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__管理好情绪[1]
管理好情绪,什么都好一.情绪调节很重要情绪调节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我们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训斥另一个人说:“不要把你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我们都知道一点,情绪会影响我们思考,可能导致我们没办法作出理智的判断。
作为学生我深有感触,情绪广泛地渗透到一切活动当中,明显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当我们情绪高涨时,满怀信心,觉得干什么都得心应手,看什么都赏心悦目;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感到沮丧自卑,干什么都不顺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整个生活都变得阴冷凄凉。
无论情绪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均需要进行调节。
最容易让人联想起的是对负性情绪的调节。
例如,当你愤怒时,或许需要克制;当过分悲伤时,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许可以令你开心起来。
对于高度的抑郁和焦虑,更是需要临床处理和治疗的情绪障碍。
正性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整。
在学校里,如果成绩很好的同学表现过分的得意或骄傲,可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心理平衡,因而应有所节制;在医院看望病人,倾听别人讲述痛苦时,需要予以同情而不能表现过分的欣喜。
所以情绪调节不仅仅是降低负性情绪,实际上包括着负性和正性两方面情绪的增强、维持、降低等多方面的适时调整。
对消极感情的调节,更多的是抑制;对积极感情的调节,主要是加强和管理;同时,情绪调节也包含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平衡。
二.情绪健康的标准一般来说,情绪的目的性适当、反应适度、正性作用即建设性的积极的作用强,是情绪健康总的标准。
对大学生来说,情绪健康的具体表现是:①情绪基调是积极乐观的,愉快稳定的;②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具有调节控制的能力;③情绪反应适度,不过强也不过弱;④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
三.情绪的控制与调适第一,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一个人在人生奋斗中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既尽力同时又量力,既积极同时又放松,应该既有适当的高目标,但又没有高目标造成的过重的压力。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优秀3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优秀3篇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篇一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还是主要定位于防治性,以解决少数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性功能应该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心理发展,而积极心理学在这一方面恰巧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下的理论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为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实证支持,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可能性、必然性给予解释,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特征、功能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第三部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去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篇二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上了8周的课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心理学是一门听上去很深奥的学科,但是通过罗老师的讲解,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我们每一个上过心理学概论的同学都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这门课是我初次学习,我觉得在课程安排和上课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吸引人也很实用。
心理学情绪管理论文(推荐范文8篇)
情绪是对人一系列主观上认知经验的总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情绪是调节人心理和生理的重要节点,表现为喜、怒、哀、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体验,而正是这些心理体验促成了我们的行为表现。
下面是搜素整理的心理学情绪管理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心理学情绪管理论文第一篇:认知行为理论在青少年情绪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摘要:文章将认知行为理论用于青少年的情绪管理活动中,旨在提高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教会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情绪和造成情绪无法控制的真正原因,帮助组员更好地管理自身情绪,保持一个良好心态,从而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拥有健康心理状态。
关键词:情绪管理; 认知行为理论; 青少年;一、理论背景认知行为学派强调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及影响,相信个人遭遇及反应受外在环境影响,但人本身有力量去创造属于和容纳自己的环境,因此人们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反应都是由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决定的。
认知行为理论通过改善服务对象的认知和行为去塑造一个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对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改善自我的不足之处。
