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5课《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6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熟记孔子有关“义”的表述②积累文言字词、文言语法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正确的义利观④学以致用||,认识现代社会诸多弊端的原因所在2、过程与方法①课前自主学习||,疏通句义||,积累文言常用字词及文言句式②课内借助导学案检查学生基本知识预习情况③合作探究||,拓展深入重点与难点1、文言字词句式积累2、有关孔子“义利观”的理解及拓展深入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导语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而言||,都会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东西和特别想得到的东西||,在渴望得到、想方设法得到的过程中||,除了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外||,在心中还会有一股力量或多或少的会对你的行为产生一种影响甚至是制约作用——这就是道德情感、道德标准||。
而这种道德情感、道德标准是我们每个人能够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应该在每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壮大||,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的课堂内容就与此密切相关||。
一、解释“义”、“富”、“贵”的常用义义:正确的道理、道德富:财产多贵:地位高二、检查预习完成情况(一)熟语释义大义凛然:严肃或敬畏||。
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大义灭亲:为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义形于色:主持正义的心情表现在脸上舍生取义:为正义牺牲生命义无反顾:为了正义绝不回头||,勇敢向前微言大义:经书的要义||,后泛指大道理||。
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道理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能勇敢的去做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春秋无义战:泛指非正义战争(二)诵读文选||,披文入情(三)重点字词、文言句式积累1、文言常用实词积累(加点字)①文之以礼乐修饰常用义:掩饰||。
如文过饰非①闻义不能徙迁移、改变常用义:调动职务||。
如“徙齐王信为楚王”①是吾状也这常用义:正确的;表判断“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作用2、古今异义①造次必于是古义:慌忙、仓促今义:轻率、莽撞②今之成人者何必然成人必然古义:完美无缺的人古义:必须这样今义:成年人今义:确定不移;客观规律③久要忘平生之言古义:向来、素来今义:终身、一生3、翻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归纳宾语前置的三种类型||,并各举一例A、疑问代词作宾语例:沛公安在吾谁与归B、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例:彼不恩我也莫我肯顾C、强调宾语||,借助“是”“之”例:唯利是图句读之不知学习深入一、选出文中孔子对“义”的表述语句||,感受孔子义薄云天的人格语句筛选:略二、孔子对富是完全拒绝的吗?用文中的语句佐证并简析要点明确: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教授《先秦诸子选读》之心得
教授《先秦诸子选读》之心得教授《先秦诸子选读》之心得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轴心时代,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在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当时的辉煌与成就。
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原生期,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给中国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更是青年一代成长和发展的源泉。
正如易中天所说: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年的教学选了大量的先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承担起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先秦散文思想的责任。
但一方面因为时隔久远,一方面因为理论性太强,思想太深刻,所以诸多的障碍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笔者就自己教授此内容的过程谈一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由于先秦诸子典籍的不同特点和本课程的宗旨,“阅读文选”部分的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
在教授孔子《论语》部分内容时,因为此文是语录体的形式,而且每一篇又是由若干小内容组成的,如果一节一节讲,势必会造成“师累生乏”的情形,于是笔者尝试采取了让学生自行完成内容讲解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第四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笔者让学生自主挑选喜欢的选文,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相关材料,做好充足的准备,上课时讲解所选选文,与其他同学共享。
其中有几位学生,他们的.出色表现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学生选择的是第一则。
中间有一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句是颜渊问到老师“克己复礼”的具体详情时孔子的回答。
这位学生在解释了此句的意思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更好地理解“非……勿”这种句式,列举了现在江苏台热播的娱乐节目“非诚勿扰”。
笔者在给这位学生的讲课做出评价后,又顺便让学生参与到对“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看法上,学生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自己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样,学习一则古文的同时又关注了现实。
另一位学生选了第八则。
《先秦诸子》上课思考
关于《先秦诸子选读》,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文段,然后确定一节课的主题,围绕此主题展开讲解。
注意,主题鲜明,讲解贴近生活,能够举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诸子散文散发时代魅力、激起学生兴趣、起到教化的作用。
《论语》专题讲解
知其不可而为之——扛起自己的责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视自己的无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行自己的仁爱
不义富贵如浮云——坚守自己的道义
好学,就有道而正焉——完善自己的品德
《孟子》
民为贵——诸侯可变置,社稷可变置,民则不可。
诛独夫,不为弑君,是为民除害。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君子之道——自反,以仁,以礼,以忠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听天命,尽人事,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除了上帝,就只
有你自己,做一个拼命追赶幸福的孩子吧)
大丈夫——浩然之气
