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审核不合格项清单
内审常见的不合格项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
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完整版)

德信诚培训网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质量能力评估记分表说明:本评定标准包括十个章节和十二个附加条款,共115条,每条都有具体的细则。
☉评定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大小,具体产品、安全及法规项☉工厂的实施(特殊情况下,还要评估外协工厂)☉实施有效性用以下准则评定:合适:3分可接受:2分不可接受:1分完全不合格:0分能力水平的评定能力水平的评定用如下公式计算:∑X/∑Y*100%德信诚培训网其中∑X为评价项目得分和∑Y为评价项目总分和四个等级的划分:能力水平:优良:≥90分合格:75~89分不合格可接受:60~74分不合格不可接受:<60分德信诚培训网目录1-组织机构------------------------------------------------------------------22-工艺------------------------------------------------------------------------33-检验的一般手段---------------------------------------------------------54-外协件质量---------------------------------------------------------------75-生产过程中的质量------------------------------------------------------96-成品质量-----------------------------------------------------------------127-售后质量-----------------------------------------------------------------148-场地—搬运—库存-----------------------------------------------------159-人员-----------------------------------------------------------------------1710-产品开发与可靠性保证-----------------------------------------------18S1-质量改进------------------------------------------------------------------20注:1)最初样件是指用正规工装生产的首批产品;2)一、二类产品是指由供应商制造的产品,其它产品为三类产品;标有“*”的项目为重要项。
供应商过程审核(QPA)模板

一般 - 是否有先进先出的程序并按照程序进行? 一般 -材料储存区域标识是否与实物相符? 一般 -有无规划HF和ROHS 物料放置区? 一般 - 化学品放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关键 - 化学品放置有无安全资料警示? 一般 - 是否设定成品的保存期限?超过期限的成品是否申请重新进行品质确认?
一般 - 材料的进料检验通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
1
Y
一般 各车间宣传栏中需是否张贴“信息安全保密资料”?
1
1
Y
一般 车间各主要出入口、厂区出入口现场是否有安排安保人员?
1
1
Y
一般 门禁区域是否有实施门禁管理
1
1
Y
一般 来访登记表是否有出入时间的完整记录?
1
1
Y
关键 - 是否对员工有定期的培训要求?培训效果是否得到评估?
8
体系运行
一般 - 是否有客户满意度调查流程,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测定并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关键 无禁止员工强制劳动无限制员工自由;未使用童工。
一般 员工工作时间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保障员工每周休息一日?
一般 对员工无性别歧视;对员工无罚款规定;
点数 得分 Points Score
Remark
2
0 仓库无规划待检区和不合格区
1
1
1
1
1
1
1
1
1
1
2
0
1
1
1
1
2
0
1
1
1
1
1
1
评价 N Y Y Y Y
Y
N Y Y N Y Y
Y
关键
- 材料的进料检验是否有检验标准?是否订立合适的抽样程序?在程序和检验表中是否详细说明抽样计划和 允收标准(如:MIL_STD,AQL… )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案例分析

案例5 在审核上海的一家日本独资企业时,审核员发现生产线上的作业指导书都是用日文写的,只有主要的插件位置及零件型号是以图样及编号表明,审核员观察员工的工作,他们都按图样位置插入正确的零件.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编写——案例分析
01
02
观察项: 追查员工是否能看懂日语作业指导书,哪些是员工必须知道的,并确认员工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操作。 不符合性质:观察项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编写——案例分析
1
2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编写——案例分析
案例7 在抽查以下检验记录时,发现: 某日BD—105外箱板下料、切角首件检验记 录卡上检验结果未填写。 自检、互检(首检)检验记录中有多份检验员未签字。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编写——案例分析
不符合事实: 在抽查以下检验记录时,发现: a)某日BD—105外箱板下料、切角首件检验记录卡上检验结果未填写。 b)自检、互检(首检)检验记录中有多份检验员未签字。 不符合条款: GB/T19001:2008 8.2.4 产品监视和测量 不符合理由: 不符合“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不符合性质:一般不合格
案例分析
案例1 在一家电扇公司的电机仓库里,审核员看见仓库里的电机都按电机的种类存放,但未区别不同批次的电机.仓库管理员告诉审核员,公司对电扇的主要部件电机质量情况是有追溯要求的,电机发放时员工是按机种发货,进库时会把数量登记在登记簿上.一般上是按先进先出发货,但不在登记簿上写明批号.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编写——案例分析
在销售科,审核员看到与顾客签订的销售合同上,填写的产品执行标准仍然是该国家标准。
04
检验员说:“上次审核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报告,由于考虑到资金紧张,而且同行业其他厂对该产品的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的影响,另外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们可以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因此决定将该条件删除。”检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的决定,取消对温湿度的要求。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清单