认知行为理论可以从青少年的认知层面去改正青少年的错误想法,通过合理的方式改变青少年的行为,使得青少年学会在情绪爆发前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控制释放自身情绪。
二、小组介绍及活动流程本文节选两次小组,通过对小组活动过程的简单介绍,分析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活动中的认知行为理论运用。
(一)小组简介小组名称: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活动地点:Y市第四十五中学小组组员:花花、琴琴、月月、小红、凡凡、金金、婷婷、翠翠、曼曼、苗苗活动时间:每周五早上10:00—11:30活动目标:教会服务对象控制自身情绪,了解情绪产生背后的真正原因(二)小组活动设计小组活动中,活动设计十分重要,展示小组活动设计,有助于进行小组活动分析。
1.第一次活动主要流程第一次活动主要是回顾组员一周的心情将情绪引入小组活动中,让组员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当代⼤学⽣焦虑⼼理论⽂范⽂ ⼤学⽣的⼼理健康状况⼀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焦虑⼼理是⼤学⽣常见的⼼理障碍。
下⾯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学⽣焦虑⼼理论⽂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学⽣焦虑⼼理论⽂篇1:《对⼤学⽣考试焦虑的⼼理技术⼲预》 【摘要】运⽤条件性情绪反应⼲预法对2名考试焦虑来访者进⾏14天实验⼲预,每天⼀次,每次2⼩时。
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的变化评估⼲预的有效性。
⼲预结束后,来访者1、来访者2的HAMA得分分别由前测的22分、20分降⾄6分、7分,治疗有效,运⽤⼼理⼲预技术对⼤学⽣考试焦虑进⾏辅导,效果明显。
【关键词】考试焦虑;条件性情绪反应;⼼理⼲预技术 0 前⾔ 对全国4万多⼤、中学⽣的测查表明,学⽣⼼理障碍的主要症状为焦虑,其中以考试焦虑最为突出[1]。
考试焦虑是在⼀定的应试情境下激发的,在家庭、学校压⼒以及考⽣⾃⾝⽣理⼼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下形成的以对考试结果担忧为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为⽅式的⼀种负性情绪反应[2]。
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的成绩,⽽且影响其⾝⼼健康,研究如何有效应对考试焦虑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学⽣考试焦虑的原因,黄允正、黄克永等认为除了外部直接⾯临⾼考因素外[3-6],还有很多的内部原因。
考试焦虑作为⼀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情绪的作⽤不容忽视。
最早对考试焦虑的⼲预主要从宏观教育着⼿,后⼜发展出认知中⼼和情绪中⼼两种治疗程序。
认知治疗⽅⾯,杨眉(2002)研究指出,认知―⾏为―情绪管理⼩组治疗可有效降低学⽣考试焦虑并提⾼⾃信[7]。
情绪中⼼的治疗则从训练患者对⽣理反应的控制⼊⼿。
陆运青(1999)研究指出,放松训练可使脉搏次数降低,状态焦虑分数下降[8]。
赵荣霞等(2003)指出,坚持渐进性放松和呼吸训练的学⽣焦虑⽔平和⼼率都有所下降,⾼考成绩有所提⾼[9]。
⽣物反馈技术作为放松训练的有效⼿段被引⼊考试焦虑⼲预领域。
孙仲贤等(1986)研究表明,⽣物反馈改善考试焦虑是有效的,⽪温和肌电反馈有效性相当,⽣物反馈和⾃我训练结合效果更佳[10]。
心理学情绪1500字论文
心理学情绪1500字论文篇一:情绪心理学论文在校学生抑郁症现象的成因分析作者:班级:学号:日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就连还未踏上社会尚在学校中的学生也是如此。
1996年,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升至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第二位,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5%。
美国1994年4%的医疗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高达430亿美元。
根据统计表明,中国在校学生的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抑郁症成为在校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如何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学生情绪抑郁症正文:一、在校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情绪基础情绪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它们的相互影响是情绪基本属性起作用的体现。
包括:(一)情绪的适应性和动机品质决定了存在着正性与负性的根本差异(二)情绪的等级结构与情境认知存在着一致性与矛盾(三)情绪的检测功能导致情绪对自身系统的放大或削弱的影响(四)神经系统中枢与边缘自主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情绪的不可控制它们之间的每一次活动均可达到协调而产生正性情绪并有益健康,也可以发生分裂而导致有害的负性情绪而影响健康。
二、情绪疾病——抑郁症(一)抑郁的概念抑郁比任何单一负性情绪的体验更为强烈和持久。
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情绪,主要包含着痛苦,并依据不同情况而合并诱发愤怒、悲伤、忧愁、自罪感、羞愧等情绪。
每个人都体验过抑郁,但由于过度压力而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而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可能向异常情绪转化而成为抑郁症。
(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1)精神症状1.心情、情绪的障碍抑郁在情绪层面上的症状,即程度较强的忧郁感等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忧郁感、悲哀、说不出的不快、空虚、寂寞孤独、无力、绝望、郁闷、不安、焦躁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00字(3篇) 健康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00字(3篇)健康心理学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00字(3篇) 健康心理学论文话题:健康心理学论文心理素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00字(篇1)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
心理学论文 论大学生情绪问题及情绪管理
