水)2.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3.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4.含沙量大小5.结冰期(有无、长短)6.凌汛(哪些河段?)(四)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修饰词:1.把握答题方向(自然、人为)2.界定答题范围(时间、空间;异?同?)3.注意地区特点(位置)4.结合具体地理事物(农作物、工厂)(五)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要求做到:1.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2.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3.富有逻辑:前因后果、有理有据4.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5.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6.简洁精炼:不啰嗦、不拖沓7.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8.格式整齐:编“序号”或用“分号”二、综合题的设问类型:1、特征类设问2、判断类设问3、原因分析类设问4、比较类设问5、对策措施类设问6、辩证评价类设问7、意义作用类设问三、不同类型综合题的答题方法(一)、特征类设问:1、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

的特点”“描述。

的分布状况”,“简述。

的特征”,从。

等方面归纳。

的“主要特征”等。

如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

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分类:根据属性分为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某区域的地理特征2、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B、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C、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等。

高考地理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技巧

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技巧【典例1】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

读下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上信息,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①西部、东部为山地高原(西部山地、东部高原),中部平原;②西部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东南部次之,(东部西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中部地势低平、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③海岸线曲折。

【解析】描述题就是将材料中,图中隐含的信息读出来。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西部、东部为山地高原(西部山地、东部高原),中部平原。

西部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东南部次之,中部地势低平、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

图示区海岸线曲折,适宜建高港口。

【典例2】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答案】1.B 2.A【解析】1.图示主峰的西北坡,上部等高线较密,即坡度较陡,下部等高线较稀疏,即坡度较缓。

B项正确。

2.山脊为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区域,图中显示为山峰的东北、西南坡,故图示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

【技巧点拨】1.地形特征类题目的特点在高考中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

2.地形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1)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地形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其答题思路为:地形特征要点特征描述判断依据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为主。

它主要分布在×部(或××部等)海拔<200米的为平原;200~500米的为丘陵;>500米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一般>1 000米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地势特征地势××高××低,或地势由××向××倾斜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海岸线特征及分布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或北部(南部)海岸线平直,南部(北部)海岸线曲折等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变式演练1】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2题。

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的答题方法分析

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的答题方法分析

某河流水系 系形态(树枝状、向心状、放射状、平行状、格 系呈树枝状,支流众多 水文与水系
子状、网状水系)、河网密度、水系归属等
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时间及长短, 如珠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有夏汛(汛期长),
某河流水文特
有无结冰期,泥沙含量大小(有时还描述水能与 无结冰期,泥沙含量小(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航运
(1)描述伊犁河谷的地形地势特点,并分析其对 气候的影响。(12分)
(2明,头颈高昂,四肢 强健。具有力、速兼备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繁殖性能, 是我国优良兼用马种之一。
试分析该区域盛产“西极天马”,利于发展畜牧 业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C 6.B 7.D 8.D 9.B 10.B 11.B 12.(36分) (1)冬冷夏热(2分);1月平均气温低,8月平均气温高, 年较差大(2分);年降水量较大(2分);季节变化大,主要集 中在7~8月(2分)。 (2)①位于我国延边,是通往朝鲜北部的重要门户;②位 于图们江下游沿岸,水源充足;③有长图和牡图铁路和一些公路 与朝鲜相连;④具有沿边、沿江、沿交通线和近海特点;⑤利于 发展边贸。(答对4点得8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3)①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800mm以 上),径流量较大;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6~10月为丰水 期,11~5月为枯水期);③有春汛和夏汛两汛期 ④上下游落差 较大,富水能;⑤结冰期长,不利于航运。(答对4点得8分,合 理可醒悟给分) (4)邻近钢铁产地,原料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 技基础雄厚;农业基础雄厚;历史发展早;规模巨大,协作条件 好。(任答6点得12分) 13.(20分) (1)特点:地势东、南、北三面高,逐渐向西降低(2 分);以山地为主(2分);整体海拔较高(2分)。 对气候影响:伊犁河谷为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2分), 对西风有一定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2分);山地高大,气温 的垂直差异明显(2分)。 (2)河谷地形较平坦(2分);三面高山环绕,西风气流受 山地抬升,降水丰富(2分);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气候较湿润(2分);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多高寒 草甸,山地草原等草场资源,具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2 分)。 (本成果由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 河北省卢龙县中学鲁爱 华策划、审校)

