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善纳群言,依法行政(投诉中心述职报告)
善纳群言,依法行政(投诉中心述职报告)善纳群言,依法行政----xx年度述职报告投诉中心成立以来,我坚决贯彻和执行执法局的各项命令和决定,坚持“及时,便民,服务”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不论公休日,节假日,始终认真接听及时处理各类投诉案件。
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为树立执法局的良好形象添彩增色。
xx年中投诉中心共受理群众来信,来电646件,其中电话投诉438件,电话咨询147件,来人来访50件,上级转来11件,移送案件28件,处理率达100%,满意率达95%以上。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出色的完成了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在我做述职报告如下:一、强化认识,明确职责,把投诉工作作为城管工作的重要载体。
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螺旋式推进的过程,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要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积极发挥投诉工作,沟通群众主渠道的作用,把群众的期盼,呼声和需求转化为促进城管上质量,上台阶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投诉中心是工作方向的孵化器。
我们及时将投诉案件汇总分析上报给有关领导,使局领导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城管工作方向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撑。
在646件投诉案件中,违章占道经营占19.4%,商业经营性噪声扰民占22.2%,针对这些情况,支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集中整治,重点清理等执法活动,取得了实效,赢得了民心。
第二,投诉中心是执法工作好坏的晴雨表。
投诉工作是群众需求和呼声的最直接的反应,是评判城管全面工作的最佳尺度,是修正城管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在工作中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例投诉案件,详细分析,分类统计,尽快处理根据群众举报违章建设的问题,我们及时上报领导,果断处理,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投诉中心是工作开展的减震器。
投诉工作是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平息民怨的有效途径。
规范治理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清理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等工作中,由于触及到商贩的切身利益,再加上一些工作对象是下岗职工城市居民等弱势群体,使工作矛盾一度复杂化。
浅析有关新闻报道伦理问题
浅析有关新闻报道伦理问题1.百度文库侵权与其所谓的资源共享2011年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公开发布《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
两天后,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加入"战团",公开声援文学界维权的呼吁和行动。
这使得百度再次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的舆论漩涡。
此前,盛大文学亦曾起诉百度文库侵权,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
面对"炮轰"和"声讨",百度对外宣布,文库只是一种资料分享模式,因而并未侵害他人权益。
所有的文稿、档案等资料均来自网友上传,而百度本身并不上传侵权的书籍和作品,因此也就不构成所谓的"侵权"。
上海福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周宾卿表示,百度所谓的"资料分享"是利用互联网管理中的"避风港规则",根据这一规则,百度在没有被告知侵权的情况下,不删除作品也不能被视为侵权。
利用这一规则,百度总是回应说,通过文库投诉中心反馈情况,百度会在48小时以内迅速核实并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周宾卿认为,百度文库的情况不适用于互联网法规中的避风港规则。
因为百度文库对作品实施了分类等编辑加工行为,因而它承担了内容提供商(ICP)的角色,需要对内容产品负法律责任。
并且,百度文库页面上发布广告,百度文库并不是一个"文档分享平台",而是商业经营平台。
根据法律规定,不能拿未经授权的作品来盈利,否则就属侵权行为。
上海律师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乃蔚教授也认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等国际法律公约,未经著作人许可,提供网络平台供他人上传、阅读、下载,无论是网络平台提供者还是上传者,都涉嫌侵权。
百度的侵权行为说简单点就是未经作家本人同意在自己的文库平台上免费公开了他们的文学作品,导致作家本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媒介新闻报道的思路与社会责任的履行论析——以《人民日报》、《华商报》、《南方周末》对校园暴力事件
报道 中对 个人 恐怖主义 的宽恕 , 将媒体的 “ 并 有闻必录 ” 贴上 示范效 应的标 签, 由此 引发 了诸多针对媒 体社会
责任 、 媒体 伦理等的讨论。本文试 图通过对报 纸媒体 相关报道的分析 , 呈现 不同媒体 对此类事件的报道 思路 , 进而浅析媒体在新 闻报道 中如何 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 比电视媒体 与网络新媒体而言 , 纸媒体 的读者 报 受众较为集 中、 社会公信力较强 。 本文选择报纸媒体 中具有代表性 的党 报《 民日报》 都市报《 人 、 华商报》 和新 闻
推进 创 新 理 论
探 索创 新实践
ON GNA H AN O 主 制 NC U B 题 传与谐 媒 和
— —
媒 介新 闻报 道 的思路 与社会 责任 的
履 行论 析
一
以《 民 日报》 《 人 、 华商报》 《 、 南方周末》 对校 园暴力事件
的 报 道 为 例
张 蓉
(西北大学新 闻传播 学院 陕西 西安 7 02 1 17)
2 l-- 3 福 建 南平 血案 ,致 8名 小学生 死亡 ,5名小 学生 重伤 。 0 03 2
2 1-一 2 广西合漓县西镇小学门前凶杀事件,致 2 0 04 l 人死亡,5 人受伤。 2 —— 8 广东雷州凶杀案,致 l 名师生被砍伤。 叭04 2 6 2 1-- 9 江苏泰兴伤人事件,致幼儿园内 1 人被砍伤。 0 04 2 2 2 1-- 0 山东潍坊校园血案,导致 5 0 04 3 人受伤,凶手 自 焚。 2 1—— 2 陕西南郑幼儿园凶杀案,导致 7 0 05 1 名儿童死亡.1 人受伤 2
校园暴力案报道的伦理反思
注释 :
》 , 《南方 《媒体成暴力帮凶 ? 网友质疑校园惨案“有闻必报” 日报》2010 年 4 月 30 日 《胡星斗、郭于华、笑蜀: 解读温总理对袭童案谈话》 ,人民网: /Forum/postDetail.aspx?ID=000018310) 《传媒与犯罪》第 13 页,北京大学出版 参见伊冯 • 朱克斯 : 社 2006 年版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 参见张宸 : 解》第 246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1来自 2010.07媒介批评