心理学论文论大学生情绪问题及情绪管理心理学论文论大学生情绪问题及情绪管理论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及情绪管理摘要:情绪问题成为了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学会如何管理调整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问题,悲伤情绪,情绪管理情绪的含义在于情绪是情感,它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是明显或细微的行为。
情绪对于工作生活及学习和记忆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与身心健康关系密切。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出现问题,这将会严重扰乱他的生活,损害他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有很多,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看过的一些书籍还有个人经验谈谈对悲伤这一情绪的见解。
表面上看,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不可否认它确实有消极的一面,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尽管它可能会让人很痛苦,但没有悲伤的人生是暗淡无光的,甚至比不可能体验到悲恸的人生更为无趣。
当然,只有体验过积极情绪才知道什么是悲伤。
美国著名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表明,悲伤的紧张度要小于很多其他的消极情绪,它纯碎是一种体验。
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可知,它主要由垂头丧气、气馁、孤单和孤独等组成。
它似乎会使肌体系统运行的速度减慢,促使个体的反思。
例如,当我们情绪悲伤的时候,我们总喜欢静下来好好反思原因。
伊扎德认为悲伤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它常常会与其他情绪如愤怒、恐惧和羞耻等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有些人悲伤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的情况下又遭受到其他的打击,进而就转化为愤怒的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做出过激的行为。
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蒂恩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悲伤进行了有趣的分析。
他的这一分析中最有价值的一点在于如何看待包括悲伤在内的各种情绪,他认为情绪可以启动和促进适应性的反应。
生活中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比如有些人在遭受挫折经过一阵悲伤过后,往往能重新振作起来,更好地适应环境,甚至比那些没悲伤过的人有更强的适应性。
心理学论文之理性情绪疗法研究报告 (3)
案例报告(作者:×××)一般资料:梁××,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汉族,未婚。
母孕期无特殊,自幼生长发育正常,在父母身边长大。
既往身体健康,无异常疾病史。
社会经济地位:家境一般。
外在表现:紧张、语速快、敏感。
主诉:容易紧张,高兴不起来1年多个人陈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时,数学和英语成绩不理想,平时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考得比他好,此后开始是在考试前紧张,担心考不好。
后来平时也紧张,总是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大学,同学会看不起自己,会辜负父母的期望,觉得这一辈子完了,有时也不知道担心什么,反正郁郁寡欢,不开心;有时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偶尔入睡困难,梦多。
学习成绩下降,而不愿去学校。
高考前几天感冒,睡眠质量差,考试时平时会的题目也回答不上来。
后进入深圳大学,以前就听说校风不太好,入学后发现很多同学在谈恋爱、玩游戏,认真学习的很少,觉得很茫然,莫明担心,紧张不安,很痛苦,听课安不下心,作业懒得完成,不愿意上学。
与同学关系一般,喜欢独来独往。
情绪变化很大,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干什么都还可以,坏的时候干什么都没有意思。
他人反映及相关资料:父母性格急躁,管教严格,对学习要求很高。
来访者性格内向、不合群、要求完美、自尊心强,从小知心朋友少,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父母反映从今年春节开始易发脾气,情绪波动很大,有时与父母吵架,在家坐立不安,曾多次说过不想上学了,要求复读。
近期曾作过两次心电图和一次胸透结果均正常。
SCL-90测试结果如下:躯体化2.3,强迫1.9,人际敏感2.8,抑郁2.5,焦虑3.0,敌对2.6,恐怖2.9,精神病性1.8,偏执1.5,其他1.7。
EPQ测试结果如下(标准分):E量表45,N量表68,P量表50。
缺L量表评估与诊断:心理状态评估:1.来访者以广泛性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为主要就诊原因;2.来访者感到痛苦,对自身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难以控制;3.症状产生的原因有:父母管教严格,来访者性格内向、要求完美,考试成绩和大学学校不理想,及认知偏差。
心理学学术论文范文3篇
⼼理学学术论⽂范⽂3篇⼼理教学⼩学数学论⽂⼀、消除学⽣的⼼理顾虑,对数学有⼀个正确的认识现在的很多学⽣会有很⼤的⼼理压⼒。
尽管他们是⼩学⽣,但是来⾃家长的潜移默化地教育“只有学习好,长⼤了才能有出息”,便从⼩就逼孩⼦在双休⽇或假期上补习班,奥数班。
还有数学⽐较地偏向理性思维,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于有些孩⼦来说,学起来较为吃⼒。
所以很多孩⼦对于数学是有很⼤的⼼理顾虑的。
那么,对于引导学⽣正确地认识数学也变得不容忽视。
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给学⽣⼀个他们对于数学的⼼理定位,告诉他们数学并不难,⽽且很有趣。
这个意识需要教师不断地给学⽣⼼理暗⽰,以⾄于他们能完全接受。
当然,不能仅是⼝头上的潜移默化,还需要给学⽣们做⼀些趣味数学题,不需要太难,但⼀定要让他们感受到趣味性。
可以出⼀些趣味数学题,例如:甲、⼄、丙三⼈⼀起去宾馆准备住⼏天。
恰巧这天宾馆有活动,本应每⼈10元,现在每⼈9元。
三⼈⼀共递上30元,⽼板现在没零钱,就让伙计从库房⾥取3元钱来。
伙计拿了5元,但偷偷留下2元,把3元钱给了甲、⼄、丙,就没他们三个的事了。
现在问:⽼板⼀共收了27元,⽽伙计拿了2元,加在⼀起是29元,那1元钱去了哪⾥?这种题不仅有助于学⽣的数学思维,还能使学⽣感受到数学是⼀个神奇的东西,不难⽽且有趣。
⼆、激起学⽣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动⼒。
有了兴趣,学⽣⾃然就会⾃主地有动⼒地去学习。
