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家文化
法家思想和法家文化
法家思想和法家文化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派,以《韩非子》和《商君书》为代表。
它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强权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
它主张政治权力的集中、行政机构的完善、刑法的严厉、礼教的简化,强调“法治”思想,认为“法制”是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
法家文化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一种文化。
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法家思想的来源和发展法家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朝的管仲和商鞅。
管仲主张德治,强调标本兼治,而商鞅则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效用和实施。
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早期的法家思想的雏形。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演进,法家思想逐渐发展和壮大,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一大流派。
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经历了一个高峰期。
这个时期,韩非子和商君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法家思想家。
他们对政治、法律、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思考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法家思想的思想体系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实用和功利。
它强调政治权力的集中,政府应当有权力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要采取惩罚和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社会治安和行政效率。
另外,法家思想主张以刑法的威慑作用来达到社会管治的目的,要求刑罚应该足以震慑罪犯,确保法律的执行。
此外,法家思想强调军事政策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上。
三、法家文化的主要特点法家文化是以法家思想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强调实用和功利。
法家文化强调“治大病”的重要性,主张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应当以实用的效果为标准,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
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和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2.重视法治思想。
法家文化注重法制建设,倡导“法制天下”思想。
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和规范化管理,认为“法制”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法家给中华文化的贡献
法家给中华文化的贡献
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其思想主要强调法治、重刑重罚、强调君主的权威和中央集权等。
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法家对中华文化的几个主要贡献:
1.强调法治和秩序: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
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这种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法家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原则,如“以刑去刑”、“轻罪重罚”等,这些原则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倡导中央集权:法家认为君主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实行中央集
权制度,以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思想有助于统一中国的政治体制,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采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如秦朝、汉朝等,这些朝代的繁荣和稳定都与法家的思想密不可分。
3.提倡实用主义:法家注重实际效果和功利主义,认为一切行动都
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导向。
这种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实用主义文化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许多实用主义的思想和发明都源于法家的思想,如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等。
4.推动社会变革:法家认为社会变革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改革和创
新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
这种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社会变革都源于法家的思想,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
总之,法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强调法治、中央集权、实用主义和社会变革等思想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法家思想的出现与发展法家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十分动荡,各个国家互相攻伐,人民生活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些人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理念。
其中,韩非子就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韩非子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法治,而不是在于仁义礼智。
他主张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刑法制度,并通过法律的约束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居乐业。
这些思想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二、法家思想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成为了一种思想流派,指导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
在中国的历史中,不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秦朝时期,法家思想得以大力推广,实现了“法家化”。
通过推行严苛的法律,强化了国家的权力和稳定性。
同时,法家思想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法家思想的作用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和法律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领域。
例如,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法家思想主张加强国家的财政管理,规范商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军事方面,法家思想认为,战争应该追求最终的胜利,而不是一味追求战争中的英勇。
这种思想为古代军事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文化方面,法家思想主张推崇实用主义,重视人民利益,反对空泛的道德理念。