不妨再看下一个国外的案例 : 这 是 美 国《 时 代 》 周 刊(Times) 1989 年 的 报 道。1989 年 1 月 17 日, 美 国加州的一名同性恋、吸毒者、有犯罪 记录及精神疾病记录的 Patrick Purdy 闯 入 当 地 一 家 小 学(Cleveland Elementary School) ,持 AK-47 型号的半自动枪支, 打死了 5 名学生,另有 29 名学生和教 师受伤。之后他用一支 9 毫米的手枪自杀。事件刚 发生的时候,媒体报道相对保守。 《时代》周刊仅 提供了基本的事件。一周后,由于 Purdy 事件得到 持续关注, 《时代》周刊在 2 月份以《全副武装的 美国》 (Armed America)为题,做了一期封面报道 (如图) ,内页有超过 6 页纸的详细内容。作为新闻 由头,文章提到了 Purdy 所使用的武器型号,同时 也公布了 Purdy 的名字。8 个月后,9 月 14 日,美 国肯塔基州一个名叫 Joseph Wesbecker 的人闯入了 一家印刷厂,他手里所持的武器型号和 7 个月前 Purdy 所使用两支枪一模一样,均是 AK-47 半自动 步枪、9 毫米手枪。在这次的杀戮中,8 死 13 伤。 事后,警察在 Wesbecker 的家里发现了《时代》2 Wbsbecker 几乎用了 7 个月的时间制定自己的行动 方案 。当然,除非犯罪人自己承认,笔者觉得很难 说 《时代》 2 月刊的封面文章正是这个人行动的诱因。 但在排除《时代》周刊对此行为负法律责任的同时, 不能完全排除的是媒体报道的道德责任 : 即报道对 于潜在犯罪人间接的影响。
影响幸福的社会文化因素及互联网的示范效应
影响幸福的社会文化因素及互联网的示范效应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的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了人际关系、教育体制、价值观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它们对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幸福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社会文化因素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示范效应。
首先,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从而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家庭、友谊和伴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对于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
而社会文化因素对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些社会文化因素鼓励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密性,这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幸福感的提升。
其次,教育体制也对幸福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不仅提供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一个积极的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同时,社会文化因素在教育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社会文化因素鼓励个人全面发展和追求自己的兴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此外,价值观念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个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对生活的评价和追求的目标。
积极的价值观念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从而提升幸福感。
社会文化因素在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社会文化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性,这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幸福感。
最后,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文化因素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示范效应。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也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社会支持的形成。
同时,互联网上的一些成功案例和正能量的传播也对个人的幸福感产生了示范效应,激励着人们追求幸福和积极生活。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人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文化因素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示范效应。
暴力犯罪的媒体诱因与对策反思——规避模仿示范效应的新路径
以给媒体报道示范效应 的规避 及犯罪 的启示 。问题 的关 键在 于如何 挫败犯罪人 的犯罪意 图, 令其 通过犯罪获得 的利益远不及 因
而且 , 在犯 罪对象 的选 择和 手段 方 面也呈 现 出高 度 的相 似 性, 亦即犯 罪人均为持刀 或其他 凶器 , 针 对不具 备反 抗能 力 的小学生或者幼儿 园幼童 实施砍杀 行为 。行 凶者 的行 为无 疑是恶劣 的, 因而一经媒 体披露 , 迅 即遭到公众 的 口诛笔伐 , 但 问题在于 , 媒体连篇 累牍 的报道 , 不仅 没能让 犯罪 分子 就 此罢手 , 反而使类似事件表现 出“ 扎堆 ” 涌现之 “ 怪现 象” , 短 期 内, 引起 一定 的社会恐慌。 由此 , 有业 内专家 呼吁 : 应 警惕 媒体成 为校 园血案频发 的帮凶。 总结持此种 见解之学者 的理 由 , 无外乎在 于强调 甚或放 大 该类 “ 校园暴 力事件 新 闻报道 的负面 效应 ” , 即因报 道而 引发的“ 模仿效应 ” 或“ 示范效应 ” 。例如 , 有学者认为 “ 福建
论证路径存在何种差异 , 其研 究结论 却毫无 例外地 具有 “ 折 中意味” 的趋 同性 , 即不完全否 定媒体对 暴力犯 罪进行 报道 的价值 , 然而, 认为其报道 模式存有 不足 , 且需 改进 ; 至于具
体 的改进方式 , 则 无不 为“ 避 免犯罪 细节 展示 ” 、 “ 杜绝 炒作 渲染” 等等 。对此 , 笔者 以为 , 这种 泛泛而 论的研究 , 并 不足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2 6 6 3 ( 2 0 1 3 ) 0 3— 0 0 3 6— 0 4
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论媒体的示范效应论媒体的示范效应一、媒体的示范效应什么是媒体的示范效应?模式示范论是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新闻媒介效果理论,即“媒介内容对受众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媒体的示范效应怎么来的?这一理论主要由两个典型例子进行内容分析得出。
一是美国学者论诺.韦茨曼和她的同事对供学龄前儿童看的小人书内容进行分析;二是美国学者西伦.厄洛里及同事对肥皂剧的饮酒镜头对妇女酗酒行为分析。
西方社会责任论中提出,新闻不仅要给予公众充分地表达意见的自由,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教化社会公众。
媒体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发表舆论,基础是在媒体全面、正确、客观、公正的公布信息的基础上,而面对缤纷的信息,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公正的,哪个最接近事实。