⾸先,教师可以运⽤⼀些带有趣味性的语⾔来。
⽐如说,今天要进⾏带有⼩数点的数的加减运算,那么,我们可以引⽤⽣活中的事情,开场⽩就可以说“今天⼤家要⼀起去吃肯德基”,这可以激起学⽣极⼤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叫⼤家付账算钱了。
其次,可以是给同学们抛⼀个问号,以疑激趣。
例如:问⼀些“为什么会这样呢?”“谁帮忙解决⼀下呢?”最后,就是要给学⽣们⼀些情境,让他们充满兴趣地进⼊,在⾃然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得到满⾜感,得到后续的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得到尊重在课堂上,学⽣于⽼师的配合特别重要,这不仅能够激励学⽣学习,还可以激励⽼师教学。
关于大学生抑郁情绪及调节问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学论文_804
关于大学生抑郁情绪及调节问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学论文[摘要] 抑郁的情绪轻则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引发抑郁症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自杀及自残现象。
及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对于症状出现情况较轻微者,经专科医院确诊排除抑郁障碍后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措施;而确诊为中度抑郁障碍的同学则需进行药物和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确诊为重度的同学需要住院接受系统治疗。
抑郁是指情绪低落,表现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
“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人们在遇到挫折时产生抑郁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抑郁情绪长期得不到调节,不断加强和持续就会发展到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可从轻度的情绪不佳到严重的抑郁,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
它被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称为“情绪的感冒”。
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在抑郁心境的影响下极易发生自杀、自残等恶性行为。
抑郁情绪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隐性杀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或自残现象发生后,究其原因都与抑郁情绪有关,识别并且及时干预这种情绪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工作重点。
有资料显示,以前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躯体疾病。
现在,抑郁、精神分裂等疾病已经成为为主要原因。
据近年来的统计,“大学生中有严重抑郁的占14.7%,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 ”,抑郁的情绪轻则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引发抑郁症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自杀及自残现象。
大学是人生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会经历适应、人际、学业、爱情、择业等各方面挑战,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情绪波动性强,不稳定性大,在遇到这些问题是,他们如果对一些挫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和消化,极易导致抑郁情绪。
一、大学生抑郁障碍产生的原因引起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客观原因,如性格内向,考虑问题喜欢走极端等;也有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如失恋、考试不及格、家庭出现变故等负性事件,如果学生连续两周出现下面的症状就需要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了:(一)情绪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整日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交往,不想学习,女同学会非常敏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产生一些偏执的想法,或悲伤哭泣;男同学则多表现为越来越内向,甚至离群索居,自我封闭,有时又无故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做一些比较冲动的行为。
情绪的心理论文【六篇】
情绪的心理论文【六篇】情绪的心理论文篇1摘要:情绪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可以带给人快乐和满足,也可以带给人悲伤和苦恼,这是每一个人亲身体验着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可以表达有时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感情。
无论是外部的语言交际还是内在的彼此沟通,通过人们的面部表情以及声调、姿态的工作都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情绪,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心理学当中的情绪理论。
关键词:心理学;情绪理论;内心感受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和过去纯朴的生活不一样了,现在的社会生活竞争愈发激烈,过去过的贫苦简朴的生活已经被打破了,现在生活的时代早就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平静的时代了。
在如今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内心波澜和情绪冲突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为了适应现如今的这个形式,心理活动开始变得活跃了起来,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由此诞生。
然而如果想要适应现在这个社会,其实是不容易的,情绪是一个人的心理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它是检测内心状态的一把标尺,如果想要建立一个美好健康的个人生活的话,就要学会控制好心理上的情绪,在心理生活中构建出乐观进取的体验结构,减少或避免痛苦心理的产生,将情绪控制好,是建立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