6.5 来料检验规程是否文件化并执行?
6.6 是否有来料保质期及贮存条件的规定并加以实施?
6.7
对于来料检验不良的结果是否有要求分承包商采取相应 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7.产品实现 7.1 各工位是否有相应作业指导书? -过程管理
7.2 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7.3 是否有首件确认制度并加以实施?
7.4 是否有制程检验规程并加以实施?
是否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量具重复性及再现性 (GR&R)研究?
9.8 测量仪器是否有检定标识,并标明其使用期限?
9.9
对于失准的测量仪器,是否有对之前测量的产品重新进 行确认?
10.1 是否定期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并有相应措施?
10.2 是否有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评审?
10.3 是否有适宜方式对质量体系过程进行监视?
5.7 有控制设计更改的程序吗?
5.8 设计更改控制是否通报客户并经过客户批准?
5.9 工厂有研发组织吗?是否有产品工艺、现场支持队伍?
6.产品实现 -采购
6.1
是否有供应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并按规定 实施?
6.2 供应商评价是否定期进行?
6.3 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录?
6.4 采购要求是否充分传达到供应商?
评审得分=(评审项目总分/评审项目数)×25=
判定等级: 级
审核组长:
部门:
审核组员:
(分)
评审项目总分: 分
职务:
7.12 是否设定好设备的清扫周期并实施?
7.13
所有的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是否按LOT加以管理和识 别?
7.14 是否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
7.1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名称一致)(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几乎所有的二阶文件都需要在手册中体现)(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外包流程、7.3--将是一个严重缺失)(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规定作废文件处理办法)(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文件管制作业程序中应包括外来文件的管理)(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定义电子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文件的管理办法)。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盖作废章)(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接收部门需识别)(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且编制目录)(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需规定电子文件管理办法)(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规定每一种表单保存多久,未规定的列入其他)(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供应商体系审核清单

制作:批准:1.是否按国际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如ISO14001)2.请描述公司的环境方针、如何向公司员工传达环境方针并被员工理解。
3.各类化学品是否有相对应的MSDS,是否送检测机构检验其无有害物质的符合性。
公司内部对危险化学品是否有识别。
4.如何获取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如何将环境法律、法规应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中。
5.是否具有化学品生产或经营的相关资质。
专业操作人员,司机及运输车辆是否具有相关资质。
易制毒化学品是否备案。
6.是否有化学品仓库管理文件以支持仓库管理,仓库管理人员是否有资格。
化学品的堆放,搬运是否规范。
7.为了确保安全处置,转移,储存,回收,再循环利用,以及处理有害物质,供应商应识别和管理那些释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是否有信息安全管理文件及流程文件支持信息安全指导方针,是否具有流程文件中提到的证据2.是否有明确的安全区域划分,区分重要场所和一般场所,是否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安全区域进出比如门禁和监控。
3.是否具备资产清单包括:重要主机列表,个人电脑清单,重要数据清单,应用系统列表。
4.是否具有移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MP3,可拍照手机)控制措施及流程? 是否有第三方访问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外来客户及远程办公用户)。
5.是否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培训是否有计划和记录,员工是否通过培训意识有所提高。
6.系统补丁和病毒库更新是否有记录,更新频率与方式。
7.是否具有数据备份策略,提供备份日志及证据,备份介质是否具有一定存储和保护措施;有无个人电脑安全控制措施,如帐户权限管理措施,密码策略等。
8.对于重要数据传输是否加密,采用何种方式? 是否对电子邮件用户进行等级划分,接触重要数据的用户电子邮件是否有监控和备份?9.机房是否整洁,是否具有防火,温度,湿度控制措施,是否配备防盗警报系统,是否配备保护电源UPS系统10.是否有信息安全专家支持及员工是否签署保密协议或劳动合同中是否包含信息安全的要求。
审核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及跟踪报告