这些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总之,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法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
中国法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1 法家法治精神的内在理念1.1 法家法治精神的和谐理念在法家的法律思想中,实际上也蕴含着现在社会的和谐概念。
和谐也是法治精神众多概念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联系的,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所具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
法家强调的是用法和刑来实现和谐。
法者,事最适之也,就是说只有法才可以是唯一的做事标准,而能够实现这种标准就是真正社会应该追求的和谐。
法家反对儒家德治的思想,认为只有利用刑罚去管理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法家认为,和谐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应该是法律制度层面上的诚信,因为只有做到信赏必罚,即该赏的要赏,该罚的要罚,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取信于民使人民安于统治者的统治,做到社会的和谐。
1.2 法家法治精神的公正理念公正是法律的最本质特征,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法律公正的特性已经不枉多述,而对于古代来说公正也一直是法所具有的含义之一。
对于法家思想中体现公平原则的理论可以概括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依法为本。
这种一断于法的思想,要求法律必须步之与百姓,并广为宣传,使百姓知晓。
对于法的公正性,众多法家人物也多有论述。
管子就在《管子任法》中提出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及其难得的进步。
管子认为,法是公正无私的表现,公是法的灵魂,无公也是无法,因此即使是君主也不应枉法任私。
商鞅认为,法是公正无私的表现。
他主张任法去私,也就是说君主立法的本质目的应该是为公的,无论是为国家或是社会,总之不应当是满足私欲,否则公正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商鞅认为应该做到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致大臣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韩非则认为法应具有平等性,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即法不分贵贱等级,不因人而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3 法家法治精神的秩序理念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并且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
而对于这种秩序的维持,代表儒家的礼治思想和代表法家的法治思想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法家文化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子产主张为政宽猛结合,以猛为上。临终前曾对子大叔 说:“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 若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有死焉;水懦弱,民狎 之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 韩非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 一 、天不能决定人事吉凶 ,人定胜天。 ➢ 二 、人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 ,而要把天当作物
类来利用。 ➢ 三 、国家要富强 ,要靠耕战。耕,是搞好农业
生产 ;战,加强战备。
➢ 四 、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 ,因为社 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 ,因此具 体措施也应改变 。
法家只有借助于君权之势才能推行变法,一旦君权 不在,则改革难以继续,这是法家在历史上的悲哀。
➢ 5、商鞅
约前390—前338年,姓公孙,名鞅,因受秦孝公封商邑, 号商君,故称商鞅。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雄 居六国之上,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基础。
商鞅法制思想有:壹刑论,即“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 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策,乱上制者,罪死不 赦”。
➢ 3、李悝
前455—前395年,法家严格意义上的开山祖。在任魏国 相,主持变法。变法内容:经济上“废沟洫——废井 田”、“尽地力”、“善平籴( dí)”;政治上主张无 功不受禄,打击世袭特权,剥夺无所事事的贵族们的俸 禄,奖励有能有功者;军事上建立了常备正规军。
李悝的最大贡献是编著了《法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包括六篇:《盗法》、《贼法》、 《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 二、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 韩非子(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同师荀子。后被李斯陷害致死。
中国古代的法家学说是什么
思想解放:百家 争鸣,各种思想 流派兴起
法家学说的兴起: 适应社会变革的 需要,强调法治 和权力集中
法家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社 会变革和政治斗争的需要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商鞅等
主要思想:强调法治,主 张改革,反对空谈
影响:对中国古代政治、 法律、哲学等领域产生了
深远影响
2
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法家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法治的重要性: 法家强调法治, 认为法律是社会 秩序的保障,对 现代社会的法治 建设具有启示意
义。
权力制约:法家 主张权力制约, 认为权力需要受 到法律和制度的 制约,这对现代 社会的权力监督 和制约具有启示
意义。
社会公平正义: 法家强调社会公 平正义,认为法 律应该保护弱势 群体的权益,这 对现代社会的公 平正义具有启示
中国古代的法 家学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 NhomakorabeaX目录
01 法家学说的起源 02 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03 法家学说的主要思想 04 法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05 法家学说与儒家的关系和区别 06 法家学说的局限性
1
法家学说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诸侯 争霸,战乱频繁
政治变革:各国 进行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的改 革
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秦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建立郡 县制等
商鞅的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的思想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法、术、势” 相结合,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与政治理念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与政治理念在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念,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作用,将法律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和其对政治理念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法家思想的起源与核心观点法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国,代表人物有韩非和李斯等。
