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人教版
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件4(人教版必修三)
A
D
5.(08.5广东汕头)孔子认为作 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 要‘‘克已复礼”因而其本质思 想被除数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B
6.(08山东)<三字经>中写道:"人 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 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孟子②荀 子③告子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04年10 月28日, 《孔子文 化展》在 巴黎吉美 博物馆拉 开帷幕。
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 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 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是中国哲学最具影 响力的代表,他闪烁着智慧 的人生哲理不 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 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 影响。
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
第1课
2010年江苏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
(4)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
2.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C
9.(2008广东三校联考)孔子主张“正 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 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 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 张的思想核心是 A.“仁” B.“礼” C.“德” D.“孝”
B
10.(北京市东城区质检)1988年,全球诺 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 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 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 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反映“孔 子的智慧”的是 ①“仁者爱人”“为政 以德”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④“兼爱”“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教版教案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高级中学朱崇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高级中学朱崇珏一、教学背景1. 面向学段:高中2. 学科:历史3. 年级:高二4. 课时:1课时5. 课前准备:1) 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史料。
2) 反映儒家思想的相关图片、资料。
3)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高二历史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通过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和教育思想,以及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等来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课,通过学习,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以及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2.过程与方法(1)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3)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本课教学设计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调查法等,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来突破重点、难点,体现了参与式学习,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等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共33张ppt)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论语·为政》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主张
探究1:请你根据下列材料概括 孔子的思想主张,并谈谈对这些 言论的理解。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④提出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孔子说:“性相近也。” ——《论语·阳货》
孟子说:“人无有不善。” ——《孟子·告子上》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思考: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 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 制崩溃,新制度逐渐建立
③社会阶层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 用
④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
墨家
墨子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对中国有何重大历史影响?
1、道家学派——老庄之学
老子 春秋晚期楚国人 创立道家学派 著《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主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①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要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②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孟子 (1)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曾游历列国,主张不被 采用,晚年退而与弟子著 书立说。著有《孟子》一 书。有“亚圣”之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思维脉络
-2-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3)阶级上,“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4)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若干边疆国家,如秦、晋、齐、楚等,因开拓疆土、并兼异族,使经济和文化产出好
些新方面。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
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傅乐成《中国通史》
互动探究(1)史料中的“封建社会”是指什么时期?“封建”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史料,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历史背景以及儒家思想 的形成过程。 2.识记春秋战国时期,我 国主要的思想流派、代 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3.认识春秋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局面形 成的重要历史意义。
-8-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 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 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有渰(yan)凄凄 ,兴雨祁祁。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
单元线索: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儒学从创立到蔚然大宗:孔子、孟子、荀子
“独尊儒术”(汉代): 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
理学(宋明) 儒学的新发展(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程朱、陆王
②.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社会大变革
土地制度 阶级关系 政治制度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确立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的表现
主要流派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李斯 墨家: 墨子
──《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二: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 税亩者,非公之去公亩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 民为己悉矣。
──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材料三:桓公五年夏,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 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战于葛。……郑师合以攻 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0张PPT)
孔府 位于孔庙
东侧,有“天下第 一家”之称,是孔 子嫡系长期居住的 府第,也是中国封 建社会官衙与内宅 合一的典型建筑。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2.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
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曾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 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 诸侯国。
2 .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3 .人性论: 性本恶 4 .主张礼法并用 5 .哲学观: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同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创立儒家学派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成为蔚然大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 1课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目录
一 “中百央家集争权鸣的”发局展面的形成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三 道家和法家
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含义: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 时期,社会上形成一批 以…、…为宗旨的学者和思 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 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 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等。
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 ⑴政治思想
①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教育理念
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念仍受到儒家思 想的影响,重视德育、人文教育等 ,以及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社会道德
儒家思想的社会道德观念对现代中 国仍有影响,如尊老爱幼、尊重传 统等价值观念。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东方文化的代表
儒家思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对 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如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 也有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目录
CONTENTS
• 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 儒家思想的形成 • 儒家与其他学派的思想比较 • 儒家思想的影响 •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01 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政治环境
01
02
03
各国纷争不断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政治 斗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
治。
教育体系
儒家思想重视教育和学习,提倡 “有教无类”,推动了古代中国 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了
大量人才。
社会伦理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提倡孝顺、忠诚、仁爱等道德 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伦理观念
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政治哲学
儒家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 产生了影响,如“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等理念,体现了儒
分封制逐渐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的 分封制度逐渐失去效力, 各诸侯国开始独立发展, 形成不同的政治势力。
士人阶层的崛起
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士 人阶层开始崛起,他们活 跃于各国之间,成为百家 争鸣的重要力量。
经济环境
井田制的瓦解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 开始兴起。
高二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共29张PPT)
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面,并相互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1. 道家:
②庄子(战国):
——代表没落奴隶主的心态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主张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获取精神自由(逍遥)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2. 法家:韩非子(战国)
——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积极进取的风貌 改革观:主张变法
考情分析:本单元是高考的重点区域,江苏高 考近五年都有命题,特别是2011年和2013年, 必修命制了两道大题目,2012年选修涉及。 预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1. “百家争鸣”的含义: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 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 础。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
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 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
那我们应该怎样随着季节而读书?