守住人性之本——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反思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反思黄珏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终于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不禁长舒一口气: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然而,结束并不代表着停止,更不代表着圆满。
当我们转身看这26篇诸子散文仍唏嘘不已的时候,当学生面对诸子已经头皮发麻、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坦然面对。
难道一句“编者真是脑子进水,弄出一本这么繁杂、艰深而又枯燥的书!”就可以安然?姑且不论设置它的种种必要性与有益之处,既然其存在具有合理性,那么我们更多的是要反思《先秦诸子选读》要怎么学?怎么学才能改变诸子散文学习过程中平淡无味、浮泛浅表、繁杂细碎、效率低下的现状?以下是就这一问题的浅拙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1、贴近文本,化繁为简。
选修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都有“相关链接”的内容,它是这一专题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和补充延伸,能让学生对这个专题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有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正因为此,学生对专题要义的把握就简单、明确了,但脱离文本、空穴来风的现象又接踵而至,如何让同学们既落回到课本又高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能牵一“问”而动全文,以一当十。
如庄子的《尊生》一文,我就抓住课题发问“你是如何理解《尊生》的‘尊’字的?或者说它有什么内涵?结合文章找依据”,此问题一出,同学们竟相回答,在讨论中确定为“尊重、尊贵、尊严”三重内涵,本文的主旨就无须赘解了。
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推崇的“主问题”的有效设置。
必须说明的是主问题必须是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并能激发学生思索、讨论、品析的重要问题。
2、着眼单元,注重整体。
选修课本编排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著作的选读,他们分别涉及到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位思想巨匠,同一部书的各个专题都隶属于同一个思想巨匠,因而要学会宏观把握,不要人为支解。
如第一单元以“我眼中的孔子”串起7个小专题的内容:以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为重点,串起“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重点,串起“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以孔子的人生观为重点,串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学生不仅对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核心有一个本质而整体的把握,而且还能避免繁杂细碎地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
《尊生》教学设计陕西省白水中学左青侠一、教材分析《尊生》是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庄子〉选读》中的一篇,旨在阐明庄子尊重珍惜生命的一种思想。
选文通过尧舜让天下和大王亶父迁都的寓言故事,表达出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想,可以说本篇文章既有庄子散文瑰丽飘逸的艺术性,更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性。
二、学情分析本册课本是高二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选修内容,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阅读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虽然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性,探究作品的思想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仍是整个语文课堂必要的环节。
尤其对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晦涩难懂,阅读兴趣淡薄,这成为制约文本探究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对选文的热爱,缩小和文本之间的差距是学生学习之前一个很必要教学步骤。
三、教学设想鉴于教材、文本、学生三者的特点,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1﹒《〈庄子〉选读》内容太多,一节课难以完成,采用化大为小,逐个击破的战略,以点带面,达到讲一课明一类的目的。
2﹒把握好《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方向,兼顾到教材其独特的文本价值,正确处理好知识积累,能力提高和价值观情感教育。
3﹒区分好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对待文言文教学上的差异,“言”的教学不能作为本课的关键,要注重文本独特的文学性和文化性。
4﹒在学生《〈论语〉选读》、《〈孟子〉选读》的学习的前提下,科学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本节课的设计。
5.对于先秦的文章,学生必须有足够的预习时间,反复诵读文本,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内容,这样才可能展开深层次的文本对话和探究。
四、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紧扣“积累、理解、思辨”这个思维过程,分三步完成教学内容:1﹒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尊生主旨其中第二个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的学习,首先必须强调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突破语言障碍,进入文本深处,因此诵读法是整个课堂贯穿的主线;选修的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独立自主探究问题的地位,激发他们解读文本的兴趣,提高解读文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认真展开相互间的讨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明确,让课堂的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高效教学。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体会(最新)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体会宋人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把《论语》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事实也确实如此。
《论语》的确值得用心去品读、感悟,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真的是常读常新,如果能够把《论语》的点滴慢慢地渗透、内化为自己的品质,那么人生可能会更加优秀。
虽然《论语》的地位毋庸置疑,只言片语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华。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困难重重,说是举步维艰一点都不夸张。
每每当我神情饱满地沉浸在《论语》的智慧中时,看到学生木然的表情、茫然的眼神、甚至昏昏欲睡的慵懒时,心就一点一点地冷却下去。
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眼中就变成了枯燥、乏味、空洞,甚至可笑。