工程
进料检验的判定需要完善,如:
9
体系审核
2016.10.172016.10.18
1-PP-2525粒子,批次X201506021,需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报告,无供应商的检验合格的认可签字或签章 2-PP-2525粒子,批次是X201504043,进行了试生产,试生产记录未填写批次号,无法与该批次对应 3-现场没有设置进料检验的待检区,无待检区,物料是先放入库位后再检验,并未按规定进行
内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文件还未修改受控
物流
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处理方式、时效性需要完善,如:
1-仓库里有一袋YAEpp-2525的粒子,批次是X201504043,包装桶已经严重变形,不符合原料的包装状态,收货时
应该属于不合格品,未见相关的不合格品信息及后续流程
2-仓库里有两袋PP-1520的粒子,15-5-17过期,还放置在正常粒子仓库,没有隔离,也未做不良标识
3、未见封样件清单;
发现部门 Come to Light Dept.
质量
应加强设备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如:
1、未见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的标准化作业单;
2、未见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
3、停机时间统计表显示5/20有80分钟设备故障,但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中未见;
4、问题的分析不够及时,如6/4有150分钟设备故障,但在反应计划中未见,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中也未见,8D
划,根据验收协议进行验收,并保持记录;
应加强模具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如:
1、未见模具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2、未对模具的开合模数进行统计;
3
体系审核
2016.10.17- 3、模具履历信息不完整,抽查YAE后保下段2015-5-30进行一次保养,之后再次对定模镜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日期 2016.10.18 是2016-4-29,间隔时间长达一年;
ISO9001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招聘(广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内审常见不合格项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
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内审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5)(方针与实际战略不符)4、质量目标(标准条款)(1)质量目标的内容不完全,没有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不一致。
ISO9001内审中常见的不合格

1. 不合格的处置与规定不一致; 2. 处置的权限不清; 3. 返工返修后未见重检记录;
8.4数据分析常见的不合格
1、有数据的收集但无统计分析; 2、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没有得到确
认; 3、有关的决策没有数据分析的依据。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常见的不合格
1、合同标准评审偏离标准,如:每份、时机、
内容; 2、 特殊要求涉及的部门没有参加; 3、 评审流于形式,千篇一律; 4、 合同中没有质量要求或不明确; 5、 修订后的合同未传递到相关部门; 6、 将采购合同也列入合同评审。
7.3设计开发常见的不合格
1、设计输入含糊,要求不确定甚至矛盾, 没有输入的评审; 2、每项设计开发计划的项目、内容、进 度、接口要求不明确; 3、输出要求不明确,输出资料不齐全; 4、关键的、重要的质量特性未进行分析 和标识;
2、管理过程识别不充分,有的管理过 程不在体系控制内,如:质量例会制度 不在体系控制范围内;
3、管理的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没有掌 握,如:按体系文件不能顺畅走通某一 过程;
4.1质量管理体系常见不合格
4、外包的过程识别不清;或控制措施 不正确。 5、管理的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没有掌 握,如:按体系文件不能顺畅走通某一 过程。
4、外来的质量标准(如产品标准、标 准规程等)没有经授权人审定其适用性 有效性。
4.2.4记录控制常见的不合格
1、质量记录的填写不全; 2、未将供方的记录纳入控制范围; 3、质量记录的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没有记录者签名; 5、计算机上或其他媒体上的记录未备份; 6、 没有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 (建议在清单上注明保持期限)
9、管理评审的输入不充分,输出仅是 结论,没有改进的措施和方向。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
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
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
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
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ISO9001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一、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手册(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 文件控制(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 记录控制(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1. 管理承诺(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 质量方针(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4. 质量目标(1)质量目标的内容不完全,没有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不一致。
(3)质量目标无可测量性。
供应商审核HSF检查表