一、情绪的属性及其概念情绪是由人的多种感觉和思想以及行为综合产生的一种生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最普通的一种情绪,就是喜怒哀乐,当然也有一些细腻的情感,是每个人针对不同的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细微的情感,比如说嫉妒、羞愧和自豪等。
情绪一般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和自己的心情以及性格等因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当然有时情绪也会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
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会引起人们做某一些事情的动机。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天生和后天控制,与生俱来的情绪,称其为基本情绪,后天学习到的情绪,称其为复杂情绪,基本情绪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对生活的反应。
心理学论文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走出灰暗心境走出封闭心理摒弃恐惧心理克服悲伤和情绪低落嫉妒心理的化解克服失望情绪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
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
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
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
”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
”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
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
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
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
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驾驭自己。
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
一个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旅游去了。
心理学精选论文:人际关系与情绪管理
心理学精选论文:人际关系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是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人际关系涉及到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而情绪管理则与个体如何处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关。
这两个领域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际关系对于情绪管理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进行沟通交流。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支持、安慰和愉快的经历,从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和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
当我们身处困境或遇到挑战时,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可以减轻压力,并提供安全感。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能给我们带来正面影响。
恶劣或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积累,并阻碍我们正确地应对负面事件或适应新环境。
如果在工作场所经常受到批评或被指责,则可能会引发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
而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背叛或冷漠对待,则可能导致沮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因此,了解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的技巧:首先,积极倾听对方。
当他人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时,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并展示出真正理解他们内心所想及体验到情感上疼痛之处。
其次,表达自己需要同时尊重他人。
在交流中,我们不仅应该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观点及感受,并设法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满足彼此之间共同利益。
第三,在处理冲突时保持冷静。
冲突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适当技能来合理化处理它们。
遇到冲突时,请保持镇定,并试图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纠纷。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积极情绪的体验。
培养乐观态度,通过与朋友相处、参加有趣的活动或追求个人爱好来增加积极情绪。
最后,学会接纳和调节负面情绪。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管理我们的情感,都难以避免出现负面情绪。
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并理解这些情绪,并运用适当的策略来调节它们,例如通过冥想、呼吸操等方式缓解焦虑或愤怒。
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学论文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每个大学生都会有一点情绪,大学生的情绪心理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情绪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浅谈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摘要】作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当今林林总总的压力,高职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危及心理健康,因而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进一步就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一、高职大学生的主要情绪困扰(1) 情绪衰减。