面对学生的这种反应,一度信心受损,开始怀疑自己,于是请教同组老师,积极听课,找差距。
同组老师依然风采依旧,我听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已游离于课堂之外,后面的学生非常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让他们学习这么枯燥、乏味的古文,现在生活中谁还会碰到古文,学习这些晦涩的东西似乎毫无意义,还不如学些现代散文、小说来得有效。
给他分析学习古文的好处,古文所具有的优势,探讨,结果我们都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见解,谁也无法说服谁,他依然游离于课堂之外。
其实换位思考,在我的中学时代似乎也对古文没有太多的热情,而且那时没有整本的古文选修,穿插学习,没有现在跋涉得这么艰辛,这样想着也就能够体会学生的苦痛了。
从上学期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到现在的《先秦诸子选读》,确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内容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能做的就是经历艰辛,让自己有所收获,否则真的就是太辜负这一段时光了,永远无法重回的时光。
在《论语》这一部分,我致力于把孔子思想中积极、先进的东西渗透给学生,想要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品质。
《论语》这部分,只言片语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而且有的真的不好理解,自己都不够透彻,就很难使别人透彻明了。
总想应该有所删减,但却很难取舍,觉得课本所选的内容似乎都应该给学生说到,要不然心里就不太踏实。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探讨-2019年精选文档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探讨《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经典。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智慧,增强语文素养,因此诵读文化经典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途。
下面就本课题的教学谈几点认识: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1.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薄弱成为文化经典阅读的障碍。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
由于文言文已经失去它存在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而言先秦文章阅读的难度更是不言而喻,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材料偏深偏难,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文言文学习中的语音障碍、语法障碍、词汇障碍等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对文化经典的学习兴趣,直至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2.教师们知识结构不同,对经典篇章喜好不同,也导致文化经典教学的不少问题。
教学中,有撇开经典文本以练代读而架空讨论孔孟思想的,学生因缺乏对文本的涵泳体悟,根本无法感受到孔孟思想的深刻和智慧的深远,无法品味到孔孟经典著作多彩的性情和个性;有不加选择依序读解经典而耗时费力的,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学生们叫苦不迭;有将解题概括当成最重要教学任务,草草收场的这些现状导致了文化经典阅读、教学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益。
如何更有效进行文化经典教学,本人做了几方面的探讨。
二、文化经典教学的几点教法探讨1.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于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生平故事历史记载很多,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吸引学生,走进古代圣贤,让学生在古圣贤的成长经历中,感到圣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拉近学生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只是仰视圣人,而能从故事中体味圣贤可亲可感之处。
譬如教学《论语》时可以先介绍孔子的身世:孔子 3 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少时家境贫寒, 15 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讲到孔子读书勤奋时可以介绍“韦编三绝”的典故和“孔子学鼓琴”的故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反思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反思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反思1 《先秦诸子选读》旨在通过学习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作为《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第一课,我就以此为目标努力追求了以下几个实在。
第一,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影响;学习五段选文,掌握文言知识,鉴赏文章风格。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概说》及《孔子生平》落实知识目标,对照课下注解,以小组为单位翻译叙述故事,落实能力目标。
整节课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提问、质疑、探究、合作,让学生认真学、敢于说,把课堂还原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平台,落实德育目标。
孔子生活的时期,礼崩乐坏、道德失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无道。
面对这样的乱世孔子该何去何从?是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那样悲观厌世,带着无奈归隐山林,然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潇洒自足;还是像某些清谈家那样选择无为?孔子坚持自己的理想,毅然决然的怀着无人悲悯的仁爱之心,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提出“恢复礼治”、“变革社会”、“匡扶天下”,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开馆授徒,陷困厄而不屈;遭讥讽而不辍;知其不可而为之。
学生讨论热烈,有赞成孔子这种精神的,也有倾向归隐的,颇有“百家争鸣”的气势,达到了我教学设计时期待的小精彩。
第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孔子。
播放电影《孔子》片段,走近孔子,进一步体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以及他那悲剧性的执著。
特别是周游列国时,被陈蔡两国的士兵围困在郊野中,好多天没有食物吃,颜回等弟子已经饿得站不起来了,面对一晚马肉汤弟子们依然谦恭地礼让,孔子也依然不停地给大家讲学、唱歌、弹琴,固执坚定的面对困难,不言放弃。
从学生观看影片时表情和唏嘘声,我就知道我要的效果达到了。
然后顺理成章让学生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孔子写颁奖词。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