而如今大众传媒以无可比拟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使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建制。
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中的伦理问题也愈加突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媒体也越来越向商业化地方向发展而逐渐忽视了本身应该具有的积极地示范效应。
少数传媒依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大肆聚敛财富,在竞争中不择手段,出现了低俗的唯利化、媚俗化的行为倾向。
这种无视真善美、迎合假丑恶的行为现象已严重危害着公众、社会和媒体自身。
二、媒体负面的示范效应(1)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示范效应正如现在各大卫视非常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一方面它创下了高收视率,另一方面它也遭受到了各方的指责,因为它在触碰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节目中出现的一些类如“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吧”一类言论更是在我们的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像嫁了好丈夫这样的想法自古就有,但始终是难登大雅之堂,这种言论作为一个个体的选择本无可厚非,公众无权制止你,但是这种言论在公共媒体里进行这般广泛的传播,就会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这种言论既然可以在这样大的电视媒体里播出那就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这无疑是在挑战着整个社会的承受底线。
一个本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相亲节目如今却成了拜金和炫富的舞台,一个与人生与爱情相关的话题,过程中却充满了铜臭、讥讽、露骨、自私,甚至是互相谩骂。
示范效应与消费模式转变
示范效应与消费模式转变示范效应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决策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现代社会中,示范效应在消费模式转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示范效应对消费模式的影响。
首先,示范效应在个体购买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们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领导地位或具有影响力的人。
例如,当一位名人或偶像使用一款新的高档手机时,许多粉丝会受到影响,选择购买同款手机,以达到与偶像相似的效果。
这种示范效应在时尚行业尤为明显。
当一位明星穿着特定品牌的服装或配饰时,该品牌的销售量通常会大幅增长。
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应充分利用示范效应,通过合作明星或KOL进行产品推广,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其次,社会群体中的示范效应也对消费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个人在一个更广泛的范围内展示他们的消费选择。
当某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出一种流行的消费方式时,许多人会受到启发,并追随潮流。
例如,近年来,无塑料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转而使用可持续的替代品。
这种示范效应导致了社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也逼迫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开发更环保的产品。
示范效应还在旅游行业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当一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受到大量游客的欢迎时,其他地区往往会试图模仿这个成功案例,开发类似的旅游景点。
例如,当巴厘岛成为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后,其他地区纷纷投资发展旅游业,以吸引更多游客。
这种示范效应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外,示范效应在消费习惯的转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群体出现新的消费习惯时,其他地区或群体往往会模仿这种新角色。
例如,当某个地区开始流行健康的饮食习惯时,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也会开始购买更健康的食品,并有意识地改变饮食结构。
这种示范效应促使企业生产更健康、环保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综上所述,示范效应对消费模式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日一趣闻专家称警惕媒体报道带来校园血案示范效应
一日一趣闻专家称警惕媒体报道带来校园血案示范效应一日一趣闻专家称警惕媒体报道带来校园血案示范效应.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近日来发生的几起针对少年儿童以及其它无辜者的校园惨案确实令人震惊,让人反思。
这不仅是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庭的悲剧,更应是特色国家的社会悲剧。
行凶者应该得到惩处,正义理应得到伸张,尽管这正义的伸张对于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庭而言,是如此的没有意义。
但仅仅严惩行凶者并不能阻止此类恶性案件的继续发生。
我们应该反思在正义得不到伸张,权力得不到制约,腐败得不到遏止,弱小者得不到保护特色社会里,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下的现实中,如何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有发展生存的希望可以期盼,都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追求,如何让每一个弱小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遏止类似的校园惨案的发生,这才是温总理所说的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
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带来“示范效应”?这些报道是危险的或者有害的吗?它是否违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接二连三发生类似的事件,这不能不令人怀疑,是否是因为新闻媒体的过度渲染而产生了连锁反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屡发的砍杀儿童事件,大肆渲染报道的效果之一是大家都不愿意看的:越来越多丧心病狂之徒铤而走险。
”在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幼儿园伤害案之后,身为新浪网总编辑的陈彤就在微博上提出这样的观点。
在他看来,媒体对某些暴力事件(比如恶性凶杀)的报道应该保持克制,避免渲染。