答题模板01 地理位置特征评价类-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答题模板01  地理位置特征评价类-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备战2023中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1 地理位置特征评价类【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命题角度】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2.地理位置特征的影响(优势和劣势)【模块构建】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在相对位置描述上,还有与接壤的国家、省区等,隔海相望的国家等,位于某地(山脉、河流、城市等)的方位等,经济位置,交通位置等。

2.地理位置特征的影响(1)海陆位置→降水差异、农业类型、海洋运输、对外交往(2)经度位置→经度广,时间差异大,东西距离最长(3)纬度位置→所处温度带及纬度地区→热量差异→多种或单一农业经营所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经典例题】【例一】(2022·陕西·中考真题)以下是《日本》一课的教学片段,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初识日本(2)根据日本位置示意图,学生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N-45°N,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________洋西北部的岛国。

●相对位置:与中国等隔海相望。

【思维流程】读取图中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综合分析由图可知,日本大部分位于25°N-45°N,属于五带当中的北温带。

日本东临太平洋,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尝试解答】北温带太平洋【例二】(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地球家园同关注】读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看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__。

(答一方面)【思维流程】读取图中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综合分析【套用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生成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尝试解答】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等【例三】(2022·湖北·随州市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命题角度】角度一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角度二地形地势形成的主要因素角度三比较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角度四地形地势的判断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模板构建】【高考经典】[例1](高考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套用模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巩固训练】1.(2017·高考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下图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2.(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下图,回答下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3.(2017·北京卷·节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4.(2020·烟台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5.(2020·保定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全长491 km,流域面积30 260 km2。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径流量随之变化,历史上无定河清浊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

榆溪河是无定河的北部支流,有“清水河”之称。

如图示意黄河及无定河流域的水系。

(1)判断无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和纳林河相比,榆溪河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榆溪河水量较大(或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图。

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类综合题答题方法

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类综合题答题方法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
【参考答案】主要分布于第二级地势阶梯上,大致呈带 参考答案】主要分布于第二级地势阶梯上, 状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状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
形状+延伸方向 沿熟悉地理事物分布 形状 延伸方向+沿熟悉地理事物分布 延伸方向
104 534 155 19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 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 。(
参考答案: 或多发生于2、 参考答案: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或多发生于 、 3、4月) 、 月
江苏) (08江苏)下图为“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 江苏 下图为“ ~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 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9年山东文综卷第31题)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 09年山东文综卷第31题 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 年山东文综卷第31 2007 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 8月 月 贵 州 四 川 云 南 21 23 25 35 7 54 26 5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9月 10 月 0 0 0 0 0 0 11 月 36 0 0 12 月 8 3 6
走向(延伸方向) 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疏密 走向(延伸方向)+变化趋势 疏密
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 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或等温线大致平行,中间向西弯曲) (2分 (或等温线大致平行,中间向西弯曲);(2分) 分布较密 集;(2分) 自西向东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 (2分 自西向东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 简要描述该处等温线分布的特点 (2分 (2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概念特征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概念特征类)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分析——概念与特征类一、区域背景下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分析的方法1.确定区域位置2.根据区域位置,分析地形、气候特征3.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分析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自然地理要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获取该类信息的途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地理要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获取该类信息的途径地形地形特点:地势特点:地质、地貌特点:气候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候类型:水文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植被土壤资源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1.图6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 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6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图6(2)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2. (3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 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分布图(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C 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