法家思想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一套合理且严明的法律体系,而不是依赖道德和仁爱。
法家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追求明确的权力关系和明确的奖罚制度。
法家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法者,国之大端;法者,国之治器;法者,国之利器。
2. 法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而法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统治理念。
法家思想支持君主集权,主张君主通过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统治的稳定和有效。
法家强调坚定的君主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实施严格的法律监督和奖罚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
3. 法家思想对官僚制度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倡导规范化的管理和官僚体系。
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建立了严密的官僚体系,官员们依法行政,遵循法律规则,规范了政府运作和社会秩序。
4. 法家思想对法律文化的塑造法家思想的强调法律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工具,为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法家的法治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强调依法治国,推崇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
法家思想对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观念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法家思想与现代政治理念的对比与启示尽管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现代政治理念已经超越了法家思想的限制。
现代政治理念注重法治、民主和人权的保障,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公民的参与。
对比现代政治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法家思想的局限性,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代政治制度。
法家文化价值观
法家文化价值观
法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法家的思想和观念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法家文化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法治:法家强调刑罚的威慑作用和严格的法律制度,认为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础。
法家的思想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了人们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事的观念。
2. 崇尚实用:法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强调以实际效果评判政策和措施的好坏,提倡实事求是和务实精神。
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3. 尊重权力和秩序:法家思想认为政治权力是社会运行的核心,强调权力的集中、规范和稳定。
尊重权力和秩序的观念在我国社会的统治、管理和治理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4. 重视教育和培养:法家注重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培养人才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素质的提升的重要性,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法家文化价值观强调法治、实用、权力和教育的重要性,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法家文化价值观,以法治为基础,
追求实用,重视权力和秩序,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做出贡献。
古代中国的法家思想和政治理论
古代中国的法家思想和政治理论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哲学、政治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其中,法家思想和政治理论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思考价值。
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国法家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一、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法家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主要包括法家学派和兵家学派。
法家思想认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套严密的法制和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来维护。
其主要内容如下:1. 法治思想: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如果没有规矩,人们就会处于互相竞争的状态。
因此,国家必须建立统一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来管理人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实用主义思想:法家思想鼓励实用主义,即注重实际效果,强调务实。
在国家治理方面,法家主张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手段,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3. 统一思想:法家思想认为,国家需要有一套统一的思想,来统一人民思想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法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主要内容如下:1. 君主集权:法家思想主张君主集权,认为国家的统治需由一人或少数人来掌握,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有序。
君主应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以管理国家的一切事务。
2. 重视军事:法家思想主张军事被视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因此国家必须增强军事力量,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3. 改良政策:法家思想主张通过改良政策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包括改善经济、加强教育、发展科技等。
三、影响和意义法家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古代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引领。
它的主要影响和意义如下:1. 加强国家的集权和规范:法家思想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中央集权化,增强了国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 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法家思想鼓励实用主义和务实精神,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3. 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法家思想主张改革政策和发展经济,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的法家思想和政治理论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仍然重要而深远。
法家给中华文化的贡献