《传媒》杂志第4期卷首语也认为,应慎用媒体的放大作用,媒体对校园血案的及时报道本没有错,但客观上对作案细节的逼真描述,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但某种意义上等于同时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可能让极个别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深受‘启发’,进而模仿并疯狂报复社会。
工作报告中的成果推广与示范效应
工作报告中的成果推广与示范效应一、成果推广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这些成果如果只是停留在实验室或者个别单位,很难为社会所共享,也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
因此,成果推广成为了确保科技成果创新能力提升、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成果推广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推广成果,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学术会议展示、技术培训、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等。
其中,学术会议展示能够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成果的传播和推广。
技术培训则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将成果传递给相关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专利申请则是将成果保护起来,避免被他人侵权。
科技成果转化则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将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应用,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三、成果示范的意义成果示范是指通过在实际应用中展示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此来引导社会各界更广泛地参与和应用科技成果。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对成果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进而推动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
同时,成果示范还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四、成果示范的方式成果示范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展览展示、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
实地考察可以让参观者亲眼目睹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加深对成果的理解和认知。
展览展示则是通过将成果集中展示在一起,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和体验成果的优势和特点。
媒体宣传则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媒体媒介,以生动的方式向公众传达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五、成果推广与示范的关系成果推广和示范是相辅相成的。
成果推广是为了将成果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它;而成果示范则是为了通过实际应用来证明成果的可行性和效果,从而更好地推广成果。
可以说,成果推广是成果示范的前提和基础,而成果示范则是成果推广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六、成果推广与示范的挑战和对策在实际的推广与示范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
示范效应名词解释
示范效应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的引言,用来介绍文章将要探讨的主题——示范效应。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简要解释示范效应的概念,并引起读者的兴趣,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基础。
示范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新的情境或任务时,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决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种效应强调了社会角色模型对于个体行为和决策产生的影响。
从抽象角度来看,示范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意味着人们更容易模仿和学习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他人的行为。
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示范效应的概念,但直到20世纪,大量的实验证据才证实了它的存在和影响。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和社会层面,示范效应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示范效应的定义和心理机制,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模仿他人行为的原因。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示范效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示范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复杂性,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结构来探讨示范效应的概念、心理机制、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
首先,我将引言部分作为文章的开头,给读者一个总体的认识,并概述示范效应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在引言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以便读者清晰地了解下文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接下来,文章的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示范效应的定义和心理机制。
我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介绍不同学者对示范效应的定义,并提供一些经典的实验和案例来说明示范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同时,我还会深入分析示范效应的心理机制,探讨人们为什么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并对这一心理过程进行解释。
最后,文章的结论部分将总结示范效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我将介绍示范效应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并探讨它在教育、广告、社交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我也会对未来研究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一些展望。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示范效应的定义、心理机制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从小悦悦事件看媒体责任缺失