)材料二 上图甲区域经济结构统计表类型比重(%)产业经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 642. 130. 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58. 536. 72. 0 2. 8工业重工业轻工业57. 043. 0材料三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婚姻迁出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三省合计迁出56. 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华东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

(1)分析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

(7分)(2)分析云南成为“喀斯特新娘”迁出区的主要原因。

(8分)(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说明乙所在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高中地理:最全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最全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
【答题建模】
涉及事物与问题
答题要素与思路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
明确主导要素的变化
由这一个要素的变化分析其他要素的变化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入手,联系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特征,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题建模】
思维方向
特征描述
水文特征
径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的季节)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流速(水力)
流速大(小),水力资源丰富(不丰富)
水系特征
流向与长度
多大江大河(或河流短小)
流域面积
高中地理:最全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
地形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
【答题建模】
思考方向
相关用语
交通线区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本类试题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考查内容:从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特征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对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等的描述。

(一)地理位置特征【考例导悟】例1 下图为阿根廷地理简图。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答题技巧】地理位置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1.读下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地形特征【考例导悟】例2 右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答题技巧】地形特征主要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剖面或河流的流向来描述。

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考例导悟】例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题技巧】某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或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比较,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3.下图为我国福建泉州与台湾基隆两地气候资料图。

填写下表,对比两地气候特征。

(四)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考例导悟】例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题技巧】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4.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

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及P地气候资料图。

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五)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例导悟】例5 据下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题技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状况(植被类型)、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强化训练】5.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及答题术语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及答题术语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及答题术语一、地形特征类(一)答题思路1、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二、气候特征类(一)答题思路1、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气温特征最冷月、最热月最冷(热)月出现在×月气温高低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量多少季节分配季节分配均匀(平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年际变化年际变化大(小)光照特征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注:高温——月均温>20 ℃温和——月均温0℃~20 ℃之间寒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 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 丰富——月降水量>100 mm三、河流特征类(一)答题思路1、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流速(水力) 流速大(小),水力资源丰富水系特征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支流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四、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一)答题思路1、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共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侵蚀地貌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沉积地貌河流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沉积地貌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五、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一)答题思路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答题有利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要素不利条件热量、光照、水分不足;多旱涝等灾害;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等六、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一)答题思路1、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其答题思路为: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其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因素原料临近原料地,原料充足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科技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社会因素政策优惠的政策环境因素大气污染盛行风下风向、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水污染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农田和居民区七、交通区位条件类(一)答题思路1、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2、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水文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地质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气候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经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里程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环境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技术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思考方向满分术语陆域条件地形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建成后容易淤积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水域条件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冰期无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八、区域差异分析类(一)答题思路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答题思路为: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答题思路为:3、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答题思路为:(二)答题术语1.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候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农业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的答题方法分析

