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元培的教育体制改革看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中国内部军阀割据严重,外部侵略不断,战乱依旧频繁,人民生活疾苦。虽然当时时局不够稳定,但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有识之士,将先进的文化和办学方式带到了中国,使得当时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赢来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期。
提到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制度,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蔡元培。蔡元培一直致力于封建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发展中国新兴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元培年少时博览群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甲午战争之后,开始接触西学。在此期间,他曾多次赴国外留学考察、学习,为后来的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蔡元培于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蔡元培就任之前,北京大学学校制度混乱、学习风气日益减弱、封建落后文化漫溢。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劝其不要接受任命,但他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决定接受这一任命,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
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的提出明确了大学的办学宗旨,为接下来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一、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的具体改革方面:
(一)整顿教师队伍,为大学挑选热心于学术研究的老师。
北京大学之前之所以学校制度混乱、学习风气日益减弱、封建落后文化漫溢、学习氛围不浓。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不热心于学术研究。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为大学挑选那些热爱学术、学文问研究的教师,以此来改变学校的教学、学习氛围。
在教师的挑选上,他着重聘用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时这些人无论出身贵贱,学历如何,都已与录用。相反地,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不热心于学术方面研究的,无论他是什么人都将被辞退。
(二)学生的观念,提倡思想自由
旧时的北京大学学生将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跳板,读书只为做官,而忽略了读书的根本目的。而这也是旧时北京大学学校制度混乱、学习风气日益减弱、封建落后文化漫溢、学习氛围不浓。的原因之一。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北京大学,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因此蔡元培在就职得第一天就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观点。让学生们改变原有的学习目的,不要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当官,要抱有求学的态度来进行学习。
同时,他还提倡思想学术自由。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接受各个学派的知识。
(三)变教学方法,提倡自由主义教育。
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认识到中国旧式教育束缚了中国儿童的个性发展,使得他们的天性与创造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致使中国的教育逐步水平落后。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蔡元培开始着手进行教育改革。他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他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主动探寻学习规律,学会举一反三,要将书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
同时,他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采用其地市的方法进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待学生要不同学生不同对待,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要达到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四)对学科与教学体制进行改革
1.扩充文理两科专门专业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是重视技术,而轻科学的。蔡元培早在当时就意识到了这点问题,他认为大学要着重进行文、理两科的学理研究,为将来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她开始对文、理两科的专门专业进行扩充,加强这两科的建设,强调基础理论的而低位。
2.废科设系
蔡元培认为文科、理科的设置不能适应近代现代科学的发展。文理两科其实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的学科无法以文、理科来区分。为了避免文理科不沟通,学科类别难以区分的情况,蔡元培决定撤销文理科的界限,在全校设十四个系,废除学长制,设立系主任。
3.改革教学制度,设立选科制
蔡元培当时所提出的选科制,也就我们现代大学里实行的学分制。在当时的美国大学中选科制是比较通行的方法,蔡元培当时极力主张将原有的年机制改为选科制。认为选科制比原有年级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推行选科制的过程中,蔡元培认为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他强调学生所选的学科必须经教员审定,学生只有相对的选择,除选修课外,才有选择权。同时,他还强调选科制职能施用于高等以上学校。
(五)实行教授治校
蔡元培主张教授治校,教授是学校学术发展、研究的主力,他们不仅懂得教育,还具有丰富的知识,依靠教授办学体现出了民主办校这一特点。
实行教授治校还可以建立民主的管理方式,防止校长专权,主观行事,任意办事,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行政效率,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推行五育并举的思想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虽然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却刚刚起步。要使得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必须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指导改革的进行。在这种背景下,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思想。
(一)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主义教育要求注重军事,发展军事体育。蔡元培认为当时我国虽然推翻了封建统治,但国外侵略势力依旧猖獗,为了更好地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必须要采用武力自卫。因此,要推行军国民教育,对内提高人们身体素质,达到强国的目的:对外抵抗外强侵略。
(二)实利主义教育
实力主义教育要求注重实业,发展智育。实业主义教育主要是传授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技能,它可以“补自存力之不足”。进行实业主义教育,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财力,使我国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公民道德教育
一个国家国家素质的高低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中国综合实力,军事教育固然重要,但公民的道德教育仍不容忽视。因此,蔡元培提出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这具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它能够使人们从封建道德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解放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
(四)世界观的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在把握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本质性思想,他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蔡元培强调要对人民加强世界观的教育。
蔡元培所提出的世界观教育要用思想自由来取代原有的思想专制,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去打破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促进封建教育的改革。
(五)美感教育
蔡元培认为美感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途径。通过美感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