1前言小悦悦事件中18位路人的冷漠,刺痛了中国民众的道德神经,引发了一场关于见死不救的社会讨论。
在这场事件的背后,左右民众舆论走向的最强大力量莫过于媒体,作为“民众喉舌”,置身于时代洪流的大众传媒,担负着更多的责任。
为了实现这些责任,媒体必须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然而媒体责任的缺失、对于社会道德争议事件的媒体建构失衡,阻碍了新闻媒体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公民社会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本文通过媒体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分析研究媒体所发挥的功能和责任,探究媒体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为媒体责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以“小悦悦”事件中充当重要作用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传统媒体如书籍、报纸、杂志等资料,同时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查阅媒体功能、社会责任以及有关“小悦悦”事件的相关资料,然后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对比分析法在对“小悦悦”事件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的基础上,对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允许人们在没有研究成果可以借鉴的情形下,通过分析相关内容,抽象提炼出系列指标,以逐步建立相关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在选题的研究中,在对“小悦悦”事件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实时剖析媒体的作用,探讨媒体功能的发挥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总结媒体责任体系的建构。
3媒体责任缺失与报道失衡现象的分析2011年10月21日凌晨,广州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经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冷漠”的世界,无情的车轮碾碎了小悦悦的生命,而无良传播也碾碎了传媒的良心。
十大最有效的盈利模式(经典)
(实用经典)十大最有效的盈利模式在所有的创新之中,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企业最本源的创新。
离开商业模式,其他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
为了帮助中国企业以最短时间了解当前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商业模式,我们在数十种商业模式中,选出了10种。
选择的标准是:1、借助新技术和整合了新资源;2、开拓了新的盈利模式;3、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具有良好的业绩;4、模式给其他行业很好的启发,并带动各行业模仿和创新。
我们探讨的焦点是,该商业模式是如何创新和赢利,并分析其价值链条。
1、B2B电子商务模式代表公司: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盛科技影响领域:网上交易影响关键词:在线贸易、信用分析、商务平台模式概述:阿里巴巴被誉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不仅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也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阿里巴巴汇聚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同时通过增值服务为会员提供了市场服务。
目前阿里巴巴主要依靠中国供应商、委托设计公司网站、网上推广项目和诚信通赢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诚信通,由于能够协助用户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因此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诚信度的建立深有意义。
示范效应:网盛科技于日前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股,顺利登陆国内A股市场,证明了资本市场对B2B电子商务模式的信心。
网盛科技的核心业务是其旗下运营的多家行业垂直类B2B网站,如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中国纺织网、医药网等。
模式的难题:中国电子商务整体环境始终困扰着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信用管理问题也同样突出。
2、娱乐经济新模式代表公司: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台“加油好男儿”、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影响领域:娱乐文化影响关键词:娱乐营销整合营销事件营销模式概述:超级女声构筑了独特的价值链条和品牌内涵。
从2004年起,超级女声通过全国海选的方式吸引能歌善舞、渴望创新的女孩子参赛,突破了原有电视节目单纯依靠收视率和广告赢利的商业模式,植入了网络投票、短信、声讯台电话投票等多个赢利点,并整合了大量媒体资源。
论媒体正面引导受众之策略——从“小悦悦事件”的舆论潮谈起
日宣布辞职。伍德沃德成功秘诀在于他 的“ 穷根 究底 ” 报道风 些 不 常 发 生 的 低 概 率 事 件 , 为是 负 面 新 闻 , 对 社 会 舆 论 因 会
格 , 深 入挖 掘 事 实 , 论 事 实 指 向 哪 里 。他 告 诉 记 者 们 要 在 产 生 很 强 的 引 导 作 用 , 果 不 顾 社 会 影 响 , 味 地 重 复 报 道 即 无 如 一 每次采访前 充分准备 , 阅读 采访 对 象 就 有 关 问 题 所 写 的 全 部 和 评 论 , 必定 会 让 新 闻 受 众 产 生 错 觉 , 这 些 不 常 发 生 的 低 把 文 字 , 至 是 几年 前 写 的东 西 。他 说 , 些 准 备 工 作 显 示 了 你 概 率事件 当成高概率 的频 发事件 , 甚 这 从而会对社 会产生 意想不 对 采 访 对 象 的 重 视 — — 就 像 他 们 重 视 自己 一 样 。 伍 德 沃 德 到 的 恐慌 和 不安 。“ 小悦 悦 事 件 ” 道 中 , 报 以谴 责 1 8位 路 不 见
现 , 论 监 督 成 为 表 达 民意 、 挞 腐 败 的便 捷 而 有效 的 手 段 。 的 时 间 对稿 件 进 行 编 辑 加 工 。一 家 日报 的 新 闻 编辑 遇 到 的 问 舆 鞭 但是, 由于 网络 的 发展 , 网上 舆 情 监 督 的普 及 , 些 负面 的 新 题 就 完 全 不 同 了 。”l 为 新 闻工 作 者 , 有 把 握 时机 , 事 件 一 乍 f 只 对
合媒体 报道 “ 小悦 悦事件 ” 讨论媒 体如何 恰如其 分的对 事件 问 媒体 责 任 的 大 事 了。 同 时 , 体 的 报 道 应 该 注 重 报 道 的质 媒
进 行 报 道 , 而 正面 引导 受众 。 从 ( ) 实 、 入地 挖 掘 事 件 真 相 一 真 深
浅谈媒体的过度解读
浅谈媒体的过度解读作者:周培源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5期【摘要】媒体对个案的追逐已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个案往往不具备普遍代表性,而对个案的过分解读有悖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容易引发又一轮的媒体示范效应。