地理特征描述型试题的答题方法分析
桌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
如 日 : 多山岛国,海岸线 曲折 , 多天然 良港;季风 气候 本
显著 ;境 内多火山、地 震活动 ;矿产资源 贫乏 ,森林 、水 能、地热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工农业 生产特点 ( 产业结构 、主导产 业 )、居 民 如 日本 :经济 高度 发达 ,工业 对国际 市场依 赖程度 大 ( 进 等 口原料 ,出"产品 );农 业科技 水平高,渔业发达 1 2
水文与水 系 某河流水 系 系形 态一 树枝状 、向心状 、放射状 、平行状 、格 ( 系呈树枝状 ,支流众 多 子状 、网状水 系 )、河 网密度、水 系归属等
某河流水文特 流量大小及 季节 变化 明显 ,汛期 时间及 长短 , 如珠江 :径 流量大 ,季 节 变化 明显 ,有夏汛 ( 径 汛期长 ), 征 有 无结冰期 ,泥沙含量 大小 ( 时还 描述 水能与 无结冰期 ,泥沙含量 小 ( 有 上游水 能资源丰富 ,中下游航运
以及河流特征该从哪些方面答题。
答案 : ( )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1 ( 特征 :多内流河和时令河 ,河流短小 ,流量 2) 季节变化大 ,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 ;降水量少 , 蒸发量大 。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 温 、降水变化影响。 ( 分布特点 :城市 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3) 绿洲) 和
铁路沿线 。
地 理 环 境 是 一 个整 体 , 个 区域 地 表 形 态 的 变化 往 一
往 受 另一 个 区域 物 质运 动 的影 响。描 述 图示期 间该 区域
陆地 变化特 点 。
二、学会知识迁移运用 。注意答题技巧
1 .审好题 ,准确把握设问的角度 审题过程 中要把握地理试题 中的三类关键词 ,即 中心词、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性动词。中 心词是往往是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如:地形 、地势 ; 河流水文 、水系 ;气候 ;地理位置等。限定词是对中心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地理事物可以分为点状地理事物,如聚落、机场、站点等;线状地理事物,如交通运输线、等值线等;面状地理事物,如区域、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分布特点描述有所不同,需要做好区分。

其基本描述均从“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两个角度展开。

一、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线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其描述角度:(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增减方向(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线状地理事物的垂直分布,试题通常以统计图来呈现,其描述角度:(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变化二、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1)总体分布特征(疏密、数量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2)方位:面上分布即分布在图中什么位置;线上分布即与图中其它地理事物的联系(如沿河流、沿交通线分布等)(3)极值区位置(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图中什么方位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4)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1)说明位置;(2)延伸方向;(3)形状;(4)面积大小。

(5)集散状况。

例题1(2023·全国·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政服务是向所有公民提供基本通信需求的统一规范、低价普意的普遍服务,而快递服务主要是为社会特殊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部分成员提供个性化、限时送达的商业服务。

地理答题规范 题型1特征类

地理答题规范 题型1特征类

题型一特征描述类
【题型解读】描述类试题的设计一般是将地理事物要素以点、线、面的形式呈现于地理材料或叠加于相应地理图表中,让考生描述地理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此类题目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点的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和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1.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
题型二地理事象判断类
【题型解读】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

常见的判断类试题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

例如,有的设问是“此时A 城镇的风向是________”;“四个地区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____”;“图中所示是________海区”等等,分别属于对地理事物形式、特点和分布的判断。

此类题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判断某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是什么,属于什么;判断人类生产活动怎么样,是否合理。

答题模板:地理位置特征和气候特征

答题模板:地理位置特征和气候特征

角度二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举例:根据下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1)气温最高月是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2)最冷月均温13.1℃>0℃,则该地在亚热带;(3)年降水量789mm ,介于300~1000mm 之间;降水的季节分配属冬雨型。

所以该地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应属于地中海气候。

二)已知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因素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各气候类型都处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及海陆位置,所以这种方法就是从地理位置入手,把所判断的位置特点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号入座。

判断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脑海中形成下图所示的气候分布模式的空间概念:2.判断步骤:“地理坐标定位法”,也分三步:第一步: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

第二步: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

第三步: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面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

判断方法可示意为: 3.举例:判断下图中陆地气候类型的名称。

判断:(1)从纬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北温带;(2)从经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3)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该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已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判断气候类型因为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各不相同,所以这种方法就是把已知的成因与各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对号入座。

判断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熟记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

可以分类总结归纳成上表:对学生进行这三种判断方法的训练,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通过第一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通过第二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通过第三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气候成因。

由此可见,气候类型判断方法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地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达到了双基教育的良好统一。

中考地理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

中考地理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

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命题角度】角度一 地形类型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图地形类型及分布 地形剖面图 分析地形特征 地势高低及变化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图判读山体部位 角度二 区域内和区域间地形差异区域图 →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 →比较 →地形类型(单一、多样),地势特点(起伏大小) 角度三 地形地特征对河流、气候、交通、水能等方面的影响 (1)对河流影响:流向、流速、流域面积等。