法家给中华文化的贡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法家是我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商鞅、李斯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及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为核心,注重法制、管理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法家思想在司法制度方面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代中国,法家强调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了法律的地位和权威性,为后来的法律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提倡实事求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例如商鞅的变法之举,推动了秦国的强大,为后来的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法家思想在管理制度方面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法家认为政治管理应该依靠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推崇“明法制,重刑罚”,主张实行严厉的惩罚和奖励措施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他们的管理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为后来的政治制度演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法家思想还对社会道德和文化风气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法家提倡权谋政事、无私奉献、独善其身,鼓励人们勇敢进取、敢于创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塑造了中华文化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作出了贡献。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强调法制建设,注重管理制度,强调实事求是,提倡权谋政事,这些思想理念贯穿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和道德文化的发展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渗透到社会、道德、文化等多个层面,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004】第二篇示例: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韩非、李斯等。
法家思想注重规范和制度,主张依法治国,强调法治和秩序的重要性。
法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0法家文化二
的后裔及功勋卓著者,可以不受逮捕、审问及拷打。
5
3、法律与道德之争
儒家重道德而不重法律,法家则相反,重法律而不
重道德。儒家以德治天下,而法家以法治天下。 儒家认为,法律的作用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而道 德的作用才是长久的、深刻的;法家则认为,道德 的作用是有限的、很不牢靠的,法的作用才是确定 不移、效果昭然的。
所谓以刑辅教。
10
董仲舒主张“阳德阴刑”、德主刑辅。“阳为德,
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之亲阳而疏阴, 任德而不任刑也。德教其与刑罚,犹如此也。故圣 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简其刑,以此配天。”
从此,法律儒家化、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儒法并
用,成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模式。
11
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征及缺陷 (一)、中国古代法律发展概况
第十讲 法家文化(二)
一、儒法之争和法律的儒家化
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及缺陷
1
一、儒法之争和法律的儒家化 (一)、儒法之争
1、法的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之争
儒家主张法的特殊主义,即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
情形,法律要有伸缩性、灵活性。 法家则主张法的普遍主义,即同样的法律要适用于 所有的人、所有的情形,不能通融、不能改变。
4、人性设定之争
儒家大多数主张人性是善的;法家则不赞成性善论,
对人性的不信任使他们对德治没有兴趣。
6
(二)、法家思想由显转隐和法律儒家化
1、秦王朝的兴亡与法家的命运 秦国从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后推行韩 非的耕战政策,富国强兵。前221年,秦始皇统一 中国,前207年秦王朝覆灭。 多数人认为,秦始皇的独裁专制、以至秦二世、赵 高的倒行逆施,终于导致了秦的速亡,是推尊法家, 特别是韩非法制理论的结果。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及其社会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及其社会历史作用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令人难以忽视。
作为一种抽象的学术思想体系,法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其社会历史作用进行探讨。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法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种重要流派,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法治国,以刑罚威慑,以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主张是“法者,所以勉强者也”、“上则无事,下则无贼”、“惩罚者以其策,赏赐者以其功”、“安危在法度,治乱在威怒”等。
在法家思想中,法律具有穷则变,通则繁的特点。
法家始终主张制定全面、严格的法律以及普遍实施的惩罚手段。
同时,法家强调对积极分子进行奖励,以此来鼓舞人心,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认为,制定严格的法律以及实行明确的刑罚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二、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作用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秦朝的建立到汉朝的开国,法家思想一直贯穿着政治文化,以至于汉武帝时期仍为天下治理的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数次实施了运用法家思想的变革,以解决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秦朝的过渡性统治、汉朝的改革和北魏的制度构建等。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法律,坚持赏罚分明等。
通过实施法家思想改革,秦朝得以统一天下,达到一定的社会秩序。
同时,这也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作了重要贡献。
在汉朝时期,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以推行法家思想最为著名。
他消灭费侯之乱,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法合并,使中国进入了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文艺萌芽、科技进步的黄金时期,重振了中华民族的威严和国力。
在北魏时期,北魏政治极度腐败。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北魏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就包括了运用法家思想构建制度。
将法律规范化、官吏分工明确化、边防和戍守等问题进行有序化、制度化。
这些改革为建立强大的北魏提供了保障。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儒家法律文化儒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德行教化,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男尊女卑、父慈子孝、君臣忠诚等儒家价值观都被反映在法律制度中。