在心理学上,情绪衰减被称作“有选择性的退却的反应”[1]。
高职大学生情绪衰减的表现主要有:不爱学习,排斥与他人交往,经常逃课、不爱进行体育锻炼,对任何事都麻木不仁,总是提不起做事的兴趣等。
一般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竞争压力过大。
(2) 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毫无缘由的恐惧或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
它的主要表现有:不愉快,十分紧张,痛苦至难以自拔,或者各种紧张、焦急、迷惘、忧虑等夹杂在一起。
一般地,造成高职大学生出现焦虑情绪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个人方面,每个人都存在着性格差别,有些高职生自身做事拖沓、爱抱怨、依赖心理强、畏惧困难等;其次,学校方面,高职院校的应试教育体制给学生增加了极大压力,学习任务比较重,校园生活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再次,社会方面,当今社会各项事业正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信息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对高职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3) 抑郁。
抑郁的主要特征就是情绪低落,根据程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由低到高的三种类型: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抑郁神经症。
高职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在原因,主要有:自我表达障碍、缺乏自信心等,内在原因是造成抑郁的最根本原因;二是外在原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社会竞争等。
心理学论文之抑郁焦虑案例 (1)
一位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深圳教育站×××摘要:一位因面临婚姻决择的女性,因不知今后何去何从,极度焦虑忧郁的情绪状态影响了正常生活,求助于心理咨询。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咨询员初步诊断为应激性情绪障碍。
咨询员以认知疗法为主,辅以其它的治疗方法,经过了六次的咨询,历时三个多月(一般是每周一次,六次约一个半月,请注意),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认知到自已对婚姻的态度及选择,求助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
半年后随访,情绪稳定,咨询效果明显。
【求助者】王某某,女,35岁,汉族,分居,有一10岁女儿寄养在父母家,公司职员。
【求助原因】求助者的婚姻岌岌可危,正处分居状态,总是想不通“为什么我对他那么好,他还要离婚”,和朋友多次谈心,都放不下这种想法,恨丈夫不珍惜自已,离婚,又放不下多年的感情,也担心女儿没有了爸爸很可怜,分析了一次又一次,仍不知到该不该放弃这段婚姻,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经常失眠、吃不下饭、头疼,十分痛苦。
这种状态已有三个月,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
求助者主动前来咨询。
【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者在内地一个大城市长大,父母均为大型国有企业职工,夫妻恩爱,疼爱子女,经济条件好,家庭氛围融洽,为王某带养10岁的女儿,对王某的婚姻不太满意,认为王某的爱人心胸狭隘,对王某不够体贴。
王某的爱人和王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同在一家公司,两人在工作中认识,其家庭困难,父母年事已高,在农村生活,没有收入来源,靠子女赡养。
父母经常吵架,关系一般。
王某与爱人来深圳后,爱人表现出极端的大男子主义,不懂浪漫,经常外出打牌,家庭中的大小事情全推给王某处理,爱人从不表示对王某的关心和爱护,甚至在求助者生病时,也不会关心照顾她。
王某工作能力较强,收入比爱人高,也没有爱人节省,其家人经常在爱人面前说王某不会过日子,只要有亲戚表示对王某有不满的地方,二人就会吵架,为此王某很不满意。
几个月前,因家中的琐事,两人意见不和,发生争吵,几天后,爱人提出离婚,并搬出住所。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3篇
情绪⼼理学论⽂范⽂3篇⾼校⼤学⽣情绪管理下的⼼理学论⽂⼀、发挥积极⼼理学功能作⽤,提⾼⾼校⼼理健康教育教学⼯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积极⼼理学的不断兴起,积极⼼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不断拓展延伸,积极⼼理学的研究重点也从以往对消极情绪、对⼈类的疾病和弱点的对⽐分析中转向更加关注⼈的健康情绪体验,关注⼈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关注⼈类的优秀品质培养与美好⼼灵的挖掘。
1.积极情绪作为⼤学⽣⼼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在⼤学⽣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
针对⾼校⼤学⽣⼼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以及由于缺乏情绪管理教育指导⽽导致⼤学⽣中出现的⼈格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活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影响⼤学⽣的⾝⼼健康和成长成才现象的不断频发,积极开展以积极⼼理学视⾓下的⼤学⽣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进⼀步发挥积极⼼理学引领下的⼤学⽣情绪管理教育促进⾼校⼤学⽣健康成长的重要作⽤。