(2)对气候影响:降水、气温、气候类型等。

(3)对交通影响:分布 (4)对水能影响:分布 【模块构建】地势特征由xx向xx倾斜。

②地势起伏大,或者地势平坦等高线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山体部位陡崖、山峰、山脊、山谷、鞍部等陡崖→等高线重合山峰→中间高,四周低(有黑色三角形▲标志)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处突出山谷→等高线数值向高处突出,或者有河流流经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经典例题】【例一】(2021·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七年级月考)读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为亚洲,反映亚洲东西方向地形特点____,图二是北美洲,反映北美洲东西方向地形特点____。

(2)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也有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海拔-415米,这说明亚洲的地形特点是____(“地形复杂多样”或“地势起伏大”)。

【套用模板】答题模板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答案生成地势特征剖面图起伏大,地势起伏大,亚洲中部高,东西低,北美洲东西高,中间低(1)中间高,东西低东西高,中间低(2)地势起伏大【例二】(2021·福建福州市·八年级)某旅游集团计划在我国福建省某地区开发一个集休闲、购物、野外拓展等项目的综合性基地,读图,完成问题。

地理特征类地理试题答题技巧

地理特征类地理试题答题技巧

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1.地形(地貌)特征8.河流水文特征2.地势特征9.河流水系特征3.地形分布特点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4.气候特征11.等值线特征5.天气变化特征12.自然资源特征6.地理位置特征13.农业生产特征7.地理环境特征14.工业生产特征等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在考试中常见的以定性概括为主的有: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产业结构(工业、农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特征等。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

1、地形(地貌)特征:①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③地势特点④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⑤特殊地形地貌(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火山)2.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小,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判断地势的依据: ①等高线的数值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等。

案例:(2012年福建高考)37.图13 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7 分)(2)据表 4 归纳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0 分)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案例:(2012年四川高考)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6分)答案: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2分);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2分)。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比较类问题设问一般有两类: (1)名词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 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2)区域特征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 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因此区域的综 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
特征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1)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 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 交通运输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 (2)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情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 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3)地形、地势特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 高、东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4)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含沙量、结冰期、 流速及水能。 (5)河流的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河道曲直情 况、支流多少、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6)气候特征:气温(高低、季节变化)、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地域变 化)、水热配合状况。 (7)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 生产水平。
原因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太阳辐射强弱 温度高低 昼夜温差大小 降水 渔场分布 盐场 水资源短缺
①纬度;②天气;③海拔 ①纬度;②海陆;③洋流;④地形等 ①纬度;②下垫面性质;③天气;④地势;⑤距海远近等 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境;③天气系统;④洋流;⑤地形;⑥人类活动 ①大陆架;②寒暖流交汇;③河流入海口;④上升补偿流等 ①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②气温高;③风力大;④晴天多 ①时空分布不均;②人口增多、工农业用水增加;③污染;④浪费等

答题模板4 地理特征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答题模板4 地理特征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4 地理特征类【命题角度】角度一描述地理特征及分析成因角度二比较区域特征差异及分析成因【模板构建】1.自然地理特征描述2.人文地理特征描述(2018·高考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套用模板】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巩固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用法国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简述法国的地形特征。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简述塞纳河的水文特征。

(4)根据材料,推测法国甲、乙两地中哪个地区更适合种植葡萄,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老醯儿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

山西有3 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其“酸、香、甜、绵、鲜”的独特品质名列我国四大名醋之首。

它不仅作为人们常用的调味品,而且还是一种保健养生食品,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防癌等多种功效。

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原料,经“蒸、酵、熏、淋、陈”五步法酿制而成,但只有经历“夏晒伏”“冬捞冰”陈酿过程的醋才能叫“老陈醋”,这项技术要把醋放在缸内,进行至少一年的“陈酿”酿造,其浓缩倍数在3倍以上。