例如,中国古代的家法制度中,严格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基于谦恭、孝顺和忠诚等儒家道德观的行为规范。
二、道家法律文化道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法则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
例如,在中国皇权专制制度下,君主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
三、法家法律文化法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法家思想注重权威和法治。
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法家的观念得以体现。
例如,中国古代的律法严明,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家法律文化也强调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注重制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四、民间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还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法律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系。
例如,藏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注重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强调治理的效果和实际效果。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精神,以合法合规、诚信公正的态度对待法律,推动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
法家文化简介
法家文化简介
法家思想同中国封建土地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是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理论表现。
在奴隶社会中,“礼”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
春秋以来,周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旧有的典章制度随之衰落。
为适应封建土地关系发展的需要,奴隶主贵族中出现了一批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
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
管仲和子产既强调法制,又重视道德教化。
在哲学上,他们表述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管仲及其后继者提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的观点,子产则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命题,承认自然界有其客观的规律,反对天人感应的迷信观念。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
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
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
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
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具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
这点应该注意。
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与法家文化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与法家文化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与法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一支思想流派。
它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法家思想的起源、核心理念以及对法家文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家思想的起源法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两晋之际的韩非子和商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法家思想应运而生,旨在解决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问题。
韩非子和商鞅对于社会治理和国家安定有着很高的追求,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奠定了法家思想的基础。
二、法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法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以法治国,主张制定和遵守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
法家强调统一的法律体系,通过严苛的刑罚和奖赏机制来管理社会,使人民遵纪守法,实现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
法家认为统一的法律体系能够带来社会公平、正义与秩序,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
三、法家思想对法家文化的贡献1. 法律体系建设法家思想的提出促使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建设,推动了古代法治文化的发展。
法家强调法律的统一性和公正性,为后来的各个王朝建立了法律框架,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2. 行政管理改革法家思想通过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和行政的规范化,对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法家提倡依法行政,注重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为后世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 社会秩序维护法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刑罚体系,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法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社会纪律严明,秩序井然。
4. 社会进步与发展法家思想鼓励勤政廉政,提倡实干并重视人才选拔,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法家的思想观点带动了古代社会的改革与变革,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与法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法家文化-PPT课件
2019/9/22
Template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27
所谓“八奸”
1“同床”,指君主妻妾; 2“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 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 4“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 5“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
•(4)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 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和他的民为邦本、礼法并用、通 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 和后人的礼赞。
•孔子称之以“仁”, •梁启超誉之为“中 •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学术思想界一 •巨子”。
淄博管仲纪念馆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5
(7)《管子》的辨证管理观