先秦诸子选读是一门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课程,通过学习先秦诸子的著作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传统。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1. 系统性教学:先秦诸子选读是一个庞大的课程体系,包括了孔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众多先秦思想家的著作。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我会将课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思想流派等分类整理,系统地进行讲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框架,更好地理解各个思想家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2.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通过展示思想家的形象、展示古代文物、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3. 互动教学: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4. 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进行座谈会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和精神,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原则的结合,我相信学生们可以在先秦诸子选读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思想启迪。
同时,我也会不断调整和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关于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思考作者:张启新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5期内容摘要:《先秦诸子选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修教材,该教材共七个单元、二十六个小节,涉及如、墨、道、法四家的七部经典,具体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教材选取了这些著作中的重要篇章,组织成了一系列专题。
这些专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最重要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并且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开设这样的选修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先秦诸子教学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颇感《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难教,相应地教学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课堂教学面面俱到,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取舍,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
在课堂上,常见的教学环节有:断句释词、讲解语法、阐释内涵、对接现实、熟读背诵等,其中以讲高考常考的虚、实词及特殊句式的为多见。
从侧重点看,教师把《先秦诸子选读》上成了文言知识的复习课,选修课不是选修课,而带有更多必修课的味道。
二.对作品内涵的阐释随意而机械,联系现实时漫无边际。
当疏通句意、讲解语法知识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就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指导学生进行探讨,过程中的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臆说,有些说法忽视了相关的历史背景,让人难以相信。
谈到孔孟等古圣先贤的思想对现实的意义时,随意挂钩的现象相当普遍。
对此,教师缺乏辨析指导,或者以介绍某些专家学者的成说作为指导,做法机械,缺少源于文本、结合现实、古今参酌的深度解读。
三.课堂上教师忙、学生闲,教师吃力、学生漠然的现象经常出现。
先秦诸子的作品本来难读,往往一词一句得花上半天时间,而且不见得能彻底弄清楚。
教师在课堂上逐一释词析句,为的是让学生能准确理解文意,但一些学生显得毫无兴趣,闲坐之中时时走神。
四.考评高考化、书面化倾向严重,方式单一,轻视选修课程形成性评价。
《先秦诸子选读》共七个单元,每单元学完后教师一般会做一次测评,其方式是书面检测,题目采用高考文言文的题型,最后以分数衡量学生表现的优劣;对教学过程中个体的表现教师关注不够,这影响了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说:“吾国学术,大略可分七期: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一也。
两汉之儒学,二也。
魏、晋以后之玄学,三也。
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四也。
宋、明之理学,五也。
清代之汉学,六也。
现今所谓新学,七也。
七者之中,两汉、魏、晋,不过承袭古人;佛学受诸印度;理学家虽辟佛,实于佛学入之甚深;清代汉学,考证之法甚精,而于主义无所创辟;最近新说,则又受诸欧美者也。
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
”这席话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明确指明了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百家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品读这杯香茗,确有独到的享受——将感性和理性融合在一起享受,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开启思路,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经典论说可助援引,在“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
一、知人论世,传承思想选修此文,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陶冶他们的身心,涵养他们的德性,健全人格,增强他们把握社会解决人生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内容,因此,教师理所当然应精研文本,知人论世,以便我们达到传承思想的目的。
诸子百家兴起的时代背景应予以理清,春秋时期社会转型“礼崩乐坏”,王室权力日渐式微,西周贵族统治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出身下层的士大夫阶层,不满不平等,要求重新分配权力与社会资源,社会变迁加剧,刺激人类心理之惊诧及疑闷,而亟求所以解决慰藉之方,故贤智之士,自能画出种种方案,以应当世之要求,于是百家应运而生。
孔子面对“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社会秩序紊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提倡“礼”与“仁”。
孟子诸子面对诸侯好战嗜杀的暴政,发展了“仁”,主张“仁政”;墨子面对亏人自利的世风,主张“兼爱”,尚同、尚贤;道家面对纷纷扰扰的现实,主张人性返璞归真、无欲不争,以自然无为作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法家主张富国强兵,倚重法制,认为道德无用。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宋人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把《论语》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事实也确实如此。
《论语》的确值得用心去品读、感悟,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真的是常读常新,如果能够把《论语》的点滴慢慢地渗透、内化为自己的品质,那么人生可能会更加优秀。
虽然《论语》的地位毋庸置疑,只言片语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华。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困难重重,说是举步维艰一点都不夸张。