• 【答案】
•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 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 和谐。
•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 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 发展
法治观:主张以法治国
(此法乃帝王之法,一人之法,用严刑 酷法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封建统治)
集权观: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实用PPT课件
法家: 韩非子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 “1百课家-“争百鸣家”争和鸣儒 ”家和思儒想 家的思形想成 的实形用成PPT优课质件PPT 课件 (共43张PPT)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孔子生平 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 “1百课家-“争百鸣家”争和鸣儒 ”家和思儒想 家的思形想成 的实形用成PPT优课质件PPT 课件 (共43张PPT)
仁义
政治思想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思考: 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背景、过程)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
展成长起来。
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
过程:孔孟子子————仁仁、政为、政民以本德思、想有、教性无本类善心系②调的贵解 是贱与有①和““谐序仁社”者会,③人爱“际人己关”所 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不、欲法,勿治施于人” ④“有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 ”和儒 家思想 的形成 优质PPT 课件 (共43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 ”和儒 家思想 的形成 优质PPT 课件 (共43张PPT)
教无类’
思维拓展: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A.,①应②该在B一、定①③程度 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C.可①。④为什D么.?②④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 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 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 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提醒学生关注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儒家思想”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通过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并将其与个人成长经历相结合,体现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
3.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引发学生对这个时期思想文化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阐述百家争鸣的产生原因。
2.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3.重点讲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详细阐述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如仁、礼、孝、忠、恕等。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升。
3.及时批改并反馈练习结果,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性化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各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重点掌握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献史料研究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想的特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单元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4.有人研究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帛书后,总结了以下内容, 你认为可信的是(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A [A 项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B 项是儒家的德治思想,C 项是法家 的严刑酷法思想,D 项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选 A 项。]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答题术语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 想。 2.儒家提倡“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法家主张奖励耕战,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在逻辑学 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他们都影响了中国文化进步的历程。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 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5.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
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
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C [根据材料“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可知该人物注重
加强君主集权,但忽略了民众,A、B、D 三项都注重民众的利益,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 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相互争辩、取长补短, 进而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儒学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发展,逐 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三、“百家争鸣”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 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2)“百家争鸣”使得人们从“神灵”转向人类社会现实,具 有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轴心时代的重要体现。 (3)在百家争鸣中,各个流派取长补短,彼此吸收融合,形成 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今天有何指导意义?