•(1)兼听独断。《管子·版法》:“明主者,兼听独断, 多其门户。”
•(2)抓住根本。《管子·版法》“明主之治也,明于分 职而督其成事”,也就是说高层管理者治理国家不 是什麽都管,而是要抓住根本的问题,即关键是管 好官吏。
•(3)赏罚并举。《管子·版法》提出:“治国有三器, 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
;
2019/9/22
Template copyright brainybetty 2019
28
6“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 的臣下;
7“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 威风的臣下;
8“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 的臣下。
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 一样防备他们。
•(10)法、术、势并用。《管子·版法》:“故治国使 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 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这与“治国三 器”等都是术的体现。其实质是管理制度、方法、 手段和环境在人治之下的统一。
概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概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
这一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概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基于封建礼制和礼法体系,以“礼治”为核心价值观,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秩序提供了借鉴。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和鲁哀公等圣人提出了“仁政”、“德政”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
随着秦代统一中国,推行了法家思想中的法统一和法制化,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律令》。
而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入了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时期。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君臣父子之间的和谐,提倡以“仁”、“忠”、“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1.伦理与法律的一体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一致性,强调君臣、父子、夫妻等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伦理道德的规范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维护。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个人的道德操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
3.以和为贵的思想:传统中国法律文化强调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尊重智慧与公正的和平解决争端,注重协商与调解,而非以权力和暴力解决矛盾。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律体系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律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法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重视法律的制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现代法律制度建设中为法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温床。
2.依法治国的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思想及“仁政”理念,奠定了中国依法治国的基础,为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法律精神的支撑。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重要分支。
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社会和法治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本文将从法家思想的起源、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家思想的起源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由具有反叛性格的君子和出身寒微的士人发起的。
他们认为,领导中国的主要贵族阶层没有实现良好的治理,繁华之世变成动荡时期,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沟壑。
在他们看来,只有以制度与法律为核心,才能摆脱这些困难。
因此,法家思想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潮流,影响了中国政治管理方式的演变。
二、法家思想的内容1. 法家思想的本质:以法为本,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法律制度必须不断更新。
2. 法家思想的政治原则:强调强权政治,主张利用法律及道德来巩固国家的政治地位,尤其是重视制度化与组织化建设,执行权威政策,进而拥有强大的国家统治力。
3. 法家思想的经济政策:法家思想认为,目的在于建立强大的国家集权政治,因此拥护权力控制市场,削弱富人与商人阶层的影响力。
4. 法家思想的军事战略:强调国家权力与权威,鼓励军事训练与军队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与民众安全,使国家的发展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法家思想中包含着强烈的自信和自尊,认为国家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必须遵守法律和制度,以建立国家的权威和统一。
三、法家思想的影响1.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法治思想在中国政府治理理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 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和中央集权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作用。
法家的思想能够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组织与制度,同时也逐步加强中央集权。
3. 法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与探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古以来一直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为中国的发展和文化思想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四、结束语本文简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并探讨了其在中国历史上对社会、政治、法治等领域的重要影响。
国学素养丨方尔加丨法家文化
法家文化讲授提纲一,法家的产生。
历史上有两种法家,贵族法家很平民法家。
后来贵族法家胜利了。
二,法家的改革思想。
1经济改革思想。
法家与道家儒家经济思想之不同。
法家因人、因地和开放式地发展经济。
2,政治改革思想。
法家加强君主集权:①弱民;②强势;③用术;④垄断利途;⑤战争。
3,思想文化的举措。
法家的着眼点是,第一,争夺话语权,以君主之是非为是非;第二,提出务实的是非善恶标准。
三,法家之法。
法背后包含的文化信息有:1,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础上;2,法要与时俱进;3,法要服务于国家的中心任务;4,法着眼于防范;5,法要规范、无情。
四,法家的“举国体制”。
1,君国—君主位居至上;2,君德—君主不能胡作非为;3,君智—君主要提高执政能力;4,君政—君主政治要效率高、规范、无情。
五,法家之局限性。
1,不讲家族意识,这是脱离中国的国情;2,过于强调无情,超出人的承受能力;3,过于集权,压抑了地方的生命力;4,法制成本过高。
法家思想一、法家之要旨。
“民一于君,事断于法。
”二、法家之产生。
1.法家上古源于理官,即治狱者。
夏朝叫大理,周朝叫大司寇。
2.法家产生可能与原始社会后期部落战争频繁,军事将领作用日益增大有关。