通过探寻解决⾼校⼤学⽣⼼理健康问题的新⽅法、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在解决⼤学⽣情绪问题中的主导作⽤,科学利⽤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助推⼤学⽣⼼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学⽣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理功能作⽤,充分体现⾼校⼤学⽣情绪管理教育⼯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理学在促进⼤学⽣为引领,以⼤学⽣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理学重要的功能作⽤为⽬标,从积极⼼理学的⾓度审视⼤学⽣⼼理健康教育是⾼校⼼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积极⼼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点。
⼤学⽣⼼理健康教育的⽬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理学融⼊到⼼理健康教育,建⽴科学有效地⼼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助推⼤学⽣⼼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校⼤学⽣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理功能作⽤,对于进⼀步提⾼⾼校⼤学⽣⼼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学⽣学习潜能,促进⼤学⽣⾝⼼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深远的意义。
情绪abc理论论文
情绪ABC理论论文引言情绪是人类的一种主观体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情绪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健康。
情绪ABC理论提供了解释情绪产生和变化的框架,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心理治疗和情绪管理方面。
本论文将介绍情绪ABC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成果和应用场景,并讨论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什么是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艾利斯于1957年提出的。
它认为人类的情绪不是由外部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外部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导致的。
具体来说,情绪ABC理论将情绪分为三个要素:•A(Activating Event,激活事件):指引起情绪的具体事件或情景,可以是外部事件也可以是个人内部的想法或回忆。
•B(Belief,信念):指个体对激活事件的评价、解释和观点,即个体对激活事件所持有的信念体系。
•C(Consequence,后果):指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包括心理上的体验和生理上的反应。
情绪ABC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是由其对激活事件的信念和解释所导致的,而不是激活事件本身。
同样的激活事件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因为个体的信念和解释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理解和调整个体的信念和解释,可以改变其情绪反应和行为。
研究成果情绪ABC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众多研究表明,个体的信念和解释对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个体对求职面试的评价和解释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
另一项研究表明,个体对争吵事件的解释和评价会影响他们的愤怒水平和争吵的结果。
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情绪ABC理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此外,情绪ABC理论还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情绪管理领域。
通过理解和调整个体对激活事件的信念和解释,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个体改变其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
情绪管理培训也常常运用情绪ABC理论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ABC理论的应用场景情绪ABC理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校学生抑郁症现象的成因分析
作者:班级:学号:日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就连还未踏上社会尚在学校中的学生也是如此。
1996年,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升至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第二位,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5%。
美国1994年4%的医疗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高达430亿美元。
根据统计表明,中国在校学生的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抑郁症成为在校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如何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学生情绪抑郁症
正文:
一、在校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情绪基础
情绪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它们的相互影响是情绪基本属性起作用的体现。
包括:
(一)情绪的适应性和动机品质决定了存在着正性与负性的根本差异
(二)情绪的等级结构与情境认知存在着一致性与矛盾
(三)情绪的检测功能导致情绪对自身系统的放大或削弱的影响
(四)神经系统中枢与边缘自主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情绪的不可控制它们之间的每一次活动均可达到协调而产生正性情绪并有益健康,也可以发生分裂而导致有害的负性情绪而影响健康。
二、情绪疾病——抑郁症
(一)抑郁的概念
抑郁比任何单一负性情绪的体验更为强烈和持久。
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情绪,主要包含着痛苦,并依据不同情况而合并诱发愤怒、悲伤、忧愁、自罪感、羞愧等情绪。
每个人都体验过抑郁,但由于过度压力而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而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可能向异常情绪转化而成为抑郁症。
