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应对发热ppt课件

中医应对发热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家里进来野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每个人的做法可能会有不同。 有人会把门打开,开的大大的,拿个棍子之类的东西把狗轰出去得了,轰的 时候要小心,不是要打它,目的是轰它走,哪怕它已经给家里造成了一些损
失呢,以后注意不让它再进来不就得了嘛。 有人会怒从胆边生,决心一定好好教训一下那狗东西,教训嘛, 自然先把门关好,以免它跑掉,结果会是什么呢?有可能你出气了,
差一些。如果外寒很重,麻杏苡甘为宜。
完整版ppt课件
12
发热、无汗、头胀、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四肢倦怠、纳食 欠佳、舌苔白腻、脉浮滑。暑湿内蕴,清暑解表为主。 香薷6 白扁豆10 金银花10 厚朴10 连翘10 藿香10 生薏苡仁15 生甘草6
完整版ppt课件
13
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香薷、紫苏、荆芥、防 风、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辛夷、生姜、葱白。
麻黄剂:生麻黄5-10 桂枝10 防风10 白芷10 荆芥10
寒包火:外寒内热,恶寒、发热甚至高烧、痛、无 汗、舌尖红。上方加生石膏10-30 薄荷后下10-15 金银
花10 连翘10 寒热并用
完整版ppt课件
5
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没底,
不敢用的。我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羌 活等发散风寒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过 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喝 掉,可能效果也不错。我的方法通常是:生麻黄310克(根据年龄而定),桂枝10克,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薄荷15克后下,僵蚕10克,蝉衣10克,如 果嗓子疼再加桔梗10克,藏青果3克,咳嗽的话加川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不冷、不疼、有点汗,起码摸上去身上不是特别干, 我的经验是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就是上方去掉麻黄、

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 PPT课件

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 PPT课件

一、审因论治,辨清表里
• 表热证为六淫或疫毒之邪侵犯皮毛肌腠,使卫气受遏,肌 表得不到正常温煦,邪气闭阻,营卫不得宣通所致。其发 病的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舌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
一、审因论治,辨清表里
• 里热证为外感表邪内传人里,侵犯脏腑而成。如果阴分先 虚为其根本,也可以出现热邪直入阳明或内传心包的里热 证。可有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渴喜冷饮,苔黄 而干燥,脉洪大等。进一步可出现烦燥不安,神昏谵语或 发斑疹,或见衄血,便血,口干燥而不多饮,舌红,脉洪 大或细数。
.临证(症)施护
• a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 部刮痧,以助退热。 b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 降温或针刺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审因论治,辨清表里• 辨证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辨证是施护的前提 和依据。对于外感发热的病人,首先辨明表热或里热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施护中有其根本的不同之处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三、凉营透热,降温保津
2.热盛伤津是发热最常见的后果,因邪热灼伤津液 ,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渴饮,如果仅微渴说明热邪在表阴 津受损不严重;如果口渴喜冷饮或大渴引饮,说明热邪炽 盛,津液大伤。还可以从皮肤的光泽、口唇舌苔的润燥、 小便的情况去观察由于发热而致津液耗伤的程度,及时给 予静脉补充液体,或多给清凉饮料及甘润多汗的瓜果。 • 3.此阶段原则上不可发汗退热,因发汗可以伤津耗气,使 热邪更甚。当热结大肠出现大便燥结时,可给予缓泻药物 灌肠排便,以泻火排毒退热。 •
谢谢聆听!
辩证分型
• 1.表证:(1)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 ,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或,脉浮紧等。 • (2)风热表证::恶寒轻,发热重,头身疼痛,无汗 或有汗,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 ppt课件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  ppt课件