太原酿造厂研究成功的太阳能陈酿老陈醋新工艺,将之加以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特征类地理试题答题技巧————————————————————————————————作者:————————————————————————————————日期: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1.地形(地貌)特征8.河流水文特征2.地势特征9.河流水系特征3.地形分布特点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4.气候特征11.等值线特征5.天气变化特征12.自然资源特征6.地理位置特征13.农业生产特征7.地理环境特征14.工业生产特征等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在考试中常见的以定性概括为主的有: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产业结构(工业、农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特征等。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

1、地形(地貌)特征:①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③地势特点④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⑤特殊地形地貌(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火山)2.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小,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判断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数值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等。

案例:(2012年福建高考)37.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7分)(2)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0 分)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案例:(2012年四川高考)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6分)答案: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2分);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2分)。

3.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一种问题的区分)案例.: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6分)(2012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6分)答案: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答案:(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4.气候特征:①气温特征(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②降水特征(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③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④特殊点(如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干旱气候的光照充足,温差大)等。

5.天气变化特征:突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气压变化等特征(如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点)案例: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8分)案例(2011年山东高考)与旧金山相比,R 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6分)(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 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6. 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 ,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交通位置,与经济中心的相对位置 案例:(1)据图说明法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ﻫ(2)据图简述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图1010300100121两地月平均气温西东加大小资料-20-100202010-10-20气温/℃降水/mm4003002001234567891011月份R 地(40°N ,122°W)气温/℃降水/mm400300200100月份23456789101112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8°N ,122°W )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坡坡AB C高度/m 500150025003500050100150距离/千米内华达山脉利福尼亚谷地海岸山脉R大盆地盐湖盐湖城落基山脉40°N110°W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图例河流、湖泊考察路线及考察点沙漠: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

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淡水湖,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答案:(1)位于欧洲西部中纬度地区;西北和西面临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北、东和西南与其他国家接壤,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每点2分,共6分)(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分布于西部和北部,东南部为高原、山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7.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2)地形(3)气候(4)水文(河流)(5)生物(植被)(6)土壤案例: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分析地形:低山(山地)丘陵;图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

8.河流水文特征:①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和流域面积的大小).②水位或汛期(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③含沙量(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

反之,含沙量小。

而内流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

).④结冰期. (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的)⑤流速(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⑥凌汛⑦水能等案例.如何描述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流域面积广)2.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3.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4.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5.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案例:全国卷36分)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8分)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M M9.河流水系特征: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湖泊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曲直、深浅。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案例:读右图“我国东南部分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简要说明A河和B河的水系特征有何明显的差异(8分)答案:⑴A河流支流少,B河流支流多⑵A河流流域面积小,B河流流域面积大⑶A河流流程短,B河流流程长⑷干流流向不同,A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B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如:中国降水分布特征可分点状、线状、面状等几种情况(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总体上分布在哪里)。

案例:(11年新课标高考)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8分)(2)答案: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分两种情况:A.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

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

(北京文综卷第36题)描述右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

【参考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

B.要求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

往往需要描述其走向、数值变化趋势等,同时要注意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范围等方面。

(少数无法按上述方面描述的要注意从整体把握)(3)、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对其面积大小、形状、极值应加以注意。

案例:(2011年上海高考)28.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12年四川卷)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 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 答案: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

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甲地形是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 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12年36.全国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绿洲河流山脉盆地图2新疆绿洲农业分布示意图布示意图乙甲答案: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3分) 有利集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9分)11.等值线特征走向(或弯曲、闭合)、疏密、数值递增递减变化规律12.自然资源的特征①资源的总量、②人均占有量、③资源的种类、④资源的组合状况13、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④农业机械化水平.⑤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14.工业生产特征:①工业的发达程度.②工业部门结构.③工业技术水平.④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案例:37.(26分)图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3为12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