本文从新闻实务操作、新闻价值扭曲和新闻存在的哲学基础解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新闻三态”和认知、符号化以及传播的流程给出建议。
【关键词】新闻价值社会责任示范效应近来因为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呈现裂变式的增长,往往能够形成网络舆论风暴,对现实产生重要的影响。
面对这样巨大的舆论影响力,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警惕,只有担起社会责任,正确研判舆论走势,才能防止被舆论所误导。
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对个案的过度关注,导致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符,让错误的舆论和片面的舆情占了上风,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一、对个案过度解读的批评1、个案往往不具备代表性西方对于新闻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伯加特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①这种新闻把关标准指导下的新闻实践很容易让一些看似新奇事物成为大众新闻消费的对象,但我们能够说这些奇异的事件是生活的常态吗?比如我们每到年关总会碰到诸如有人丢钱有人捡钱的新闻,有些新闻报道称农民工丢钱遭到哄抢,辛苦一年血汗钱几乎被抢光。
这些新闻一经报道,很容易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的媒体也被读者情绪干扰,或者为了迎合受众心理进行评论解析,动辄上升到社会信任、国民素质、教育水平、制度缺失等层面,这就属于过度解读了。
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丢钱遭到“哄抢”的事件经过报道后失主不仅找回了丢失的钱物,还有的个案中失主收到的钱款比丢失的还多;另外通过百度搜索简单搜索“丢钱归还”的结果就高达近200万条。
虽然不是很科学严谨的调查数据,但至少可以说明,丢了钱,不是只有哄抢的情况,还有拾金不昧的情况。
过分关注极端个案,就难以让受众感触真实的社会脉搏。
当代中国情境中社会冷漠的成因分析
当代中国情境中社会冷漠的成因分析作者:王珏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8期【摘要】当下的中国正处于陌生人社会,社会交往大多靠利益关系相维持。
人与人之间缺少熟人社会中的关心和照顾,人渐渐变得疏远。
近些年来,频频有老人跌倒无人敢去搀扶,致使老人命丧黄泉的悲剧。
道德滑坡、社会冷漠一次次出现在新闻的头版头条,可究其原因却少有定论。
文章主要从个人修养、他人行为和社会机制三个维度对社会冷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个人修养主要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对其冷漠行为的影响;他人行为指在发生状况时,周围的他人或者曾经遭遇的他人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社会机制指宏观的社会体制对个体冷漠程度的影响;社会冷漠之所以被斥责是因为明知这种行为会将遇难者处于危险境地甚至死亡却仍因为种种原因选择放弃。
文章希望通过对社会漠视产生缘由的全方位思考以使社会中的个人意识到当下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摆脱冷漠。
【关键词】社会漠视;道德滑坡;道德危机社会漠视,日益成为了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些年来发生的如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2010年的药家鑫案、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等典型漠视生命案例令每一个国人震惊。
但这么多年过去后国人仍未警醒,发生在近期的如2014年2月27日深圳女高管倒在地铁站50分钟内无人救助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悲痛过后,我们不经要问。
为何我国的社会风气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是个人的道德败坏,还是现实的环境使然?如今的社会冷漠犹如病毒一般,正日益在人群中蔓延,并由个体冷漠向群体冷漠演变,逐步成为这个社会的常态。
一、个人修养因素导致的社会漠视(一)个人责任意识下降缺少有担当的公民中国政府提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产生了许多社会诟病。
每个家庭从过去的多子化到如今的少子化都使得父母对孩子产生溺爱情节,父母不舍得孩子自行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长此以往产生了越多越多不敢承担责任甚至好推卸责任的青年。
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少有青年敢于挺身而出。
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赋予典型宣传生命力——以《蚌埠日报》为例
神 的先进 典型报 道 , 推 出了一 系列具有 崇高人 格魅力 、 高尚道德情操和 巨大精神 感染力 的英雄群体 , 在全 市甚至全省 、 全 国产生 了很
大的反 响, 发挥 了良好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应。 【 关键词 】 蚌埠 日报 典型报道 典型 宣传
先 进 典 型 人 物 ,是社 会 的 正 能 量 , 是 时代的领跑 者。做好先进典型人物宣传 ,
道德模 范候选人余瑞青 , 全 国助人 为乐模
范、 荣获 中国首届 “ 中 华 慈 善 奖 ”的 李 玉
好 的标杆作用 和示范效应 。
一
兰 ,拖着伤病之躯 为战友守陵 3 0年的抗
战老兵 、 “ 感 动 中 国 ” 候 选 人 之 一 的 欧 兴
、
立足 时代 , 深 入 挖 掘 宣 传 先 进 典
典型宣传的传播范围 、 传播 内容 , 其新颖 、 贴近 性强的报道 , 使先进典 型的形 象在网
方面, 我们 努力做 到 “ 宏 大叙 事 ”
要 求 。近年来 ,蚌埠 日报社 在 《 蚌埠 日 报》 、 《 淮 河晨 刊 》开设 了 “ 时代先 锋 ”、
“ 新 标杆 - 新 形 象 ”、 “ 学 习雷 锋 好 榜样 ”、
体现 特 色, 重视普 通典 型 宣传 。 我们
在典 型报 道 中坚 持重 大典 型报道全 力关 注, 普通典型报道也挖 掘特点 , 体 现特色 , 从 而 以点 带面 , 示 范引领 , 以典 型的辐 射 效应带 动产生群体效应 。 着重关注基层那 些 带有 “ 闪光点 ”的普通 人 , 在他 们普 通
而又闪光的行为 中, 寻找社会事件和社会
人生 的普 遍 价 值 意 义 。 《蚌 埠 日报 》和 《 淮 河晨 刊 》 分别在 综合新 闻、 社会 新 闻 版面设立 了 《 身边 的道德 力量 》 等专栏 , 发动记者和读者寻找身边 的好人好事 。 特 别是结合新 闻战线 “ 走转改” 活动 的开
犯罪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示范效应
犯罪新闻学作业2 2008级新闻2班韩旭 08010403093 以校园血案为例探讨犯罪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示范效应自2010 年南平校园血案经媒体报道并引起社会关注以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先后出现了多起类似的校园暴力凶杀案。
对于是否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带来“示范效应”的争论已经成为每一个媒介人应当反思的问题。
一、血案中媒体的角色扮演从3月23日南平血案,到5月12日的陕西血案,媒体在血案发生、扩散(如果可以称后期的连续案件为一种扩散的话)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一直是舆论争论的焦点。