ppt课件
6
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没
底,不敢用。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羌 活等发散风寒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过 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喝 掉,可能效果也不错。
我的方法通常是:生麻黄310g(根据年龄而 定),桂枝10g,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15g 后下,僵蚕10g,蝉衣10g,如果嗓子疼再加桔梗 10g,藏青果3g,咳嗽的话加川贝、杏仁等等。
ppt课件
32
凉燥咳嗽
主要脉证:秋凉骤至,干咳无痰,身热自汗,喉中燥 痒,咳震胸痛,早晚加剧,不能安眠,口干舌燥,便 干,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证属 秋凉束肺,燥伤肺津 治宜 润肺生津,温肺止咳 药物 在基本方基础上,酌情选加蜜炙款冬、蜜 炙紫苑、蜜枇杷叶、陈皮、当归、玄参
杏苏散中二陈汤,枳壳前胡桔枣姜。
ppt课件
19
对于喝中药提前预防流行病的效果,我个人 持怀疑态度,SARS期间,全北京人甚至全 国人民喝中药,甚至当礼品送,搞得真正的 病人买不到中药,是教训呢。其实真能预防 吗?一个老专家笑着对我说,疫情流行,把 人泡到中药缸里该得的也跑不掉,倒是应该 在发烧初起时候发挥我们中医的威力,好钢 用在刀刃上。 预防:1、通风;
ppt课件
21
家里进来野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每个人的做 法可能会有不同。
有人会把门打开,开得大大的,拿个棍子之类的 东西把狗轰出去得了,轰的时候要小心,不是要打它, 目的是轰它走,哪怕它已经给家里造成了一些损失呢, 以后注意不让它再进来不就得了嘛。
有人会怒从胆边生,决心一定好好教训一下那狗 东西,教训嘛,自然先把门关好,以免它跑掉,结果 会是什么呢?有可能你出气了,打它了,但也有可能 它把家里弄的得一团糟,甚至还有可能把你咬伤,关 门打狗,值吗?

发热的中医护理常规.ppt1

发热的中医护理常规.ppt1

外感发热
1、表证 (1)风寒热表证:恶寒轻,发热重,头身疼痛,无汗或有 汗,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
外感发热
2、半表半里证 高热或寒热往来,面赤,目眩,心烦,胸胁满闷, 口苦恶心,口渴纳呆,舌苔薄白或黄燥,脉弦。
内伤发热
谢 谢!
中医护理
2、护理要点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 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 安等情况。 b 神昏谵语、肢体抽搐等情况。 c 吐血、咯血、衄血、便血、溺血等情况。 d 高热不退、大吐、大泻等情况。 e 高热、喘促、不能平卧、汗出等情况。
中医护理
2、护理要点 (3) 给药护理: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 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 助汗出。
发热的护理
降温的护理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中医护理
2、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a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b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c 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d 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e 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 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
临证(症)施护
a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 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 b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 温。
护理注意事项一
1.汤药宜热服或温服,以利发散驱邪外出。 2.服药后同时可鼓励病人进少量热饮料或热稀粥,并稍加 衣被,以助汗出。 3.汗出不能太过,以微汗为宜。若大汗淋漓,易耗气伤津 ,严重的可导致亡阴亡阳之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汗出后应及时擦干换衣,注意避风保暖。 5.此期不可用物理降温法:如冰敷,酒精擦浴或注射退热 药(西药),容易导致卫阳不达,腠理闭塞致汗闭不 出,使邪遏而伏里。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片课件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片课件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遵医嘱物理降温。 5.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 风池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中药泡洗。
(三)咳嗽、咳痰
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 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 尖等穴。
3.暑湿袭表证:宜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食 品,如丝瓜、冬瓜、绿豆汤等。
4.卫气同病证: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 品,如藕汁、梨汁、荸荠汁等。
五、护理效果评价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
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风热犯表证□ 暑湿袭表证□ 卫气同病证□ 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谢谢!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 医护理方案
2015.11.13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 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
(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 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 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
(二)特色技术
1.刮痧。 2.中药保留灌肠。 3.中药泡洗。 4.穴位按摩。 5.耳穴贴压。
(二)饮食指导
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1.风寒束表证:宜食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 葱白、红糖等。食疗方:红糖生姜饮等。
2.风热犯表证: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 品,如西瓜汁、荸荠汁、金银花茶等。