分数 得分备注ຫໍສະໝຸດ 8.2 8.3 8.48.5 8.6 8.7 8.8 8.9 8.1
8.11 生产和/或品控人员是否有权停线以处理品质问题? 8.12 是否执行首件确认,并保存好记录? 8.13 在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的所有控制点是否有正在使用的 检验/或检查指导书?
8.14 是否应用统计抽样方案来验证过程质量的符合性? 8.15 是否有文件化的返工/挑选程序? 8.16 过程检查/检验记录是否得到保存? 8.17 合适时,是否有用好品和坏品校验量具,测试设备和夹具? 8.18 发现过程异常,如超过目标的不合格率,有无相应的改 善?
11 培训,环境与安全 培训,
11.1 11.2 是否有制定环保(RoHS)产品管理的文件及变更管理的文 件?有无按文件的要求去执行? 是否有面向所有员工的正式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中有无 包含HSF有害物质的识别,使用和消除所需的培训计划?
11.3 教育,训练是否与分派的任务相适应? 11.4 是否进行控制以使污染物减少排放,达标排放(废水/废 气)?
8.1
检查项目 制程控制, 制程控制,加工能力
现场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的来源是否有辨识(包括制造 流程,工装和容器的污染)?对辨识的污染源是否有适当 的防范措施? 对重要制程是否进行有效评估以满足RoHS产品要求? 制程中RoHS物料是否被有效管制(区域,标识,数量等)? 有害物质减免(HSF)产品制造中使用的间接物料(如清洗 剂)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并标示(如ROHS) . 生产各区域是否有RoHS和非RoHS标识并按区域划分? 重点产品工序的操作员及检验员有上岗证,各工序操作员 都熟悉该工位? 不同的在制品/成品或其在不同工序有明确标识,易于分 辩. 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各工序有正式的生产记录,该记 录包含作业员/测试员及日期. 包装和包装材料是否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过程变更是否受控并文件化?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2015新版无明确要求需形成质量手册)(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 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7.5.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7.5.3)(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领导作用(标准条款:5)1、领导作用与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1)(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2)(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iatf16949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

IATF16949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质量要求。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引入IATF16949质量体系,以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而在IATF16949质量体系内审中,不合格项的存在会成为影响供应商声誉和持续经营的一大隐患。
一、IATF16949质量体系内审的重要性1.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IATF16949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并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是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的重要手段。
2. 发现问题、预防风险。
内审可以从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中找出问题,为供应商避免违规,提前预防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风险。
3. 提高管理效能,持续改进。
内审可以发现组织运作的不足之处,为提高管理效能,推动供应商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二、IATF16949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的原因1. 文件控制不严。
包括文件不适用、文件版本混乱、文件变更未及时更新等问题。
2. 流程与程序未得到遵循。
很多时候,流程与程序都是不存在的,员工违背流程与程序,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3. 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
包括生产场地、工艺设备、清洁和卫生条件等。
4. 测量和检验设备不符合要求。
测量和检验设备不合格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供应商的可靠性。
5. 持续改进不够。
持续改进是IATF要求的核心要求之一,如果持续改进不够,将难以满足IATF体系的要求。
三、IATF16949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的处理方法1. 分析原因,定责。
对于发现不合格项,供应商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不合格项的原因,并且及时确定责任人。
2. 制定纠正措施。
一旦发现不合格项,供应商需要制定纠正措施,并确定纠正措施的实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3. 改进体系。
不合格项的存在是体系运行的问题,供应商需要对体系进行全面的检讨,确定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内审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5)(方针与实际战略不符)4、质量目标(标准条款)(1)质量目标的内容不完全,没有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