每每当我神情饱满地沉浸在《论语》的智慧中时,看到学生木然的表情、茫然的眼神、甚至昏昏欲睡的慵懒时,心就一点一点地冷却下去。
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眼中就变成了枯燥、乏味、空洞,甚至可笑。
面对学生的这种反应,一度信心受损,开始怀疑自己,于是请教同组老师,积极听课,找差距。
同组老师依然风采依旧,我听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已游离于课堂之外,后面的学生非常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让他们学习这么枯燥、乏味的古文,现在生活中谁还会碰到古文,学习这些晦涩的东西似乎毫无意义,还不如学些现代散文、小说来得有效。
给他分析学习古文的好处,古文所具有的优势,探讨,结果我们都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见解,谁也无法说服谁,他依然游离于课堂之外。
其实换位思考,在我的中学时代似乎也对古文没有太多的热情,而且那时没有整本的古文选修,穿插学习,没有现在跋涉得这么艰辛,1 / 7这样想着也就能够体会学生的苦痛了。
从上学期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到现在的《先秦诸子选读》,确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内容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能做的就是经历艰辛,让自己有所收获,否则真的就是太辜负这一段时光了,永远无法重回的时光。
在《论语》这一部分,我致力于把孔子思想中积极、先进的东西渗透给学生,想要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品质。
选修课要有选修味——《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反思及策略
选修课要有选修味——《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反思及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教学反思和策略探讨,讨论如何使选修课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对先秦诸子学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选修课的意义和目标选修课是高等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广泛知识背景的一种教学方式。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一门选修课,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先秦诸子的学说、思想和文化,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反思1. 知识串讲不宜过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倾向于将内容灌输给学生,而缺少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的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并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2. 缺乏互动与实践选修课应该注重互动与实践。
在《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讨,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实践能力。
3. 缺乏案例分析和应用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的讨论是必要的。
通过分析案例和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思想和学说。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先秦诸子学术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先秦诸子的传奇故事、引用他们的经典语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 多角度思考先秦诸子的学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理解和分析这些学说。
例如,可以从哲学、宗教、政治等不同的领域来解读和探讨。
3. 互动与实践为了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与实践的教学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赛、写作练习等,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 案例分析与应用引入一些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讨论案例,学生可以将先秦诸子的思想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使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先秦诸子选读》作为一门选修课,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2024年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
2024年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心得教学心得——先秦诸子选读2024年,我作为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有幸能够教授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这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课程,也是学生们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们对于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于历史的思考与认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尝试,积极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对于教授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对于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来说尤为重要。
我认为,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应该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这一时期诸子思想的特点和发展脉络;2)具备对于先秦诸子出现的时代背景、学派特点、代表作品等进行分析与理解的能力;3)能够对于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思考方式;4)运用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方法解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不断探索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比如,我将课堂分为三个阶段:预习、讲授和讨论。
在预习阶段,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资料,让学生们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形成一定的基础知识。
在讲授阶段,我通过PPT、讲解和解读文本等方式,将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观点。
在讨论环节,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和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先秦诸子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我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与讨论。