3.法家的产生与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相联系的新富人的出现有关。
三、法家发展的几个阶段。
1、萌芽时期。
邓析出竹刑。
子产铸刑书、作封洫、作丘赋。
赵宣子铸刑鼎。
管子“相地而衰征”、与民分货。
2、创立时期。
李悝著《法经》、“尽地力之教”、“善平籴”。
吴起训练士卒、在楚国进行改革。
商鞅在秦国进行改革。
慎到提出法高于君。
3、完成时期。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总结者。
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4、衰落时期。
秦朝将法家的主张推向极端,绝对集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刑峻法、“焚书坑儒”。
四、法家的主要主张。
1、发展经济。
管子“相地而衰征”、与民分货。
子产作封洫。
李悝“尽地力之教”、“善平籴”。
商鞅奖励耕织。
2、削弱贵族特权。
吴起削夺已过三世的贵族的特权。
中国传统文化-法家二
解读经典
• 泰山向来以高大稳健著称,它之所以高大就是因为它容得 下仸何土石,这样,天下癿土石都能汇聚亍此,必然铸成 泰山癿高大,大海也是一样,所有癿河流都会被它所接受, 其广博浩瀚之労也因此而形成。作为天下之主,也要同泰 山江海一样,有着博大癿胸怀,这样才能容纳世间癿一切, 从而使万物为我所用,左终成就自己癿伟大。
故事链接
• 齐桓公想要尊管仲为父,亍是群臣说:“寡人想 尊管仲为仲父,同意癿站在门左边,反对癿站在 门右边。”鲍叔牙却站在门癿正丨,齐桓公问他 为何如此。鲍叔牙问桓公管仲之智能否决平治天 下,桓公说能。鲍叔牙又问管仲能否决断大事, 桓公说能。鲍叔牙说,管仲能平治天下,又能决 断大事,邁举凭借您癿威労来治理齐国,您难道 丌是很危险吗?桓公认为龅牙叔说癿有道理,亍 是命隰朊不管仲分别主管内外事务。
古为今用
• 欲望是无止境癿,一丧人如果得到了上级 癿赏识和重用邁举他労必会追求更高癿地 位不上级十分接近癿时候他就会想方设法 取而代之。毕竟,一山丌容二虎,最高权 利只能掌控在一丧人手丨。
• 8、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 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刺人者, 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故事链接
• 战国四公子之一癿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闻名,秦昭襄认为孟 尝君贤能,就将其邀至秦国,想要仸其为相,后又想将其 除掉,孟尝君得知后向秦王宠姬求救,宠姬想要己然送给 秦王白狐裘。孟尝君门客趁夜将白狐裘盗出,送给宠姬, 宠姬亍是向秦王讲情,秦王听言放走了孟尝君,但此后又 反悔,派兵连夜追赶,秦国觃定鸡鸣开关,孟尝君门客丨 有人善学鸡鸣,亍是众人得以掏出秦国。
• 对亍管理者而言,以仸何方式管理一丧集体是他所考虑癿 首要问题,在很多企业丨,都存在着仸人为亲癿问题,这 丌仅会使员工心理产生丌满情绪,失去前迚癿劢力,同时 也丌利亍企业高局领导班子癿发展,因为用人标准过亍主 观化,很容易滋生出各种各样癿症结,丌仅丌利亍公平癿 调节,还会影响到效率癿提高,迚而为企业发展带来阻力, 因此,只有严格遵照制度行事,才能将企业引入健康发展 癿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现代法治讲求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人们的权利是平等的,就是承认所有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只有人人平等,排除个别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才能实现法律至上与法的统治。法家思想中,最容易被认为有平等色彩的是其关于“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的主张。我们不能因此过高地评价它的平等意义。首先,这种主张没有把君主包括在法律可制裁的范围内。其次,从法家人物的有关言论看,其主张的真实含义,是贵族犯法和庶民一样给以刑罚处罚。
5.杨鹤皋。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论集[M]. 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6.屈永华《法家治国方略与秦朝速亡关系的在考察》载于《法学研究》2007年第5 期第140 页。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中国法制改革学术讨论会发言摘要》载于《法学研究》1989年第2 期第12页。
2.张国华著《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任建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法律出版社,1996.
1. 4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1. 5 对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视
按照法家说法,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
4 、结语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去理解法家思想,其所反映的是当时与正在没落的封贵族和奴隶主贵族阶级相对的新型地主 阶级的立场,具有进步和革新意义。本文第二部分已分析,法家对于法的认识大致上是符合“形式的、浅度的”法治观的。法家对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视,对以“法”治国的推崇,尤其是其强调法律在政治和社会中应高度规范化的运行,这些都是与我国当前急需建设的现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的,对推动社会进步有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其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之间有不能相容之处。从根本上讲,现代法治与法家思想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系统中的理念和制度。法家思想的根本特点,在于把法看作实施君主之治的“帝王之具”,此与现代法治保护人权,约束权力的精神正好相反。从这个层次上讲,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不能与现代法治相比的。所以,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要正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法治建设服务。
1 、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在先秦诸子中是最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的一派,对法学也最有研究。他们对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乃至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1. 1 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应当按照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来立法,也只有按照新兴地主阶级意志所立的法才能称为“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法律面前与贵族平等的思想。
2 、法家思想的正面积极影响
法家的阶级基础是新兴地主阶级,它是伴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形成而后产生的,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它对我国奴隶制的转化和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法治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 1 法家重视法的客观性
二千多年前的法家思想家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们的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并因此把法比拟为度量衡。《管子》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3. 3 现代法治讲求权力制约,而法家则倡导极端的君主专制
权力制约是指所有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公共权力(主要是国家机构的权力),在其运行的同时,必须受到其他公共权力的制约。而法家倡导的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与现代法治的权力制约理论是不能相容的。民主与专制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制度,真正的法治从来都是与民主连在一起的。而专制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反法治的。法家理论是一套以维护君权为核心,为君主谋富国强兵、长治久安之道的政治理论,其最大特点在于肯定君主的绝对权力。这种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很难适应现代法治的要求。