外感发热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三)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舌苔白腻。

(四)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一)恶寒、发热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遵医嘱物理降温。

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遵医嘱中药泡洗。

(二)头痛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

(三)咳嗽、咳痰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

(四)鼻塞、流涕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内服中药( )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 )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 )其他详见附录 。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 )。

(三)特色技术刮痧(详见附录 )。

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 )。

中药泡洗(详见附录 )。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课件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课件

中医对发热的病因分析
饮食不节:饮食不当,导致 脾胃功能失调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 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 燥导致身体失衡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导致 身体抵抗力下降
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 调,导致身体阴阳失衡
发热的病机演变
外感发热:由外邪入侵,导致体内阴阳 失衡,出现发热症状
寒热转化:外感发热可转化为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也可转化为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由内伤所致,如饮食不当、劳逸 失度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发热症状
阴阳失调: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均可导 致阴阳失调,出现发热症状
虚实转化:外感发热可转化为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也可转化为外感发热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中 医 对 发 热 的 认 识
03. 中 医 治 疗 发 热 的 方 法
04.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的 案例分析
05.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的 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发热的概念和分类
发热的概念:中医认为发热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导致体内热邪积聚,从而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
调护与养生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饮食规律等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适当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汇报人:
气血失调: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均可导 致气血失调,出现发热症状
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 解表散寒:使用解表散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等 滋阴降火:使用滋阴降火的中药,如生地黄、玄参等 健脾化湿:使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等 活血化瘀: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等 扶正祛邪:使用扶正祛邪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

中医辨治外感发热.优秀精选PPT

中医辨治外感发热.优秀精选PPT

主症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发热初期大多恶寒,恶寒得衣被不减
兼症
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等 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
真热假寒证:有一个发热的过程,且起病急,病情进展快, 热势甚高,很快进入手足厥冷的假象,但身虽大寒,而反不 欲近衣;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 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尤以发热经过、胸腹灼 热及舌苔为鉴别的重点。
至宝丹等。
3、半表半里证-邪郁少阳
症状: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口苦恶心, 苔薄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透邪外出。 方药:小柴胡汤类
邪留三焦
症状:寒热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胀,尿短苔腻。 治法:清化三焦,宣展气机 方药:温胆汤
邪伏膜原
症状:寒甚热微,汗出不解,脘痞腹胀,身痛 肢重,舌绛苔白厚如积粉。
治法: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方药: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
4.湿热证-外湿
症状:表现有身热不扬 、身重痠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 脉濡。
初起,邪遏卫气者,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小便短少 湿热遏伏中焦者,汗出热不解,泛恶欲吐,舌苔黄腻 湿热阻于下焦者,膀胱气化失司,小便甚则不出,热蒸头胀,舌 苔白腻 治法与方药:宣气化湿-三仁汤
(1)热盛伤津(原因、程度、纠正) (2)热极生风(针刺人中、百会,静点清开灵、醒脑静等) (3)邪入心包(凉开三宝;体针:取素髎、内关、少冲、 少泽、中冲、涌泉、人中,十宣等穴;用艾灸百会、气海、 关元或用细辛末、附片敷贴涌泉穴) (4)热入血分(清营凉血,中西医结合)
中医辨治外感发热
荆门市中医医院 感染科 曾开胜
中医判断发热不仅是指体温高出正常范围, 而且还包括五心烦热等自觉症状在内。
发热的病因无非外感、内伤。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护理课件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护理课件
油腻和辛辣食物容易加重病情,应避免食用。
03
02
01
稀粥易消化,且能补充能量,适合发热患者食用。
稀粥
蒸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发热患者补充营养。
蒸蛋
姜糖水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对于外感发热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姜糖水
发热患者的消化系统较弱,过热或过凉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应将食物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护理课件
目录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中药治疗发热的护理饮食调理与护理日常调护与预防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
中医认为发热是由于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争,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病理现象。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发热可以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
总结词
中医认为,发热是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争,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病理现象。发热可以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外感发热多由感受六淫之邪所致,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表现;内伤发热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低热、乏力、盗汗为主要表现。
注意食物温度
发热患者的消化能力较弱,过量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应适量进食。
避免过量进食
食物的卫生质量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应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
注意食物卫生
日常调护与预防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散热和缓解不适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发热时身体会流失大量水分,应鼓励患者多喝水,以补充体液。
多喝水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复查
中药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课件--1课件ppt课件