我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与先秦诸子思想相关的现实问题,比如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和比较诸子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通过先秦诸子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诸子思想,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反思范文
《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反思范文《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反思范文先秦诸子,尤其是孔子的许多思想与智慧我们至今仍津津乐道,学生也多有耳闻。
对于那些有内涵的句子,一味地“白话化”,失去了它耐人品味的所在;对于学生相对熟稔的内容,一味地“白话化”,学生也会在失去耐心中疲倦。
如何对这些经典内容进行点评呢?下面我以《论语》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画面描述法对场景进行适当的渲染,让学生体会蕴含的情怀。
例1.子见南子,子路不悦。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点评】讲此节,我告诉学生我眼前浮现的画面并表演:孔子褪下双袖,双脸通红,双指朝天,双脚起跳,高声大喊:“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学生在笑声中会意了孔子性格的坦率、品质的可敬。
例2.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点评】罹患严重传染病的伯牛“气息奄奄,朝不虑夕;形容枯槁,面目黧黑”。
孔子的手却伸向了他,当伯牛干枯而颤抖的手握住孔子的手时,发现手掌中有一颗温暖的心,刹那温暖了他的全身。
这是怎样的长者情怀,又是怎样的仁者风范!二、名言点评法运用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俗语谚语点评,拓展视野,丰富人文内涵。
例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点评】和我们掩饰错误使用的方法相比,几乎所有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
(美国谚语)例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点评】你可以在某一时间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某一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
(林肯语)三、引申拓展法对重点内容集中讨论,联系实际,拓展引申,让学生在联系现实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例5.《论语》选读第一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主要强调了孔子的入世精神,出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段很短,学生易于忽略,而全文的精华就在那里,所以我专门写了一段文字,用个人的思考和感怀强化中心,影响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反思
黄珏
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终于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不禁长舒一口气: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然而,结束并不代表着停止,更不代表着圆满。
当我们转身看这26篇诸子散文仍唏嘘不已的时候,当学生面对诸子已经头皮发麻、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坦然面对。
难道一句“编者真是脑子进水,弄出一本这么繁杂、艰深而又枯燥的书!”就可以安然?姑且不论设置它的种种必要性与有益之处,既然其存在具有合理性,那么我们更多的是要反思《先秦诸子选读》要怎么学?怎么学才能改变诸子散文学习过程中平淡无味、浮泛浅表、繁杂细碎、效率低下的现状?
以下是就这一问题的浅拙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1、贴近文本,化繁为简。
选修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都有“相关链接”的内容,它
是这一专题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和补充延伸,能让学生对这个专题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有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正因为此,学生对专题要义的把握就简单、明确了,但脱离文本、空穴来风的现象又接踵而至,如何让同学们既落回到课本又高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能牵一“问”而动全文,以一当十。
如庄子的《尊生》一文,我就抓住课题发问“你是如何理解《尊生》的‘尊’字的?或者说它有什么内涵?结合文章找依据”,此问题一出,同学们竟相回答,在讨论中确定为“尊重、尊贵、尊严”三重内涵,本文的主旨就无须赘解了。
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推崇的“主问题”的有效设置。
必须说明的是主问题必须是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并能激发学生思索、讨论、品析的重要问题。
2、着眼单元,注重整体。
选修课本编排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
《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著作的选读,他们分别涉及到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位思想巨匠,同一部书的各个专题都隶属于同一个思想巨匠,因而要学会宏观把握,不要人为支解。
如第一单元以“我眼中的孔子”串起7个小专题的内容:以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为重点,串起“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重点,串起“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以孔子的人生观为重点,串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学生不仅对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核心有一个本质而整体的把握,而且还能避免繁杂细碎地解读。
由此清楚单元结束时的总结是不能省略的环节,可以列表小结,也可以给人物画像或作评价来总结。
3、研讨学法,激活课堂。
只是简单地运用串讲的学习方式,势必让学生品析诸
子散文味同嚼蜡。
文字、文章、文化的确是《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内容应落实的三个层次,这与学法的单一性没有矛盾。
学习方法与过程的选择性与个性化也是选修课的一大特征。
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论文式、演讲式、主题讲座式、读书笔记式、评点交流式、专题研究式、主题辩论式、实践活动式等都可作为选择的样式。
其中有一种方式是每篇文章都适用的,尤其是自读课文,即读书笔记式。
读书笔记基本体例:
解题---勾勒论语各课的主题思想,了解孔子的主要观点。
摘录---摘录阅读中感受最深的语段。
翻译---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
评述---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
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用一句话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只有多样化的学法才能营造出异彩纷呈的高效语文文言文课堂。
实践出真知,盼望着在接下来的选修课学习中能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日臻完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