在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法律的作用,即法律作为治国方略的形式意义。法家强调法具有一种普遍的制约作用,它要约束的不仅仅是臣民,甚至包括了君主本人。其强调法律的成文化,使法律运作有高度的可预测性,认为这样有利于防止徇私。这些都表明了法家强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法律的作用。法家主张“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但其“法”、“术”、“势”没有任何终极价值内涵,只是治理国家的手段而已。其始终强调治国的关键是“法”,而不是“人”,这些都充分说明法家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法律既然是向人们传递关于行为规范的信息的媒介,如果不同的法律条文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或是朝令夕改的,人们便会无所适从,法律的目标便不能实现。法家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故特别强调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2. 4 法家注重法的权威性
法家思想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特征,是它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管子》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之谓大治。”
1. 2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①”韩非进一步把“好利恶害”的人性发展为自私自利的“自为心”②。
1. 3 “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相应变化,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固步自封。
引言
众所周知,法家崇尚“以法治国”,重视法律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那么,对于中国今天的法制现代化事业来说,古代法家思想是否仍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本文首先探讨法家思想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的、积极的意义,与我们当前急需建设的现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然后再看法家思想传统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或局限,以致它必须接受改造,才能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挥其生命力。
3 、法家思想的负面消极影响
法家在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是最重视法律的,对法律的研究也颇有成效。当代美国学者皮文睿高度概括了“形式的、浅度的”法治概念,即统治者的权力不是任意运用的、而是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的,其对立面是人治。基于本文第二部份的分析,我们应该可以说,法家对于法的认识大致上是符合上述这种“形式的、浅度的”法治观的。即法家重视法律规则,强调法律应在政治和社会中高度规范化的运行,注重以“法”治理国家。但是,现代法治必然要求是“实质的、深度的”法治,它是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人权概念相辅相成的。可见,法家的基本价值、立场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法治还是有差距的。在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际,有必要对法家思想进行现代反思。
2. 5 法家强调法的普遍性
法家的核心主张之一是法应成文化和公诸于世,务求家喻户晓,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是有重大进步意义的。法家认为,法应成文化和公诸于世,且应严格地贯彻执行,其运作应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不应被官员恣意运用。
从上面论述的法家思想传统的正面价值中可以看出法家是极其重视法律的。他们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倡导法应公布、清晰、易明,从而主张法应成文化和公诸于世;强调法的操作的可预见性,主张“信赏必罚”;重视法的强制性,力主“法”和“刑”相结合;注重法的客观性,认为它是公平、正直的客观准则;强调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反对法律频频变更等等,这些都是与我国当前急需建设的现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的,尤其是都强调法律在政治和社会中应高度规范化的运行。但从实质上看,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是不同的,现代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我国,要建立现代法治,有必要对法家思想进行现代反思。
3. 1 现代法治讲求法律至上,而法家则强调君权至上
法律至上,即为“任何个人与法律相比,法律都具有更高的权威。”①法律至上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理应置于首要位置。所有符合人民共同利益,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与个人。法家君权至上的思想与法律至上的理念是不可调和的。权力至上与法律至上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和制度,前者以个人权力为权威,赋予最高权力以最高和最终的支配力;而后者则以法为最高权威,一切权力都要受法律支配。二者无论在价值取向或实际选择上都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绝无调和的可能。
2. 2 法家强调法的强制性
法家非常强调“法”和“刑”的结合。他们认识到,使法有别于道德或“礼”等行为规范的最重要特征,便是法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后其后盾的,违法的后果,便是国家施予刑罚。《韩非子》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2. 3 法家重视法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
浅谈法家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法家思想 现代法治 影响
论文摘要: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他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现代法治是人类文明综合发展的产物,一个国家能否顺利走向法治,在相当程度上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法家是最重视法律的,且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但其基本价值、立场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法治还是有差距的。在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际,对中国古代法家思想进行现代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
3. 4 现代法治讲求权利本位,而法家的“法治”是以义务为本位的
权利本位是指,在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利的关系中人民权利是决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之间,权利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权利本位文化的实质,是个人权力的实定化和义务的相对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自主关系。而法家之所以强调法律普及是为了使“民莫敢为非”①。也就是说,法家讲法律普及目的在于使民众“配合”君主的专制统治,即韩非所言“以法教心”②。法家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中的法治是刑法,其从来不为民众设定任何权利,民众从来只有服从的义务。这些都是与现代法治所追求的权利本位相矛盾的。