学派 儒 道
法 墨
对今天的指导意义 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教育理论
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哲学 与时俱进、深化改革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
请问: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当你们班有名学生 在上课期间玩手机,你如何运用儒、法、道家的 相关思想来处理这名学生?请说明你的理由。
(示例:我会运用……家的思想,主张……因 为…………)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 战国发展——亚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
• ① 政治名思想轲:,将字“仁子”舆发,展为后“世仁尊政称”为、亚法圣先王。邹国
•
(今山“东民贵省君邹轻城”市()民人本,思想战)国时期伟大的
• “制民思恒想产”家、“、勿教夺农育时家”、、“省政刑治罚,家薄。税儒敛”家的主要代 • “民为表贵之,社一稷。次是之,儒君家为的轻。思”想主义流派
材料: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
材料:孔子以诗史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1.经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主流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
单 元 解 读
宏观上:儒家思想地位的升降 演 变
微观上: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的形成
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原因、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学派的形成。
孔庙——杏坛
2005年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纪念孔子 2555年诞辰公祭大典
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
孟子的简介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 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 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 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 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 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 成《孟子》一书。尊称“亚 圣”。
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政
材料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 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 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 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 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
提倡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学习方法 主张从六个方面(礼乐射御书数)来培养学生
4、文化成就:
整理编纂了《诗》、《书》、《礼》、《易》、 《乐》、《春秋》,合称“六经”,、对发展儒家 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孔子政治思 想的评价
协调人际关系,强调社会责任感与使 命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的衰微, “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 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
⼈教版⾼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第⼀单元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程⽬标知道诸⼦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孟⼦和荀⼦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标1.知识与能⼒:知道诸⼦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孟⼦和荀⼦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过程与⽅法:适度引⼊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化⽅⾯的材料,启发学⽣思考百家争鸣局⾯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情境材料的⽅式,指导学⽣归纳和理解孔⼦、孟⼦和荀⼦的主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的⼈⽂关怀精神;了解儒家⽂化是我国传统⽂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正确对待儒家传统⽂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百家争鸣”局⾯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孟⼦、荀⼦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学⽣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学⽣从时代背景出发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内涵以及与不同学派的⽐较;中国古代传统⽂化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过程⼀、图⽚导⼊:课件展⽰:《孔⼦讲学图》⽼师:⼤家观察这幅图,孔⼦是坐着讲学还是站着讲学?学⽣:(回答)⽼师:孔⼦坐着讲学说明他以⼀种朴素温暖的⽅式⾔传⾝教,他坐着的这个地⽅⼜叫什么呢?学⽣:(思考、回答)⽼师:“杏坛”后来成为教师职业的代名词。
孔⼦⾸创私学,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有哪些社会问题?⼆、问题导学,构建⽹络1、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2、列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物及其主张。
(学⽣提前预习建构知识⽹络,⽼师上课检查并梳理)“百家争鸣”局⾯的出现(⼀)社会背景(社会经历重⼤变⾰、重⼤转型)1.经济:铁器、⽜耕的使⽤推⼴,井⽥制⽡解。
人教版历史必修3同步教学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共22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2.发展:孟子、荀子
孟子
时间
主 要 思 想
战国时期
①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的 民本思想;③主张 “性本善”
荀子
战国时期
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 人;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③提出“人之性恶”,强 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二、诸子思想的异同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论语》 材料二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 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 攻。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3)文化上: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学派及代表人物 (1)道家:老子和庄子。 (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韩非子。
材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 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 工作。
——侯外庐 (2)依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提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为中国 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 会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三第1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栏目导航
21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提示】 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 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31
(2)法家主张推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即所谓“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 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 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 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用道家思想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 想的哲学基础。
栏目导航
15
(2)发展:庄子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 相对 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 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 (1)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 法治 理论。 (2)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 大一统 专制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栏目导航
主,而不知有民众”可知该人物
注重加强君主集权,但忽略了民
众,A、B、D三项都注重民众的
利益,故不符合题意;韩非子主
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与
题意相符。]
栏目导航
1 234 5 67
43
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 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读] 史料强调了“仁政”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栏目导航
27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课件
渴望统一。法家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新
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要点归纳】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
(1)经济方面: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
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 件。 (2)政治方面: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 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 富国强兵,因而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用自己的思想主张实
2.法家:韩非子。
(1)地位: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以法治国 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 (2)主张:君主要_________, 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君主 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___________ 大一统专制 (3)影响:把_____
国家 的历史发展趋势。 _____
【易错辨析】法家的‚以法治国‛与当今‚依法治国‛相同吗?
(2)“百家争鸣”过程中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 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
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题二
儒家思想的形成
【探究讨论】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一)、背景分封制和宗法制遭破坏
1、根本原因:社会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
社会正在形成
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出现
2、“士”的崛起
3、私人讲学的出现
(二)、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
(一)、孔子:(春秋晚期)
1、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以为人
3、政治思想:以德治民
4、教育思想:首创私学,有教无类
(二)、孟子:战国时期
1、政治思想:仁政(民本思想)
2、伦理思想:性善论
(三)、荀子:战国时期
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2、伦理思想:性恶论
三、道家思想
(一)、老子(春秋晚期)
1、哲学思想:
(1)唯心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2)辩证法:对立面相互依存、转化
2、政治思想:
(1)无为而治
(2)小国寡民
(三)、庄子(战国时期)
1、齐物论
2、逍遥自得的人生态度
四、法家思想:韩非子(战国时期)
1、法、术、势
2、君主专制
五、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兼爱、非攻、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