不妨对媒体在南平案中的报道内容与方式做一个粗略分析,由此可以大致刻画出媒体在血案报道中的角色。
因本文篇幅所致,因而只能以大体的概述来代替较为详细准确的内容分析。
结合横向(不同媒体)与纵向(时段内的报道数量与侧重点)两个维度指标来看,主流媒体类如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多以评诉性报道和对策性建议为主,报道重点也侧重于事件后续的解决过程,而对于案件本身细节的描述和过程展现较少(或没有)。
而类如《扬子晚报》等都市报、晚报类则明显给予该事件更多的关注度,其报道形式既有对案件本身的报道,也有对事件发生原因的探析和相关评论。
在几类内容中,《扬子晚报》对案件本身的报道量几乎占到了其关于该事件报道总量靠的一半(王锋,翟文茜校园暴力事件新闻报道的负面效应东南传播2010年第7期)。
从微观上看,还有些报道对郑民生的描述有更为具体的“指导和示范”:如“南平血案凶手称知道捅什么地方最致命(搜狐)、“恶魔专找低年级学生下手(网易)等等。
事实上,不少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都呈献出与前几者类似的特点。
《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甚至是中新网等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必要的细节性渲染性描述。
很难说此类描述对后期的潜犯罪者们的犯罪动机诱发与犯罪手法示范没有关系。
而中新网和《南方都市报》对于郑民生因生活窘迫遭遇不幸而犯罪的表述,甚至存在塑造、加深其犯罪英雄形象的嫌疑。
示范效应在商业中的应用
示范效应在商业中的应用
1. 示范效应理论基础
1.1 定义与起源
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最初由心理学家提出,用于描述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和模仿现象。
在经济学领域,这一概念被用来解释消费者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如何受到他人消费模式的影响。
示范效应的心理学基础在于个体的社会学习和模仿行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经济学中,示范效应被用来解释消费者如何在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消费决策。
1.2 相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提出的,它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其绝对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受其相对于他人收入水平的影响。
该假说指出,消费者会将自己的收入与周围人的收入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
这种比较可能导致消费水平的上升,即使个人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
研究表明,相对收入假说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消费水平,以及为什么消费水平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存在差异。
1.3 杜森贝里的消费函数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一、媒体的示范效应
什么是媒体的示范效应?模式示范论是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新闻媒介效果理论,即“媒介内容对受众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媒体的示范效应怎么来的?这一理论主要由两个典型例子进行内容分析得出。
一是美国学者论诺.韦茨曼和她的同事对供学龄前儿童看的小人书内容进行分析;二是美国学者西伦.厄洛里及同事对肥皂剧的饮酒镜头对妇女酗酒行为分析。
西方社会责任论中提出,新闻不仅要给予公众充分地表达意见的自由,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教化社会公众。
媒体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发表舆论,基础是在媒体全面、正确、客观、公正的公布信息的基础上,而面对缤纷的信息,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公正的,哪个最接近事实。
而如今大众传媒以无可比拟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使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建制。
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中的伦理问题也愈加突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媒体也越来越向商业化地方向发展而逐渐忽视了本身应该具有的积极地示范效应。
少数传媒依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大肆聚敛财富,在竞争中不择手段,出现了低俗的唯利化、媚俗化的行为倾向。
这种无视真善美、迎合假丑恶的行为现象已严重危害着公众、社会和媒体自身。
二、媒体负面的示范效应
(1)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示范效应
正如现在各大卫视非常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一方面它创下了高收视率,另一方面它也遭受到了各方的指责,因为它在触碰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节目中出现的一些类如“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吧”一类言论更是在我们的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像嫁了好丈夫这样的想法自古就有,但始终是难登大雅之堂,这种言论作为一个个体的选择本无可厚非,公众无权制止你,但是这种言论在公共媒体里进行这般广泛的传播,就会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这种言论既然可以在这样大的电视媒体里播出那就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这无疑是在挑战着整个社会的承受底线。
一个本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相亲节目如今却成了拜金和炫富的舞台,一个与人生与爱情相关的话题,过程中却充满了铜臭、讥讽、露骨、自私,甚至是互相谩骂。
电视相亲节目出现的这种堕落泛滥现象,出现的这种低俗言论,媒体的选择和责任缺失成为了最主流的助推剂。
在一个剩男剩女广泛存在的年代,在一个情感爱情正在经受哦巨大考研的社会转型期,一个人究竟会怎样思索自己的人生,究竟会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价值观正在日益多远化,但是对于转型期的媒体来说,又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做出集体性的选择,媒体应该很明确的去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宣传什么,这才是一个电视媒体应该做的。
(2)透过悟本堂事件看媒体伦理问题
“养生明星”张悟本迅速走红媒体传媒可是功不可没的,是媒体把张悟本“神话”了。
今年2月以来,张悟本靠着湖南卫视的养生节目《百科全说》迅速走红,不仅如此,公众发现张大师背后其实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嘉宾通过电视走红,他的付出很快就成倍回收;文化公司会帮他策划后面出书等活动,从中收取不菲的策划费用。
一些新播出的节目也需要炒作,它们和那些慷慨激昂的嘉宾互相提升着节目收视率。
敢问媒体的伦理道德又何在呢?