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课件--1课件ppt课件

兼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甚则喘促
哮吼;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
酸,甚则呕吐,大便干结;个别患儿
可出现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
精选ppt
3
鉴别诊断
①麻疹: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 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按序布发皮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 和色素沉着斑。
②水痘:发热,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 心性分布,躯干部较密集,伴瘙痒感。
精选ppt
9
辩证治疗 临床分型
5、外感夹痰: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 或滑数。
6、外感夹滞: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秽臭,恶心呕吐,大 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
7、外感夹虚:感冒症并素体虚弱,时常外感,或缠绵难愈,手干无汗, 舌淡,苔白,脉细数。
或哭闹不止,舌红,苔薄淡黄,指纹
色红。
精选ppt
8
辩证治疗 临床分型
3、暑湿外感:夏季发病,壮热,汗出热不解,头晕 头痛,鼻塞、喷嚏,身重困倦,面色红赤,咽红 肿痛,口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呕吐, 泄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滞。
4、时疫外感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寒战,头 晕头痛,鼻塞、喷嚏,咳嗽,面目红赤,哭闹不 安,咽红肿痛,无汗或汗出热不解,肌肉骨节酸 痛,腹胀腹痛,或有呕吐、泄泻,舌红或红绛, 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指纹紫滞。
内因: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 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所侵。 病位在肺经。肺主皮毛,居 于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 外邪侵入人体,当先受之。
精选ppt
7
辩证治疗
临床分型:
1、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或咳嗽,四末 不温,精神疲惫,舌淡红,苔白,指 纹隐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程度、伴随 症状及持续时间。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 百会、合谷、风池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 肺等穴。
二、症候施护
(三)咳嗽、咳痰 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 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 下屏尖等穴。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不良情绪。 2.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五、护理效果评价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暑湿袭表
恶寒发热, 头重,胸腹闷 胀,恶呕腹泻, 肢倦神疲,或 口中黏腻,渴 不多饮。
舌苔白腻。
卫气同病
自觉发热重, 烦渴,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 恶寒或恶风, 或高热寒战, 流涕,咽痒咽 痛,头痛头胀, 喷嚏。舌红苔 薄黄或黄腻。
二、症候施护
(一)恶寒、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2.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 束表者注意保暖。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遵医嘱物理降温。 5.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 阳、风池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中药泡洗。
外感发热 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内容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效果评价
一、常见证候要点
风寒束表
恶寒重,发热 轻,无汗,头 项强痛,鼻塞 声重,鼻涕清 稀,或有咽痒 咳嗽,痰白稀, 口不渴,肢节 酸痛。
舌苔薄白。
风热犯表
发热重, 微恶风寒,鼻 塞流黄浊涕, 身热有汗或无 汗,头痛,咽 痛,口渴欲饮 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四)鼻塞、流涕 1.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2.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3.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 鼻通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 鼻、气管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2)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3)其他 2.注射给药 3.外用中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刮痧 2.中药保留灌肠 3.中药泡洗 4.穴位按摩 5.耳穴贴压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年老体弱、反复外感者练 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 传统养生保健操,以增强 体质。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1.风寒束表证:宜食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食疗方: 红糖生姜饮等。 2.风热犯表证: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品,如西瓜汁、荸荠汁、金 银花茶等。 3.暑湿袭表证:宜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食品,如丝瓜、冬瓜、绿豆汤 等。 4.卫气同病证: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荸荠汁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