(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精神症状
1.心情、情绪的障碍
抑郁在情绪层面上的症状,即程度较强的忧郁感等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忧郁感、悲哀、说不出的不快、空虚、寂寞孤独、无力、绝望、郁闷、不安、焦躁等。
2.行为、思维受到限制,精神活动能力降低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个人活动受到抑制,整个人处于“停滞状态”,在思维上也会产生障碍,问题的思考找不到突破口,出现“脑筋转不过弯来”
“精力不集中”“什么都想不起来,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下降,做不出判断”等现象。
3.自我概念的变化
自我概念,是指人们在对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自我评价,并进而通过个体行为加以表现。
陷入抑郁状态的人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懦弱无能感,失去自信,从而厌恶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常常产生一些认为自己很坏、很肮脏的想法。
4.思维上的变化
在抑郁状态下,在个体眼中,所有事情看起来都变得更悲观了,考虑事情总往坏的方面想,整个人都处于绝望的情绪支配下,更有甚者,会出现妄想症状。
(2)身体症状
1.睡眠障碍
抑郁症必定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就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分为入睡困难、易于惊醒、无法睡安稳、浅睡等。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惊醒,这常常引起人们心情抑郁,总让人觉得“明天又是一个痛苦不安的一天”,促使人们产生自杀的念头。
2.疲劳感
稍微做点事情或活动就感到疲劳,总觉得全身乏力、酸痛、懒散,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生命力和能量即将枯竭似的。
3.疼痛
抑郁不仅可以摧垮人的精神,还能够扰乱人体平衡,结果导致植物性神经紊乱,从而使血液输送出现障碍,最终出现头部肌肉和神经痛,头晕目眩,头皮发麻等症状。
三、影响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任何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只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家庭的影响,这是家庭影响的强制性,而家庭影响还具有无意识性,因此同一家庭的成员的许多特征都具有相似性。
(1)父母文化水平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对全国6个中等城市的550个家庭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子女的心理异常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即父母的文化水平越低,子女的异常程度相对较大,有异常行为的子女多发生在父母为高中文化一下水平家庭。
(2)问题婚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所有的家庭因素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问题婚姻,主要包括: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和父母冲突。
(3)家庭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和三角关系。
良好的家庭关系会使子女感到幸福和安全,不良的家庭关系对子女有极大的伤害作用。
(二)学校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制定了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学校的任何变化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1)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包括外围坏境、地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结构和布局。
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渗透的方式完成的,而内环境则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师生交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系,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它能影响班级群体的主导气氛,也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个性。
正常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形成更多的积极情绪,会使学生形成很多优秀的个性品质。
四、在校学生抑郁症的成因——长期性预防的出发点
(一)客观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有许多研究和临床证据支持抑郁症与儿童时期的家庭状况有关,特别是儿童遭遇父母的自杀。
(2)个人认知歪曲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创伤事件使他们具有抑郁产生的易感性,通过替代性强化和自身标签作用,他们发展了一些歪曲性思维模式为标志的认知类型。
(3)生活事件的作用
生活学习中凡是能造成强大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等事件都可能成为导致抑郁的因素。
(二)身体因素
(1)生物因素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的抑郁症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在性别上,女性抑郁症比例要高于男性。
(2)生化因素
身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抑郁的产生。
由此可见,引起抑郁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并且,在校学生,他们自身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外界的刺激更容易使他们的情绪产生异常。
因此,预防在校学生抑郁症的产生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王卫红主编《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出版社出版2006.11
2.张楚廷母庚才主编《学校心理卫生学》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08
3.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