张悟本成名了,受众疯狂了,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伦理的短板再一次暴露无遗。
媒体对收视率的追逐胜过对节目嘉宾的筛选考量,只要嘉宾语言活泼,时不时地能蹦出几句“雷语”提升收视率,观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常常可以忽略。
媒体以娱乐化的方式向受众传播养生之道没有错,但是像包装娱乐明星那般将养生嘉宾包装成“大忽悠”却是损媒体职业伦理,这不是在“愚化”受众吗?
(3)“示范-模仿”效应背后的媒体伦理
2010年3 月23 日到5 月12 日短短50 天,我国发生了6 起校园凶杀案,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对校园凶杀案的媒体新闻报道中,内容主要集中在凶案过程、凶手情况及凶案发生背景这三个方面,《扬子晚报》还对现场和凶手的图片进行了刊登。
其中在报道福建南平和广东雷州校园血案时,还刊登了现场的惨状和凶手的作案工具。
可见,这些报道在细节上给予了凶手行凶手段及其社会影响最大化的呈现,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是凶杀场景真实再现带来的恐惧感无法消除,作为大众化报纸,容易激起受众对于受到人身伤害的恐惧,同时这也给一些原本就对社会存在不满的人提供给了暗示,“鼓励”了一些人对这种犯罪行为的模范。
媒体在报道暴力事件时应当背负起的责任。
唤起公众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对暴力的警觉与拒绝,以及对正义的正确认识。
媒体应该发掘这些惨案背后的社会问题,而不是针对个案进行详尽的报道,对凶手犯罪原因的探讨封闭化、固定化。
三、应对与策略
(1)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
(2)传媒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用真善美的价值目标来引导社会、指导实践。
这是现代传媒必须坚持的神圣使命。
媒体要牢牢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传播对公众身心健康有益的各种资讯,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精神产品,积极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引导公众健康向上。
媒体应当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提升社会公信力以及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对于电视相亲类类节目,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
媒体既要看重收视率,但也不能把收视率看作是唯一的,节目的收视率只是一个路径,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
尤其对于婚恋节目,媒介有责任让参加节目的嘉宾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应该懂得区分私人空间与公共场合话语情境的区别,不同的话语情境形式应该区分对待。
平常在私人空间说的一句玩笑话,放到电视上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放大效果。
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一些媒体选择了经济利益。
比如悟本堂事件中,媒体就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了社会利益。
对于媒体来说,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重,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经济利益要让位给社会利益。
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利益,不利于社会的进
步,也不能反映社会的全貌。
媒体如果希望摆脱恶性案件报道的“示范—模仿”效应所带来的困扰,必
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应当是新闻报道方面价值的走向,媒体在报道暴力事件时应当背负起的责任。
唤起公众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对暴力的警觉与拒绝,以及对正义的正确认识。
媒体应该发掘这些惨案背后的社会问题,而不是针对个案进行详尽的报道,对凶手犯罪原因的探讨封闭化、固定化。
在媒体新闻呈现上,对于该类事件报道的版面和时段安排上,不要过于突出和集中;对犯罪细节,不宜过多暴露;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报道更多理性的解释和意见,疏导社会情绪,深层次挖掘社会问题,在宏观价值层面进行剖析,充分尊重校园凶杀案媒体报道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3)公众应该理智客观地看待媒体报道,不可一味偏信,更不可盲从。
综上所述,媒体应该确定好传播活动的价值选择原则,发挥媒体应有的积极的示范效应,更好的构建主流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❶甄东霞《从相亲类节目的火爆看媒体之责任———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2011(4)
❷张金阳《校园凶杀案媒体报道中“示范—模仿”效应背后的伦理考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